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定法师佛字多少钱

释心定着:禅宗与智慧(二)
(三)观想的步骤 开始观想的时候可以只有观局部,例如先观眼睛的部分。若要一下子就观想全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观无量寿经》第一观要作「日想观」。这是个人浅见:太阳圆圆的,佛的脸也是圆圆的,所谓「佛面犹如净满月」,因此习惯「日想观」以后,再观整个脸相,就比较容易一点,比较有基础。第一阶段必须看环境的好、坏而决定修习时间的长短。要能修到心中的所缘境看得很清楚、很稳定,才算成就。 当你在想象佛相的时候,眼睛可以半闭,也可以全闭。只要能想象出一个具体实物的影像,这时眼睛就可以微微的张开一点点,这样可能会想象得比较清楚。各人的习惯性不同,有的是把眼睛全部闭起来,能够想象到这个影像;有的是微微的张开一点点比较容易想出影像。也可以事先加以揣摩,看你适合眼睛全闭,还是微闭,张开一点点的去观想、模拟、想象比较好。 第一关最困难,你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学习第一步骤。如果能够把整个轮廓观想起来,那当然很好。若没有,就算只能观想到局部的鼻子、耳朵、或眼睛,只要你能够想象出一个部分,就扣住这个影像,把它盯住不放。 初学者最初观想太阳时,内心的影像会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然又消失,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它想起来。所以第一个关卡是最难的,但要有信心、耐心、恒心的去修。当然外在的环境必须是离五欲、去五盖。此外,信心和勤劳是修禅定必备的条件。 第一关卡在佛典形容说,好像劈竹子一样,竹子一节一节的,只要劈开第一节后面就好劈了。修念佛的,若能把一个局部观想得很稳定,那么以后就容易了。慧远大师能修到闭起眼睛,内心的佛相很明显,张开眼睛以后内心的佛相还是很明显。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求速成,愈快愈糟糕。快快修,慢慢到;慢慢修,快快到。你愈快,心里就愈急。心里一急,呼吸的气也跟着急促。气急、心急,影像就会摇晃、就会模糊。所以要放下,慢慢的、很安详的随因缘而修,功夫到家了自然成就,不能操之过急。 你心里一急,影像一定散乱、不清楚的,所以要慢慢来。如果是观一个局部,能够观想成就,你就要感到很欢喜。第一个阶段成就以后,往后其他部分,包括整个身体,就能够一一完成。之后,再观一些「水观」、「琉璃观」做为修定的基础,然后再观「正报」、「依报」就容易了。「正报」是观佛、菩萨的身相;「依报」是观山河大地,的种种清净庄严。 观佛相是要用心里观的,凡是修禅定都是属于第六意识的作用,不是前五识的作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功能是在分别外境。透过眼根看到佛相的庄严,由第六意识把它熟记在心里。打坐的时候就按照佛相的模式,在第六意识(心里)模拟想象出来,所以第六意识才是修禅定的。不能把佛相放在眼睛前面看,因为前五识是永远不能够入定的。但事先要熟记祂的样子,这是最必要的。 禅堂有一句话说:「照顾所缘」,就是要你把所缘境想象出来以后,内心就一直照顾着它、盯住它,这叫照顾所缘。最初不要要求影像太明显,这是做不来的。你能有个局部轮廓就要感到非常欢喜、难得。如果你对数息观训练有素,也许一下子就可以把阿弥陀佛全部的慈容想象出来,那就是因为你已经有了定力。 (四)何谓即心即佛 有一些信徒尽管来参加禅七,回去以后还是以持名念佛为主。不过持名念佛若能够再进一步达到观想念佛或观照念佛,这对消业障的速度是比持名念佛更快的。而且观想成就以后,你就能体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慢慢的可以与禅宗衔接在一起。 因为你完成佛相的观想以后,慢慢会发现你既没有去其他世界,佛相也没有从其他世界过来,而是从你心中显现出来的。这时逐渐体会到佛经所说的:「一切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我心。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现出自性清净心时,这颗心就是佛。自己有佛性,所以自己能够成佛」,逐渐的在这方面增长信心。所以《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之后再进入参话头、观空的练习。 四、实相念佛 上等根性的人是实相念佛,他的条件是要能对有所认识。 (一)佛陀的三身 阿弥陀佛本身是正报,极乐世界是他的依报。正报和依报的庄严都是因缘而起的,不是无缘无故本来就这样子的。阿弥陀佛过去世曾经当国王,后来出家了,成为法藏比丘。他的愿心是要庄严净土,成就极乐世界。当时与他有志一同的一些太子,像观世音菩萨等等,都响应他、支持他。凭着他们共同的慈心悲愿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一起努力度化众生。 依此可知阿弥陀佛由于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愿力,不断努力的庄严净土,使得他的身相也跟着高大、庄严、圆满起来。这种高如须弥山的报身有自受用,也有他受用,但一定都是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能够亲眼看到,凡夫只能见到应化身而已。净土的庄严也是靠阿弥陀佛的悲愿,逐渐地庄严起来的。 从的立场来,既然极乐世界是靠悲愿、度化众生酝酿而成的,那么不论是正报的报身、或者是依报的净土庄严,都是缘起的。所以「所谓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谓的大身是靠各种因缘而修行成就的,并不是本来就这样子的。所以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巨大身体(佛法称之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本性」,简称为「无自性」)。既然并非本来就有,所以把这个修行成果假名为「大身」。 同样的,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说每个世界都是「一合相」(各种因缘组和成一种相状),所以无有自性(不是本来就存在、固定不变的)。身相是缘起的,无有自性。净土也是缘起的,无有自性。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观想念佛也好,观想成就时心里所显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弥陀佛真正的报身佛也好,通通是靠因缘而成立的,所以通通无有自性。 像须菩提尊者看到的就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曾经到忉利天为他的生母讲说《地藏经》,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唯有须菩提尊者想起佛曾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可见观缘起法才能真正见到佛。因此他就盘坐观缘起,结果见到了法,真正见到佛的全体法身。所以能够对于佛的报身,或是佛的应化身来缘起法,才能够契入实相,这个称为实相念佛。 (二)实相念佛的境界 如果真能够做到实相念佛,那么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见到佛陀的法身。体悟到没有来去、没有生灭(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就是实相念佛的修习成就。上品根性能够有这样的,这就不必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等着「花开见佛」才来「悟无生」。不是不必要,当下就是! 如果你能了解诸法因缘生,缘生无自性,对这无自性的概念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你就能抓住它不放,整个脑海里充满无自性的概念。一切法(亦即一切事物)无自性,这个无自性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也是从不断思惟缘起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所以也是一种影像。 具体的佛相、肉体、尸体,是属于假想观的影像;对于缘起、、我空、法空这些有了概念以后的影像,则是属于「胜义谛」的影像,也可以说是一种体会、一种开悟的。继续修持下去,到最后体悟出全法界一切都是在无自性、空性的状态。这时就证得慧眼,见一切都无所见。因为已经完全泯灭了假相,见到诸法的实相(空性的义理)。 (三)九品往生的差别 因此,谁去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是下品根性还没有缘起空性的智慧时,凭着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业力,以及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悲愿接引,才能够往生,这是属于带业往生的。 中等根性观想、观像念佛修得很有定力了,已经有不动业了,但因为还没开悟,所以还是属于带业往生。就像修禅定修到初禅天、二禅天了,还是在色界里面,还有身体的形相,还没有开悟、见到法性身一样。等到去极乐世界以后修三十七道品,特别是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三法印,然后才见到法空性,这叫「花开见佛悟无生」,这时才算开悟,成就道业。 所以谁去往生呢?上品根性的人,当下就是。不必来来去去,当体就是。「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当下观察烦恼的体性是空性的,所以烦恼无自性。生死、来去无有来去相,无有真实的生死相,所以生死即涅盘。这种都是上等根性的智慧境界,没有什么来去的必要。 再谈真正的菩萨。他呢?遍十方一切世界,到处度化众生。真正的菩萨能照见五蕴皆空。我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无有不空,所以处处皆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无一法不空,所以没有任何障碍。 处处逍遥,处处自在,度化众生时没有什么样的踌躇。没有名利的欲望,没有那种狭窄的心量,想要占有那些信徒,拥有那几个道场。只要有众生就有他的道场,只要有世界就是他的道场,因此菩萨不会只想到一个特定的净土。 讲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无有自性。下品根性或是中品根性还没有达到这种智慧,只能凭着净业或不动业而到极乐世界,因此都是带业往生的。他们都还有自性见,我见未除。所以必须要在极乐世界继续修持,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的时候破除我见,在那里成就他的道业。 一般初学者对于佛相的具体影像比较容易上手。刚才说到胜义谛的空性影像,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那么,只有从话头慢慢的熏习。 五、参话头 谈到参话头,提疑情,不论是那一种方法,你只要专心守住这个话头,扣住这个疑情,到了相当时候所有妄念、杂念全部脱落,那时就会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参话头的原理跟因果理论很有关系: (一)参话头的理论—三种因果 在因果的理论当中有讲到异熟因果,等流因果,和增上因果。异熟因果就是因与果的质料不同类。例如救人几条命,死后升天,天的样子与人的样子不一样,质料也不一样。如果害人几条命,死后到地狱去,地狱的样子也与人不一样。所以不同类的因,成熟了不同类的众生,称为异熟因果。 等流因果就是因与果的习气是同一类的,例如贪欲的等流习气是无惭(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作出可耻的事)、悭吝、或掉举。所以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气,这种习气就会继续保持下去。譬如喜爱干净成了洁癖,就一直喜欢清洁。 增上因果就是这个「因」能够不障碍「果」的产生,或是能增强「果」的能力。例如喜欢做善事的人,愈做愈喜欢做善事。习惯做好事,布施金钱、财物的人,将来更加的富贵。喜欢赌博的人愈赌愈凶。喜欢喝酒的人如果不戒除,就愈暍愈厉害。 同样一件事情常常做了就会养成习惯,参话头也是这样子。我们本来妄念纷纷,在禅堂里作数息观、参话头来控制这些杂念以后,慢慢的愈来愈习惯,不再起妄念,心念就愈来愈寂静了。 (二)参禅的弊病—口头禅 在唐朝开悟的禅师很多,他们把开悟的方法、过程告诉徒弟,大家就照这样学习,称为禅宗公案,记录下来以后就是禅宗语录了。这些祖师大德所说的话也好,公案、语录也好,如果能够按照这些开悟的方法老老实实地去练习,那么不管祖师禅或是如来禅,都会获益不浅。 有些文人学士也喜欢谈禅,但他们只是耍耍文字三昧,嘴巴谈一谈修行的方法而已,并没有真实的在下工夫,这种禅称为口头禅。像宋朝苏东坡兴致一起,就信手拈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遣人送给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也顺手提起笔来批了两个字:「放屁。」他经不起侮辱,就要立刻坐船去质问佛印禅师。禅师哈哈一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演变到后来,同样一句话一直讲,讲成习惯了,动不动开口、闭口都是同样那几句话时,也称为口头禅。 其实,老婆禅也好、口头禅也好,大概都不是真实的在下功夫。不过同样的话讲久了会变成习惯,倒是对修行有一点激发作用。下面讲个故事,说明口头禅是怎样的积习难改。 老张喜欢说:「哪有此事」,老李喜欢说:「岂有此理」。后来亲戚朋友看到老张来了,不再称呼他的姓,反而说:「哪有此事来了」,看到老李也说:「岂有此理来了。」这两人觉得不好意思,两个人相约,从此不再讲。老张说:「咱们打个睹,以后谁再讲要受罚。」老李说:「怎么罚法?」「谁先开口再讲,要罚十两银子。」老李说:「好,行!从此不讲。」 经过几天,老张找不到人聊天,就到老李家去。没看到老李,隐隐约约听到他在呻吟叫苦,就问李大嫂:「老李去哪里啊?」「生病。」「生什么病?」「脚骨头折了。」「唉哟!怎么发生的?」李太太说:「昨天上茅坑,被鸭子踩到脚,骨头折了。」老张不加思索就说:「哪有此事!」老李就很高兴的从里面出来说:「老张!你欠我十两银子。」 老张想:「唉啊!上当了!上当了!」于是说:「今天没带钱,改天给了」,这一回去好几天都不再出面。老李心里想:「岂有此理,欠人钱不还,找到他家去!」 一到老张家,看到张大嫂就问:「老张去哪里?在不在?」她说:「去派出所报案了。」「喔!发生什么案件?」「窃盗案。」「什么东西被偷呢?」「庭院那口古井,昨晚被小偷搬走了。」老李冲口就说:「岂有此理!」这时老张出来说:「咱们扯平了,互不相欠。」 (三)话头的选择 参话头参久了,慢慢的也会像口头禅一样,天天想:「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或是随着念佛时提起疑情,思考:「念佛的是谁?」这些话头也好,疑情也好,养成习惯了,心意就会常常在这一方面用功,盯住这句话不放。因此数息也好,参话头也好,提疑情也好,只要慢慢养成习惯性,妄念、杂念就不起了。 至于如果要破除一些烦恼,或是要训练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放下,那么不管《心经》,《金刚经》也好,里面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当话头的。譬如当你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让你很生气,这时就想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者当你遇到有些事情觉得很喜欢,但是又得不到,赶快再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实在!」这一想:「唉!既然如梦幻泡影,就算得到了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心里就比较释怀了。 你只要能够这样子做,动不动就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虽然这是散乱心的空性智慧,还没有真正达到入定时引发的无漏智慧,但是对于破除烦恼,降伏现前的行为习气也是蛮有帮助,有很大力量的。 六、何谓明心见性 无论参话头或观所缘境,时间久了自然会达到「明心」的阶段,也就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虽然有些所缘境不容易消除烦恼,也不容易见到法空性,像观水也好,观地也好,观空也好,观青、黄、赤、白也好,这一类的假想观本来就不太能强而有力的消除烦恼,降伏习气的。 不过随便你观的是那一种所缘境,只要你专心一意定住一个所缘,日子久了一定有功力,一定能够使你专心一意,达到某一种明心的阶段。念佛一样可以得到念佛三昧;参话头,你一句话头死叩住它,当然不起其他妄念。慢慢的心里清净了,没有妄念生起,心地就明显地开展出来了。 等到入定阶段时,身心都轻松了,就能够帮助你降伏一些习气。过去会发生的一些冲动行为,到了明心阶段整天都在定力当中,一遇到境界现前就能克制这些冲动,当下能判断是非,晓得自己的念头是清净、还是杂染,那么就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有些禅者会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只是以定力来降伏自己的习气而已,修到明心阶段就是过着这种日子。 不管参话头、扣住所缘境、提疑情也罢,都会达到这样的功力。在禅堂内随大家的喜爱,愿意参话头、提疑情也可以。希望大家能配合般若空性的思惟,或者能够与三法印相应,从散乱心慢慢训练自己思惟「无常、无我」,在你的生活中才会逐渐产生看破、放下的力量。 鼓励大家还是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作话头随时挂在嘴里,挂习惯了就等于口头禅,「啪!」的一声就会讲出来。心里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念久了,扣住久了,境界现前时马上会想到这句话。虽然你没有证悟到空性,但是对缘起空性有了一些概念,再加上这种话头、这样的口头禅,会帮助你处理浮现在眼前的烦恼。慢慢的有定力相应,再加上慧力增强,就能逐渐的契入真正的缘起空寂性里。 第六章菩提心的发起 佛教所重视的都是有关人生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有痛苦?」「痛苦的原因出在哪里?」「怎么样来对治它,才会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等。所以,佛法讲的完全是人生的问题,怎么样得到圆满的人生。佛法本来就是人生的佛法,人生的佛教。 一、人间佛教的本意 至于人间的佛教,它的用意可以分为两种。大乘佛教所讲的菩萨道,例如六度波罗蜜、四摄法,是诠释人与人之间如何互相尊重与包容、融和欢喜,怎么样达到和乐相处,自利利他。自利利他能够圆满,万德庄严,就是人间的佛教。 人间佛教的本意,是唯有在人间修行佛法,才有办法成佛。佛出生在人间,修行成道也在人间。人与天、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这几类的差别,在于人能克制自己。为了达到道德的真善美,他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难。人可以修梵行,修清净心,克制任何欲望,达到人格的完美。 不同于其他众生,人类是因为有惭愧心、羞耻心,所以就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向上追求。人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了历史作借镜,可以对不好的方面加以改善,好的加以保存、继续发扬。 人间因为还有苦、乐,知道离苦而得乐,追求这些目标,因此在人间比天上有更好的条件。「人定胜天」表示有坚强的毅力,唯有在人间修行,才能够成就佛道,这是人间佛教最为重要的。出生为人,在人间能够有这样的思考、辨别、克制、坚毅的力量最为难得。对于人间的佛教有了这些理念上的认识,更要好好「珍惜人身」。 二、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愿普度众生,希望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现各种身相,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都是生生世世广结善缘、广作善事所得到的福报相。每个人作的善事多寡不同,所以相貌也不同。我们肯定要福慧双修,就必须广行菩萨道,才能够庄严无上佛菩提,得到万德庄严。 在中国的佛教徒,有些是急急忙忙的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有些则是急着当下明心见性,赶快成佛。参禅的要求明心见性,观空的要求体证法性,念佛的要求往生净土,这些都很好,但是一定要先发菩提心、大悲心。一定要发「生生世世广度众生」的愿心,天天发愿,这才合乎大乘佛法的精神。 有些人可能不敢发这种长远心。大家要明白,解脱生死并不是远离世间;解脱生死是在生死的当体,就知道它的空寂性。所以「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所有的烦恼当下都是无自性的。而烦恼是如何现起的?它一定是六根对六尘,产生了分别、计较、执着,才引起苦恼的。 烦恼是缘起的,不是自生的。既然是缘起的,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烦恼的当体即是空性,它的当体即是菩提。生死只不过是假相,一切众生本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有来有去都是假相的生灭,都不是真实相,所以生死当下即是涅盘。 并不是开悟了、解脱生死了,我的罪业就统统没有了。不可能!纵使解脱生死,过去所造的罪业仍然是存在的。那么生死怎么解脱呢?解脱生死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了解「无明」是虚假不实,不再造业而已。 过去以为一切事物是实在的,产生分别、贪爱、染着,生起一股强大的追求力。这股追求的力量会引导我们做出种种的行为,使习气的种子再度现前。现在明白「无明」的体性也是空性,明白世间一切都是假相,透过这些空性的认识,对于世间的假相没有妄求、染着的心意识,就产生不了那股强大的吸引力。 旧业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已经破除了这种我执、染着,所以没有那股吸引力的带动,就没有润业的力量,好比稻谷没有水分、没有泥土,它就没有因缘来发芽。 解脱并不是把无始以来的业统统拿出来甩掉,是甩不掉的。只是已经破除了贪爱、染着这种错误的见解,发不起引动的力量而已。既然没有发业带动的力量,所以现前当下就是解脱。 众生需要我们的关怀,需要我们发菩提心,开悟了以后,在日常生活之中,能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知道「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自性」,见到一切境界都知道是虚妄不实的。这样消灭我们贪、瞋、痴的习气而广度众生,最后就能圆满自己的福德智慧,大家在参学过程之中,要发大菩提心,来庄严无上的菩提。 三、认识缘起法而发菩提心 从时间来推论缘起法,就可以发现一个人上有父母,父母又各有他们的父母。往上推算一千年、两千年,这样加倍的算下去,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众生跟我们有这些血缘关系。光是这些众生就已经无量无边,何况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我们不知跟多少众生有过因缘。 现在的自我有极度高兴愤怒的时候,有因缘就造下极大的善事,有时候有其他因缘就造下极大的恶事。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福德深厚,所以没有那种制造罪恶的因缘现起,并不是没有那种瞋恨心。 以往的众生跟我们一样有贪、瞋、痴。以此推论,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亲人,几乎都有可能造了极重的罪恶,也可能造了极大的善事。以现前的社会型态来说,亲兄弟为了争财产而打官司,死去的父亲或是母亲不把他埋葬,等官司打过了再说,这些都是亲人变成仇人的例子。 生生世世以来,不见得现前亲爱的人,过去都是我们亲爱的人。也许过去都是仇恨的人,现前聚在一起。现前仇恨的人,过去都是亲爱的人。恩爱、仇恨,都是在某种因缘之下形成的。利益相同就是朋友,利益冲突就是仇敌。人与人之间,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 国家也是如此,大陆、台湾海峡两岸都是从亲人到仇人,等到利益关系改变以后,又从仇人变成亲人。人际间的关系都是这样,弄不清楚是亲爱还是仇恨?权力、名位、财富、感情……等等,都是制造这些仇恨或亲爱的外在因缘。 总之,以此来推论生生世世以来的亲人,有些在天堂、人间;有些在地狱、饿鬼、畜生。从缘起法来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的父母、兄弟、姊妹、亲人。因此,菩萨以这种观察缘起的智慧,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当然众生也有顽强的,这时菩萨总会生起悲悯心,等到因缘成熟时绝不放弃度他,像胜鬘夫人一样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只要因缘够,语言辩才,甚至权力具足,总是要度化他,摄受他。菩萨就是透过智慧来观察缘起法,才生起无缘大慈的大慈悲心。 由于众生都是五蕴和合而成,众生个体即是空性。个人是空性,别人也是空性。现象界每个的个体虽然是有间隔、有差别的,空性里却没有间隔的、没有差别,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诸法空相里,一切都是空性,实相里不生不灭,全都是法性。如同灯光,每一盏灯的灯光可能有些差别,但是它的光明照耀出来以后,互相融摄,没有间隔,没有距离了。光光相照,灯灯相应。 同样的,在空性里众生都是一体的。观察缘起的空寂性,才知道众生的体性原本是相同的。菩萨因此觉得众生的体性与我相同,在现象界里还是照样执着、染着、顽强,所以处处都有障碍,处处都是痛苦。既然是同体(同一体性),他的个体不得解脱,就是菩萨自身还没有圆满。 菩萨发起同体的大悲心,一定要度尽一切众生,自己才成就佛道。因此,菩萨的同体大悲心,是去成就别人,来完成自己。圆满了众生,自己才算完成。从缘起法来观察,一切众生与自己都有缘分;从空性来观察,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都是同体的。所以菩萨就能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唯有观察缘起性空,得到体悟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奉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七章智慧的种类 「修行到底是在修福还是在修慧?或者到底是修定还是在修慧?佛教徒修福、修定的比较多,修慧的反而比较少。 你一定会想:「我会讲经、会读佛书,怎么说修慧比较少?」因为修慧是要不断的思惟,才算在修慧。读佛经只是读到会上台演讲、讲经结缘,这个没有培养到正见成就,都不算有什么智慧。 智慧是要不断的思惟才能产生,所以真正能成就正见的,在八正道里是「正思惟」,在三种般若中是「观照般若」。这两种在中国佛教徒里,包括出家众在内,很少去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解脱生死的人也就比较少了。 一、禅定与智慧的差别 解脱生死如果以阿罗汉为目标,一定要从正思惟开始,正思惟就是八正道的正念。佛陀说「四念处」非常重要,正念当然也属于禅定门,但它所念的境界是顺入法性的所缘境,跟正思惟是相应的,所以能够解脱生死。观照般若都以「中道」作观察,观察一切法的假相当体就是空性。 色跟空没有差别,色是缘起法,缘起法的体性是空的。色法是一种假法(暂时存在的假相,终归无常变化),它的体性是空性,这就是「中道」。不撇开物质来说空性,是在物质中体悟、观察到它的空性,这些才是真实的智慧。 平时把缘起法、十二缘起、般若,讲得头头是道,自己如果没有用上观照般若的功夫,都是「说时数宝」,还是别人的。中国的修行方法讲到密宗这一类时,大都是修法、持咒几万遍等。这是肯定能消业障,增福报的。 除非作完四加行,到了修定过程以后,作「止观双修」,才能进入修慧门。否则前半段都是修福德,连修禅定也不容易谈得上,因为心很急,要求多、求功,一心一意的想赶快修到几万遍,这不合乎中道。 净土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当然是禅定门,消业障是肯定的,增福报也是肯定的;所以这是修福报,修禅定。禅宗也是比较属于修禅定门,多过于修智慧门,有些人很不能接受。有的人以为参话头、提疑情是在修智慧,其实参话头是在追踪我们的心意,看看话头未起之前是怎么个样子。然后提起疑情,思惟这是谁?是谁?这一类跟思惟「缘起法」、「缘起性空」的智慧是不一样的方法。 方法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当然,修禅定到了明心的阶段,没有妄念,心性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动念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念头清净或不清净都明明白白。可以说不起妄念,不造诸恶业。行、住、坐、卧之间很安祥,得到轻安。妄念几乎在定力之下不现起,在这方面就会常常把「定、慧」混淆不清,以为这就是证到几果,第几果位了。 其实从方法论来说,佛陀告诉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要看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如是观。「照见」就是智慧的修持方式,「观察」就是在作智慧的抉择。禅定是「制心一处」,心住于一处谓之定;智慧则是「抉择、思惟」。 从智慧、禅定的定义上,应该明白自己一路来的修行方式,是偏重在禅定门、还是偏重在智慧门?自己可以作一个比较看看。 二、闻所成慧 学佛法若要开悟,必然要思惟的,不可能不思善、不思恶,初学者也没有这种本事。初学者一定要先开悟,对世间、人生、宇宙的真实相,经过了听闻,得到「闻慧成就」。这种听闻还得自己去思考、思惟。 舍利弗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为什么会有震撼?他当然也有经过一些思考,把这句话跟自己平时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作一番比较,然后才肯定佛陀的理论是正确的,所以才那么兴高采烈的找目犍连尊者一起去拜师。 听到佛法以后,必须要经过思考的。讲一句话「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不是从禅定门得到,这是要靠理解,是智慧门。有时候一天持好几遍《金刚经》、《心经》,但是派不上用场,因为都是把这种最高的智慧当作福报门来修。 当然一辈子熏习了「所谓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些熏习当然可以带给你来生有般若的概念也不错。 但是,没有依照经典的义理去思考:为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何行持六度波罗蜜,称为「应无所住」?「应无所住」又是如何住? 听《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有几个能照见的?一般人诵般若经典,也是偏重在消业障、增福报,难得几个在智慧门下功夫。所以不容易解脱,证悟,读了这么多,却谈不上闻所成慧的成就。 所谓:「戒定慧」,大乘佛教除了持戒、禅定,还有般若。六度里有「戒、定、慧」这三度,八正道里也有戒定慧三无漏学。佛陀告诉我们,修智慧就要闻、思、修。我们中国的佛教徒,勉强可以说有「听闻」,但因为没有得到胜解,虽然有很多听闻、知识,不能说有「正见」。 「正见」是要从观察缘起法而来的。对「因果的定律」逐步、逐步的思考,一层一层的思惟,才能得到正见。这种思惟缘起法,所得到的结论是,看到世间都是缘生缘灭,所以诸行是无常的。观察到诸法是因缘和合,肯定是无我的。观察诸法都是因缘的假相,才能够思考到一切本是「不生不灭」。 这样得来的结论,就是「三法印」。一般学佛的,都把三法印当作名相来看,讲这道理,如果合乎三法印,这就是佛法。殊不知道三法印是从正确的认识、不断的观察因果的定律以后,逐渐、逐渐养成的正见。培养正见的智慧以后,就得到三法印。 这种对三法印的肯定,自然就能运用在生活上。遇到任何不愉快的境界现前时,当下能够现起三法印的智慧,才是正见的智慧。「诸行无常」,算了,放下了!「诸法无我」,算了,看破了!一切都是无我的,有什么好贪的?唯有从「闻所成慧」得到这样的胜解,才能勉勉强强称为闻所成慧的「成就」啊! 三、思所成慧 没有得到佛法义理的胜解,也就是「殊胜的见解」,思所成慧更谈不上。思所成慧就是「正思惟」。不断思惟无常,不断思惟无我,也就是在思惟《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达到这一个阶段,才勉勉强强算是在修「思所成慧」。 如果想酸的,就会流口水;想贪欲的,内分泌就会起不同的变化。唯有思惟,才有力量来对治贪欲、憎恨、嫉妒、怨恨这些坏脾气。不断的思惟「世间一切是假相」,才有办法降伏自己那个冲动、举动。真正要降伏烦恼,要在日常生活上派得上用场的,必然要思惟佛法,用正思惟观照般若。 所谓贪欲,就是见到境界以后,升起喜爱的感受,才不断的怀念、回忆、思考,才会促使你的身体、语言去采取行动。同样的,用不净观来对治这些贪欲,就是要让你升起厌恶的感受。想到身体死了,臭了,烂了,生虫,剩下白骨,自然升起厌恶感,不起贪恋。 断除烦恼,不是用一般定力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无可否认,定力是绝对可以降伏烦恼的。但是真的断烦恼,必然是要透过智慧门,否则戒定慧的「戒」要作什么用? 无明是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从智慧方面作正确的思考,用正确的见解去破除。禅定、持戒之外,能够有力完全断除习气的,就是智慧。思所成慧就是要不断的思惟,能够解脱的阿罗汉,就是能够思惟世间的无常法,真正的显现出离心。 思所成慧就是在降伏烦恼,断除烦恼。它跟观照般若一样,要正思惟三法印,才有可能解脱生死,证悟阿罗汉。 四、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必须要禅定、智慧达到相当的程度,特别是在入定的阶段以后才能做到。平常要不断的思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只要是缘起的,体性一定是空的。因为体性是空的,必定要靠很多缘来带动升起。 不断的思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不断的修禅定。那么还没入定以前,这些思惟都是属于散乱心的观慧。不过,这种散乱心的观慧仍然有降伏烦恼的力量,只是无漏智慧不容易现前而已。 「因」是主要的因素,「缘」是几个次要的因素,靠着「因」和「缘」的帮助,才能生出一个「结果」。不管是房子,或是人,或是花,或是器具,都是这样以「因」配合「缘」来成立的,所以就没有「我」的自性,它确实是无自性的。(注:佛学上讲「我」或是「自性」,是指一件事情「能够独立的存在,能够永久不变,也能够自己生出自己,不需依靠外缘的帮忙」的特性,不是指平常讲话时讲「你、我、他」的「我」。所以「无我」或是「无自性」就是指「没有上述这些特性」的意思)。 这个无自性就是空寂性,空寂性到底像什么样子呢?散乱心的时候,它是不容易现起的,不容易体会空性那种状态的,所以不容易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思惟四念处,思惟三法印,或是观照一切法无自性,总观一切法空。这样子慢慢入定以后,产生出来的那种禅定的定境跟无漏的智慧,就是跟空性相应。 以这种智慧入定以后,引发出来的无漏智慧,再观察无漏的境界,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无自性,这种境界叫「无分别的境界」,能体会这种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 以「无分别的智慧」观察「无分别的境界」,到了入定的阶段,整个意念都处在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的境界里。从「观照般若」进入到「实相般若」的阶段是这样修的,这就是修所成慧的「成就」。 学佛的过程,要贯通八正道、十二缘起、《般若心经》、《金刚经》这些大乘经论。融贯了以后,不要忽略八正道,唯有八正道才是解脱生死的不二法门,惟有六度的菩萨道才是成佛的资粮,这些是不能够分开的。 唯有八正道才能让我们照见五蕴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才能够行菩萨道。通达佛法以后,知道应该在日常生活里用功夫,晓得自己的修行方法到底是在修智慧还是修福报?是修禅定还是修智慧?要明白这些才不会浪费人生宝贵的光阴。 第八章修习智慧的步骤 每一位修学佛法的人都希望早一点开悟,进到禅堂来都希望明心见性。这都很好,但必须了解到无始以来的这些习气,不是一个禅七可以消除净尽的,一定要悟后而修。在禅堂培养打坐,或者参话头的这些方法、要领,乃至在这里了解诸法的实相,就是开悟了。「开悟」,简单的说,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一、什么是开悟? 舍利弗尊者还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之前,原本跟目犍连尊者都是当时宗教界的佼佼者,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也都是自认为最高的。没有想到听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五比丘中的其中一位)说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两句话,他就得到那么大的震撼,当下豁然大悟。原来世间都是因缘生,世间的一切就是因缘灭,这就是佛法的真理。 很多学佛的人,都希望读大经大论,也希望发心遍阅大藏经,这都很好。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够像舍利弗尊者一样,听了这么一句因缘法,他就开悟了,并不是阅遍三藏十二部的大部头经典,就称为「多闻」,这只是读了很多而已。你没有得到缘起法、生灭法的正见,读再多也是没有用。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对于生灭法,究竟是怎么样生、怎么样灭?一旦通达了这种「因缘法」的理论,就可以称为「多闻」。了解缘起法、般若空性,体会缘起法、般若空性,以此作为修持,以此来证悟,才是真正的「多闻」。 要从缘起法当中,了解世间都是假相,进一步来参究缘起法的平等性、空寂性。证悟到这种空寂性,也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以后,就能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对缘起法已经有了概念,这称为开悟。 像舍利弗尊者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以后,马上开悟,知道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自己生,不是自己有,不是自己成就,世间只不过是假相而已,所以从假相当中找到它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观察这些假相,体会到它是缘生缘灭的,没有真实,而开悟的。 二、悟后而修 修行佛法,特别是修学所谓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都是要开悟以后再用功修行。这称为「悟后而修」,佛法应该要这样子学的。所以「开悟」也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三种。这是在参究话头、提疑情方面得到的一种悟境。 所谓:「悟后而修」,就是要先认识「因缘所生法」,也就是缘起法,了解世间的真实相,改变对世间的看法以后再来修行。现在知道一切是因缘生的,靠因缘而现起的,明白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所以不再执着、不再染着,从此就慢慢的来修行。 我们一向以为世间是真实的,那些贪念、染着,包括对意见的执着,在日常的生活里都要用「持戒」来克服自己。自己习惯性的一些口头禅,讲那一类的话,举止就表现出来,这些都称为习惯。 习惯是怎么来的呢?都是从过去的无明,不知道世间的真实相时,不断地追求世间的一切享受,才成为习惯性。现在既然明白了,对于这些冲动性的行为,就要从持戒来克制自己,避免侵犯别人。因此,生活里要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合法的语言行为。正业:规律的生活习惯。正命:合理的经济生活。)日常生活要尽量的克制自己,不侵犯别人、尊重别人。在行为上虽然能克制得了,可是习气太重,不容易克服。纵然行为、动作、表情勉强可以克制,内心的念头还是放不下,一直在这可爱的境界上或是憎恨的境界上一直起妄念、起分别,妄念纷飞,所以必须修禅定,才会有正念、正定。 三、培养正念与正定 什么称为正念?正念是指所念的内容都必须与「正见、正思惟、般若空性智慧」相应,也就是要能够念一些可以降伏烦恼,可以契入真理的所缘境。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可以降伏烦恼,也可以契入真理法性的所缘境,就属于正念。(注:「所缘境」是指心念所思考或专注的对象。不论修习禅定或智慧,都必须选择一个「所缘境」来使心念专注或加以思惟,才能修习成就。) 一定要把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真理相应的义理,作为修习禅定的所缘境。这种念头合乎中道、合乎缘起,所以称为正念。 什么称为正定?在修行的过程中,因为日常生活都这样子系念,在这种正念里,已经慢慢地对世间的权力、五欲逐渐地淡泊。一旦达到入定,或是即将入定时,在习气上、习惯上已经不容易现起这些行为,因此就与道相应。 生活方面,个性已经很温和,念头已经不再妄念纷飞,行为也没有那么贪求、染着、坚持己见,就能逐渐与道相应。因为是「观无常、无我、不净、观受是苦」等等而入定,定境的内涵里就有一种出离世间的心态。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无漏的定境,它是清净的、与道相应、与法空性相应的,这种根本定就属于正定。 唯有正念,也就是「四念处、三法印」,才能够引生出离心,引发无漏智慧,这种定就称为正定。有这种正定再来思惟正见、思惟三法印,就能够契入真实、契入法空性,得到解脱生死。学佛先要有正见、正思惟,才能以般若空性来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子体悟、证悟、开悟,然后在日常生活时时观无常、观无我等,对世间淡泊、放下、看破,就能得到现生的解脱。 四、菩萨的修持基础!我空观 《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的大菩萨都要作如是观。《金刚经》都是对大乘菩萨所说的,不要以为讲这些「无常、无我」都是阿罗汉的作为,这是大错特错。没有一个不修行「我空观」的人可以成佛,可以成为菩萨。观自在也是观「我空」,照见「五蕴皆空」,才这样得自在的。 《金刚经》中最上乘菩萨所讲的道理也是我空观。要无我相、无人相,这样观察「我空」以后,来作一切善事。离我相以后所作的善事,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这才合乎菩提。菩提是一种觉性、空性,能够离我相、离一切相来作一切善事,那么就合乎空性,能够三轮体空地行六度波罗蜜,这样所得到的功德,并没有功德性。合乎空性,与空性相应,这才是成佛的资粮。若有我执,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那就会住于这些名、闻、利、养。这种心态顶多来生出生到大富大贵的人家,或者生到天堂享受天上的无比福乐,便与成佛不相应,大菩萨的作为还是要从我空观修起的。 《心经》不是天天念吗?它也是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非常特殊的法门。「我空观」是阿罗汉、菩萨成就道业的不二法门,这是肯定的。《法华经》说「唯有一乘道,无二亦无三」,这一乘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正见就是要观察诸法无我。不管大乘、小乘的体系都是一样的,大家一定要深深去体会,去肯定。 《心经》告诉我们要「我空观」,才有办法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佛陀是不会欺骗我们的。《金刚经》教大乘菩萨的根本修行法门,就是教导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何正当、正确的去观想。 一切事物靠因和缘而成,称为「有为法」。不必靠因和缘而成,原本就有的那种空性,称为「无为法」。一切靠因缘变化的有为法,一定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他的速度是很快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地不实在,时间的变化是如露亦如电。要这样的观才能与道相应,与空性相应。 五、静中养成,动中磨练 学佛一定要先认识世间的真实相,开悟以后,在日常生活不断的以修禅定或是持戒,配合智慧一起着手,来慢慢消除自己经常有的一些紧张、冲动的举动、习气。例如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境界,那种不断的思惟,染着,爱恋的一股冲动的力量;或者对憎恨、厌恶的境界也是不断再想起,引发内心生恨的那种习气,然后境界现前时,「啪!」的一声,打、骂的不好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在禅堂里,要「静中养成,动中磨练」,安静的养成持戒修定的习惯,能够明心见性。先把这个修持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出去面对大众,人与人相处时再来磨练,接受考验。自己心里有没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有没有侵犯到别人?是否明白当下自己的心是怎么样子?所谓「悟后而修」,是指开悟了以后,在日常生活里一步一步的修。与人相处,你才知道自己的习气、脾气大到怎么样的程度?你的习气别人容易忍受,还是很难忍受?越难忍受就表示你的习气越重。人家不尊重你,你就大发雷霆,说人家伤害你的自尊,自尊心就是我执的代名词。 人与人相处才好修行,热闹场中作道场,所以要在动中磨练。在禅堂里,要好好地养成一种随时观照,随时明心的功力,这非常重要。世间无常,大家更加要用心,好好的养成修定的习惯,才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能够派上用场。 第九章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 大乘佛教龙树菩萨的《中论颂》里面一句很着名的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句话也是中国天台宗用来成立的教理—「一心三观」的依据。 一、「因缘所生法」 因缘法是佛陀观察世间以后所体证的真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哲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物,不管是有生命、没有生命,有心意识、没有心意识的,都是由两种以上元素、材料或关系条件组合。不同材料或者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结果,佛法把它称为「一合相」。 世间的人就把两种以上的材料、元素、关系、条件,组合成自认为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产生一种盲目的染着、执着,想要贪爱、追取。因此,造出种种的善恶业。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穿世间的假相。一旦看穿了,那个层次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所谓的实相。 例如:一本书是经过作者思考,还有笔、电脑、打字机等种种的因缘写出稿子,再经过印刷厂制造成一本书。这一本书的「近因缘」是作者的学问、知识和文笔的技巧;「远因缘」则是这个作者靠什么因缘来到世间,他凭什么因缘得到知识学问。 一本书的成立要经过那么多的因缘、关系、条件组合而成的。既然是靠因缘和合的,就很容易知道它不是自己有的,它是靠因缘有的。它不是自己生,是靠因缘生,不是自己成立,它是靠因缘组合而成立的。 世间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必然是要两个元素、关系、或者条件、材料的组合吧!有生命的个体也是这样子,总是要靠母体在某种过程中生下来。 佛法说「诸法因缘生」,「因」是形成这个结果的主要部分,「缘」是所有能够帮助形成现在这个结果的那些关系条件。「因」跟「缘」和合起来,就是一个「果」,每样东西都称为「果」。 例如这座禅堂就是个果。禅堂之成为禅堂,必然有它的因,基本上有「土地」为因,「材料、设计图、人工」为缘,才能构成这个禅堂。又例如星云大师四十年前卖掉佛教文化流通处的房子,来买大树乡这块土地,那么大师就是「因」,信徒的需要为「缘」,买下这个山头、盖这个道场为「果」。 世间的一切就是这样子,主要的「因」加上次要配合的条件为「缘」,产生了「结果」。不管是「同时的因果」或是「相续的因果」,必然通通包含了两种以上的因素、条件、关系,故称为「诸法因缘生」。 二、「我说即是空」 因缘所生的果,我说即是空。佛法说这种状况称为「空」,所以「空」是靠一切因缘的假施设、假合而成的。没有真实的独立体,没有真实的永恒体,没有真实的实在体,所以不是独一的,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实在的。只要一个因和一个缘构成一个结果以后,它会影响左右前后的关系,它本身也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它自己。 例如:这个房间的周围圆圈本来没有地毯,由于走路时有声音,会干扰静坐的气氛,有这种「需要」为缘,因此铺上了地毯。可见种种的需要,都是成为后面结果的因缘,每一个前后的因果都是互相影响的。 一般人都会讲:「目前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是一种因果循环」,其实一点儿也不错。既然了解一切都是靠因和缘而生的,一切都没有自己的体性,都是靠因缘而成为这个样子。例如塑料原料由于模子的大小不同,而成为家庭用具,或成为工业用品,或是成为建筑材料。「缘」的不同,就好比工厂里的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同,所以作为产品的「果」就不一样了。 可见每一样东西都是随因缘而成立的,没有自己的体性。成立以后又受周边的影响,使它的质量不断地改变,终于破坏、消失。消失并不是真的消失,能量的归于能量,质量的归于质量。或者不同的质量分散开来,又去和能够跟它相应的一些材料结合起来,构成另外一样东西。 一切事物都是在因缘的变化之下,成为这个样子或成为那个样子,没有一样东西有自己的体性。佛法说世间一切只要是靠因缘生的,都是「无自性」(没有自己独立不变的体性),无自性的本意就是「空性」的意思。 中国佛教两千年来已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平常都能谈得出一点佛法,只是不明白世间的真实相而已。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宇宙世间的真实相。要认识这些真实,那就唯有透过缘起法才能解释世间一切,才能点破世间假相,让我们透视假相而得到证悟—它的真实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生灭。 三、「亦为是假名」 世间既然都是因缘生的,都是一种假相,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的 一旦因缘成立以后,它又会去影响别人,也会受别人影响,然后不断的变化,所以没有固定的、永恒的「果」。这种「诸行无常」的道理,虽然也能讲给别人听,安慰别人世间是无常的,事实上真的有一件重大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是放不下的。为什么?因为「诸行无常」是你得来的知识,不是你的正见。 你只不过是耳朵听一听,或是自己观察世间,体会到无常,但并没有从缘起法去深刻的思惟,再加以深入的观察,然后对这种见地做一种肯定:肯定世间在缘起法、因果定律之下,从有到无,从生到灭,从生到死,必然是无常的。学佛要先把这样的正见培养起来,才有可能解脱。 平时偶而讲一讲「世间无常」,怎么能构成你的人生观呢?必须时时刻刻去思惟「诸行无常」。为什么?一切都是缘起的。靠因缘带动而现起,依因托缘而生起,称为「缘起」。既然是靠因缘而现起,就不是自己现起,不是自己生,不是自己有,不是自己成的。肯定这一切都是假相,都是无常的。在无常之下,为什么要执着权力、地位呢? 执着贪求,有求则苦,无求乃乐。有求就害怕「求不得」的痛苦,有求是一种颠倒的虚狂妄取。世间是不真实的,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称为盲目的追求。得到权力,你又能够怎么样?过几年不是还要换人吗?学佛能够正确的观察缘起法,认识世间的无常相,才能真正放下权力、名位和欲望。 能放下,就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态。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自在」。能够对缘起法做如是观而得到自在,这个人就称为「观自在」。大家想要自在吗?唯有观察缘起法!缘起法是解脱生死、当下自在的不二法门,这是佛陀证悟的。 (二)每一样东西都没有独立的个体 每样东西哪里有一个独立体?「我」的定义是「能够主宰,能够独立」的。以人来说,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部分。物质又分为「地、水、火、风」;精神又分为「受、想、行、识」。以众多的精神体和物质体结合而生,简单的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众的和合,称为「众生」。 「人」并没有实在的个体。一旦死了,「地、水、火、风」各归各的,「受、想、行、识」回归到这个识,继续附着在下一个名色(注:精神与物质),成为另外一个个体,继续再投胎转世。「识」只不过是我们身、口、意的行为,从「质量」转换成「能量」的无量无边的记忆力,所以它是缘起法,是不真实的。 能够观「诸法无我」,对世间的欲乐!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及男女情欲,就能慢慢转淡、放下,现生就能在五欲、情欲方面得到解脱自在。 四、「亦是中道义」 《心经》指导我们观照一切是缘生的的方法,它体性是空的。地、水、火、风没有真实,组成的「色」就没有真实。它的体性是空的、是无自性的。观察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它的当体没有自性,无自性就是空。「空」是从物质当体去观察出来的,这就是「中道」思想。 现代物理学说是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不同型态的东西,产生迥异的功能,它的名称也不同。一切随因缘成为这样,成为那样,而有不同的形状、大小、体积、功能、作用。世间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 「缘生的」就是物质的现象,「体性是空的」就是它的真实相。色和空是相同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能够透视它的虚妄不实,当下就能认识它的无自性(注:没有独立不变的体性)。因此,知道假相的「现起、存在、变化、消失」不是真实的,并没有永久不变的生灭现象,《心经》把它称为「不生、不灭」。 就好像虚空一样,不管乌云、白云怎么现起、怎么消失,对虚空并没什么影响。这个没有变动的「虚空」可以空,并没有垢净,一切法的真实相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体悟就是「涅盘」的境界。只是用「寂静」来形容「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等种种变化的不真实而已。 「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透过缘起法来认识世间的假相,就能够进入到世间的真实相。观一切法即是缘生而无自性,就是见到一切法的法性。这个「见性成佛」也就是我们参禅、明心见性的最终目标,也是皈依三宝里的「皈依法」、「皈依涅盘」的最终目标。 学佛的最高层次就是皈依法,皈依涅盘。涅盘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要先不断从缘起法来观察世间,培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样的见地。慢慢的一方面得到解脱自在,一方面对世间毫无贪恋,而逐渐与涅盘的真实相相契合,进入「涅盘寂静」的境界。 有了这种心意识的见地,就是正见的「成就」。这对解脱生死来说,是真正的「出离心」,出离三界、出离五欲、出离世间法而进入「出世间法」。 五、断除生死的过程 从缘起法来观察,解脱生死是有可能的。由于六根接触六尘,缘「触」而有感「受」,缘「受」而生起「爱」着,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生」,缘「生」而「老死」,缘起法的「流转门」就是这样形成的。 回观「还灭门」,六根接触六尘生起了「出离心」,不贪恋世间,所以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尽则一切痛苦皆除,因此,得大解脱,得大涅盘。 大家要有这样的知见,这就是正见。从大乘佛法来说,称为「般若的空性智慧」,能够观一切法空。为什么?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缘生无自性的。 语言是透过思惟才有的。心不平则鸣,有意见一定是有「接触,感受」以后,才会想象、分析,得到概念而成为语言。因此,语言是缘起法,是无自性的。心念的思惟一定也要透过六根的接触,才会有思惟分别,思惟也是缘起法,也是无自性。身体的任何动作也是都跟外境有因缘,而有动作。 所有的语言、文字、心念、世间一切相,凡所有相都是虚妄,都是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认识它的实在体性,就知道一切是假相,一切的本来是不生不灭,就不会加以虚狂妄取,不采取行动就不会继续造业。 没有造业,再加上定力的培养,业的这股潜在力量就不会形成一种冲动力来引导我们投胎转世。认识世间的真实相,称为「般若智慧」,又称为「明」。原本认为世间是实实在在的,称为「无明」。以空性慧的「明」来对治虚狂、妄取、颠倒的「无明」,自然有解脱生死的可能。 对世间的一切要作如是观察。为了要培养这样的一个观念,就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作参话头,作为你的疑情或是思想的一部分。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种不实在相,经常作为参究的话头,甚至成为口头禅,一样能构成对外境的一种自在、解脱的力量。当禅定的力量慢慢地达到「近分定」、「未到地定」,或是能够达到「根本定」更好,自然会引发空性的无漏智慧。 以这样空性的无漏智慧,来观察世间无自性的一切假相,就是以「无分别智」观察世间的「无分别境界」。最后契入时,全体脱落,得到内在的超越,这就是达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证悟境界。能观的智慧是无自性的,所观的境界也是无自性,契入成为一体,称为「无智亦无得」。 了解缘起法以后,就要懂得彻底的放下。人生最后是一无所有的,「千间房屋一张床,家财万贯三餐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间一切乱纷纷,最后是不了了之。你能够带走什么呢?放下吧!能放下,才能真得解脱。 第十章解脱的生活—《心经》与人生 《心经》在中国是最普遍的经典,在所有经典中,《心经》所诠释的智慧最为精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百多个宇,但却是很完备修行的方法。 中国佛教徒在做早晚课诵时,都会诵一诵《心经》。遇到法会要超度亡灵时,也会念一卷《心经》,然后回向给他们往生西方净土。但是,极少人知道这《心经》是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无价之宝。它的目的是要解除我们心灵的苦闷,去除一些圣碍、担心,使每天能过着自在的生活。 《心经》和《金刚经》都是教我们要看破、放下的,因此,「空」的思想就很浓厚。当然,为大菩萨所讲的《八大人觉经》,无常的思想就更加浓厚了。这部经的字数没有《心经》多,但提到「生死」这个词就有六、七次!其他如「无常」、「国土危脆」,都是菩萨在日常生活要时时观无常、无我、苦、空。学习人间的佛教,特别重视这种智慧的修习。大乘的菩萨是讲究福慧双修,但是要做到福慧双修,必先在智慧上培养正确的理念。 一、《心经》的宗旨 《心经》的宗旨就是离苦得乐,所谓「离苦」即是经文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得乐」即是「观自在」。修行的关键在于破除我执,也就是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 (一)为何要照见五蕴皆空 这个世间本来是很苦、很苦的一个世间,有各种各种的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这些痛苦在思想上有了错误的执着,以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要离苦得乐,就必须先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消除人生种种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后,在日常生活中远离颠倒梦想,才能真正没有恐怖。 (二)远离颠倒、梦想、恐怖 为什么远离颠倒梦想以后,就没有恐怖?首先清楚自己平常都有些什么恐怖、害怕?一般人不管是已经在工作,或者还在求学,常常都会罣碍未来的事情,害怕自己的前途不乐观,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想要的得不到……等等。 《金刚经》为什么讲「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的因缘很难讲、很难解释。未来的事情随时都会变的,没有一件事绝对是这样子的。既然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没有办法预料,不要老是为自己的未来在那里计算,只要注意眼前,把握当下。 一般人不能理解「未来心不可得」,每天都一直在担心、罣碍。如果分析这些担心、罣碍的来源,不外是从「我执」产生的,必须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够远离这些担心、罣碍,没有恐怖。 颠倒、梦想就是一种「戏论」相,本来是不真实的,却都认为是真实的!譬如心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妄念,不管是怀念以前的事情,或是偶而想起好朋友,乃至一些很喜爱的境界。只要一想起来,就会随着心里那个境界一直深入地幻想下去。 这些幻想不但不真实,而且也几乎是难以实现的,那是一种「颠倒」,或是一种「梦想」。可是每个人确实常常在心中浮现的那个幻境里不断地妄想,因此才把它称为「戏论」。会继续幻想的原因,就是内心里存在着一个「我」的概念,觉得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我」,才会生起一些颠倒梦想。如果以般若智慧来破除我执,就能远离这些颠倒梦想。 (三)离苦得乐的境界—观自在 无有恐怖的心境就是《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得不到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种种状况,心里就会很苦恼,很害怕,这是因为「我」很想要得到那个东西的关系。 如果你想要没有恐怖,一定要观想般若,而且不是泛泛之谈,是要很深刻的去思考世间的一切确实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真实的,一切都是假相的。这样不断的观察,直到破除了一切法执(对世间万物的执着),破了自我的我执,才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不为外境所迷惑,这种思考就称为「观照般若」。 有了这个观照的智慧,日常的生活就要经常深深的思考「世间一切都是假相」,凡是遇到境界就是这样子处理,这种修行方式就称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那么当遇到喜爱、厌恶、担心、罣碍的境界现前时,就会利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处理它,放下这个烦恼。 要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假相」,首先得思考「我」这个概念到底实不实在?这个「我」其实是一个假相,它是五蕴(身体、感受、概念、行为、意识)和合而成的。只要其中一项因素改变了,现在的「我」就跟前一刻的「我」不一样了。这个「我」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都在受环境影响的,眼前的「我」只是一个暂时的假相,它是空的。 以前觉得五蕴都不空,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完全不变的「我」,一直担心想要的「我」都得不到。就算「我」已经得到的,更担心会失去这些好因缘。因此,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关键就在于「照见五蕴皆空」。 二、何谓般若 般若又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个阶段。有没有听过:「对世间的欲望淡薄一分,道念就增长一分」?这句话若能了解,对世间就能够看透、看开了。要做到这样,你起码要达到「闻所成慧」的阶段,也就是对缘起法、三法印先有正确的认识才行。 「思所成慧」中国人比较少用到,不容易自在。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定要用到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在八正道里称为「正思惟」,依照所学的佛法理念,去思考世间的真实样子。在日常的生活里,对于现象界所发生的一切,都这样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它确实是无常、无我、是符合因果定律的。这样逐渐构成的人生观,称为正见。等到禅定能够修到入定,在定中体悟三法印的道理,那时才称为「修所成慧」。 (一)缘起的定义 《心经》的这个「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若明白的话,这个智慧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大乘菩萨的智慧比较高,看到每样东西能够直接观察到它的空性,知道它的关系是因缘和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体性,当体就是空的,菩萨的正见也是空性。菩萨跟阿罗汉相比,阿罗汉的正见是缘起法,从深刻地认识缘起法而开悟。 缘起的定义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个「生」是「现起、冒出来」的意思,「此生故彼生」的就是「因」和「缘」现起来时(此生),这个「结果」就会生出来了(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是「因和缘」已经存在了(此有),那么「果」就会跟着存在(故彼有)。前一句是强调「果」生出来的那一瞬间,后一句则强调「果」生出来以后的存在状态。 每一个因和缘,它的前面一定又有它的因和缘。往后即便是坏掉,它的零件各自坏掉,还会继续往后发展。不管是构成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或者其它情况,反正都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发展下去。观察缘起法以后,会发现世间是无常的,一切是无我的,每一样的东西当下是涅盘寂静的。用这种智慧来观察世间,就称为「空观」。 譬如桌上这个闹钟是一个结果(故彼有),这些干电池、螺丝、塑胶盒子等等,所有零件都是因和缘(此有)。再从每个零件来探讨,它本身又是一个果,有它自己的形成原因。譬如这个塑胶盒子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有塑胶的原料和模子(此有)。有那些条件,壳子就就能产生了(故彼有)。 塑胶材料也是一个果(故彼有),因为它是从化学工厂、炼油工厂被炼出来的(此有)。继续追溯上去,每个材料一定是要「此有故彼有」的。例如有了石油,才能提炼出塑胶制品、颜料、或柏油路的材料,每样产品都是在生产过程不断变迁之下形成的。 有了现在这个「果」以后,跟周边的其它成分合在一起,又成为一个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再跟周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又成为下一个新产品。这样子持续不断,就是依照「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在演变。 由于父母的结合,再加上前生阿赖耶识的投胎,而形成了一个新生命。母亲和父亲只是提供一个物质(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还要神识去跟这个物质结合。从此,母亲要供应养分(此有),受精卵才会慢慢长大成形(故彼有),一直到诞生为止。 婴儿出生后,还是依着「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例如吃奶、换尿布、……才能继续生存。从出生到死为止,身体都不断在变化。等到逝世,就「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没有呼吸、温度,身体就会开始腐烂。仔细思考世间一切事情,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按照因果的定律在变化。 (二)诸行无常 了解因果的定律以后,有没有比较清楚的发现—世间没有一件事是固定的,它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一直在变迁,是一种过程。佛法就把这种状况称为「诸行」,也就是「流行」的意思。一般人都会说:「现在流行什么衣服、什么发型?」其实,政治、经济,乃至整个宇宙,包括地球的运转在内,都是一种流行。有了智慧之后,一听到「诸行」,就晓得世间的一切都是处在变化的过程里。在这变迁当中,没有什么事是固定的。对于世间的一切,特别是权力、欲望,就能够慢慢的看淡,放下。就算你很热衷地追求权力,等你追求到了,没多久又有变化,又换上别人担任了。可惜凡夫就是这样愚痴,以为:「就算是一任,那怕只有三年、四年,我也甘愿!」凡夫只知道执着,他没有想到时间是很快速的,顶多由六年、十年、做个几年,权力必定要消失的。 佛光山文教发展委员会总会长慈惠法师,常常提醒大家要有危机意识。真正的危机意识就是佛教里的无常观,它还包括「无我」的思想。要跟大家强调的是,中国佛教徒大部分都会认为这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太消极了,这是很大的错误。 (三)诸法无我 在缘起法的「此生」跟「此有」中,就含有「因」跟「缘」的作用,也就是含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纵然材料和成果是一样的,不同的运作过程也会改变这个结果。譬如纯金可以打造成一个戒指,或一个耳环。纵然纯金与戒指、耳环的质料是一样的,但是还有提炼它的火,使它软化的温度。不同的技术过程,打造出来的戒指、耳环就不一样,每一样事物都是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所形成。 「诸法无我」的「我」在这里不是指「你我他」的我,而是指「独立性」的意思,因为独立才不会受人牵制。一个人受人牵制,就会感到不自由。要你哭、要你笑、要你怎样你都要服从,因为你是受他牵制的!那么独立了就可以不受牵制、不受影响。「独立的」可以说就是「自在」的意思,没有独立的,就不能自在。 能够独立,又能够支配别人,一般就把他称为国王。国王的权力可大了,不但能够作主,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且要怎样就怎么样。像秦始皇,虽然派人去寻找长生不死的药,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开始建造坟墓。他坟墓不是死后才造的,而是在生前就开始打造。他又要找长生不老的药,又要建坟墓,可见就算是国王,在面临生死大事时也是没有办法自主的。 在「此有故彼有」的因果定律下,大家思考一下,没有一样事情可以独立的。就连我们的身、心也是互相牵绊,不能单独作用。当精神萎糜的时候,纵然很健康也是很懒得动;就算身体有时候很不好,纵然情绪很高昂,也是走不了。这就是精神跟物质互相牵制的结果,做不了主的。 人生在面对这两种关系,是无我的,不能自主的。之前跟大家讨论:「不要把无常跟无我看得太消极、太悲观。」释迦牟尼佛透过缘起法则来观察世间的种种相,不管是有生命、没有生命的,有心意识、没有心意识的,都是在这样辗转相依相靠的关系下一直在向前推进,在起变化,世间是没有固定样子的。目的就是要指出世间的真相「因缘法、缘起法」—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固定的。他是要我们正确的认识世间,这并不是积极或消极的理论,而是世间的真实相。 因此,不要说:「哎哟!一天到晚说无常、无我实在太消极」!这世间本来就是无我的、没有独立体的,唯有这样观察,才会随缘自在啊!这种是很自然、很直接的思考,要把「观念」改变成「样子」。 看到任何一样东西,觉得确实好看时,在世间法来说,不能否定每样东西有好坏之分。在比较下,确实有些比较精致,有些比较粗糙、好看,有些比较不好。这种世俗的假相,不能否认它。 只是当你被那种「好看、精致、功能殊胜」的外表所吸引时,要马上返观内照,在心中观察:「那是假的、那是不真实的。因缘一变,就不再那么好看,那么好用了!」否则等你离开现场,心里就会进一步怀念,想了又想,那种情况就称为「爱」。什么是「爱」?就是当你接触了某一个东西,某一个境界,某一个人以后,心里就深深的染着它,无法自拔。从此以后走路、吃饭、睡觉,老是想着它,眼睛张开来就想,一有空闲就想,这一种心里状况就称为「爱」。 心里有爱染,基本上是因为有「我」(五蕴)这个观念才延伸的,在生活中必须经常观察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无法独立、自主)的。这样观察,才不会被外境所迷惑。你以为是真实的,其实并不是对象真实,而是自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五蕴),然后才接着有一个「外境」可得!禅宗祖师常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百花丛林过,片叶不沾身」,这些是要具有般若智慧才能有这样的心境。 (四)涅盘寂静 培养正见,就要依照缘起、因果法则来解释,分析这个世间。分析以后,确实感受到一切都是在变迁的过程当中,确实是如此地无常。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让它慢慢成为你的观念。这样子深刻地理解缘起法所得到的智慧,以及慢慢培养出来的人生观,最后就有办法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观察中肯定一切事物是没有实体的,是空的。 「无常」的当下就是空性,「无我」的当下也是空性,因此,这世间是空性的。就算是地球本身虽然是长久的存在着,但是它仍然不断在运转,从无限的时空来看,它还是有毁坏、消失的一天,毕竟它还是一种假相。 在缘起法的观察中,让我们透视出一切事物本身就是个假相。在这种虚幻的假相之下,透视到它的体性是空的。能透视出世间一切并没有真实的生灭、来去、垢净、增减,就可用「涅盘寂静」来形容世间的真实相。从事相上来看,世间法都是无常的、变异的、缘起的,又称为「有为法」。从体性、本质来看,世间法是空性的、无我的、没有真实的生灭、来去,又称为「无为法」。因此,空性是不离世间而成立的。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三个结论,一般都称为「三法印」。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说:「哦!三法印呀!你讲的内容如果符合三法印,那就是佛法了。」这样讲虽然没有错,但是这种说法太简单了,怎么能够解脱呢? 三、经文的意义 (一)观自在菩萨 如果能够以般若的智慧来处理事情,心中就不会紧张、不会担心、罣碍,也就没有恐怖,也没有颠倒梦想,这样的生活就称为自在。《般若心经》是要我们得到一个自在的人生,它的第一句话「观自在」的意思,并不是说另外有一个人称为观自在菩萨,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观自在。 这个「观」就是思考、观察。外面的境界、东西如果是你很喜爱的,你要马上返观内照:「它是真实的吗?」要用佛法来思考、观察:「它是因缘和合才成为这样子的,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起变化,会消失的」。因此,不必太贪恋它。心里既然存着「不必贪恋」的念头,那么人家愿意给你当然很好,不给你也无所谓,也不用太在意。「无所谓」就是一种自在,这种生活态度就称为「随缘」。但是要随缘,就必须要「观自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可以先检查一下,你想要追求的那样东西,关系条件够吗?因缘具足吗?不具足那就算了,不必勉强追求那个「果」了。因缘具足时就随顺这个好因缘吧,但也不用太贪爱,因为它还会消失的!《心经》里这几句话,跟我们人生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 (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那么,菩萨是很直截了当地,依照缘起法来深刻观察世间,而体会出它的空性,称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缘起的字面意思是「依因托缘而起」—依主要的「因」,加上次要的「缘」(此有),而生起这个果(故彼有)。世间的人、事、物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缘才能形成。依照这样的因果定律,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闻到的,有光靠自己就能独立存在的个体吗?没有!都是依因托缘而成立的,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佛法把它称为「无自性」,又称为「空」。 「自性」就是能够自己生自己,可以自己单独成立,自己单独存在,可以永远不变。符合了「自生、自成、自有、永远不变、永久有、实在有」的条件,才称为「有自性」。世间的一切都是「无自性」,都称为「有为法」,是因为都需要依因托缘,靠关系条件才能成立的。不需要靠关系条件而成立,永远不变的称为「无为法」。因此,「空性」和「涅盘」都是无为法。 大家是否能清楚了解到:「凡是世间的东西都是假的,都不是自己生的,没有真实的,没有固定的」?世间的真实相就是这样,这与态度消极或积极是不相干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的意思是:用这样的理念来看世间—凡是所看到的都是假的。 (三)照见五蕴皆空 「中道」就是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换句话说,不偏于物质,也不偏于精神。「空性」就是在物质的当体去了解它的「无实在性、无独立性、无永存性」。开悟了就能明白「色」(身体)的当体就是「空」,色跟空并没有差别。因此,《心经》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来表示它的中道立场。 「受、想、行、识」也是如此,随因缘而生的。「受」是六根接触六尘时,同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它是缘起的,不是自己本来的感受。随着情绪的好坏不同,同样接触到一样东西,所产生的欢喜与痛苦感受也会不同。因此,感受没有一定,它会随心情的变化而有不同。 「想」也是缘起的。由于接触而有感受,有感受以后再分析、归纳、综合,所以「想」也是无自性。「行」是一种决定性,根据前面的「想」,然后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这种「行」也是无自性的,缘起的。而「识」就是身、口、意行为变成能量化记忆力的累积,成为我们的心意识,因此,记忆力也是无自性的。 「受、想、行、识」都是无自性,不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简单的把它归纳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的)。因此,五蕴(身与心)都是空的。 (四)度一切苦厄 外面的人会说:「你们学佛的人很没有竞争力!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竞争力!」我要告诉各位,如果你具备了这样的观念,才能有办法,因为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 唯有这样你才不容易被打倒,一切的人我是非,荣辱毁誉都不为所动,不受影响。如果你是平平庸庸的,别人不会嫉妒你。假如你非常有才华、能力,与你有缘的人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跟你无缘的人,就会很讨厌你、想办法处处打击、毁谤你,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子。 如果想努力、要有成就,那么只要有佛法,你就可以不怕种种批评、打击、侮辱、毁谤、伤害;这些都是缘起无自性,都是空的,本来就没有实体,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了解这个道理,绝对是可以站得住,继续做下去,不怕别人的种种伤害,「有佛法就有办法」就是这样而来的。佛法是教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来引导生活的行为,这就称为修行。这样的人间佛教怎会没有竞争力?怎么会消极呢? (五)色不异空 众生在迷惑的时候,都希望追求一种永远不变的境界。「我」的定义是可以主宰的、自由自在的。但是世间从来没有固定过,一切事物都是关系条件的组合,不是人的意志力可以自由操纵。譬如婴儿只要呱呱坠地,就会每天逐渐长大、老化,没有一刻停止过。任何人都无法用意志力来让自己青春永驻、永远健康、聪明、行动敏捷,或是永远好运当头。我们无法永远留住青春、美好、幸福的那一刻,才会感受到世间是苦的。 因此,时常观「缘起」,慢慢的就会发现世间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必然是苦的。既然是苦的,就一定是无我的,不是自由自在、快乐的。声闻的阿罗汉就是就是这样观缘起、观无常,逐步分析、观察,才知道是苦、是无我的,进而得到解脱。如经典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这里的「见法」就是见到一切法的空性。 菩萨智慧比较高一点,讲到缘起,就知道是空的。缘起法是物质(色)形成的原理,任何物质都是依因托缘而生的,因缘散掉时物质也跟着坏灭,因此,色的当体就是空的。「色不异空」就是「物质与它的空性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在每个境界当下,就能直接观察到物质的空性。 释迦牟尼佛能够证入涅盘,也是观察一切法(人、事、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灭,体悟它是不真实的,所以见到一切法的空性。智慧所到之处,就可以透视一切事物的假相(外在的形相),认识整个宇宙是无自性(没有独立、永存、不变的特性)。佛以智慧为身,他的智慧称为「法身」,所观察的宇宙称为「法界」。
查看: 1060|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店宝积寺释心定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