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逐节查经讲义8章51节的雅各是耶酥的弟弟吗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font color="#:1
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
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
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哪里去预备呢?”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
他进哪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
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
门徒出去,进了城,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了。
他们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
他们就忧愁起来,一个一个地问他说:“是我吗?”
耶稣对他们说:“是十二个门徒中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擘开递给他们,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
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 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了,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14:31彼得却极力地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
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
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注:“吧”或作“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地带去。”
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
他们就下手拿住他。
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
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
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
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一直进入大祭司的院里,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却寻不着。
因为有好些人作假见证告他,只是他们的见证各不相合。
又有几个人站起来作假见证告他,说:
“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
他们就是这么作见证,也是各不相合。
大祭司起来站在中间,问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
耶稣却不言语,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
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
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
就有人吐唾沫在他脸上,又蒙着他的脸,用拳头打他,对他说:“你说预言吧!”差役接过他来,用手掌打他。
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
见彼得烤火,就看着他,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
那使女看见他,又对旁边站着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
彼得又不承认。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
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柒.仆人的受难与死亡(一四~一五)
一.杀耶稣的计谋(一四1、2)
  现在是重大一周的星期三。过两天是逾越节,随后是七天的无酵节。宗教领袖决心要除灭耶稣,却不想在节期内动手,因为仍有许多人视耶稣为先知。
  虽然祭司长和文士决定不在当节的日子杀他,但神的安排却支配着他们,神的逾越节羊羔就在那时候被杀(参看太二六2)。
二.耶稣在伯大尼受膏(一四3~9)
  就如珠宝商把钻石衬托在黑色天鹅绒布上一样,圣灵和其代笔者马可,同样乖巧地把一位妇人爱主的光芒,显露在宗教阶级和犹大的黑暗阴谋上。
  一四3 大概长大麻风的西门感激病得医治,于是尊崇救主,设宴款待。一位没有提到名字的女人(可能是伯大尼的马利亚,约一二3),毫不吝啬把一玉瓶极贵的香膏,膏耶稣的头。她对主的爱极大。
  一四4、5 有几个宾客,以此为大大的枉费,又指她卤莽、挥霍。她为何不卖了香膏,周济穷人(三十多两银子,相等于一年的工资)?把人生中的一年献给主,人们已觉得枉费。若把一生献给主,他们岂不更觉枉费?
  一四6~8 耶稣责备他们低声埋怨。其实女人找着了黄金机会,向救主献上贡物。他们若要关怀穷人,常常都可予以援手,因为常有穷人和他们同在;但主将要受死,被埋葬。这女人想在她还有能力时,显出她的心意。因为她不一定能在他死后,作这事在他身上,于是便趁他活着时,向他显出她的爱。
  一四9 香膏的馨香传至我们的世代。耶稣说,她要在全世界蒙记念。她确实藉着福音书的记载,蒙了记念。
三.犹大卖主(一四10、11)
  那女人以救主为无价之宝,犹大却轻看他。虽然犹大与主耶稣同生活最少一年,从他得着的,没有不是恩慈,但他现在却偷偷地找祭司长,承诺把神的儿子交在他们手里。他们欣然答应,又给他出卖主的报酬。他要做的,是履行承诺。
四.预备过逾越节(一四12~16)
  虽然确实时间次序不详,但有可能是逾越节那周的星期四。门徒那时不晓得,这次是古往今来的逾越节的成全和高峰。他们请主指示守逾越节的地方。耶稣就打发他们进耶路撒冷,找一个男人拿着一瓶水──这是罕见的,因为拿水瓶的通常是女人。这人必带他们到一个家庭,他们要叫家主指示他们客房的所在,夫子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
  主这样拣选和吩咐,实在奇妙。他的作为显出他是人和财产的权能统治者。一个有回应的心把他们和他们的所有,任由主使用,也是奇妙的。他能随时、随意在我们生命中找着房间,对我们来说是件美事!
五.耶稣预言被卖(一四17~21)
  那个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了,到那摆设整齐的大楼。他们安坐下,正吃的时候,耶稣指出门徒中间有一个人要卖他。他们都知道,自己本性有邪恶的倾向,诚实不信任自己,一个一个地问,那人是否自己。耶稣就透露,出卖他的,是那个同他将饼蘸在肉汁里的人,也就是主蘸了一点饼给他的那一个。耶稣说人子要照着预言进到死地,但那卖他的人结局更惨。事实上,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六.第一次主餐(一四22~26)
  一四22~25 犹大吃过了饼,就在夜间出去(约一三30)。然后耶稣设立我们所知的主的晚餐。筵席的意义可用以下三个词,美丽地概述出来:(1)他拿起──自己的人性;(2)他擘开──他将在十字架上被擘开;(3)他递给──他把自己赐给我们。
  饼代表他所献上的身体,杯代表他所流的血。他用血立了新约。他再不享受节期的欢乐,直到他回到地上,设立他的国。
  一四26 那时候,他们唱诗──大概是那伟大的赞美诗──诗篇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唱罢,就出耶路撒冷,过了汲沦溪,往橄榄山去。
七.彼得的自信(一四27~31)
  一四27、28 在途中,救主警诫门徒,在前面的时刻,他们都要因作他的跟随者而羞耻、惊慌,就如撒迦利亚预言的,牧人被击打,羊就分散了(亚一三7)。他却满有恩典地坚固他们,应许不会不认他们。在他从死里复活后,他要在加利利等候他们。
  一四29、30 彼得对不认主的想法感到愤慨。别人可以,他呢?总不会!耶稣把他的“总不会”改为“将会”。鸡叫两遍以先,彼得将三次不认救主。
  一四31 彼得喊说:“没这样的事!我宁死也不会不认你!”彼得不是唯一夸囗得如此狂妄的人,众门徒都卤莽、自信地同作声明。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跟门徒没有分别。我们必须认识自己心里的怯懦和软弱。
八.客西马尼园的痛苦(一四32~42)
  一四32 黑暗已临到大地。这是星期四晚上,星期五早晨将至。他们来到一个自成一角的地方,名叫客西马尼,主耶稣在进囗处撇下门徒中的八位。
  一四33~34 他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进到园中。在那里,他圣洁的心灵受到重压,因他预知自己要成为我们的赎罪祭。我们无法理解这时刻对他的意义,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他指示三位门徒在那里等候警醒。他就离开他们,稍往前走,独自到了园中。他也要独自上十字架,为我们的罪承受神可怕的审判。
  一四35 我们既希奇且惊讶,主耶稣竟俯伏在地,向神祷告。??是否祈求免却十字架?不是,这是他降世的目的。首先,他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若在受死、埋葬、复活以外,还有方法使罪人得救,求神显明出来。诸天寂静无声,我们的救赎别无他法。
  一四36 他又祷告:“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注意,他称神为他所爱的父,在父凡事都能。问题不是物质上的可能性,而是道义上的。全能的父有否别的公义根据,拯救不敬虔的罪人?诸天寂静,说明别无他法。神的圣子必须流血,罪人才可从罪中得释放!
  一四37~40 他回到三位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这是给人堕落天性的可悲评语。耶稣警惕彼得,不要在这重要时刻睡觉。彼得刚刚夸囗自己至死不渝,现在竟不能警醒片时。人若不能祷告片时,就不大可能在庞大压力时,抵受试探。不论他如何热心,也必须承认肉体的脆弱。
  一四41、42 主耶稣三次回来,都见他们睡着了,他就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罢。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说罢,他们起来似要往前走,但不用走多远了。
九.耶稣被盗卖和捉拿(一四43~52)
  一四43 犹大已带一队人进到园中。他的同僚带着刀棒,象要捉拿重犯似的。
  一四44、45 卖耶稣的人预先定了暗号,犹大与谁亲嘴,那就是他们要拿住的人。他阔步走到耶稣跟前,称呼拉比,热情地与他亲嘴。(原文是强调形式,表示重复或示范性的亲嘴。)犹大为什么卖主?是否因为耶稣没有把握政权的命脉,使他感到失望?他的期望,是不是要在国中当高位?他是否为贪婪所胜?这一切都会构成他的无耻行为。
  一四46~50 随众跟着卖耶稣的人走上前,拿住耶稣。彼得机敏地拔出刀来,削掉大祭司仆人一个耳朵。这是自然反应,却非属灵反应;彼得用世上的兵器,来应付属灵的争战。主责备彼得,路加福音二十二章51节和约翰福音十八章11节记载,他用神迹治好那人的耳朵。耶稣就提醒捉拿他的人,用武力捉拿他,何等不恰当!他曾天天在殿里教训人,为何不在那时候捉拿他?他知道原因。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预言他要被卖(诗四一9)、被捉拿(赛五三7)、被苦待(诗二二12)、遭弃绝(亚一三7)。
  一四51、52 马可是唯一记录这件事的传道者。一般相信,马可就是那个少年人。他拚命要逃,衣服都被拿武器的人抓去了。麻布并不是常服,只是一块布,他临时拿作蔽体之用。
  欧德曼评论说:“附加这段小插曲,大概是要说明耶稣在危难和痛苦的时刻,如何全然遭弃绝。他诚然参透独自受苦的滋味。”
十.耶稣在大祭司面前(一四53、54)
  宗教审讯的记载,从第53节起到十五章1节,可分为三部分:(1)在大祭司面前受审(53、54节);(2)全公会深夜聚集(55~65节);(3)全公会早上聚集(一五1)。
  一四53 普遍认为,马可这里记载的,是在该亚法前受审;在亚那方面受审,记载在约翰福音十八章13节、19至24节。
  一四54 彼得保持一段他以为安全的距离,跟着耶稣,来到大祭司的院里。有人把他的跌倒,划分为以下几点:
  1.起初的打架──热心方向错了。
  2.其后的逃走──怯懦地退缩。
  3.最后远远跟随──在黑夜里作不全心全意的门徒。
  他和差役坐在火光里,与主的仇敌一同烤火取暖。
十一.耶稣在全公会前(一四55~65)
  一四55~59 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第55节似乎记录全公会在午夜展开会议。全公会有七十一位宗教领袖,会议由大祭司主持。这个特别的晚上,组成公会的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文士和长老,完全不顾他们一贯的规则,他们是不可在晚上,或任何犹太节期里聚集的;也不可贿买人作假见证。死刑的判决要经过一个晚上才可执行;他们若不是在圣殿的范围内聚集,他们的裁决就没有约束力。
  宗教权威人士切望除掉主耶稣,就是委屈地违反自己的律例,也在所不惜。他们决心努力寻找一群假见证人,却无法制造一致的见证。有人错误引用主的话,指他威胁要拆毁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另造一所不是人手所造的殿。耶稣真正说的,记载在约翰福音二章19节。他们有意把耶路撒冷的殿,与他身体的殿混为一谈。
  一四60~62 大祭司先发问,耶稣没有回答;但当他起誓(太二六63)问他是不是弥赛亚,那当称颂者的儿子时,救主说他是。这是遵守利未记五章1节的话。主耶稣似乎更要除去人对他自称身分的怀疑,于是告诉大祭司,他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地上。意思是说,大祭司还要看见他公开显明他是神。在他第一次降临时,他神性的荣耀被肉身遮蔽;但他要在权能和大荣耀中再临,幔子要除去,人知道他到底是谁。
  一四63、64 大祭司明白耶稣的意思,就撕开衣服,表明对此看来僭妄的话,生公义的愤慨。作为以色列人中理应作好准备承认和接受弥赛亚的人,大祭司竟然高声控告他。不仅是他,全公会同声指耶稣亵渎,都要定他该死的罪。
  一四65 接着的情景,更极为丑恶。公会中有人吐唾沫在神子脸上,又蒙着他的脸,要他说出打他的是谁。难以置信,宝贵的救主竟要忍受罪人这样顶撞。差役(殿役)也加入丑行的行列,用手掌打他。
十二.彼得不认主而痛哭(一四66~72)
  一四66~68 彼得在下边,殿的院子里等候。大祭司的一个使女经过,定睛看他,指出他是拿撒勒人耶稣的跟随者。这个可怜的门徒假装对她的指控毫不知情,他退到前院,那时鸡就叫了。这可怕的时刻,罪的钟声一下一下地敲响起来。
  一四69、70 那使女看见他,又指出他是耶稣的门徒。彼得再次无情地否认,他会疑惑为何旁人不肯放过他。众人又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你的囗音把你露出来了。”
  一四71、72 彼得囗出恶言,气冲冲地说不认得这个人。话刚出囗,立时鸡叫了。自然界象要反对他懦弱的谎言。此刻,彼得知道主的预言已应验,不能自已就哭了。四卷福音都记载彼得不认主,实在意味深长。我们必须学一个功课,自信生羞辱;要学习不信自己,全然倚靠神的大能。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
我的图书馆
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
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1—6节)这段福音主要讲的是宗徒的使命,耶稣派遣12去宣讲天主的国,并治好病人。我们都是耶稣的门徒,都有宣讲天国的使命,治人灵魂上的病,那就是骄傲和各种罪恶。耶稣要门徒们出去传福音时什么也不要带,意思就是要我们福传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全意传福音。主耶稣,当日你赐给了门徒们权能,他们因你的名治病、驱魔和宣讲天国的喜讯。主耶稣,我们是你特别拣选的人,祈求你也赐给我们权能,使你的名在我们身上得到章显,努力宣讲福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天国的喜讯。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7—9节)福音主要讲的是黑落德王听说了耶稣的事迹后,很害怕,所以想见见耶稣。黑落德王是当权者,所有的人都应臣服,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他更害怕出现能影响他权位的人。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到处行奇迹,给人治病,驱魔鬼,实现信者的愿望……特别是帮助那些穷苦的人,种种事迹,令人敬仰。民间有着关于耶稣的种种传闻,很多人已经把他当作自己心目中的国王,当作是那位能领导他们摆脱罗马人奴役的,传说中的救世主——默西亚。耶稣在以民中所获得越来越高的声望,引起了黑落德的疑虑。他害怕耶稣日益高涨的名望会影响到他的权力,所以很想见见他。主耶稣,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求你派遣圣神再引导我们,使我们在生活中认清那些对我们信仰更有价值的事情,不要因自身的利益而失去了永远的福乐,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10—17节)初次增饼的奇迹,四圣史都有记载,路所独有的,是说耶稣虽然躲开群众,但一见他们跟来,就又怜悯他们神形的可怜,一面给他们宣讲天主国的福音,一面治好那些病人,路增饼的奇迹总结了耶稣所做的一切——宣讲天国,治好并养育天主的选民。借着那十二人和门徒,耶稣把食物给他们吃。(12—17)这一节告诉天主的选民(教会)所负有的职责形象,这形象在举行感恩祭时成了现实。主耶稣,我们赞美你,跟随你的人永不会口渴不会饥饿,主耶稣,求你治愈我们灵魂上的疾病,赐给我们圣宠,让我们领圣体时得到你的体血的滋养,赐给我们力量,使我们的言行俏似你,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18—36节)耶稣初次出现时,立刻引起别人的注意,愿知道他是谁,一旦发现他只不过是木匠的儿子,便有轻视之意。耶稣慢慢的透露自己的身份,“我是生命的食粮, 我是世界的光,我是善牧”等,人们对他的身份有不同的意见,因而产生福音中耶稣的提问。耶稣传福音已有三年之久,现在他是在前往耶稣撒冷的路上,他希望门徒清楚把握他的身份,好能将来传正确的喜讯,路福音有一特色,凡有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耶稣就会独自祈祷,现在正是他显露身份的时刻,他为门徒祈祷,希望他们能认识他的真身份。不过门徒们当时了解的基督或是默西亚是政治性的,威面八方的领导人,耶稣立刻纠正他们,“原文有严厉警告”之意,这看来有点不寻常,为什么耶稣突然这样激动?可能耶稣感到时日不多,他已面向耶路撒冷,而门徒仍未改变对默西亚不当的憧憬,所以耶稣难免激动起来。耶稣清楚表明,默西亚必须受许多苦,而跟随他的门徒也要走同样的路。耶稣选择的是爱的道路,爱包括为所爱的作牺牲,故此说“必须”受苦。今天有人就是怕受这苦而不敢把情感付出,不敢去爱,把爱看成束缚,妨碍人的自由。这种看法是非基督徒的,基督徒必须走爱的道路,像基督一样为爱而牺牲。这种说法的确使门徒迷惘,因为长期以来,他们都认为天主所爱的,必须都诸事顺利,天主怎会让他所爱的人受苦?耶稣由自己要走的道路,明确指出门徒该走的道路:“该舍弃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舍弃”听来有点消极的味道,但换一个词汇“忘我”或“无我”就会生动起来,创世纪中亚当的罪,就是突出“我”将“我”放在天主之上。今天很多人重蹈亚当的覆辙,必须事事突出自己,把自己放在其它东西的上面,耶稣要求门徒“忘我”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天天如此,这才是基督徒应有的身份。路在23节比玛与谷更清楚的说出[十字架]为门徒所有的意义。天天二字,是说门徒要一生背十字架,甘愿忍受每天的一切困难,与耶稣一同受难受死,然后才能与他一同进入永生。圣洗圣事的真正意义,即是在于有分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27节,大概是指耶路撒冷毁灭后的时期,那时教会终于脱离了犹太人的一切管制,很快的传到的普世,耶稣说这句话是有意坚固门徒们的信德。独有路指出耶稣是在祈祷中显了圣容,并记载了他们谈话的内容,即谈论耶稣的去世,[去世]原文是[出谷]即逾越。这是又一次提到耶稣的死亡与复活。这两位选民的领袖和代表,证明了耶稣按照天主的计划,应该借着苦难和死亡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王国。主耶稣,我们赞美你,跟随你的人永不会口渴不会饥饿,主耶稣,求你治愈我们灵魂上的疾病,赐给我们圣宠,让我们领圣体时得到你的体血的滋养,赐给我们力量,使我们的言行俏似你,主耶稣,你是天主的受傅者,是我们的救世主,你牺牲了自己把我们从罪恶的奴役中救出,使我们脱离了罪恶的桎梏。主耶稣,我们的一切是你所赐,然而我们只有向你献上赤诚的心,祈求你帮助我们使我们在生活中承行你的旨意,做天父听话的儿女,主,耶稣,你是最了解我们的主,你知道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都要承担着每天的劳苦,主,我们愿意跟随你,求你赐给我们力量,我们能够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你,接受每天生活的担子,让我们不断为天国的福乐而蓄积。主!耶稣,我们赞美你,你在门徒前显示你圣容的光辉,藉着你的苦难和死亡建立了世上的教会,主!耶稣,你的容光焕发的面容在门徒前一闪而过,主,我们常贪图世上短暂的虚假光荣而忘记了那永久的福乐,主,求你时时提醒我们,使我们谨记世上的名利地位一瞬即过,不要为暂时的光荣而失去了永久赏报,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37—50节)此段驱魔的记载,告诉我们明白,只有天主是至高无上的主,也告诉宗徒们只有依赖天主才能有所作为。也预示宗徒们不明白耶稣要受苦受难的想法,如同此附魔之人。耶稣虽然一再预言自己应受苦难,恳切劝告宗徒准备应付未来的事,但是他们还是不能了解耶稣所说的话,还只是在梦想默西亚现世的光荣,争谁最大,这实在是一绝大的讽刺。我们可以设想耶稣把一个小孩子放在他的身旁,心中应多么难过,最小的是最大的来教导他们。主耶稣,我们仰望你,你是我们救赎的恩主,祈求你可怜我们,坚强我们的意志,赐给我们一颗坚定不移的信德,听从圣神你引导,放下我们高傲自大的心,做一位谦逊受教的基督徒,乐意为最小的兄妹服务,主!求你接纳我们的祈求。阿们!路加福音第九章与你共享&&&(9:51—62节)自本章51节至19章28节所记载的,多为路独有的资料,路把这些资料放在耶稣前赴耶路撒冷这一行程的背景里,似乎是因为他由其他著述或口传的来源所收集的许多资料,无法确定每一件事发生的时间,但知道是在圣城以外所发生的,因而圣史都著名了所发生的事,是在耶稣荣进耶京以前的这一大段里。51节是下文事件的题目,耶稣很久以前所知及所预言的那时刻,受难受死及凯旋的时刻到了,但是这些事发生的地点,依照天主的规定,必须是在耶路撒冷,为此耶稣勇敢的起身就道,带着他的门徒直赴圣城,走耶路撒冷最近的一条路,是经过撒玛黎雅。但是撒玛黎雅为了正教的关系与犹太人一向有仇,多次为难往耶路撒冷过节的人,此次也不准耶稣和他的门徒路过他们的地方。撒玛黎雅自充军时,已为各民族所杂居(列下17章)信奉混合的宗教。撒玛黎雅人虽然拒绝了耶稣,耶稣却没有说出一句谴责的话,反而教导雅各伯和若望不要有报复的心态。耶稣在这里教导的课程是要门徒们爱自己的仇人。这段福音首先指出耶稣的道路,然后是耶稣对门徒们的要求,两部分合起来可看出基督徒应有的态度。耶稣的道路:路明显把厄里亚先知与耶稣对比,从而看出耶稣远远超出厄里亚。旧约记载厄里亚乘着旋风被接升天,(列下2:11),而耶稣被接升天的日子快到了。厄里亚在撒玛利亚时,撒玛利亚王不喜欢他,派人去拘捕他,耶稣派使者进入撒玛利亚,但那里的人也不接待他。厄里亚面对捉拿他的人,呼求火自天降下两次,每次吞噬50人(列下1:10—12)因此厄里亚在犹太人心中有一种凯旋的形象,这形成在旧约里,应付敌人的方法就是求天主用灾难打击他们。雅各伯和若望两兄弟不能脱离这种心态,愿意用天降火消灭撒玛利亚人。耶稣要求改变犹太人这种心态,故斥责两兄弟,他不会用灾难打击敌人,他要显示天主是慈爱宽容的,他只愿祝福,不想诅咒,这就是耶稣愿意走的道路。耶稣对门徒们的要求:这段福音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门徒,一热情派,二推托派,三犹疑派。热情派的门徒在路上遇到耶稣,就不加思索的无论耶稣走到哪里都要跟随。语气豪迈洒脱,却不清楚作门徒的代价。耶稣让他们知道困难所在,门徒可能连一个舒适栖身的空间都没有。这类门徒只憧憬着跟随耶稣光彩的一面,而不知道实际的生活非常艰苦,一点也不浪漫,只靠一腔热情,并不足以作持久的基督徒。推托派的人清楚知道耶稣召叫他,但诸多牵挂,最后用堂堂正正的理由婉拒了:“让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因为以色列人很重孝道的精神,但有人认为那人的父亲其实未死,否则他应在家里办丧事。他实际上是有礼貌的拒绝:“让我的父亲死了再说吧”。也有可能那人有很多的牵挂,父亲的死亡只是其中之一,耶稣要求他当机立断,与牵挂一刀两断。基督徒当务之急是传扬天国,带领人进入生命,而非浪费时间处理已死的生命,耶稣说话带双关语:“让那些对生命没有兴趣的人花时间去处理死人的事吧”,或“让精神已死的去料理肉体已死的吧”。犹疑派的人表示愿意跟随耶稣,但定下条件,让他先向家人告别,但家人不应成为传福音的障碍。耶稣的道路与他对门徒的要求,可成为每位基督徒应有的生活态度,我们会像雅各伯和若望两兄弟一样,对反对我们的人有一种打击的心态,不能容忍与我们意见不合的人。回看教会的历史,教会有政治权力时,总会打击反对的人,这种凯旋主义的教会,往往是腐败的。相反,教会最有活力就是背十字架的时代,充满宽恕与爱心的时代。基督徒只应祝福,不应诅咒,否则不是新约的基督徒。主!耶稣,你是我们明灯、我们的亮光、我们的导师。主!耶稣,你在世时常被人凌辱,最后还接受了最重的刑罚被钉在十字架上。主!你的一生是为爱我们甘心接受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爱人精神要我们不但爱我们的亲人,更加爱得罪我们的人。主!耶稣,按我们的人性我们真是很难做得到,求你赐给我们恩宠,使我们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去宽恕他人,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加福音23章34节讲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