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城市宠物明星的吸金能力力排名 谁是中国的“金城”

谁是中国金城:北京吸金能力第一 上海是钦定金融中心
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既可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风险度,反过来也可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媒体以此比值得分高低作为排名依据得出中国中心城市吸金能力排名,北京得两者之便,吸金能力国内第一。
  谁是中国的“金城”?
  联合研发机构:政研院 北京区域经济学会发布机构:经济观察报 政研院总执笔:罗天昊
  吸金能力,至关重要。
  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既可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风险度,反过来也可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
  要在现代城市竞争中胜出,资源的争夺非常重要。尤其是金融资源,可谓是现代经济的血管,谁能成为吸金城市,谁就能够赢得巨大的发展支持。
  为此,我们特意推出中国中心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以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得分高低作为排名依据。
  本次排名,选择了八大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样板,不仅是因为这几个城市重要,更因为要保持数据的权威性。当下各个城市发展数据的公布时间不统一,选择国家中心城市,锁定八个城市,可以确保数据权威。
  以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比用单纯的存款余额,更为科学。因为单纯的存款余额,只能表明一个城市的资金沉淀量,而无法衡量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有参照物和比较的。
  排名城市分项解读: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京城,更是中国的“金城”。
  在中国,权力和市场的作用交错影响。而北京得两者之便,吸金能力国内第一。
  本来,中国最强势的经济中心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中国体量最大的经济城市在上海,都不是北京。但是,北京却是中国的融金之城。甚至上海虽被国家定位为中国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中国现实中的金融中心,却是北京。
  北京是中央银行所在地,也是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所在地,是政策的策源地。
  北 京的金融机构,比上海更强势。北京集中的是四大行总部,以及部分国外银行驻华总部。上海虽也有不少国外银行,但是国内最强银行的总部不在上海而在北京。
  北京的金融产业,比上海更发达。2016年,北京所有行业中,金融行业的增加值居第一位,占GDP比例为17.1%,超过了高科技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2016年,北京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冠绝全国。
  不仅存款最多,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5.56,也高居全国第一。
  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强势的金融机构,也拥有全国最强势的经济实体。
  北京有三大经济力量,非其它城市可比。
  一是央企,国资委所属的一百多家央企中,超过八十家总部驻跸北京,超过其它所有城市总和。它们总不会把钱存到国内其它城市去吧?
  二是世界500强以及其它国外巨头。北京上海拥有中国最多的外企总部,朝阳CBD几乎集中数十上百家外资驻华总部。北京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也有不少中外巨头。
  三是国内企业巨头。最近几年,不少的外地企业,逐步将总部搬迁到北京。最著名的如(600031,)迁都北京,几大互联网巨头,如网易、腾讯、巴巴等,也将其管理体系的主体力量从南方迁移到北京。
  三大经济实体,都汇聚北京,它们的钱除了部分在国外账户,基本应就存在北京的金融机构里了。
  北京对于资金的吸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吸金之城”,成为全国求财者无法逃避的城市。
  据2017年的胡润富豪榜统计,北京的十亿美元以上富人,达到94位,连续两年超过全球经济之都的纽约,加冕全球顶级富豪之都。
  上海是国家钦定的金融中心,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开放城市。
  上海与北京相同的地方,就是政治地位也很高,是中国第二大直辖市。所以,国家也把不少金融机构放在了上海。上海的金融机构,仅次于北京。同时,上海还是上交所的驻地。
  2016年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有效推进。在中心方面,至2016年末,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473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622家;服务单位382家;单位386家。同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242家。这一元素,使上海的吸金能力,也非常强大。
  2016年,上海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亿元,是中国仅有的两座超过10万亿级的城市之一。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4.02,也是全国第二。
  上海的本土民营经济并不发达,是它的缺憾。但是,上海的央企也不少,同时,外企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上海坐拥宝武钢铁等多家央企,同时还有数十家央企的投资。在央企资源方面,十分雄厚。
  2016年末,来上海投资的外资企业总数接近1万家。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80家,投资性公司330家,外资研发中心411家。
  上海还是长三角企业总部所在地。很多长三角的企业在其它城市做大之后,将总部迁往上海。如均瑶集团,崛起于温州,落地于上海,上海得摘果之便利。
  成都成为中国第三“金都”,令人惊喜。
  从经济总量上说,成都自2015年进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2016年,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2578亿,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68,不仅超过重庆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也超过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令人刮目相看。
  成都的吸金能力,首先在于其在西南地区的核心地位。作为西南地方无可争议的中心,成都对于西南区域的人才、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是首屈一指。同时,成都是四川省无可争议的龙头,首位度非常高,在本省内也有压倒性的资金优势。
  成都的实体经济,也非常强势。其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重镇。作为西南科技中心,成都的产业领先整个西部,其航天工业等也表现不错。而在大众制造领域,成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到位,本土经济也相对均衡,综合来看,是未来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兴城市。
  在2015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四川企业入选12家,其中7家出自成都,包括(000876,)、通威、科伦等企业巨头。
  成都还逐步成为外资投资的重地,是财富全球论坛的落地城市,有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投资成都。截止到2016年,已经接纳超过27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从国家来源来说,前五位分别是美、日、法、德、韩。
  广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东省会、中国沿海开放前沿城市,跻身中国四大一线城市。
  广州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经济发达,吸金能力也比较强。
  2016年,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47530.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仅此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考虑到北京和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成为存款余额最多的省会城市。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42,在全国中心城市中,也位列第四。
  在珠三角,深圳的崛起,分流了部分广州的金融资源。尤其是深交所设在深圳,吸走了不少金融资源。但好在广州毕竟是中国第一大省的省会,在行政体系中优势巨大,虽然证券和保险方面深圳与其分庭抗礼,但起码在银行体系,广州还是广东的龙头。
  广州属于发达城市。开放早,经济体系完备。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同时,其汽车、化工、制药、轻纺等产业,独步全国,优势巨大。
  在外资吸引方面,本田、麦当劳、丰田、美赞臣等世界巨头纷纷进驻广州。同时,广州还投资数十亿巨资,打造外资总部基地,2017年预计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进驻。
  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综合经济势力最弱,但是其吸金能力却能够排名第五,出人意料。
  2016年,郑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90万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38,超过2.09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也位列中游。
  郑州的经济总量并不大,在河南的首位度也不高。其强大的吸引能力,关键在于有河南这个人口上亿、经济总量居中国前五的大省作为腹地。
  在华北,郑州比石家庄幸运。石家庄离北京太近。很多河北城市的资金,被北京吸走。而郑州对于河南的资源吸纳能力非常强大。
  河南交通发达,战略重要性雄霸天下,造就了企业的贸易成本优势。由此,河南近年来成为很多企业巨头投资的热土。富士康、可口可乐纷纷进驻,未来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选择郑州。
  武汉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就大势而言,中国的东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潜力最大区域,在于广大中部腹地。尤其是长江中游,武汉在长江中游一城独大,是中国未来的天选之地
  2015年以来,武汉终于进入中国城市的万亿俱乐部,跃升为准一线城市。实行多年的工业倍增计划,收到实效。但这只是开始,远非终局。
  当下,武汉的产业体系雄厚,拥有近十个千亿制造业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非常成功。同时,武汉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国内极少数城市,未来在产业升级方面,可率先领先中部,成为中国中部腹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16年,2016年武汉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2196.21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6,在华中六省中,武汉的金融机构最多。鉴于武汉未来经济势力的增强,在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未来的吸金能力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
  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优越区域优势,也使其成为国内外巨头设立总部和分布的上选之地。武汉目前的世界500强数量位居国内前十,甚至有(600056,)集团将三个二级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武汉。
  武汉的央企也比较强势,比如宝武钢铁、东风、邮科院。目前,加上央企在鄂二级、三级子公司,数量超过100家,总资产接近2万亿元。不少资金将在武汉流动。
  重庆也是中国希望巨大的新兴城市。
  过去的15年间,重庆一直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大城市之一,最近几个季度,更是连续成为中国增速之冠。其中,其金融产业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增速一直在15%左右。金融业一跃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的雄心跃然纸上。
  2016年,重庆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42.5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比重非常高。
  2016年,重庆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2160.09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3。
  在重庆与成都的核心比拼中,重庆虽然总量胜出,但是在吸金能力方面,成都还是更胜一筹。
  重庆的经济模式,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对国内外企业巨头的吸引能力,还比较强,特别是在央企和外企方面更是如此。仅两江新区,就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入驻。而作为直辖市,重庆独特的地位,使之成为央企投资垂青的地方,特别是在其遭遇困难的时期,央企投资成为重庆的定海神针。2012年,央企就曾一次与重庆签订3600亿元投资计划。
  离北京太近,天津的幸与不幸。
  北京的资源吸纳能力太强大了,在资金和人才方面,对天津造成了直接的阻碍。天津本来相对河北有优势,但是河北身边还有北京,两相比较,来自河北的资金与人才,多数被北京收归囊中。
  天津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五,但是本外币存款余额,排名低于经济总量,位居第七。
  2016年,天津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067.03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68,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八。
  天津的劣势,是本土经济不活跃,尤其是本土民营经济乏力。
  天津近年的快速发展,出力最大的是央企。上百家中央企业在天津有投资,先后投资超过1万亿元以上。但是,这种模式存在隐忧,一旦中央不再对天津倾斜,央企减少投资,将影响到天津的经济,也影响到其资金的吸纳。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孔维卓&RF13414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行
&&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行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中心城市吸金能力排名:北京、上海、成都居前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敬告读者: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终极博弈,您可以看到波诡云谲的做空与反击,您可以看到一次次危机背后的阴谋诡计与悲痛欲绝。您有线索、意见或建议,都可以与我们联系,邮箱是:;微信号:.  来源:凤凰财经    天风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在大金所微课堂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看待当前债券市场的分歧与矛盾?】,课程录音已上传,进入大金所商学院即可下载。    吸金能力,至关重要。  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既可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风险度,反过来也可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  要在现代城市竞争中胜出,资源的争夺非常重要。尤其是金融资源,可谓是现代经济的血管,谁能成为吸金城市,谁就能够赢得巨大的发展支持。  为此,我们特意推出中国中心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以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得分高低作为排名依据。  本次排名,选择了八大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样板,不仅是因为这几个城市重要,更因为要保持数据的权威性。当下各个城市发展数据的公布时间不统一,选择国家中心城市,锁定八个城市,可以确保数据权威。  以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比用单纯的存款余额,更为科学。因为单纯的存款余额,只能表明一个城市的资金沉淀量,而无法衡量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有参照物和比较的。  排名城市分项解读:  北京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京城,更是中国的“金城”。  在中国,权力和市场的作用交错影响。而北京得两者之便,吸金能力国内第一。  本来,中国最强势的经济中心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中国体量最大的经济城市在上海,都不是北京。但是,北京却是中国的融金之城。甚至上海虽被国家定位为中国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中国现实中的金融中心,却是北京。  北京是中央银行所在地,也是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所在地,是政策的策源地。  北京的金融机构,比上海更强势。北京集中的是四大行总部,以及部分国外银行驻华总部。上海虽也有不少国外银行,但是国内最强银行的总部不在上海而在北京。  北京的金融产业,比上海更发达。2016年,北京所有行业中,金融行业的增加值居第一位,占GDP比例为17.1%,超过了高科技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2016年,北京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冠绝全国。  不仅存款最多,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5.56,也高居全国第一。  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强势的金融机构,也拥有全国最强势的经济实体。  北京有三大经济力量,非其它城市可比。  一是央企,国资委所属的一百多家央企中,超过八十家总部驻跸北京,超过其它所有城市总和。它们总不会把钱存到国内其它城市去吧?  二是世界500强以及其它国外巨头。北京上海拥有中国最多的外企总部,朝阳CBD几乎集中数十上百家外资驻华总部。北京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也有不少中外巨头。  三是国内企业巨头。最近几年,不少的外地企业,逐步将总部搬迁到北京。最著名的如三一重工迁都北京,几大互联网巨头,如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等,也将其管理体系的主体力量从南方迁移到北京。  三大经济实体,都汇聚北京,它们的钱除了部分在国外账户,基本应就存在北京的金融机构里了。  北京对于资金的吸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吸金之城”,成为全国求财者无法逃避的城市。  据2017年的胡润富豪榜统计,北京的十亿美元以上富人,达到94位,连续两年超过全球经济之都的纽约,加冕全球顶级富豪之都。  上海  上海是国家钦定的金融中心,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开放城市。  上海与北京相同的地方,就是政治地位也很高,是中国第二大直辖市。所以,国家也把不少金融机构放在了上海。上海的金融机构,仅次于北京。同时,上海还是上交所的驻地。  2016年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有效推进。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至2016年末,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473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622家;资本市场服务单位382家;保险业单位386家。同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242家。这一元素,使上海的吸金能力,也非常强大。  2016年,上海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亿元,是中国仅有的两座超过10万亿级的城市之一。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4.02,也是全国第二。  上海的本土民营经济并不发达,是它的缺憾。但是,上海的央企也不少,同时,外企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上海坐拥宝武钢铁等多家央企,同时还有数十家央企的投资。在央企资源方面,十分雄厚。  2016年末,来上海投资的外资企业总数接近1万家。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80家,投资性公司330家,外资研发中心411家。  上海还是长三角企业总部所在地。很多长三角的企业在其它城市做大之后,将总部迁往上海。如均瑶集团,崛起于温州,落地于上海,上海得摘果之便利。  成都  成都成为中国第三“金都”,令人惊喜。  从经济总量上说,成都自2015年进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2016年,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2578亿,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68,不仅超过重庆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也超过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令人刮目相看。  成都的吸金能力,首先在于其在西南地区的核心地位。作为西南地方无可争议的中心,成都对于西南区域的人才、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是首屈一指。同时,成都是四川省无可争议的龙头,首位度非常高,在本省内也有压倒性的资金优势。  成都的实体经济,也非常强势。其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重镇。作为西南科技中心,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整个西部,其航天工业等也表现不错。而在大众制造领域,成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到位,本土经济也相对均衡,综合来看,是未来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兴城市。  在2015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四川企业入选12家,其中7家出自成都,包括新希望、通威、科伦等企业巨头。  成都还逐步成为外资投资的重地,是财富全球论坛的落地城市,有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投资成都。截止到2016年,已经接纳超过27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从国家来源来说,前五位分别是美、日、法、德、韩。  广州  广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东省会、中国沿海开放前沿城市,跻身中国四大一线城市。  广州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经济发达,吸金能力也比较强。  2016年,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47530.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仅此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考虑到北京和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成为存款余额最多的省会城市。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42,在全国中心城市中,也位列第四。  在珠三角,深圳的崛起,分流了部分广州的金融资源。尤其是深交所设在深圳,吸走了不少金融资源。但好在广州毕竟是中国第一大省的省会,在行政体系中优势巨大,虽然证券和保险方面深圳与其分庭抗礼,但起码在银行体系,广州还是广东的龙头。  广州属于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开放早,经济体系完备。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同时,其汽车、化工、制药、轻纺等产业,独步全国,优势巨大。  在外资吸引方面,本田、麦当劳、丰田、美赞臣等世界巨头纷纷进驻广州。同时,广州还投资数十亿巨资,打造外资总部基地,2017年预计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进驻。  郑州  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综合经济势力最弱,但是其吸金能力却能够排名第五,出人意料。  2016年,郑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90万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38,超过2.09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也位列中游。  郑州的经济总量并不大,在河南的首位度也不高。其强大的吸引能力,关键在于有河南这个人口上亿、经济总量居中国前五的大省作为腹地。  在华北,郑州比石家庄幸运。石家庄离北京太近。很多河北城市的资金,被北京吸走。而郑州对于河南的资源吸纳能力非常强大。  河南交通发达,战略重要性雄霸天下,造就了企业的贸易成本优势。由此,河南近年来成为很多企业巨头投资的热土。富士康、可口可乐纷纷进驻,未来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选择郑州。  武汉  武汉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就大势而言,中国的东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潜力最大区域,在于广大中部腹地。尤其是长江中游,武汉在长江中游一城独大,是中国未来的天选之地  2015年以来,武汉终于进入中国城市的万亿俱乐部,跃升为准一线城市。实行多年的工业倍增计划,收到实效。但这只是开始,远非终局。  当下,武汉的产业体系雄厚,拥有近十个千亿制造业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非常成功。同时,武汉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国内极少数城市,未来在产业升级方面,可率先领先中部,成为中国中部腹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16年,2016年武汉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2196.21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6,在华中六省中,武汉的金融机构最多。鉴于武汉未来经济势力的增强,在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未来的吸金能力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  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优越区域优势,也使其成为国内外巨头设立总部和分布的上选之地。武汉目前的世界500强数量位居国内前十,甚至有中国医药集团将三个二级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武汉。  武汉的央企也比较强势,比如宝武钢铁、东风、邮科院。目前,加上央企在鄂二级、三级子公司,数量超过100家,总资产接近2万亿元。不少资金将在武汉流动。  重庆  重庆也是中国希望巨大的新兴城市。  过去的15年间,重庆一直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大城市之一,最近几个季度,更是连续成为中国增速之冠。其中,其金融产业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增速一直在15%左右。金融业一跃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的雄心跃然纸上。  2016年,重庆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42.5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比重非常高。  2016年,重庆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2160.09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3。  在重庆与成都的核心比拼中,重庆虽然总量胜出,但是在吸金能力方面,成都还是更胜一筹。  重庆的经济模式,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对国内外企业巨头的吸引能力,还比较强,特别是在央企和外企方面更是如此。仅两江新区,就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入驻。而作为直辖市,重庆独特的地位,使之成为央企投资垂青的地方,特别是在其遭遇困难的时期,央企投资成为重庆的定海神针。2012年,央企就曾一次与重庆签订3600亿元投资计划。  天津  离北京太近,天津的幸与不幸。  北京的资源吸纳能力太强大了,在资金和人才方面,对天津造成了直接的阻碍。天津本来相对河北有优势,但是河北身边还有北京,两相比较,来自河北的资金与人才,多数被北京收归囊中。  天津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五,但是本外币存款余额,排名低于经济总量,位居第七。  2016年,天津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067.03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68,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八。  天津的劣势,是本土经济不活跃,尤其是本土民营经济乏力。  天津近年的快速发展,出力最大的是央企。上百家中央企业在天津有投资,先后投资超过1万亿元以上。但是,这种模式存在隐忧,一旦中央不再对天津倾斜,央企减少投资,将影响到天津的经济,也影响到其资金的吸纳。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反做空研究中心公众号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谁是中国的金城?2016年中国中心城市吸金能力排名
过去的15年间,重庆一直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大城市之一,最近几个季度,更是连续成为中国增速之冠。其中,其金融产业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增速一直在15%左右。金融业一跃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的雄心跃然纸上。
吸金能力,至关重要。
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既可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风险度,反过来也可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
要在现代城市竞争中胜出,资源的争夺非常重要。尤其是金融资源,可谓是现代经济的血管,谁能成为吸金城市,谁就能够赢得巨大的发展支持。
本文由政研院、北京区域经济学会联合研发,由经济观察报、政研院联合发布,总执笔罗天昊,一文看懂哪些城市是中国的“金城”?
本次排名,选择了八大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样板,不仅是因为这几个城市重要,更因为要保持数据的权威性。当下各个城市发展数据的公布时间不统一,锁定国家中心城市,可以确保数据权威。
以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衡量一个城市的吸金能力。比用单纯的存款余额,更为科学。因为单纯的存款余额,只能表明一个城市的资金沉淀量,而无法衡量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有参照物和比较的。
排名城市分项解读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京城,更是中国的金城。
在中国,权力和市场的作用交错影响。而北京得两者之便,吸金能力国内第一。
本来,中国最强势的经济中心在广东、江苏和浙江,中国体量最大的经济城市在上海,都不是北京。但是,北京却是中国的融金之城。甚至上海虽被国家定位为中国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中国现实中的金融中心,却是北京。
北京是中央银行所在地,也是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所在地,是政策的策源地。
北京的金融机构,比上海更强势。北京集中的是四大行总部,以及部分国外银行驻华总部。上海虽也有不少国外银行,但是国内最强银行的总部不在上海而在北京。
北京的金融产业,比上海更发达。2016年,北京所有行业中,金融行业的增加值居第一位,占GDP比例为17.1%;超过了高科技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
2016年,北京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冠绝全国。
不仅存款最多,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5.56,也高居全国第一。
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最强势的金融机构,也拥有全国最强势的经济实体。
北京有三大经济力量,非其它城市可比。
一是央企,国资委所属的一百多家央企中,超过八十家总部驻跸北京,超过其它所有城市总和。它们总不会把钱存到国内其它城市去吧?
二是世界500强以及其它国外巨头。北京上海拥有中国最多的外企总部,朝阳CBD几乎集中数十上百家外资驻华总部。北京西南四环的总部基地也有不少中外巨头。
三是国内企业巨头。最近几年,不少的外地企业,逐步将总部搬迁到北京。最著名的如三一重工迁都北京,几大互联网巨头,如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等,也将其管理体系的主体力量从南方迁移到北京。
三大经济实体,都汇聚北京,它们的钱除了部分在国外账户,基本应就存在北京的金融机构里了。
北京对于资金的吸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吸金之城”,成为全国求财者无法逃避的城市。
据2017年的胡润富豪榜统计,北京的十亿美元以上富人,达到94位,连续两年超过全球经济之都的纽约,加冕全球顶级富豪之都。
未来唯一能够对北京造成挑战的,是雄安新区,若部分央企总部迁移到雄安,将使北京的金融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巨大冲击。
上海是国家钦定的金融中心,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开放城市。
上海与北京相同的地方,就是政治地位也很高,是中国第二大直辖市。所以,国家也把不少金融机构放在了上海。上海的金融机构,仅次于北京。同时,上海还是上交所的驻地。
2016年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有效推进。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至2016年末,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各类金融单位达到1473家,。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单位622家;资本市场服务单位382家;保险业单位386家。同时,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到242家。这一元素,使上海的吸金能力,也非常强大。
2016年,上海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亿元,是中国仅有的两座超过10万亿级的城市之一。 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4.02,也是全国第二。
上海的本土民营经济并不发达,是它的缺憾。但是,上海的央企也不少,同时,外企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上海坐拥宝武钢铁等多家央企,同时还有数十家央企的投资。在央企资源方面,十分雄厚。
2016年末,来上海投资的外资企业总数则接近1万家。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80家,投资性公司330家,外资研发中心411家。
上海还是长三角企业总部所在地。很多长三角的企业在其它城市做大之后,将总部迁往上海。如均瑶集团,崛起于温州,落地于上海,上海得摘果之便利。
成都成为中国第三金城,令人惊喜。
从经济总量上说,成都自2015年进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2016年,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2578亿,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68,不仅超过重庆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也超过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令人刮目相看。
成都的吸金能力,首先在于其在西南地区的核心地位。作为西南地方无可争议的中心,成都对于西南区域的人才、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是首屈一指。同时,成都是四川省无可争议的龙头,首位度非常高,在本省内也有压倒性的资金优势。
成都的实体经济,也非常强势。其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重镇。作为西南科技中心,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先整个西部,其航天工业等也表现不错。而在大众制造领域,成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到位,本土经济也相对均衡,综合来看,是未来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兴城市。
在2015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四川企业入选12家,其中7家出自成都,包括新希望、通威、科伦等企业巨头。
成都还逐步成为外资投资的重地,是财富全球论坛的落地城市,有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投资成都。截止到2016年,已经接纳超过27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从国家来源来说,前五位分别是美、日、法、德、韩。
广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东省会、中国沿海开放前沿城市,跻身中国四大一线城市。
广州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经济发达,吸金能力也比较强。
2016年,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47530.2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仅此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考虑到北京和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成为存款余额最多的省会城市。广州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42,在全国中心城市中,也位列第四。
在珠三角,深圳的崛起,分流了部分广州的金融资源。尤其是深交所设在深圳,吸走了不少金融资源。但好在广州毕竟是中国第一大省的省会,在行政体系中优势巨大,虽然证券和保险方面深圳与其分庭抗礼,但起码在银行体系,广州还是广东的龙头。
广州属于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开放早,经济体系完备。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同时,其汽车、化工、制药、轻纺等产业,独步全国,优势巨大。
在外资吸引方面,本田、麦当劳、丰田、美赞臣等世界巨头纷纷进驻广州。同时,广州还投资数十亿巨资,打造外资总部基地,2017年预计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进驻。
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综合经济势力最弱,但是其吸金能力却能够排名第五,令人惊喜。
2016年,郑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1.90万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2.38,超过2.09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也位列中游。
郑州的经济总量并不大,在河南的首位度也不高。其强大的吸引能力,关键在于有河南这个人口上亿、经济总量居中国前五的大省作为腹地。
在华北,郑州比石家庄幸运。石家庄离北京太近。很多河北城市的资金,被北京吸走。而郑州对于河南的资源吸纳能力非常强大。
河南的交通发达,战略重要性雄霸天下,造就了企业的贸易成本优势。由此,河南近年来成为很多企业巨头投资的热土。富士康、可口可乐纷纷进驻,未来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选择郑州。
武汉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前途不可限量。
就大势而言,中国的东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潜力最大区域,在于广大中部腹地。尤其是长江中游,武汉在长江中游一城独大,是中国未来的天选之地
2015年以来,武汉终于进入中国城市的万亿俱乐部,跃升为准一线城市。实行多年的工业倍增计划,收到实效。但这只是开始,远非终局。
当下,武汉的产业体系雄厚,拥有近十个左右的千亿制造业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非常成功。同时,武汉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国内极少数城市,未来在产业升级方面,可率先领先中部,成为中国中部腹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2016年,2016年武汉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2196.21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6,在华中六省中,武汉的金融机构最多。鉴于武汉未来经济势力的增强,在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未来的吸金能力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
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优越区域优势,也使其成为国内外巨头设立总部和分布的上选之地。武汉目前的世界500强数量位居国内前十,甚至有中国医药集团将三个二级公司总部从北京搬到武汉。
武汉的央企也比较强势,比如宝武钢铁、东风、邮科院。目前,加上央企在鄂二级、三级子公司,数量超过100家,总资产接近2万亿元。不少资金将在武汉流动。
重庆也是中国希望巨大的新兴城市。
过去的15年间,重庆一直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大城市之一,最近几个季度,更是连续成为中国增速之冠。其中,其金融产业发展迅速,最近几年增速一直在15%左右。金融业一跃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的雄心跃然纸上。
2016年,重庆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42.5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比重非常高。
2016年,重庆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2160.09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83。
在重庆与成都的核心比拼中,重庆虽然总量胜出,但是在吸金能力方面,成都还是更胜一筹。
重庆的经济模式,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对国内外企业巨头的吸引能力,还比较强,特别是在央企和外企方面更是如此。仅两江新区,就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入驻。而作为直辖市,重庆独特的地位,使之成为央企投资垂青的地方,特别是在其遭遇困难的时期,央企投资成为重庆的定海神针。2012年,央企就曾一次与重庆签订3600亿元投资计划。
离北京太近,天津的幸与不幸。
北京的资源吸纳能力太强大了,在资金和人才方面,对天津造成了直接的阻碍。天津本来相对河北有优势,但是河北身边还有北京,两相比较,来自河北的资金与人才,多数被北京收归囊中。
天津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五,但是本外币存款余额,排名低于经济总量,位居第七。
2016年,天津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067.03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GDP的比值为1.68,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八。
天津的劣势,是本土经济不活跃,尤其是本土民营经济乏力。
天津近年的快速发展,出力最大的是央企。上百家中央企业在天津有投资,先后投资超过1万亿以上。但是,这种模式存在隐忧,一旦中央不再对天津倾斜,央企减少投资,将影响到天津的经济,也影响到其资金的吸纳。
雄安新区对天津未来也有影响,吉凶需要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go吸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