中国入世十五年 成就为什么显得这么重要,有什么门槛

中国入世15年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入世15年的成就有哪些
来源:实时热点编辑:美斌&阅读:
  中国入世15年的成就有哪些,我国入市已有15年,下面就来看看入世15年的成就吧!
  中国&入世&15年:三大提升见证中国成就
  在中国新闻社9日于北京举办的&国是论坛&入世:15年的变与革&上,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为&三个提升&:能力和实力提升、整合能力提升、话语权提升。
  能力和实力提升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位居第二,货物贸易额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服务贸易额已连续两年排名世界第二位。
  入世之初,我们有很多担心,比如金融业、汽车行业、农业、制造业,国外企业进入后是否会受到较大冲击。
  还有一些行业由于外资并购的非常严重,对中国的民族产业也是很大冲击。
  经过15年发展之后,许多行业,比如零售业反而比以前做得更好了。
  例如民族品牌永辉超市,在整个零售业当中脱颖而出,从未关过一家店,是零售业中利润率最高的。
  这与现在家乐福企图整体出售中国业务、沃尔玛也关闭部分店铺形成了反差。
  这就说明中国经济的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
  实际上,在出口过程中,中国的产品的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例如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机电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出口当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
  因此,国内市场产业的发展能力在提升,出口的技术含量和资本的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不只是量在变,质也在提高。
  同时,国内法治环境也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中国通过类似最近推出的供给侧改革,使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升级较快,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中国制度环境在不断改善,这其实也是非常强的竞争力。
  整合能力提升
  过去15年,中国经历了快速崛起,这与改革开放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对全球的贡献进一步上升。
  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的表现又是十分亮眼。
  中国不止自己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是在不断提高。
  中国拥有一个不断成长的吸引力巨大的市场,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在下降,都为世界服务和商品进入中国创造了特别便利的条件。
  中国秉持这样一种不断开放的态度,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使世界分享到中国发展的成果。
  中国在开放过程当中,不仅通过吸引外资,通过服务贸易,使中国的发展能力提升,同时中国可以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投资,设立中资企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的税收,使世界分享到中国发展的成果。
  虽然说可能个别国家确实存在着逆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说,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坚持倡导贸易自由化。
  如果中国缺位,这个所谓的逆全球化很难会成为一种趋势,只能叫做一种思潮或者是&局部的躁动&。
  话语权提升
  中国世界地位的改善还表现在话语权上。
  WTO从创始之初的四级体制,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话语权。
  但最近十几年,新兴经济体增长非常迅速,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强。
  新兴经济体所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总量占全球的70%,GDP差不多占50%以上,贸易量约占60%。
  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WTO却没有话语权,这个问题是需要改变的。
  在过去15年当中,中国在世界多边贸易规则中的话语权和地位都是在不断改善的。
  在入世之初,中国更多是学习什么叫WTO规则。
  那时候,大家可能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就叫&接轨&,制度要接轨、经营模式接轨。
  还有一个词叫&对标&,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标,与其他国家的行业领头羊对标。
  那时候,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是非常弱的,就如同一个小学生在努力学习世界的相关规则。
  2012年,十八大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要把中国的利益与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要捆绑在一起,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推出一些全球的公共产品。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有这个能力,更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有相应的战略。
  中国参与的全球治理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推动已有规则的改革。
  在推动改革过程当中,去传递中国的理念。
  中国的理念是什么?就是谁的贡献大,谁就应该有与他贡献相匹配的话语权;
  二是和平崛起。
  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全球的共赢,而不是要称霸。
  中国的很多发展理念在15年之后,能够通过实力崛起,被传播出去,这个特别重要。
  在行动上,中国不仅提出了&一带一路&,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签订了很多自贸协定去推动自由贸易。
  所以中国已经从原来自由贸易规则的一个学习者、追随者,变成了一个自由贸易规则的改革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入世15年 中国改革红利惠及世界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
  回看这段历程,&国际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显著成果,&市场化&是入世15年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向,&法治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重要进展。
  &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的表述表明了党中央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决心。
  尤其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15年里,中国以惊人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并保持世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的地位。
  这些成绩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也再次表明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和方向是正确的。
  回看这段历程,&国际化&是入世15年取得的显著成果。
  中国经济不仅深度融入世界,也在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
  就贸易而言,入世1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就投资而言,中国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引资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进入投资输出与投资输入平衡甚至对外投资超过引进外资的&新常态&,这将成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
  &市场化&是入世15年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向。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到入世前不少领域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加入WTO后,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与WTO成员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了外在压力,迫使中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标准,加快实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15年来,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市场准入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截至日,中国加入WTO的关税减让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WTO成员的广泛认可,近90个WTO成员已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法治化&是入世15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
  加入WTO后,中国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不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分别予以废止或修订。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国际贸易争端的法治化解决,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2005年以来,中国相继提出100多个提案,内容涵盖谈判等领域。
  中国逐步从一名普通成员成长为WTO核心决策圈的重要一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发达经济体对全球治理规则的&垄断&,使这一规则朝着更为公平、合理和更为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了世界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机会。
  如今看来,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世界。
  在中国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外资企业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大量投资机会,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实现增值,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的作用更加凸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国仍需世界各国尤其是世贸组织成员的支持。
  因此,在中国履行承诺的同时,各成员也应履行国际义务,于今年12月如期弃用反倾销&替代国&做法,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公平待遇,这才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做法。
  今年是中国入世15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绝不动摇。
  未来,中国仍将顺应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谋求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朝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继续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听说今年的高考优先录取政策有新变动?小编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是真的哦,赶紧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吧~ 2017年高考加分优录新政发布 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教育部昨日发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将搅动上千万
民生关注的焦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秋季在北京召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十九大的相关内容: 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九大)将于2017年秋季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九大
高铁4月21日起涨价啦,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对东南沿海高铁开行的时速200至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二等座涨30% 一等座涨70%。 铁路部消息称,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中
十九大报告要点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秋季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代表名额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所以目前十九大报告还没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吧! 十八大报告要点专家
十九大会议公报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九大)将于2017年秋季在北京召开,所以十九大会议公报还未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名额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大会将选举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
本文精彩评论
最新范文推荐
精彩范文推荐当前位置: >
中国十五年入世之路
15:22:17
&&&&&&&&华夏经纬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张毅& 李佳路& 车玉明& )& 公元2001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这一天,距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已经过去了15年。 &&& 15年间,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跌宕起伏,艰苦卓绝。如此艰难漫长的谈判,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 15年的谈判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程,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历程,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真实写照。 &&& 15年间,中国从追求温饱到实现小康,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正在日益强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1986年到1992年:6年时间、4万个问题,紧紧围绕着四个字――“市场经济”&&&& &&&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也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这次会议产生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要让长期封闭、半封闭的中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 &&& 1980年,中国先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合法席位。在世界3个主要经济组织中,只有关贸总协定我们还没有参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1982年,当时的外贸部给国务院写报告,建议参加关贸总协定。报告认为,关贸总协定是规范当时世界贸易的一个组织,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在当时的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5%,同时中国与关贸总协定成员的贸易量占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量的85%,这两个85%说明关贸总协定是相当重要的。中国参加与否,它的各种规则对中国都有直接、间接的约束力,所以,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对我们是有利的。 &&& 1982年11月,中国政府获得关贸总协定观察员身份并首次派团列席了关贸总协定第36届缔约方大会。1982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申请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报告。从1982年至1986年近4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 1984年4月,中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特别观察员。1986年1月10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关贸总协定秘书长邓克尔时,表示希望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 &&& 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递交申请,要求恢复中国的缔约方地位。至此,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拉开了序幕。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理事会成立了“关于中国缔约方地位工作组”,同年7月任命瑞士驻关贸总协定大使基拉德先生为中国工作组主席,同年10月中国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开始了中国的复关谈判。 &&& 按照关贸总协定的规则,中国“复关”谈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中国的外贸体制进行审议,第二个阶段是实质阶段,进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并起草议定书。第一个阶段的谈判进行了8年之久,仅仅审议中国外贸体制就进行了6年。&& &&& 中国首任谈判代表团团长沈觉人回忆道,对中国外贸体制的审议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审议,当时中国还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而关贸总协定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际多边贸易组织。当时,各国代表提出的问题,很多是这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的差别所带来的。比如,你们计划怎么制订,你们的价格怎么定。那时,中国的价格大部分是国家制定的,关税也比较高。 &&& 一位参加中国复关入世谈判10年的同志回顾说,在审议中国外贸体制时一共提出了4万多个问题,但归结起来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承诺不承诺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 “市场经济”,对中国复关入世来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 这一问题在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也不断被触及。在中国复关谈判初期,市场经济在中国还是理论上的禁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1978年第四季度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仍然延续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提法。 &&& 复关谈判中,美国代表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经济,一种叫计划经济,一种叫市场经济,没听说过商品经济。欧盟的代表说,他们翻了词典,英文里没有商品经济这个词,请中国代表给予解释。由于“商品经济”这几个字,使中国复关谈判的外贸体制审议迟迟得不到通过。 &&& 1990年底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一番话,对于当时正处在理论十字路口的改革如同拨云见日,也为复关谈判扫清了障碍。 &&&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四个字第一次写进中国的根本大法。 &&& 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之际,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率团正在日内瓦参加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1次会议。事先已经写好了一个发言稿,内容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自上次会议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试图说服外国谈判代表尽早结束对中国外贸体制的审议。收到十四大报告,中国代表团马上放弃了原先的稿子,按十四大报告的精神重新写。代表团团长佟志广在中国工作组会议上宣布,我们中国要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就是说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但是市场经济,就其一般特征来说与其他国家搞的市场经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承诺搞市场经济,与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接上了轨。 &&& 这一承诺得到了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一致认可,工作组主席基拉德宣布结束对中国贸易体制的审议,进入实质性谈判。中方代表也宣布,欢迎缔约方与中方进行市场准入的谈判。持续了近六年的复关谈判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1992年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前的一次冲刺,复关谈判未能取得成功 &&& 从1992年12月开始到1994年8月,中国工作组又继续举行了6次会议。1994年4月,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与会各方签署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开始向世界贸易组织过渡。 &&& 1994年下半年,在世界贸易组织即将取代关贸总协定之前,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进行了密集谈判,希望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与主要缔约方达成协议,使中国顺利地以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身份进入世贸组织。 &&& 1994年8月,中国提出改进后的农产品、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减让表,作为解决中国复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并派出当时的海关总署关税司司长吴家煌为团长的市场准入代表团与缔约方进行了50多天的谈判。然而,一系列谈判并没有向中国预期的方向前进,在这场掺杂了政治因素的谈判中,一些缔约方提出的苛刻要求和态度让中国无法接受。 &&& 由于谈判立场差距过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中国复关谈判的最后冲刺未能取得结果。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谷永江发表了一个措辞严厉的讲话,谴责少数缔约方蓄意阻挠、漫天要价。谷永江重申,中国复关的基本原则是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中国决不接受歧视性的复关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接受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价。& &&& 事后,谷永江认为,之所以复关谈判没有成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等国家并没有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政治意愿。在谈判过程中,不断出难题,提出许多非常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在1989年发生的北京的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中国入世谈判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制约中国、牵制中国的砝码,使得中国入世谈判成为一场政治性很强的经济谈判,演变成一个重大的政治和外交课题。& &&&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复关谈判中,国内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存在不同意见。 毕竟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这个封闭的经济体制中走出来,经济体制离市场经济体系还相差很远。国内一些部门一时还难以接受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在进一步开放市场问题上,一些部门还有很多顾虑。客观来看,当时国内在思想认识和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没有因谈判的曲折受到影响,仍然在加快进行。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 1995年至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是不完整的”,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入世谈判终获成功&&&&& &&& 随着关贸总协定的结束,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中国未能及时复关,但中国人民加快发展、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但没有变化,反而因自身的发展壮大而更为坚定。& &&&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从1995年7月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简称入世谈判。中国入世,既是复关谈判的延续,又有了许多新的内容,谈判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 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142个成员,负责管理世界多边贸易秩序,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各国经济贸易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约束性也进一步严格。& &&& 与此同时,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怎么办? &&& 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积极参与、趋利避害的方针,并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准备。 &&& 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中国的大国地位,有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中国在经济上全面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重要举措。& &&& 在加快谈判进程的同时,中国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在计划、财税、金融、外贸、外汇等领域全面推行了改革,在经济生活中更多地用市场配置资源,使之更加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通过积极参加国际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促进了改革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素质。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和外贸排名都在不长的一个时期内上升到世界第七位,这使中国在入世谈判中的“腰板”更硬。同时对外开放的深入使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到了国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 无论复关还是入世,在漫长的谈判进程中,中国领导人始终予以高度关心和重视。1998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中国入世的三项原则,第一,世贸组织既然是一个国际组织,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只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这三项原则成为中国入世谈判的基本原则。 &&& 1999年4月朱F基总理访美期间,中美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并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美国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999年9月11日,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在APEC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会晤时再次谈到中美世贸谈判。江主席说,中方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直持积极态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建立一个完整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的需要。我们希望谈判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争取早日达成协议。克林顿总统表示,美国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希望尽快结束同中国的谈判。 &&& 1999年11月10日至15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与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六天六夜的艰苦谈判。在谈判陷于僵局的最后关头,朱F基总理亲自出面,解决了分歧,达成了协议,使中美之间的谈判宣告结束。 &&& 此后,中国又与欧盟等世贸成员达成了协议,并于2001年9月13日,同最后一个提出谈判的成员墨西哥达成了协议。 &&& 2001年9月17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标志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部结束。& &&& 今天,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再过一个月,中国就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十五年漫长的复关入世谈判,跨越了两个世纪。十五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五年间,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换了四任;十五年间,一批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必将写下这令人难以忘怀的篇章。(完)&
【】【&】【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中国入世10年:表现卓越非凡 为负责任大国建信誉_综合_翔宇数据_千华网
中国入世10年:表现卓越非凡 为负责任大国建信誉
核心提示:
中国胜诉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2010年9月就“中国诉美国禽肉进口限制措施案”发布裁决报告,裁定美国限制从中国进口禽肉的条款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履行承诺,贸易开放度大大提高,这为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建立起国际信誉。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2010年9月就“中国诉美国禽肉进口限制措施案”发布裁决报告,裁定美国限制从中国进口禽肉的条款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这是中国成功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利益的一个范例。
按照国际规则办事
运用规则维护利益
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从国务院各部门到地方政府均下了大力气认真清理与外经贸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仅在中央各部门就涉及2000多项相关文件,经过各部门领导及专家的共同努力,废除了那些与世贸组织规则明显不符的法律法规,对另外部分不符的文件进行了修改。这些工作本身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严肃态度,同时对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作为一个政府间国际机构,世贸组织是规范各成员行为的。世贸组织中的不少原则,其中包括透明度原则、非歧视原则、不断降低贸易壁垒原则等,对中国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扩大开放提供了动力。
经过10年的努力,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按国际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在出台新政策、新规定时也注意程序的公开透明,注意与国际规则的一致性,这也为我国今后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长达15年争取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包括世贸组织成立前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的努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熟悉世贸组织各项法律和规则的过程。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项任务并没有结束,而是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与掌握这些规则,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各有关部门都集中了人力物力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争端解决诉讼,运用世贸规则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参与了19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案件,其中我起诉其他成员7起,其他成员起诉我国12起。同时中国也作为第三方参与了60多起其他成员之间的争端解决案件。在直接涉我的争端案件中,有近1/3的案子通过双方的磋商获得解决。其他经过专家组及上诉机构最终裁决的案件中,我赢得了与其他成员共同起诉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限制中国禽肉产品进口措施案和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在其他成员起诉中国的案件中,我在汽车零部件等案件中败诉,但在美诉我知识产权案件中,尽管世贸组织裁定中方部分涉案措施违反世贸规则,但在刑事制裁门槛等核心问题上,中方胜诉。这一结果与美国和欧盟参与争端解决结果不相上下。多年来它们告别人的案件约80%左右胜诉,被告的案件80%左右败诉。作为一个新成员,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带给世界巨大福音
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为世界带来了福音。世贸组织前总干事素帕差在他的《中国和世贸组织》一书中指出:“一个成功向相对富足和公开的社会过渡的中国既是对其他国家的鼓舞,也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市场的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接受世贸组织制定的各项原则,外贸政策全国统一实施,并致力于降低货物贸易关税,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保护知识产权,这对于长期以来从事对华经贸合作的外国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是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华贸易和投资的信任感和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新的贸易商、企业家和投资者蜂拥而至。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逐步完善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增加了外资企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随着对国内民营企业贸易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的行列。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报告,我国民营企业2010年的出口额达到481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这种不断改进的大环境带来了贸易和经济合作井喷式的效果。这也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人们所始料不及的。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虽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仍未能阻止危机过后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步伐。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继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危机,是对国际贸易及经济秩序的严峻挑战。当年胡锦涛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布什的通话中指出,中国政府为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表示将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温家宝总理在亚欧首脑会议上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王岐山副总理在会见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时表示,中国将努力把自己的事办好,同时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金融的稳定。
世贸组织作为主管贸易事务的国际机构,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责无旁贷。拉米在各国领导人的鼓励和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防止了上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酿成的悲剧重新上演。
经过20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亚欧峰会等各国领导人的直接干预和协调,以及世贸组织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应措施,人们所担心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局面没有出现,这对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外贸出口大国尽快恢复经济增长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做好工作利大于弊
积极参加规则制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将近10年。在过去10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吸收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90亿美元。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加入世贸组织是完全正确的。
实际上,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造成2000多万职工下岗待业;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压力巨大,国家通过债转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使它们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国内一些部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种种担心是难免的。但从加入后的实践结果来看,通过全国各部门、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发愤图强,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步适应了新的环境,成功应对了各种挑战。正如当年朱镕基总理所指出的那样,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工作做得好,利大于弊。
2001年底启动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为中国提供了首次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机会。在此前进行的8轮贸易谈判中,基本上是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成员主导谈判,所制定的贸易规则基本上采用了美欧内部现行的法律与规则。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谈判能力与参与水平明显提高,以巴西为首的发展中成员农业谈判集团(G20)和以印尼为首的农业特殊产品谈判集团(G33)在谈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新成员,中国全力投入到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自参加谈判以来单独提交了60多份提案,加上与其他成员联署的提案超过100份。中国的许多提案受到成员的重视和好评。
为了推动多哈回合谈判,2005年6月,中国在大连举办了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为2005年底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在香港世贸组织部长会上,中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部长会达成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决议,包括2013年取消发达国家的出口补贴、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免关税、免配额的待遇。在2008年7月日内瓦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上,商务部长陈德铭为促成谈判取得突破做出了巨大努力,在长达10天的艰难谈判中给其他成员部长留下深刻印象,遗憾的是谈判最终因个别成员在个别问题上的僵硬立场而未获成功。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成员,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参加多边贸易谈判的经验还很不够;对世贸组织历史档案的了解、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地方政府及国内外企业界的交流以及前后方信息的沟通、同世贸组织秘书处及其他主要成员私下磋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来说,中国通过熟悉运用规则,积极参加争端解决诉讼,积极参加多哈回合谈判,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体现了致力于加强与完善多边贸易体系的愿望和决心,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作者为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
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
ABB是世界知名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总部在瑞士,1992年开始在中国设立本地企业。ABB北亚区及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方秦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全世界都分享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ABB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在过去的7年中,ABB一直保持每年对华投资1亿美元以上,用于不断建设、改善和扩大节能减排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引入最新技术和产品,加速本地化生产。目前,集团在华战略已经从“在中国,为中国”发展为“在中国,为中国和世界”,并在创新和研发方面加大了投入。
今年,ABB决定将集团全球最重要的采购中心之一设在中国。ABB还准备在2011年招聘2000多名各类人才。已出台的ABB2011年投资规划中包括了10多个重要项目,以建立新的生产设施、扩大研发、继续推进产品本地化等。
为负责任大国建立信誉
卡雷尔·德古特(欧盟贸易委员):世界贸易组织将在今年下半年对中国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有一个系统的评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意味着愿意遵守该组织的规则,包括对国内市场和外国投资的透明等待遇。这是许多国际组织倡导的规则,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实质。中国取得的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进步,中国将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和开放市场,尤其是开放服务市场。
顾清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博士):200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自此,中国享受到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商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回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走过的10年历程,中国在经济制度和经贸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变。
从制度方面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尤其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贸易制度。中国从国际贸易交往中学会了很多国际贸易的经验和规则,增强了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这些制度性的变化,全面加快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
从经济方面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国内国际担忧者大有人在。而事实上,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10年中国经济发展大大前进了一步,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中国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不仅通过外国资本流入中国,使得稀缺的国际资本资源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国际贸易活动使得中国和其他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增进了全球的整体福利水平。中国质优价廉的出口产品使全球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费者受惠,有利于平抑全球的通货膨胀趋势。中国近年来大幅提高进口水平,更是直接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也为减缓全球贸易的不平衡贡献了力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履行承诺,贸易开放度大大提高,这为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建立起国际信誉。
潘特(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心教授):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早已显示了非凡的竞争力。过去10年,中国在世贸组织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未来,中国将在与其他发展中成员的更好互动与协商中对世贸组织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产业法律变得越来越透明,外企进入中国市场也变得容易得多。
进一步向世界敞开市场
洛斯·塔瓦雷斯(巴西全国商业与旅游联合会外贸顾问):对全世界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英明决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密切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合作,获得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更大的信任,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都从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关系中获得经济利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中意义重大的事件。中国出口优质、廉价,特别是适用于普通百姓需要的产品,如家用电器、鞋、服装和玩具等,实际上帮助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欧盟国家和巴西,减轻了国内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为经济发展所需而大量进口原料和技术产品,使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尤其是铁矿石和粮食等原料输出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向中国出口大豆、小麦、高粱和玉米上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
巴西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料输出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成为巴西石油、铁矿石、大豆和纸浆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使巴西保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在许多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对初级产品非凡的进口能力以及家用产品的出口能力,明显改变了国际市场的格局。中国已经履行了对世界贸易组织作出的全部承诺。
鲍泰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很可能在未来15年—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如果不是世贸组织这样一个全球性贸易监管机构的成员,不仅不可想象,而且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个灾难。中国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获得了惊人发展,创下了“经济奇迹”。中国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商品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益良多,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西蒙·萨德斯(澳大利亚墨尔本知名经济学家):中国按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则办事,进一步向世界敞开市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大了对中国投资,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巴西、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国家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等产品的数量逐年增大,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市场,有力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也增加了对世界的出口,不仅为世界各国解决因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高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为世界各国带去了价廉物美的各类商品,为各国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李景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世第十五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