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打坐盘腿训练方式方式有什么区别

☆ 打坐对人的帮助——我的亲身体会(很难得!)
我的图书馆
☆ 打坐对人的帮助——我的亲身体会(很难得!)
& & & &时年写作此文时,尚未真正有佛道之信仰,亦未曾行医,文中完全没有宗教之内容,亦无医理之分析,全凭实证而悟得其旨,实乃获得身心健康之良法!&& ——开心郎
打坐助人之初论
去年认识一位做企业培训师的朋友,初识打坐,开始,心不能静,头脑乱哄哄一片,后遇一梦贞老师出来传播道德经的智慧,也讲静坐,就又恢复打坐,此时,因进入梦老师的环境里,发现了自己的最大特长乃是古文化,就决定以传播中华古文化为人生终极目标,同时也自然地放弃了许多不当的欲望,再来打坐,竟不再头脑乱哄哄,虽未至"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却也可说,有炮弹在前也不会乱心、心慌失措。几月的打坐经历,越来越感到打坐真是对人太有帮助了。下面谈谈个人感受:
初学打坐的人,往往闭上眼时,即头脑暴乱,不得清静,什么奇怪的画面念头都会涌出来.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则会发现,这些奇怪的画面和念头已被你征服,不再能闹你的心,你的头脑要平静得多,(这时也可能会出现昏昏欲睡之状,是头脑中气不足之故)你隐隐隐约约会有一种空灵虚静的安宁。)
& &近日总结,打坐其实能锻炼一个人的耐性,毅力,情商,气质,成熟度,信念等,一个人越是烦恼悲伤时越要打坐,在一种负面的内外环境下打坐,给自己定一个打坐的时间标准,循序渐进,能快速提升一个人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能力,能快速成长一个人.比如说气质和成熟度这东西,本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东西,但近日打坐却悟到,或许打坐就是提升一个人的气质的捷径,也是一个成功的捷径.&
一.坐姿:散盘或单盘或双盘均可.腰背挺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腰背挺直是使经脉运行畅通;舌抵上腭是是使任督二脉相连.臀部要垫一坐垫使前低后高,以利于经气沿督脉向行,坐垫高3-5厘米即可。且要将膝盖和腿脚盖住,因此时经脉运行快速,毛孔皆打开,这样可以防止受风,否则可能后果严重。此理可参看中医经络穴位图.
二.方法:什么都不想是真正的打坐.初学者不易入静,可默念"静".不是急速地念"静静...",而是有节奏缓缓地念"静...静...".待克服能力较强之后或者心灵自然能够安静时,则不需任何意想即可自然入静.
三.过程:初学打坐者,往往不易入静,坐下来一闭上眼,脑子里面什么乱七八糟的念头都会涌出来,甚至会恶狠狠地骂人诅咒人,还要杀人。出现这些念头,其实是潜意识中的污点浮现了出来,这是可以克服的。克服这些污点,人的品德自然提高,入静也要容易得多。克服的方法是:默念静同时给自己定一定的任务,比如第一次一定要坐够10分钟,第二次15分钟,以此类推。当然,能打坐时间越长就越好。初学者往往要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做,以后自然而然会去做了。
四。感受:初学打坐者,往往潜意识的污点不断浮出水面,这会令我们的脑子非常烦非常闹非常乱,很痛苦,很难熬.当慢慢克服这些污点后,它们就不会疯狂发作了,脑子里不再乱哄哄,要安静得多,心也不再痛苦难受.打坐时,腿脚会渐渐发麻,麻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发酸,酸麻并举,酸一定时间后,不再发酸,这时开始酸痛并举.如果你的心这时还没静下来、脑子里仍处于乱哄哄的状态的话,这时你的脑里和心里会更痛苦更烦恼。如果这时你的心已比较平静,这时的酸和痛会重新让你的脑子和心里烦起来、痛苦起来,以致要骂人、诅咒人甚至杀人。。
五、作用:打坐其实就是一个克服欲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过程。打坐有很多的作用:在生理上,据说,身体有不妥的地方,打坐时会得到自动修复,此其一。其二,打坐可使人的思维清晰。在其他方面,据本人的经历,打坐可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可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能力;可锻炼一个人临危不惧、临阵不乱的能力;可提高人的情商和智商;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可提高一个人的成熟度、稳重度,使人变得遇事镇定、沉稳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打坐有上面所说的诸多好处。当然,单看本人的这些好处,你可能不相信,你要把本人的整篇文章看下来,特别是过程和感受部分,这样你会比较容易理解本人的话,你如果能练习打坐的话,慢慢你就会体会到我所说的打坐的作用。 
“打坐”助人之再论&
& & 我读初二时,偶听历史老师说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也懂“八卦”,遂生疑问,随后研究起“周易”,以甚深之天赋,竞在此年少之时悟到一二成易理并亲身验证了它的真实(自己算卦),由此方信八卦、算命、风水等古代“数术”不假。研究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全息”和“微全息”两个概念。全息就是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的所有信息,微全息就是充满在人体全身的所有信息。按全息学说,人与宇宙空间的信息是息息相通的(古人叫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最多只承认它有朴素的辩证道理,而不再深入研究,这是人类的悲哀) &&
& &天人能合一,在小孩身上更能体现。据说有一法,要看一个人的家运,就看他的小孩。由此又想起钱钟书《论快乐》里这样讲过:“小孩初生了下来,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因此也明白了为何老子五千言常用到婴儿一词作比喻。因此时婴儿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与外界没有信息的隔阂,能与天地相通,因此能感觉到宇宙信息的变化趋向。也就是说,精神因素是人与宇宙全息沟通的障碍,因此唯有“静”--放下一切思维、观念、心理活动这些无形的精神的因子,方能回复到真正与宇宙全息息息相通的状态,才能获得智慧(广东省商会一位张先生说“智慧”就是对宇宙本源的认识)。但是要达到“静”确也是一个痛苦的而且可能是较长的过程(参看前面所说),但这也又印证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非乎?本人甚幸,以前只知出家修行者要打坐,后因认识一做企业培训师的朋友,方知“打坐”已广为我等红尘中人运用;因此也学起来,再后来遇见了“梦贞老师”,又恢复打坐,以至今日对“打坐”多所感悟,独有所好,不愿秘而不传,故分享予众人,愿有缘者得之用之,而使人生更美好、社会亦和谐。以此为盼。&
“打坐”助人之再论&补述&
& &我认识“打坐”后,又了解到古时的师傅锻炼徒弟“打坐”,要在徒弟大腿上压一块大石头,使他不能自己起来。此法似乎近于残酷,然而合格通过此“残酷”磨炼之弟子,他的信心、毅力、意志、耐心、定力等等,能不被树立起来么?这种效果不是“似迂而反捷”么?因为“打坐”是人的意识深处、灵魂深处的修炼。只要你能静,你身体的痛苦将转化为你的健康能量,并扩充你的心容量;只要你能静,你负面的意识将转化为你的心容量。因此,本人越来越喜欢“打坐”这一根本成功法宝!(默念“静”字只是帮助入静,不能每个阶段都在念,否则便不是纯净的“静”,因此到了能自然入静的阶段就当放弃此法)--本人甚幸,早早已达自然入静,从来亦未用过调身调息调心、意念引导呼吸等繁杂之法,只要盘起腿一分钟内即可呼吸稳匀深长,且自然入静、似乎已无呼吸。
一次我问梦老师说:我觉得随着静坐中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对静坐中的烦恼的无所谓,心容量就在增加,心力就在提升。梦老师说:很正确
浅说“无为自然而入静”与“无想”之区别---- 如题,两者实是有很大的区别,且可说是根本区别!先说说“无想”,这种无想,就是打坐时什么念头都不想,以求入静。事实上,这“什么念头都不想”,就是一个很重的“我执”之心,它是以这“什么都不想”的一念以制万念,达到静的目的,换个讲法,其实是转移了意念或说转移了目标。执此念头,也可入静至忘我或说假空境界,界时也能感受到自身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能感受到那个境界的快乐、、、但是这个境界是不究竟的,要提高之时,还需去此一念。但因长期以来,那种入静的方法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性,不自然地仍然会继续使用而难以摆脱,会阻碍着修行的进步、另一方面来讲,若仍执于此境界而不自知、不能自拔,久之有损空无之本性,可致精神病或它事,甚至还可能为魔所利用、因此,这种以一念制万念的方法,实非良方,故又有“无想外道”之名。
而“无为自然而入静”,是持本性之不思不想,不论什么杂念出现,均随其便,不理不睬,不随念头而去,让它自然消失,而自身自自然入静以至定。这种方法里,没有任何的意守,没有任何的冥想,没有任何的意念,没有任何的坎离铅汞,没有任何的调身调息调心、这种方法才是打坐的大乘方法。
这其中的分别,用上面的文字来讲,其实我认为还是很难讲明的,需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出来或者悟出来。
发表于 22:45
回跟贴“打坐实际上是以一种意念来调节身体的内部也就是说它也是气功的一种不论在传统的说法和中医的调理经上都行得通的
今日与一修行年、打坐年、每坐必小时的修者探讨,手脚的姿势应一致,即男性左手也在上,女性则反。这也一样是男女生理的构造不同而有区别。因生理心理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外形方法上能够更符合生理要求时,也会更好地影响心理调整心理改变心理。
打坐很多人都在坐,但是用的方法与心法不同,各人所得的能量与层次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身心状态不一样,所得到的感受与结果也不一样、总之有共性又人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因为我对佛道两家都有了解都有感悟,从这方面来稍讲讲个人认识。我与曾提过的某高人的心法,都是直接契入宇宙之空性的,而从老子的《道德经》里,我们可以感悟到,宇宙大道的能量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么所用的方法和心法能符合大道的本性,当然也就获益多获益快。能用这种直接契合大道本性的心法的,当然不止我和那位高人。这也有个问题要说,古人讲大道至简至易,那么方法、心法越简单,越能符合大道的根本,但同时,对多数人来讲,越简单的方法可能倒越不容易入门、掌握、、因为人的先天本性被后天的凡尘层层遮蔽,失去了应有的光辉,对于那纯洁无比光辉无比之道性,反而无法直接接受。
禅修是最好的运动 & 作者:方兰琴我热爱运动,在禅修之前,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运动,比如常年长跑,游泳,瑜伽。我从这些运动中得到很大的快乐,也很受益,但自从09年国庆体验了禅修,并经过一年多的修行体验之后,我对这些运动的兴趣慢慢淡化了,以至于最后没兴趣参加任何其他的运动,我的运动只剩下禅修。因为我体会到:只有禅修才是最好的运动!因为禅修有以下的优点:&1、禅修是最省钱的运动。禅修不需任何装备,只需有个认真放松的心就可禅修,不需交任何费用。只要有路,就可练习行禅;只要有块蒲团大的地方,就可坐禅;只要活着,就可练习生活禅。而其他的运动,如果缺少必要的装备,则无法进行。比如游泳,如果没有泳衣、泳镜以及游泳池,则没法游泳,而且每游一次都得好几十。因为禅修能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就很少去逛街购物,生活少欲知足,能节约不少开支。&2、禅修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禅修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是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从早上一眼开眼,我们就对身心保持清醒的觉知,提起正念,在家里就可练习行禅、坐禅,培养定力,使心清晰敏锐,使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为一天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班路上,我们就专心走路,将心专注在脚的移动,以正常速度行走,标记“左脚、右脚”。即使在拥挤不堪的地铁里,也可进行禅修,将心安住在腹部的起伏,标记腹部的“上,下”。吃饭时专心吃饭,用心观照夹菜、咀嚼、吞咽等过程。上厕所也保持清醒的觉知。无论何时,无论在哪,只要我们能够将心专注在当下的身心现象上面,我们就是在禅修。有些剧烈的运动在饭后是不能做的,而禅修则无限制,饭后行禅有利于消化,加强肠胃功能。&3、禅修能够解压。禅修非常适合上班族。工作一天后,消耗了不少体力,人很疲倦,已无体力再参加耗体力的运动。下班后回到家里,行禅一小时,静坐一小时,这样能够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禅修是充电器!禅修时,身心完全放松,心专注在身体的动作或感受上面,每个当下只专注一个最明显的目标,将散乱的心收回。有妄想时就用心标记“妄想”,这样默念几次之后,妄想就自然消失。身体的疲劳很容易消除,但心累不容易消除。人们常说累,主要是心累,因为思虑太多、担忧太多、欲望太多,思想包袱太多!妄想非常耗神。禅修通过收摄眼、耳、鼻、舌、身五个根门,只留下一个意门,捕捉我们的心念,往内看清我们的心究竟在干什么。就象猫守在老鼠洞口,非常警觉,只要老鼠在洞口一探头,就迅速扑过去逮住它。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对每个起心动念就会看得很清楚,就算偶尔心跑了,也不会跑太远,能很快发现。妄想少了,心就安了,身心和谐、健康。&4、禅修能够美容。禅修者需要至少持守五戒,不杀、不偷、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我们的言行变得清净,不会因做错事而有负罪感和懊悔,心变得平静、安详。因为心感到轻安,身体也轻安舒适,全身气血通畅,身体的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的肤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显得清新自然,有神采。无需任何护肤品和化妆品,我们由内而外散发自然纯净的美。如果深入修行,全身还会散发罕见的香味,这种香味比人造的香水好闻很多,好像能渗透入全身每个细胞,身心舒展、愉悦。&5、禅修能够治病。如果身体有毛病,我们就接受它,不排斥疼痛,也不期望疼痛尽快消失,而是冷静地观察疼痛的感受,通过正念观察,我们能够战胜疼痛,并可能彻底治愈疾病。正念禅修对治疗疾病非常有效!我通过禅修治好了胃胀气的毛病和神经衰弱。禅修治病的案例很多,在此就不详细说了,可以去看马哈希尊者著的《法的医疗》。&6、禅修能够开发智慧、断除烦恼。通过对当下的身心现象保持清醒的觉知,我们的定力会加深,心会变得更加清晰敏锐,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人和事。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我们会看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不会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会再执着于虚妄的东西。心变得稳定而有力,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正念加强,智慧就会得到开发。我们会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情,效率更高,生活品质更高,生活更加快乐。最重要的,通过修习观禅,我们就有可能断除烦恼,实现究竟解脱。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达到的。禅修是一项心灵的运动,是一项探索心灵、发现自我、认识生命本质的运动。其中奥妙无穷,永远有看不完的新鲜!其他的运动只是帮我们释放压力,暂时使心平静,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智慧,只有禅修能令我们智慧增长,并有可能转凡成圣。&7、禅修是积累善业的运动。其他的运动只是运动,只是无畏地消耗体能,没有善业的累积,而禅修则不然,禅修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积累善业。而禅修者因为持戒清净,身心清净,因为如理作意,能保持正念,不善的心就很少生起,生起的主要是善心。长期坚持禅修,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效果和利益不可思议!要想生活美好,请禅修吧!&虽然其他的运动好处也很多,但都无法与禅修所带来的长远利益相比!禅修是最高尚的运动,是最有智慧的运动,是最有成效的运动,是超越其他运动的运动!练习禅修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少,心柔软,身体也随之柔软。每天生活如沐春风,如临仙境,妙不可言!心清凉透彻,平静安详,内心有了光明,周围的世界变得明亮清新,看什么都顺眼,生活一片祥和!只有通过禅修才能让我们回到纯朴自然的状态,使生活变得简单而充实,健康快乐地生活!&现代大都市的人压力太大,生活节奏太快,如果绷得太紧、太久,则身体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病变。因此年轻人必须要小心,工作不要太拼命,要善待自己。钱永远挣不完,而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因为绷得太久,都不会放松了,让他放松反而不习惯,身心僵硬。急什么?赶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终点都一样,是死亡!如果过度地消耗身体,那我们就会提前到达终点!为何不生活得从容一些、安然一些?如果有机会参加禅修,一定要抓住,这是生命的转机,是新生活的开始。禅修能够帮助你走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你过正常的、自然的、健康的生活!&禅修的好处很多,说不完,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道禅修的美妙!禅修不分种族、信仰、性别和年龄,只要精神正常,生活能够自理,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禅修。禅修不刻意要求什么仪式,只要你提起正念,放松身心,如实观照当下的身心现象即可。请来亲自试试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静坐大约30分钟,或能改善焦虑和忧郁等症状,并减轻身体的疼痛与压力。据该医学院网站报导,主导这项研究的助理教授哥雅(Madhav Goyal)博士表示,很多人认为静坐不是主要的疗法,但在其研究中,对于某些焦虑和忧郁症状,静坐的疗效似乎与抗忧郁药相当。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有不同病症的人改善症状的程度,其中有少部分人罹患精神疾病。他们发现,静坐对于减缓疼痛和压力也可能有效。研究人员系针对3,515个有健康问题且参与静坐的人进行观察,这些参与者罹患的病症包括:焦虑、忧郁、紧张、失眠、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慢性疼痛等。结果发现,有中度证据显示,参与者在接受为期8周的静坐课程后,焦虑、忧郁和疼痛症状获得改善。这项研究在追踪这些参与者长达6个月的时间后发现,病症改善的情况通常能持续下去。而且,静坐不会产生任何伤害。哥雅说,静坐在东方有长远的历史,近30年来在西方社会也逐渐流行,它是一种心念的训练,能增强对事物的体悟。它强调放松身心,即使有感觉和念头浮现,也不去做任何判断。哥雅还表示,静坐的疗效似乎超越安慰剂(placebo)。即使研究人员排除安慰剂效果的可能性,其研究中静坐能改善病症的结论仍不变。上述研究成果于1月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网路版。续读:經常焦慮 小心中風●焦慮會對心腦血管產生負面影響。據美國健康日網站報導,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心血管行為醫學的研究者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焦慮會增加人們中風的風險,焦慮感越強,中風的風險就越大。與焦慮感最輕的人相比,焦慮感最強的人患中風的風險會高出3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我的图书馆
掌握“静坐”与“打坐”的区别,别让身体“受内伤”!
静坐,是一种我们熟悉的修身养性的方法。普通人也可以会在空余时间静静地坐一会。静坐时,我们的身体上是处于一种放松状态,精神上也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你不用刻意地想什么,只是放任思想没有目的的自由游走。我们通过静坐都可以让身体和心理得到很好的休息。静坐上升到“身心修养”的高度是:证道、悟道静坐上升到一种促进“身心修养”高度的时候,不同的宗教门派就有了不同的静坐的涵义和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儒家告诉大家要“正襟危坐”, 具体方法是做的凳子高度要与膝盖相平,屁股只能一半能落在凳子上,坐姿要挺胸拔背,双手放在膝盖上,双眼半闭下垂,呼吸自然、平稳,眼睛关注脚前方一米的地方,然后收心止念,心里慢慢静下来;佛家的方法是采用盘坐或是跪坐,来实现静坐调养的目的,但是“跪坐”入静的话,要求施行者必须要达到全身气脉都修通以后才能实施。道家的静坐跟佛家在方式上相比差别不大,其中比较大的差别是:佛家比较侧重修“性”,所以在静坐中强调明心见“性”以悟道;而道家则强调“性命双修”来“打通气脉”的打坐来证道。虽然静坐的方法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入静”的状态,而为了能真正做到“入静”,各家都有各自的方法:比如佛家有“止观法”,道家有“数息法”等。这些方法的最重要的点都是要求修炼者通过止念静心,最后完全进入一种“空灵”的境界,以实现证道、悟道的目的。打坐:极为艰苦的“练功”,需要“师传心法口诀”“静坐”这种方式是所有人都可以练习的,然而“打坐”就几乎是一种用来“练功”的方法了。“打坐”是在师传心法口诀的支持下,来进行一个极为艰苦的实修实证!“打坐”在具体操作时对于身体外在的姿势和内在的意识活动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使用师传心法进行身体内部各种气机的锻炼这部分修证内容,稍微一不小心就极其容易出现出问题的。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些道士啊,每天有很多的苦力活,将山下的水提到山上,终日劳作,还要经常练习下盘功夫、健身的拳术。通过系统的练习和辛苦的劳作,数年之后他们的身体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那么师父才有可能教他们一些打坐的功夫。打坐练功是必须要有师父实时指导才能进行的。因为加上意念固然出功快,但也容易走偏,需要师父时时在旁边指引。人的意识能量是相当强大的,当人为的使用这种意识能量来干扰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时,其所能造成的破坏力是及其严重的。一、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静坐是要让人的整个身体和心理进入一种相对程度的“入静”状态,并在“入静”的状态下达到证悟宇宙中一定层次运行规律的目的;打坐则是利用师传心法口诀来锻炼自身体内的气机。二、“内境”不同静坐本身是为了进入一个静定的状态来进行证道,所以要求通过“止观”、“息念”等方法,让人体最后进入一个和宇宙气机相接的状态,从而达到“证道”的目的。静坐尽量减少思维活动的存在,拒绝一切“有为法”;然而打坐则必须自始至终友师传心法,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有为法”,一般都会有一整套的程序:上坐、颂经、心法修持,到收功,下坐。其操作流程是非常严格,一般只要上坐了,没有完成整个流程是不能下坐的。三、适用的人群不同静坐是广泛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群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适当的静坐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同时无论任何人进行静坐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不同人进行静坐的差别可能是最后能达到的状态不同;打坐则是一种练功方式,必须要在师父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普通人不能胡乱学着“打坐”,或者通过在书上或是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秘传心法”,然后自己照着练习的话,都会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它有可能导致身体脏腑气机的紊乱从而使身体产生一些内部的伤害(即:所谓的“受内伤”),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身体的神魂受损,从而产生一些精神方面的病症。普通人还是以“静坐”练习为主,练习静坐本着不执着、不着相,所谓不着相就是不要求功能、求结果,顺其自然,中间有了任何相(比如气感,比如其他神异的感觉、现象)都不执着,任他自来自去。守着这一点就不会偏离正道。上个世纪的气功热,就是那些伪大师,过度宣传功利的东西、比如出神通什么的,结果导致不少人练功的心态有问题后来出了偏。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馆藏&10288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坐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