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厂电力信息化杂志社实施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您现在的位置: >
> &>&电力信息化促进长江电力一流的企业管理(1)
电力信息化促进长江电力一流的企业管理(1)
&& 17:04:05&&&
近几年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长江电力”)信息化工作紧紧地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和管理创新,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加强公司科学管理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集约化,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于公司战略发展,服务于电力生产和经营的需要,致力于提高公司生产和管理效率,构建完善的公司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管理。
在《三峡总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长江电力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报告》的指导下,按照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部署和安排,公司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公司统一的电力生产管理平台,ePMS推广至公司各生产单位,流域多电厂生产管理信息化框架基本形成;公司集成信息平台EIIS的建设实现了公司范围内集成的办公以及综合信息查询,为公司本部及各生产单位提供了统一、跨单位、跨系统的公文流转和综合查询信息化平台;ePMS与总公司用友财务系统NC接口开发,实现了总公司集团财务管理的需要;ePMS与总公司人力资源系统eHR的接口开发,实现了总公司人力资源盘点和组织机构、员工、薪酬等信息的集团一体化管理;总公司车辆管理系统推广至长江电力,为优化车辆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使公司的管理链条不断延伸,管理过程不断细化,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集约化。
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公司IT资源集中管理,整合和优化了公司范围内的现有资源,实行统一邮件系统,统一互联网络接入,共享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实现了IT标准产品集中采购,形成了IT资源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良好局面。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员工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文化正在健康培育,丰富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
近几年是公司信息化建设丰收的时期,公司ePMS系统获得亚洲MIS管理创新奖、第十一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奖二等奖、《基于高度集成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厂管理》获全国电力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02年底开始,中国三峡总公司的经营战略发生了转变,由单独的项目法人向国家授权投资主体转变;由过去侧重于工程建设管理向工程建设和生产管理并重转变;由单纯的生产经营管理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整个公司正在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同时建设和经营管理多家水电厂。启动于2001年的三峡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ePMS)正是适应这一转变的又一信息化建设成果。三峡电厂生产管理系统(ePMS)是继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总公司成功组织和实施的第二个企业级大型集成化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总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弥补了总公司信息化建设在电力生产领域的空缺。ePMS系统2002年5月正式开始实施,2003年1月各个模块逐步投入正式运行,2003年12月系统正式验收,在国内开创了电厂接机发电准备与配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的先河。
该系统以构建集成化的发电企业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平台为目标,引进国外先进的EAM/ERP管理软件平台和管理理念,以强化电力生产管理与IT技术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体现“洋为中用”、“引进系统的同时引进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带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开展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系统实施、开发等方面坚持引进、消化、吸收,自主掌握设计开发方法。在实施方面,主要以“先僵化、后优化”,“以我为主,用好顾问”等作为指导原则。通过部分流程的再造,并结合中国国情对部分功能(如安全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了自主开发,实现了将发电企业生产的全部流程通过同一平台进行管理,各子系统高度集成(关联),数据高度共享和严格受控,全面满足三峡电厂设备维护、物资、电厂运行管理、安全与可靠性、计划合同、文档、人力资源和财务的综合管理需要。通过与电力生产过程控制的实施系统紧密集成,设备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操作信息、过程记录信息实现了共享,并能根据采集的电力生产过程信息进行设备可靠性指标的分析,并可自动生成缺陷报告和维护、检修工单,保证了资产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检修。采用PDA技术,实现了巡检数据、点检数据的自动导入与分析,提高了设备故障的前期预警机制,可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与扩大(已多次发现水冷机组定子线棒漏水的故障)。采用PDA技术,实现了物资入库、出口、盘点的自动化,提高了物资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实现了部分专家系统的功能,如缺陷管理专家系统,能够根据系统中登录的缺陷历史数据,分析设备历史故障情况,对设备的当前故障的检修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根据设备的故障分布和频度,为设备改造提供辅助决策。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管理系统,可辅助分析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变化趋势,提出影响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关键因素,通过灵敏度分析,提出改进KPI指标的建议等等。
投稿热线:010-
热门电气招聘公告
?&?&?&?&?&?&?&?&?&?&
《电力信息化促进长江电力一流的企业管理(1)》的相关文章
《电力信息化促进长江电力一流的企业管理(1)》的相关新闻三峡电厂信息化硕果累累--《电力信息化》2005年01期
三峡电厂信息化硕果累累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426.61【正文快照】:
2004年是三峡电厂快速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提前48天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的333.8亿kW.h的发电任务,提前39天接管了本年度第5台机组,精益生产方式初见成效等。三峡电厂所有的生产管理工作,都是在电厂组织开发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PMS)平台上进行的。为此,三峡电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启明;[J];湖北水力发电;1998年03期
李志祥;[J];中国三峡建设;2001年07期
;[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2年04期
蔡志勇,卜安,卢本杰,刘绍新;[J];现代电力;2003年Z1期
,谢俊;[J];水力发电;2003年12期
王嫒华;[J];水力发电;2003年12期
王媛华;[J];水力发电;2003年12期
周双超;[J];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09期
刘武军;[J];电力信息化;2003年02期
;[J];湖北水力发电;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基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稳定及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学科组第二届年会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陈小明;章俊;徐伟华;;[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电力系统稳定及发电机励磁系统学科组第三届年会2004学术论文集[C];2004年
;[A];三峡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三峡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译文集[C];2004年
陈国庆;;[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志祥;;[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国庆;;[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欧阳德和;杨琼;;[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陈国庆;;[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陈国庆;;[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沈献强;;[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明;[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本报记者 柏晶伟;[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三峡电厂筹建处 刘武军;[N];计算机世界;2002年
邓妍;[N];财经时报;2003年
一平;[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王久兴;[N];华中电力报;2003年
本报记者 龚雯;[N];人民日报;2003年
记者梁小琴;[N];人民日报;2003年
陶邀;[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特约记者 于翔汉;[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明亮;[D];重庆大学;2003年
刘武军;[D];重庆大学;2004年
王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余耀权;[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刘晓东;[D];重庆大学;2005年
李志祥;[D];重庆大学;2005年
万毅;[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郑帅;[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现在的位置是: &
不一样的三峡,不一样的信息化
摘 要:日,“三峡电厂生产信息系统(ePMS)项目验收会”上,原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敖麟代项目验收有点流于形式,好像只要开会就可以通过。”台下一片愕然。作为电厂项目经理的三峡水力发电厂(简刻心情尤为复杂:“我们做了那么大的努力,200多人的电厂我们就抽调了44人参与这个项目,经历了那么多的难的时候都过去了还……”
日,“三峡电厂生产信息系统(ePMS)项目验收会”上,原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敖麟代表验收组在台上发言:“现在的项目验收有点流于形式,好像只要开会就可以通过。”台下一片愕然。作为电厂项目经理的三峡水力发电厂(简称三峡电厂)副厂长程永权此刻心情尤为复杂:“我们做了那么大的努力,200多人的电厂我们就抽调了44人参与这个项目,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也曾经绝望过,难道最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还……”
此时,敖麟话头一转:“但是三峡电厂的这个项目,我非常有自豪感……在验收过程中,站出来回答问题、结实情况的,很多是三峡电厂的员工。”全场松了一大口气。
采访后我们发现,三峡电厂的ePMS项目规模庞大、实施复杂,其成功实施,处处体现了三峡人的理性和智慧。
不一样的三峡
三峡,这个世界瞩目的工程,历经了中华民族几代人、70余年的构想、勘测、设计、研究、论证,才得规划完成。三峡水力发电厂作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发电、防洪设施的生产运行和检修、维护工作以及发电生产成本的控制。这座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将负责三峡工程26台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年平均发电846亿度。
正如在项目验收会上程永权所说的那样,三峡电厂的管理水平关系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关系到三峡总公司管理战略的实施的效果,关系到未来长江电力股份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为体现三峡电厂一流的管理,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告诉记者,成立之初三峡总公司给三峡水利发电厂的定员只有370人。这留给了电厂厂长张诚一个大难题—目前国内的电厂还是人员密集型的产业—这370人未来要承担所有26个大型机组设备的运行、维护、小修及大修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做信息系统不可。”张诚告诉记者。于是从2001年初,三峡电厂筹建处和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就开始了生产信息系统的考察、调研和技术交流工作,并根据EAM和ERP的现实发展水平和三峡电厂未来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三峡电厂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定位为EAM,即以发电资产维修管理为目标、以工单为中心载体、将设备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维修物资、维修人力、维修成本等联系企业的电厂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即ePMS。
不一样的速度
日,三峡电厂召开ePMS项目启动会议。期间成立了ePMS小组,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小组成员涵盖筹建处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生产骨干力量。
日至30日,三峡电厂和信息中心邀请了国内外信息管理的知名厂商,如SAP、IFS、Datastream、IBM、西门子BFS++、国电南瑞、北京迪斯等等,进行技术交流。
日至30日,三峡电厂和信息中心ePMS小组成员到国内相关行业进行调研。
2001年7月至9月,三峡电厂筹建处和总公司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了《三峡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报告》。编写期间内部审查3~4次后,才形成正式规划内容。
日至15日,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举行了《三峡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报告》(送审稿)专家评审会。会中得到充分肯定。
2001年9月至11月,三峡电厂和总公司信息中心基于《三峡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报告》联合编写了ePMS询价书。
日,对询价书进行审查。邀请了总公司相关部门、信息中心和三峡电厂筹建处出席了审查会议。与会代表认为,《询价书》是一份编写严谨的询价书。
不一样的选型
到了项目选型阶段,项目组对国内电厂管理软件状况已经非常了解。考虑到国内的管理软件相对不太成熟,项目组更加倾向于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软件产品。林初学认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国内的电厂管理经验还不算特别先进,希望能够通过管理软件,而把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引进来,“先僵化,再优化”。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人民日报:三峡工程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李京文&&李平
&&&&来源:&&&&
&&&&&&字号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项对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三峡工程于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顺利进入高效运行阶段。
  三峡工程取得巨大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奋勇拼搏、勇于创新,通过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大胆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取得了工程质量优良、进度略有提前、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的良好成绩,并在大江截流及深水土石围堰施工、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混凝土持续高强度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安装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百万移民顺利实现搬迁安置,更是世界奇迹。
  防洪减灾效益巨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三峡工程建成前,长江中下游流域饱受洪灾威胁,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峡工程控制了川江洪水,大大提升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初步估算,仅年,三峡工程累计产生的防洪经济效益即达770亿元。
  发电供电效益显著,促进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与居世界首位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基本持平,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及广东、四川等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同时,三峡电站对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提高了我国能源保障能力。
  显著改善长江通航条件,推动航运迅猛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显著改善了三峡库区、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的航道条件,提高了长江航道航运安全水平和航道通过能力,使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更为显著。
  有效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供水补水效益巨大。2010年,三峡蓄水至175米,形成了库容近400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成为中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地,三峡工程的生态补水抗旱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和体现,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用水紧张局面。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造价值效益明显。三峡工程的技术难度之高世界少有。针对重大技术难题,三峡工程汇集全国科技人才展开科技攻关,成功走出了“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大步,被业界称为“三峡模式”。大坝建设、机电装备、直流输电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建设等方面的700余项发明专利,带动了我国水电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了我国在大型水电设备上掌握关键技术、自主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优化电源供给结构,节能减排效果突出。三峡电站使全国水电比重提高近8.41个百分点,优化了我国电源结构。三峡电站从2003年6月至2012年底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649.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18.8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94.0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74.95万吨。
  三峡工程取得宝贵经验
  三峡工程创新了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与制度政策模式,取得宝贵经验,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三峡工程决策是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科学民主决策的典范。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决策程序作了严格规定:由水利电力部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论证;由国务院成立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三峡工程从重新论证到开工建设,严格贯彻中央精神,始终强调实事求是,并发扬技术民主,充分考虑各种不同意见和建议,做到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论证结束后,又根据论证结论和新的意见,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坚持与时俱进,在建设中深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三峡工程论证中强调,三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是移民安全问题和生态与环境问题,技术上的难点问题是泥沙问题。三峡工程开工后,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协调下,中央有关部门、相关省市和三峡总公司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贯彻论证意见过程中,及时予以补充、改进和完善。例如,针对泥沙问题的复杂性,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有效减轻库存容量压力;在移民和地质地震研究方面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三峡工程的管理水平。在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及时总结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办法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严格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投资概算。
  坚持发展共赢,不断完善和创新三峡工程建设协调机制。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中,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积累和提炼出“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水电开发新理念,引导广大建设者将视野和思维从工程建设本身扩展到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
  三峡工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峡工程作为我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梦想成真的伟大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形成科学、民主、全面的论证程序和决策机制。三峡工程论证以“促进、尊重、团结”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吸纳各种意见,尊重科研规律,激发了专家参与科技决策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三峡工程论证内容之多、之全面世所罕见。三峡工程论证是广大专家学者辛劳的结晶,是知识界、学术界、工程技术界集体智慧的杰作,也体现了决策者和专家、执行者对三峡工程高度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建立完善的制度化措施和规范化程序机制。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投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充分显示了三峡工程民主决策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三峡移民工作也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是新中国第一个移民法规。此外,涉及三峡工程资金管理、水库环保及管理、工程建设、对口支援及产业发展等的法律规章也纷纷出台。这些法规措施和规范化的程序机制有效平衡了纷繁复杂的多方利益关系。
  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公平性、科学性。举国体制强调加强规划、集中资源,在国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举国体制促使三峡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让全社会受益;举国体制保证了三峡工程立项论证更严格、更充分,组织管理更规范、更精细。
  构建完善的组织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作用。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三峡工程建设项目推行政企分开,政府从微观管理变为宏观管理,既体现了国家制定重大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又理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范管理、企业独立运营、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调动了地方相关行政机构的积极性,推动了公司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移民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移民工作中的职责,为做好移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提出开发性移民方针,出台配套政策巩固和保障发展成果,顺应了移民和库区发展的要求。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编:袁勃、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电厂信息化规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厂信息化规划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水力发电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