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中国人哪国人l耶稣就是中国人,到了4月l5号,我圣灵在她身上真正19年,我圣灵的话当耳边风,你们根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请选择打赏金额: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基督教歌曲《若不是圣灵的引导》筱涵 基督教赞美诗歌 .mp4">基督教歌曲《若不是圣灵的引导》筱涵 基督教赞美诗歌 .mp4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本奖品由提供
红包雨下完了,下次早点来噢~天主教信德网_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 (四 1~42)_中国天主教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信德微信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 (四 1~42)
| 作者:New Nicodemus 整编
& &三章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耶路撒冷与犹大,第四章里的事情则发生在撒玛利亚。这章由四部分组成。
场景(四1~6)
1~2.在三章25~26节我们读到,因为耶稣替人施洗且众人都到祂那里去了,约翰的门徒就有些担心,四章1节说道,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5858.有些版本(NIV)的四1是:「法利赛人听说耶稣/主收门徒且施洗比约翰还多」。】。或许与约翰的门徒争论的末提名字的那位犹太人(三25)将耶稣施洗的消息传给了法利赛人。作者解释道,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他为何觉得需要在此多加一笔呢?原因不明--或许有些读者认识一些被耶稣施洗的人,作者要杀杀他们的傲气。哥林多教会就是因为信徒受谁施洗的事而跟从不同的领祂,且结党起纷争(格前一11~16)。
3.法利赛人听到了这消息,就促使耶稣采取一个行动: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作者并未说明此消息为何使耶稣离开犹大,或许祂不愿与约翰一较高下,祂已认可约翰的事工(五32~35;参:玛十一7~15),也或许因为祂的知名度日渐升高,迫使他必须避免过早与法利赛人发生冲突。
4.当作者描述耶稣打道回加利利时说道,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耶路撒冷与加利利之间有三条通道-一条经过撒玛利亚,另两条绕道而行【5959.一条是沿着约但河山谷东边走,绕过撒玛利亚,另一条则是向西绕过撒玛利亚,走地中海沿岸。耶稣是走位于以色列中部的中央山脉,因此经过撒玛利亚。】。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到加利利通常是经过撒玛利亚。约瑟夫记载道:「现在撒玛利亚处在罗马统治之下,为了缩短旅程,就必须走此路,从加利利只需三天的时间便可抵达耶路撒冷」(Life 269),且「在节庆时期,(加利利的犹太人)惯于采取经过撒玛利亚之路去到耶路撒冷」(Anriquities xx.118)。因此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是因那是在耶路撒冷与加利利之间最短的路。然而从接下来的经文(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和与信祂的撒玛利亚镇民之间的谈话)可看出,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是出于神的旨意也是地理因素(34节)。
5.耶稣在回加利利的途中,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布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叙加通常被认为是当今的阿斯卡(Askar),位于现今那不勒斯(Nablus)东南方一哩处,离古老的示剑城很近,那城在将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分开的山谷入口处(申十一26~32,二十七13~二八68)。雅各布临终前将此处附近的一块地留给约瑟做遗产,当以色列人出埃及来到迦南时,就将约瑟的骸骨埋葬在此(创三十三19;苏二十四32)。
6.作者还对场景提供了最后两项信息,第一,他说,在那里有雅各布井。旧约圣经没提雅各布曾凿了这样的井,但的确表明他在此地区拥有一块地(创三十三19)。直到现今那里仍有一口深井,施诺肯保(Schnackenbu聘)如此描述道:
虽然旧约圣经没提到雅各布井,可是它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现今仍轰立于原处,且早期的朝圣者常被带去参观。它是一座建造得极佳的井,直径七呎,深一百零六呎,穿过岩石直通地下,汲取清新的地下水(一如创二十六19中艾萨克挖的井),井口有围墙围着。有两个洞可放下水桶(11节),几乎要到井底才有水。【6060. Schnackenburg, vol. 1, p.424】
& &第二,作者还说,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耶稣若与约翰在同一地方施洗(三22、26),且从那里朝西北方向走往叙加,就需走相当长的一段路。从哀嫩到叙加,直线距离大约是三十哩,但若沿着罗马公路则有四十哩之远,需走一天半的时间,因此耶稣与门徒约在第二天中午到达叙加。由于旅途劳累,耶稣就在井旁坐下歇息。
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四7~30)
7~8.当耶稣坐在井旁休息时,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奇怪她怎么会在天气最热的正午来打水!通常妇女们都在早晨或傍晚天气较凉时打水(创二十四11,二十九7)。另一件奇怪的事是,她独自一人来。这两件事暗示这位妇人心觉羞耻,且尽量避免与别的妇女碰面。
& &耶稣主动先起话头,耶稣对他说:「请你给我水喝。」按照当时的习俗,一位男士在公共场合主动与一位女子说话是很奇怪的事,后来耶稣的门徒也注意到此事(27节)。作者或许想解释祂为何问她要水喝,或者只是描述耶稣与那妇人两人谈话的情景,就加了些解释说,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丢了。起初看来有些令人讶异,门徒都是犹太人怎会去撒玛利亚镇上买食物,特别是作者在四章 9节下了点评语(「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可是即使是作风最严谨的犹太人,也认为从不洁之人接受食物和向他们买食物是两回事,后者是可行的(lQS5:14-20)。然而,门徒进入撒玛利亚人的村庄仍然是件冒险的事,因为并非所有的撒玛利亚人都欢迎路过他们土地的犹太朝圣者(路九51~56)。
9.因此耶稣的要求算是万分异常,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 「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作者接着解释,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有历代宿仇(参: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141页),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犹太人常用「撒玛利亚人」做为骂有些犹太人的话(八48)。因此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间她要水喝的事觉得十分惊讶。
10.耶稣不理会妇人所说有关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事,而是直接切入正题: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耶稣将妇人的注意力带到两件重要的事上--祂是谁和祂能将神赐下的礼物给她。这两件事是随后谈话的主题:四章10~15节,「神的恩赐」,四章16~26节,「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
& &耶稣所带来的神的恩赐是活水,这是他们最初的谈话主题。「恩赐」(dorea)这字在本福音书中只出现这一次,可是在使徒行传出现四次,都是指赐下圣灵的事(徒二38,八20,十45,十一17)【6161此字也出现在罗五15、17,意指被称为义的恩典,在林后九15则指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做的事,在弗三7,四7和来六4,恩赐都与圣灵的工作有关联。】。旧约圣经将神描述为「活水」的源头(耶二13,十七13),也是圣灵的源头(赛四十四3)。撒玛利亚妇人即使对撒玛利亚圣经很熟悉,也无法明白这些比喻,因为他们的圣经只有摩西五经(创~申),可是耶稣的心思却沉浸在旧约中。祂所说的活水是指圣灵这恩赐,祂对尼哥底母说要从圣灵而生,对撒玛利亚妇人说到要喝圣灵的活水,后来在住棚节时又邀请耶路撒冷的民众来到祂面前喝水,也是再度指神所赐的圣灵而言(七37~39)。
& &11~12.妇人表示她不明白耶稣要给她什么,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那里得活水呢?」她或许误会耶稣所说的「活水」是指从地下泉水进入井内的水,就提醒祂井很深(约100呎),并指出祂没有打水的工具,暗示祂不可能给她「活水」。这导致她问道,我们的祖宗雅各布,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这句问话在原文期待负面的答案(「你不会比我们祖宗雅各布还大吧!」),意味着她认为耶稣自视太高,自以为比给他们这口井,且自己与牲畜都喝过这井水的雅各布还要了不起。
& &13-14.耶稣刻意不回应妇人所指的祂显然不能替她打水这事,而是将她带回祂所关切的主要议题上。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凡喝从雅各布井打上来的水之人还会再渴,可是凡喝耶稣所赐的活水,即得到神所赐的圣灵之人,就永远不再渴。耶稣解释为何能如此: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凡接受圣灵的人能一直不断地经历到这恩赐--在他心中像泉源一般涌流不息。此处所用的「涌」(hallomai)字,直译为「跳出来」,在新约圣经别处都是指这直接的意思(徒三8,十四10)。它绘影绘声地比喻圣灵在信耶稣的人身上的活动,提醒我们这不仅是基督徒信仰的认知,也是生活的经历。这应许(「我所赐」,「就永远不渴」,「我所赐」,「成为泉源」,动词都是将来式)需等到耶稣得荣耀之后,圣灵来临时才实现(七37~39)。
耶稣说这水会直涌「到永生」(eis zoon aionion),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四章36节的收取庄稼「到永生」,六章27节的食物存「到永生」,和十二章25节的在这世上恨恶生命,却保守生命「到永生」。每处经节都是指永世的生命,在神国度的生命。因此耶稣在四章14节所应许的活水,会在信徒心中一直源源不断涌出,当永世来临时会达到最高潮。
& &可是「永远不渴」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活水若是指圣灵,能说接受圣灵的人就永远不渴了吗?若是指他们不再有不满意而是永远满足的话,显然不真。那么圣灵在今世如何满足人的饥渴呢?答案就从十四至十六章中耶稣所说有关圣灵的教导中找到。当耶稣回到父神那里之后,圣灵的角色是取代耶稣在门徒生命中的地位。门徒透过圣灵觉察到基督的同在,并且感觉到与天父和圣子很亲近。这个关系会持续「到永生」,圣灵来临的目的,就是让人对与神的这个关系的饥渴在今世就得到满足。
15.听到能享有止渴活水的应许,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她的回答表示两件事:第一,她现在对耶稣的提议有兴趣,第二,她还没弄懂耶稣所说的「活水」的意思。
16~18.耶稣没有直接回复她的要求,反而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耶稣触到了她心中的痛处,因为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回应她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这段经文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比喻法,妇人过去有五个丈夫的经历,象征撒玛利亚人在五个外国神明之下呻吟。接受此观点的人指出列王纪下十七24~33,其中说道当亚述国将北国以色列的许多人民掳到异地去之后,从另外五个拜自己神明的国家迁来人民遍布以色列各地。这些外国人与当地末被掳走的以色列人通婚,生下的后代就是撒玛利亚人。犹太人视他们为杂种,他们已经损害与耶和华神的关系,他们的不忠实被视为信仰上的奸淫(当以色列人追逐其他神明时,旧约常用奸淫象征她们对耶和华的不忠实)。若循着此思路想,耶稣对妇人所说的话就暗指撒玛利亚人敬拜五国的神明。可是作者并无此意,因为当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时,耶稣真的要妇人去把丈夫找来--因此需要接受字面的意思而不是比喻。(应当注意的是,被移民过来的是五国人,可是他们敬拜的神记录在王下十七30~31,总共有七位,不是五位)。
第二,这段经文一直以字面解释,所以这解释法才正确,可是它仍然可有不同的解释。NlV译为「丈夫」(aner)的这个字可以翻译成「丈夫」或「男人」。若是「丈夫」,她就结婚五次,每次不是丈夫去世就是她被休掉(在当时的杜会,离婚几乎是男人的特权),现在与她住在一起的也不是她丈夫(意指是别人的丈夫)。aner 身若是指「男人」,她就可能从末结婚,而是与一连串的男子发生恋情,最后与一个情人同居。这段经文不能让我们知道何种解释正确,无论是哪种情形,耶稣提到此事的用意彷佛不是为了使她产生罪恶感,而是让她面对与男人的关系上的痛楚,以便加深她对与神建立一个富有意义的关系的渴慕,使她接受祂带来的启示。
这段经文引人注意之处,不是这妇人有多少个丈夫或情人,也不是她现在同居之人不是她丈夫,而是耶稣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这是另一个例子显示作者在二章24~25节所说的:「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耶稣拥有超自然的知识,这可从祂对拿但业的了解(一48),和对「信」祂的犹太人(二24)看出。现在再度从撒玛利亚妇人身上显出,在接下去的故事里,这是作者一直着重之点。
19.听到耶稣对她的私生活有如此超自然的认识,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她看出耶稣不是个普通的犹太人--只有先知才具有如此超凡的能力。撒玛利亚人也在等候「那位先知」的来临(申十八l5),他们称他为塔合伯(Taheb),即撒玛利亚人的弥赛亚。这妇人或许在猜想耶稣是不是那位先知/弥赛亚呢?后来她对同乡们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29节)。
20.她既认为耶稣是先知,就问道,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存有一极大歧见,这要追溯到几世纪以前(见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141页),且与敬拜神的正确地点有关。妇人在此节中不只是为自己问这问题,而是代表所有的撒玛利亚人(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祖宗」),且将他们的看法拿来与犹太人相比(使用第二人称复数:「你们(犹太人)」)。「这山」是指基利心山,当她与耶稣在叙加谈话时,抬头就可望见,山上矗立着一座撒玛利亚庙(主前388年建造),是与耶路撒冷的圣殿相抗衡的敬拜地点。直到今日现今的那不勒斯城附近仍住着一个小撒玛利亚杜团,他们仍在基利心山上敬拜。相对的,犹太人坚持只有耶路撒冷才是敬拜神的正确地点,这信仰源自神曾应许要选择一地点安置祂的名,人民应当来到那里敬拜祂,那地点就是耶路撒冷,锡安山(申十二4-7、21,十四22~26;王上十四21;代下十二13)。妇人所说的这话隐含了一个问题--对撒玛利亚和犹太人之间这古老的歧见,你有何高见?
21.耶稣没立刻回答这隐含的问题。祂先预言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何处是正确的敬拜地点这问题很快会变得无关紧要,因为时代即将改变,敬拜不再局限于一个神圣地点。这应当提醒我们不再认为现代敬拜神时需死守一些神圣地方,无论是教堂建筑、圣城(耶路撒冷、罗马或坎特布里)或古老圣址(耶稣诞生地之教堂或圣墓教会等等)。去参观这些地方是件好事,能得到历史观点,且增加我们信仰的真实性,可是若认为在这些地方敬拜神会使裨多接受我们些,或与神亲近些,那就否认了耶稣在这节和下面几节的教导。
22.耶稣现在直接回答四章20节隐含的问题: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耶稣使用复数(「你们(撒玛利亚人)」,「我们(犹太人)」),表示祂所说的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是与妇人所隐含的问题同一用法。耶稣坚持认为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的敬拜是出于无知,而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则出于知识,因为符合祂对神子民的启示,他们在神选定的地方敬拜祂。耶稣也强调祂对救恩所定的目的是透过犹太人来实现,不是撒玛利亚人。无论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表现多大的恩典,都万不能牺牲真理。
23.耶稣说明了犹太人在敬拜上享有的权利后,又回到四章21节的主题(新时代的来临),祂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崇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在那即将来临的「时代」,真正敬拜神的人不用再去耶路撒冷,因为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差派圣灵引进了一个新的敬拜方式。这时代可大致说「如今就是了」,因为耶稣已用行动启开了用心灵按真理(新译本)敬拜的新纪元。
「用心灵按真理」敬拜的意义,比较容易用反面来了解,即敬拜不箝制于某些神圣的地点。它的意思用正面较难说明,最可能的是说透过耶稣所赐给信徒的圣灵,且按照通过耶稣本人和祂的教训所表明的神的真理来敬拜。父神寻求人以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导来敬拜祂,这提醒我们,敬拜不在于当我们来到教会时做什么,而是透过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训与神交往,这敬拜触及生活的每一层面。
24.另外还有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这新方式的敬拜是必须的: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作者并不在定义神的本质,而是表明神与人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必须「用心灵按真理」敬拜。如此说法强化了耶稣对尼哥底母所说的话--人若想见或进神的国度,必须从圣灵而生。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圣灵生的才是灵,惟有当人从圣灵生了后,惟有当人接受圣灵后,才能真正敬拜是灵的神。
25-26.妇人响应道,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这事令她难以理解,必须等撒玛利亚的弥赛亚/塔合伯来到后,解释每件事才能明白。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原文若直接翻译是:「耶稣说,我是(ego eimi),正在对你说话的这位」。ego eimi在第四卷福音书有时代表神的名字(八58,十八5~6),可是此处只是指 「我就是祂(弥赛亚)」(见增注:我是,142页)。奇妙的是,耶稣将祂是弥赛亚的身分向一个对弥赛亚持有自己看法的撒玛利亚妇人显示。耶稣虽然相信撒玛利亚人曲解了一些事情,且说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2节),可是祂晓得只要撒玛利亚人相信祂这位犹太弥赛亚,他们的渴慕就能得到满足(只要他们找到「活水」),也能将真的敬拜献给神。
27.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被打断了: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门徒去撒玛利亚一个村庄买食物(8节),回来时很奇怪地发现耶稣与一位妇人谈话,对妇人有如此的态度可从拉比文献中反映出:「在街上不与妇人交谈,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行,何况是别的妇人呢!因为人言可畏」(Str-B 2,438)。然而,不能以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必定持着像这些饱读诗书的拉比文献中一样的态度【6262.门徒很可能认为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接触会使w8 7祂成为「不洁净」。拉比律法说道:「撒玛利亚女子一出生就像女子在月经期中一样(不洁净)」(Niddah4:1),可是接着说:「撒都该人的女儿若照着父亲的方式行事,就会被视为撒玛利亚女子一般。可是她们若将自己分别出来,按照以色列的习俗行,就被视为与以色列女子一般」((Niddah4:1:2)。这些显示拉比对撒玛利亚女子和撒都该女子怀有极端的偏见,可是其他人并不一定接受这看法。】。
耶稣对妇女的态度异于门徒,祂在公共场合主动开始与撒玛利亚妇人展开相当长且有意义的谈话,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偏见。门徒虽觉奇怪,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她说话?」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他们不敢问祂为何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可是作者明说他们心中纳闷,不知祂到底要什么(ti)。什么(ti)可作祂对她说「什么」解,也可作祂「为何」对她说话解。
28-30.妇人或许觉察到门徒对她怀有不满的态度,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她留下罐子或许好让耶稣打水喝,或者可快些回到镇里。也有人建议她还想尽快回来,不因门徒不满的态度而退缩。她回到镇上后,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她做了一件当时社会很不寻常的事,妇人只当在家中与男子说话,不在公众场合发言,当然更不会提到自己的婚姻与闺房生活。可是耶稣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让她刮目相看,促使她下结论说祂是先知(16~19节),然后耶稣向她显示祂是弥赛亚(26节),更令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急忙回到镇上,说服镇民来看能将她的一切作为道出的人,并且问道祂会不会真的是弥赛亚。这问句具有试探性质(「这人不可能是基督吧!」),可是当故事继续发展下去时,清楚显示这妇人在见证她的信心,认为耶稣的确是基督(四42)。这段故事结尾时说道镇民对妇人的见证发出的回应: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可是在继续描述他们遇到耶稣后发生的事之前,作者先提到门徒回来了(31~38节)。
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
& &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之间的仇恨,起源于深远的历史背景。主前八世纪时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灭亡,大部分人民被掳到异地,为填补失去的人口,亚述人将帝国中其他族群迁移来此,而这些异族与当地未被掳走的以色列民通婚,生下的混血儿即后来的撒玛利亚人。
& &主前六世纪时南国犹大也被巴比伦帝国吞并,许多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来巴比伦被波斯灭亡,波斯王古列允许犹大掳民返回耶路撒冷,他们开始重建圣殿,后来也重修城墙,这些归回祖国的人被称为犹太人。当时撒玛利亚人愿出力协助他们重建圣殿,却碰了一鼻子灰。为了出这口闷气,撒玛利亚人就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上建一座圣殿与犹太人对抗。犹太人认为撒玛利亚人是杂种而唾弃他们,在以斯拉和尼赫迈亚时代,凡与撒玛利亚人结婚的必须解除婚约。
& &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一直到耶稣时代之后,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结下更多的梁子。举例说,主前一二八年,犹太王许干(John Hycranus)摧毁了撒玛利亚圣殿,主后六至九年之间,撒玛利亚人在逾越节时将死人骨灰洒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亵渎它。主后五十二年,当加利利的朝圣者经过撒玛利亚去耶路撒冷时,在途中被撒玛利亚人屠杀,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中,犹太叛军将撒玛利亚城夷为平地。
增注:我是
在第四卷福音书中耶稣将ego eimi这公式做了三种不同的用法:
(1) 与述词连用:「我是生命的粮」(六 35、41、48、51),「我是世界的光」(八12),「我就是羊的门」(十7、9),「我是好牧人」(十11、14),「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十一25),「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我是真葡萄树」(十五 1、5)。
(2) 与暗示的述词连用:「我是『祂』」,「我是『那位』」,表示祂是弥赛亚(四26,八24、28,十三19),「是『我』」和「是『祂』」,只是说明自己是谁(六20,十八8,且十八5、6、8也可能是),生来瞎眼的人也用此法(九9)。
(3) 作为绝对用语,或许在八章24和28节,十八章5~6节是如此,但在八章58节绝对是此意:「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最后这节尚需作更多解说,因为ego eimi在此代表神的名字。神在出埃及记三14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将此处的「我是自有永有的」翻译为ego eimi ho on,以赛亚书四十三25与五十一12中的ego eimi都其有神的名字的功用。因此当耶稣对「犹太人」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祂是将自己与神列为同等级,非但胆敢说出神的名字(这是犹太人通常忌讳的),更糟的是,祂还自称是神。
耶稣教导门徒(四31~38)
31-33.当妇人回到镇里去后,作者再继续述说他的故事,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他们刚从撒玛利亚镇上买了食物回来(8节),就请耶稣用餐。可是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门徒就彼此对间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他吃吗?」他们不在的时候,有人给了祂东西吃么?也许是个撒玛利亚人吧!但绝不可能是撒玛利亚妇人!
34.门徒的困惑使耶稣有机会对他们作个解释,耶稣说: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门徒对祂的「食物」一无所知,这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祂被指派的任务,耶稣降世的整个目的就是为此(六38,九4,十七4)。耶稣是说,像「食物与饮料」一般最令祂心满意足的事,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祂被指派的任务。这话让我们更明白作者在四章4节所说的(祂「必须经过撒玛利亚」),耶稣受了神的指派,来满足一位可怜的妇人和撒玛利亚镇民的需要。他们会接受福音,因而得拯救。一如耶稣,我们的满足不仅来自不同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它们都很重要),更要紧的是来自追求神的旨意。
35.耶稣继续教导门徒说,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从秋天播种到收割的日子大约有六个月的时间,从最迟的播种到开始收割中间仅有四个月。可是耶稣在此并非要与门徒讨论农业的问题63,而是用比喻法,要门徒注意福音在撒玛利亚人当中收成的日期已近在眉睫。因此祂说,我告诉你们,举
36.耶稣在此所说的话不应当用来作为建立祂圣工的时间指标。因为若是如此,&& 撒玛利亚妇人事件应发生在小麦开始收成(三至四月)之前四个月,即十&& 二月至一月。可是作者在本裙音书此段中的一些迹象(二1~四54)显示,此事件似乎发生在三月至四月间的逾越节之后不久。
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耶稣或许指那些听了妇人的见证正来找祂的撒玛利亚镇民而言,要门徒睁开眼看正要发生的事情所含的意义。收割的时辰已到!
36~37.耶稣知道镇民正朝着祂走来,就说: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身为收割者的耶稣正在得祂的工价,从此事可看到庄稼收取时所得的喜乐。
撒种者与收割者同得喜乐的概念使人联想起阿摩司书九13:「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瑞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此段经文描绘将来有一丰收时期。耶稣的来临开启了这个新时代,所以「即使是现在祂已在撒玛利亚人当中收取永生的庄稼」。祂与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和她对同乡的见证,现在就引领他们来信祂,对他们而言,就是得到永生。
& &耶稣接着说,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耶稣若是收割者,谁是撒种者呢?不是祂的门徒他,们与此工作一点都无关。有人建议是施洗约翰,可是没有证据显示他曾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有人建议是指旧约先知的工作,可是有哪一位在撒玛利亚人当中下过工夫呢?另外有人提议父神是撒种者,圣子是收割者,这与本卷福音书中说到父神与圣子同工的主题相符合。另外也可解释为是一种普遍的说法,首先向人传讲裨国福音之人,与后来带领人信耶稣的人一同快乐。耶稣对门徒所讲的下一节经文,就支持此说法。
38.耶稣对门徒说,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第四卷福音书没提到对观福音书 所说的十二门徒受差遣传福音的事(太+1。15;可六7~13;路九1~6),可是在四章38节作者似乎晓得那使命。果真如此的话,耶稣就暗指那使命,且提醒门徒那使命的目的,是收割别人所撒下的种子。有证据显示门徒成功的完成使命(路十17~20),可是他们享受谁的劳苦呢?施洗约翰受了神的差遣为耶稣的圣工铺路(一19~23),当耶稣差遣门徒出去时,他们的任务是延伸祂的圣工,因此门徒是享受约翰和他门徒的劳苦(或许也加上耶稣自己的劳苦)。
耶稣与撒玛利亚镇民(四39~42)
39-41.作者描述撒玛利亚妇人的见证发生很大的功效,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她告诉父老乡亲们耶稣具有超自然能力,知道她过去所做的一切事,且建议说祂可能是弥赛亚,结果有许多人信了耶稣,且百闻不如一见就出城来见耶稣。作者继续写道,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裹住下;他便在那裹住了两天。显然他们对耶稣刮目相看,真诚邀请祂多住几天。当我们想到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有几世纪的世仇时(参:增注: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141页),就知道他们如此欢迎耶稣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它特别勾勒出妇人的见证和与耶稣的直接接触在镇民身上发生巨大的影响,作者说明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42.撒玛利亚镇民强调他们亲自遇见耶稣的重要,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值得注意的是,镇民愿意接受一位妇女的见证 (与使徒在路二十四11中对妇女所说耶稣已复活的消息有迥然不同的态度:「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
当撒玛利亚人接受耶稣是救主时,就是接受耶稣早先对妇人所说的「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2节)这话。现在他们相信祂是「救世主」,即祂来是将生命之水带给所有人类,包括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见增注:救世主,下面)。虽然作者在整本福音书只在此处用了「救世主」(Sd「5r)这字一次,可是在别处说到耶稣来拯救世人(三17,十二47),这是他要读者了解且相信的一重要主题。
增注:救世主
& 「救世主」这字只在新约圣经出现两次,一次在四章42节这里,另一次在约翰一书四14。「救世主」在四章42节含有耶稣是所有人类的救主的意思,无论是犹太人或撒玛利亚人,正如此处所说的救世主。这与传福音者写作的目的一致,他希望读者熟悉耶稣的真正身分,以致能相信祂,因祂的名享受生命。
& 然而约翰一书四14所关注的与第四卷福音书不同,约翰一书的背景是约翰基督徒杜团中发生了纷争。他们的问题不是耶稣是否是救世主,而是耶稣到底是不是救主,特别是,是否相信耶稣为人受死是赎罪必须做的一个牺牲?从作者的社团分裂出去的人否认自己有罪(参:约壹-6~二2),且诡辩说耶稣为人赎罪的替死没有必要且根本没有发生(参:约壹五6~8)。而那些留在作者杜团之人承认自己有罪,且极需耶稣为他们所做的牺牲,使他们的罪得以洗净,承认父裨「差子作世人的救主」。
& 撒玛利亚人能承认耶稣是「救世主」,或许一部分该归功于人们对罗马皇帝的看法。有证据显示,犹流.该撒(Julius Caesa)、奥古士督(Augustus)、提庇留(Tiberius)、革老丢 (Claudius)、尼碌(NerO)、提多(Titus)、维斯帕先(Wespasian)、他雅努和哈德良(Hardrian)这些皇帝都以不同的方式被尊为「救世主」64。撒玛利亚人或许认为罗马皇帝并非救世主,耶稣才是真正的救世主。作者的确将耶稣描绘为真正的王:拿但业称赞耶稣为以色列的王(-49),耶稣在彼拉多面前也承认自己是王,可是祂的国度不在这世上(十八33~38)。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报、信德网或信德编辑部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社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社,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报或信德网)"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
关注信德网
关注信德书屋
关注信德视频
地址:河北石家庄市学府路三号 邮编:050061
Add:3 Xuefu Road,Shijiazhuang,H
Tel.:+86 311 ;Fax:+86 311
E-mail:1991@chinafaith.org(投稿)
(书报订购,查询款项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预言耶稣再来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