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13个粮食生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农户实施什么保险

13个粮食主产省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
中国政府网
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农业救灾机制,在全国200个县推出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以适应广大农户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大灾保险保障水平。这次会议决定,今明两年将在河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200个左右县,以水稻、小麦、玉米为标的,在面向全体农户的基本险基础上,推出保障金额覆盖农资、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面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说,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尤其是把地租纳入保障覆盖范围有助于加大对种田大户的支持力度,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在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监会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6年,我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面积从2.3亿亩增加到17.2亿亩。同时,保监会有关人士也表示,当前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不能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小农户而言,由于保障程度偏低,遭受灾害后,保险赔款“不解渴”。而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一旦遭受大灾,将面临重大损失,现有保障水平远不能满足其风险保障需求。一些保险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农业保险仍存在保障水平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农业保险保障力度与农民实际需求差距大,极大影响了农户投保积极性。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更加需要农业保险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确定,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具体措施出台,将促进我国农业大灾保险持续稳健发展。会议还决定,在农户自主自愿和自缴保费比例总体不变的基础上,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部试点县的保费补贴比例分别提高至47.5%、45%,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具体实施中允许地方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探索。对此,庹国柱表示,这将提高保险公司和农户的积极性。
手机号登录
请输入登录密码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还没有来买地网账号?
来买地网官方微信
来买地网官方微博
400-089-8802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京辰大厦1层
Copyright (C)
京ICP备号-2 &&3月5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关于“”的新闻阅读:在13个粮食主产省试点 对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行业动态--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
/index/upload/picture/5221.jpg
/index/upload/picture/0921.jpg
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
邮编:410008
投稿邮箱:
地 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2号
您现在的位置: >> &&
在13个粮食主产省试点 对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
浏览: 1647&&&作者:
中国政府网
<FONT size=4 face=楷体_GB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1.本网站为服务粮食、服务“三农”的纯公益性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2.刊载此文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以作参考。
下一条:上一条:
Copyright @ 2013 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
联系电话:7&&QQ:&&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2号
技术支持:美进网络以稳健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发展
08:16:52 &&来源:经济日报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这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以农业的平稳发展为基础,而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需要农业保险制度提供保障。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承担着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三农”持续发展和稳定农户收入水平等保障任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质量,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更有效地控制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扩大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这对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的农业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其本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保障。我们从国情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加快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业保险制度是为了降低和分散农业风险所作的制度安排。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弱,自然灾害多,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但保险制度实施的基础条件弱、运行机制效率低、保障方式单一等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提高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解决好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和不适应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有效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水平和质量?这需要重点推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政策支持、改革创新、改善服务、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按照做好总体规划、提高制度供给质量、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总体要求,全面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 08:16:34)
& ( 08:10:53)
& ( 07:48:21)
& ( 06:55:16)
& ( 04:31:44)手机扫描二维码分享
>> 规模种植户大灾保险首现总理报告
规模种植户大灾保险首现总理报告
新闻来源:中国农资导报网&& 记者:归晓谦&& 时间: 15:12
本报讯(记者归晓谦)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2017年将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保险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属首次出现。同是在3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报告》情况吹风会上,本报记者针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被纳入《报告》的意义和实施措施进行提问,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强调,中国农业要发展,必须走向现代化,走向现代化就要搞规模经营。这样就面临风险防范问题,其中自然风险问题最为突出。一旦遇到大灾,多年的投入可能血本无归。近几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速度很快,大田作物已全部覆盖。在农业保险建设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中国农业保费规模全球第二。同时,黄守宏表示,尽管中国农业保险体系已经构建起来,但力度还不够。其中,针对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保险是薄弱环节之一。今年《报告》提出,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大灾保险类型很多,包括严重的洪涝、风灾、雹灾等,所造成的损失。在执行层面上,政府将在大灾保险中发挥重要作用,保费将大部分由政府来买单。从国家救灾资金中切出一块来,用于支持大灾保险。黄守宏说,过去发生大灾,是由政府部门核实,大灾保险实施后,核实工作由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承担,核算会更加精准。这将极大地促进整个救灾制度的改革,对农业意义重大。据黄守宏介绍,《报告》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重要政策措施简明表述的背后都有具体的配套措施。按李克强总理要求,人代会结束后,各项工作将立即分解到各有关部门,限期拿出具体的落实方案。“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王迪)
城市经济导报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中国贸易新闻网
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中国食品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山东网
中国城市网
甘肃经济网
中国宁波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阿里巴巴资讯
中国企业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中国经济导报网
中国质量网
中国消费网
兰州新闻网
江西文明网
中国低碳网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新媒体部 &Copyright 2009
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63 京工商广376 &电子公告服务 &京bbs120104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字(号 &新出网证(京)字164号 &京网文[ -104号
地址:北京朝阳区双桥水郡长安2-甲5-1-502 &邮政编码:100124
总机:010- &电话:010-467889 &传真:010-158247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常年律师顾问: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 &北京都城律师事务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适度规模农户实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