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内战和叙利亚内战图片的不同进程看战争的决定

内战中的地理因素
(原标题:内战中的地理因素)
社科通讯周亦奇
在目前的研究中,学者主要分析了三类对进程的影响:一、地形特征。如果反对派武装可以充分利用复杂地形与政府军进行周旋,那么内战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将大大延长。例如,斯里兰卡内战中泰米尔猛虎组织和阿富汗内战中塔利班的活动都是在植被茂密或者山区的区域,且持续时间较长。二、地理区位。反叛区域到该国首都的距离与到该国边境的距离往往被视为地理对内战产生影响的重要机制。目前研究认为,距首都越近,反对派对政府军的优势就越低,其形势就会对反对派更加不利。例如,叙利亚内战中在叙伊两国做大的“伊斯兰国”,乌克兰东部毗邻俄罗斯的乌东部武装力量,缅甸在缅中边境活动的果敢武装,无一不是充分利用边境地带的微妙地理区位,在国外和国内之间机动,打得赢则在国内打,打不赢就逃到国外去。三、地理-资源冲突。在经典的解释内战爆发Collier和Hoeffler模型中,对资源的争夺是导致内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伊斯兰国”通过贩卖其控制地区的石油,洗钱并获得武器及其他资源,支持其恐怖内战行动。同时,在一个分裂、政治矛盾尖锐的区域,新开发的油田本身也会成为内战爆发的诱因。复旦大学熊易寒和唐世平两位学者发表的《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冲突升级》是这方面的典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族群地理分布才是决定石油是否导致或加剧族群冲突的核心变量,并通过三个因果机制导致族群冲突的升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少数族群聚居区的核心领地发现石油时,这一少数族群将会倾向反抗由多数族群主导的中央政府,从而导致族群冲突强度升级。
而内战中的地理因素未来的定义、研究方法等都需要扩展。一个例子,是鄂、豫、苏、皖四省交界处大别山区的抗争史,罗威廉的《红雨》虽在史料的引用和解读上有不少错误和断章取义,却展示了地理-行政对内战的影响。历史地理学者亦早就指出,很久以来,中国的国内的政区划分原则一直秉承“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使反叛者不那么容易称雄一方。一些历史学者也对地理因素与内战战略做过详尽的个案研究,曾瑞龙的《经略幽燕》和《拓边西北》对此都有详尽的讨论。
研究方法方面,已有学者作出了有益尝试,在Miguel,Satyanath和Sergenti的研究中,天气 / 气候状况被选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工具变量,三位学者分析了其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继而影响内战爆发的因果链。更广义而言,相当多的历史学者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著述中,农业政权、游牧政权、农牧交界区天气-收成与政权间战争爆发和发展的机制也是晚近地理与战争研究重要的进展之一。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斯里兰卡内战中的强奸与虐杀
该图压缩过,
斯里兰卡内战中的强奸与虐杀
   斯里兰卡内战,是斯里兰卡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和斯里兰卡政府之间的战争,1983年7月,斯里兰卡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成员在北部的贾夫纳半岛打死13名政府军士兵,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随即爆发针对泰米尔族人的大规模暴力冲突,从而引发斯里兰卡内战。 2009年斯里兰卡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5月18日在北部地区被政府军打死,持续近30年的斯里兰卡内战就此告一段落。联合国称这场内战造成8万-10万人丧生。五十年间世界上一百多次局部战争
已有 3046 次阅读
|个人分类:
五十年间世界上一百多次局部战争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2月10日发布
本文发表在笔者《当代世界五十年》()全球篇中第22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416-432页)。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3年2月9日网上首发。11年来,局部战争的类型并没有发生新的变化,所谓反恐战争并非战争的新类型。
**************************888
五十年间世界上一百多次局部战争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3年2月9日网上首发
22.&&& 五十年间世界上一百多次局部战争
(一)& 当代世界的局部战争及其类型
战后局部战争始终不断, 冷战后的90年代, 局部战争出现了加剧趋势。当代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少次局部战争因标准不同而难以统一, 出现了不同的统计数字。据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1988年4月透露, 二战以来死于各种武装冲突的共1,700万人, 涉及1/4的国家, 550万士兵。据撒切尔办公室列举的武装冲突数字是自年共149次。另据统计, 1945年以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 不包括国内的军事政变中, 死亡人数2,300万人, 流离失散的上千万人。据德国汉堡大学政治研究所的研究报告, 到1993年底世界上还有43个地方在打仗, 其中亚洲22个, 非洲13个, 拉美5个, 欧洲也有战火, 目前武装冲突主要是国内战争。
我以为局部战争不宜把一次性短暂政变或武装冲突计算在局部战争内, 也不能把同一战争的不同阶段当作两次计算, 但不同性质的战争可安两次计算。当代世界局部战争的类型,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
1.& 超级大国、大国强权和地区霸权主义国家直接挑起或操纵的战争
1)& 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 (-)〖2〗
2)&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1949.7)〖3〗
3)& 美国侵朝战争(-); 〖4〗
4)& 美国雇佣军自洪都拉斯入侵危地马拉, 推翻阿本斯合法政府()〖5〗
5)& 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的苏彝士运河战争(-11.6);
6)& 联合国军进驻刚果(4.6.30)& 由比出兵刚果引起
7)& 美国侵越战争(---); 〖6〗
8)& 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内政(-9.3)〖7〗
9) &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6.10)
10) 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11) 安哥拉战争( 苏古巴支持安人运, 1992-&&& ) 〖8〗
12) 苏古武装干涉安哥拉(8.8.22)〖9〗
13) 苏古支持的雇佣军入侵扎伊尔的沙巴战争(-5.26)
14)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1989.9);
15)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
16) 南非入侵安哥拉(8.8.22);
17) 马岛战争(-6.14)〖10〗
18)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5.6)
19) 美国侵略格林那达的战争(-12.12);
20) 美国入侵巴拿马()& (捉拿诺列加)
21)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战争(-8.3)
2.& 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 多数由于民族的或宗教的领土的纷争引起的
1)& 第一次印巴战争(-);
2)& 巴基斯坦阿富汗武装冲突(1955)
3)& 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战争(1955)
4)& 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边境冲突(1957)
5)& 中印边界战争(-11.21)〖11〗
6)&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沙漠战争; 3.2)〖12〗
7)&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武装冲突()
8)&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64)
9)& 索马里与肯尼亚边境武装冲突()
10) 第二次印巴战争(-9.23);
11) 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足球战争&(1969)
12) 约巴武装冲突(1.7)〖13〗
13) 叙利亚约旦边境冲突()
14) 第三次印巴战争(-12.17);
15) 坦桑尼亚与乌干达战争(1972、-1979.11.中)
16) 伊拉克科威特边境武装冲突(1973)
17)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10.24)
18) 土尔其武装干涉塞埔路斯(1974)
19) 叙利亚干涉黎巴嫩内战()〖14〗
20) 黎巴嫩战争(6.10; - -1985.6)
21) 印尼入侵东帝汶事件()
22)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3.2)
23) 西撒哈拉战争(西毛间的武装冲突)& ()
24)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欧加登战争(8.3)
25) 民主也门和阿拉伯也门边境武装冲突(1979)
26) 埃及与利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80)
27) 两伊战争(982.6; 4.3; 8.8.20)〖15〗
28) 利比亚对乍得战争(8.5)等。
3.& 发达国家集体制裁地区霸权国家的战争, 如
1)& 海湾战争(--)〖16〗
4.& 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战争 如
1)& 印尼人民反对英荷武装干涉的民族独立战争(6.11.15; -; -1949.1);
2)& 希腊革命战争(-)
3)& 马达加斯加反法武装起义();
4)& 埃及民族解放战争(-7.26);
5)& 肯尼亚农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茅茅运动)(6.10.21)
6)& 阿尔及利亚抗法解放战争(2.3.19);〖17〗
7)& 阿曼抗英武装起义(9)〖18〗
8)& 喀麦隆反殖民主义武装斗争(0.1)
9)& 西撒哈拉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武装起义()
10) 安哥拉民族解放战争(-1975.1);
11) 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群岛民族解放战争(-);
12) 厄里特里亚解放阵线的武装斗争(1961.9-&&& )
13) 莫桑比克民族解放战争(-)〖19〗
14) 津巴布韦人民武装斗争(-)〖20〗
15) 纳米比亚人民武装斗争(-)
16) 越南全国解放战争(.30)
5.&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武装或干涉冲突以及苏东解体的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
1)& 苏联武装干涉捷克斯洛伐克(-10);
2)& 中苏边界冲突(; ); 〖21〗
3)& 中越边界冲突(-3.16);
4)& 纳卡(纳戈尔诺&卡巴拉赫)种族归属战争(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
4) &克罗地亚共和国内战(-)
5)& 波黑战争(1992.4-&&& );
6)& 阿布哈兹问题武装冲突(格&&阿) (4&&& )
7)& 车什共和国独立战争()
6.& 民族独立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爆发的战争 如
1)&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0.5)
2)& 菲律宾内战(-1954)
3)& 希腊内战()
4)& 印度特伦甘纳武装斗争(1.10)〖22〗
5)& 巴拉圭国内武装起义()
6)& 哥斯达黎加国内战争(1948)
7)& 马来亚内战(1948.12-& )
8)& 缅甸内战(; 1989-&&& )
9)& 哥伦比亚国内武装起义()和游击战争()
10)& 玻利维亚人民武装起义(1952)
11) 古巴国内战争(; --)
12) 越南内战();
13) 伊拉克人民武装起义(1958)〖23〗
14) 巴拉圭人民武装斗争()
15) 多米尼加人民反独裁斗争(1959)
16) 中国西藏平叛 (1959)
17) 内战()
18) 尼加拉瓜人民反独裁斗争()
19) 危地马拉反美反政府武装斗争()
20) 海地人民反独裁武装斗争()
21) 危地马拉左派游击队反政府武装(1961-&&& )&
22) 阿拉伯也门内战()
23) 卢旺达内战(; 1994-&&& )
24) 塞埔路斯内战()
25) 哥伦比亚游击队反政府武装(1965-&&& )〖24〗
26) 泰国普潘山区武装斗争(-&&& )
27) 佐尔法地区(阿曼一省)武装斗争(-1975.12)
28) 乍得人民武装斗争(9)
29) 尼日利亚内战(比夫拉战争, 0.1.15)
30) 西班牙巴斯克家园和自由组织运动(1968-&&& )
31) 菲律宾新人民军的游击战争(1969-&& )
32) 萨尔瓦多内战(5.11.4)
33) 南也门和北也门边境冲突(.22)
34) 孟加拉内乱(1971-&&& )
35) 智利反政府叛乱(1973)
36) 黎巴嫩内战()
37) 埃塞俄比亚内战()
38) 莫桑比克内战()&
39) 阿富汗内战()
40) 乍得内战(6.10.16)& 81.11, 利比亚介入
41) 秘鲁光辉道路游击战争(1980.5-&&& )
42) 萨尔瓦多内战()
43) 斯里兰卡内战()
44) 尼加拉瓜内战()
45) 苏丹内战(1983-&&& )
46) 土尔其库尔德斯坦游击战争(1984-&&& )
47) 利比里亚内战(1989-&&& )
48) 克什米尔内乱(1990-&&& )
49) 安哥拉内战(1992~-&& )
50) 阿富汗内战再起(1992.4-&&& )
51) 索马里军阀混战(1992.5-&&& ;
美国出兵-1994.3)
52) 柬埔寨内战再起(1993.8-&&& )
53) 也门内战(-1994.6)
(二)& 当代世界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上述情况表明, 二战后及冷战结束后的局部战争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可以明确统计的影响较大的战争就有130次。其中不包括虽是一次战争但断续爆发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
1.& 关于战争的性质问题
局部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同美苏两极体制相关, 同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相关。但是战争的根源不仅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 还有地区霸权主义、民族主义及各国十分复杂的矛盾纠葛(宗教、种族、边境等)的激化。
2.& 关于战争的规模和地区问题
局部战争持续不断, 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很少发生在发达国家内部。局部战争以双边战争和国内战争为主要形式, 其中国内战争共53次, 占41%, 双边关系战争共28次, 占22%, 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性因素。当代世界就其数量和范围来说, 局部战争的数量虽大大超过了战前, 但是战争的规模是很不平衡的。
3.& 大国的态度问题
大国对局部战争的态度举足轻重, 大国插手使局部战争复杂化, 而大国制止有理于局部战争的控制和结束。
4.& 战争热点问题
各个时期,局部战争的热点不同, 如初期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居多, 冷战高峰期, 热点集中在美苏争夺的几个战略要地, 冷战后旧有热点相对冷却, 但在原苏东国家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新的热点。尽管如此, 局部战争的热点未能发展演变为全局性的战争。
5.& 战争的目的和手段问题
当代世界的局部战争, 除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外各类常规武器包括个别化学武器均在局部战争中亮相,它是更新武器和未来战争大战的练兵场, 从而出现许多大国出枪, 交战国出钱的。当代世界一般不以吞并别国和占领别国领土为目的, 这表明老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25〗
二.& 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
在当代世界史上, 可以说任何一个重大问题, 都和战争与和平相联。如何防止另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的战争间隔只有21年, 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如何防止它的爆发?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冷战体制下, 能够挑起世界大战的, 只有美、苏两家。苏联解体后, 美国成为能够挑起世界大战的主要力量, 而集团力量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然而, 还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美国或某些集团急于通过发动世界大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战略目的。在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方面, 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 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一体化趋势的影响
当代世界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 一场世界大战的结果不仅在政治上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在经济上对赢家也带来了难以设想的后果。这和现代世界战争将是一场高技术的较量以及没有前后方的总体战和立体战有关。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 古今战争概莫能外。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告诉人们:玩火者是没有好下场的! 和一次大战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坚持了彻底消灭法西斯的原则, 并实行了帮助战败国实行民主政治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政策, 从而使复仇主义、法西斯主义难以卷土重来, 以至占据统治地位; 再则联合国这一国际联合组织以防止世界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为大任, 有利于遏制世界战争的苗头; 局部战争则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规模, 以至不使之演变为世界大战。
2.& 美苏两极格局演变中力量消长的最佳选择方式
年的当代世界是美苏两极格局及其演变进程。这一期间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而局部战争不断, 这些局部战争中美苏的操纵和支持, 但从无美苏之间的面对面的对抗和交战。除中美在韩战中交手、中苏在边境冲突外, 甚至也没有大国之间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直接对抗, 如英法与苏联、英法与美国、英法之间等。需要研究什么是美苏两极格局演变中力量消长的最佳选择方式? 如果选择战争? 则两败俱伤, 代价太大。如果选择和平共处? 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目的是搞垮对象, 取而代之。如果选择友好结盟? 这是一厢情愿, 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结盟的基础已不存在。事实上冷战中的竞争共处? 唯一可行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冷战为主, 部分热战为辅, 经济竞争和政治较量为主, 军事实力为后盾, 因而双方不以诉诸世界大战为主要手段。在当今世界, 有力量发动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 这一点在不小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在冷战体制下难以爆发。〖26〗
3.& 核威胁下提出了保存自己的新难题
迄今世界局部战争虽然是常规武器的交锋, 但是和二战前不同, 它是在核威胁下的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由于美苏双方核武器力量对比都足以消灭对方, 又由于其它国家打破了美苏两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并可以运用核武器保护自己, 因而提出了核威胁下有效保存自己的新难题。在这种情况下, 美苏两家都不敢贸然发动世界大战。以核弹头为例, 到1992年1月, 苏联拥有核弹头3.2万个, 其中1.7万个将被销毁; 美国有1.65万头, 其中6000个已销毁。在核竞争的最激年代, 美苏两家每年生产1000多个核弹头。作为战略核弹头, 1945年以来美国生产了7万多个, 苏联生产了5.5万个; 在1991年美国拥有10371个核弹头, 而苏联则拥有10271个。从1945年以来, 所有参加核俱乐部的国家共生产了近13万个核弹头。
4.& 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反霸权主义国家的反战和平运动
客观地说, 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是反对世界大战的基本力量, 但是它决定不了世界大战能否爆发; 它可以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 但是难以左右世界大战的爆发。夸大发展中国家在制约世界大战中的作用是与事实有悖的。
世界战争和集团政治特别军事集团是分不开的。战后许多国际组织和会议大都和战争与和平相联, 研究国际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是当代世界史的一项重要的课题。什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在导言中, 我谈及各种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力量, 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之列, 垄断地说发达国家是危害世界和平力量,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是一种误解。一般说来当代世界的国际会议大都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相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除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外主要有40年代末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年11月16-22日, 在华沙召开了第二届大会。建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以取代常设委员会。1955年6月, 该理事会受到苏联的巨大影响, 60年代由于苏联控制的加强, 出现分裂, 其后它服从苏联的外交需要, 支持苏联出兵阿富汗等。
由于日本是世界上原子弹的唯一受害者, 日本要求禁止制造、实验、使用原子武器的运动始终不断。1954年3月1日, 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珊瑚岛进行氢弹试验, 引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由东京家庭妇女发起的反对原子弹、氢弹的签名运动达2200万人。1955年8月6日, 在日广岛召开了第一次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 其后每年举行一次, 但由于1963年后日本群众组织的分立, 出现了禁止原子弹氢弹国民议会、禁止原子弹氢弹日协议会、禁止核武器和平建设国民议会三个会议。1977年8月重新联合召开世界大会。1985年8月, 日本邀请34国和15个国际组织代表在广岛长崎两地分别举行和平大会, 强烈要求禁止研制、发展、试验、生产、拥有、储存、扩散、部署、使用核武器。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每年一度的世界大会受得日本官方的支持, 但当美国在1991年12月举行珍珠港事件40周年纪念的时侯, 日本拒绝向美国致谦, 而当我国民间纪念南京大屠杀时, 日本右翼表示不快, 最近两年日本几位大臣一再否认日本对亚洲和中国的侵略的事件, 可以看出维护和平是和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非分不开的。〖27〗
在80年代初, 由西欧国家掀起了反对核武器和核部署的反战和平运动。由于70年代中苏联在欧洲部署了250多枚SS&20导弹, 而里根政府则准备在1983年底部署572枚潘兴II式巡航导弹, 使欧洲成为核竞赛的角逐场。从1980年冬到1981年冬西德、荷兰、比利时、英国等地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反核示威, 其中有长达100多公里的反核人墙。还出现了包围军营、在核基地安营扎寨等非暴力形式, 参加人数高达500万, 1983年运动达到新的高峰。从西欧各大城市扩向美国和日本。这次运动具有超党派、超意识形态超宗教的和平主义色彩, 反对一切核武器和河试验。在这一浪潮中, 以绿党为代表的环境保护主义运动作为一支政治力量显示了威力。
5.& 冷战后多极力量的制约作用
冷战后两极格局被多极趋势所取代。它打破了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局面, 多极趋势尚未形成集团对抗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 多极力量起到了对世界大战的制约作用, 虽然, 天下大乱的局面未见平静, 但是一两个国家要挑起世界大战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1〗参见军事大百科全书; [美]小戴维&佐克、罗宾&海厄姆著:&&简明战争史&&, 商务印书馆, 1982年。[苏]Ν&&E&沙夫罗夫主编:&&局部战争今昔&&,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2〗&&印度支那问题大事记要,&&,世界知识社,1954年。[越]武元甲著:&&奠边府&&,越南外文出版社,1960年。黄铮著:&&胡治明与中国&&,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3〗&&苏联中东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张士智、赵慧杰著:&&美国中东关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解力夫著:&&中东战争实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乔恩奇著:&&中东战争&&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申钟编:&&战后四次中东战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美苏两霸在中东的争霸&&, 美国对外关系, 1973年。以下涉及中东战争均可参见上述书目。
〖4〗柴成文、赵勇田著:&&板门店谈判&&,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柴成文: &&抗美援朝记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朝鲜军事历史研究所编:&&朝鲜人民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史&&,朝鲜平壤外文出版社,1961年中文版。[美]李奇微著, &&朝鲜战争&&,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3年。[美]麦克阿瑟著, 陆兴善译, &&麦克阿瑟回忆录&&,台北中华日报, 1980年4版。
[美]麦克阿瑟著, &&麦克阿瑟回忆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年。[美]麦克阿瑟著, 文化书局编译部编译,&&麦克阿瑟回忆录&&,台南编译者, 1985年10月, 284页。天一出版社资料室编, &&韩战记实&&, 台北编者, 198?年, 3册。
〖5〗洪育昕著:&&巴西、玻利维亚、危地马拉的反美解放斗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6〗&&关于美国国防部侵越秘密报告材料汇编&&, 三联书店, 1973年2册。[美]泰勒著, 北京编译社译,&&音调不定的号角&&, 世界知识社, 1963年。[美]泰勒著, 纽光钟译, &&剑与犁&&泰勒将军回忆录&&,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6年。[美]威斯特摩兰著, 洪科译, &&一个军人的报告&&, 三联书店,1978年。[美]魏摩兰著,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译, &&魏摩兰回忆录&&,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0年。[美]泰勒著, 伍文雄等译, &&剑与犁&&泰勒将军回忆录&&, 商务印书馆,1981年。[越]武文祥著, 谭逸译, &&越战的回顾与检讨&&,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
〖7〗[美]塞尔登&罗德曼著:&&多米尼加共和国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
〖8〗葛佶等:&&南部非洲动乱的根源&&,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9〗夏义善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记事----勃列日涅夫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艾&罗伯特&康纳森著:&&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得失&&,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10〗[法]怕特里斯&弗朗塞斯:&&山国烽火----阿富汗战争&&,军事译文出版社。李泽民:&&阿富汗风云----从查希尔到卡尔曼勒&&,时事出版社,1984年。
〖11〗[英]布莱恩&汉拉恩、罗伯特&福克斯著:&&英阿马岛之战----英国随军记者见闻录&&,战士出版社,1983年。
〖12〗人民日报编辑部:&&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1962年10月27日。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 三联书店,1972年。
〖13〗[埃及]布特罗斯&加利著:&&非洲边界争端&&, 商务印书馆,1979年。
〖14〗[英]迪利普&希罗著:&&中东内幕&&, 天津人民出版社。
〖15〗赵国忠等:&&八十年代中东内幕&&,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6〗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译:&&海湾战争----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最后报告&&,上、中、下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解力夫著:&&海湾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17〗[法]普丽斯蒂著:&&斗争中的阿尔及利亚&&, 世界知识社,1962年。乌兹加尼著:&&最好的战斗&&,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
〖18〗[苏]安&瓦&施瓦扬夫著:&&战斗的阿曼&&,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19〗[英]爱德华多&蒙德拉纳著:&&为莫桑比克而斗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20〗[南非]本&武&姆恰利著:《罗得西亚冲突的背景》,商务印书馆,1973年。
〖21〗谢显益主编:《中国外交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2〗[印]普&孙达拉雅著:《印度特伦甘纳人民的斗争及其经验教训》,三联书店,1977年。
〖23〗[法]谢富尔&&特留科夫著:《伊拉克恭贺国是怎样诞生的》,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美]西&冈&费希尔著:《中东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
〖24〗[英]里查德&戈特著:《拉丁美洲游击战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5〗以上各次战争概况可参见《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以来的《国际形势年鉴》。吴春秋主编:《世界战争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26〗(详细书目略&&2003年2月9日注)
〖27〗参见黄安年关于反法西斯战争和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文章中有关日本国内为侵略罪行辩护的言论部分,《兰州学刊》,1995年第5期。
[2003年2月9日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全球篇中第22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416-432页)。]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3年2月9日网上首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帖子主题:[原创]斯里兰卡内战之印度介入
共&2688&个阅读者&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8478
/ 排名:1243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斯里兰卡内战之印度介入
文章提交者:chg9999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4-0-1.html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内战不仅仅影响斯国内局势,还一度成为南亚的热点问题,以致于南亚唯一的大国也深深介入其中。由于印度泰米尔人与泰米尔人的特殊关系,印度当局对斯政府军的围剿行动大为不满,多次警告政府停止镇压行动。但斯里兰卡政府决定不顾印度的压力,继续清剿。印度马上对泰米尔采取紧急援救措施。日,印度派出一支由20艘船只组成的船队,载着1000吨食品、燃料和急救药品,通过保克海峡驶往贾夫纳。但是,早已在这一带巡逻多时了,遭到斯里兰卡海军拦截的印度船队被迫返回。作为南亚大国的印度当然不甘心,第二天,印度便派出5架安32式在4架“幻影”2000的下,侵入斯里兰卡贾夫纳半岛上空,向泰米尔武装空投了25吨食物和药品。印度这一侵犯斯里兰卡的事件,引起了斯里兰卡人民的强烈反对。斯里兰卡政府向印度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正当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刻,印度总理突然于日造访斯里兰卡,同斯贾亚瓦德纳在出人意料地签署了《关于在斯里兰卡建立和平与正常状态的协议》。协议规定:斯里兰卡政府军与泰米尔反政府武装于7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停火,5日内,泰米尔武装放下武器,政府军返回营地,解散东方省和北方省当地负责保卫僧伽罗人的民兵,斯里兰卡政府大赦被逮捕的泰米尔武装分子,泰米尔人占多数的北方省和东方省年底以前建立一个单一的经选举产生的省级委员会和实行半自治的政府,泰米尔语将同僧伽罗语一起成为官方语言,印度政府将确保它的领土不被用来从事损害斯里兰卡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活动。协议还规定,在斯里兰卡政府的“邀请”下,印度将向斯里兰卡派出“维和”部队监督停火。印度和斯里兰卡巨大的矛盾能迅速化解,这当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可以说是双方各有所需。对于斯里兰卡来说,它面临着不易解决的“内忧外患”,政治上受到强大的压力。国际人权组织和公众舆论对斯里兰卡政府军镇压泰米尔武装,不断进行谴责。斯里兰卡朝野人士由于政府长期未能解决国内种族冲突问题,对现政府表示不满;经济上困难重重。多年来的国内动乱使斯里兰卡的经济遭到很大的破坏,国民经济的增速明显放慢,经济负担沉重;上对泰米尔反政府武装的围剿收效不大。几年来政府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种族冲突问题,但是泰米尔反政府武装却日益强大,泰米尔人的游击战甚至已影响到首都,斯里兰卡政府意识到在军事上取胜十分困难;最后是印度军事上的威胁。印度同斯里兰卡签订的这项协议的企图,真可谓“之心,路人皆知”。在这种情况下,斯里兰卡领导人认为,解决种族冲突已成燃眉之急,否则现政府将难以维持下去。签署协议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拉.甘地也面临重重困难,同斯里兰卡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出于他的政治需要。1987年以来,拉.甘地的国大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接连失利,国内民族和教派冲突此起彼伏。尤其是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居住着5500万泰米尔人,印度当局担心斯里兰卡泰米尔人的分裂活动影响其南部局势的稳定。通过谈判签署和平协议,不但解决了泰米尔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近万名印度部队终于以“维和”的名义,踏上了斯里兰卡的领土。但是印、斯和平协议签署后,斯里兰卡政局不但没有趋于平静,反而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内容于
20:38:40 被chg9999编辑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斯里兰卡内战之印度介入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09727 工分:497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阿三就知道欺负周边的邻居们 丫有本事去跟美国佬干一场 被不列颠奴役了几百年 现在蹦出来指东骂西的 什么玩意儿啊!阿三就是那种刚扔了打狗棍就骂叫花子的贱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8478
/ 排名:124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闪烁的红星
在第13楼的发言:斯里兰卡政府想靠印度来帮忙解决国内问题,那只能会是越来越乱。是印度阿三自己去插手斯里兰卡内战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2465 头衔: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部 工分:676197
/ 排名:417
左箭头-小图标
斯里兰卡政府想靠印度来帮忙解决国内问题,那只能会是越来越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5614 头衔:飞扬(露峰)男爵 工分:318219
/ 排名:2040
左箭头-小图标
阿三就知道欺负周边的邻居们 丫有本事去跟美国佬干一场 被不列颠奴役了几百年 现在蹦出来指东骂西的 什么玩意儿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8478
/ 排名:124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unnycount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hg9999
在第8楼的发言:看百度的资料貌似西撒地位未决!
打到现在还没完啊,可怜的当地人,当初独立前生活很富足,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后悔,我推荐你也看看三毛在西属撒哈拉生活时的文章,我看了很感慨,让我想起了中国当初闹独立时的情形。有机会借一本看看,了解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2912 工分:6183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hg9999
在第8楼的发言:看百度的资料貌似西撒地位未决!打到现在还没完啊,可怜的当地人,当初独立前生活很富足,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后悔,我推荐你也看看三毛在西属撒哈拉生活时的文章,我看了很感慨,让我想起了中国当初闹独立时的情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182 头衔:爱我和我爱的人 工分:299
左箭头-小图标
猛虎组织?泰米尔。反正我就想到这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8478
/ 排名:1243
左箭头-小图标
看百度的资料貌似西撒地位未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8478
/ 排名:1243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unnycount
在第6楼的发言:今天刚看了三毛的文章《哭泣的骆驼》讲的是西属撒哈拉闹独立时的事情,三毛居然那么幸运亲眼见证了历史,而且跟游击队领导人和他妻子有过一段友谊(可惜后来他们都死了),最后的结局是摩洛哥吞并了西属撒哈拉,我看现在的世界地图西属撒哈拉是独立的一块,楼主能说说他的独立经过吗?历史7世纪时即有阿拉伯人进入该地。15世纪中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侵入。1885年西班牙将布朗角到博贾多尔角一带划为它的保护地。1934年,西撒哈拉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为西班牙的海外省。1973年5月,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或波利萨里奥)宣布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其邻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反对西班牙对西撒哈拉的统治。日,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于日撤离西撒哈拉。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随即签订分治西撒哈拉协定,摩占领北部17万平方千米,毛占领南部9万多平方千米。阿尔及利亚谴责摩、毛瓜分西撒哈拉。日,西撒人阵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摩、毛军队与西撒人阵的武装力量不断发生冲突。1979年8月,毛里塔尼亚同西撒人阵签订和平规定,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退出西撒战争,摩洛哥乘机占领了毛里塔尼亚退出的地区。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出面斡旋。1979年第十六届非统首脑会议建议在西撒哈拉全面停火,并组织公民投票,以决定独立或维持现状。1981年6月,第十八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在西撒哈拉举行公民投票,并成立西撒哈拉问题实施委员会。1983年6月第十九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冲突双方直接谈判,以实现停火和公民投票。1984年11月,西撒哈拉首次作为非统成员国出席第二十届非统首脑会议。自1975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的决议,重申西撒哈拉人民有不可剥夺的自决和独立的权利。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在纽约举行两轮间接谈判,各自阐述了对西撒问题的一贯立场。1987年7月,双方在日内瓦举行第三轮会谈,讨论了联合国派遣技术小组去西撒哈拉进行实地考察。经考察后,日,德奎利亚尔会见两国外交代表,向他们各交一份解决西撒问题的和平建议,摩洛哥表示原则同意、西撒人阵表示有条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亚尔访问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撒地区,并组成西撒和平计划实施技术小组。日,德奎利亚尔发表西撒局势调查报告,提出了和平计划的执行计划。日联合国一致通过690号决议,批准秘书长关于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的修正案。9月6日宣布正式停火,结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军事冲突。下一步就是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西撒哈拉的前途。1991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简称“联合国西撒特派团”),负责监督双方停火状况,并组织让西撒哈拉人民决定该地区未来地位的公民投票。但由于冲突双方在确定选民资格等重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公投一拖再拖,西撒特派团的任期也一再延长。联合国派往西撒哈拉的军事观察人员共300多人(由25个国家派出),设有总司令部和下属3个地区司令部及10个哨所,其职责除监督摩洛哥和西撒人阵执行停火协议外,还担负着组织、监督西撒哈拉自决公民投票的任务。摩洛哥目前控制着西撒哈拉约四分之三的地区。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希望以此重启西撒问题和谈进程。根据这一计划,西撒哈拉将在摩洛哥主权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摩中央政府控制西撒哈拉外交与安全,西撒哈拉自治政府则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充分权力。然而,“西撒哈拉自治计划”遭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的坚决反对,认为摩方此举完全背离其先前同意西撒哈拉自决的立场。2007年4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54号决议,呼吁西撒问题有关各方、地区各国与联合国通力合作,结束西撒问题僵局,并在谋求政治解决方面取得进展。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西撒问题和谈进程在停顿近10年后再次启动。有关各方在2007年7月、8月和2008年1月的三轮和谈中未能取得进展。2008年3月,第四轮西撒问题会谈在纽约郊区曼哈塞特举行,会谈没有取得显著进展。西撒问题迟迟难以解决,不仅严重阻碍了摩洛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对地区稳定与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及全球反恐形势构成不利影响。因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失和,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的建设陷入停顿;自1984年至今,摩洛哥因西撒问题始终游离于非洲联盟之外;在反恐战争中,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接壤地区由于得不到有效管理已成为恐怖组织策划袭击活动的重要据点。2007年9月17日,来自中国的赵京民少将在西撒哈拉首府拉尤恩正式就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军事部队指挥官,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首位中国司令。西撒哈拉有关各方对西撒哈拉地位至今争论不定,以至于发生武装冲突。西撒哈拉目前在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分别控制之下。①摩洛哥控制区。摩洛哥在西撒哈拉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会议、协商会议。摩洛哥十多个政党也在西撒哈拉积极活动,设立了各自的支部。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资十多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国际机场。摩洛哥控制区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市由2万余人的小镇发展为拥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②西撒人阵控制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自然条件很差。西撒人阵难民营设在阿尔及利亚,分4大营地,下分几个小营。各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难民总数约15万人。联合国难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阵提供援助约350万美元。对这个不太了解,百度的资料,凑合着看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2912 工分:61835
左箭头-小图标
今天刚看了三毛的文章《哭泣的骆驼》讲的是西属撒哈拉闹独立时的事情,三毛居然那么幸运亲眼见证了历史,而且跟游击队领导人和他妻子有过一段友谊(可惜后来他们都死了),最后的结局是摩洛哥吞并了西属撒哈拉,我看现在的世界地图西属撒哈拉是独立的一块,楼主能说说他的独立经过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15604 头衔:水虎鱼 工分:683549
/ 排名:410
左箭头-小图标
哇靠!印度有泰米尔人有5500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2912 工分:61835
左箭头-小图标
据说天朝参与了斯里兰卡内战,军事行动能顺利乃是拜天朝援助所赐,不知真的假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666 工分:2431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666 工分:2431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5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斯里兰卡内战之印度介入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叙利亚内战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