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经济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老婆管三十多万了她天天打牌

新时期军旅电视剧军人形象创作谈(组图)
电视剧《和平年代》剧照&&
张丰毅& 饰演&&
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照&
浅谈新时期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当代军人形象创作的嬗变
&&&&&&&&&&&&&&&&&&&&&&&&&&&&&&&&&&&&&&
文章来源:论文在线&&
近年来,我国军旅剧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抗战题材到当代题材,一大批军旅作品跃然荧屏。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播出效果来看,军旅剧的创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2005年的军旅剧达到了400集之多,2006年的央视调查数据表明:这一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就有13部。而在这众多的军旅作品中,当代题材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如在2006年央视播出的13部军旅剧中,当代题材占到了1/2。此外,许多当代军旅剧都成为了收视亮点,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如近些年的《和平年代》、《DA师》、《士兵突击》等。
纵观我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近20年的历史,比较成功的军旅作品莫不与成功的军人形象息息相关。如《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和平年代》中的秦子雄、《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大批奕奕生辉的当代军人形象深受观众的喜爱。电视剧与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核心的叙事文本。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对电视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电视剧理论工作者,莫不注重于电视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1985年,在“全国提高电视剧质量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了“提高电视剧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塑造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口号。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视剧在人物塑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大形象丰满、堪称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是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探索,对于我国的许多电视理论工作者来说并没有停止过。他们从更高的艺术层面,既从人物的思想性与形象性的角度,对人物塑造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了反思。“表面看来,我们的艺术家都很重视作品的思想性,但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只重视抽象的、普泛的思想,而忽视了它的独特性和形象性。而艺术的思想的概括性,则必须寄寓于独特性和形象性之中,离开了独特性与形象性的追求,往往只能导致概念化与图解。”电视剧的市场化,给电视剧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在商业气息的侵袭之下,电视剧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获得平衡,电视剧人物如何在发挥广告效应的同时突显最大的精神文化价值。“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电视剧的人物塑造坚持了贴近生活而不降低人格的原则,面向大众反映大众的生活而尽可能的避免媚俗和商业化,广告化的倾向。”可见,在理论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创作者不断的实践观摩中,电视剧人物塑造在意识上的日渐臻显成熟,这为电视剧艺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在电视剧理论工作者不断的研究和总结下,当代军旅剧中在军人形象的创作上,也不断从中汲取了经验。从“高大全”的英雄楷模,到有血有肉的“平民化”军人;从对浴血奋战的烈士的缅怀,到对和平时期军人默默无闻奉献精神的赞美……这些清晰地刻录了军人形象在军旅剧中的演变轨迹。
其实对于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军人形象的研究,并不算是一个新话题。在此之前,就有许多理论学者进行过或是系统、或是个别的研究。比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荧屏绿色风景线—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概要》,边国立的学术论文《立足当代、追求永恒—新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综述》,马继红的硕士论文《中国当代军旅电视剧发展历程及辨析》等,这些理论书籍或者文章在对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进行宏观研究的时候,莫不对军人形象的变迁进行梳理。还有诸如《军旅题材电视剧与男子汉形象的塑造——评电视剧&石破天惊&》、《塑造当代军人的新视点——我看的人物刻画》这些理论文章,都对比较成功、有代表性的当代军旅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有过很详细的研究。
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基本是以“线”或者“点”的方式:或是以时间为纬度,对每个阶段军旅剧出现的军人形象进行纵向比较和分析,或是对一些单个作品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但是在“面”上,即对相同类型作品中出现的军人形象模式,并没有特别系统的理论研究。而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人物的设置,还是情节的构建设,都呈现出了“类型化”的趋势。本文试图打破以往的研究角度,从这些“类型”中,探讨当代军旅剧中军人形象的嬗变。并对人物塑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层原因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可以缓解的对策。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剧照&&
孙海英&饰演&石光荣&&
吕丽萍&饰演&褚琴
电视剧《军歌嘹亮》剧照&&&
中: 孙红雷&& 饰演
电视剧《军歌嘹亮》剧照&&&
&右:孙红雷&&
一、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演变的总体描述&
&目前,对于“军旅题材电视剧”这一概念的界定,在我国学术界并没有非常统一和明确的标准。长期以来,“军旅题材”与“军事题材”都被等同于一个概念。如在张东的《荧屏绿色风景线——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概观》一书中,对中国80年代以来的军旅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把其创作历程总结为蹒跚起步()、探索前行(1)、渐入佳境()、走向繁荣()四个阶段。但也有学者为“军旅题材”辨名,认为“军旅题材”与“军事题材”是有所区别的。如在韩骏伟的文章《军旅影视艺术的现状与思考》中提到:“军事题材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多展现历史战争场面或现代军营中的训练、执勤、演习等军事行动,习惯称之为战争片或军事片。随着题材的扩展和艺术的创新,当前军事题材方面的影视剧围绕着军营生活,镜头大多已移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视角已伸向军人的内心世界,战争片或军事片似乎已不能涵盖这样的作品。笔者人物,用军旅影视来指称与军事题材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更加贴切一些”。
以上两种说法,都存在着各自的合理性。其实,“军旅题材”本来就是“军事题材”发展的产物。自我军创建以来,为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队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文艺创作队伍。他们以“军事题材文艺创作”为主,攘括了小说、诗歌、歌舞、话剧等文学样式。直到今天,这支文艺创作队伍依然存在。由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出现,扩充了艺术的表现样式。所以电视剧也加入了“军事题材文艺创作”的内容行列。但是,“军事题材”发展到今天,其内容远远超过了纯粹地表现“军事事件”,还包括更为广阔的非战斗生活,因此用“军旅题材”来表述当代的军事题材作品,要更为贴切。
纵观中国军旅电视剧的发展,有着渊源的历史。自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之后,就已初见军旅电视剧的端倪。如60年代的电视剧《老列兵站岗》、《雷锋》等。但由于当时电视技术的并不完善,电视剧艺术也才刚刚起步,因此当时的军旅作品并没有获得非常大的反响。特别是经过了十年电视剧的停滞,军旅电视剧依驻足不前。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电视剧迅速发展壮大,军旅电视剧才真正迈开了自己的步伐。因此,本文认为,军旅电视剧真正的起步期为八十年代初。
1)、萌芽期(80年代中前期)
80年代初,中国电视剧在经历了沉寂之后,开始了在新形势下的复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电视剧年产量大幅度提升。由于国外和香港的电视连续剧大量涌入,刺激了我国电视连续剧的萌芽。1981年《敌营十八年》的播出,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由单本剧向连续剧的飞跃。1982年广播电视部号召各地电视台把拍摄连续剧作为重点,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电视连续剧时期。80年代中期电视机的广大普及,也让电视剧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军旅电视剧就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迈开了它的发展步伐。虽然起步稍落后于地方,但它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军事题材电视剧多为部队的制作单位拍摄,它的组织性、集团性和军队管理的严格,使得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一直沿着一条健康有序的道路向前发展。”
80年代前期,军旅剧还是较多以单本剧的样式存在,创作主体主要是电影厂、地方电视台和部队话剧团的创作人员,军队尚未建立专门的电视剧创作生产实体。至1983年山东电视台录制的《高山下的花环》(3集)与1986年北京电视台录制的《凯旋在子夜》(11集)的播出,拉开了军旅电视连续剧的帷幕。
《高山下的花环》与《凯旋在子夜》这两部军旅剧都来自于同名的文学改编,主人公形象都是“南线战争”的抗战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饱含了对保家为国的军人们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歌颂,对南线战争中军人最质朴无私的精神品质给予了精彩的描写。全剧成功地塑造了梁三喜这个典型人物。他来自于革命老区,家境极度贫困,但是他毅然默默地为部队建设、为国家尊严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是军人形象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忠诚善良、无私忍耐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此外,该剧第一次大胆地表现了特定社会环境中部队生活的复杂性乃至阴暗面。比如军队中的上层领导以权谋私、官僚作风严重的丑恶现象,个别军人的养尊处优、生活懒散、送礼、拉关系等不良作风……剧中人物赵蒙生就是这类形象的代表,他的出现与梁三喜形成了鲜明对比。
《凯旋在子夜》讲述一代知青的坎坷经历:他们受教育时遇上了“文革”、毕业后又遇“上山下乡”、走向工作岗位时又遇上“越战”。于是这一代知青大部分都奔赴了南线的战场,把青春与鲜血留在了南疆的大地。剧中以主人公童川与江曼的爱情为主线,以“南线战争”作为时代背景,主人公坎坷的情感经历与战场血与火的洗礼交融在了一起。
《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这两部作品与单本剧比较,在创作上都脱离了过往的创作模式。单本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来自于真实的英雄模范人物。由于注重先进人物的事迹宣传,可以明显看到单本剧中对故事的关注要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军人形象的描写手法也比较单一,人物都具有明亮而高亢的理想主义色彩。如《徐洪刚》表现了武警战士徐洪刚见义勇为的精神,表现女通信兵生活的《我是海燕》等。连续剧的出现丰富了人物的表现空间,“日益成熟的我国电视剧不再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当作创作的原点,形象来源于生活,剧中人物的思想观念从生活中开掘而来,并且依附于有血有肉的躯体,是实现人和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人物形象上,《高山下的花环》与《凯旋在子夜》要比单本剧丰富立体得多:
①、作品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路历程都有了深度的挖掘,军人形象变得有血有肉。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清晰地描述了赵蒙生的心路历程:他是部队高干家庭出身,动用了母亲的各种人事关系,一心想调回城市。最终还是在舆论压力下,他不得不被迫上了前线。在战争中,血与火考验、战友的为国捐躯,让赵蒙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震撼。特别是在梁三喜牺牲后,发现他的遗物中有一张要求家属归还620元的欠帐单,让赵蒙生感受到了军人无怨无悔、时刻为牺牲作准备的高尚品质,这时候他终于明白了军人的伟大与崇高。
②、军人开始以多情境来构建。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对战争的描写,但是并没有让镜头仅仅束缚在战场上,对军人形象的生活常态也给予了关注。在《凯旋在子夜中》中,有很大篇幅是用来描写江曼的日常情感生活的,她与童川从恋人到分离再到重聚,这一路的情感波折成为战场之外,人物间的一条感情线。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两部作品也并不仅仅是局限于战友之情,同时也搀杂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凯旋在子夜中》中的童川与林大林在现实生活算是“情敌”关系,但他们在战场上的生死攸关前表现的却是战友的互助之情。复杂的情感线索,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可感而具体。
③、军人形象开始了多样化塑造地尝试,特别是在次要人物的塑造上,不再束缚于以往“高大全”的模式。如果说先前的军人形象都是以完美无暇的方式来呈现,那么在这两部作品中,军人也有了缺点。我们在《高山下的花环》中,不仅可以看到高尚感人的英雄梁三喜的形象,也可以看到一开始作风并不“纯正”的赵蒙生,还可以看到心地纯正但脾气暴躁,说话肆无忌惮有时还带些脏字的靳开来。英雄们无论是在性格还是行动上,都有着庸常态的表现。但是,这两部作品在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上,依然是沿袭传统的“高大全”的英雄塑造模式。&
2)、探索期(80年代末—90代初)
80年代末,我国电视剧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在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以及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题材上,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态势,如政治题材的《新星》、历史题材的《上党战役》、爱情题材的《小巷情话》、儿童题材的《窗台上的脚印》等,各种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广泛的审美需求。1985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与1990年《渴望》的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电视剧开始走向大众化与通俗化,其“家国”模式的运用也为后来的电视剧广为借鉴。1993年“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提出,成为电视剧创作的指导思想,促进了电视剧的繁荣和发展。
电视剧的成熟也带动了军旅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军旅作品的创作,出现了专业的队伍,并且出现了专业的评奖活动。“日至7月9日,总政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全军首次军事题材电视剧会映和评奖活动。举办了一期电视剧创作培训班,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军队电视剧创作的起步。”这一时期的军旅作品在数量上较前有大幅度的提升,在第一次评奖活动中,全军各大单位文化部选送的作品就达500多部(集)。
此外,军旅剧选材面大为拓展,主人公形象更加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出现多方面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连续剧《闪光的年华》、《重返沂蒙山》、《蓝色国门》、《红翼》、《永恒的沉默》、《张培英》、《为导弹筑剿的人》、《拥抱太阳》等,单本剧《汉家女》、《绿栅栏》、《追赶太阳的人》、《一个姑娘三个兵》等。
这一时期的军人形象,依然大部分是来自文学改编或取自生活原形。如《闪光的年华》是根据济南军区烈士王光华的事迹创作而成。《汉家女》讲述的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个女兵卫生队的故事。《张培英》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军医张培英的模范事迹。
在军人形象相比,依然处于不断积累经验的阶段,人物依然附著着高昂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但是在细微之处显现了不断探索的痕迹。
①、人物形象高大的同时,也不乏人性深度的开掘。如《张培英》主人公身上闪现着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他对医学科研事业兢兢业业,身体残疾依然要求工作的……人物形象高大的同时,但也不乏人性深度的开掘,与之前同类表现英模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②、从平凡小事之中突显出人物的“不平凡”。如《汉家女》“汉家女”是这个班的班长,在战场上她用军人加医生的身份,把爱和热血无私地献给了战士和战争。这部以女军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充斥女性的柔美与战士的勇敢与悲壮。在对于英雄人物的表现上,该剧通过平凡的小事件来展现着她的无私精神,从平凡小事之中突显出她的“不平凡”,正所谓“从细微处见精神。”
③、在军人形象的创作上,作者用质朴的手法,真实的场景,塑造了一名具有自觉追求精神、严于律己的当代军人郑保华的形象
电视剧《和平年代》剧照&&
陈锐& 饰演&
闻勇&& 张丰毅&
饰演&& 秦子雄
电视剧《和平年代》剧照&&
陈锐饰演& 闻勇&&
张丰毅& 饰演&&
电视剧《和平年代》剧照&&
于小慧& 饰演&&
3)、异军突起(90代中后期)
&1994年,在《电视剧审查暂行规定中》,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电视剧创作的目标,电视剧创作的精品意识提升到了重要位置,这对今后的电视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阶段,电视剧比较注重通俗性,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情味的作品,如《渴望》、《上海一家人》等。此外,电视剧开始导入市场运作机制,中央电视台1993年出资购买电视剧《爱你没商量》是电视剧走向市场的一个标志。
1994年至1998年,是中国电视剧迅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军旅电视剧大丰收的五年。“由于90年代初海湾战争带来的世界军事、政治格局的变化,激起了人们对军事的关注,从而在全国形成了一股‘军事热’,这股热潮也促进了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使军旅电视剧进入了一个异军突起的阶段,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高的军旅电视剧接二连三地出现,迅速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制作精良的军旅剧作作品,如《潮起潮落》(1994年)、《红十字方队》(1994年)、《和平年代》(1997年)、《昆仑女神》(1998年)等。这些作品在我国军旅剧的发展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红十字方队》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军校大学生的军旅作品,“浓郁的青春气息”与“军营”两大主题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军营青春剧”的先河。它的许多创作手法,也被今天的青春题材的军旅剧广泛借鉴。《和平年代》描写的是一批从硝烟走进和平年代的军人,通过对他们爱情事业的关注,展现了我国从南线硝烟的战场到香港回归,人民军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肩负的伟大使命。作品中渗透出的对和平年代军人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该剧也是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成功范例中必须要提到的一部,他开辟了当代军旅剧的另一片天地,被誉为是当代军旅剧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时期军旅剧,目光开始定格于和平年代的军人。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为军旅剧中的军人形象注入了新的气息,许多新风貌、新气象、新观念,都无不在军人形象上闪现。此外,通俗剧对军旅作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军旅剧开始向通俗剧借鉴成功的经验,塑造出了一大批可亲可敬的军人形象。特别是在《和平年代》中,军人形象与之前相比,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会作重点阐述&
4)、繁荣期(21世纪以来)
“从1999年至今,可称为军旅电视剧高歌猛进、走向繁荣的时期。1999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即一个千年的结束。对中国人来讲,其特别的意义还在于,这一年是共和国50周年华诞,也是新中国空军、海军创建50周年纪念日。为此,部队各电视艺术中心都投入了极大精力拍摄献礼作品,军旅题材电视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一阶段的军旅剧出现了前未有的态势发展,从数量上来看,每年优秀的军旅作品都应接不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2000年:《突出重围》、《壮志凌云》、《波涛汹涌》、《惊涛》、《光荣之旅》、《女子特警队》
2001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轨道》、《中国仪仗兵》
2002年:《DA师》、《导弹旅长》、《我们的连队》、《炊事班的故事》、《军港之夜》
2003年:《归途如虹》、《军歌嚓亮》、《最后的骑兵》、《无愧苍生》、《我们的连队》、《最后的骑兵》、《无愧苍生》
2004年:《国家使命》、《追日》、《战争目光》、《红领章》
2005年:《红十字星座》、《大校的女儿》、《谁说士官不是官》
2006年:《沙场点兵》、《石破天惊》、
&2007年:《士兵突击》、《垂直打击》、《中国近卫军》
从题材来看,这一阶段的作品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广度除涵盖了“陆、海、空”三军之外,许多新兴的兵种或是职业特殊的兵种都被攘括在内。比如表现导弹部队的《石破天惊》,与世界国防接轨的《维和使命》、《中国军队机动部队》,表现特种部队生活的《中国武装特种部队之霹雳彩虹》、《特种部队》、《中国近卫军》,表现驻港先遣部队的《归途如虹》,还有反映我军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电视剧《中国轨道》等。
在作品风格上,军旅剧出现了“争奇斗艳”的局面。除了正剧以外,还有情景喜剧、轻喜剧风格的初涉,如《炊事班的故事》和《水兵俱乐部》。
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这一时期的军旅剧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最大特点是:注重形象多样性的发掘——多样的人物类型,多样的性格特征。这一时期的军旅剧几乎把军队中不同性别、不同兵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军人都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在色彩纷呈的当代军人形象的中,既又青春飞扬的军校大学生、又有掌握尖端技术的军事人才;既有普普通通的战士,又有高级将领……有些典型形象是过去不曾出现过的,如《士兵突击》中的农村兵许三多,还有一些形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如奋战战场的职业军人们。&
电视剧《归途如虹》剧照&&
左:王学圻& 主演
电视剧《归途如虹》剧照&&
王斑& 饰演
二、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军人形象创作的发展
1、《和平年代》中军人形象的新走向
90年代是军旅电视剧异军突起的年代。由于海湾战争带来的世界军事、政治格局的变化,激起了人们对军事的关注,从而在全国形成了一股“军事热”,这股热潮也促进了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高的军旅电视剧连接出现,迅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注意。
电视剧《和平年代》开播于1997年,记录了一支从南线硝烟战场走来的特种部队由组建到壮大的全过程,以及一批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新中国军人。这部作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全剧从南线战争到经济特区,再到香港的进驻,时间横跨近20年,全景式地再现了新中国军队的成长,表现了军队在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转型期所面临的种种艰难,以及当代军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心路历程。
这部作品在当代军旅剧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是“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转型的里程碑”。通过第一章对当代军旅剧的回顾,可以很明显看到,自《和平年代》之后的军旅剧呈现出下面的态势:
第一、《和平年代》之后,我国当代军旅剧的重心的开始了两个方面的转向。“由于战争的缺失,军事题材的作品向内转向了关注军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向外转向了军营以外的广阔的生活,即在整个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来塑造军人。”简而言之,即军旅剧开始在和平环境的大背景下,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中,展示军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第二、军旅剧开始大胆地向通俗电视剧学习,并从军事宣教向大众艺术突围。军人形象也开始“平民化”,大大提高了军旅作品的可视性。这是《和平年代》最大的贡献,也是被誉为“里程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自《和平年代》后,我国当代军旅作品出现了类型化的态势:有青春飞扬的军营青春军旅,也有让军人回归战场的军事作品,还有诙谐风格的军旅剧……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模式,这是军旅作品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
在当代军人形象的塑造上,《和平年代》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无论是流淌其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是彰显其外的故事走向与人物命运,较之前的作品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可以说,这也是军人形象重大转变的一个标志。
1)、军人话语的时代焦虑
&军人话语是历来军旅作品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每一个时期的军旅作品所蕴涵的军人话语都各不相同,它与我国的现实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战争年代,军人话语主要表现为对艰苦卓绝战争的展现和对战斗英雄的歌颂。和平年代的到来使得现实语境发生了变革:军人本是战争的主体,在和平年代却失去了最能证明其存在价值的阵地。军人话语在不断寻找新的意义表达的同时,流露出了对这种新现实语境的焦虑。这种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观历史的同时如何塑造新的英雄形象;二是革命英雄向和平年代职业军人转变的过程中,怎样塑造当代英雄,体现军人的价值”。在《和平年代》中,从主人公秦子雄的个人经历该剧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即和平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军人的价值定位。该剧现实地反映了军人的彷徨与无奈、苦涩与失落,但在低徊迂徐中又始终保持了一条亮色的精神底线,即和平年代军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军人凛然崇高的气魄,而非被同情与怜悯。该剧在赞颂了默默牺牲的当代军人、清晰地表达了“和平是对军人最高的奖赏”的同时,以秦子雄这个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与义无反顾精神于一身的形象,赋予了和平年代的军人尊严与崇高。
主人公秦子雄是一个闪烁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光辉的军人形象。他是刚从南线战场上回来的战斗英雄,对军队和国家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平年代的到来,让他对军人的存在价值产生了困惑。在《和平年代》第二集中,刚从前线归来的秦子雄站在刻满了烈士名字的纪念碑前感慨到:“现在是和平年代,作为一个军人我觉得有点悲哀,我是宁愿作一个死去的军人被人怀念,也不愿意做一个活着的军人去怀念别人……(和平)对军人也许更多的是苦涩。”但是,他依然坚持着自己军人梦想。在“百万大裁军”中,许多军人转向地方开始新的人生选择时,他毅然地说:“人民解放军只剩下最后一名英雄,就是我秦子雄。”在对新时代的不断认识中,秦子雄意识到了和平年代国防现代化的新需求,他终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组建特种作战部队。没有经费,他靠自己的正常劳动所得建设训练场地;“红箭”被撤番后,他谢绝了私企老板刘金龙的高薪聘,选择去海上孤岛继续实现他的军人理想;妻子闻璐劝他抓主大好时机转业到跨海大桥工地当总指挥,依然没有动摇他的军心。最后“红箭”特种部队的重建,并在新时期担任着种种重大的军事任务,让秦子雄的价值终于获得了实现。
秦子雄是军营的坚定“守护者”,也有部分人选择走出军营,寻找自己新的定位。章大军在百万大裁军的潮流中,主动选择了退伍转业,投向地方建设事业的大军。虽然创业起初的艰辛,让章大军时常感到履步为艰,但军人顽强的意志让他坚持下来,并最终在商海中开创了一番自己事业。慕容秋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尽最大努力,想用文工团精彩演出赢得继续留在军队的权利。但是,文工团被撤消的局面并没有因她而挽回。本来慕容秋可以不脱军装,继续留在军队的后勤部,但是她和章大军一样选择了弃戎从商。慕容秋的哥哥慕容清是军校的老师,他一生对教学工作都兢兢业业。当学校要求员工政教分开时,他选择了放弃军衔依然站立讲台。
在军人话语焦虑不断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在《和平年代》中,军人的价值并没有因和平时代的到来而抹杀:或是带兵练兵、献身和平年代的国防事业,或是转向地方,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对于这两种价值取向,《和平年代》都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军人的话语焦虑也在最终找到了答案。在全剧结束的时候,秦子雄在海边向慕容秋说道:“有从未演过主角的演员,有从未登过领奖台的运动员。还有,我想到妈妈,她永远是不为人知的教师,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他们的生活没价值?不,他们在创造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我就是想创造一种男人的精神,军人的精神!”
军人形象在和平年代的时代话语,更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和平年代的军人,虽然失去了在战争年代笼罩在他们头上的迷人的光环,却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和平,是军人胸前最有价值的勋章;和平,是对于军人的最高奖赏;和平,是军人价值的最终证明。
2)、家/国同构模式下的新形象
家国同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
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实质是忠孝关系。在电视剧创作中,所谓家/国同构模式,就是以家庭为核心,借助一个或几个家庭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迁来折射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即以家庭为基本情节结构与线索来反映时代变迁和人物命运,家庭单元是家/国同构模式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框架形式。开拍于1985年的《四世同堂》是我国中国电视剧中最早运用家/国同构模式并取得成功的电视剧。
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才开始逐渐表现出家/国同构关系创作模式特征的。虽然90年代以前的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中也包含有家/国同构的元素与因子,但在剧作组织上并不突出与明显,或者说,家/国同构模式还未形成与刻意运用。90年代以后,在整体电视剧创作形式与技巧的影响与感染下,为了顺应电视剧创作的一定规范及迎合一定层面上观众的欣赏趣味,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渐开始吸纳一般社会现实题材成功的创作经验,将家/国同构模式借鉴进“绰铁板、唱大江东去”式的军旅现实题材作品中来,由此开始,家/国同构模式开始正式进入军旅电视剧创作模式并日趋成熟。其中,在1993年获第十四届“飞天奖”长篇连续剧二等奖的电视剧《潮起潮落》初步体现了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家/国同构模式的借鉴。该剧故事时间从解放前讲到80年代,铺展情节跨越36年,通过三个家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折射时代/社会的变迁,反映人民海军逐渐成长壮大的辉煌的发展历史。这种叙述角度与以往军旅现实题材在叙述视角上发生了转换,体现出了家/国同构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当镜头在三个家庭之间切换时,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就被凸现到了“前景”,尽管他们是特殊的群体——军人,但他们同样是家庭中的成员。职业/群体特征通过家庭的平凡与不平凡得到挖掘与闪现。以往的军旅电视剧题材多以线性连贯的叙述、人物关系多建立在战友/朋友关系上,时代背景多为截取南线战争,而该剧视点流连逡巡、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与以往的创作模式上有明显差别。
由此,在借鉴家/国同构模式的基础上,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模式顺应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顺应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规律,逐渐发展为家/国—军队同构模式。“家/国—军队同构”模式的出现,是当代军旅剧向通俗剧学习的结果。它把通俗剧的贴近大众、关照世俗生活、贴近大众审美情趣与军人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军人形象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让观众观众喜闻乐见。开播于1997年的电视剧《和平年代》对家/国同构模式的借鉴与完善也更加鲜明与突出,
将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和平年代》中,所有主要人物都被编织进一个家庭。所有的关系构建都在&
这个家庭中展开的,通过秦子雄的“军人世家”将职业军人/家庭成员一个个推向面对着斑斓缤纷的变革社会,背对着充满责任与使命的军队的特殊境地:秦子雄的愿望是建立一只特种作战部队,但却面临着裁军撤番;章大军转业投身地方,却发现在这个转型时期,军人的安置问题特别艰巨;慕容秋是文工团的团长,在大裁军时她也不得不含泪脱下了军装,弃弋从商;慕容清在军事院校教书,新时期学校的政教分开,让热爱教育事业的他只好放弃军衔选择讲台……军人们在生活中和事业上面对的种种困境,都与时代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所以,军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军中一员”,而是和平环境中与社会息息相关、身系“家国一身事”的平凡普通人。这样的叙事视角与叙事策略既符合电视连续剧的叙事本性——即以大容量的叙事信息量来细腻地交代与铺展情节,在情节中起承转合,又因借鉴了家/国同构模式,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展现家庭成员/军人曲折的命运,从而反映了社会变革浪潮所推动的军旅人生的跌宕起伏,扫视了特定时期与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历程。
此外,剧中除了军营这个核心场景以外,还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化场景与附属性场景。在秦子雄与闻璐几十平米的小家中,常常上演着口角的发生:小到谁去洗碗,大到秦子雄是应该留在军营还是转业,二人的矛盾都在这个场景中发生着。因而,虽然《和平年代》是军旅题材的作品,却因人伦化/人情化的表达方式与“附属场景”的层层铺垫,使得全剧叙事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同时,也正是这样的军旅题材作品所表现出的家庭伦理的脉脉亲情及围绕主人公的较长“故事跨度”的情感纠葛,使得观众品味到了润物无声的剧情渗透方式,主人公秦子雄的形象也就丰满和平易真实起来。而正是人伦情感、七情六欲代替了生硬的道德说教或人物塑造上的“拔高”,使得全剧的整体叙述形态显得刚柔相济,观众才能够从围绕军队种种改革措施的核心叙事场景中,体验到军人的坚毅与悲壮。
正是由于《和平年代》对家/国同构模式进行了娴熟借鉴,顺应了主旋律电视剧的“泛情化”叙事策略,对军旅剧从可视性上进行了积极的开拓,从而确立了家/国—军队的军旅现实题材创作模式的陶铸与定型。
3)、英雄人物塑造视角由“仰视”到“平视”
由于军人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与崇高性,人们总是习惯“仰视”之。在烽火连绵的战争年代,军人作为国家和人民的保护神,更增添了老百姓对军人的敬仰与崇拜。因此以往的许多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军人都是顶天立地、宁死不屈、铮铮铁骨、无所不能的硬汉,他们似乎都不食人间烟火,完美无缺。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虽然为当代军旅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但他们内在的真实情感却往往被忽略。“在英模人物的光环下他们失去了普通人应有的生活态度和情感需求,面对痛苦和灾难变得麻木不仁,又好像是无所不能的。这些英雄人物不是产生于生活,而是产生于我们的主观意志。因此他们的面貌千人一面,性格也是如出一辙,甚至语言都是雷同的。
将“军人英雄”从天上拉到地上,是近年来的一种口号,尤其在和平年代军人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有了转变。这种趋势真正形成浪潮是在新世纪之后。以平视的目光打量以往高高在上的军人英雄,不仅是时代赋予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权力,也是电视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和平年代》中,剧作者对军人的观察视角已经发生巨大转变,从“仰视”转为了“平视”。它带领着观众,用平常的心态,去观赏着军人的常态生活和内心的变迁。在塑造人物时,该剧十分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多样性,既有高尚伟大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既有坚定的革命性,又有浓厚的“人情味”。秦子雄岁虽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有时候也会“投机取巧”,用点小聪明。红箭部队在第一次裁军前大搞练兵,秦子雄希望通过这次练兵能够打消首长撤红箭的念头,也用起了“人情关系”。他知道战士小李的奶奶跟首长关系很亲密,便把战士安排在了队列的最前面,希望能通过此来套近跟首长的关系。再如,《和平年代》中军人也如常人一样,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情感波折:慕容秋深爱秦子雄却错嫁他人,秦子雄一心放在工作上,却因此跟妻子闻璐产生了间隔。慕容清为了兑现对已牺牲战友的承诺,娶了他的妻子却遭到妹妹反对,章大军一直爱着慕容秋但并没有被接受……。在这些情感关系上,错综复杂,言情剧多角恋的构架成为剧中的一条辅线。
从《和平年代》对军人形象的塑造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英雄原来也是凡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幸福和痛苦,有着优点与缺点。正是这些高尚与平凡的统一,才使这些人物显得生气勃勃、真实可信,才赋予这些人物血肉之躯和鲜明的个性,以及更多的人性光辉,使观众能够以平视的眼光打量高高在上的军人英雄,从而真正理解这个当代军人的形象。这不仅仅是时代赋予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权利,同时也是电视受众的审美需求。
电视剧《红领章》剧照
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剧照&&&
孙俪&& 殷桃&
2、军营中的青春飞扬——从《红十字方队》到《军港之夜》
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是构成军营成员的主体,基层干部与战士被称为是人民军队的基石。关注军营青年人的生活与成长,以及各种新风尚、新现象,成为当代军旅剧的一个新视点。在这类军人形象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的军旅电视剧,即“军营青春剧”。
&按照人物类型的划分,这类电视剧大概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展现军校大学生生活的。军校是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学员进入军校要经历身份的双重转变:即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普通人到军人的转变。观众可以通过军校这个独特的窗口,窥探军营中的另一类美。这类作品有:《军校毕业生》(1996)、《预备军官》(1996)、《红十字方队》(1997)等。二是反映基层士官为主的。在过往的作品中,有许多表现部队军官将领的作品,但是真正把切入口放在基层士官的却并不多见。基层士官是连接战士与部队的一座桥梁,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在工作中、情感上都会面临许多问题。因此近几年来,军旅作品也把他们纳入了关注的范围,如《尉官二十刚出头》(1998)、《军港之夜》(2003)等。三是普通战士在剧中担任“主角”的,这是军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个群体,他们从初入军营就面临着许多人生的转折,“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是这类作品中恒定不变的话题,如《士兵今年十八九》(1995)、《有这么一群兵》(1998)、《我们的连队》(2002)、《导弹旅长》(2002)等。
1)、成长母题下的军人群像
年轻与成长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新兵正待接受军旅生涯的洗礼,还是老兵在不断磨砺中走向成熟,军营就是一个大熔炉,肩负着人物不断走向成熟的使命。于是人物的成长便成为贯穿电视剧始终的过程,也成为了这类军旅剧一个永恒的母题,“成长者”与“引导者”也成为了这类作品中最主要的关系存在。
在这类作品中,主人公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出生背景,怀着纷呈迥异的人物性格,共同融汇到了军营这个集体。年轻的军人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同时也不忘人物个性的表达。如《红十字方队》描绘的是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军校大学生,他们中有来自军队高干子弟的江男、肖红、丁惠敏,也有家境贫穷、生活艰辛的司琪。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江男大公无私、司琪吃苦耐劳、肖红清高好胜、丁惠敏自闭抑郁。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八队这个集体。在《我们的连队》中同样可以看到一群年轻战士的群像,刚入伍时这些新兵身份各异:有初中文凭的张家林、也有大学生王晓;有农村青年张玉忠,也有家境富裕的黄强;有双胞胎一同来到部队的贾明贾亮,还有顶替别人参军的肖立金……
从人物设置来看,这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着许多普遍的特征:
首先,人物自身带着各种各样的缺陷。这些缺陷有主观上的,如思想性格;也有客观上的,如出身家境;这种缺陷是他们在今后生涯中遭受种种挫折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红十字方队》中,肖红的好强的个性和狭隘的心胸,使得她总是不能如己所愿;司琪的贫困家境,为她的军校生活带来了一层又一层障碍……
其次,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在这类作品的公式中成为了一个变数。主人公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在成长模式中,所有的冲突、情节构建,都是围绕着“成长”这个一主题而进行的。它们为主人公设置了种种成长上的障碍,就是在这种不断超越障碍的过程中,人物获得了成长。《红十字方队》中,肖红是将门之女,有着优秀的军人遗传素质,在各方面成绩都很突出。但是她最大的缺点却自视清高,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特别是与同学江男和司琪的关系相上:班上选班长,与肖红同样优秀的江男当选,引起了性格上事事要强的肖红的不满;队长赵志伟对司琪的关心,也招来了肖红的妒忌。她撕毁了司琪的借书欠条,让她被学校图书馆误会为偷书。司琪接受电视台采访,肖红也因咽不下这口起而私自参加主持人大赛,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这种种行为,都反映出了她心智的不成熟。但当她从队长赵志伟口中,得知司琪艰辛的家庭生世后,深深被她的精神所震撼,并从中懂得了关系他人,与司琪成为了好朋友。最后,当她看到江男在面对血癌时的坚强与从容,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她的性格也彻底走向了成熟。
第三,随着各种外界力量介入,人物的性格和人生走向发生了改变。如《我们的连队》中的黄强,在刚进连队的时候,他是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不吃馒头和稀饭,只吃牛奶和面包的;训练怕苦怕累,假装低血糖晕倒;被人误会时就当“逃兵”……在所有领导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职责的时候,指导员江一帆主动承担责任,并且信任地把黄强交给班长张林。江一帆的举动让黄强大为感动,从此以后,他开始尝试着安心在部队生活。
从这三点来看,这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成长小说中的人物特征极其相似,他们都是“成长型”人物,都是“正在对人生进住进行选择的人”。
在成长模式中,“引导者”与“成长者”总是相对应而出现的。这些“引导者”是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他们往往具有高尚、无私、乐于助人的品质,他们的性格特征突出而单一。如《红十字方队》中的罗芸是一位原则性很强的指导员,在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上她特别认真,但也对每一位都给予了体贴入微的关怀。队长赵志伟有着军人的阳刚之气,他敢于负责任,有正义感。《我们的连队》中的指导员江一帆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对战士充分的理解、信任和耐心。
“引导者”对“成长者”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主人公踏上梦想之路奠定了基础,并让主人公在经历中再次接受着它的洗礼”。在这种作用之下,“成长者”在磨砺中,发现自我、重拾自我,不断完成着向一个“成熟者”的转变。《我们的连队》中肖立金本是一个顶替别人来当兵的角色,他的本名叫李大庆。起初肖立金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混日子。江一帆发现肖立金是顶替者的时,并没有揭发,而是不断地对肖立金进行感召,让他不断地发现自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肖立金在临近复员前的一次大演习中不幸因意外事故牺牲,成为烈士和英雄。肖立金由一个“顶替者”转变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与江一帆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2)、阳刚美与青春律动美结合的美学诉求
军营青春剧融合了青春剧与军旅剧的美学元素,它以一种体现着时代精神风貌的清新的艺术风格,动人地表现了青春的美好,集体的温暖,生命的活力。它是一首青春的赞美诗,也是一曲动人心弦的集体主义的颂歌。剧中既有部队火热的生活,又有青春的四处洋溢,既能看到军人的庄严肃穆,又能看到他们的蓬勃朝气。在这类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青春别样的美:
①、对战友手足之情的歌颂。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记的往往是那些相伴成长的人。军营之中的情谊,更多的来自战友之间的手足之情。在《红十字方队》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浓浓的手足之情。司琪的生活很艰苦,但是江男一直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丁惠敏得了抑郁证,是司琪督促着她吃药;江男白血病恶化、需要输入大量新鲜血的时候,同学们毫不犹豫地为他献血……如果说在过去表现战争的军旅作品中,军人的手足之情,是战场上共同浴血奋战,是敌人面前勇于牺牲自我。到了和平年代,军人之间的手足之情是同甘共苦,互相帮助。在其他类的军旅作品中,我们还会看到军人之间有竞争,有对抗,但在青春飞扬的军旅作品中,虽然不乏小矛盾,更多表现出的是这份胜似亲情的情感。
②、对“小草破土”勇气的赞美。有人曾说过:“青春剧是一门疼痛的艺术”。每一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都如小草破土一般,要历经生长般的阵痛。在军营青春剧中,主人公们从初涉军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从初谙世事走向心智的成熟,莫不经历重重的困惑与挫折。在这类作品中散发着的对这种勇气的赞美。《红十字方队》中的司琪是一个家境非常艰难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名烈士,母亲也去世了,只能与年近七旬的奶奶相依为命。她害怕来上军医大学之后,没有人照顾奶奶,就变卖了家里所有的家产,把奶奶带到了学校的驻地。在军校里,与其他的同学相比,她生活得特别不容易——省吃简用为奶奶凑生活费;由于营养不良体质差,在军训时老拖班上的后腿;每次外出看奶奶,都会遭到不明实情的同学的责怪……但是内心坚强的她,在勇敢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时候,也不忘记帮助身边的人。在整部剧中,充斥着对她坚韧性格的赞美。经过5年军校生活的磨练,在最后的实战演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足已胜任医务工作的司琪。军人的成长,要经历比常人更多的磨练,也要具备比常人更坚毅的勇气。《红十字方队》一群纯真稚嫩的少年正是在这个充满友爱气氛又充满严格纪律要求和艰苦军事训练的集体里,锻练成为掌握科学技术、献身人民事业的特种军人。这个戏使我们相信军医大学不但是一个使人上进的学习园地,而且深感我们的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一座铸造人的坚强意志的熔炉。
再如《军港之夜》中塑造了一群非常可爱的海军陆战队女兵的形象,虽然每天都经历严酷的风吹日晒,但她们就像所有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一样爱美,她们挖来据说有养颜功能的海泥涂抹在脸上,还偷炊事班的黄瓜切片美容。在训练时,女中尉刘晶晶为了“惩罚”心猿意马的女队员,命令全体列队走到男朋友古小峰面前,让她们“瞻仰”帅哥。而即使是在涉及到演习的场景里,《军港之夜》也出人意料地打破常规,以轻松幽默的调子,撷取三军演习中意趣盎然的场面,使得一场男女陆战队员的分队训练看来生机勃勃、充满青春气息。
电视剧《导弹旅长》剧照&&&
右:王强&& 主演
电视剧《沙场点兵》剧照&&&
右:候勇&& 饰演
电视剧《沙场点兵》剧照&&&
右:任程伟& 饰演
3、“力”与“智”的转型——从《突出重围》到《和平使命》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引起了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的深刻变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纷纷开始研究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期待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随着高新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蓬勃兴起。事实上,“海湾战争”已经反复向世界各国证明,只有科技强军才是现代国防建设的精髓所在。因此,塑造与宣传具有“高科技”头脑的现代军人形象,表现科技强军的历史进程,当然就应当成为当下军旅题材电视剧的重点所在。于是一大批展现高科技装备、现代化军队建设的作品孕育而生。如《突出重围》(2000)、《光荣之旅》(2000)、《DA师》(2002)、《青春正步走》(2004)、《石破天惊》(2003)、《战争目光》(2004)、《沙场点兵》(2006)、《垂直打击》(2006)、《和平使命》(2007)等。这些作品的出现,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题材领域——即科技练兵题材。上述作品正是切中了这一最具时代精神的热点,才赢得了军内广大官兵的厚爱,而且普通观众也对此兴趣盎然。
1)、新时代英雄主义呼唤下的军人形象
&如果说在以往的军旅电视剧中,军人通常被塑造成“尚武”型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体现的是军人悲壮、凝重的传统底色。那么在这类作品中,军人开始向“尚文”型转变,他们往往既继承了过去军人形象的优秀品质,又掌握着新技术、具备新智慧,具有与时俱进的新风貌。这类军人形象准确站立在历史和现实交叉的坐标点上,并由此闪现出富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光彩。
①角色模式——“力”“智”转换型与传统“力”型
在这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类必不可少的军人形象——新时期的“转型”军人与传统“力”型军人。这两类人物在设置上,通常都依照了这样的模式:(见图表一)&
剧中的“转型”军人,通常都有教高的学历层次,掌握了一定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担当着较高的将领职务。如《突出重围》中的“蓝方”司令朱海鹏、《DA师》中高学历高智商的DA师师长龙凯峰、《和平使命》中拥有国防大学战略学博士学位的G战区作战部大校副部长龙汉生等。
其次,他们有着有别于传统类型军人的异动思维,勇于变革。如《沙场点兵》中的康凯与庞成功,明确地指出了制胜信息和武器装备是打胜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前提和基础;《战争目光》中的江海军区作战研究室高级研究员江永良,面对着恩人与好友的重重压力,仍毅然提出了铁马系统的漏洞和凤凰山基地的弊病,并提出从传统战争的思维中脱离出来,认清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形势,建立大太空思维。
他们又仍然是传统奉献牺牲精神的继承者。这些军人在被打上时代烙印的同时,也继承了传统军人的牺牲精神和优秀品质。如《和平使命》中的龙汉生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当中。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贤惠的妻子,乖巧的女儿。然而,他几乎很少见到她们。龙汉生觉得亏欠妻女太多,但为了顾全大局,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时常掏出她们的照片来,看着想着,潸然泪下。
传统“力”型军人在这类电视剧中,往往思想比较传统、固有的军事观念比较落后。他们也身居高位,但却是军事变革中的“保守者”。如《突出重围》中的A师师长黄兴安,他呼吁作战以积极防御为主,但是这种意识在远程化作战的信息化时代,已经落伍了,一味的防守只能挨打。《沙场点兵》中的师长魏嵩平,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甚至为了名利,说服双方打虚假战争。
②在对抗中突显“转型”人物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到故事的对抗原理时说:“主人公及其故事的智慧魅力和情感魅力取决于对抗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应与之相当”。换句话说,对抗者力量的大小,往往与主人公和故事魅力的大小成正比。从人物的功能上来看,这类作品中“新型”军人与传统“力”型军人,在军事变革中分别承担着“变革者”与“保守者”的角色。“保守者”通常有着坚不可催的保护层,甚至对“变革者”进行重重组绕。
我们在《战争目光》中,可以看到以江永良为代表的“变新派”和以“郭长庆”为代表的“顽固派”。郭长庆是江永良的恩人、义兄,他把江永良从一个孤儿变成了一名军校毕业的高才生。江永良来到凤凰基地后,立刻发现了基地的信息战装备“铁马系统”存在着致命漏洞。但是由于郭长庆是凤凰山研究基地的政委,这一漏洞的提出必然会影响凤凰山基地“骄子”的地位以及郭长庆的声誉,这对江永良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他还是说出了自己见解和想法,没想到却引来了郭长庆的猜忌。他认为江永良的这种做法,掺杂了某种个人的企图。因此,他对江永良对凤凰基地的改革进行重重阻拦。
“革新者”与“保守者”对抗的结果往往都遵循着这一规律:“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打败,新事物必将代替新事物。”如《突出重围》中,“保守派”的A师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老部队,但是作战观念和武器装备比较落后。在传统的演习模式中,胜败两方在对抗之前就已经设定——A师必胜,C师必败。但是这种模式遮盖了A师存在的弊病,C师打破原有的演习规则,利用高技术战场监控系统发现了A师的漏洞,一举反胜。但是C师这种新式的战略手段,起初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肯定,并且被定为是“违规”操作。但是在演习A师不断失败中,军区党委终于意识到了更新军事观念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对A师进行从思想观念到作战方法、手段的改革,A师面貌焕然一新,并终于在第三次演戏中,用自己的电子战、信息战和远程精确技术打败了对手,掌握了未来作战的主动权。
在“变革者”与“保守者”不断的新旧观念的冲突中,在对抗的此消彼长中,我们看到了新时期“转型”军人不易的生存状态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2)、军人职业本性的回归
长期以来,在许多影视剧中,“和平年代”的军人和军队的形象,几乎一直就是某种道德典范的化身,似乎他们和老百姓的区别就是穿上了军装的“楷模”,或者说他们更像一个个灵魂高尚、随时准备舍身取义的殉道者,不仅在其身上少有作为职业军人应有的“军事”行为与思想,而且在这些作品中甚至很少见到现代化的军事装备与实战演练,凡此种种不能不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军队的存在不是为了“抗灾抢险”,就是为了做“好人好事”;军人的荣誉不是来自抛妻别子的煎熬,就是来自冰天雪地中的站岗放哨,而他们最主要的职业使命——致力于国防建设的现代化——反倒变得相当次要、模棱两可。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在以往表现和平年代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虽然说军旅电视剧应该表现军人的奉献与无私,但军人绝非天然地就等于“奉献与无私”,他们除了某些特殊的职业纪律约束外,应该和其他社会群体享有共同的、平等的义务与权利。因此,电视剧如果一味地把“道德偶像”的十字架强加于他们,不仅淡化了他们的职业特色与追求,而且事实也已经一再证明,那些标语口号式的人物与故事,“老生常谈”式的说教与神话,因其本身非人性的虚妄和与现实的悖反,大抵只能招致观众的漠视与讪笑,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对军人的丑化与贬低。新时军旅题材电视剧已经开始逐步弱化传统道德偶像色彩,强化现代职业军人风采。如《和平年代》、《突出重围》、《导弹旅长》和《DA师》等作品。他们所藉以打动观众的“卖点”,已经完全超越了“好人好事”式的初级“感化模式”,而是用一批铁骨铮铮的军营男子汉对军旅的挚爱、对成功的渴求、对现代化国防事业披肝沥胆般的忠诚,以及他们敢爱敢恨、敢争敢拼的个性化心理世界的展示,去深深地触动,乃至征服了观众。如果说当《和平年代》中的主人公秦子雄慷慨放言“只要中国还有一个职业军人,那就是我秦子雄!”时,还多少局限于“巴顿式”的可爱的职业狂热的话,那么《突出重围》、《导弹旅长》和《DA师》中那一个个呼之欲出的老将新帅对建构“数字化”部队的迫切与执着,就已经颇具时代魅力了。
尽管这批作品仍然采取了情节剧的手法来铺排剧情,但由于其叙事的核心点不约而同地都落在了——“我们究竟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来担任代表先进的国防建设方向的数字化部队的首长”——这个最具挑战意味、并且关乎国计民生的历史命题上,就使得这场“权利角逐”,以及与此关联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冲突与波澜,均获得了颇为高尚的动机与张力。正如《DA师》中的信息大队长林小燕在激励暂时受挫的代师长龙凯峰时所云:“这个师长不是一份可以谦让的荣誉,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这一既符合忧国忧民的传统美德,又切合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的叙事策略,才赋予了龙凯峰们那些言行——即便是稍显乖张、有悖常情的言行——以合乎情理的抒发动机,因而也就在满足了大众趣味的同时,获得了雅俗共赏的认同效果。比如龙凯峰竟敢蔑视钟副司令员亲自设计的演习方案,而这位直接负责“选拔师长”的司令员在条件反射式地指责龙凯峰“强词夺理”后,竟然自省而大度地宽容了这位部下“有理就要夺!”的勇气与自信,甚而把这匹莽撞但颇具才情与魄力的“黑马”也纳入了“代师长的后备人选。这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将领的豁达及其对青年才俊的爱惜与期望,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一代军人崇尚科学、不俯仰权势的时代风貌。
此外,在这类作品中,通常也有着浓郁的军事氛围。比如人物的台词中,穿插着各种高深的学术名词、剧中场面也多是导弹、大炮、直升机、新式武器等模拟战争场面。此外,作品中还渗透着许多先进的军事观念。如《DA师》以多层面多方位的生活视角展现和传递着“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并将大经济、大国防的辨证关系演绎得准确生动;《战争目光》不断诠释着“中国军队的新军事变革思想和行动将极为有利于从根本建设强大的国防”这一理念……在这些元素的作用下,军人的“职业化”更加得到了突显。
总之,这类军旅剧以新的视角和观念,全面关注我国当代国防、军队和军人,并在历史的参照下展现了我军的成长发展,探讨在新时期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以及如何建设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型军队等一些列重大课题。这些作品把现代军人的形象和军队、军营的生活、国家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军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军人的社会价值。
3)、家国模式的变奏
这些电视剧在叙事模式上大部分依托或沿袭了家/国—军队同构模式,把军人与国家、家庭紧密地编织在了一起。但是与《和平年代》的家国—军队模式相比较,在这类作品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①、家庭结构叙事的变相发展。《和平年代》中的家庭结构叙事占了剧中的一大部分,主人公的复杂的家庭情感关系,成为了人物构建关系中最为主要的关系线。但是科技强兵题材由于对军人军事行为的格外强调,家庭结构叙事相对而言,有明显“弱化家庭,强化爱情”的痕迹。如《沙场点兵》中,虽然涉及到了几个家庭:康凯与梅雨晴的夫妻关系、陆雅池与庞成功的准夫妻关系、陆雅池与陆振元的父女关系。但是康凯、陆雅池、庞成功三人的复杂情感关系,是家庭结构叙事中的重点。康凯与梅雨晴虽然关系并不和睦,但在剧中也是以梅雨晴出国而几笔草草带过。在剧中,家庭场景出现的也并不多,人物并没有被家庭的琐碎小事而羁绊,军人还是更多地被推向战场,表现其职业化的一面。
②、在叙事的时间跨度上,这类电视剧也与之前的有很大不同。《突出重围》、《光荣之旅》、《导弹旅长》、《DA师》都将一定的“时间跨度”浓缩或抹平,突出和描绘一个固定的时代背景,或者集中于一个设定的时期。它们叙事的重点不在于通过历史的变迁来反映军队的变化,而在于在特定的时期内、特定的情境中,展现军队所面临的问题、去闪现军人的魅力。比如:《突出重围》和《DA师》整体叙事背景上的“时间跨度”是模糊的,被突出的是演习中战略攻守时的“时间刻度”及高科技立体战争的玄妙。《壮志凌云》是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以三代飞行员的家庭来折射空军成长史,叙述手法是比较典型的家/国—军队模式。  ③家/国—军队同构模式这个基本创作“基因”的存在,在发挥着丰满人物性格的同时,弊病也开始显现。其带来了叙事模式上的重复化与雷同性;家庭背景的过于浓重,会冲淡军事题材特有的主题显现和特定的氛围气魄;头绪的杂芜在镜头切换上也会显得散乱、频繁,使情节不能够集中。
因而,如何突破现有的家/国—军队同构的叙事模式,如何更好地寻求军事题材表现主题与大众接受角度的“契合点”,是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应突破的“瓶颈”。
电视剧《沙场点兵》剧照
电视剧《旗舰》剧照
4、诙谐风格中的新型军人——从《炊事班的故事》到《水兵俱乐部》
喜剧与军旅作品的结合,是我国军旅作品中的一种新现象。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军人形象一般都出现在正剧中,总是被客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到了2002年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部)的出现,军人形象第一次打破了以往电视剧中军人形象的塑造模式,用喜剧诙谐幽默的方式、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塑造军人形象。
这种新兴军旅剧样式的出现,获得了空前的好评。《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部),先后获得第十五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第二十三届“飞天奖”优秀系列剧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并且之后又拍了第二部与第三部,形成了《炊事班的故事》系列。自《炊事班的故事》之后,还出现了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喜剧风格军旅电视剧作品,分别是2005年同年出现的《谁说士官不是官》与轻喜剧《水兵俱乐部》,还有正待出炉的《卫生队的故事》。
1)、“陌生化”的军人形象
喜剧与军旅题材的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军人形象塑造样式和叙事方式。喜剧可以分为这样三种:讽刺喜剧、幽默喜剧和赞美喜剧。这类作品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更多的是采用了幽默喜剧和抒情喜剧的方式——“以善意温和的态度,批评那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好人。”或是“以歌颂、赞美正面人物和美德为主,采用人物之间的误会、巧合、变形、夸张等手法,构成一系列带有冲突性的笑料……”。
在军人形象上,这类作品采用了喜剧的塑造方式:①、人物是“扁平”的,性格突出而单一;②、人物性格纷呈迥异同,各具特色;③、人物形象自身是一个矛盾体,既有缺点又有瑕疵。
我们可以看到《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部)中,擅长冷静处理班里事务但又过于肥胖的班长胖洪、热情能干但又急性子的采购员大周、机灵爱出歪主意的新兵小毛、能文能武又爱臭美的帅胡、爱打小报告抓人小辫子的副班长老高、憨厚有点笨的小姜……在《水兵俱乐部》中的7位官兵形象,也是千姿百态:俱乐部主任罗运来热情善良但又过分自信、电影放映员穆天喜热衷事业但却小气抠门,胡亮有点小聪明但也比较自负,文化干事杨丽娜则严肃但不失对下属的关心,还有财务处卢处长办事有原则也非常体恤水兵……
在结构和情节设置上,这类作品也沿用了喜剧的创作方式,用“误会、巧合、变形、夸张”的手法来构建,表现的是部队平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和“凡人小事”。这种明快的节奏与正剧军旅作品中复杂的矛盾冲突与紧凑的结构有着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在《炊事班的故事》中看到士兵们过愚人节的相互忽悠、“迎接检查”时的求胜心切、“紧急集合”时的投机取巧、“人前显贵”但又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些小事利用小矛盾、小冲突同样把军营生活演绎得有滋有味。
喜剧与军旅剧结合衍生的军人形象,有着很强的“陌生化”效果。“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文学理论,简单来说,“是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作者或人物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而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地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的描写不会落入‘套板’反映,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觉。”喜剧军旅剧其运用喜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把军人们的生活常态,用另一种“戏偕”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正剧中,“军旅题材作品由于其本身所承载的政治意义和主题的严肃性,乃至军营生活自身的严谨统一,往往自觉地远离了娱乐性,呈现出严肃甚至不乏沉重的正剧风貌,再加之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使军旅影视剧的特征通常都是庄重、严肃、崇高甚至不乏沉重……这种题材特点进而形成一种接受定势。”而喜剧军旅作品的出现,却让军旅作品变得活泼,军人形象也可以如此被“幽默”一把,这种“陌生化”是军旅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审美感受。
2)、小切口中的军人群像&&
“不追求宏大的意义结构,以小视觉切入军营”,是这类电视剧的另一个特点。这类作品通常取材于部队日常生活小事,故事中都是些班长、战士“小人物”,以“小人物小事件”的小切口来窥视军营这个大世界。“他们不求激越跌宕,波澜起伏,而是力图以小见大,通过基层部队这个窗口,借助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喜剧故事,散点式地展现出军营生活的现状。”如《水兵俱乐部》,就主要是通过俱乐部这个小场景,以俱乐部里文化干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发生在俱乐部里的小插曲为线索,全景式地展现了海军的业余文化生活图景。《炊事班的故事》系列,则是以空军场站中基层连队炊事班这个极小的舞台,通过发生在六位年轻炊事兵身上的一件件鲜活生动的日常小事,把火热的、绚丽多彩的军营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虽然没有宏大的意义结构,然而在这类电视剧中,却能在轻松幽默中“以小见大”。如在《炊事班的故事》第三部第一集中,出现了《我爱军装》这么个小故事,讲述的是班里私改军裤的现象。先是爱美的卫生队的女兵小张,要求小姚给她改裤子。接着,班里的小毛、帅胡、小姜都加入了改裤子的行列。洪班长知道后非常气恼。但待真相大白后,洪班长没有像以前一样让他们写检讨,而是要在班里举行《我爱军装》的演讲。其间穿插的小冲突和台词让人忍俊不禁。而笑过之后,它也反映出军队里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加之年轻人对个性美的追求,军装这身“绿”可能会显得较为单一和无味。《我爱军装》没有用非常严肃的口吻,来强调着军装的严肃性和意义性,而是用这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水兵俱乐部》第十二集讲述的是韦姗姗上观通站修电视天线的故事。观通站在山上,韦姗姗好容易爬上了山,却因忘了拿零件包只好返回去取。于是为了战士看好当晚世界杯足球决赛,胡亮和穆天喜决定轮换上房顶举临时天线。任务刚完成,他们又接到命令去葵花岛帮助业余演出队修理无线话筒。岛上缺淡水,陆佳、韦姗姗想帮战士做好事,去洗衣服,硬是把岛上最后的一点淡水用完了,好事办成了坏事……这一系列折腾,却着实地反映出了海军生活环境的艰苦和不容易。正如《水兵俱乐部》的编剧周振天说:……“笑”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在笑后能否了解到一个水兵孤独守卫海岛时情感上的苦恼、一个水兵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性格特色,一个事件反映出的整体“社会性”。
而在喜剧笑的背后,观众依然可以看到一幅广袤的当代军人的时代画卷,其中隐藏着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都在笑声中流淌出来。这两部作品为军人形象塑造添上了一笔新的色彩,原来军人也可以这样塑造。
《炊事班的故事》系列和《水兵俱乐部》的播出,在收视市场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从这两部作品的成果看,诙谐式的军人形象也是观众所乐意接受的,而军旅剧走与喜剧的结合之路,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视剧《绝密押运》剧照&&
王斑& 饰演&&
电视剧《垂直打击》剧照&&&
殷桃& 饰演
电视剧《垂直打击》剧照&&
殷桃& 饰演
三、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军人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及对策
随着当代军旅剧的发展,军人形象也逐步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总结军旅剧中军人形象的塑造,其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下文就军人形象塑造中,出现的几种普遍问题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解决对策进行深层次的解析。
1)、“同质化”现象
同质化现象可以说是当代军旅剧在人物塑造上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特别是在题材相似的军旅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情节格式,总会有相互“照见”的痕迹。清华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尹鸿曾说:“目前军旅电视剧也存在同质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某一部军旅电视剧火了之后,紧接着就有不少同类型的电视剧跟风克隆,剧中英雄人物成长方式和情感方式也趋于相似。”
1、现象阐述
&例一:《战争目光》与《DA师》中的人物设置,有着许多相互“照见”的痕迹:&&&
&&&&&&&&&&&&&&&&
江永良&&&&&&&&
&&&&&&&&&&&&&&&&
郭长庆&&&&&&&&
&&&&&&&&&&&&&&&&
罗怀中&&&&&&&&
&&&&&&&&&&&&&&&&
田梦红&&&&&&&&
林晓燕&&&&&&&&&&&&&&&&&&&&&&&&&&&&&&&&&&&&&&
江永良与龙凯峰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是新一代知识型军官的典型代表:有抱负有理想、博学多才,眼界开阔,有着与时俱进的战略目光和深深的国防焦虑意识。同时他们又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自信、直言不讳、爱憎分明,与上级“顶撞”的场面,经常在他俩身上“上演”。
郭长庆与吴文义,在人物关系上都与主要人物存在对立的一面。他们在当官和干事业上,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个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声誉,阻碍主要人物进行军事改革;另一个一心上当师长,与主要人物之间产生了许多的不和谐。
罗怀中与钟元都是当代新型的高级将领形象。他们虽然年长,但是却有着许多新进的谋略和胆识。在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上,他们都是“救助者”的形象:支持并帮助主要人物进行改革,突破一个又一个障碍。
田梦红与林晓燕与主要人物在情感关系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事业上,她们都对主要人物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二:《垂直打击》与《沙场点兵》中对抗演习的情节模式十分相似:
《垂直打击》是以82师与86师的一系列空降与反空降演习为主线:
①“斩首行动”的首次演习中,82师特战大队的杨亿大败。一向自傲的杨亿在这次演习中获得了深刻的教训。
②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特战大队决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黑山峡险恶的环境中进行野战生存训练。并在“垂直打击”实施中,获得了首次告捷
③“斩首行动”把剧情推向高潮,杨亿在“九九八十一难”中练就了真功,最终战胜了86师。
《沙场点兵》是以“狼师”与“虎师”之间几次大规模的演习为主要线索:
①“虎狼行动—1”是“狼师”与“虎师”之间一次没有预案的对抗演习,一向成功的“虎师”指挥长庞成功信心十足,但最终的失败却给他“泼了次冷水”。
②在“虎狼行动—2”的对抗演习任务中,经过了不断的总结和一年多的准备,庞成功的创新打法在这次演习中获得了成功。
③全剧的高潮“虎团行动—3”中,“虎师”领导者康凯誓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爬起,庞成功也进行了周密的备战,二者实力相当,剧本以开放式的结尾结束……
二者对比来看,演习都贯穿了这两部作品的始终,主要人物的关系构架也是围绕着演习展开的。在演习过程中,主要人物都经历了一个由“首次失败——吸取教训——最终胜利”的套路。这类演习模式在其他的许多军旅剧中还有出现,比如《突出重围》、《DA师》、《青春正步走》等。
2、原因分析
①、对传统创作模式的沿袭
我国自古就有着传承模式的传统。“中国是尚古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愿意推崇前人,看看前人有没有成规可以遵循,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愿意遵照前人的规矩行事。”
在古代文学,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量对传统创作模式沿袭的影子:如《儒林外史》就沿袭了《史记》的人物塑造模式:“往往运用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的手法,使人物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如在描写游侠时,注重从他们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院士之阨困”的特点,塑造出了范进、沈琼枝、严贡生等一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再如古代诗歌中“烘云托月”的手法,也被明清的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在描写人物时广为采用……而由于电视剧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实践和理论上并不算丰富,因此在创作方面,难免会出现对传统创作模式的沿袭。
实际上,“模式”的出现是军旅剧自成一类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也是其获得自身存在特色的逻辑结果。在每一类军旅剧中,一定的程式结构和冲突法则是必然存在的。比如军营青春剧,必然与年轻的军人,成长话题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写职业化的军人,就必然与战场有关。有人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对“模式”现象进行了分析:“现象界和精神界任何一种存在方式都必然具有其结构形式,而且这种结构形式一方面构成其存在性质、功能和意义,人物部分结构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整体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另一方面,结构具有自身的调节性和重复性,结构在调节和重复的过程不断维护和更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军旅作品中的模式化就是一个个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此外,模式本身也有强大生命力的:模式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有意识的形式”,本身就具有“经典性”。模式被广为“借鉴”,也是因为之前这种模式的成功性而决定的。比如在前文分析过的“家国—军队”模式,从《和平年代》之后就被广泛“沿袭”。这种走通俗道路的模式,打破了过去将军人“束之高阁”的创作局面,对军人形象的开拓产生了重要意义。《和平年代》中的“家国—军队”模式是成功的典范。但是这种模式被过多的运用,也难免因“老面孔”而缺乏新意。
②、审美心理的模式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式化是经过长期习惯性行为在人们头脑中逐步形成的、将若干个不同思维操作联结起来的思维路径模式。人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审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就存在着模式化现象。在军旅作品中,审美心理的模式化主要反映在编剧和受重两个方面。
一方面,审美心理的模式化,决定了军人形象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了同质化或模式化。“作家的心理定势对于客观生活所提供的信息,起着一种主动的探测、贮存、加工、控制、检索、定向的作用,它是社会生活信息转换为艺术知觉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因此,在编剧在军人形象的创作过程中,会在“无意识”中汲取过去的传统创作模式经验,沿袭传统模式的塑造方式。
另一方面,观众作为接受客体在对剧中军人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模式当作一种经验,作为判断人物塑造是否成功的标准。“类型化的故事、人物和程式化的表现手法、情节设置乃至模式化的语言,造成一种表面上纷纭复杂、光怪陆离,实质上却熟悉明朗、清晰单纯的文艺景观,其中所表达的社会内涵都是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准则。与某些强调表现自我的实验小说和高雅文艺不同,这种“模式”架起了受众提供与自身已有的经验产生共鸣的密码。正是这种密码的存在,扫除了受众阅读文本的障碍,使他们能感受到即时的愉悦和满足。”
由此可见,模式的出现是正常的,军人塑造呈现的“同质化”是有其一定的道理。
2)、“主题先行”现象
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提炼主题思想,是建立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是从众多的素材中进行提炼概括的,与之相反的是创作时先有思想然后去找材料,先从概念出发。这种创作方式就叫“主题先行”。
“主题先行”,反映在军旅剧作品中,一般表现为为了表达某种军事上的宏大意义主题,把人物的塑造附着于主题,以主题为中心。这样往往产生主题大于艺术形象,“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现象阐述
例一:人物为观念而生&
《突出重围》中的军事观念之争,即“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是之前的作品所不曾涉及的。在我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确存在着新旧两种观念的冲撞,存在着“革新派”与“保守派”不断的斗争。这种新观念的提出,本身来说具有深刻的丰富内涵。
但是,剧作者在提出这么一个大主题的同时,剧中的人物匆匆几笔代过。如红蓝两军的对抗,基本是贯穿了整部剧的始终,各种军事专业术语、高科技手段和设备成为了“主角”。而人物只是镶嵌其中,用来作为突出重大主题的工具。剧中的人物众多,散点式地分布,并没有出现“浓墨重彩”的典型人物,而是对每个人的刻画“力道”都很平均,如视死如归的方英达、刚愎自用的黄兴安、见风使舵的简凡、仁辱负重的范英明、理想执著的朱海鹏等。这些人物虽然各具性格特征,但也明显有附着作者观念表达的痕迹,仔细琢磨可以看出人物性格严格围绕红蓝两方部队特点而设定的,演习中代表高科技的一方的人物都闪烁着“优点”,观念保守陈旧的一方的人物缺点四处可见,这样的创作方式忽略了人物形象丰富的内涵,很难产生引起人心共鸣的典型军人形象。
《突出重围》式的新旧军事观念之争也成为了军事题材影视剧竞相采用的叙事主题等。“观念”之争虽然可以便捷地使军事题材作品迅速找到一个意义深远的叙事主题,但过多重复就失去了新意和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久而久之,人物便成了观念化的符号。
例二:“口号式”台词
《突出重围》第二集中,红蓝两方对抗,“蓝方”利用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高技术战场监控系统,发现了“红方”攻击中的漏洞。他们想用趁夜走过“无人区”的方式,插入敌方后部。这种做法打破了原有的演习规则,在当时属于“犯规”。“蓝方”司令朱海鹏与C师师长常少乐都抢着担当责任时,常少乐说了这么一段台词:
“……不管是A师也好,C师也好,他们哪个师是黄兴安的,他哪个师是我常少乐的,不都是党,都是国家的吗?不都咱们老百姓的吗?咱带兵的人,凭天地良心,就是要部队打胜仗,就是要人民放心。”
这种“口号”式的台词,是想直白地告诉观众:军人和军人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但是这个台词放在当时的情境下出现,太过于牵强。两为人物只是都想承担责任,而不是“A师与C师之争”。
主题大于艺术形象,必然使得艺术形象在对主题的表现上,显得非常吃力。为了急于让观众明白剧中的主题意义和思想表达,剧作者往往让剧中人物用“口号式”的台词直观地告诉观众。这种强硬的、而非让观众从剧中体味的做法,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让人觉得牵强附会。
2、原因分析
①、宏大叙事隐含的创作危机
宏大叙事一词来自于后现代,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著名的道德哲学家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
在许多军旅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剧作者对宏大叙事的偏爱。比如“追求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浓缩、对历史风云的全景概括,或者是描绘那些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战争英雄、神奇勇武的传奇人物,或者是借助于重大的军事演习,测试和平军人应对未来战争的胜负心态和战略准备”
……换言之,这样的大叙事都是盯着历史和时代的宏大命题而落笔的。这些宏大叙事的作品,一直成为军旅剧中的主旋律。
但是宏大叙事也隐含着许多创作危机。在文学界对宏大叙事的排斥就不绝如缕。“如果不是那些主义和大道理在实际上或者说在“本质”上变得可疑,经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的危机就不会发生。小说形式的叙事危机和理论上的拯救与解放的“宏大叙述”的危机是一同到来的。” 有学者认为,宏大叙事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草根”叙事等等相对,有时被人们称为“空洞的政治功能化”的宏大叙事。
由此不难总结出军旅作品中“主题先行”现象的原因了。部分军旅剧作者在追求宏大叙事的时候,有意或无意之中,触发了创作的危机:在追求大主题的表现下,忽视了对军人形象个人或者是日常生活的表达,使得人物成为宣传主题的符号。
②、“主旋律”与军旅剧
我国加强了在文化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弘扬主旋律成为一个时期以来指导文艺特别是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作品中,主旋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而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和军队,亦成为主旋律的重要反映对象。
作为时代的主流体现,军旅剧倡导主旋律创作是应该的。但如何造就和百姓心心相印的优秀之作,却一直是创作难题。军旅剧作家在进行作品的创造时,在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往往也会感受到这样的困难。部分军旅剧在遵循主旋律引导的同时,往往陷入创作上的误区。正如《时代信报》的编导余纪说:过去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对主旋律的理解有误区。这具体表现在认为主旋律就是唱高调、公式化、概念化,以为主旋律是喊口号。这导致创作人员没有好好创作,观众自然也没有兴趣。”“我们往往把文艺的主旋律理解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为歌颂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表扬好人好事,我们的思想观念甚至还停留在‘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阶段”。
因此,部分军旅剧作者,把创作重心放在了对意识的宣传上,而作品的真正主体——人物形象却被忽视。
3)、“平民化”失调现象
军人形象的“平民化”,是90年代以来军旅电视剧的一种创作趋势。家国/军队模式就是一种军人形象“平民化”的创作。在表现军人对国防危机意识、职业作为的同时,穿插着许多家庭、社会的附属场景和信息——复杂的情感关系、转业后的生活危机、家长里短的对话、也同普通家庭那样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这些情境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拉近了军人形象与观众的距离。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附属信息的过多出现,对于军人的整体形象是个损害。也让人心中久已形成的“英雄情节”产生动摇。“过多展现军队在和平时期的平庸和世俗,军人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瞻前顾后,军人被情所困,被欲所诱,人们不禁要问:这就是中国的军队和军人吗?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
1、现象阐述
例一:情感破裂与多角关系
《导弹旅长》中,主人公江昊与新型导弹总设计冯媛媛之间有着纯洁的友情。但是江昊的妻子林静对他们过于亲密的来往产生了误解,并最终忿然向江昊提出离婚。
《沙场点兵》中,陆雅池是康凯的义妹,是庞成功的未婚妻。但是她处处为康凯着想,帮助康凯,这让庞成功与康凯的妻子梅雨晴都产生了误会。康凯本身与梅雨晴也有着各种意识上的分歧,如梅雨晴希望康凯出国,康凯却一心想着他的事业。
《石破天惊》中的国防硕士生魏光亮,迫于压力才来到导弹基地七星谷。他被女朋友抛弃之后,玩世不恭,处处留情。
例二:职位之争
《DA师》中的吴文义想成为DA师师长,使用了浑身解数。吴文义通过钟元副司令转写的《构筑二十一世纪新型军事人才高地》研究首长选拔人才的态度和准则,演习中在首长面前做秀,故意主动出击。他甚至给赵梓明和龙凯峰送去鹿茸,希望想搞好关系。
在许多其他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中有人试图守旧、有人立志于革新,也有人贪图升官;有上台者的得意也有下台者的失意。军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有落差,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但是把军人过多地推向“功利”,会让军人形象变地世俗。
2、原因分析——商业化对军旅剧的冲击
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剧迈入了一个商业化的时代。商业文化大潮对严肃文化、精英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军旅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商业化所带来的娱乐潮动的影响。
“商业化叙事中,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始终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欲望书写,又以道德原则适当地加以改造。”为了当今社会世俗化倾向的审美要求与多样化观赏心态,在军人形象的创作上夹杂着娱乐化创作手法在所难免。因此,商业化的冲击是导致平民化“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视剧商业化中最“百试不爽”手法的莫过于爱情元素的运用。在当代军旅剧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情感戏的描写。在许多军旅作品中,女性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往往承担着作品的另一条叙事线:既军人们的情感世界。表现军人的情感,无可厚非。但是在许多军旅剧中却出现了明显有意强加的痕迹:作品中,军人好象都不被妻子所不理解,都会家庭破裂,军人们都很有“桃花运”……。但这些更本不是军人生活的常态。如果把“言情剧”的“婚外恋”、“三角恋”等模式直接套用到军旅剧中,虽然是迎合了商业化的要求,但是把军人形象媚俗化了。
在商业化的作用下,许多军旅作家在创作思路上也受到了影响。“在商业利益的趋动下,纯粹的、严肃的文学写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众传媒的需要,因此,很多军旅作家的创作道路开始转型,追求经济效益,他们迎合一定大众的品位需要。”
因此,军人形象“平民化”过度,是有着时代背景的。但是军旅剧应该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努力找准自己的地位,即要与时代结合,又不失于自己的本色。
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照&
王宝强& 饰演& 许三多
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照&
王宝强& 饰演& 许三多
4)、当代军旅作品中军人形象创作的一些思考——以《士兵突击》为例&&
以上谈到了军旅剧在人物塑造中出现的几种普遍现象。形成这些窠臼原因有许许多多,前面也都有所分析。在此本文仅从创作的角度,以《士兵突击》为例子,对如何打破这种窠臼,阐述一些自己的见解。
《士兵突击》是2007年播出的一部军旅剧。这部作品可以说军旅剧的一个例外,它打破了许多以往军旅剧中的创作程式。
首先在题材上,他找到了军旅作品的一个新突破口。在军旅剧题材涵盖面已经很广的基础上,他把目光聚焦在农村兵的成长上,把农村兵作为主要人物进行观照,并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在过往的军旅作品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因此,《士兵突击》被誉为是一部书写当代士兵的传奇。
此外,把《士兵突击》作为军人形象塑造的范例,不仅仅是因为他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军人形象,更在于前面所说道的三种现象——“同质化”、“主题先行”、“过度平民化”,在这部电视剧中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1、军人形象塑造“非模式化”的探寻&&
“同质化”现象存在于构成军旅剧作品的各个要素中,如题材、人物、情节、场景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在上文中,仅仅是从一些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其实也不排除部分创作者主观上的因素,如创作手法与技巧的陈旧、创作态度的不端正等等。在下文中,本文主要是从文本创作的角度出发,探寻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如何实现“非模式化”。
①&&人物设置多样化
在以往军旅作品中,同质化最为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人物设置上过于相似。所以,要打破同质化,首先就要突破过往的人物设置模式。
《士兵突击》中的人物设置,明显要复杂的多。在这部作品中,人物众多。该剧采用了一个主要人物对多个次要人物的方式,并且在主要人物每个命运的转折阶段,都有新的次要人物的出现。
从主人公许三多的四次命运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