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列表都有毁佛运动吗

重建千佛阁碑记浅析
155112.934.660.731963
538-597538
567575585591
省念禅师,后唐清泰时代人,出身不祥。曾长期隐居在临0风玄寺。有一日有幸出山一游。来到了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目睹被唐武宗(884)会昌法难后被毁的寺院,残墙断壁、面目皆非。便萌生了重新恢复乾明寺的念头。决定住在山上的仙人洞中祥细考察一番。
有一日晚上,省念禅师难以入睡,便走出洞府在外面观看月下的奇色美景。忽然发现下寺的废墟之中有佛光发出。他就快步下山,来到这堆废墟之前,佛光突然消失。他一看这正是从寺院中间的被废的弥勒佛大殿发出的佛光,便心神领会到弥勒佛要重现世间之含意。第二天,就在山下的村庄找来了许多老百姓,开始清理废墟,果然发现了有一蹲红石弥勒佛雕像,这正是乾明寺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珍贵宝物。便增加了省念法师重修乾明寺坚定信心。
他回到洞以后,便认真思考如何恢复乾明寺原貌。要重振乾明寺的雄风,最关键最重要的上寻回被遗失的天台宗的教义经典。那么,经典被唐武宗时代焚烧已尽。往哪里去寻找呢?他曾听人们传说,有一天台高僧叫四明,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前往高丽(今朝鲜)寻求天台教籍。受到高丽国的盛情接待,并遣使李仁送归(《佛祖统纪》卷二十二)到了宋建隆元年(960)又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物向高丽求取教典。翌年(961)高丽光宗王遗僧谛观奉请教籍来到吴越。才使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拜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原为高丽人)为师。祥述天台宗在中原所建的第一禅林----乾明寺被毁的情况,以及弥勒石佛现佛光的传奇故事。宝云义通听后,觉得重振天台宗在中原的雄风0在眉睫,便亲率弟子来到乾明寺祥细考察,虽然这里是一片废墟。但从废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类似皇宫那样的梵宫,真可谓是天下天台宗规模最雄伟的禅寺。当即表态任命省念法师为恢复禅寺的总指挥。他回到南方之后,要发动天台宗弟子掀起一场捐款捐物的运动。
且况省念法师受命以后,就在乾明寺的遗址上安营扎寨,打起了重修乾明寺的大旗。他又找来懂得建筑规划的人,按照遗址上殿堂楼阁的原有规模划出了新的规划图。这时,正处在宋太祖赵匡懿登基后不久,准备在天下恢复被唐武宗在中原地毁坏的寺院的大好时机。省念法师为了取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向当时任襄城县令的宋兴作以祥细安排。宋兴表示大力支持。但他最担心的是恢复这座梵宫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量,省念法师便把天台宗十六祖的意图作了汇报,并且自己还要发动中原地区的天台宗弟子开展捐助活动,来解决资金问题。
省念法师自后唐清泰(934)年问题萌发重新恢复乾明寺的思想,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到了北宋初期(966)总算如愿以偿。又经过三年的日夜奋战,终于在北宋初年才双恢复了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的原貌。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闻之,又一次来到了乾明寺参加了峻工典礼。又在此设坛受戒,招收了一大批天台宗弟子。并且委任省念法师为此寺的主持,才使天台宗在中原地区出了宋代的“中兴”时期。
为什么称之为“中兴”时期呢?这是因为此次天台宗在中原举起的规模,难易同隋朝时期在圣上直接支持下的鼎盛时代相比;另一个原因,禅宗在登封的少林寺自唐初后兴起,已在中原甚至全国形成了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佛教宗派。使天台宗与他们比逊色不少。但是,应该充分肯定省念法师力挽狂澜,使天台宗在中原地区重新兴起的丰功伟绩。
智虚禅师重建乾明寺
智虚禅师明嘉靖年间乾明寺主持。他经过数十处的呕心沥血,终于使乾明寺面貌一新。在中国佛教日益走向衰退的时代,奇迹般地在这里出现了“一花独放”的短暂的兴盛阶段,真可谓功不可没。
乾明寺自宋初(966)年重建以后,到嘉靖年间,已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雨沧桑,殿堂内柱子、拧㈤菀丫⒏窳夯驯涞蒙嗜蕖<毙枰谰确拢蝗坏幕八媸庇械顾奈O铡V切榉ㄊ吹窖劾锛痹谛耐罚南胍匦路拚庾蠊枰薅钭式鸾隹孔约旱牧α磕岩猿锛健K鋈幌肫鹪诔形俚男磷孕蕖⒁炭伞P磷孕薜裙倬由惺橹弧K堑淖婕宄侨耸希实笔绷鞔摹跋灏氤敝坪牛液尾唤柚堑牧α坷赐瓿烧庖缓晡暗氖乱的兀
自此以后内陆不顾年迈体弱,过江到南京去寻求史部尚书辛自修的支持。他又渡过黄河到北京去寻求工部尚书姚继可的支持。他还曾经到过四川去寻求任接祭司副史王锦的支持。这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每到一处,均受到热情的款待。并且均表示要为父老乡亲献上一份爱心。最后由辛自修牵动,相邀在各国各地为官的襄城籍人氏,一同回到故里。来到乾明寺目睹大殿随时随地都有倒塌的危险。便当场表态,带头捐资来抢救这一历史文物。
并且他们还根据当时的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为了让父老乡亲不忘炎黄祖始黄帝在此访贤留下的这份宝贵的遗产,便决定在山门外建功一座正反两面三刀面雕刻有“七圣熔炼径图”和“黄帝00”的青砖结构的照壁,在山顶建一座高52米、平面八角形、古三级阁楼式的文峰塔。并且在塔上题写了“襄野名山”四个大字,以表示襄城乃是文风鼎盛之巧妙含意。
智虚禅师遵照他们的意图,在他们的指导和积极支持下,很快筹集起需要的巨额资金。便动工重新翻修乾明寺的几座大殿。重现夕日的辉煌。不仅出现了香客如云的繁荣景象,更吸引的朝中大臣以及文人墨士前来观光旅游。我们仅存的明代的佳诗还多达二十余首。有的至今还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有的还珍藏在古代县志之中。很可惜,寺院内一座多达百余首诗词的碑林毁于战乱之中。由此,可以证明在乾明寺于明代嘉靖(1551)年重修以后,成为文人墨士来此旅游观光的圣地。
很可惜,这座被誉为“梵宫”的乾明寺,现在仅存的明代建筑,仅存十八罗汉殿。为九脊八坡歇山顶式建筑,其木结构斗拱形特殊,这我省所仅有。
还有山门外的照壁,长十二点九三米、高四点六六米、厚零点七三米上面青方砖浮雕。正面为黄帝0铜图,背面为七圣迷路图。造形古0质朴。这两面件珍品早在1963年就被省命名为重点保护文物。从日前看,十八罗汉殿内的柱子已经毁坏青石照壁已被风雨毁坏严重,急需要抢救维修。
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是天台宗挺进中原后,由祖籍0川君(今襄城县)的被隋炀帝赐封的“智者大师”。后世被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于隋文帝期间(581―585年)所创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乾明寺历经风雨沧桑,历史资料荡然无存。但值得幸慰的是乍唐宋以来,文人墨士在此浏览后留下的诗词多达二十余首。有的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有的珍藏在古县志中。经过收集整理,认真研究发现,他们到此浏览与众多的佛教信士焚香拜祭不同。而是冲着佛教文化而来。故此,乾明寺上门外照壁上镶嵌的《黄帝采铜图》和《黄帝迷径图》、寺院内的晓钟、上寺的仙人洞成为他们赋诗留念的三大境观。阅读之后,不仅是乾明寺历经风雨沧桑古貌的历史见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享受。现将自己读后感奉献给大家,供批译指正。
峰有烟云涧有泉,&& 此山佳景是天然。
山穷西北翻称首,&& 寺背东南故称乾。
三里到城如隔世,&& 八年为君几参禅。
题诗不尽登临幸,&&
分付缁流英浪传。
作者邵宝,江苏无锡人,曾在许昌任君守。他严寒亲自为《嘉靖许昌志》撰写前言。由此可见,他对各县的名胜古籍颇有了解,而慕名前来一游,诗兴顿起,赋诗一首。
首联、生动地描述了天下第一山上,烟云缭绕,山涧泉水潺潺往山下流去的一派自然风光。
颔联、乃是此诗中最玄妙之点。他用“山穷西北翻称首”一句,暗示炎黄始祖在山西关向牧马童问道,后不定期龙飞天应该放在首位而大加宏扬。而乾明寺为何背向东南而占居“乾”之位呢?难理解其中之奥妙。
径联、便是作者有感而发说,此寺离县城只有三里多地尤如与世隔绝,八年在许昌为君守没有到此参禅。可以理解公务烦忙,还可以理解他不信奉佛教之立场观点。
末联、是作者看到这里的自然美景之后,有感而发。并非常谦虚地说,自己这首无题诗,尤如诗词海洋中的一股小小的黑色流水,千万莫要随波逐流往汪洋大海中流去,暗含莫要被人们传扬开来之意。
庐陵晴川大守
野寺逢僧0白泉,&&&&
僧家闪昧岂萧然。
山中日日含犹苦,&&&&
天下贞元复到乾。
谩说人心都是佛,&&&&
安知我愚不如禅。
独怜老纳传灯地,&&&&&
只恐真灯已不传。
&&&&&&&&&&&&&&&&&
&&&&&&&&&&&
&&&&&&&&&&&&&&&&&&&&&&
142514911454
&&&&&&&&&&&
&&&&&&&&&&&&&&&&&&&&&&&&&&&&&&&
&&&&&&&&&&&&&&
&&&&&&&&&&&&
&&&&&&&&&&&&&&
&&&&&&&&&&
&&&&&&&&&&&&&
&&&&&&&&&&&&&&&&
&&&&&&&&&&
&&&&&&&&&&
&&&&&&&&&&
&&&&&&&&&&&&&&&&&&&&&&&&&&
&&&&&&&&&&&&&
&&&&&&&&&&&&&&&&&&&&&&&&
&&&&&&&&&&&
&&&&&&&&&&&&&&&
&&&&&&&&&&&&&&&&&&&&&
&&&&&&&&&&&&&&&&&&&&&
&&&&&&&&&&
&&&&&&&&&&&&
却呀车骑翻玉霄,淡凝松柏发银丝旭日冉冉从东方升起,风吹殿摇动的奇异美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视野放在山下,描述了车骑来往飞奔,车轮和马蹄下扬起的冰雪,象玉屑翻动那样,充分表达了作者把自己溶入到了大自然界中去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抱朴归真”的神妙感觉。所以诗中最后说:“主人伴来游兴,缺乏环境太史诗。”表述了自己乘兴而游,为什么要去介入佛道两家谁是谁非的无为争论之中呢?鞭达了晴川太守。自称“我本如来得正传。”而为什么不懂得如来“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种“无我”之宽广胸怀呢?
为什么在乾明寺内,在明朝嘉靖年间能引起两场是非争论呢?追其原因,就是乾明寺建筑格局中实现了佛道两家文化的完美融合。真可谓天下寺庙之一绝。正是因为这一“绝学”必然会引起前来旅游观光者因立场观点不同。出现思想上的冲撞。闪现奇异的火花。心不由己的发泄一番。求得心理的平衡。这恰恰反映了乾明寺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求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
&&&&&&&&&&&&&&&&&&&
&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座落在八百里伏牛山东首的首山。西北麓。首山,又号称“天下第一山”,令人不懈地是这座既没有泰山巍峨,又没有华山险峻为什么被列为天下八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山”因何而来呢?这就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吏部尚书辛自修率先在诗中提出的。诗中说:“古圣曾游第一山”。古圣是指黄帝,他到具茨山访贤人大隗,路过此册曾经迷途,后又采此山铜铸鼎。这最早见于庄子的《南华经》。才使八百里伏牛山东首的首册名扬天下。后诗人纷纷挥笔称颂,诗中说:“具茨册下路迷游,陈迹依然纪国留”,“身经七圣迷径地”“尚忆采铜来帝辇”“七圣香名改不休”等等。而首山北面,又有“汝水似环流处碧,汝水照照曲抢流”的汝尖嘴之水环绕,使首山更显得山清水秀,令人向往。
&如果你有幸到此一游,那么选择什么时机合适呢?我们纵观古诗人切身经历,可以慨括为:“春观百花齐放,秋看万紫千红,夏观月下美景,冬看雪后奇色,晨听乾明晓钟”五句话。
众所周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春秋两季,正是旅游观光的大好时机。首山乾明寺由是每月阴历二月十五的古刹庙会。独居特色。俗称“酒会”和“放风筝会”堪称天下庙会之一绝,到此一游将会使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而我们从诸多的诗中看。只有辛自修一人说:“春梅秋云明紫翠,良辰美景胜路攀”。多故人不赞成这一观点。那么,他们认为何时到此一游能真正领悟到大自然中厅异美境呢?
首推“夏观月下美景”者,当故明代著名诗人张秀。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赋诗了一首题为“避暑首山”有感的妙诗。诗中说:“长夏山居好,峰阴酒一后。蝉声遥断续,云气乍高低。风踮池兴动。凉隋树影移。蝶回残梦醒,月上子规知。”在他的笔下,那山野、峰阴、酒香;那蝉声、云气、清风,还有那泉池、绿林、飞蝶、杜鹃。令人心旷神怡,仔细口味,将会产生一种使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的神妙感觉呀!
赞扬“冬看雪后景色”者,应首推化名为“前人”这位藏而不露者。他在诗中描述道:“雪后登上景最奇,更看旭日上迟迟。兴摇殿阁烟消处,清满效远风静时。却呀车骑翻玉霄,淡凝松柏发银丝”在他的妙笔之上,那冉冉升起的旭日,那风吹殿阁烟云散的美景,那大雪覆盖下原野上露出清绿色的庄稼,那山林中松柏之上的银丝,那山下马蹄现车轮扬起的冰雪象玉霄在翩翩起舞。这细致入微的精心描画,毫无冰之意。真乃是妙趣丛人,令人回味无穷!
讴歌“晨听晓明钟”者,就是诗人留下的五篇奇诗。每篇均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我只有采取精中选优的办法,把明代被誉为“文虎”的王锦襄城人,四川按案司副史。他赋了一首五言十二句的长诗。诗中是这样描述的:“阴深念洞山,下瞰招提境。树色入晨微,林深见亚影。烟年台殿迷,露浸松杉林。道人月下来,盐漱汲修埂。是时旦气清,心虚思方远。忽闻一声钟,惕然发深省”。这首题为“乾明晓钟”的诗把立是之点放在描述晓钟鸣起之前的自然风光上。在他的笔下,那阴深的念洞山,那早晨奇妙的树色,那树林中来回晃动的树影,那松杉上挂的露水珠,那殿台楼阁笼罩在云雾之中,那月下道人拿起井绳到泉边提水来用盐水漱口的情景,那旦气清心的空气,使诗人塌与大自然之中精神境界,被一声晓钟提醒,却又陷入了更加深刻的友思自己一生坎坷经历之国。被称之为“文虎”真是名副其实呀!
我们纵观这些妙诗,妙就妙在他们持有“回归自然,抱朴归真”的纯洁之心态度。从大自然界去寻找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方式,故能给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诗篇。这不是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如何才能造出文学珍品的光明大道吗?
&&&&&&&&&&&&&&&&&&&&&&&&&&&&
&&&&&&&&&&&&&&&&&&&&&&&&&&
二00三年三月十七日(草)
古会豪饮放风筝
春节逛庙会是种典型的民间习俗,有个庙会很特别。它在襄城县。襄城县有座首山,山上有座乾明寺,农历二月十五有个庙会
,很多老百姓称之为“吃喝会”。
乾明寺的会期正是杨柳吐絮、杏花怒放的时节。人们在这一天带着亲人家眷、朋友同事,登上首山,找一山洼处,以石为桌、席地围坐,拿出随身带来的食品和酒,一改往日斯文,用手撕肉、仰起脖子对着酒瓶喝酒,颇有“不醉不归”的慷慨豪爽。遇上熟人,必定要拉你喝个酣畅淋漓,即使对陌生人,也要敬上两杯酒。人们以酒会龙,以酒菜交流感情。中午时分,首山沟沟洼洼到处是三五成群的酒场和划拳的吆喝声;夕阳西下时,多是“友人相携带醉归”了。
这个会使古老的首山弥漫着淳朴敦厚的民风。一般城里人不大参加乡里的庙会,只有这个会,远远近近的城里人也携家带眷前来。在这里,不管是官严寒是民,不管是乡还是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不分你我,席地而坐,你一口我一口,海吃豪饮。
也有人称这个会为“情人节”。以前,由于礼节的拘束,女孩信不能随意出门走动,在这个会上她们却可以在例外
,借放风筝为名,利用山上的有利条件与情人相会。现在也有姑娘小伙借这个会成就
自己姻缘的。
这个会也是个“风筝会”。农历二月,大地回春,暖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很多人赶完庙会后,选择一平缓坡地放风筝,渐成习俗。乾明寺庙会也就有了“首山风筝会”的雅称。
首山风筝会的很强的自发性,庙会期间,人们提着自己扎制的各种式样的风筝来这里放上天空。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方的、圆的,色彩缤纷、式样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着。最多时,首山上空能同时飞舞千余个风筝,观众数万人之多。
首山风筝会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以自扎的风筝为主,式样多为龙、凤、虎、蝴蝶等,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中的孙悟空、牛郎、织女、嫦娥等人物形象扎制成的风筝。数百成千的风筝,相互比着高、比着奇、比着技巧,在天空飘飞,将人们的希望越带越高。60多岁的张子义老先生就,自小到现在,每到风筝会是他最兴奋的日子,这一天,很多老友可以相聚,可以畅叙旧情。他对风筝情有独钟。在县城东大街张先生的家里,他拿出一个风筝,这是个特制的风筝,一根线串16个风筝,飞睛天时像一条巨龙。
有佛寺道观的地方,就有庙会,庙会是中国民俗文化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山的庙会很有些特别。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上)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文章标题关键词文章作者&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上)
作者:劳政武
&中华法系 历史经验&&
第一节&中国固有法制之特色& &&   第一章第一节已略提及,中国清朝以前,有一套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一般法制史书称为“中华法系”或“中国固有法系”。它不但是世界上五大法系(指:英美的海洋法系、欧洲大际法系、伊斯兰教法系、印度法系及中华法系)之一,而且具有突出的特性,比起其他四大法系来,毫子逊色。其突出的特性为何?一为历史久远,万世一系;二为礼刑合一,体系严谨而运用灵活。& &&   先就久远而言。依《尚书·尧典》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软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窠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吕刑》篇亦载:“苗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这些记载,说明了三代时已有相当完备的法规,而残忍的刑罚是南方的苗族首先制订的。按《尚书》是中国最古的政制记录本,可信度很高。依此记载,则中国之有相当完备的刑法应已四千年以上。就退一步而言,战国时魏文侯之师李悝(公元前455~395年),编了一部《法经》,这是中国有成文法典之始,也有二千四百年月日(1)。& &&   如纯粹比较哪能部法典较久远,意义并不大。据目前所知,世界上发现最古的法典是巴比伦的《罕穆拉比法典》(The&code&of&Hammurabi),考证约有四千年历史了(2)。而印度的《摩奴法典》的时间,与李悝《法经》也差不太久的年代。问题是,中华法系是“万世一系”地被历朝政府所用的,是活的法律,不仅在考古意义而已。这一特色,诚属世界上其他法系所未见。& &&   总之,中华法系,最晚自李悝的《法经》始,一直到清末变法改采欧陆法制为止,二千多年来,有一条“律统”的具体内容,也许每个朝代都有些改变,但它的整体精神与结构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动的,兹以表明之。& &&   再就礼刑合一而言。此问题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亦已略提及。于此宜补充者,礼与法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礼,可说是法的目的;如谓“出礼入刑”是。&   礼,可说是成文法的补充;如汉代的“经义断狱”是。&   礼,可说是法的本性;如唐律疏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   礼,与法可说同是政教的方汉;如唐律疏云:“轻刑明威大礼崇敬”是。& &&   总之,礼在固有法系中有决定性的影响,使得中华法系在世界各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对此,已故的现代中国法制史名学者陈顾远氏提出六点,称为“中国固有法系之简要造像”(4),见解精辟。兹列举并略加解说如下:& && 1.中国固有法系之神采为人文主义,并具有自然法像之意念。& &&   世界各大法系,始初皆出于神权。一些法系长久滞留在神权阶段;而中国固有法系则迅速脱离了这个阶段,表现了充分的人文主义。所以中国古代的法律,自秦汉以来,甚至更早的从周礼开始,已脱离了神权的色彩。而儒家的“天道”观念,表现在法律精神方面,实在是一种“自然法”的体现。所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就是“天垂象以制法”,即崇尚自然的人文主义精神。此外,如刑官称为秋官,审断重视秋审(秋季是自然的肃杀现象》,凡此等等,都可说是自然法的精神。& && 2.中国固有法系这资质为义务本位,并且有社会本位这色彩。& &&   现代西方法制(包括欧陆法及英美法)均渊源于罗马法。罗马法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中国固有法系则以义务为本位,两者精神截然不同。又现代法学已渐由权利本位,进入社会本位的时代,如今天的宋高僧社会责任、无过失责任、环保观念、社会保障观念等均是。我国固有汉律源自儒家的道德化理精神,这种精神讲求的是“克已复礼为仁”;所谓“仁”道,实在就是社会本位的要求和理想。& && 3.中国固有法系之容貌为礼教中心,并具有仁道恕道之光芒。& &&   如《礼记》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又如《大戴礼》云:“礼度,德法也。……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再如《孔子家语》云:“化之弗变,德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按自秦用商鞅之策变法,以《法经》为蓝本在秦国强力推行,这种法治主义的本质原属法家的。但髟倚法律师而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其刑章律统的创立已成既定事实,汉代以降终不能改。于是儒家在不能否定律统之存在的前提下,乃在法律精糖果上强调德礼的内容,这就是“明刑弼教”的真相所在。法令精神既在德礼,那么自然就离不开仁道、恕道了。故历代刑律及刑教笔成,充满了“三宥”、“三纵”、“八议”、“赦免”的等规定,乃至“罪疑唯轻,功疑唯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等原则亦常为断案所遵行的了。& && 4.中国固有法系之盘脉搏为家族观念,并具有尊卑歧视之情景。& &&   儒家伦理思想本自家族开始。这从《孝经》所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又云:“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又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其理亦至为明白了。儒家精神灌注到历代法律中,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是必然的。极度家庭主义的结果,训至演成不合理的尊卑歧视法规,也是必然有。& && 5.中国固有法系之&胸襟为弭讼至上,并且有扶弱抑强之设想。& &&   现代西方的“权利本位”观念,是鼓励人们去争仅夺利,甚至以“别让您的权利睡着了”为标榜,实在是鼓励兴讼。这与中国传统理念完全相反。《易经·讼卦》云:“讼,终凶”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按古时争财曰“讼”,争罪曰“狱”;一为民事,一为刑事,均不是好事,所以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在这种理念下,固有法律是绝不鼓励人民兴讼的。为了消弭诉讼,固有法律乃有许多抑强扶弱的规定,例如对于官吏贪贼枉法予以重罚,严禁为现任官员立碑;反之对老耄幼弱愚蠢者有宽宥之制,对欠债人果属贫困得折扣钱等是。& && 6.中国固有法系之心愿为审断负责,并具有灵活运用之倾向。& &&   古代的各级官吏,日常一般性行政只有两件事最主要的,一是断罪(审判),二是钱粮(税收)。西汉的路温舒曾说:“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审判,自古视为重要的事,能做到“刑轻政简”就是郅治的理想,因此有时连皇帝都亲自审判案件的。固有法制对审判官的责任,规定得相当严格及详细,其中最严重的是“治狱不直”,即是冤枉判决。“不直”有二种情况:“失出”(应判罪而不判,或应重罪而判轻)、“失入”(无罪而判为有,轻罪判为重)。无论“失出”划“失入”,又有“故意”及“过失”之分。审判官无论哪能种“不直”,依律均有严惩。因为审判务求“实质的公平正义”,故在法令方面须力求适应时代。由是,各代除了“正律”以外,以种种名称的法令来作补充适用。例如两汉以迄六朝,以儒家的“经义折狱”称盛。唐宋以后虽严禁臣下以“比附”来断事,但皇帝许以“敕”、“格”、“例”、“条例”、“断例”、“指挥”等各目,来济原有法之穷。这种灵活性,就像现代欧陆法系的法院一样;一面以成文法为主,一面以判例来补充成文法之不足。&   中国法制的特色概如上述,然则与佛教规范之研究又有何关系?兹约为二点以说明:&   第一、要了解历代政府对佛教的管理法令,中国法制特色是基础认识。因为现代中国人已很光有此种认识的了。&   第二、佛教到唐代以后,实已“中国化”。而真正“中国化”的,并不是佛教经论中的义理,实是佛门的规章制度及僧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故若不了解中国固有法制,恐怕也不易真正了解中国佛教的规范。&   第二节以下,乃依史料的时间顺序,自乐汉始到近代为止,历代政府对佛教规范的情况,作一纵览,俾能获至整体的观点。至于具体内容的分析,则留待第九章。& && 第二节&东汉——南北朝& &&   东汉&   一、楚王英礼佛求赎事(5)&   《后汉书·楚王英传》载:“明帝永平八年,楚王英奉缣纨赎愆。诏以英奉黄老浮屠,令还赎。”这条应是朝廷对佛教规范性质的最早历史记载。& 按楚王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公元65)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楚王自认“为浮屠(即佛陀)斋戒祭祀”的事有罪,乃呈统缣纨三十匹上朝廷赎罪(6)。朝廷下诏认为他无罪,并把赎物返还:“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 &&   三国&   二、孙皓毁佛宇。& 《续文献通考》载:吴主孙皓尝下诏毁神祠及佛宇。按此条应是毁佛字的历史首次记载。& &&   晋&   三、僧人始服杂色衣& 《魏书·释老志》载,汉世汉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 &&   (南朝)宋&   四、太祖元嘉十超大型年诏,禁区兴造寺塔、沙汰沙门、罢道者。& 按元嘉十二(公元435)年,丹阳尹萧摩之奏曰:“佛化被于中国,已历四代。形像塔寺,所在千数;进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而自顷以来,情敬浮末,不以精诚为至,更以奢竞为重。旧宇颓驰,曾莫之修,而各务造新以相姱。……请自今以后,有欲铸铜像者,悉诣台自闻。兴造塔寺精舍,皆先诣在所二千石通辞郡,依事例言本州须许报,然后就功。其有辄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诏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诏可。又沙汰沙门、罢道者数百人。& &&   五、世祖孝建年间,周朗奏请申严佛律。& 《宋书·周朗传》载,朗上书言:“……习慧者日替其修,束诫者月繁其过……是乃外刑之所不容戮,内教之所不悔罪。今宜申严佛律,俾重国令……”此议为皇帝所不纳,吉朗乃辞职。& &&   六、大明二(公元458)年沙汰沙门,竟不能行。& 世祖大明二年,有昙标道人(西域僧?)与羌人谋反。皇帝乃下诏,规定一些“条禁”,凡非“戒行精苦”的僧尼,一律还俗。此王制居然因为“诸尼出入宫掖,交关妃后”,而不能实施!& &&   七、大明六(公元四六二)年九月制:沙门致敬人主。& 按佛教出家人(沙门)传入中国,可能自始即不向皇帝施以常规恭敬之礼,所以史载:早在亚朝,即有庚冰始创议,欲使沙门礼敬王者;后来有桓玄复述此议,但终不果行。帮宋世祖使有司奏明沙门也必须像儒、墨、道及其他人等一样,在觐见人主时,当尽礼敬之容,才能“澄一风范,详示景则”。世祖即制可此奏。& &&   齐&   八、世祖永明六(公元488)年始封僧官,又命僧于帝前称名为定式。& 《续文献通考》载:永明六年帝敕沙门法献元畅为“天下僧主会”,可能是日后的僧官之始。并规定(定式):僧人在帝前应称名,不得自称“贫道”之类,并不许坐着。& && 九、永明十一年诏:公私不得也家及起立塔寺。年过六十听朝贤选序。& 《南齐书·太祖本记》载:“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惟年六十,必有道心,听朝贤选序。”按六十以上出家,还得由“朝贤”审定有无“道心”,实可谓严极了。& &&   梁&   十、梁武帝二次舍身佛寺,由公卿出钱奉赎。& 按梁太祖武帝笃信佛,可算中国帝王史上第一人。他曾于中大通元(公元529)年、太清元(公元547)年两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但为国事之理由不得,由公卿施舍凑钱(二次均为一亿万)把皇帝“赎”回宫,然后大赦天下、改元。事均见于《梁书·太祖本纪》。& &&   十一、梁武学请得佛舍利,大赦天下。& 《续文献通考》载,梁武帝大同四(公元538)年,至长干寺设盛大的“无碍大会”,供养佛舍利及脂甲毛发,王侯妃主百姓大户所金玉环钏等珍宝堆积无数。制命大赦天下。按古来大赦之原因甚多,但以佛事而大赦者,此殆属首次(7)。& &&   陈&   十二、陈后主即位诏:僧尼道士不依经律者,并皆禁区绝。& 《陈书·后主本纪》载,太建十四(公元582)年正月丁已即皇帝位。夏四月庚子诏:僧尼道士,挟邪左道,不依经律;民间淫祀妖书诸珍怪事,详为条制,并皆禁绝。& &&   (北朝)北魏&   十三、世祖太武帝诏罢沙门年五十以下者。& 按西域与北魏的凉州、敦煌等地接壤,寺塔大兴,沙门甚盛。太廷年中凉州沙门多迁入京邑,世祖于太延五(公元438)年以沙门人数太多,诏罢沙门年龄五十以下者。& &&   十四、严禁私养沙门&   世祖太平真君五(公元443)年春正月戊申诏: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在其家者,皆遣送官府,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若沙门身死,主人则“门诛”(满门诛之)。& 按此诏极惨酷。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有所谓“三武之难”,北魏世祖太武帝即第一位欲毁灭佛教者。(其余“二武”为北周武帝、唐武宗、详后)。& &&   十五、世祖太武帝欲诛灭佛教。&   《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公元445)年春三月,下一措词极端强烈的诏书,把沙门兴起溯自东汉“荒君信惑邪伪,事有为妖鬼”的根由说起,细数佛门种种劣行,乃至历数各皇帝种种的不是,均属“暗君乱主”,然后自称“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乃命各地刺史等地方官严缉沙门人等,一律“坑杀”,凡佛图形像及“胡经”统统烧毁。这道诏书真是佛教大浩劫!& &&   按北魏太武帝原信佛教,不过对经典不甚了了。后来因大臣(司徒)崔浩之故,深信道土寇谦之的话,对佛大为怀疑。适因长安沙门有种种不法事(包括厚积财、与王公大臣勾结、造私酒、密室淫乱等)被破获,帝乃大怒,故下决心尽诛沙门图灭佛教。但在下灭旨诏之前,后来登位为恭宗的太子监国,笃信佛教,力加劝说。虽然太子之言未被采纳,但因此而使诏书延期下达,且预先透露了灭佛的消息,使全国的僧徒有机会走避,所以实际被杀的僧徒并不多。且七年之后太子即位,立即就废除了这诏令,又把佛教兴盛起来了。& &&   十六、高宗设“僧祇户”、“佛图户”(寺户)。&   高宗敬奉沙门昙曜,待以师礼昙曜建议:人民有能力每年输操捐谷六十斛入僧曹者,为“僧祇户”。所捐者为“僧祇粟”,遇到歉岁则赈给饥民。又人民有犯重罪及官奴者列为“佛图户”,专供佛寺使用,平日扫洒,并耕田。高宗批准此议,于是州镇等地方到处都有“僧祇户”及“寺户”了,结果生出种种流弊(下详见二十五条)。& &&   十七、高祖禁止沙门未经许可而浮游民间。&   按元魏高祖延兴二(公元472)年诏:沙门比丘不在寺舍而游行民间村落、交通奸猾。若为三宝巡民教化持有公文者,方得为之。& &&   十八、高祖连续为度僧尼设斋赦免罪人。&   承明元(公元476)年,皇帝幸永宁寺。帝自剃度僧尼百余人。又下令人宥罪人。翌年(太和元年)幸永宁寺设斋,赦死罪囚。& 按至此佛教大盛。当时统计,北魏全境有寺六千四百七十八所,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人。& &&   十九、高祖简遣凡粗僧尼还俗。&   太和十(公元486)年,因愚民逃避课租而滥充僧尼情形严重,乃下令各寺主维那负责挑选,凡不合格的僧尼一律还俗。一时不俗者一千三百二十七人。& &&   二十、每年二次定额度们尼,着为常令。&   太和十六年诏:每年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允许度僧尼,大州一百人、中州五十人、下州二十人为标准。此数着为令。& &&   二十一、立“僧制”四十七条。&   太和十七年诏定,但详细内容未见载。& &&   二十二、太和二十一(公元497)年改“监福曹”为“昭玄”,备官属以断僧务。&   按此为《续文献花通考》所载。这是专管佛教的机关,属半自治性质(下详)。& &&   二十三、世宗宣武帝定僧人受审原则。&   按永平元(公元508)年诏:僧人犯罪,若为杀人以上的罪,依俗(一般人民)受官府审判。其余的罪,由“昭玄曹”自行审理。&   《释老志》载:先是立“监福曹”。及改为“昭玄”,备有官属,以断僧务。& &&   二十四、世宗诏准“定僧尼法禁”。&   《魏书·世宗本纪》载,永平二(公元509)年冬,沙门统惠深上书云:&   “僧尼浩旷,清浊混流。不遵禁典,精粗莫别。辄与经律法师群议立制:诸州诸郡维那上座寺主,各令戒律自修,咸依内禁。若不解律者,退其本次。&   又出家之人,不应犯法,积八不净物。然经律所制,通塞有方。依律:车牛淫人不净之物,不得为已私畜。唯有老病年六十已上者,限听一乘。又比来,僧尼或因三宝出贷私财,募缘州外。又出家舍着本无凶仪,不应废道从俗;其父母三师,远闻凶问,听哭三日;若在见前,退职以七日。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服还民。& &&   其有造寺者,限僧五十以上启闻,听造。若有辄管置者,处以违敕之罪,其僧寺僧众摈出外州。&   僧尼之法,不得为俗人所使。若有犯者,不配本属。其外国僧尼来归化者,求精检有德行合三藏者,听住。若无德行,遣还本国。若其不去,依此僧制治罪。”& 皇帝下诏批准此议。这种要求,不但要朝廷管理僧尼内部守戒的事,而且订定了对外国僧尼的居留标准,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故全文录载。& &&   二十五、“僧祇粟”的流弊。&   按“僧祇粟”本来准备遇到歉收之年济给饥民,丰年则给寺僧作个人施济贫民之用,其设立的用意良好。但实施下来主管则不管丰歉,将粟用以放高利贷,流弊极大。永平四年乃下诏,令后“僧祇粟”不得由僧主专管,而应由剌史与之共管,并严格监管数量及用途。& &&   二十六、李瑒指佛为“鬼教”被罚金一两。&   《魏书·李孝伯传》载,北魏世宗延昌末年(约公元514)灵太后当权。李瑒上书,以儒家孝道立场,指斥佛教,谓“安有弃堂堂之政,而从鬼教乎?”沙门都统(僧官)等闻此言至为忿怒,泣诉太后谓瑒毁谤佛法。太后要瑒讲出个道理来,为何毁佛为“鬼教”。于是才气纵横的李瑒,讲出一番鬼的妙文:&   “窃欲清明佛法,使道俗兼通,非敢排弃真学、妄为訾毁。且鬼神之名,皆通灵达,称自百代。正典叙三皇五帝,皆亏为鬼。天地曰神祇,人死曰鬼。易曰:知鬼之情状。周公自美亦云:能事鬼神。礼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是以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愚谓非谤。且心无不善,以佛道为教者,正可谓达众妙之门耳。”& 灵太后听了诚知瑒有道理,但碍于众僧的愤慨,乃下令罚瑒以金一两,地示薄惩。& &&   二十七、熙平二(公元517)年,灵大后令不得滥度私度僧尼,否则以违旨论罪。&   按自世宗极力崇佛教,天下僧尼及寺院急速增长。延昌年间统计,已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寺院;自太和年间至此不过二十余年,已增加了一倍,故灵太后有所禁令。但令下到州县,效果不彰。& &&   二十八、元象元(公元538)年,东魏孝静帝强抑制佛寺的增长。&   按是时(公元534年)北魏已分裂为东、西两魏。当时统计中国已有寺三万所以上,僧尼达二百万人。很多僧尼都是为了逃避公役或租调的平民而出家,亦有奴仆罪犯遁入空门者,浮滥之极。故静帝元象元年下诏:凡城中新立寺者,皆毁废。又诏地方牧守令长,凡地方建造佛寺者以“不问财之所出,并计所营功庸,悉以枉法论”。按此罪本属官吏贪污最严重的罪行,所计“功庸”(即把有形的钱财支出及无形的人工,均计值统算价额)超过一定数额,以“枉法赃罪”论,甚易罪至死刑者(8)。& &&   北齐&   二十九、北齐始祖文宣帝高洋,敕道士为沙门。&   《续文献通考》载:天保(宝)六(公元555)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学者,在皇帝御前辩论。皇帝认为道家不如佛家,竟敕令道士皆剃发为沙门。道士不遵从,乃杀了四人,道众才奉命。& 这是朝廷力量深入佛道二教争端有有趣而罕见的历史。& &&   三十、北齐设昭玄寺大统,掌佛教的政务。& 《堕书·百官志》载,齐设昭玄寺主掌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教维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员,以管诸州、郡沙门曹。& &&   三十一、天统三(公元567)年诏,悉蠲诸寺杂户如平人。& 按是年太上皇诏此。由此可见,当时佛寺势力很大,所属且有“杂户”,不由地方(郡县)政府管理,而由寺支配。此诏之后,是为免除“杂户”专属佛寺(为寺耕田等驱使)的身分,归为常人一样受政府管理。& &&   北周&   三十二、周武帝集沙门道士,亲讲《礼记》。& 《周书·周祖本纪》载,天和三(公元568)年秋八月癸酉,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翌年春,又曾讲一次。& &&   三十三、周武帝排定三教次序。& 建德二(公元573)年冬十二月癸已,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   三十四、周武帝毁佛道二教。&   《周书·高祖本纪》载,建德三年夏五月丙子,下诏初断佛教、道二教。二教之经、像悉毁。道士、佛门僧尼还俗,当时周国境内还俗的僧竟达二百余万人。&   按在下此诏之前一年,武帝曾集合僧道在殿前辩论。武帝的主要观点是:佛教是外国来的教派,不拜父母不合中国礼法;且佛寺图像均属“无情之事”,徒竭珍财,无益于民生。时高僧慧远则以仲尼亦鲁人,为何秦晋也崇敬?国家立七庙岂非亦无情等理由,抗颜辩解。如此反复辩了十多次,帝不能屈。至建德三年五月,帝原欲只废佛教,乃令道士张宝同佛教法师知元辨论,结果道士辩不胜。于是帝大怒,下诏废二教。& 这是佛教所称的“三武之难”的第二次。与第一次性质大不同的是,北魏太武帝废佛,全是宠信道士寇谦之的缘故,可说是佛道相头的结果。而北周武帝的废佛道二教,根由产系在于他崇尚儒家,可说是儒与佛道相争的结果。& &&   三十五、八年后静帝全面恢复二教。&   按周武帝于公元574年下令废佛道二教,578年即崩驾,由其长子接位,是为宣帝。宣学接位未满一年即崩驾,由其长子接位是为静帝。静帝登位满仁年,即由杨坚篡夺建立堕朝。&   在此期间,宣帝一登位,即下诏复兴佛道二教,且指责武帝的不是“先帝感于异论,以释道为无益。然大教所系,讵宜罢黜!”静帝大象二(公元580)年,因杨坚之故,乃正式下诏全面恢复佛道二教。《续文献通考》云,杨坚因欲纂位,以恢复二教可以求福之故(9)。& && 本文节选自:劳政武《佛教戒律学》第四章《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转载自:佛缘网站。http://www.foyuan.net/article-.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我们不仅生活于现在,也生活于过去与未来,因为我们有思想。思想有多深,我们的过…
按照亚伯拉罕·凯波尔的定义:原始阶段的宗教,很难与政治、法律、经济、艺术、科学等…
在对现代社会秩序的研究中,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他经典社会学著作《新教…
附件一·宗教与法治暑期高级研讨班讲员介绍及课堂风采.pdf
附二报名表.doc
近日,看了“新浪综合”转发《新京报》日发表的《起底郭文贵:从农民到资…
普世二维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欢迎投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微信二维码&&
&&京ICP备号&&&&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朝历代时间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