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亩二一般我的世界农田布局去批要多少钱

  现在我突然担心一个问a 因为自己的资金现在出了点问题,可能不太够,考虑到土地承包可能是花费最大的,不知道能不能控制这一块的开销,土地荒山承包是不是承包年限越长价格越低啊?我想承包30年或50年,面积大概200亩左右。有知道的进来给个建议啊。万分感谢!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荒山一般是20-30元每年
  我也想来着
  要看哪些地方的土地。
  这个看区域的~  我家承包了几百亩 三十年 10万的样子~在云南`  其实土地承包是个小数目 可以不提的 真的~  主要是后期投入和关系   荒山你涉及开荒和人工 以及管理费用 还有投资~  以我们的来说 承包几万元 后期投资树苗 人工 基础建设 超过了土地N倍~  很多东西要仔细分析和多了解~
  成都外环,问了下8000一亩一年,靠抢钱样,,,
  有石头的荒山也就30元一亩左右
  你想在哪包,成都崇州行不,我在山上到公路不同的地方拉了两道滑道方便运输,现在资金不足正在寻找合作  
  @xiangyik 9楼
14:46  10-20元/亩的荒山我们这里的很多;  ------------------------------  你哪儿的?太原周边都很贵的
  我家这边种庄稼地一年200元  
  @long_arrow
09:16:00  成都外环,问了下8000一亩一年,靠抢钱样,,,  —————————————————  8000一亩一年?夸张了吧,就是耕地也没高吧!  
  广东50到60一亩一年。能种树。  
  十五年前我这的土地15元一亩,有一户人家赶上征地赚呆了,有征用潜力的土地要多下本  
  我有上万亩,40年,10块每年,陕西安康  
  有兴趣联系,  
  土地成本低,后期投入是n倍,考虑清楚啦额,  
  我有1200亩,5块一亩,现在养殖,有合作的可以联系我
  8000一亩的也不是个事的要看在什么地方了
我前年在我们在有一块地30亩 开价就是5000 我一直加到6500也没有搞下来
像这些地 靠种植和养殖那是挣不到钱的
  我有大片荒山以及草场,加我微信细谈  
  5草场,想找人合作搞养殖或者转让。地址
新疆伊犁尼勒克,电话,微信
  我在四川广元流转的50年的荒山每亩20元/年,还有成林的木材,有证有砍伐计划。现想流转出去。  
  不用钱  
  求租新疆荒山荒地,地方不限,最好可以免费开发联系方式qq:
  滁州附近,有没有荒山的?
  土地荒山出租或转让。请致电于先生
美丽的山东威海南海开发区这里
  有需要海棠接穗吗?大量供应皇家雨点海棠,紫色王子正宗山东日照世丰品种,白兰地接穗,保证品种,批发价供应。  大量供应1-6公分冬红海棠,绚丽海棠,亚当海棠等各种北美海棠。  可以围观我帖子我的苗木种植营销之路      
  我们这是浙江台州,山地是200斤稻谷一年,按现价计算是320每年每亩  
  上面这块,江西兴国有一山多少亩不知30亩以上吧,村委会产好带,有7,8年了,一直没人租,应该不用30元一亩一年,有水,就是有三户人家在中上方,坡度30高了点,要是没有那三户人就好了
  @hqq星奇
  你好,你租那个荒山是要做什么?
  是的,我那里有8千亩山林和土地出租,可以租30年以上  
  @君-06-05 21:35:00  土地荒山出租或转让。请致电于先生
美丽的山东威海南海开发区这里  -----------------------------  每亩价格多少,有没有水电和路,最少多少亩起租
  我有3000亩在内蒙
  楼主有租到吗?
  荒山容易找,就是后期投入大,而且具体来做什么也不好把握!我和别人合伙搞了几千亩种杉树。想搞短平快的但是资金不够。
  湖南哪里有便宜的荒山
  @陈回锅
12:31:00  你想在哪包,成都崇州行不,我在山上到公路不同的地方拉了两道滑道方便运输,现在资金不足正在寻找合作  -----------------------------  我也是崇州的,有意向跟你合作,请问你的联系方式是多少呢?
  哎,,,现在好多地都是被包下来,再转包,,,
  @爱众W
21:30:00  湖南哪里有便宜的荒山  —————————————————  湖南省汩罗市有地  
  我在广西凌云有1.5万亩荒山,平均海拔米,岑王老山东南侧,青龙山脉富硒地段,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源丰富,野生古树红山茶树储量大,欢迎有意者合作经营。
  @u_16-03-18 15:58:00  我有3000亩在内蒙  -----------------------------  内蒙是搞畜牧吗?内蒙多少钱一亩?我想在河北坝上承包。不知道价钱
  我在广西凌云有1.5万亩荒山,平均海拔米,岑王老山东南侧,青龙山脉富硒地段,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源丰富,野生古树红山茶树储量大,欢迎有意者合作经营。我出山地你投资经营,有收益再分成。
  我有6千亩山坡地,一次性流转,在河北保定成熟景区,证件齐全,地理位置佳,上山方便,紧临交通主路,节假日人流量大,附近商业模式已经成熟,适合种植养殖、开发旅游等多种项目 qq 电话
  湖北谷城1000亩山林地 水电交通便利 适合养殖种植 合作或承包
  @爱众W
21:30:00  湖南哪里有便宜的荒山  -----------------------------  湖南郴州我有300亩,具体可以加我微信聊l400298
  广东有280亩山地,到2045年。QQ
  @hqq星奇 租赁合同超过20年属于无效合同,建议问清地方政策。  
  @当局迷A
13:15:00  我在广西凌云有1.5万亩荒山,平均海拔米,岑王老山东南侧,青龙山脉富硒地段,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源丰富,野生古树红山茶树储量大,欢迎有意者合作经营。我出山地你投资经营,有收益再分成。  -----------------------------  怎么联系你?我的电话
  @双绘丰
10:08  我在四川广元流转的50年的荒山每亩20元/年,还有成林的木材,有证有砍伐计划。现想流转出去。  ......  -----------------------------
  海南省,100亩地可养殖种殖。可合作有兴趣的联系目前我在投资养猪,养羊  
  广东山地出租QQ
  租金太低或租期太长,将来会斗地主,当然,这要考考当地经济状况。  
  我芦溪县武功山旁有4000亩林场,没有时间经营,有意转让,还有25年合同,4000亩林场树木和竹林几乎是没有砍伐,有诚心者请加微信
  惠州有山地出租吗?
  想问一下,对于农民来讲,承包土地到底是按一亩多少钱算好还是按一亩多少斤农作物好?
  @long_arrow
12:46:00  我也想来着  -----------------------------  成都哪啊?
  @long_arrow
12:46:00  我也想来着  -----------------------------  @专属寄文
17:45:00  成都哪啊?  -----------------------------  郫县
  200_600
  我有土地转让可以改水田的每年每亩33元30年微信
  这个价格有  
  荒山很便宜,关键是建路,土地改造,一亩地最少2000,有时不够  
  我家有400亩,承包期限50年
  我家有800亩。全是大树
  出售曼地亚红豆杉树苗,联系Q  
  @xjj7-02-21 18:54:00  我家有400亩,承包期限50年  -----------------------------  是在哪个地方?方便说吗?
  看楼主是哪里?我们这里水田,30度左右的坡地200-500不等  
  有的地方一年一亩几块钱穷地方  
  我想租荒山荒地,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最好,请联系
  本人想去陕西西安承包两三亩的山地,谁有?
  @友哥V
23:53:00  海南省,100亩地可养殖种殖。可合作有兴趣的联系目前我在投资养猪,养羊  -----------------------------  请问同在海南的朋友,您是在哪个市县?价格多少呢?
  我这有一块二百多亩的和一块一百多亩的小土山地。租金100元/亩/年。有意者可站短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永州一公务员承包400亩农田被质疑“谋钱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21日,黄庆玖在承包的田地旁劳作。图/实习记者巩玮
“带甲归田”的黄庆玖,是一位非典型基层公务员。
调查他的种田背景,呈现的则是一些普通基层公务员的典型生存状态:在乡镇基层干了一二十年,工
4月21日,黄庆玖在承包的田地旁劳作。图/实习记者巩玮
&带甲归田&的黄庆玖,是一位非典型基层公务员。
调查他的种田背景,呈现的则是一些普通基层公务员的典型生存状态:在乡镇基层干了一二十年,工资低,升职无望直至无欲,以养老心态活在官场,有的如黄庆玖则开始&谋钱途&,以至于触到国家公务员法的红线,尽管此举在情理上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
本报记者王欢永州报道
永州市零陵区,从主干道拐进区畜牧局的办公大楼,需要经过一条有些破落的巷子。畜牧局的招牌被几根竹架子遮住,工人在院子里挑沙土。这栋正在翻修的4层小楼,因远离闹市而显得更加寂寥。
黄庆玖的办公室在3楼。他是这栋楼里唯一一个没有具体职务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是&协助副局长做事&。他的办公室,也是唯一个没挂科室门牌的。
当初从乡人大副主席申请调到此处,工作清闲无压力是主要原因。同时,他当时已经获得了第二个身份&&在零陵区石山脚乡拥有200多亩农田经营权的&种田大户&。
从实职走向闲职,在官员和农民两种身份之间叠加纠缠,让他仿佛坐了趟人生的过山车。
&能谋得县城里的清闲职位,是求之不得的事。&
黄庆玖今年42岁,身材有些微胖,头顶的发已稀疏到几近&荒芜&。
他办公室的隔壁是财务科和文明办。财务科的几个女同事对他印象不错,&是个老实人,挺勤快的。&
一名短头发的女工作人员说,黄庆玖每天早上来到办公室,便开始打扫卫生,有时候还帮她们把放在门外的垃圾倒了。除此之外,黄庆玖还爱学习,没事喜欢钻研网站,去年把畜牧局的网站重新捣鼓了一番,让大家对这个来自乡镇的新同事刮目相看。
同事们对黄的过去所知甚少,但黄庆玖种田一事,不少同事都表示知情,而且&十分理解&。有同事说,&他是跟别人一起种田的,这没什么。&
黄庆玖是在去年9月来到这个在编人员不到30人的单位。局里给他腾挪出3楼的一间办公室,职务是副主任科员,主要协助分管养殖和动物防疫的副局长做事。
局领导都在4楼。每天,黄庆玖都要爬办公室左边的Z字形楼梯,跑到副局长办公室,听他安排工作。
这位副局长姓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打电话部署新一期的生猪养殖(阉割)计划。对于黄的表现,他不愿做过多评价,只说,&我的事情都很杂,有事情就叫他,他一般也还能做好。&
蒋姓副局长说,黄庆玖在职称上跟他是平级(都是副科级)的,但黄不是领导。
&每天都是做些琐事。&黄庆玖说,在此之前,没人做这份工作,所以不算接谁的班。
从乡人大副主席到非领导职务,黄庆玖并没有经过多少挣扎。他不止一次跟记者说,&能谋得县城里的清闲职位,是求之不得的事。&
孩子上初中了,将来上高中、考大学要花大钱
黄庆玖出生在农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零陵区石山脚乡任职。1999年,28岁的他当上了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乡长。2年后,任人大副主席。在这个职位上,他干了两届。
对于以往的仕途经历,黄不愿过多提及。&六局三办一公司,只要跟农业沾点边的,我都要负责接洽,很辛苦。&他说,最多的一次,他一连接待了5个不同的上级单位,忙得没时间吃饭。
在他的老同事眼中,他是个&舍得吃苦,舍得用力&的人。除此之外,也有缺点,比如没有魄力,不善人际关系等等。
&能吃苦&并没给黄庆玖带来多少收益。他说,直到离开乡镇,他的工资(包括福利津贴)每月才2300元&&这个数目,是市区一名普通餐馆年轻服务员工资的2倍左右,前提是餐馆包食宿。
黄庆玖说,在乡镇任职的20年时间里,他最初一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单位房里,每天数着日子过,很焦虑。后来遇到现在的妻子,住房条件有了一些改变,却也增加了很多开销。为了补贴家用,妻子后来去了一家纸板厂,工作环境恶劣,每月工资却只有700多元。
黄庆玖说,他的头发就是那些年掉光的。
2006年,他找亲戚借了些钱,在郊区买了套100平米的房子,总房款10多万,他选择5年按揭,每月还贷将近2000元。
这个数字曾让他喘不过气来。&当时想的是,趁孩子还小,不太需要钱,能过去就过去。生活嘛,总要逼一逼自己的。&
妻子随后去了市区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每天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黄庆玖下班后要给孩子做饭,家务活也基本由他&承包&。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满足&&用黄自己的话说,一家三口的生活,有了一丝光亮,毕竟,妻子的工资涨到了1000元。
如今,黄庆玖的儿子已经上初一了。黄庆玖说,这是个让父亲焦虑的时候,&现在学费不要钱,等过了这3年,毕业择校、上高中、考大学,哪个不是要死命花钱。&
找亲戚东拼西凑借来4万元,带头&大户包田&
命运,似乎也在这个时候给了他&机会&。黄庆玖说,2012年3月份,他在石山脚乡的南山村、文屯村督促春耕生产,发现有不少农田处于抛荒状态,他觉得很可惜。
跟村里几个干部商量一番后,黄庆玖决定带头&大户包田&,把这些农田全都利用起来。
他踌躇满志。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黄庆玖和村里另外两个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民手里租到了200亩农田,用于制种和传统水稻种植。
这些田地,大多远离水利设施和乡间公路,地势不好,分布也零散。而要实现机械化大面积耕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土地要连片。
黄庆玖说,要从农民手里租到田,不是容易事,&农民们都有&离乡不离田&的想法。&黄庆玖多次跟着村干部去说服村民,村民最终多半会被这个&领导&打动,黄庆玖便可以用其他零散的田换来相对集中的田。
在获得土地经营权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黄庆玖联系上了省内一家大型种业公司。按照公司惯例,黄庆玖免费获得种谷,收成后再将谷种卖给公司&&这个,也让黄庆玖觉得满意。
黄庆玖投入了4万元,他说,这些钱都是找亲戚东拼西凑借来的。
彼时,黄庆玖还在石山脚乡乡政府任职。乡政府离农田只有2公里路程,黄庆玖有辆电动车,虽然工作忙碌,他还是经常抽时间下田。
2012年6月,零陵区各乡镇换届。零陵区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下到各乡镇摸底情况,像黄这样在同一个职位上担任了两届的,要么交流到其他乡镇担任职务,要么平调到区里,担任非领导职务。
黄庆玖选择了后者。为此,他还写了一份申请,理由是:&年龄已大,希望能换个环境工作&。
他说,&乡镇事情太多,压力很大,换到别的乡镇也是换汤不换药,可能当上正科级,但没几个人愿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公务员说,一个基层公务员,在岗位上做了很多年后,没有后台,没有突出的能力,一般很难再往上升。那些基层干部如何安置?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平级调到县里或区里,做份闲职直到退休,&也算是养老&。
而这,也正合乎黄庆玖本人的解读。他几乎是高高兴兴地去区畜牧局报到的,因为&以后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农田&。
今年有望赚12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工资的五六倍
今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庆玖带着一支由25个村民组成的&插秧队&,浩浩荡荡地朝他的田地走去。
他下到田里,指导别人怎么把泥巴糊到田埂边上,以填好那些泥鳅钻出来的洞,不让田里的水流走。之后,又教一位村民怎么分辨母本四叶苗和五叶苗。折上岸头,他隔老远跟几个做工的妇女喊话,某块田要重新翻泥,太硬了播不了苗。
他确实有些忙。今年,他承包的田地变成了400亩
他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从种子到入仓,一亩农田成本有谷种、插秧、机耕、收割、农药、化肥、田管、晒谷等费用,正常情况下这些开支约为每亩500元左右,一块亩产300公斤的水田,收成大概是600到700元,平均赚100多元;而用于制种(结出的稻谷不用于口粮,而是卖给种子公司)的水田,相对来说,成本和利润都要高,纯利润大概为每亩200到300元左右&&理想状态下,100亩农田,如果全部用于制种,年利润可达到两三万元。
这也正是黄庆玖今年扩大生产的原因。算下来,400亩农田,可以赚得8万到12万元,加上政府补贴(零陵区为了鼓励种田大户,规定100亩以上大户奖励1万元,而据黄庆玖说,今年政策可能更加利好,400亩有望奖励4万元),最少也可以赚到12万元&&这个数字,是黄庆玖目前工资年收入的5到6倍。
这个有着400亩农田种植经营权的人,身份却不是农民。即使下到农田,黄庆玖的左上衣口袋依然别着一个圆形工作牌,上面写着职务:零陵区畜牧水产局副主任科员。
种田的事被媒体报道后,仿佛坐了趟人生的过山车
此时,关于黄庆玖以公务员身份种田的质疑声开始传来。当记者再次见到黄庆玖时,他说,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在办公室,没花在种田上。
5月10日,记者来到黄庆玖的办公室,办公桌上零星堆着几份过期报纸和诸如《读者》之类的杂志。黄庆玖从抽屉里摸出一本绿壳日记本说,他最近都在研究十八大精神,每天都会抄上几页十八大报告,日记本现在已经被他抄了近100页。
电脑旁边比较显眼的地方,摆放了一个日历本,黄庆玖用黑色水笔在上面写了每天的工作日程,1月和2月都甚少标注,只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写着寥寥几个字:制种、稻谷结账。
到了3月份,除去双休日,日历本上开始每天都有标注。不过,内容依然简单,有的只写了四个字:今天开会。
黄庆玖说,自己的事被媒体报道后,他仿佛坐了一趟人生的过山车。&最初,是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嘛,我自己也吹了些牛,哪里晓得后来又说不能种田。&
&根本没赚10多万呢。&黄庆玖说,只赚了点汗水钱,两三万的样子,&当时觉得,大户包田,科学种植,是肯定可以赚钱的,哪里想到会这么不挣钱。&
的确,关于他的第一篇报道《副乡长辞职种田》,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在网上引发热议,黄庆玖被看做是一个不恋官场、回归农田的非典型基层官员。
而后,关于身份的质疑随之而来。据称,黄庆玖还因此接到上级领导部门的电话,批评他&爱出风头,惹了麻烦。&
对于黄庆玖种田一事,零陵区组织部称,他们不了解情况,也不作评价。&这是他的个人行为。&
黄庆玖说,妻子跟他吵架,骂他蠢,让他跟记者解释,他不是一个人种田,去年也没赚那么多钱。记者提出采访黄庆玖的妻子,被他婉言拒绝。
黄庆玖对记者说,他已经决定不再种田了。&今年投入的几万块钱,算是借给别人了。我只收回成本,给我一点利息就可以了。&
他说,自己来自农村,考上大学不容易,是村里和父母的骄傲,如果因为种田丢了公务员的工作,会被村里人看成是&舍本逐末&的笑话。
黄庆玖说完这些,脸上显出更深的疲倦。他捶了捶脑袋,眼皮耷拉下来,缓慢地关掉电脑,打了卡,走出办公室。
&儿子回家了,要给他做晚饭。&他望着记者,似乎欲言又止。
不过很快,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块钱,道别之后,坐上了正好赶来的公交车。
公务员种田,于法于情都说不过去
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庆玖的行为已经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而且在情理上同样说不过去,他这等于拿着国家财政、纳税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纳税人能同意吗?
公务员闲职太多,那就精简,国家和人民财政负担也不会这么重。现在的情况是,公务员考到了中央就一直在中央,考到了基层,就不太可能到中央。应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并进行从上到下的职务流动,让基层公务员也看到希望。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在中国很多乡镇,有两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是一些基层公务员通过参股委托他人办公司、企业等经商活动来谋利;二是官员通过自己的亲属、妻子、儿女等办公司或经商谋取私利。黄庆玖的情况虽然不是经商,也没有利用土地开企业开公司,但作为一个曾经分管农业、现在依然在相关单位谋职的公务员来说,利用农田从事生产并获得利益,本质上跟公务员经商并没有区别。
在情理上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
肖仁福(湖南作家,研究官场多年):黄庆玖的情况虽然不容于法律,但是在情理上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类似黄庆玖这种公务员从事副业的情况,在中国基层比较普遍,所以矛头不应对准个人甚至这种现象,而是制度,政府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官员人浮于事?公务员种田或者类似的现象为什么存在?大致可以理解为,他要生存,他的家庭要生活。当他在一个单位不需要操太多心,甚至可做的工作很少时,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便会去寻找一些可能的&门路&。
杨波(学者,研究公务员制度改革):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首先,基层公务员中很多职位的设置属于鸡肋,甚至成为摆设,基本没有很多事情做,加上待遇偏低,升职无望,这几乎已经构成了基层公务员另谋&钱&途的主要原因。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缺乏监督,这也间接促成了基层公务员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现象的出现。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 文章详情页
农田与科技的距离有多远?
新华每日电讯
方立新 姜锦铭 渠宏卿
鄂豫皖农区定点观察,九年五访一号文件回响农田与科技的距离有多远编者按深入农村,那里不仅生长粮食,也是我们精神的故乡。从2004年起,在湖北的监利、潜江和洪湖,安徽的长丰和蒙城,河南的鹿邑,本报结合中央
鄂豫皖农区定点观察,九年五访一号文件回响农田与科技的距离有多远编者按深入农村,那里不仅生长粮食,也是我们精神的故乡。从2004年起,在湖北的监利、潜江和洪湖,安徽的长丰和蒙城,河南的鹿邑,本报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持续观察农区变化。今年,已经是第五次了,主题是农业科技推广。由本报主要负责人发起并带队开启、横跨近10年的鄂豫皖部分农区“定点观察”,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从当初的因为“三提五统”逼出人命,到农业税的取消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进;从得了病不敢进医院到社保医保的全面覆盖——党的十六大以来,多予、少取、放活,农民实实在在成为“穷人经济学”最大的受益群体。同时,我们也忠实记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所面临的种种“烦恼”,以及环境污染、空巢现象等乡村治理困境。新闻永远在路上,把版面对准人民群众,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是《新华每日电讯》一以贯之的办报理念。“鄂豫皖农区定点观察”,体现了本报长期以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坚持。秉持“走转改”理念,不断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与吸引力,我们也永远在路上。“在乡镇干一辈子这个事,后不后悔?”“没有,不需要后悔。”58岁的蔡友文斩钉截铁。在一间临时借用、挂着“三农保险办公室”牌子的简陋办公室里,老蔡打开话匣,向记者讲述一个基层农技人员的酸甜苦辣。记者能够明显感觉到老蔡的矛盾:谈起乡镇农技员工作的辛苦和低报酬,他似乎有一肚子的苦水;说到乡亲们对他的信任,几十年来与庄稼人打交道的那份感情,不经意间他又会流露出笑容。蔡友文是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1975年从荆州农校毕业后,他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已经37年了,其中有31年在尺八镇。尺八镇位于江汉平原南端,长江大堤北岸。春天的江汉平原,绿色田野一望无际。监利,是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2011年,粮食平均亩产达511.2公斤,总产达26.5亿斤。本报记者从2004年起曾经四次到访监利。湖北的这个农业大县,还有河南鹿邑、安徽长丰和蒙城,成为本报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在鄂豫皖定点观察农区现实的“样本”。今年,已经是第五次了,主题是农业科技推广。“有怨无悔”与“青黄不接”“再过两年,我就退休了。谁接这个活儿,政府会安排吧。”老蔡很担忧没有年轻人愿意来“接他的班”。2002年以前,他是“公家人”,因为是中级职称,工作时间又长,挣钱比一般公务员还高,而现在只是聘用人员,钱挣得也少。据老蔡讲,2002年湖北推行乡镇“以钱养事”改革,乡镇“七站八所”不再“以钱养人”,改由政府出钱面向社会购买有资质的服务组织或专业人员的劳务,向农民提供服务。那次改革,老蔡所在的农技站原有人员“一个人5000元”被一次性买断“公家人身份”,成为由政府向他们购买服务的“体制外人员”。2009年后,农技员又改为聘用制,和县农业局一年一签合同,三险扣除,一个月领1100元。“这个钱不叫工资,叫报酬。其他什么都没有。”老蔡说,“给农民打电话指导,骑摩托车到村里,电话费油费什么的,都是自己掏。”“有办公经费吗?”“没有啊。”“镇里给点吗?”“没有啊。”由于农技推广工作没有“钱途”,农技员队伍萎缩。尺八镇农技推广人员最多时候是1989年,5个人,现在名义上是3个人。“实际上搞事的只有1个,另两个人在做别的事。”用老蔡的话说,“一个主任管自己”。而尺八镇的农田,则有104464亩。“原来和我一批进农业部门的人很多已转行,或者出去打工,留下的很少。”监利县毛市镇农技站负责人陈传珊,对农技员地位的“今不如昔”颇感惋惜。和尺八镇情况相似,毛市镇也只有3个人从事农技推广。陈传珊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毛市镇农技人员多达10人,当时每个村还有一名查虫员。“现在1个人有3万多亩田的农技指导任务,天天跑也跑不过来。过去体系是完整的,我们怀念过去。”陈传珊抚今思昔。“我热爱农业,也只会干农业。只能说路走对了,门开错了。”陈传珊在农技推广岗位上也快干了30年了,他与老蔡一样“今生无悔”。但无悔的陈传珊也知道,年轻人的想法变了,不可能像他们这些老农技员一样,由于对乡亲与土地难以割舍的感情而选择了坚守。“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乡镇农技人员。”陈传珊有些黯然。据了解,目前整个监利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共有54个,最年轻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除了“钱途”,年轻人不愿干农技员,还有“前途”之忧。“以前干我们这行的,最后当上县长的都有,现在连身份都是聘用人员,还有什么奔头。”一位农技员对记者说,由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家人”,他们的发展空间已经固化了。记者随后赴安徽、河南采访了解到,尽管没有搞“以钱养事”改革,基层农技站经费紧张、待遇低、知识老化以及青黄不接的现象同样突出。有183万亩耕地、20多万农户的安徽省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学章说,全县18个乡镇站,真正学过种植业技术的,只有五六十个人,加上县农技推广中心搞种植业技术的,也就是100人。“按照农业部测算,每个技术人员负责八千到一万亩土地。谁能让我短时间内进几十个人吗?1998年以来,单位就没有进过大学生。最年轻的都四十多岁了,忙不过来。”监利县农业局副局长李诗信,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没有离开农业一线,去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谈起农技人员的辛苦,他说,我也不愿意让我的孩子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现在农技站没有编制,没有吸引力,农技人员没有归宿感,希望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学农的大学生到农村服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农科推广的公益性定位,让李诗信这样的县政府农口干部,也让蔡友文和陈传珊这样的乡镇农技员产生了期待。陈传珊已经注意到了变化。他向记者透露,监利县第一批8个乡镇农技站将会配备办公设备和仪器,包括电脑、病虫防治和质量检测设备。不过,对于农技人员的待遇和身份随之会带来何种变化,是否能不再“弱势”,蔡友文和陈传珊都谨慎地不敢预测。用老蔡的话说:“你们报纸上讲的,与我们基层,还隔着好多层呢。”“农技员兼营农资店”与“农资店主兼职农技员”尽管由于聘用身份,蔡友文对退休后每月领多少养老金不抱奢望,但他还是盼着退休:“两年后,我将可以专心侍弄我的鱼塘了。”几年前,他就承包了一个50亩大的鱼塘养鱼。与其他农技员一样,蔡友文也在兼业。农技员兼业也是迫不得已。由于待遇不高,不兼着干点别的事,收入还不如出去打工。他们的兼业选择,近水楼台,大多是开农资商店。在监利,据陈传珊所知,“至少有一半的农技员开有农资店。”农技员开农资店的太多,不开农资店的老蔡为此遭遇过尴尬:“我到村里推广测土配方,农民反问我准备推销哪种农药化肥。”“政策允许农技人员开农资店吗?”记者问。“没有办法,待遇太低了,农技员也有权利小康啊,不允许咋行?”老蔡为同行们的选择辩护。政府对农技员开农资店,也的确并无禁令,湖北乡镇“以钱养事”改革后,农技员实际上也不是公职人员。农技员开农资店会不会存在“身份冲突”?农技公益服务与农资店商业利益之间,又如何平衡?“搞(开农资店)可以,不能骗人,不要让老百姓说‘农技员开的农资店卖假’。”对记者的关切,监利县农业局负责人表示,“有一道底线。”事实上,从采访的情况看,我们的担心可能有些多余。陈传珊家就开有农资店。“老婆原来是种子站的,下岗了,就开了个农资店。”“老百姓会不会认为你搞农技推广是为了推销自家的农资?” “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有技术,通过竞争、示范才能把农户吸引过来。再者,要看你卖的药剂能否起到好效果,能不能增产,卖的种子农药有没有假。骗人也只能骗一次。”陈传珊说,“乡里乡亲,熟人社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开店骗人,农民哪能放过你?以后咋抬得起头?”不过,在记者走访的安徽河南乡镇,农技员仍是事业编制,不能经营农资。如果说,农技员兼职开农资店是“农资经销第二渠道”,农资店主兼职当农技员,则俨然成了“农技推广第二队伍”。监利县黄歇口镇新熊村农妇宗守英刚做过腹部手术,脖子有个肿块变得越来越大,正考虑到武汉看病。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打工,30岁的老二熊国强耕种家里的15亩地。“庄稼得病了,你问谁?”记者问熊国强。“问卖农药的。”去年,他家的水稻减产了,好年景每亩田能打1300多斤,去年由于虫害只能打800多斤。也打药了,卖农药的告诉他,时间打得不对,刚打过就下雨,药水被雨洗了。和熊国强一样,很多农户,尤其是一家几亩田的散户,习惯了找农资经销商问“种田的事”。农资经销商和生产厂家则经常通过电视散发广告,甚至开车到农村宣传,他们的“知名度”甚至赛过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俨然成为农技推广的“第二队伍”。“这支队伍”和农民打交道最多,最灵活,也最有“经济驱动力”。素质则参差不齐。安徽长丰县罗塘乡一个农药经营户,老百姓拿着得了病的秧苗去找他买药,他也不懂,就把他经营的好多农药都配一点,拿给农民用,他觉得反正总有一种药能杀虫。据罗塘乡农技人员张宝介绍,全乡25个行政村,农资店大概有56家。“卖农药的都喜欢挂个牌子叫庄稼医院,而实际上真正有专家指导的非常少。”农技员“示范推广”与小农户“种田不用教”农资店主成了农技推广“第二队伍”,是“第一队伍”忙不过来给他们提供了“挥洒”空间。采访农技员时,他们会不时接听农户咨询农技的电话。电话、手机短信,似乎让农技推广也“信息化”了。传统的纸质宣传资料仍有用场,蔡友文让记者看他印制的“尺八农业”,内容主要是水稻、小麦和棉花的田间管理以及虫害防治。农技员也定期不定期到田间地头指导或发放资料。他们主要骑自己的摩托或者租车,费用自己负担。“有时候搭农资经销商的便车给我宣传。”陈传珊说。“不习惯电话和短信的农户,你们怎么服务?”“村干部把资料贴出来,我们自己也贴。”监利县农业局副局长李诗信说,全县18个乡镇768个村,200万亩耕地,而技术人员每个乡镇只有3个人,他们即使从早6点跑到晚6点,也只能跑两三个村,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事实上,每个镇再添几个农技人员,也不一定跑得过来。河南省鹿邑县试量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田桂英告诉记者,镇里3个农技人员,包村利用大喇叭给村民传达防治庄稼病虫害知识,无法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服务。为破解矛盾,农技推广人员通常在每个村选出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然后通过他们再向辐射户推广农技。安徽省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必芝也说,农技推广主要通过培养示范户,扶持大户,带动散户。长丰县罗塘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张宝说,1个村民组选1个人培训,把技术推广下去。推广的效果到底如何?走进淮北平原中部的蒙城县三义镇王桥村,以前采访过的王二化家开着门,却没人。询问几个在街边站着聊天的妇女,才知道他过完春节就去南方打工去了。在一片塑料薄膜花生地里,记者看到王二化的妻子张水水以及父亲王怀友正在浇地。“种地技术你们要是问人,问谁?”记者问。“俺们没问过谁。反正大家都是这样种的,也差不多。”张水水说。“你没听过人讲吗?乡里活,不要学,人家咋着你咋着。”王怀友老人说。记者准备离开王桥村时,看到村民王汉云抱着一个纸箱从马路上走过来。仔细询问,才知道他刚从蒙城县买药回来,因为自家蔬菜大棚里,不少茄子和西红柿苗不明原因凋萎。“光买药都干下去千把块钱了!”王汉云说。半个月前大棚蔬菜开始生病,王汉云从三义镇一家农资店的宣传册上了解到那是一种枯萎病,随后买了药,可是打药后没有效果,这次又专门到蒙城县一个农药大户处买药。记者随王汉云走进他家的大棚,一垄一垄的西红柿茄子隔不多远就有几棵焉萎的秧苗。“你第一次买的药没用,为什么不试试找找政府的农技人员?”“哎呀,你找他他也不会来看的。”“如果第二次买的药还不起作用怎么办?你还不愿意去找农技员来看吗?”“也不是我不愿意,找他他也不可能来!谁找他都来,咋跑得过来?”安徽省长丰县鲁周村,记者每次回访都到戴本江家,他的二女婿杨鹤在帮忙收草莓。“如果草莓不会种,能不能找个人来指点指点?”记者问。“指点指点?哪有呢?还不都是自己摸索的么?”杨鹤说。“村里的其他种植能手不能问问吗?”记者问。“你去取经,他不一定告诉你。”戴本江的弟弟戴本川说。随后,我们来到村民仇恒白家的草莓大棚。大棚里一大片草莓完全蔫了,仇恒白说刚打过农药“杀虫双”。“你怎么知道打这种药?是农技员告诉你的吗?”“不是,是心里想的。”仇恒白说,“那年,我栽的西瓜苗得了败血症,一棵棵地死,我赶快跑到大队去买了青链霉素,打好了,当时是心里想的,现在也一样。”“你的草莓得病,为什么不去找农技推广人员?乡里不是有吗?”“乡里的人俺们没见过。”在蒙城县三义镇王桥村,记者问以前采访过的王怀银:“每年播种前,如果请个农技员来看看,帮忙选种可好?”“嘿嘿,农民还真没有这习惯。”王怀银说,“拿玉米种子981来说吧,这种子虽然不高产但稳产,有的种子高产但不稳产,农民选种都是根据多少年的经验,也不敢随便换。”与小农户“种田不用教”不同,种粮大户对农科服务的需求明显要强烈得多。42岁的何庆波是监利县汪桥镇何湾村人,12年前,当别人纷纷外出打工时,他“赌博”般从亲戚家借了10万元,把村里300亩低湖田承包下来。随后另投资3000元挖渠排涝,当年就比往年每亩增产100斤,粮价也比往年贵了两毛钱,赚到了“第一桶金”4万元。去年他的种田纯利润已经达到26万多元,今年他一口气又在外村承包了200亩。他正准备学习机械插秧技术,将来计划种上1000亩地。种田致富的何庆波,除了一个劲地向记者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还特别感谢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汪大美。何庆波的农技问题,种子、农药、化肥的选择与使用,都要向汪大美请教。汪大美同时经销一家农资店,也希望自己的农资在何庆波家的300亩大田里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别的农户也乐意到他那里买,俩人“彼此依赖”,合作后就成了朋友。监利县新沟镇新红村43岁的陈书文戴着眼镜,怎么看都不像通常形象的农民。他原来在外打工,2009年回乡包了200多亩低湖田,现在扩大到570亩。“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基本上都不懂种田。大多数时候我都要请教农技站。”61岁的张诗洋种田30多亩。他很重视技术问题,希望得到指导,尤其是打药的时间和剂量等问题。“现在农资经销商太多了,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标准,有时候还会遇上假货。”实际上,新沟镇的种粮大户都希望得到农技人员的服务。“种粮大户更爱农技员。”新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肖开文通过专门调查发现,一般农户的种子化肥信息来源主要是电视广告和经销商,农技人员推荐的比例不到40%。相比较,越是种粮大户,越愿意与农技站和农技员保持密切联系。难怪陈传珊说,毛市镇如果种田大户多些,他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新华每日电讯
方立新 姜锦铭 渠宏卿
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Copyright ? 2016 中国财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十年后家乡的农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