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硬性标志是中国未收复领土丢失的领土么?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欢迎大家参考!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也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彩新篇章。
  要重视研究和科学判断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关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没有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没有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但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但另一方面,这种不变又是相对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我们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三个&前所未有&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新情况。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我们的政治定力、发展定力、战略定力。
  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和把握。我们是在较短的历史进程中同时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的任务、矛盾被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时空压缩带来的任务艰巨性、矛盾多重交织带来的问题复杂性、协调难度加大带来的稳定风险性。这种状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找到我们中国人的独特解决办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离不开人民创造、人民推动、人民发展,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广泛参与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解决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直面问题过程中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在回应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凝聚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在提升实践经验过程中总结人民的创造和发明,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新路子。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新里程碑。这不仅是因为它以最佳完美方式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接,而且首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即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履新就职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将这个历史重任定位为&中国梦&。此后,他十多次在国内外众多场合,阐发了&中国梦&思想,表达了要持续接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这些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肩负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历史由来和中国共产党的追梦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的那次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讲的古代中国盛世。中华民族自秦汉始,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富强民族&独领风骚&达千年以上。
  中华民族在古代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早在西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直辖郡县东北设至朝鲜半岛有四郡,南方设至越南北部有三郡。唐朝的盛世疆域西至咸海,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北纬18度,版图达1000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即北面西至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西南至克什米尔地区和喜马拉雅南麓;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辖钓鱼岛),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北至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共约1300万平方公里。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当代中国的领土范围是以清王朝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疆域版图为基础确定的。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但是,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就是到了近代,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晚清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这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既蛮横地强迫割地赔款,又贪婪地攫取种种特权。继在明朝时葡萄牙人割去澳门之后,英国割去香港,日本侵占台湾,沙皇俄国夺走了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西伯利亚一大片,使中国失去了300万至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不仅如此,这些侵略成性的列强还索要所谓&战争赔款&,硬是活生生地拿走了十几亿两白花花的银子。其中洗劫华北京畿、进行野蛮烧杀淫掠的八国联军,索取了4.5亿两白银(平均从当时每个中国人身上搜刮一两)。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掠走了2.3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才8000多万两。曾几何时的泱泱大国,濒临亡国灭种边缘。
  中华民族是个不畏强暴、酷爱独立自由、敢于反抗外敌入侵、自强不息的民族。面对国家衰败和民族危亡,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封建统治者的革命斗争。同时,奔走世界,寻找强国富民的真理,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但是无论考察西洋还是留学东洋所获得的这个理论那个方案都不能拯救中国出水火。即使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第一个伟人的孙中山,尽管首次破天荒地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伟大口号,并且经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却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变革,帝国主义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使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国不成国。
  千年中国盛世与百年中国衰败的变奏曲,成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背景。正是这个背景,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接过先进中国人&击鼓传花&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两大使命的&中国梦&之历史。这段历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既波澜壮阔,又多险阻曲折。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28年时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党成立后不久就明确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基本纲领;随后迅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中。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党领导人民经过10年土地革命战争、8年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创建新中国,初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
  接着,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艰辛探索。这段历史有严重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基本的,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个时期,无论是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无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之镜。
  当今,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神州大地发生惊世巨变,实现了三大飞跃,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飞跃;还有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飞跃。这三大飞跃,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外贸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国。这30多年,是党90多年历史唯一没有发生大的曲折和挫折的时期,是共和国60多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继续奋斗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接力提出&中国梦&,明确其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讲话道出了奋发图强的中国人的心声,对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是极大鼓舞。
  &中国梦&这个概念虽然古代中国已在使用,近代中国一些有志之士也对&中国梦&以美好愿景的企盼,但将&中国梦&赋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确内涵却是在当代中国。新世纪第一个10年,已有不少学者在研讨&中国梦&的主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这说明&中国梦&的提出,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也有当代社会思潮在聚焦推进。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届新的中央领导来说,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肩负重任的接力意识。他在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中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好、发展好。&这个伟大事业,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
  毛泽东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有民族复兴思想的革命家,但却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构想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提出要将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代前期,他提出&四个现代化&思想,并表示要用100多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随后,周恩来在1964年底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报告中,周恩来重申这个蓝图,成为&文革&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那么真正制定实现民族复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则是邓小平开启的新时期。邓小平已经使用&振兴中华民族&概念。他的&中国梦&思想不仅贯穿在他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而且还着重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这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从而成为&中国梦&的基本路线图。
  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细化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步骤,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使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成为提出 &中国梦&主题的重要依据。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进一步强化&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提出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政治宣示。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五位一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之后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闭幕会上讲话,首次论述了&中国梦& 的实现路径问题。两个半月后,他在5月31日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条: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这条道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他多次指出:道路决定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国人恩赐给予的,而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探索开创的。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他所说,&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30多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也就是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精神的力量。他常引毛泽东讲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警句。这里讲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所凝聚起来的全民族的&精气神&。中华民族所以能延续5000年,谱写人类悠久文明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完全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不断与时俱进,开启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将这两个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合一起,形成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但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的&精气神&。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因此,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的精神动力。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就职的讲话中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在谈到&中国梦&时,他不断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用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论&中国梦&时,很强调这一点。因为现在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起来后会搞霸权主义、欺负别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对战争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以为中国发展起来后搞霸权主义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从自己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永远不会动摇。
  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现富民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明大义的话,表明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梦&最真诚的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真实的愿望。
  放眼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上述四条,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 &中国梦&的实现,最终也是有益于世界人民的美丽梦、幸福梦。
  &中国梦&的三步发展战略和四大基石性要求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是说,从现在起,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还肩负着三大历史重任。这三大历史重任实际上以此前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绘制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从宏观言,它可视为今后的三步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在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在1981年提出的。1984年3月,邓小平将小康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在一起,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标准在不断提高,时限也有所变化。1987年3月以后,他多次指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国家在1997年提前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任务后,党的十五大提出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党的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要求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明确规划了如何从&总体小康&提升为&全面小康&的实现途径。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基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十八大提出坚决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要取得新的跨越发展。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只要不发生意外事件,不爆发战争,到2020年建党100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第二步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最早是邓小平在1987年春天提出的。当然,这个目标是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补充完善过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前述毛泽东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作了调整。他先是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他说:过去&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从1987年3月始,他又调整了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由原来提出的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他多次指出: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主要考虑到国家基础弱、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实事求是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在强调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于上述党代表大会明确的奋斗目标,十八大进一步将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党的历史重任。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目标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三步应当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后继续奋斗,全面实现现代化,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后的发展战略,在目前的党代表大会文献中均没有涉及。但是中国还要继续前进,奋斗目标是什么?联系到毛泽东和邓小平过去的一些设想,那就是努力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讲过: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邓小平在讲发展战略时最初也是认为到21世纪中叶可以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他在1982年8月会见外宾时说:在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此后三四年内,他还是讲,只有到那时接近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才是发生大变化,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有如上述,1987年3月后,他降低了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将此前讲的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提出&中国梦&之后,如果到本世纪中叶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无疑还要继续奋斗。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的。按照他们的标准应当是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更高目标。
  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脑际不断思索的问题。他在众多讲话中从不同角度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不同要求。这些要求既是多层面的,也是多维度的。如果说,前述实现路径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讲的,那么他还从社会具体实践层面提出了四大基石性要求。这也可简称为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四大基石&。
  第一,一定要坚持信仰宗旨。十八大报告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第一条讲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信仰,第二条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维度。或者说,前者是理论维度,后者是实践维度。两者是统一的,也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信仰。否则是空头革命家,不是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看是否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是否真心实意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最大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很强调这两条。对于理想信念,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多次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关心人民疾苦,与人民心心相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实际上就将理想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一起来了。因此,追逐和实现&中国梦&, 一定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一定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伟大宗旨。
  第二,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支点。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才巍然屹立在亚洲东方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继续向前发展进步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改革开放。要实现民族复兴,说白了,就是在、也只能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竞争、大博弈过程中来实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处于世界之外,也不是处于世界的边缘,而是身临世界大国的大竞争、大博弈舞台的中心。不改革、不开放已经不可能了。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者昌,逆者亡,倒退没有任何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进入了攻坚阶段,进入了&深水区&,更需要勇于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它不仅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的发展。这些论述表现了中央巨大的政治勇气。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第三,一定要坚持反腐倡廉。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只要有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只要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产生腐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这些年接连查处的一批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乃至科级官员,都肆无忌惮地大搞权钱寻租、权色交易,却是令人震惊的。腐败现象高发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既严重损坏了党和国家的声誉,也在日益摧毁人们的信仰信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重视。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职以来,实际上也是重点抓了这两手。抓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就是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甚至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强烈反响。抓惩治腐败这一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加大了制度建设力度,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抓紧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同时,也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仅2013年就有18万多名干部被查处,其中属于中管干部的31人,省部级官员18人。这个成果同样获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党中央只要这样长期坚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那么腐败的高发势头不仅能得到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能不断铲除,而且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和谐局面一定能更快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经过若干代中华儿女的持续奋斗由美丽梦想变成美丽现实。
  第四,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既然有三步发展战略,那无疑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根据历史经验,与其将困难想得少一点,不如把困难想得多一点;与其将历史发展想得笔直一点,不如把历史发展想得曲折一点;与其将时间设想得短一点,不如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将实现&中国梦&定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按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更高目标,这就是不仅在经济发展总量上,还要在人均水平上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像古代中国那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很高(那时超过了50%,这在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可能了,但达到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体相当的比率,即20%左右还是有可能的。)很可能是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步的过程。为什么会这么长?要考虑到历史发展的艰巨性,甚至会有反复性。不希望折腾,不希望打仗,这是我们的良好愿望。但历史的发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特别是追逐它的更高目标,需要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断接力奋斗的愚公移山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就是说,我们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的那篇讲话。他说: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持续接力,去拥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的幸福的&中国梦&吧!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下一篇:
2016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相关推荐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快要收复的领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