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比特业绩严重下滑下滑,公司该裁员吗

比亚迪去年净利润大降45% 裁员5693人
日 06:10来源: 作者:刘夏 梁静晶
年报显示,去年裁员5693人,其中市场类员工逾3000人
25日晚间,比亚迪公布回归A股之后的首份年报——2011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总收入约488.3亿元,较上年增长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45.13%。此外,年报数据还显示,比亚迪去年员工人数减少了5693人,其中仅市场营销类员工就裁减超过3000人。
业绩下滑,大幅裁员压缩成本
据年报统计数字,该集团去年共销售43.7万辆汽车,同比下滑13.33%。但汽车业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为239.02亿元,同比上涨5.55%。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去年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收入微增,这主要归功于公司内部对产品销售结构的调整。具体来讲,就是逐步提升高端车在全系车型总销量中的占比。
实际上,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裁员风波已经提前预示了比亚迪的业绩下滑。年报显示,比亚迪2011年年末员工总数较上年度减少5693人。
据最新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比亚迪在职员工为177624人;而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2010年年末在册员工总数为183317人。从员工专业构成看,生产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瘦身”情况最严重,分别减员3092人和5686人,研发部门亦裁员千余人,而行政管理部门净增员工4149人。其中,销售部门从原来的6058人减至2966人,等于“砍掉”了大半个销售部。
据了解,此次裁员“早有风声”。去年9月,在比亚迪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集团董事长就曾明确表示裁员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但他当时并不愿透露裁员具体数目。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汽车分析师表示,在业绩下滑的形势下,裁员实际上是该公司压缩成本的最直接方式。
传统手机需求萎缩,影响业绩
年报还显示,受累于产品组合变化、主要客户销售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及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99.72亿元,同比下降3.97%。报告期内毛利率同比下降了0.42个百分点至13.54%。
同时,集团的二次充电电池业务(锂离子电池业务及镍电池)实现销售收入约49.52亿元,同比下降1.04%。
业内人士分析称,上述两块跟手机相关的业务业绩下滑,主要是跟传统手机的需求及电动工具需求下降息息相关。去年6月24日海外媒体报道称,由于主营业务手机销量的下滑,诺基亚宣布,在去年年底前将在芬兰裁员1400人,裁员将在2012年底前分阶段进行。
据了解,诺基亚是比亚迪手机代工的重要客户。因此,诺基亚传统手机业务的萎缩,自然会波及处于下游的供应商比亚迪。
营业利润降幅紧贴红线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2011年年报中营业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49.04%,紧贴50%红线,作为比亚迪上市保荐代表人的瑞银证券相关保荐人得以“侥幸”过关。
根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对保荐人进行处罚,甚至撤销资格。
为了此份年报“过关”,比亚迪已在此前多做铺垫。去年11月,公司将其子公司所持有的佛山金辉33.375%的股权转让,并由此获利4.3亿元;12月,再度转让佛山金辉6%的股权,获利7500万元。
而去年中报,比亚迪已令市场大跌眼镜。公司中期净利润仅为2.75亿元,同比大降88.63%。此外,2011年年报显示,比亚迪2011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达4.85亿元;而该公司上市的前一年,即2010年,资产减值准备显示只有2070万元,前者超后者20倍。
“上市前少计提一些减值准备,利润上当然更好看一些,等上市之后再把数字做回去。”财会领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亚迪这么做确有包装之嫌,但若公司的解释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也无可奈何。” (刘夏)
相关报道:
裁员潮起:
外资企业也裁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yang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明星分析师荐股
50259.01万元
47827.73万元
39303.39万元
36998.86万元
28453.84万元
26964.72万元
22799.44万元
20783.75万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因亏损或业绩下滑 多家知名IT企业宣布裁员_中国经济网DD国家经济门户
商务进行时
&&&&&&&&&&&&&&&&&&&&当前位置: >
沃尔沃轿车公司拟通过裁员应对业绩下滑
据新华网5月20日报道,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总裁弗雷德里克&阿尔普19日说,公司准备裁员700名,以应对业绩下降带来的挑战。
阿尔普在一篇文章中说,沃尔沃公司将在08年底或09年初进行裁员,并取消位于瑞典托士朗德工厂的夜班制,涉及员工约700人。
托士朗德工厂共有4,500名员工,2007年全年生产轿车193,370辆。2006年,由于客户需求量增大,该工厂开始设立夜班制。阿尔普在财务季报中曾透露,沃尔沃将裁员1,000至2,000人。
沃尔沃的最新季报显示,该公司08年第一季度出现1.51亿美元亏损。由于销量减少,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也从去年同期的46亿美元降至42亿美元。
沃尔沃轿车公司现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采购发布区
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1天前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1天前 河南宏瑞世英车辆有限公司2天前 湖州恩驰汽车有限公司2天前
盖世行业工具|||||||||||
最新播报:
手机业绩下滑拖累公司 索尼移动将在中国区裁员
  手机业绩下滑拖累公司亏损 索尼否认拟退出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索尼公司截至日的201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7.2%,为19015亿日元(174.45亿美元),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PS4带来的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显著增长。
  但该季度营业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95亿日元,当季营业利润亏损856亿日元(7.85亿美元),同时该季度索尼公司净亏损为1360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96亿日元相比有所扩大。
  索尼表示,营业利润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移动业务记入的1760亿日元(16.15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此前在今年9月,索尼公司表示2014财年索尼将不会进行分红,这是公司自1958年上市以来首次停止分红。
  数据:手机业务价值减16亿美元
  本报讯 上周末,索尼公司发布了截至日的201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由于索尼手机业务表现不好,导致了索尼公司在该季度大幅亏损12亿美元,同时,索尼宣布将其智能手机销量预期从4300万台下调至4100万台。
  而针对索尼移动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索尼公司则表示,索尼移动业务将在中国市场进行调整,但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同时,索尼移动业务将在中国开展裁员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索尼手机独立运营之后,其产品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在市场上成了“夹心饼”,最后导致其市场表现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区:
  手机业务将调整并裁员
  索尼手机业绩大幅下滑,特别是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导致了市场上传出索尼手机业务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对此,索尼公司对本报表示,索尼移动公司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移动业务规模,而在索尼移动公司即将实施的、涉及到全球1000名员工的裁员计划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
  同时,索尼移动将停止针对中国市场特定手机型号的开发,但会考虑提供全制式的型号。
  索尼(中国)相关负责人昨日强调,目前,中国与美国、日本成为索尼全球三大市场,而从设计研发、市场/销售到服务,索尼在各业务环节上正不断强化在中国市场运营水平,确保和增强中国作为重要增长和利润贡献市场的战略地位。
  该负责人表示,索尼移动业务的策略调整不会影响索尼对中国市场的这一战略定位。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索尼移动一直想走高端市场,手机定位在三四千元左右,并没有把中国本土品牌作为竞争对手,但高端市场有苹果、三星,而中端市场有中国本土品牌,正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定位使得索尼产品成了“夹心饼”,导致索尼移动遭遇市场压力。
  业内分析:
  手机战略失误
  据媒体披露,索尼移动通信新总裁也由铃木国正更换为十时裕树,同时,索尼宣布将其智能手机销量预期从4300万台下调至4100万台,这是该公司本年度第二次下调智能手机销量预期,而年初的销量预期则是5000万台。
  据悉,2012年初,索尼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爱立信手中的另外50%股份,完成了与爱立信的分家,索尼爱立信品牌退出市场,索尼公司大力打造索尼移动,并随之推出多款智能手机。但从公布的该季度业绩看,索尼手机此前推出的Xperia战略并未达到效果。
  调查机构 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3年,索尼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仅占 2.1%,而三星和苹果则各占 31.3% 和13%。
  IDC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前五位中包括三星、苹果、华为、联想以及LG,数据显示,中国本土手机品牌快速崛起。(记者段郴群)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
雅虎想避免业绩下滑需裁员1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0日上午消息,摩根士丹利今天发布研究报告,维持雅虎股票“增持”(Overweight)评级,以及55美元的目标股价不变。报告称,大摩对雅虎的乐观预期是由于买入该股相当于廉价买入阿里巴巴,而雅虎的核心业务将继续萎缩。要想避免盈利的下滑,该公司需要裁员至少11%。以下为报告概要:我们55美元的目标价是假设雅虎的核心业务仍将继续萎缩,但如果该公司裁员11%,便有可能将令分拆阿里巴巴之后的雅虎核心业务价值增加每股3.9美元,增幅达到77%。我们最近之所以对雅虎预期乐观,是认为投资雅虎股票是买入阿里巴巴股票的廉价方式。但我们也经常被问及雅虎的核心业务,以及2014年的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摊销及折旧前盈利)真的会成为雅虎管理层所说的“低点”吗?我们的基本模型并不这么认为(该模型预计雅虎年的EBITDA将分别减少21%和5%),但成本压缩的确可以带来实质性的机会,帮助雅虎改善核心盈利能力,并推动其股价上涨。雅虎员工达到Facebook的1.4倍,但人均创收额只有后者的37%:以营收规模来看,雅虎的员工人数仍然过多,其人均创收额在14家同类企业中排名第11位。在数字广告行业中,雅虎的这一指标为37万美元,比Facebook低了74%,比谷歌低了70%,甚至比AOL还低了34%。要知道,雅虎的员工达到Facebook的1.4倍,达到AOL的2.8倍。在我们看来,这表明可以通过成本压缩获得机会。裁员11%可以实现EBITDA同比持平:假设雅虎2015年的营收符合我们的预期(不计流量获取成本的营收同比减少2%),就需要将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费用降低约2.9亿美元才能实现EBITDA同比持平。按照20.8万美元的人均non-GAAP营业费用计算,雅虎大约需要裁员14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才能实现EBITDA同比持平。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且雅虎还有更大的成本压缩潜力。即使按照这一数字压缩了成本,雅虎的人均创收额也只有42万美元,仍然比AOL低了25%。雅虎不会是第一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EBITDA的企业,AOL之前曾经通过裁员2200人,在年间将人均创收额提升7700美元。剥离阿里巴巴资产后每股价值增长3.9美元?预计该公司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剥离阿里巴巴资产,而更加强大的核心业务显得非常重要,因为2015年的EBITDA同比持平后,2016年的业绩将较我们目前的预期高出33%,按照基本的4.5倍EBITDA计算,相当于雅虎每股核心业务价值增长约1.65美元。如果投资者愿意为更精简的核心业务支付6倍的2016年EBITDA(与AOL持平),就可以增加3.90美元,增幅达到77%。雅虎计划于4月21日公布第一季度财报:我们的营收预期与华尔街平均预期持平,但EBITDA预期低了3%。我们不认为雅虎核心业务(目前估值为每股1.5美元,对应2016年EBITDA的倍数约为1.5倍)将成为第一季度的重要动力,但只要业务改善或成本压缩方面的前景得到进一步明确(例如通过传言中的中国办事处关闭计划和潜在的Tumblr重组计划),都将进一步上调我们55美元的目标价。(书聿) 责任编辑:李雪莹 ST0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店铺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