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轰炸日本时为什么日本没有拦截美军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

日本为什么没有成功击落二战时闯入其领空的装有核弹的战机?
日本为什么没有成功击落二战时闯入其领空的装有核弹的战机?
日,98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轰炸了曼谷,这是这种二战最强轰炸机的首次作战,此后,从中国境内处罚的B-29轰炸机,将其主要作战目标转向了满州境内的重工业基地和日本九州,也就拉开了与日本陆军航空兵的拦截与反拦截。事实上,不要说是B-29“超级空中堡垒”,就算是更早的B-17“空中堡垒”,日本飞行员也对其十分畏惧,将其称之为“空の堡垒”,要打下这种重型轰炸机十分困难,除了其出色的可靠性和防护之外,浑身遍布的刺猬一般的大口径机枪也令人十分头痛,尤其是在这些重型轰炸机编成防御队形互相掩护的时候。相比B-17“空中堡垒”,B-29“超级空中堡垒”就更难以对付。其巡航速度55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574公里/小时,最大声线10241米,最大航程5663公里,可以装载9吨炸弹。在对位于九州的八幡制铁所空袭之后,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这表明美军有能力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而不是1942年“杜利特空袭东京”那样的偷袭,当时日本军部将防御B-29的任务交给了驻扎在中国的日本陆军航空队,不过,一方面当时在中国的日本陆航连雷达都没有,另一方面,其主力战斗机中岛一式战仅有两挺机枪,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行,即便采用危险的跃升攻击,两挺机枪实在也不指望能有什么战果,更别说那些射高不足的地面高炮了。到1944年底,随着美军在太平洋上为B-29夺取了更好的起飞基地以后,B-29重型轰炸机开始从塞班等地起飞,满载炸弹有计划地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即便没有护航,以日本陆航和海航的战斗机也难以拦截这些“超级空中堡垒”,虽然在数量上不像对德轰炸中的“千机大轰炸”那么壮观,但更强的性能却弥补了这一点,到1945年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除了几个准备用来检测原子弹威力而预留的城市之外,整个日本像样一点的城市都已经变成一片瓦砾了。虽然日本战斗机依然在拼死拦截,甚至在战争末期的困难下还建造了两门迄今为止都算威力最强的150毫米重型高射炮,但根本无济于事。日,从提尼安岛上陆续起飞了多架B-29轰炸机,这都是一些侦察机,主要侦查气象情况,尽管当时广岛市民已经被美国轰炸机扔下的传单告知离开城市,但市民们并没有在意,这几家侦察机自然也没有得到注意,就像抗战期间的中国空军,有限的战斗机只会起飞拦截那些大机群,几架飞机认为根本就没有起飞的必要。当“伊诺拉盖伊”号飞临广岛上空的时候,虽然广岛鸣响了防空警报,但市民们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很多市民还在大街上观看这几架庞大的美国飞机。日上午9点14分17秒,带有降落伞的“小男孩”被投了下去,在气压引信的作用下,在600米空中爆炸,广岛被毁灭。实际上,当时的日本虽然没有能力应对B-29大机群的空袭,但对付几架B-29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意料到美国人会使用“大威力特殊炸弹”而没有做出有效拦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揭秘历史事件,分享历史趣事,民间野史
作者最新文章为什么日本没有成功击落二战时闯入其领空的装有核弹的战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日本没有成功击落二战时闯入其领空的装有核弹的战机?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帖子主题:二战日本最惨的不是遭遇原子弹,美军对东京的“燃烧”惨目忍睹!
共&8466&个阅读者&
军号:3524257 工分:420553
/ 排名:19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二战日本最惨的不是遭遇原子弹,美军对东京的“燃烧”惨目忍睹!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受到原子弹伤害的国家,并且在战争结束后经常将自己定为二战中最大的受害国。的确,当时的美国在扔下原子弹的瞬间,被原子弹触碰过的地区几乎是无一生还。可也就是在每次提到二战的时候很容易就想到日本受到的原子弹的危害,以至于忽略到了这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日本的伤害号称是不亚于当年美国扔下的原子弹的爆发力。可这场战争却鲜为人知。这就是东京大轰炸,这次轰炸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美国先后于日与日对东京进行两次大规模的轰炸,在这两次轰炸中,日本的死亡人数一度达到数十万。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就开始开始派遣战略轰炸机对日本进行轰炸以灭日本嚣张的气焰,不过当时的轰炸只是象征性的轰炸,日本也没有因此损失,直到1944年美国研制出B-29轰炸机后,美军便有能力对日本作出有实质作用的战略轰炸。并开始计划对日本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轰炸。日,在美国准备充分之后带着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轮番扫地式的轰炸,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死亡人数达到9万人。在这之后的美国似乎是停不下来对于日本的轰炸,并于5月9日再次轰炸东京,300多架B-29连翻轰炸,轰击两个半小时,将炸弹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区,56平方公里地面上的一切彻底烧光。经过这两次的轰炸之后,东京俨然成了一片废墟。美国却还不放手并于5月29日再次对东京进行轰炸,这次的轰炸之后东京完全成为一座死城。可以说,这次的轰炸绝不亚于美国原子弹对于日本的危害。在战争中嚣张跋扈的日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之后的命运会是这样。赞赏0人赞赏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二战日本最惨的不是遭遇原子弹,美军对东京的“燃烧”惨目忍睹!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59912 工分:1309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所以东京一直很热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837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当他们屠杀别国人民,无差别轰炸别国土地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836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自找的,活该。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941 工分:565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那就再残忍一点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15126 工分:710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什么惨不忍睹???明明是干得漂亮!!!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4677 工分:25117
左箭头-小图标
原子弹怎么伤害日本了,是日本挑起战争,让亚洲人民受到了伤害,日本被炸应该是应得的惩罚,只是这种惩罚太轻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4677 工分:25117
左箭头-小图标
烧的太轻了,太轻了。应该让整个日本都被烧一遍才好。那样中国会省多少心。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2860 工分:242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 倭寇没死绝,实在遗憾!!!同感!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4677 工分:24948
左箭头-小图标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367
左箭头-小图标
日本当时的兵工厂很多都在东京,还有的是木质,难怪要用燃烧弹。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21526 工分:153
左箭头-小图标
还是这个 东京玫瑰厉害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42343 工分:933
左箭头-小图标
恨少,日本全国范围都应该被美军的燃烧弹光顾几遍。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94540 工分:12627
左箭头-小图标
倭寇没死绝,实在遗憾!!!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11974 工分:1852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 话说美帝丢核弹真的救了无数小鬼子的狗命。没那2个核弹小鬼子也不会就坡下驴投降了。种那2个蘑菇在我看来不是流行的那什么逼迫小鬼子投降减伤盟军伤亡。而是向苏联秀肌肉开启冷战而已。要彻底的玩死小鬼子核弹是不必要的。我有一个方案也不会有什么伤亡小鬼子死的还更难看。派出大批潜艇消灭小鬼子的每一条运输船切断外界对本土不多的输血,这任务不难鬼子就没用军舰护航的思想,认为军舰就是对战的不是给运输船当保姆的。第二在对日本全国的农田森林用燃烧弹洗地,时间在收获季节前1月或者1个半月。这任务完成那么离入冬也远不了。下面就是对面全日所有建筑进行洗地燃烧弹混小型不定时炸弹(丢出去马上爆可能100年不爆也可能什么时间爆鬼都不知道的东西)。 你这不现实,拖长战争时间可是很费钱的。当时二战那个状态。战后很多国家都是濒临破产边缘的节奏。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58939 工分:16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话说美帝丢核弹真的救了无数小鬼子的狗命。没那2个核弹小鬼子也不会就坡下驴投降了。种那2个蘑菇在我看来不是流行的那什么逼迫小鬼子投降减伤盟军伤亡。而是向苏联秀肌肉开启冷战而已。要彻底的玩死小鬼子核弹是不必要的。我有一个方案也不会有什么伤亡小鬼子死的还更难看。派出大批潜艇消灭小鬼子的每一条运输船切断外界对本土不多的输血,这任务不难鬼子就没用军舰护航的思想,认为军舰就是对战的不是给运输船当保姆的。第二在对日本全国的农田森林用燃烧弹洗地,时间在收获季节前1月或者1个半月。这任务完成那么离入冬也远不了。下面就是对面全日所有建筑进行洗地燃烧弹混小型不定时炸弹(丢出去马上爆可能100年不爆也可能什么时间爆鬼都不知道的东西)。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76060 工分:563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0楼&都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从小被训练成战争机器。其实真正可恶该死的只有最后在东京审判中的那些人。。日本人也是人,本性也是善良的。新兵刚接触战争都是害怕而且有怜悯之心的。然后慢慢被老兵同化。变成了杀人狂魔。这些事在那一个国家民族发生都一样。如果角色实力互换,我们去侵略日本。一样会造出东京大屠杀什么的魔性事件。人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只是小日本率先机体的把它揭开了。所以小日本在道德观念上就是一群禽兽不如的家伙。得了吧,任何国家发动战争没有老百姓支持它发动的起来吗?知道旅顺大屠杀吗?当年旅顺大屠杀杀的最狂的那群人知道是哪群人吗?就是那群在旅顺已经生活了十多年做了十多年生意的那群日本人!旅顺大屠杀时候很多中国人找到那些在旅顺生活了很久的日本人寻求帮助。很多跟中国人都是邻居,都是十多年的商业伙伴。结果日军开始屠杀,它们突然一下一起参与屠杀!!与中国人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的感情瞬间灰飞烟灭。日本人天生就是排外的民族,就是具有侵略性的民族。直至今日安倍政权不一样是日本老百姓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德国为什么要在二战极力的与法西斯脱离关系?为什么德国要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老百姓恢复法西斯思想?你想过这些东西吗?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45107 工分:15876
左箭头-小图标
都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从小被训练成战争机器。其实真正可恶该死的只有最后在东京审判中的那些人。。日本人也是人,本性也是善良的。新兵刚接触战争都是害怕而且有怜悯之心的。然后慢慢被老兵同化。变成了杀人狂魔。这些事在那一个国家民族发生都一样。如果角色实力互换,我们去侵略日本。一样会造出东京大屠杀什么的魔性事件。人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只是小日本率先机体的把它揭开了。所以小日本在道德观念上就是一群禽兽不如的家伙。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10167 工分:703
左箭头-小图标
木头多怪谁?没烧干净就不错了。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9418 工分:53741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所以东京一直很热6楼&听君一席话哈哈哈一本道出了真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15126 工分:7101
左箭头-小图标
什么惨不忍睹???明明是干得漂亮!!!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491061 工分:8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所以东京一直很热 听君一席话哈哈哈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941 工分:5653
左箭头-小图标
那就再残忍一点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837
左箭头-小图标
当他们屠杀别国人民,无差别轰炸别国土地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 工分:836
左箭头-小图标
自找的,活该。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59912 工分:13091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东京一直很热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1条记录]&分页:
&对二战日本最惨的不是遭遇原子弹,美军对东京的“燃烧”惨目忍睹!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京都和奈良幸免于美军空袭的原因
一. 盟军对日本实行战略轰炸
1944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实行战略反击。为了对日本占领区和日本本土实行战略轰炸,美国陆军在4月4日成立了第20航空队,全部装备最新型的战略轰炸机B-29超级堡垒(Superfortress)。起初,第20航空队对日本的战略轰炸是从设在印度和中国成都的基地起飞的,行动代号为马特霍恩行动(Operation
Matterhorn)。由于往返航程远,携带燃料和炸弹数量的矛盾,以及遭受敌方地面和空中攻击的危险,轰炸效果很不理想。7月,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
Islands)之后,立即修建机场。8月,美国空军的传奇人物柯蒂斯&勒梅将军(Curtis
LeMay)从欧洲战场调到中缅印战区,在第20航空队任职。11月,第20航空队大部转移到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Saipan)和天宁岛(Tinian)。11月24日,第20航空队的120架B-29首次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轰炸东京。1945年1月,勒梅升任第20航空队的司令官,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日空袭的战术,提出大规模低空密集投弹,计划和实施了效果显著的对日轰炸。1945年5月,第20航空队的5个航空师全部抵达马里亚纳群岛,一共装备1002架B-29轰炸机。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直到日日本投降前两天才最后停止。
在战略反击期间,美
军对日本的轰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4年11月到1945年6月,对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和横滨等6个主要城市进行以燃烧弹为主的,大规模的常规轰炸。在这期间,东京一共有46天(有时一天有多次)遭到猛烈轰炸,总死亡人数字为89,419
人。其中人数伤亡最多的一次是在日,共83,793人死亡,40,918人受伤。在此期间,美军空军对其他城市的工业和战争设施仅只进行了小规模的轰炸。
第二阶段是从1945年6月之后,空军司令五星上将阿诺德批准了勒梅将军将轰炸目标扩大到26个中小城市的方案,最终的轰炸目标包括日本的67个城市,府和縣。
虽然奈良縣(Nara
Prefecture)在轰炸中受损严重,69.3%的建筑和设施被毁坏。但首府奈良市(Nara)没有受到轰炸。而京都府(Kyoto
Prefecture)从日至7月30日期间,一共被美军轰炸过16次,总伤亡数字:220人死亡,176人重伤,336轻伤。但其中京都市(Kyoto)只受到两次轰炸,死亡人数仅为43人。战后调查,京都和奈良的绝大多数文物古迹和建筑都完好无损。
二.对日本使用核弹的决定
美国核弹的计划和准备是在1941年9月-1945年6月之间,最初是为了和纳粹德国争夺时间。日,由美国总统提议成立的核能临时委员会(Interim
Commission)决定:
(1). 核弹应尽早对日使用。
(2). 核弹应使用于军事设施和战争工厂及环绕的建筑和房屋。
(3). 使用核弹时,无需事先警告。
由于日本的军事工厂和设施多设在城市且与民房混杂,这个决定,使核弹用于轰炸日本城市成为可能。
4-5月,曼哈顿计划的的主要执行者和美军空军组成了一个目标委员会,从技术和军事的角度出发,选择作为核弹投放目标的多个日本城市。目标委员会的人选是由马歇尔将军,空军司令阿诺德将军和第20航空队的参谋长劳利斯&诺斯塔德将军(Lauris
Norstad)所决定的。该委员会在4月27日,5月11-12日和5月29日三次召开会议,其中,5月11-12日会议制定了计划。委员会最后选择的核弹目标是京都,广岛,横滨和小仓。其中,京都是首选。
选择京都的理由是:京都&该目标是100万人口的城市工业区。它是日本的前首都。现在因为其他地区已被摧毁,许多民众和工业被搬到那里。从心理战的角度考虑,选择它为目标很有利。
京都是日本的文化中心,那里的人更加明白这种武器破坏性的重要意义。(被归类为AA目标)【摘自Minutes of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Target Committee】
目标城市拟定之后,委员会对空军有6点要求,其中之一是务必将这些目标专用于核弹轰炸,应避免使其再受到常规轰炸。
该委员会最后起草的建议文件在5月30日经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Leslie
Groves)送交战争部部长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和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
史汀生当天紧急召见了格罗夫斯将军,当场提出反对目标委员会将京都定为首位目标的建议。这个过程,在史汀生和格罗夫斯将军在6月1日的日记中有详细地记载。5月30日格罗夫斯将军将史汀生要求改变核弹目标的情况电告美军第20航空队的参谋长诺斯塔德将军。
目标委员会没有能够立即找到替代京都的城市,所以从6月初开始,根据阿诺德将军的命令,
空军避免了对这四个目标的常规轰炸时,也包括京都在内。同时,格罗夫斯将军,要求马歇尔将军通告麦克阿瑟将军和海军上将尼米兹也停止对这些目标的攻击。
格罗夫斯将军一直还在试图说服战争部长史汀生,直到7月21日,当时史汀生是在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他的特别助理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电告史汀生说:所有参与核弹计划的军方人士都认为你的“宠物”城市(京都)是最佳目标,并且希望能将它作为第一选择。史汀生在请示杜鲁
门总统之后,回电说:给出一个城市或备用城市的名字,不要包括我已经决定的城市(京都)。我的决定已得到最高权威的批准。【摘自Manhattan:
The Army and the Atomic Bomb】
余下的事情众所周知,7月25日,当核弹命令发到美国陆军太平洋战区战略空军(USASTAF)时,在最后的4个目标中,长崎取代了京都。
三.京都和奈良幸免于美军空袭原因的推测和传说
京都和奈良在二战后期,在美军的战略轰炸之后,奇迹般地幸免于难。其真正的原因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多推测和传说。以下三种传说最为广泛流传:
1. 梁思成 -
在盟军对日本国土进行总攻击时,梁思成透过美驻重庆办事处联络官布朗森上校,陈述了保护京都、奈良古建筑的重要性,并提交了一份关於奈良古建筑的图纸,以及他的见解:“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徵,但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如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美军接受了梁的建议,并请其助手在军用地图上标绘出区块,进而保护日本古都免於原子弹轰炸。【摘自维基百科-梁思成】
2. 兰登&华尔纳 & 华尔纳在月期间为盟军的最高统帅部的“艺术和古迹保护部-MFAA”
担任专家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向罗伯茨委员会呼吁保护日本前首都奈良和京都免于爆炸。由于华尔纳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两个历史名城的文化遗产被保留
下来。而他因为谦虚不接受拯救的历史遗迹是他个人的作用。在他去世后,日本人民认为有必要对他表示尊敬。日本政府追授他瑞宝勋章(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基于他对日本的服务。京都的市民还为他建立了一个神龛,奈良市民为他在法隆寺立了一个灵位。【摘自The Monument
Men Foundation网站】
3. 埃德温&赖肖尔 -
二战期间,赖肖尔是美国陆军情报局的日本专家,一个盛行的传说是他在战争期间阻止了对京都的轰炸。这个故事源于作家罗伯特&约格,在他的著作《亮比一千个太阳:原子科学家的个人历史》中提到:在核弹目标的名单上,除了广岛,小仓和新泻,是日本寺庙之城,京都。当日本专家赖肖尔教授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后,他
冲进他在陆军情报局的上司阿尔弗雷德.迈克库密克MacCormack的办公室表示反对,这个消息使他情绪激动,泪流满面。迈克库密克于是设法说服战争部
部长史汀生将京都从黑名单上除去。摘自【摘自Wikipedia- Edwin O. Reischauer】
四.分析和结论
美军对京都和奈良的空袭和轰炸应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其一是包括凝固汽油燃烧弹在内的常规武器轰炸;其二就是核弹轰炸。
在常规轰炸的第一阶段,1944年11月到1945年6月,美军对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和横滨等6个主要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为了避免重复轰炸和突出核弹的威力,这6个城市后来都不在核弹目标的名单上。按人口排名,京都是日本第七大城市。但是京都不在美军第一阶段轰炸的6个主要城市中,显然不是因为人口的排名,也不是因为它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而是因为与这6个城市相比,京都的军事工业和战争设施的数量,
以及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要小。
美军空军和曼哈顿计划的核心成员在决定核弹目标时,首选的城市就是京都。这说明虽然京都不在第一阶段的战略轰炸目标中,但是在此之前,美军空军并没有任何保护京都免受战略轰炸的计划。否则就无法解释京都既然可被选为核弹轰炸目标,而为什么不能被选为常规炸弹的轰炸目标?
1945年5月之后,京都被核弹目标委员会选为核弹目标。由于核弹目标委员会要求空军保留核弹目标为核弹专用,所以它因此而避免遭受常规轰炸。后来,因为战争部部长史汀生反对空军和曼哈顿计划高层的建议,执意要将京都从核弹目标名单上除去;在美军实行扩大化的第二阶段的战略轰炸时,由于同样的原因,京都自然就被排
除在外。这样,京都就没有再遭到常规轰炸。这就是京都在二战中幸免于美军战略轰炸的真正原因。而36公里之外的奈良市也因为京都的缘故而幸免于难。
根据核弹最后目标的决定和京都最后幸免美军空袭的结果,可以看到在战争中,各方面对于战争和武器的态度和理解是不同的。
对于军方和科学家来说(代表人物:空军司令阿诺德上将,第20航空队司令勒梅中将以及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罗夫斯将军,费米博士,奥本海默博士等),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在实体和心理上摧毁和消灭敌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去赢得战争。
对于国家领导人和政策的决策人来说(代表人物:富兰克林总统,杜鲁门总统,战争部部长史汀生和马歇尔将军)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计划和指导战争的进程和
方向。任何重大军事行动的决定和实施,不仅要考虑到现在和近期的目标,还要考虑到将来,以及战争结束之后的影响。后来,很多历史学家分析史汀生将京都从目
标名单上除去的真正原因,最重要的考虑,不是为了保护日本的文化艺术和文物古迹,而是为了防止日本在战后,投入苏联的怀抱。(美国知道日本和苏联在
1945年春季秘密开始进行和平谈判)。
而对于艺术和文物专家来说(代表人物:梁思成,华尔纳,斯科曼,斯托特以及所有MFAA的成员),是尽可能地在战争中保护人类的所有文物和文化财富。至于战争的进程和变化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
显而易见的是,艺术和文物专家由于专业的限制,不可能从战略层次上去了解战争的发展和进程,同样,他们也不可能参与战略层面上的决定。在对京都这类城市的保
护来说,他们能够做的,不是保护整个城市,而只是建议这个城市的一些局部地区,以及具体的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应受到保护而免于轰炸。
无论梁思成,华尔纳和赖肖尔以及MFAA的其他成员对京都的轰炸有过建议与否,京都免受常规轰炸和核弹轰炸的结果这个事实,应该与他们的建议无关。这也就是兰登&华尔纳以及埃德温&赖肖尔始终否认自己与拯救京都和奈良有关的原因。尽管华尔纳坚持己见,日本政府和京都及奈良市民仍然为他颂奖,树碑立传。
而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战争部部长史汀生才是京都和奈良真正的救星。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日本人和政府没有给史汀生授奖和设立任何纪念物。
五.梁思成与京都及奈良
梁思成在1954年5月完成中英文对照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Chinese Commission for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Objects in War Area List of
Monuments》。他应该是立即送交美军第14航空队的情报官劳伦斯&斯科曼少校(他在哈佛的校友),同时,附有若干标明地面受保护建筑的中国城市的军用地图(梁思成在文革期间的交代里,记叙了这个事实。详情见下面的时间表:日和11月5日)。梁思成后来回忆其中有标明需受保护的京都-奈良的区域和建筑物的地图。由于此时美军第20航空队已转至马里亚纳群岛,第14航空队又没有任何战略轰炸任务,所以京都和奈良的信息对于第14航空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另外,由于此时京都已被目标委员会选为核弹目标;之后,又因为有战争部部长史汀生的干预和核弹目标变化的因素;无论劳伦斯&斯科曼
是否将这些资料转交给轰炸日本的战略空军美军第20航空队,它已经失去了意义。
退一步讲,如果历史的进程不是按照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样发展的,京都是美军大规模轰炸的目标,而且美军有愿望去保护京都和奈良的文物古迹和建筑,由于MFAA的兰登&华尔纳,乔治&斯托特以及劳伦斯&斯科曼都是日本文物和历史专家,美军不需要梁思成替他们完成标识京都-奈良应受保护的区域和建筑物。
从梁思成对文物和古建筑的痴迷和热爱,以及他对日本的文化艺术和文物古迹的热爱,个人认为,梁思成在完成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之后,完全可能会在标明若干中国城市的受保护建筑的军用地图的过程中,同时也标注了日本京都和奈良受保护建筑的军用地图,即使这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也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去做。
另外,梁思成的弟子及后来的古建筑专家,当时的描图员罗哲文后来回忆他曾绘制了梁思成标识后的的1:5万的京都和奈良的军用地图。并晒制成正式图纸交给梁思成。没有宁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他们二人在这个问题上撒谎,尤其是梁思成。
显然,作为一个建筑师和文物古迹专家,梁思成当时不可能知道战争局势的变化和核弹的存在,或许,他与MFAA的人员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梁思成当时只是出于他个人的良知,根据他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
一.人物:
1. 梁思成(-)
2. 罗哲文(.05.14)
文物建筑保护专家。1940年在四川宜宾李庄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林徽因。罗哲文是营造学社招收的最后一名工作人员。
罗回忆他在梁思成的指示下,将梁用铅笔标明的免炸目标的军用地图绘制成正式地图,标过的地图中有中国的沦陷区,也有日本等太平洋战区之内的重要历史名城和文物古迹所在地,有的是整座城市标下来,有的是几个具体地点。
3. 吴良镛( -)
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获取硕士学位。
文革期间,梁思成在所写的交代材料中提到:1944-45年,吴良镛协助他完成为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制定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4. 费正清/费慰梅夫妇(John King Fairbank/ Wilma Cannon Fairbank)
著名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梁思成和林微因的好友。
费慰梅的回忆录《梁思成和林徽因》第22章《战争的结束》中写道:
“思成到重庆去和教育部打交道的下水旅行本已十分费时,一项战时的任命又使他离家的时间延长。他被任命为中国“战地文物保护委员会”的副主任,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是负责编制一套沦陷区重要的文物建筑,包括寺庙、宝塔、博物馆等等的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明它们的所在位置,以防止它们在战略反攻中被毁坏。该资料为中英文对照并附有照片,发给当时仍在轰炸中国东部省份日军基地的美国飞行
员。有一份还送达了周恩来,显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5. 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
美国考古学家和东亚艺术艺术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福格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他是梁思成在哈佛大学的导师。与同是哈佛校友的费正清的关系不同,梁思成完全不认同他在哈佛的导师兰登&华尔纳过去在中国掠夺文物的做法。
华尔纳在中国最著名的活动是到敦煌莫高窟考察。
“当时他用特制的胶布,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片敷于壁画表层,剥离莫高窟335、321、329、323、320等窟的唐代壁画精品壁画26块。他在揭取壁画时
采取的这种方式极其简单、原始、拙劣而粗暴,导致壁画受到摧残,今天走进一些洞窟仍感是触目惊心。华尔纳在敦煌盗割剥离的壁画,由于保护技术的失败,完全
破碎,人为地造成破坏。【摘自互动百科-兰登&华尔纳】
二战期间,他是美军纪念碑,美术和档案(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MFAA) Section
of the U.S. Army)机构的成员,月驻日本。在他去世之后,日本政府追授他瑞宝勋章(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京都的市民还为他立了一个神龛,奈良市民为他在法隆寺立了一个灵位。
6. 劳伦斯&斯科曼 (Laurence Sickman,)
美国艺术史学家,汉学家和堪萨斯城的纳尔逊 -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馆长。
193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艺术专业,与兰登&华尔纳为师生关系。同年获哈佛-燕京奖学金来中国考察,期间在中国大量收购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斯科曼是公认的杰出的汉学家和东亚文物专家,著有大量关于中国和东亚文物古迹的专著。
二战时期,他任职于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负责对日军在中国的轰炸目标的空中侦察和制定,官至少校。日本投降后,成为MFAA的成员,驻扎日本。
7. 柯蒂斯&勒梅 (Curtis LeMay)
美国空军上将。他在二战期间设计和实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给日本造成的物质和生命造成的损失可与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核弹所造成的损失相比。
不可思议的是20年之后,日本政府授予他一等旭日勋章(Grand Cordon, Order of the Rising
Sun),相当于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勋章。
勒梅最著名的语录是:
(1) 我知道如果我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会被做为战犯而遭受审判。幸运的是,我们是胜利的一方。(I suppose if I had
lost the war, I would have been tried as a war criminal.
Fortunately, we were on the winning side.)
(2) 我们要将他们炸回到石器时代。(we’re going to bomb them back into the Stone
Age)-越战期间
8. 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
美国战争部长。1927-29年任菲律宾总督,期间访问过京都。
作为战争部长,史汀生了个人直接控制整个原子弹工程,直接负责监督管理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罗斯福和杜鲁门总统都是完全采纳史汀生对原子弹的所以意见。当史汀生与军队领导意见有分歧时,他坚持自己的见解。
曼哈顿计划是由工程兵少将格罗夫斯管理,有预备役人员和成千上万的平民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名义上格罗夫斯直接向乔治&马歇尔将军报告,但其实是史汀生负
责。史汀生保证必要的资金得到罗斯福和国会的批准,并确保曼哈顿有最高的优先级。他决定使用原子弹的所有计划。史汀生希望“小男孩”
(广岛原子弹)一旦制成就立即投放,事实也是如此。史汀生希望日本投降,并认为8月6日广岛原子弹将迫使东京投降。由于当时没有任何迹象,他要求杜鲁门在
长崎8月9日投放“胖子”。【摘自Wikipedia- Henry L. Stimson】
因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重要性,军方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由我最后审批。有杜鲁门总统的强烈支持,我建议将名单上我的目标去除。我们确定在名单除去京都市。虽然它有很大的军事意义,但它是日本的古都,是日本艺术和文化的圣地。我们确定它应该被从名单上去除。我批准的其他四个目标,包括广岛市,长崎。
有关日本投降过程,
已有许多文献记载。经过长时间的日本内阁会议,最后僵局是由天皇亲自打破,表示愿意在8月10日投降。投降的条件是基于波茨坦条款,有保留的是关于天皇的权利。而盟军的答复没有作出任何比那些已经给出的条款更多的承诺。波茨坦条款规定天皇的权力必须服从盟军最高统帅的命令。这些条款在8月14日被日本接受,9月2日,投降书在东京湾正式签署。我们的伟大目标就是这样实现的,所有我所看到的证据表明:日本的最后决定接受我们的投降条款的
关键因素是原子弹。【摘自THE DECISION TO USE THE ATOMIC BOMB- Henry
9. 乔治&斯托特(George L. Stout,)
美国文物保存专家。二战期间,他是美军纪念碑,美术和档案(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MFAA) Section of the U.S.
Army)机构的成员,驻扎在欧洲。官至海军中校。月驻日本。
10. 埃德温&赖肖尔(Edwin Reischauer,)
美国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日本和东亚的历史和文化的著名学者。在东京出生,是美国传教士的儿子。二战期间,是美军情报部门的日本专家。年,赖肖尔为美国驻日大使。
11. 奥的斯&卡里(Otis Cary)
日本专家,出生于第三代的在日美国传教士的家庭。二战期间,任海军中尉,为日文翻译。他在1978年8月日本文化协会通讯记录中披露是战争部长史汀生拯救了京都。
12. 罗伯特&约格(Robert Jungk)
奥地利作家,专长于核武器著作。著有《亮过一千个太阳:原子科学家的个人历史》
二.事件发生时间表:
美国成立战区文化/文物保护委员会,MFAA (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program),初衷是为了保护欧洲战场的文物古迹。
美国成立第二十航空队,专门使用B-29对日本实行战略轰炸。
B-29(驻扎在印度)首次实行轰炸,目标是曼谷的日军铁路工厂。
美军攻占马里亚纳(Mariana Islands)群岛,开始在塞班岛(Saipan)和天宁岛(Tinian)修建机场。
柯蒂斯&勒梅从欧洲战场调至远东,后任美军战略轰炸第二十航空队司令官,统辖当时所有的B-29轰炸机。
柯蒂斯&勒梅亲率美军第二十航空队114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鞍山的日本昭和制钢所。
1944年11月-
梁思成为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开始为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制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120架B-29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首次对东京进行战略轰炸。
柯蒂斯&勒梅实施用燃烧弹空袭汉口(84架B-29和500吨凝固汽油弹)以破坏日军在汉口的军事物资储备。许多燃烧弹落在居民区,大火连续三天,柯蒂斯&勒梅首次认识到燃烧弹对木制建筑物的巨大效果。
1945年5月:
梁思成完成中英文《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Chinese Commission for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Objects in War Area List of
Monuments》,其中记录古建筑和文物共400项。
《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送交时任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的情报官劳伦斯&斯科曼(Laurence
Sickman),同时,附有若干标明地面受保护建筑的中国城市的军用地图。梁思成后来回忆其中有标明需受保护的京都-奈良的区域和建筑物的地图。
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召开的美国核弹目标选择会议推荐四个日本城市京都,广岛,横滨和小仓为核弹目标。出席核弹目标选择会议的人员全部为军方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和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没有任何文物专家参加。
第一颗核弹试爆成功。
核弹目标在战争部长史汀生的干预下,最后長崎被列入目标名单中,取代京都。
广岛遭受核弹爆炸。
長崎遭受核弹爆炸。
1946年4月:
在 乔治&斯托特(George Stout)和劳伦斯&斯科曼 (Laurence
Sickman)的建议下,在东京的盟军最高统帅部总部的民众信息和教育机构的艺术和古迹部(the Arts and Monuments
Division of the Civil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Section, GHQ,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成立。这个机构与MFAA的功能和作用重叠,或者可以说是MFAA的日本分支。
乔治&斯托特(George Stout),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和劳伦斯&斯科曼 (Laurence
Sickman)都是其中的成员。
1948年12月:
梁思成应解放军要求,在军用地图标明北平重要文物和古建筑,以备攻城时保护文物和古建筑所用。
1949年3月:
梁思成及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和罗哲文编著《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其中记录古建筑共450余处。为当时作战时保护文物所用。该目录中所列出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后来大多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日和11月5日: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写两次书写交代材料(这两份交代材料过去存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的档案)。这两份交代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为:
(1). 交代了他为当年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为美军编制文物目录的情况。
(2). 他当时为委员会所做的唯一工作就是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表,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明。
(3). 这份表及图制成后交给美军第十四航空队负责对日军在中国的轰炸目标的空中侦察和制定的情报官劳伦斯&斯科曼少校 (Laurence
Sickman)。
(4). 当时的见证人为吴良镛,说到莫宗江没有参加,没有提及罗哲文,应该是因为罗那时仅是个制图员的缘故。
(5). 没有提到任何关于京都和奈良的保护。
2009年8月:
中国成立“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织委员会”, 罗哲文任主任。
日本奈良县政府将树立梁思成铜像列入“平城迁都13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并已确定铜像选址在日本奈良县文化会馆广场公园内,将于2010年10月“平城迁都1300周年”主庆典活动期间举办梁思成铜像落成揭幕典礼
2010年7月:
原本要在日本奈良迁都1300周年纪念活动中,奈良县政府停止中国赠送的梁思成铜像安放计划。
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梁思成铜像在纪念大会上揭幕。
三.注释:
1. 所有英文名称以GOOGLE翻译为准。
2. 文中的各种数据在不同的文献中有所不同。
日本行政机构简介:日本地方政府采取地方自治形式,统称为地方自治体。日本地方行政机构,有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它们的办事机构称为厅,行政首长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市、町、村。市的办事机构称役所,町、村的办事机构称役场(公所),行政首长称市长、町长、村长。【摘自百度百科】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Manhattan: The Army and the Atomic Bomb, CMH_Pub_11-10-1.
Vincent C. Jones
2.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FIELD REPORT (Tokyo,
3.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FIELD REPORT (Kyoto,
4.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European
War)(Pacific War)
5.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 [Reports] (Pacific
6.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The Effects of
Atomic Bombs o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7. The Decision to Use the Atomic Bob & Henry L. Stimson Feb,
8. Minutes of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Target Committee Los
Alamos, May 10-11, 1945
9. 《每日新闻》昭和五十年二战专刊-局部 (由网友半瓶醋提供)
10. 《城记》- 王军
11. 《梁思成和林徽因》- 费慰梅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eing_B-29_Superfortress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Matterhorn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ir_raids_on_Jap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ategic_bombing_during_World_War_II
16.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y_L._Stimson
17. http://en.wikipedia.org/wiki/Curtis_LeMay
18.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y_H._Arnold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uments,_Fine_Arts,_and_Archives_program
http://www.monumentsmenfoundation.org/the-heroes/the-monuments-men
http://www.monumentsmenfoundation.org/the-heroes/the-monuments-men/warner-langdon
http://www.monumentsmenfoundation.org/the-heroes/the-monuments-men/sickman-maj.-laurence
23.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in_O._Reischauer
五.附图:
图1. /11日目标委员会会议记录(P1)
图2. B-29核弹轰炸航线图
图3. 京都空袭调查 -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FIELD
REPORT (Kyoto, Japan)
图4. 《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梁思成
图5. 京都的市民为兰登&华尔纳所立的纪念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美军轰炸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