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 mobi,投资人有哪几位?

2017年热门投资机遇在哪? 国内外20位顶尖投资人帮你解读|人工智能|创投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017年热门投资机遇在哪? 国内外20位顶尖投资人帮你解读
  “资本寒冬”是前两天的热词,然而有些投资人认为,寒冬只是相对应的。在猎云网研究推出的《2016年中国科技投融资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16年的投融资案例也并不比前两年的数量要少。
  有人认为17年是投资大年,更多人秉持着其实是谨慎乐观的态度。
  猎云网秉着“为创业者服务”的理念,特别收录了10位国内投资人关于17年投资机遇的展望,以供参考。
  梅花天使吴世春:“出海”趋势可能延续
  2017年,吴世春最关心的问题是上市政策能不能持续,这个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是最重要的。
  在吴世春看来, 2017年会有几个积极的趋势:第一,VC手上还是有很多钱;第二A股市场也加快了IPO公司上市的速度。另外近年会有一些比较大的IPO,例如美团点评、爱奇艺或者360,这对于前端投资机构来说都是积极信号。假如在香港上市的美团股价能稳定在发行价之上,则对香港吸引科技股上市也会是个积极信号。
  然而,在投资的重点领域上,2017年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2014年热点是O2O、2015年互联网金融和VR都是风口,但到了2016年焦点特别分散:消费升级、移动出海、农村互联网、人工智能,中间又兴起了一个单车热潮。
  2016年的一些趋势也可能延续,例如“出海”,会有一些不错的中国故事。还有比如直播、单车这些模式有可能在海外复制。人工智能长期来看是走上坡路的趋势,但短期可能会有调整的情况。
  2017年,在偏早期领域的投资中,吴世春的筛选标准是,离钱近、离BAT远,处在拐点上的领域。他会几个方向上找机会:出海、下乡、银发经济、互联网金融的垂直发展、新媒体新内容。
  同创伟业郑伟鹤:2017会是资本退出大年
  2017年是PE的大年。这不是全民PE的大年,而是政府、机构投资者跨步进入市场的大年。
  首先,今年会是个退出大年。预计2017年会超过2010年、创造新高。&二是国内资本市场仍有调整空间,这对一级市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三是由于政策收紧,定增和借壳的活跃度会降低。&四是新三板今年仍蕴含很多的机会。去年新三板设立创新层后带来的效果是低于预期的,不过今年这可能是创造惊喜的点。
  TMT领域仍存在泡沫,不过有结构性机会。
  生物医药的估值仍在持续增高、泡沫也加大;科技领域像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都非常值得关注。当然消费升级、文体娱乐也非常有机会。
  真格基金徐小平:看好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
  2017年整体来说会有更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中国创投机构仍然是稀有的,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
  从2017年开始,真格在内部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From Angel to PreA,投资频谱覆盖天使轮和PreA,不再局限于“首投”、也不再拘泥于估值,但依然是在天使投资的火力范围内。
  这些趋势在2017年依然会持续,真格看好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是共享经济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的优客工场成为了2017年第一个独角兽。第二,人工智能领域毫无疑问也会诞生重量级的公司。第三就是在线教育领域。这些也是2017年真格会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
  新年伊始,真格已经投资了好几个项目,其中就有汽车共享,也有机器人学习的顶级公司。
  火山石资本章苏阳:AI技术极具市场前景
  章苏阳表示,2017年起,市场上将会很少有企业再自称是“互联网公司”。投资人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以技术角度看企业发展,未来以技术为驱动的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更具优势。
  他认为,人工智能一定是极具市场前景的技术之一。他所看重的技术并非单纯的技术,而是能够产生更多优质服务的技术。假定其他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单纯拥有技术的公司其发展前景必然受限,所以,企业必须将技术和产品服务相结合,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总而言之,技术一定是要满足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刚性需求。
  另外,他看好的技术还有新型医疗、物联网、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技术等。
  元璟资本陈洪亮:消费升级还会出独角兽
  陈洪亮认为,消费升级是现实,在2017年还会有大机会。理由有三:一是社交网络带来的人群、关注点的个性化;二是中国超高的人口密度;三是中国的柔性供应链能满足发展个性化品牌的需求。
  未来的消费升级可能表现为两个特点:
  一是衣食住行的消费品类更加丰富、更加细化。这种细分给创业者提供了机会,这也意味着大一统品牌的产生会越来越难。
  二是消费升级,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化。这表现为用户对物品使用价值的诉求,让位于精神诉求,也就是说要或者不要某种东西,会取决于它能不能让用户成为其想成为的那类人。
  下一个可能成为独角兽的,是内容+粉丝+服务的一体化平台,一种汇集了大量子IP或者子品牌的新型平台。
  华兴资本:“新经济”是一个未来
  在包凡眼里,2017年值得注意的是宽松信贷周期走到了尾声。互联网的创新遭遇了瓶颈,因此他认为机会在更广泛的新经济领域,这包括了从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到大消费等范畴,唯一的评估标准是高增长。
  创投行业的源头是创新,新的热潮总是与颠覆性的创新机会相伴的。但站在今天看未来,还没看到未来三年内会出现什么令人振奋的颠覆性机会,创新进入了一个相对瓶颈期。
  他说道,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根本突破的话,实际上很难形成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整个处于结构化变革的过程中,无论是经济、就业还是资产结构。什么是新经济?只要是有高增长、可持续的,都是新经济。
  新经济的核心是成长率,即在一段时间里是否能可持续增长。这覆盖了从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到大消费等等的范畴。尽管互联网遭遇了发展瓶颈,但跳出这个领域,比如新材料的发展依然是日新月异的。
  光合资本宋炜:看好大数据的应用发展
  宋炜指出,第一,未来身体的数据,健康的指数,每一天的变化都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模型得出来,而且能指引什么时间吃药、吃什么药,这是大数据在大健康领域最直接的作用。
  第二,根据预测的2016年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提出创新、改革,文创方面的战略,有大量文化娱乐产品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未来数字娱乐化方面都是很好的应用。未来,大数据应用会让企业更精准的获得用户、服务用户。
  第三,未来大数据与零售,比如汽车也息息相关,买车前后的事情都与大数据相关。购车前,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到用户的收入还有心理购买的预期。车后,可以购买服务,比如说保险,以及其他衍生品。未来,这些都会成为大数据指导购车的方向。
  弘晖资本王晖:互联网医疗热度消减
  2017年,王晖最关心的问题是“资本市场的相对稳定性。
  他判断,2017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要么已经结束,要么接近尾声”,尽管短期来说市场上的钱不会少,但中长期资本量可能减少。这意味着,“好的投资标的价钱更趋于合理。”
  但对创业者而言,这或许意味着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王晖说,“那些年创业的公司,如果手里没有足够支撑12个月甚至18个月的现金流,他们会面临巨大挑战。”
  他表示,之前互联网医疗的潮水已经退去: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有一批会出问题,这些企业在2017年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
  与TMT行业关注赛道不同,医疗健康行业很少有赢家通吃的情况,所以不存在错过机会。医疗健康企业的成长和估值都比较线性,即便是A轮没赶上,也可以投资B轮和C轮。
  在2017年,他提醒创业者:第一,要注意手里的钱。第二,要注意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创业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对人心理和精神的折磨很大。
  顺为资本许达来:垂直行业可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在许达来看来,2017年创投行业的走势,可能是L型底部那一横,但稍微会向上倾斜。他们看好互联网金融,同时会在人工智能、企业级服务和泛娱乐领域投入更多精力。
  对被投企业创业者的建议,有三点:一是要对做的事情有信仰。二是要开源节流,要在短期内做到有收入,尽可能做到盈亏平衡,至少要减少现金流的消耗量。三是一定好的产品。
  新的一年,顺为会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模式、2B(企业级服务)、泛娱乐三大板块配置专门的人。过去的重点,比如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交易类相关的还是会继续关注。
  另外,他还表示,任何一个垂直行业,比如金融、房地产、教育、医疗健康,这些在实体经济里体量很大的产业,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基本上是依附于大数据的,目前看,比较好的应用场景应该是金融、医疗这两大块。
  高榕资本张震:2017资本逐渐回暖
  张震眼中的2017年,将开始逐渐回暖,会有更多的创业者重新开始思考甚至启动创业计划。对于已经创业的创业者,张震建议他们得要坚持,“千万不要放弃”;而对于新创业者,张震提醒其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并避免追热点和做太烧钱的事情。
  他表示,“资本寒冬”是相对的,并且未来持续的时间不应该太长,市场整体应该在2017年会逐步呈现出更为活跃、稳步上升的态势。原因在于,“寒冬”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投资机构手里的钱都不少,大家都在等着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标的出现。
  对于新创业的人,在资本偏冷的环境下,他的建议是:第一,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情;第二,一定不要追热点;第三,不要做太烧钱的事情。前两项可以避免融资困难,第三项是让你的项目更加靠近商业模式和生意本质,你首先要能够活下去才能有后续发展。
  2017年,国外的行业又会出现怎样的趋势呢?
  猎云网也为大家收录了10位国外投资人关于2017年的形势预测。
  Benhamou Global Ventures创始人Eric Benhamou :数字技术创新将继续受到资本垂青
  他表示,推动数字化进程,靠的是四个主要的技术创新趋势,分别为:云计算,开源,网络安全以及万物互联。
  首先,云计算完全改变了计算与存储的模式,带来了全新市场。其次,开源模式的大量应用推动了数字化进程。举例来说,开源与云端结构相结合带来的SaaS商业模式,可以让软件消费达到非常微观的层面,向每个用户按月收取费用。
  这些技术相结合,降低了用户消费先进科技的壁垒,也带来了更多市场机会。再者,网络安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万物互联也是一个重要趋势。物联网时代的软件、硬件及软硬件结合等,都会给产业带来更多机会。
  除了这些趋势以外,已经火热了几年的AI,与AR/VR也同样是Eric看好的方向。
  Band of Angels投资人Amit Kumar:生物技术领域将会有提升
  他说道:“在癌症、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由于缺乏早期阶段供资而处于瘫痪的其他领域将会有巨大的创新。这可能会酿造一个改变现状的风暴”。
  随着生物技术资本市场呈现出的新活力、监管环境的宽松、以及由于信息学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出现的巨大进步,他预计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向有风险但创新的早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公司。
  Kumar补充说,“虽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容易失败,但重要的是他们在资金上得到支持的可能性也更大。并且,他们开发出的产品能够拯救数百万患者的痛苦和临终病患者。
  Black Pearls 合伙人 Ewa Treitz: 自动化时代,劳动力的流动性将会加强
  机器人可以在重复制造业中取代大量的人力劳动,这将激发对自动化时代就业前景的讨论,同时也将制造业带回到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比如德国和美国。
  在欧洲,人们已经观察到了制造业的变化。在2016年,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最便宜的机器人来取代人工劳作,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只有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2017年,这些产品将进一步被应用到电子行业的组装过程中。
  Creandum的负责人Carl Fritjofsson:数据创新技术的发展
  Carl称,2017年,数据创新将变得更为开放。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毫无疑问需要更加优质的数据作为支撑。
  数据共享和协作的进化即将来临,这一过程与开源软件的开发类似,都会允许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共同开发产品。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中受益,创新的成果将不会为一人所独占。
  Maveron的高级合伙人Anarghya Vardhana :语音交互技术火热
  在时下许多类型的创新产品中,用户大多都能通过语音的方式来进行交互功能,比如汽车、机器人、移动设备,等等。Anarghya认为,2017年将成为语音驱动技术的关键年。
  她表示,语音是用户与设备交互“最简单、最有效、最好的方式”,虽然大多数用户还不太习惯和一块机器直接对话,但随着技术的改进,这种“羞于启齿”的状况终会改变。
  Anarghya 说道,“想想看,你和周边的设备进行对话,而它们也能准确地理解你的意思,这就是未来的趋势所在。”
  Rivet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Shadi Mehraein:AI的垂直应用将大受欢迎
  Shadi对 AI 在医学领域、教育、商业领域中不断扩展的应用持乐观态度。她说道“ 我们还将看到与搜索和移动交互越来越多地转向语音和图像。”另外,她预计,AI 的垂直应用将出现在企业和消费者层面。
  DFJ 的高级助理 Jocelyn Kinsey 也表示:“ 我很高兴看到机器智能开始影响和改变医疗保健行业”。
  “ 作为一个成长型投资者,我希望 2017 年将是医疗保健人工智能(AI)在诊所落地推开的一年。” Kinsey 说:“ 目前已经有很多机会了,包括帮助医生根据测序和基因组数据预测和检测疾病、使用先进的医学成像分析并得出更准确的诊断、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等。”
  前Google Ventures普通合伙人M.G。 Siegler: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是2017年最明显的热门领域,且会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继续前行。
  Siegler本人特别感兴趣的一个分支则是声乐计算以及听觉计算,并且他认为会在2017年持续发力吸引更多的目光。
  他表示,在过去的几年内,面向消费者的技术并不怎么被投资者看好。他也在观望,下一个大而新的平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不过,鉴于这种趋势本质上是有周期性的,2017年有可能会有新兴的企业吸引到资本关注。
  Greylock Partners合伙人Jerry Chen:新兴技术将会成为焦点
  Jerry比较关注人工智能板块。他表示,AI驱动的企业应用程序将会成为幕后的大脑,用以支持新一代的水平应用程序,诸如CRM以及IT帮助台,同时也会支持垂直应用程序,诸如医疗保健、建筑以及金融科技。
  同时,新兴技术将会成为主要焦点之一。就个人而言,他也认为诸如医疗保健以及工业等主要的垂直行业将会成为新兴创业公司的发展沃土。
  Andreessen Horowitz普通合伙人Alex Rampell:线上金融服务利弊同驱
  Alex对金融服务的发展很有信心。他提到,金融服务占美国GDP的将近10%,市值达到万亿美元。
  随着纸币的相关性逐渐减弱,且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线上展开,以物理位置为中心的行业,诸如银行、保险以及投资管理,将会被逐渐削弱,也更容易被线上的对手所碾压。
  风险投资人 Arianna Simpson:无人驾驶在17年会有实质性发展
  2016年是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结盟合作频发的一年,比如成立新的独立实体: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Uber将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收归门下,等等。
  Arianna认为,2016年是研究和发展之年,试验运行次数很少,但在2017年,将会有更多实质性的产品会推出。
  同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会出现更多的并购案例。
  以上便是猎云网收录的国内外20位顶尖投资人对于2017年的市场展望。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资本市场其实波动性更大。原因有几个,第一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原因,比如川普的移民禁令,英国脱欧等方面的影响,都会给创业者以及投资人带来决策冲击;第二是因为如今大多数产业巨头都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资本决策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巨头们商业布局的影响;第三,在于创业者本身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如果自己本身的产品或者是服务不到位,那么就算势头良好,要融资也没那么简单。
在线音乐平台若能怀抱一点乌托邦式的音乐理想,这个时代的音乐产...
曾经一个年轻的视频网红,在饭局上吹嘘,只要他随便在微博上发几...
未来,别样的性价比依然会继续存在,否则中国手机市场庞大量级的...从投资人的角度看 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_网易科技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 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看,智能硬件领域还有哪些机遇?)
前言2015年 在智能硬件领域,我们看到 Facebook、谷歌先后登场,BAT 们纷纷入局,智能硬件的上下游产业链及行业生态已经开始形成,巨头们都不愿错过这场会改变未来生活的征战。分享人苏仁宏来自的华登国际,是全球智能硬件及半导体领域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主导参与的投资项目包括矽力杰、大疆无人机、DFRobot 等。他对智能硬件行业的理解与梳理,为我们释疑推动浪潮的技术是什么?伟大的公司都在做什么?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下一个 “独角兽” 公司又在哪里?为什么智能硬件成为热潮?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智能硬件,其实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个人的理解,第一是传统硬件或者物件的智能化,比如说空调智能化、床垫智能化、枕头智能化等。第二是新型的智能硬件。手机已经是一个有很多年历史的东西,现在我们在创造更多新的硬件,比如机器人就是一个新的物件,我们也在寻求取代或者分流手机功能的东西。传统硬件或者物件放入智能芯片就可以智能化了,但是不够,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要联网,传统硬件的智能化,加上新型智能化的硬件,互联在一起构成了物联网。在中国,物联网的概念讲了很多年,我认为讲得太早了,过去讲的物联网不是真正的物联网,普遍的预测是到 2020年,真正的物联网才全面爆发。目前在什么阶段?目前主要是把 WiFi 模块放入空调、冰箱、洗衣机,让传统硬件具有联网的功能。智能家居的部署刚刚开始起步,所以是非常早期的阶段。另外一个概念是云。此前我们探讨什么是家庭的中控设备,原来说是路由器,我认为绝对不是,今天很清楚了,路由器被抛弃了。中央控制器一定是新的硬件,成为中控设备要具备几个条件:需求非常强烈,体验极好,刺激你购买。有技术门槛,不易被别的产品集成,反而可以集成别的硬件产品的功能。极大的资本推动。而 WiFi 是一个通道,可以直接连到云端。智能硬件的领域细分主要是根据应用场景和技术属性来区分,包括机器人与无人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新交互方式、智能教育、智能运动和娱乐等。其中智能家居的发展低于预期,有很多原因,我个人觉得从投资的角度来讲,那些智能家居公司除了做系统集成的以外,大部分没有核心技术,所以过去没有人愿意投资,但是谷歌完全把这个世界打开了,展现出一个新的机遇。新的交互方式也特别重要,是未来诞生很多新型智能硬件的关键之一,有了这些新的交互方式,你会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出来。Magic Leap 的技术让你可以在虚拟 3D 环境中观看多媒体内容,并与之进行互动为什么智能硬件热潮不断?热度的引领者永远是美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真是有钱任性,我们都看不懂。谷歌花 32 亿美元收购 Nest,我们解剖了 Nest 的产品,没有那么神秘,谷歌为什么花大价钱做这件事?Nest 是一台有自我学习功能的智能温控装置大家知道谷歌是做搜索引擎的,最厉害的是它积累的知识库,目前搜索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今后会有很多入口产生人的行为数据,这是一个入口带来的生意。谷歌抢占这些入口,搞自动驾驶汽车,搞机器人,今后即便手机消亡,还能有别的地方可以收集人的行为数据。有跟人交互的入口,再背靠强大的人工智能产品,谷歌可以永远占领高地。谷歌还联合高通投资了 Magic Leap,这家公司的产品还未面世时,估值就已经 45 亿美金了,它是 “增强现实” 技术的代表公司。Magic Leap 展示的 “增强现实” 场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智能硬件是颠倒的华登国际投资过 GoPro、大疆无人机、Rokid 等,其中 Rokid 是一家新的创业公司,它生产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场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Rokid 机器人 图片来源:EngadgetRokid 无法行走,为什么还叫机器人?第一它有语音交互功能,第二它有人脸识别技术,它希望成为家庭智能化或者办公场所智能化的中心,其中的想象空间的确非常大。这个公司的产品还没开始卖,其价值就被投资人所肯定,而无人机公司大疆的估值已经 100 亿美元了。还有一些公司,比如做手环的华米融资 3500 万美元,咕咚运动融资 3000 万美元,从投资角度看,这些公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估值?大公司高溢价并购,大公司是业界方向的指引,对我们做投资和创业的人来讲特别重要。谷歌非常了不起,是全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公司,谷歌出一个产品常会创造一个品类。比如无人驾驶虽然还需要时间,但是未来的方向;比如做智能家居的 Nest 被谷歌收购,所有人才发现原来智能家居是这么玩的,隐藏了这么大的商业潜力。创新公司获得投资人的狂热追捧,引发了创新的热潮。这一点很重要,大家看到资本在非常疯狂地追逐有创新的产品。小玩意也可以有大的故事。那么智能硬件是不是有泡沫?为什么这么疯狂?高溢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大公司可以用资本换取一个发展的先机。硬件可以演变成一个平台,比如在 GoPro 相机上面可以产生很多内容,而内容是有媒体属性的。如果我是一个 GoPro 的用户,我拍的视频,平台可以拿去交易,可以开展媒体服务。GoPro 相机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溢价这么高?这是小米的玩法,传统行业对此不是特别了解。简单说两句,小米通过非常大的资本投资,去做那些没有很高门槛的产品,比如手环的门槛很低,它的产业链非常完整小米用非常低的价格结合它的营销方式,可以做到一定的规模,然后用资本把公司的估值推高,意义是什么呢?小米把产品价格打低,小公司以这个价格卖硬件是亏钱的,就很难生存。那样小米就是这个行业的终结者,高资本可以支撑它短期不赚钱,它就可以把对手灭掉。很多人注意到了,在智能硬件领域,现在资本开始有点降温。智能硬件在中国差不多热 2年 了,但是这个热度不太对,很多人把智能硬件判断得过于乐观,有些人的投资逻辑是错误的。很简单,因为智能硬件有几个玩法,其中一个逻辑是前面提到的小米逻辑。小米的逻辑有两个前提:其一是量很大,小米做的是大众市场,空气净化器也好,手环也好,都是量很大的市场,而比如无人机则是非常小众的市场;其二是低价。小米的模式有很多创业公司在模仿,但这种模仿绝对是错误的。为什么智能硬件会降温,很多公司会死掉?因为它们选择的产品不对。第一,如果你选跟小米一样比较大众的产品,那些小米都会做,而小米一做你就不赚钱。第二,我们的投资逻辑是认为硬件行业一定是刚需,并且必须赚钱。而互联网投资人是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做他们的投资逻辑,认为硬件不赚钱,靠的是数据。但是创业公司生产的硬件量很小,它们希望通过获取数据赚钱,靠服务赚钱。这个逻辑不太对,在未来是对的,但在今天是不对的。新型的智能硬件,第一其产生的数据不够多,第二其数据价值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数据价值高。第三,跟风的逻辑,很多人投资是跟风,包括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我们有些项目要融资,发现他们一看是某个方向就都不投,其实有些公司是很好的公司,越是在降温的阶段越是有好的估值,这个时候要投资。但在中国,很多做 VC、PE 的人是跟风,看到什么热,比如 O2O 热,所有人都投 O2O,业界有人撰文批评 O2O,立马就无人问津。智能硬件的浪潮,是不是一个风口?风口在中国影响很大,很多人说在风口,哪怕是猪都可以飞起来。我觉得智能硬件不是那么简单,智能硬件是一个时代刚开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是手机互联网,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伟大的公司都在做什么?&伟大的公司在做什么?这对创业的人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关注谷歌,谷歌从 2010年 开始平均每个礼拜会收购一家公司,涉及到人工智能、VR、3D、智能家居、云技术。谷歌正在创造新的品类,每一个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而苹果所做的整合是围绕手机、平板和手表,苹果通过整合新的技术来提升产品体验,本质上是构筑生态系统的护城河。为什么有些人的逻辑是错的?在商业计划中别说你是通过数据赚钱,通过软件赚钱,你还早,苹果都没做到,何况一个创业公司。苹果整合应用市场,本质上不是为了很快赚钱,而是要提升用户体验。为什么说很多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去做智能硬件非常困难?因为他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智能硬件,而非提高硬件的体验,在我们看来,这是颠倒的。有三种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智能手机的爆发:第一是半导体技术,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今天手机的处理能力已经跟电脑差不多了,芯片的计算能力除了在少数的人工智能领域还不够,在大部分的应用上已经远远足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大公司的平台,依赖于云,只有当芯片技术发展到足够快的时候,人工智能可以走到前端,否则是依赖于云端的处理能力。第二是触控技术。触控技术在本质上是人机交互的技术,人机交互是非常重大的一个革命,这个革命让手机的操控更符合人性。但人机交互不只是触控技术,在未来几年,人机交互的手势识别会做得非常精准,这项技术成熟,一些新的智能硬件自然会出来了。手势识别技术的成熟,会产生新的智能硬件第三是运动传感器,能感知加速度、重力等。未来,在手机里面会出现很多新型的传感器,比如高度计可以用来做室内定位,化学的传感器可以测 PM2.5 和农药残留。现在的交通拥堵信息很准,因为手机到处都是,通过手机的数据可以知道你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结合传感器就知道你的速度,知道速度就知道你拥不拥堵。推动浪潮的技术是什么?&我们再回顾一些推动浪潮的技术:一是气体、生物、流体、3D 成像等 MEMS 传感技术,激光、雷达等感知技术。其中的流体传感可以做什么?可以诊断一些疾病。而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为什么不好用?是因为它缺少超声波、雷达等感知技术。二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语义、手势识别、动作跟踪、眼球跟踪等。人机交互的重点是语音语义识别,语音识别现在基本能达到 95%的识别率,最难的是语义识别,这个很难,但并不意味目前没有投资机会,我们投资了一些公司,在特定的场景可以做得很好,比如用语音控制灯的开关。手势识别今天还很粗糙,在游戏中要做很大的动作,才能被识别。眼球跟踪在专业市场已经有应用,测谎仪看你眼球的运动,来分析你细微的心理变化。三是视觉呈现技术,包括 DLP(数字光处理,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再用光投影出来),3D,VR(虚拟现实)等。DLP 这两年进步非常大,今后 DLP 将是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随身都会带一台 DLP 投影机,并且设备非常便宜,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扎克伯格在试用 Oculus 虚拟现实头套Oculus 视角中的游戏场景四是人工智能(以互联网,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还处在早期。五是机器视觉,典型的应用是无人机跟踪航拍。投资人看好哪几类智能硬件公司?&最后谈谈我们看好的几类公司:第一类是创新型、新品类的智能硬件,要点是创新,这是很难的。现在中国讲万众创新,但是我坚持认为创新永远属于极少数人,中国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是屈指可数,非常珍贵的。第二类是专属社群,比如 DFRobot 那样服务创客的社群,或者是 “行者” 那样的骑行社群。骑行是在跑步之后另一个会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有很大的商业价值。DFRobot 社群的价值是创客文化第三类是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说安霸半导体公司。半导体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市场进入限制的,我们与美国公司、日本公司都是公平竞争,不像互联网, BAT 如果没有中国的保护就没有今天。但是芯片不一样,安霸有核心技术,不管是 DJI(大疆),还是 GoPro 都用它的芯片。第四类是世界技术在中国应用。我建议创业公司可以考虑这个方向,什么意思?我们提到人机交互的技术,一定不是中国公司做得最优秀,一定是硅谷或者是以色列的公司做得更好。但核心技术有很多的应用,应用是和国情有关联的。很多新的品类是跟中国市场紧密相关的,这个市场是属于谁的?属于你的。最后一类是与传统行业关系巨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为什么说空调和冰箱在智能化后那么有用?今天大家看到是遥控控制的功能,还不够。“云化” 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在云端能知道谁家的空调坏了,那云端就是服务公司,是维修公司,这是从控制到服务的模式转变。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让世界变扁平了,也改变了数据的获取方式、分析方式和使用方式。只有当智能硬件的出货量达到千万级时,其产生的数据才有价值。下一个 “独角兽” 在哪里?下一个 “独角兽” 公司在哪里?我们投资了一些公司,比较注重为被投资者整合价值链,我们跟世界级的芯片公司都有关联,而现在的很多创业者都跟媒体有关联。一个智能硬件,我说半天你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放一段媒体化的视频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智能硬件怎么卖跟媒体营销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智能硬件公司都需要有很强的媒体资源,还有就是线下渠道,比如做互联网装修的公司,一次装修几百套房子,可以把智能硬件全装进去。整合价值链的帮扶还包括利用传统有流量的电商公司。投资智能硬件最有挑战的地方是估值,估值是创业者根据心理预期给的,我们因为估值也放弃掉好几个公司。
高估值的背后往往隐藏高风险,高估值调高投资者预期,如果行业没有如预期发展,公司的高估值会成为下一轮融资的障碍之一。但如果坚持高估值,你要坚定几点:第一,你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第二,你要确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能做出这样了得的东西,你就是领头羊。第三,看这个行业有多大。两年前我们关注大疆时没人关注无人机,我们有投资 GoPro 的经验,知道细分市场的王者也可以成为 “独角兽” 公司。我们也评估过另一家无人机公司,当时它的规模比大疆大,估值比大疆低,团队也极有经验。最后我们对大疆做了详细的评估,跟 CEO 汪滔沟通了很多次,最后选择了团队更年轻、更专注、更有极客精神、估值也更高的大疆,最后证明我们是对的。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时代吴军pdf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