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征有哪些

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
|& | &| &|& | &|
>>>>>>>>本页
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
日&&08:55: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无论是在国家政治事务治理层面,还是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层面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面,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社会公共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在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问题的社会影响还比较严重,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法治手段的完善。从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政治保障的角度来看,没有民主法治便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关系。胡锦涛同志强调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则进一步明确肯定了民主法治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角度看,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和谐应当是整体和谐、全面和谐,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和谐。每个公民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和谐,等等,都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特征。而要实现社会的整体、全面和谐,就不能离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贯彻,有利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实现。公平正义的贯彻,是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因为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彼此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社会活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社会的目的,“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它给人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只有这样,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涌流,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以社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要创立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创立海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创业受到鼓励的机制;创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创立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保障的社会,人们才可以激发出创造愿望并努力创造财富。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重在建设,更要注重管理。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纠纷。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意味着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生态遭到破坏,或者至少出现其中一种问题,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由此还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来源:杭州日报&&&&作者:高德良&&&&编辑:王宁&&&&
[生活品质点评]
&[人物访谈]
&[视频在线]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徐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
【摘要】:我们党的历史证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历来是关系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科学制定和实施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时代潮流,解决时代课题,引领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除导论外,主体部分共由5章组成,现将主要内容扼要概述如下: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必须首先探讨其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展了重大变化: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各类国家都面临着发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时代主题的转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新要求。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中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新科技革命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使世界经济联为一体,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发展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能源技术为支柱,以生物技术为前景,以空间技术为延伸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必然要影响到中国在新科技革命的应对决策。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特点: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出现了新的特点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其新的变化,正确处理好两制关系,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时代主题转变的客观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的需要、回应“中国威胁论”的需要。“和平发展道路”有一个由学术界提出、国家领导人阐述、国家政策宣示并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其内涵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了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发展模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为人类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发展道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走开放发展道路是我国历史教训所得出的必然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国际比较后的自觉选择。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中国走开放发展道路,不损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利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合作共赢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其基本形式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国际劳务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采取渐进式开放步骤,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逐步开放。现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经济区-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发展、完善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新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时代发展要求,以中国国情为现实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汲取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改革僵化体制,借鉴了世界市场经济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赶上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制度创新。传统经济体制拘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科学预设,尽管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逐渐僵化,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替代。中国共产党把市场经济从制度属性里剥离出来,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性特征是:多种所有制的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民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来就是进步人类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无产阶级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民主政治是时代的要求,成立90年以来,对民主政治孜孜以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目标,丰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时代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中,要汲取苏共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法治是当代世界文明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手段,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刻体现时代的精神,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既避免了资本主义未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灾难和苦痛,又借助世界市场经济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大大缩短了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这毫无异议地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活力,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指导思想上的借鉴、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影响、建立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迪、经济体制、所有制改革的启示、对时代认识的借鉴、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任务、不附加如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和合作,都使这些国家对中国具有天然的亲切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无疑也就会激起发展中国家情感上的共鸣,实践中的学习。主要的借鉴价值有: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是一种开放的、引领时代的道路,是世界发展道路的直接继续,是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以自身的发展以及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贡献。同时,中国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直接的贡献。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新路,其崇高目标是构建“和谐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促进世界和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D61【目录】:
中文摘要9-16Abstract16-28导论28-91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28-44
(一) 选题的缘由28-30
(二) 选题的意义30-44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44-81
(一) 国内研究现状44-66
(二) 国外研究现状66-81 三、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81-85
(一) 研究思路81-82
(二) 框架结构82-85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85-91
(一) 研究方法85-88
(二) 创新之处88-91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91-153 一、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91-120
(一) 时代主题的转换92-114
(二) 时代主题转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114-120 二、 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120-135
(一)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120-130
(二)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130-135 三、 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135-144
(一) 新科技革命的特征136-139
(二) 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的影响139-144 四、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44-153
(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动因及特点144-150
(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150-153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153-202 一、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成因153-168
(一) 时代主题的客观需求153-154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154-160
(三)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的需要160-164
(四) 回应“中国威胁论”的需要164-168 二、 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168-175 三、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75-199
(一) 利用世界和平促进中国发展176-181
(二) 利用中国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181-199 四、 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199-202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发展道路202-269 一、 开放发展道路的必要性202-220
(一) 总结历史教训的必然结论203-208
(二)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208-211
(三)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211-215
(四) 国际比较后的主动选择215-220 二、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220-227
(一)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220-223
(二)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223-224
(三)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224-227 三、 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27-269
(一)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27-233
(二)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合作共赢发展233-240
(三)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40-269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新发展道路269-372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69-324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270-282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282-299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性特征299-32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24-347
(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24-32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328-347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347-372
(一) 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348-361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61-366
(三) 确定“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366-372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372-44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373-39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活力373-379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379-39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393-415
(一)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401-403
(二) 走独立自主的开放发展道路403-407
(三)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407-415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15-44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促进世界发展416-421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促进世界和谐421-447结语447-449参考文献449-480致谢480-489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89-4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冷键;;[J];世纪桥;2014年11期
王青;;[J];学术交流;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夏夏;[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宿燕琴;[D];西南大学;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根乔;;[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辛向阳;;[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郑德荣;梁继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季正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1期
李其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4期
阿里夫·德里克;远山;;[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托马斯·海贝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阿里夫·德里克;庄俊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汪青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辛向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N];人民日报;2011年
习近平;[N];人民日报;2012年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安东;[N];人民日报;2012年
陈东;[N];光明日报;2012年
;[N];光明日报;2013年
;[N];人民日报;2005年
罗春华;[N];人民日报;2008年
本报驻外记者
李潇 张金江
黄培昭;[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永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蔡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峰;[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倪娜;[D];吉林大学;2004年
聂继永;[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仲计水;[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宋海琼;[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李凯;[D];复旦大学;2005年
高英彤;[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周树春;[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蔡文君;杜学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赵秀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陈金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何丽;刘管平;巫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陆德生;纪荣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孟庆瑜;;[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于忠龙;陈乃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赵芳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孙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谢玉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谢名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王涛;皮明建;高鹏;;[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李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马尔库塞;李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邱国良;郑延恒;;[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高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玉忠;[D];河北大学;2009年
王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夏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吴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付明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黄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秦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余正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斛建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志科;[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余晓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本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董红刚;[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任士春;[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胡志明;[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杨会彪;[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静;[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郭云英;[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刚;[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韩淑丽,安鑫耀;[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0期
杨敏;周长城;;[J];经济学情报;2000年02期
汪青松;[J];党的文献;2005年01期
郑德荣;梁继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王占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辛向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刘友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赵连君;吴珺;;[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12期
阎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捷;[D];复旦大学;2010年
金建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曾宪影;[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张军;[D];苏州大学;2011年
张永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骆静;[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汤跃跃;[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孙浩进;[D];吉林大学;2009年
李进涛;[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邓先奇;[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能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刘绵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严显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甘藏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甘藏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侯惠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金耀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何干强;[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马宝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刘大秀;[J];长白学刊;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张宇;[N];光明日报;2007年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N];光明日报;2009年
;[N];光明日报;2009年
吴波;[N];光明日报;2010年
;[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记者 王莉;[N];人民日报;2005年
国纪平;[N];人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