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刚法师楞严经答:请问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成刚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义笔录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成刚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义笔录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79|
上传日期: 01:20: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成刚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义笔录
关注微信公众号【般若讲堂】成刚法师:无上正修行路_青瓜网
> 【般若讲堂】成刚法师:无上正修行路
【般若讲堂】成刚法师:无上正修行路
时间: 02:15:34
来源:三学净苑
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序  言无上正修行路者,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本觉佛性,即是众生的主人,成佛真体,本来之佛。体是离一切相,清净本然;用是周遍法界,妙用无穷。《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菩萨于修因地,随顺本觉佛性的体和用,发起正修行。即随顺本觉佛性发起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众生之用,即可安住本有真心。随顺本觉佛性的清净心体,不执著能用所用,即可降伏无明妄心。如是则能趣向佛的果地觉,乃至毕竟得作佛。以是义故,名无上正修行路。为使诸有情,不失此无上正修行路不可思议之利益,今特整理成册,出版印刷,以飨学人,是以为序。 学法沙门释成刚敬述 佛历二五五七年五月三日
随顺一心真如的体和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即是随顺本来之佛的体和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如是安住本有真心,如是降伏无明妄心。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本觉佛性即众生之本来心。心以本来称者,其义乃有多途,是说不能尽。今略而说之,乃有其八:一、此本觉佛性,性本天然,无始劫前未生,尽未来际不灭,是不生不灭故。二、此本觉佛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来不去,是名如来故。三、此本觉佛性,三世不更,亘古不易,湛然常住,是金刚不坏故。四、此本觉佛性,离一切相,不唯离世间相,离出世间相,且自相也离,是究竟清净故。五、此本觉佛性,体具无量恒沙胜妙功德,所谓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说不能尽,是德出言表故。六、此本觉佛性,竖穷横遍,法身遍一切处,是量等虚空故。七、此本觉佛性,性法真空,性空真法,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大用无穷故。八、此本觉佛性,即众生主人,成佛真体,是本来即佛故。 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前所言者,已略显其真。知其真者,当善加守护。来到宝山,当取宝而归,则富贵永劫也。如何取宝?曰:当作如是学。  《金刚经》云:“时长老须菩提,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应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男子女人,悉以善称者,以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男子女人故也。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即指十方诸佛所证得的圆满大觉,所谓究竟觉是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即指发了自己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毕竟得作佛,同时令法界众生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亦毕竟得作佛之善男子,善女人。  云应何住者,谓怎样才能安住本有真心呢?云何降伏其心?谓怎样才能降伏无明妄心呢?此中虽然有二问,然理无二致,其义是一,谓安住本有真心,即是降伏无明妄心。降伏无明妄心,即是安住本有真心。佛意无非是令我等于云何安住本有真心,与云何降伏无明妄心二者,发起深解。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者,谓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诸菩萨,应当这样安住本有真心,即降伏无明妄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者,此即指诸菩萨于修因地,依愿起行,即随顺本有真心的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众生之用,所发起的正修行,如是即可以安住本有真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即指诸菩萨虽然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然了达能灭度所灭度,体性空寂,无我我所,毕竟不可得。以是未有任何攀缘、希望和求取,所谓度众生离度众生之相,当体即是本有真心,此即于修因地,随顺本有真心的清净心体,即实相理体,如是即可以降伏无明妄心。  如是于修因地,从二个方面来随顺本有真心的体和用,即可趣向佛的果地觉。正如佛于《法华经》所云:“我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成无上道”。  我自住大乘者,此中的我,即指佛陀,谓佛于修因地,即自住大乘,不住余乘。大乘即一本有真心,体是清净本然,用是周遍法界。  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者,谓佛所得法无他,即以禅定智慧二法来端庄严饰如来法身果德。  以此度众生,自成无上道者,谓佛度众生与自成无上道无他,全靠禅定智慧二法来度脱众生,来自成无上觉道。  此中所言之定,即指本有真心的清净心体,,即实相理体,所谓天然本定,即本具之性定、妙定、圆定是也。慧即指本有真心所具之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众生之用是也。又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者,以众生迷于本心,而背觉合尘,智光外洩,依真起妄,造诸过恶,危害无穷。此背离了本有真心的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众生之用,以是佛教令众生要诸恶莫作,即要断一切恶,一恶不留。  众善奉行者,以修一切善,一善不舍,正顺本有真心的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众生之用,以是佛教令众生要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者,谓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然了达能断所断,能修所修,体性空寂,无我我所,毕竟不可得,以是未有任何攀缘、希望和求取。所谓断恶离断恶之相,修善离修善之相,当体即是本有真心,此即于修因地,随顺本有真心的清净心体,即实相理体。诸恶背离了本有真心的体和用,故应拣去。而众善正顺本有真心的体和用,理当选取。  是诸佛教者,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十方诸佛对法界众生的教诲、教诫和教化。佛说的三藏教典、八万四千法门、一代时教,亦不外于此,可谓广略虽分,理无二致也。  综上所述,可知:无论是《金刚经》所云:“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或是《法华经》所云:“我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成无上道”;还是经中解释佛教义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均显示菩萨所发起的正修行无他,悉是随顺本有真心的体和用,可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以是菩萨虽未证得本有真心,然亦是本有真心显现;虽未证得本来之佛,然亦是本来之佛显现;虽未证得无上菩提,然亦是无上菩提显现。  既是本有真心显现,本来之佛显现,无上菩提显现,则无生死可了,亦无涅槃可证,是生死涅槃等空华,即云消雾散,无所依据也。如是则心超物外,不落格量,超越拘局,得自由分。正如宗下所谓:桶底脱落,透过生死牢关,逍遥自在,快乐无比也。  以本有真心,体是清净本然,用是周遍法界。以是菩萨于修因地,随顺本有真心的体和用,所发起的正修行,是说不能尽。除前者引用三部经典所说之外,譬如读经、诵咒、念佛,修六度、四摄、万行,乃至桌椅物品未放正,菩萨发心将其摆正,令众生看了欢喜生善,获多福德,悉是随顺本有真心所发起的善用、智慧之用、利益之用。然菩萨了达能用所用,体性空寂,无我我所,以是未有任何攀缘、希望和求取,此即随顺本有真心的清净心体,即实相理体,所以当遇缘即修行。  本有真心,人人本具,乃众生的主人,成佛真体,本来之佛。诸佛悟此,随顺修行,而成等正觉;众生迷此,用诸妄想,而成生死烦恼。是凡圣体不殊,悟迷有分齐。今者悟明于修因地,随顺本有真心的体和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即是于修因地,随顺本来之佛的体和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故今虽未成佛,然亦同如来。以法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心法和合,无事不办,虽云成佛难,难亦成易也。此乃自然法则,因果定律,法尓如是,当自勉强,勿虚度时光也。﹀﹀﹀三源寺,我们心灵的家园,让我们,点开一个本真的世界。(欢迎关注:三源寺微信公众平台)欢迎转发,功德无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