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蔬菜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系建设

南通: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昨天,市政协主席王德忠率领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先后视察了市区百花农贸市场、通农物流濠西园直营店,听取市商务局、食药监局等部门的相关情况汇报,就关于加快推进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这一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今年3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要求把“菜篮子”产品流通追溯体系从肉类向蔬菜拓展,完善“127工程”,即建成一个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市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和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两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生猪屠宰环节追溯子系统、产销对接环节追溯子系统等七套追溯系统。
  据了解,我市将有一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产销对接种植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参与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力争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实现全市大类农副产品追溯覆盖率超80%。
  副市长朱晋应邀参加活动。市政协副主席陆玉明、陈德新,秘书长朱进等参加活动。(王玮丽)
[责任编辑:  根据省食药监局推行的&一票通&追溯制度的要求,结合《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烟台市局积极与市商务局沟通协商,就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合作,强化各自监管职能,使商务部门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与食药监的食品安全监管内容相融和,把信息追溯体系上升为监管追溯体系,监管手段得到提升和创新。截至6月17日,己在烟台市幸福蔬菜批发市场投资700余万元建立了机房、服务器、网络、手持机、门禁等设施,并配备了410台联网追溯的电子秤,该市场的肉菜电子信息化监管追溯系统基本形成,达到了&一票通,两头清&追溯基本要求。
  烟台市局还结合信息化监管和市政府&云平台&建设,积极与联通网络通信公司就推行&一票通&电子化管理进行了交流沟通,利用信息监管系统,围绕&紧抓商场超市、倒逼生产批发、规范零售业&的总体思路,不断提高全市食品安全信息监管能力。下一步,烟台市局将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从事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食品原料批发(配送)、批零兼营业务的供货者,全面推行&一票通、两头清&追溯制度。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
【摘要】:农产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但是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从苏丹红鸭蛋、瘦肉精到染色花椒再到河南南阳的毒韭菜事件。经济、社会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和现代人民不断提高的健康安全意识严重形成反比,各级政府急需要做的就是着力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消费者信心,因此努力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从理论上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造成的市场失灵。而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上显得更为明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控制把握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渠道,通过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激励生产经营者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同时通过明确责任的潜在惩罚的约束机制使生产经营者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因此,建立一种全局性系统性的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建立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就成为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较之发达国家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农产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积极进行农产品跟踪与追溯工作筹备,国内部分蔬菜、牛肉产品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身份证。2004年,地方性追溯应用从山东寿光开始,山东寿光开展以条形码为主的“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究。2010年开始试点建设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看出,蔬菜作为城乡居民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在我国的追溯流通建设中还属于落后者,而且我国学者对农产品流通追溯制度目前所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次,研究的重点也局限在食品可追溯制度建立的重要性、食品可追溯制度的外涵内延等方面。具体到微观层次,例如从生产者角度的研究就很少。鉴于此,本文以蔬菜生产者为例,以第二批肉菜流通追溯试点城市—合肥市为案例,对合肥市蔬菜生产者进行实地访谈,研究生产者行为以及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对蔬菜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并得出当地蔬菜生产者行为与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影响关系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给所有参与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主体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323.7;F322【目录】:
摘要3-4Abstract4-91 绪论9-17 1.1 选题背景9-10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1.2.1 研究目的10
1.2.2 研究意义10
1.2.2.1 理论意义10
1.2.2.2 实践意义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1.3.1 可追溯系统简介10-11
1.3.2 国内外关于流通追溯体系的研究现状11-12
1.3.3 国内外关于流通追溯体系的文献综述12
1.3.4 国内外关于生产者行为的研究现状12-14 1.4 研究方法14-15
1.4.1 文献研究法14
1.4.2 案例分析法14-15 1.5 技术路线15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15-172 理论回顾及核心概念界定17-22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17-18
2.1.1 理论介绍17
2.1.2 农产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17-18
2.1.3 流通追溯体系与信息不对称18 2.2 有限理性行为理论18-19 2.3 生产流通理论19 2.4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19-22
2.4.1 农产品与农产品生产者19-20
2.4.2 流通追溯体系的相关概念20-223 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机理22-26 3.1 流通追溯体系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客观影响22 3.2 影响生产行为的主观因素22-25
3.2.1 经济因素22-23
3.2.2 非经济因素23-25 3.3 小结25-264 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6-32 4.1 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历程26-28
4.1.1 体系建设的准备阶段26
4.1.2 体系建设的开办阶段26-27
4.1.3 体系建设的完善阶段27-28 4.2 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28-29
4.2.1 终端可寻,但覆盖不全28
4.2.2 品种少价格高,难以购买28
4.2.3 消费者参与意愿不高28-29 4.3 合肥市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9-325 案例分析32-38 5.1 案例1——基于合肥市三十岗蔬果生产基地的访谈32-35 5.2 案例2——基于合肥市合肥市“小蚂蚁市民菜园”的调研35-37
5.2.1 项目介绍35-36
5.2.2 项目中的流通追溯体系36-37 5.3 案例的提炼分析37-386 研究结论与对策启示38-40 6.1 研究结论38 6.2 相关建议与启示38-40参考文献40-42致谢42-43个人简介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昌华;胡肄农;;[J];猪业科学;2012年12期
周洁红;陈晓莉;刘清宇;;[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涂传清;王爱虎;;[J];农机化研究;2011年03期
叶俊焘;;[J];生态经济;2010年10期
林凌;;[J];标准科学;2009年04期
刘俊敏;;[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姜励卿;;[J];农业经济;2008年09期
施晟;周德翼;汪普庆;;[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5期
李庆江;冯忠泽;;[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赵建欣;张忠根;;[J];统计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建欣;[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晟;[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方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杨永亮;[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宦敏;;[J];肉类工业;2017年04期
王瑞梅;邓磊;吴天真;宋焕;张希玲;;[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燕斌;陈慧琴;俞彤;张曦;;[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05期
欧杨虹;徐秀银;;[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4期
王志红;郭嫔;郭瑞萍;高金明;谭青霜;;[J];现代食品;2017年03期
杨娜;;[J];上海农业科技;2017年01期
刘轩;王真;;[J];农业网络信息;2017年01期
肖开红;王小魁;;[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2期
徐璐;周恩雅;陈禹桐;许清扬;赵霞;;[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王冠伦;王征;;[J];实事求是;201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华;[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孙艳香;[D];浙江大学;2014年
唐学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刘庆博;[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刘雪芬;[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吴连翠;[D];浙江大学;2011年
徐家鹏;[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王太祥;[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龚映梅;[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杨江帆;[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李佳;[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李新;[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杨鲜翠;[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陆文乔;[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张琛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朱晓虹;[D];云南大学;2014年
牟永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王红微;[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朱晓晨;[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房瑞景;陈雨生;周静;;[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王海川;;[J];中国农垦;2009年12期
董鹏;;[J];云南农业;2009年12期
赵岩;吴莉宇;王强;尚静;;[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8期
陈松;谢军;李杨;;[J];农业质量标准;2009年04期
杨秋红;吴秀敏;;[J];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修文彦;任爱胜;;[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S1期
周应恒;王晓晴;耿献辉;;[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5期
施晟;周德翼;汪普庆;;[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5期
周应恒;张蕾;;[J];农业质量标准;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克春;[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家顾问;2010年11期
;[J];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44期
本刊编辑部;;[J];食品安全导刊;2011年11期
徐新建;;[J];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厉志飞;;[J];中国计量;2012年02期
阮桂丽;赵爱鸿;王黎;赵海静;;[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年02期
王吉谭;占才喜;薛长辉;;[J];质量与认证;2014年04期
;[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6年05期
史喜菊;马贵平;刘全国;李冰玲;刘旭辉;李炎鑫;;[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2期
陈生斗;宋丹阳;陈晨;王生;李成毅;唐荣福;;[J];世界农业;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荣;乔娟;;[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范娜;王忙生;吕玉卓;杨亚丽;;[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袁耀明;;[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向民;;[A];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论文集[C];2007年
乔娟;曹蕾;;[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海尚;[N];中国工业报;2012年
陈甬沪 张燕;[N];中国工商报;2012年
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抚苏;[N];电脑报;2013年
徐旭忠;[N];西部时报;2013年
刘菊花;[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黄莉莉;[N];淮安日报;2013年
陈艳敏;[N];中国电子报;2013年
记者 黄春英;[N];黑龙江日报;2013年
陈恒;[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峰;[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张亚;[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戚欢;[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王超群;[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孟凡伟;[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曹武英;[D];广西大学;2013年
周俊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刘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王学军;[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何晓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港澳台侨委
关于加快推进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提案内容:
尽管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本实现了生猪供应、屠宰加工、猪肉零售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生猪来源可识别、肉品流通可查证、质量责任可追溯。但该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广。从品种来看,仅覆盖到猪肉,还未涉足蔬菜。从范围看,仅覆盖到市区一半左右的菜市场和超市及少数农副产品直营店。二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其硬件和软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肉菜是事关食品安全和民生的大事,应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推进力度。市政府要尽快再次召开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会,尽快审议通过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二是明确职责、齐抓共管。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切实加强整体联动,要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监督、商务、农业、工商、财政、卫生、物价、经信、审计、监察、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以及四区政府(管委会)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中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系统推进、分块实施。省级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项目建设涉及到一座管理平台、两组监控网络,以及种植(养殖)、物流批发、直营配送、零售终端等七套追溯系统,需要系统推进、分块实施。进一步明确各个建设环节的牵头部门和实施计划。四是加大投入、有效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为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果,要将省财政2000万元专项资金和市财政一比一配套资金统一集中到市财政部门扎口管理,市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组织阶段性验收,根据验收情况拨付建设资金,同时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承办单位:
商务局(口岸委)
农委(林业局、农机局);食品药品监管局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市政协港澳台侨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于贵委的提案和王德忠主席的批示,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责成相关处室对提案内容和王主席批示精神组织学习,并结合工作职能开展相关调研。我们感到该提案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充分体现了市政协领导、社会各界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肉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由衷心愿。首先对政协领导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现结合提案内容,提出推进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总体设想。
一、加快推进力度
为保障全社会食品安全,从2010年开始,国家选择58家大中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省南京、无锡、苏州、徐州4市列入国家试点。与此同时,省政府也按国家模式开展省级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市与常州、淮安列入省级试点,分别获得2000万元省级扶持资金。对重要农副产品实施溯源管理是百姓的期盼、政府的要求,为全力推进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我局对照商务部《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和《全省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研究制定了《南通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召开了市相关部门论证会和专家评审会,反复征求市相关部门和三区政府(管委会)意见,方案已于3月25日经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
二、科学组织施工
目前软件由省商务厅已委托企业开发完成,免费提供给各试点城市使用。具体建设任务:一是组织硬件设施公开招标采购;二是组织前期咨询、系统集成(项目施工)、项目监理、硬件设备等四类承建单位公开招标;三是组织项目施工;四是组织检查、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在基础工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工作支撑体系的建设,推行零售终端持卡交易新模式、开发新型监管及查询模式,丰富查询与管理方式,通过现代化手段优化交易的流程、提升信息的采集深度和广度。
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覆盖到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3家产销对接种植基地、1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家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30家标准化菜市场(农贸市场)、20家农副产品直营店、10家超市\卖场、10家餐饮集伙单位,大类农副产品覆盖率达80%以上(具体见附件2),形成猪肉从产地来源到消费全过程溯源,蔬菜在批发环节电子结算溯源,并逐步向零售消费环节推开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三、完善资金管理
据初步测算,建立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共需系统建设资金4000万元左右。资金由省、市财政和试点企业等多方面筹集配套。省财政已支持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不低于1∶1落实配套资金,同时按照市与区配套资金分担的原则,明确市与区的事权、财权,并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实行专款专用。
四、强化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菜篮子&的市领导及相关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南通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相关分管秘书长以及市经信委、农委、食药监局(食安办)、商务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审计局、工商局、城管局、物价局、公安局及三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推进小组。目前已完成领导小组建议稿,等市政府办公室审核下发。
2、明确职责分工。为切实加强整体联动、努力提升推进成效,从宣传发动、招投标、施工建设、资金保障、专项审计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南通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同时,各区政府(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分解部门工作职责,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3、加强队伍建设。为了保障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协调队伍建设。根据商务部、省商务厅试点要求,借鉴南京、无锡、苏州、徐州、淮安等先期试点城市经验,抽调市农委、食药监局(食安办)、商务局等重点部门人员联合办公,加大协调与推进力度。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落实服务外包单位,培育一支人员相对固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维护队伍。三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于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建立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提升系统运维与管理能力。
4、健全考核机制。为进一步落实三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相关部门属地管理责任,建议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市政府对三区政府(管委会)以及南通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计划,将考核的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5、营造工作氛围。协调本地主体媒体主动跟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进程,大力宣传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追溯原理、工作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促使肉菜流通主体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下一步,我局将牵头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全力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并将建设的相关情况及时向市政协等领导部门汇报。
专此答复。
南通市商务局宁夏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当前位置&&
宁夏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10:23:45&&&&华夏经纬网
  只需“扫一扫”,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每天吃的水果、蔬菜、肉类,它们到底来自哪里,质量有没有问题?7月11日,记者从宁夏商务厅了解到,未来,宁夏农产品将实现“可追溯”,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一目了然。
  近日,自治区商务厅联合财政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实施方案》,力争到2018年底,建成自治区、市两级平台、三个追溯体系,即以自治区、市两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搭建“肉类蔬菜追溯体系、中药材追溯体系、特色产品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基于宁夏现有的商务云平台,搭建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包括重要产品追溯数据监管中心和决策指挥中心、追溯大数据信息服务云平台。更新改造银川、吴忠市现有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平台,升级现有追溯技术模式。其余各地市新建市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整合产品供应链各环节追溯信息,保障数据真实性。
  升级改造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新建节点优先选择追溯意识强、配合度、追溯链条相对完整的企业;升级改造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重点探索在枸杞流通的各个环节,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防伪技术和二维码追溯技术,从源头上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新建乳制品追溯体系,实现乳制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数量可统计、责任可追究;重点围绕葡萄酒、枸杞、牛羊肉、粮油、瓜菜等产业,打造链条完整、有一定品牌价值的当地特色优势产品追溯体系,实行品牌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电子化交易、专业化检测、信息化追溯,打造特色产品绿色供应链。
  为确保追溯体系建设,方案还提出建设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数据交换中心,汇集各市各品类追溯信息,从而推进跨部门业务协调、资源整合和信息开放共享;打造追溯认证门户,使可追溯标志成为社会通行的重要产品指示标志,方便消费者识别;推进追溯技术与追溯模式创新工程,探索轻资产建设模式,实现便捷化、智能化追溯功能。(记者 张瑛)来源: 宁夏日报&&& 转自:新华网
&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