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我随父下放到外省,现到外省查找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局被虫的只有几户,我的找不到,该什样查找下放国家档案局

扬州市档案局2013年档案利用事例汇总
发布于: 23:40:12
档案为支边老人解忧&日,市档案局档案管理处收到一封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建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退休老人许金富寄来的感谢信。信中称:在我局工作人员的细心、关心和协助下,他的支边事实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社保部门上报自治区公安厅、劳动厅和财政厅并于2012年11月得到批准,12月底已按照新工龄发放工资。许金富老人现年75岁,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从扬州市瓜州人民公社报名前往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边疆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年华。去年下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要给支边青壮年落实政策,可老人档案中却没有相关记录。经当地主管部门的经办人提醒,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江苏省南京市档案局写了一封求助信。日,管理处在接到转来的信件后,立即和老人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随后,工作人员仔细调阅了近150张“青壮年前往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人员登记表”,终于在其中找到了他的名字,并在第一时间将复印件邮政挂号后寄往指定地址。档案利用是我局服务市民的窗口,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普通百姓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好评。档案管理处的全体同志们也表示:群众的肯定就是动力,将继续热情耐心、认真负责地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档案为国家级非遗保护规划编制提供素材扬州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2008年“扬州杖头木偶戏”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市木偶剧团更是饮誉中外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建团50多年来,曾赴多国演出,获得很高的赞誉。日,扬州市木偶剧团原团长陈年生同志来我馆查阅该团1984年赴日演出的有关档案资料,他介绍说,文化局拟对木偶剧团历年的外事演出进行资料汇编,这也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对扬州1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编制中长期保护规划的内容之一。经检索,我馆向其提供了市木偶剧团1984年赴日演出的汇报总结、日本传统艺能中坪株式会社的邀请函、演出团团长王福祥(时任市文化局局长)在欢迎宴会上的讲话和结束访问时的告别辞以及当时日方所制作的精美宣传海报。作为1984年参与此次访问演出的一员,陈年生同志看着近三十年前的珍贵资料,也倍感亲切。&&扬州市档案馆为个园史料馆提供历史资料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所营造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古典园林。2013年1月上旬,扬州市个园管理处的两位工作人员来我馆查找个园的有关历史资料,他们介绍说,个园目前正在打造史料馆,全景展示和介绍个园黄氏家族主要成员生平和日常生活,以及个园历年重要接待和重大事件。但建国后至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段时间个园的历史变迁是一块空白,希望能通过档案理顺搞清。经认真检索,我馆提供了原扬州市及扬州地区城建局、文化局、广播局全宗的几份档案,这其中记载了1960年国画院成立即设在个园,个园60年代以后由市文管会、市博物馆直接管理和使用,个园的西南角楼曾长期作为扬州市博物馆的字画文稿保管室,70年代专区京剧团曾借用个园房屋,行署广播事业局的中波转播台也曾设在个园及1958专区社会主义建设展览会在个园举办等历史事实。&扬州市档案馆为高校师生寒假期间学术研究提供档案资料&寒假期间,不少高校师生为撰写论文来扬州市档案馆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徐迅捷同学为撰写学年论文《扬州近代经济的衰退与转型》来我馆查阅有关扬州近代民族企业的档案资料,工作人员向其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创办于1923年的扬州第一家商办汽车运输公司――振扬汽车运输公司的有关档案,徐同学感叹于档案资料的珍贵,表示她将利用这些档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如从客票的价格销量、调整情况、公司的银行贷款情况等微观经济行为分析出当时宏观社会经济的变化。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金久礼老师为撰写论文《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变革研究》查阅复制了改革开放以来市教育局、扬州教育学院(原扬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下发的有关教师培训的工作意见、计划总结、经费来源、教材教法、证书发放等文件50多份。此外,江苏警官学院的陈晶羽、汪慧璇两位同学为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地区近五年毒品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查阅了年年鉴中的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扬州大学的王莲同学则查阅了老志书中有关明清时期剪纸、灯彩、刺绣、服装的一些文字记载。&一份老档案让老同志重温火热年代&日,离休老干部、原中共扬州市委副秘书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栾曙光同志打来电话,希望能够查阅有关上世纪60年代初期省委下发的关于抽调五千名科级以上干部支援农村建设的文件。栾老在电话中说,他自己正是5000人中的一员,1963年2月,他离开省级机关,来到扬州支援农村建设,先后参加了四清、社教运动,最后扎根扬州。如今,50年过去了,他希望能查阅到当时有关的档案文件,以重温这项活动的来龙去脉,回味当年的那个火热年代。经仔细检索,工作人员在原扬州市委组织部全宗中查阅到了一份日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执行省委“关于抽调五千名干部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的决定”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文中详细规定了抽调干部的范围、任务分配、审批调动手续、集训事宜等。另外工作人员还查阅复印了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从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无尚光荣―南京欢送五百多党员干部到农村去》一并寄交给栾老。栾老收到后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并感慨地说:“看着你们档案馆保存的这些档案资料,仿佛当年的那个火热场景又回来了,历历在目,感觉真亲切。”&档案服务红色三月宣传报道&&& 红色三月有着众多的纪念日,如3月5日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前身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12日的植树节等。最近,扬州晚报社的记者们因上述宣传报道主题的需要来我馆查找相关档案,如姜涛记者在我馆查找了扬州市最早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文件――日共青团扬州市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学习雷锋同志高尚品德,做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活动意见》,另一名记者则查阅了历年植树节的地点,从上世纪80年代城北郊区象鼻山到90年代烈士陵园、古运河风光带再到近几年的瘦西湖风景区万花园、润扬森林公园,植树地点的演变也显示出扬州城市发展的轨迹。此外,团市委为表彰“十佳杰出青年”来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档案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六十周年校庆提供素材日下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胡强、江玲两位老师专程从南京来我馆查询该校在扬办学的有关档案。据他们介绍,扬州商业学校是该校的前身之一,几经更迭整合,今天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专业设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文、理、工、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职院校。今年10月,学校将迎来建校六十周年,为编撰校史、筹建校史馆,需要查询有关学校历史沿革、重要活动的档案。经仔细查询,我馆向其提供了1965年学校更名、1979年改变隶属关系、1981年校址迁移及历任校长书记任命、招生情况、重要工作总结和1960年市政协二届委员会上该校代表发言等共计27份文件的复制件,为该校六十周年校庆宣传材料的编撰和校史馆的筹建提供了珍贵素材。&档案为烟草公司成立三十周年提供档案2013年是扬州烟草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扬州烟草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4月2日,因拍摄三十周年纪录片的需要,江苏省烟草公司扬州分公司的李晓胜等三位同志来到市档案馆查阅扬州烟草成立的文件。经仔细查阅,我馆向其提供了扬署发[号《关于建立江苏烟草公司扬州分公司筹建办公室的通知》、扬政发[号《关于建立江苏烟草公司扬州分公司的通知》以及苏政复[号《关于同意设立省、市、县烟草专卖局的批复》三份文件,为展现扬州烟草创业历程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档案。&&&馆藏老照片为扬州时报“老照片 新变化”栏目提供素材&日,扬州时报记者王蓉来我馆查找有关老照片,为本月3日扬州市档案馆与扬州时报联手推出的面向社会征集老照片的“老照片新变化”的活动找寻相关素材。老照片浓缩了一座城市凝固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珍贵的具有存史意义的档案资料。目前,我馆馆藏照片1万余张,但建国以前的老照片为数不多,只有寥寥50张不到,且大部分为翻拍。王蓉记者最后选取了1984年日本“邵伯会”代表团来扬时由日本友人宫川提供的十余张老照片,这些照片是1939年间由侵华日军在扬拍摄的,内容有当时的五亭桥、运动会上的学生、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老城墙、东门大运河等,虽然留下这一纪录的摄影者身份令人难以接受,但客观上的确是为扬州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中可以一窥30年代扬城的部分面貌、市民的生活状态等。王蓉记者希望能这些照片的刊登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市民参与此项活动。同时,我馆也希望借此活动吸收挖掘散落民间的照片档案资源,创新档案征集模式,拓展档案文化服务社会的渠道。&&档案为跃进桥翻建明确标准&日,因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上的跃进桥翻建,需要明确古运河水道的技术等级标准,扬州市城乡建设局臧雷同志来我馆查阅相关档案文件,经仔细查阅,我馆向其提供了2006年扬州市政府《关于将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改为旅游船舶》的请示和江苏省交通厅苏交海2006年12号的复函以及2010年扬府发153号《关于延伸扬州古运河旅游船舶专用航线的请示》和江苏省交通厅苏交海2010年7号复函。为明确古运河水道技术等级,开展跃进桥翻建工作提供了依据。&土地批文档案为平息拆迁矛盾发挥积极作用日,扬州力创机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我馆查阅有关土地征用批文。据了解,该企业是由原扬州机床厂改制而成的一家民营企业,现其位于竹西路的老厂区面临拆迁,在拆迁过程中,附近黄金村的居民提出该厂区原为农村集体用地,且未办理相关征用手续,要求企业向他们支付一定的补偿费用。为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也为了妥善处理好矛盾,所以特来我馆查找相关地块的征用批文。由于该厂区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曾先后是江淮钢铁厂、苏北水泥厂、市机械工业技术学校、市仪表专用设备厂和机床厂的所在地,年代久远,情况复杂,给查找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经仔细检索,我馆工作人员找到了原扬州市人民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等部门下发的该厂房区域内土地拨用、征用或无偿调拨的文件十余份,另有60年代初郊区农民被征用占用土地调查表及当时工厂与黄金大队签订的土地使用协议等,为厘清40余亩土地的使用权归属提供了档案依据,也为平息拆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个人档案全遗失,文书档案助退休&日,一位中年女士神色焦急地来我馆查找档案,经了解得知,这位汪姓女士的先生顾先生1974年就进入扬州无线电元件七厂(后更名为扬州电子仪器总厂)工作,直到九十年代因效益不佳调往邗江地方工业局,但随后自谋职业,直至最近临近退休,却被告知其在扬州电子仪器总厂工作期间的个人档案全部遗失,这就意味着顾先生近二十年的工龄无从证明。工作人员认真查阅后,从电子仪器总厂移交的破产企业档案及人事局、科干局全宗中查找到了了载有顾某姓名的该厂工作人员名单、年的工资表(因该厂1986年之前的会计凭证并未移交)、80年代该厂几次职代会人员名单、1986年该厂对其研制的产品成果予以嘉奖的通报、企业调资名册、1990年顾某具备工程师资格的批复以及其从元件七厂调出的介绍信等,这些档案基本勾勒出了顾先生近二十年的工作历程,为其办理退休提供了依据凭证。&&档案为扬州剪纸博物馆编撰书籍提供素材&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江苏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张秀芳老师在扬州剪纸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我馆查阅有关剪纸艺术家张永寿的档案,为该馆编撰的扬州剪纸史料一书《美在人间永不朽―扬州剪纸》补充内容。扬州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南方剪纸流派的代表,张永寿则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其剪纸艺术曾受到郭沫若、刘海粟、费孝通等人的题诗赞美。张秀芳老师和剪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查阅了有关张永寿大师50年代初参加政协会议、加入农工民主党及80年代高级工艺师职称评定的档案,如会议发言材料及个人剪纸创作生涯的回顾等,这些档案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永寿大师艺术创作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演变过程,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和发展,如张永寿大师在解放前奔走于扬州、镇江、南京、上海等地流动剪纸,解放后则先后进入文联、漆器厂、扬州民间工艺社、工艺美术研究院和扬州工艺厂专职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和研究,这也是其剪纸艺术成就能达到一个顶峰的重要原因。另有扬州市人民政府日所发的《关于同意授予张永寿等30位同志“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文件中,张永寿同志是30名剪纸、玉雕、刺绣、漆器等工艺人员中唯一的特级大师,足以显示其艺术成就及贡献之高。&&档案为两兄弟寻找青春记忆&&& 日的早上,两位颜姓师傅来到档案局查阅档案,原来,他们是亲兄弟,都有过知青下放经历,现均临近退休年龄,所以特来查阅知青下放档案。在顺利查到各自的下放档案后,两位师傅又分别提出了其他的查档需求,弟弟首先自豪地说道:“我女婿今年被评为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我跟孩子说,你老丈人当年也是新长征突击手。可年代久远,奖状早没了,孩子们不大相信,麻烦你们帮我查查。”根据老人提供的年代线索,工作人员很快在1980年1月共青团扬州地委《关于命名、表彰地直单位新长征突击手(队)的决定》中找到了当时在地区金属机电化工公司工作的严师傅的名字。严师傅拿着复制文件,开心地表示要拿回去给孩子们看看。看着弟弟顺利地查到了所需要的资料,哥哥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心愿:“我69年下放后,劳动非常积极,第二年就参加了扬州专区下乡人员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你看看能不能查到相关的会议材料,让我也怀怀旧。”工作人员为他查找到了此次会议的开幕词、领导讲话、代表交流材料等,老颜师傅有点激动地说:“嗯,不错,当年可是韩培信老书记(注:韩培信曾任江苏省委书记,时任扬州专区革委会主任)给我们做的闭幕讲话呢。”&扬州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不仅为两兄弟证明了知青下放的经历,也为他们寻找到了各自宝贵的青春记忆。&&&档案厘清企业沿革性质&&日,扬州市机电资产管理公司档案员朱澄因某职工退休工资问题来我馆查找有关弹簧厂企业性质问题。经仔细检索,工作人员向其提供了数份有关档案,如1979年扬州市革委会同意变更弹簧厂企业性质的批复(改为大集体性质、隶属市机械局领导),从其附后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其前身为东关弹簧厂;1979年扬州地区行署计委同意扬州仪表厂更名为扬州弹簧总厂,性质为全民所有制;1983年扬州市计委同意扬州弹簧总厂与扬州弹簧厂实行联营,但各自企业性质不变,单独建账,分开核算;1987年扬州市计委、经委联合发文同意扬州弹簧总厂与扬州弹簧厂实习紧密性联营,其中明确规定各厂全民与集体职工的性质不变,集体所有制人员不得转入全民。这几份文件清楚展示了弹簧厂、弹簧总厂的发展沿革过程,为机电公司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档案为确认精简职工身份提供依据&日,市信访局接访处朱处长来电希望能够查阅一上访对象胡德明的有关档案资料,以厘清胡师傅所反映的有关问题。原来,胡师傅原是扬建公司职工,63年精简下放至邗江务农至今,按照相关政策,精简下放的职工应享受有关定补政策,但胡师傅却至今未能享受到该政策。原来有关部门在胡师傅的身份认定上存有疑问,即其下放前是否确为扬建公司正式职工。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进行了认真查阅,除了在户粮办全宗中找到了其80年代末期按照政策户口农转非的档案,更在原扬州市委劳动工资部全宗中找到了1959年“关于扬建公司徒工升级问题的批复”,在附后的人员名册中,胡师傅的名字赫然在列。朱处长看到后表示这些档案记载能确认胡师傅的精简职工身份,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其定补问题。&&&会计档案为外地扬州人解决退休工龄问题&日中午,临近下班时间,一位中年女士风风火火地赶到扬州市档案局。据介绍,这位陈姓女士1976年至1978年曾在原扬州汽车电机厂工作,后参加高考进入扬州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徐州工作至今。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她被告知个人档案中缺失在扬州汽车电机厂工作的相关证明,这就意味着她的工龄要少算三年。考虑到该女士从外地赶来,工作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到库房翻阅查找,在原扬州汽车电机厂的会计档案中查找到了她年三年的工资表,为证明工龄提供了有力证据。陈女士手拿工资表复印件激动地说:“家乡人真好,帮我解决了退休工龄的大问题!”&创新工作方式,促进政府公开信息报送收集&扬州市档案局驻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是扬州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集中查阅窗口,经过几年建设,窗口在保障百姓政府公开信息知情权、增进公众和政府沟通了解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搞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信息文本的报送收集工作是重要一环。去年9月,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工作的通知》,对纳入政府公开信息考核的63家单位2010年以来公开信息的报送情况进行了通报,就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工作再次提出规范性要求,如报送内容范围、报送交接手续、信息的安全审查、报送时间等,并要求各单位将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日常工作,明确专人负责。与此同时,窗口工作人员也在工作中主动思考,创新思路,利用电脑网络和QQ利用普及的有利条件,于日前建立了由各单位公开信息报送人员组成的QQ群,用于发布催报通知、接收公开信息电子文本、电子目录及其它相关事项的沟通联系。该平台建立后,改变了以往需要与各单位报送人员电话一一沟通的局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举措也得到了众多部门的积极响应,短短4天时间,已有20多家单位的政府信息报送人员加入了这一平台,并送交公开政府信息纸质文本及电子文本600余份。工作人员的创新举措促进了政府公开信息文本报送工作的良性发展。&&《扬子晚报》“档案穿越”揭秘苏北“第一公路”&日,《扬子晚报》“档案穿越”专栏刊发整版文章《苏北“第一公路”波折中艰难诞生》,讲述了民国时期在扬州修筑苏北第一条公路“扬圩段”的曲折过程。此前,“档案穿越”栏目组一行专程来扬,就“扬圩段”公路修筑过程及公路筹创人、镇扬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卢殿虎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度挖掘,在市档案馆查阅了镇扬汽车公司档案。我馆也积极配合,不仅仔细梳理了镇扬汽车公司全宗档案,又从馆藏资料中查阅了《扬州市志》、《扬州交通志》、《淮阴市志》、《江苏省志交通志?公路篇》、《宝应县志》中有关镇扬汽车公司、扬圩公路及卢殿虎的有关记载,另有一份上世纪80年代初编辑的《镇扬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史》更是资料翔实,为“档案穿越”栏目揭秘苏北“第一公路”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素材。&&查阅档案&& 缅怀先人2013年11月上旬,江苏省统战部原部长高啸平同志的女儿高虹桥女士来我馆查找其父亲在扬的有关档案资料。高啸平同志是江苏省淮阴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皖北根据地的开辟。建国后历任苏北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统战部部长等。另外,高啸平同志还是一位有着相当文化造诣的革命者,解放前后曾任中共盐阜地委机关报《盐阜大众》报社社长和《群众》杂志社总编辑,他以三年业余时间完成的京剧剧本《吴越春秋》初稿曾为戏剧大师曹禺所拜读,为其创作历史多幕话剧《胆剑篇》和《王昭君》提供了一定的史料和素材。今年是高啸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父亲革命战斗的一生,子女们寻访父亲生前工作过的淮安、宿迁、盐城以及安徽、河南等地,收集有关父亲生前工作的档案资料,以寄托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根据高女士所提供的高啸平同志曾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任扬州地委第一书记兼扬州军分区政治委员的线索,工作人员经仔细检索后,提供了其父亲在扬任职的文件和在地委四级扩大干部会议上及扬州专区水稻现场的讲话等。高女士对我馆的热情服务表示感谢,同时表达了捐赠其父一些珍贵资料的意愿。&老报纸中忆往昔日,黑龙江佳木斯市图书馆馆长焦野同志致电我馆管理处,想查阅我馆馆藏的1949年12月《西北军大》上的一篇通讯报道――《焦寿轩小同志阶级觉悟提高了》。原来,焦寿轩同志是焦野的父亲,曾在西北军政大学参加革命学习,而《西北军大》是西北军政大学的校刊。这篇通讯报道四百余字,生动刻画了焦寿轩同志在西北军大学习期间由原来想开小差到后来积极主动打报告要求上战斗前线的思想觉悟的转变提高过程。在收到我馆发送的该篇报道的数字化扫描件后,焦野同志打来电话表示感谢,他说:“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看到报道后,又激动又兴奋。感谢你们保存了这样珍贵的历史资料!”目前,我馆馆藏有革命根据地报刊百余种,除了苏中地区的《苏中报》、《人民报》、《江淮报》、《前哨报》外,还有数十种祖国大江南北的革命报刊,如《晋绥大众报》、《晋冀群众报》、《冀热察导报》、《黄海日报》、《辽东大众报》、《豫南人民报》等,虽然每种报纸均零散不成体系,但因年代久远,生动记载了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风貌,也弥足珍贵。我局已对这部分报纸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和篇名级目录采集,并将所有篇名级目录数据载入局门户网站提供查询服务。目前,已为河北、安徽、云南等地的档案、党史、宣传部门及个人提供利用数十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档案为工商业者确认身份提供依据日,冒先生为其母亲王女士的工商业者身份确认一事来我馆查找相关档案。原来,冒先生的外祖父在建国前经营有一家“森泰源”灰砖业商号,建国后公私合营至市煤建公司下属的石灰门市部,而王女士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森泰源工作,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石灰门市部退休。近几年,国家对于退休人员中的原工商业者每年都增发退休金,但王女士一直不知情,直至最近才了解到此事,在咨询相关事项办理部门后来到档案馆寻找身份证明依据。经仔细查阅,工作人员向冒先生提供了森泰源商号1951年申请加入工商业联合会的入会申请书和1956年其母王女士的工商业者登记表,尤其是登记表中,详细记载了王女士在商号中所任职务、投资金额及参加社会主义竞赛和学习的情况,为王女士的身份确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市档案馆为《扬州日报》万期纪念特刊提供素材(图)&日,《扬州日报》出版第10000期“纪念特刊”。特刊图文并茂回顾了“一张报与一座城的30年”,为将这一特殊时刻定格成一座城市的永久记忆,扬州日报社将“纪念特刊”赠送市档案馆收藏,在特刊组稿、采编过程中,市档案馆发挥馆藏档案、资料丰富的优势,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如江苏省委恢复《扬州市报》(《扬州日报》的前身)的批复、扬州市委关于办好《扬州市报》的决定、扬州日报社年历年工作总结、《扬州日报》试刊第一期、第100期、第500期、第1000期等,为纪念特刊的出版提供了丰富素材。&&&珍贵老报纸为老新闻工作者寻找革命记忆&2013年11月上旬,原《新华日报》社高级编辑许宛英同志委托在扬工作亲属来我馆查找其先生金靖中在革命战争年代所撰写的新闻通讯,为其二人的新闻作品集《昨日风云》充实内容。曾任《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和社长的金靖中同志18岁就参加革命工作,年间曾在苏皖边区二分区任战地记者,期间在《人民报》、《江海导报》等革命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新闻通讯,生动展现了苏中解放区的战斗生活风貌。我馆早在2009年就已对革命政权报纸进行了数字化,并采集建立了篇名级目录库,只需输入新闻报道的标题甚至是记者姓名即可检索查阅,根据许宛英同志提供的新闻标题关键字和金靖中同志曾用过的靖中、金中的署名,工作人员顺利在《人民报》、《兴化人民》、《江海导报》、《江海前线》等报纸中查到了金靖中同志所写的十余篇新闻报道,如“戎新村土地复查后,大多数群众入会”、“戎新村的参军立功运动”、“戎新村调田21次,全村半数农民得益”,“共产党员上前线去”、“炮弹落在城墙根”、“联胜乡开展立功运动的初步经验”、“平旺区坚持原地游击战初步经验”、“据点里的民兵”、“群众自卫运动的发展规律”、“点滴经验――怎样评功”、“廉贻区深入调查研究四天整粮四万五千斤”、“大顾乡群众八天做米八万斤”等等,并根据老同志的需要进行了放大打印。&档案展现扬州地区解放情况明年是江苏全境解放65周年,省党史办拟出版《江苏解放概览》一书。日-20日,扬州市党史办的陈立、陈伟两位同志为完成此书中的扬州部分来我馆查阅有关扬州地区渡江战役及各地解放前后情况的档案资料。经认真查阅,我馆提供了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计划、总结、机构设置人员任命、粮草供应、民工征集的统计表,以及江都、仪征、高邮、宝应等地解放伊始的情况统计表、入城工作总结等,此外还提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支前政治司令部、苏北支前政治部司令部发放的不同制式的渡江船工光荣证和当时《苏北日报》、《人民报》等报纸中关于渡江战役、扬州地区解放的新闻报道。两位党史工作者对这部分档案资料的完整充实感到惊喜,并表达了与我馆联合出版相关主题书籍的设想。&
版权所有:扬州市档案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档案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