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女孩,进工厂工作好,就是做餐厅服务员职责好?进厂能进什么样的厂?

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亚心网讯 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发展“短平快”项目推进会,“短平快”项目正式落地南疆三地州,在南疆三地州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活着的各族群众有幸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如今,南疆三地州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屈的精神创造新生活的人,他们不等不靠,进工厂、做技工。他们曾经是农牧民,现在又多了一个工人的身份,他们用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让全疆各族儿女看到,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他们依然对南疆这片土地爱得真诚,也依然坚信南疆这块土地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日,新疆经济报推出“农业‘混搭’工业让农牧民进厂上班”专题报道,讲述南疆少数民族群众从农牧民转变成工人的故事。
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21岁姑娘当上卫星工厂厂长
12月7日,记者初见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时,她阳光率真、个性活泼,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个只有21岁的小姑娘和工厂厂长的身份联系起来。
当记者来到她的工厂时,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缝纫机的“嗒嗒”声不绝于耳,一排排崭新的缝纫机前坐满了员工,他们正流水作业缝制手套。
“大家都和我一样干劲十足,对工厂的前景充满信心。”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说,自己已经铆足了劲要干一番大事业。
当初,刚刚21岁的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成为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龙甫乡龙甫村卫星工厂负责人,这在龙甫村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提起这个工厂还要从济宁中兴手套集团说起。今年5月,济宁中兴手套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赴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考察,当地农村大量劳动力闲散在家、无法就业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6月,济宁中兴手套集团与英吉沙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在英吉沙县总投资5亿元创建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
中兴手套集团入驻英吉沙县后,公司结合在内地的经验和当地的实际,采取了“公司+卫星工厂+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英吉沙县城设立总部工厂,在周边乡村和社区建设卫星工厂。
卫星工厂建立起来了,如何管理又是一大难题。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优秀员工中选厂长,让优秀员工自己管理卫星工厂。这个激励政策一下子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前期滑雪手套制作培训过程中,一批吃苦耐劳、学艺快又有管理才能的员工涌现出来了。
7月,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在英吉沙县落户试生产,招收了第一批工人,英吉沙县龙甫乡龙甫村的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就是其中之一。有着在内地打工经历的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在培训中脱颖而出,成了她所在的龙甫乡龙甫村卫星工厂的负责人。
一个女孩子能进工厂上班已经不得了了,没想到还当上厂长。这个消息一下子在龙甫村炸开了锅,许多村民都来看热闹。9月,工厂试生产的第一个月,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就轻轻松松招到了100多个村民“入伙”。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喀什人,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深深地感到上班的机会来之不易。她说:“在县城设立总部工厂,在乡村和社区建设卫星工厂,工厂建在了家门口,这样一来,每个村都成了手套生产专业村,村民们走出家门就能到工厂工作,愿意进厂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龙甫村卫星工厂已开工两个多月,工人发展到120余人,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但阿依孜木古丽·吾买尔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她相信“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大公司这颗“定心丸”撑腰,小工厂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她憧憬着能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手套集团从落地到现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已经筹建了35个乡村卫星工厂,为当地13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创造了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民生、以民生促稳定的“中兴模式项目也给予该企业资金支持,帮助其进一步扩大规模解决更多当地农民就业。
农村姐妹花:创业当老板
12月4日,乌恰县吾合沙鲁乡的美尔罕·萨克在自己的公司里巡视员工工作情况。回想起在浙江宁波的纺织厂上班的经历,她觉得,那段打工经历为她在家乡创业打下了基础。
今年26岁的美尔罕·萨克是克州乌恰县吾合沙鲁乡人,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内地高中班,但她又一直很想去看看内地是什么样的。2007年,19岁的美尔罕·萨克和同乡108个“小伙伴”一起踏上了去往内地的列车,作为第一批劳务输出的代表,美尔罕·萨克显得异常兴奋,她终于有机会去内地走走了。虽然在内地生活水土不服和饮食不习惯,但美尔罕·萨克始终坚持着没有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打工过程中,美尔罕·萨克发现,机器刺绣同手工刺绣相比操作更方便,能够大批量生产。美尔罕·萨克不禁想,今后能不能在乌恰县成立一个机器刺绣厂呢?
这个想法一直停留在美尔罕·萨克的脑海里,但有两大难题摆在她面前:一是办工厂需要资金,二是机器刺绣需要懂技术的人才。5年后,美尔罕·萨克回到新疆,在乌鲁木齐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电脑刺绣技术。这时候,美尔罕·萨克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干什么,没有犹豫和迟疑。
今年,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应声落地,所有的目光汇集在南疆的那一刻,美尔罕·萨克想到了有做销售经验的姐姐夏阿布比·买买提阿吉。她想,姐姐懂销售和管理,手里又有些存款,而她懂机绣技术,她俩联合起来,肯定能干一番事业。
美尔罕·萨克激动地对姐姐夏阿布比·买买提阿吉说:“机会来了,我们办厂吧。”于是,这对“姐妹花”利用“短平快”项目支持的30万元和自筹的70万元开办了夏米斯努尔有限责任公司,自产自销民族手工刺绣等产品。厂子经营得风生水起。“这个姑娘不容小觑。”美尔罕·萨克甚至让乌恰县副县长顾名真都刮目相看了。
1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夏米斯努尔有限责任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洁净的厂区、整齐的车间。起初,这家公司的厂房只有250平方米,每年要交50万元的租金。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公司如今已拥有800平方米的厂房面积,另有盘花机5套、缝纫机15套、电脑绣花机2台、电脑刺绣机1台,这些设备都像美尔罕·萨克的孩子一样被精心呵护着。厂房对面有整齐的宿舍和员工食堂,员工每天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所需,下班后想回家的还有出租车来接送。
作为这家厂的副总经理,美尔罕·萨克承担起了公司产品的设计工作。她在厂里的时间比姐姐夏阿布比·买买提阿吉这个总经理的时间还要多。哪里的技术落后,谁的花绣得不合格,她都一清二楚。她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性格也赢得了厂里其他员工的信任。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成功创业当老板,这离不开自治区‘短平快’项目的大力支持。”面对记者,美尔罕·萨克用不太标准的汉语极力地表达感谢,眼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
[责任编辑:实习生 翟文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厅服务员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