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台选调生培训班心得体会148 还有必要参加面试班吗

别动,这个问题让我来!!!!!!!&br&作为一名公务员狗让我来答好吗?我肯定可以答出特色,答出风采!&br&好了,不闹了,实话说不推荐现在的年轻人考公务员。如果你和我一样碍于爸妈的命令必须考,那就可以试试,但是最好选择在家附近的岗位,不然你考公务员稳定的意义就会下降很多!&br&具体的方法我是这么准备的。&br&答题之前介绍一下我,14年国考124,笔试第一,面试第一。&br&山东选调。最后的材料分析,10个题答题卡没涂。64分,超报考城市过线三分。涂了估计可以超七分以上。面试没去,万恶的毕业设计有木有,土木工程累成狗有木有!&br&山东省考平均分68,无奈报考岗位最低分68.2分,所以没成。&br&以上是我自己的简介。就考这三个。还算可以吧成绩。&br&我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是14年9月。当时大四在读,碍于考研成功率比较低,家里又要求我准备公务员。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又不愿意去工地一线和设计院,好吧,我吃不了苦。我是一个偷懒的人,捂脸求轻拍。所以开始了准备。&br&好了,干货来了,接住!!!!!&br&一,准备阶段&br&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准备考试前我先找了很多网站和论坛,了解了公务员考试的大纲和具体题型,以及相关的备考经验,说实在话,网上的经验很多,但我当时离15年国考只有三个月了,所以不能按照网上的经验去准备,自己也不喜欢按照别人的路子去学习,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些计划。自己来准备,自学成才有木有!&br&看完别人的经验后我感觉有收获,但不大。考虑到我以前不了解相关题型,我就在网上找了一些辅导机构的培训视频,华图和中公的我都有当时,而且学校的论坛也有好多,我就比较参考了一下,寻找适合自己的视频,比如我当时看的华图钟君的申论,华图的数量关系,中公的逻辑等等。看完后我就买了中公的行测和申论那两本书,看了一遍。这之后我采用的方法可能和别人不同。我是自己找来了三份前几年的真题,在规定时间内做了一遍,然后我统计了行测五大项每一项的正确率,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正确率低于六成的我会继续学习,超过八成的我会放一放。&br&二,攻坚战&br&针对低于六成的部分,我找来了华图的模块训练和华图五千题,狂做。并且继续深入学习做题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正确率。保证了五大项每一项的正确率在六成到八成之间。这一阶段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当时我在考研自习室找了个位置,和考研的同学同吃同睡同休息,所以用时也不算太长。&br&三,融会贯通&br&在保证所有的正确率以后,我买了一些真题和模拟题,每天的任务就是做,做,做!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自己究竟能做多少题,得到多少分,评判标准网上也有,得出一个平均分每周。一共做了三周,每周分数都有提高,当时考试也算心有底限。&br&对于申论我看完了那本书以后就是做试卷,对比我的答题和答案之间的不同点,学习他好的地方,并且不会形成套路。对于文章,无非议论文,述论文等等,我是自己看申论试卷上的文章,学习一些方式和方法。&br&四,面试阶段&br&面试考的是短时间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因为时间短,所以需要立意准,思考快,回答不落窠臼。我当时是采用每天自己对着电脑摄像头录制的方法,每天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进。思考的方法无非阳光思维等等。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面试比较难,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不足,需要的是学习别人的方法,然后融合进自己的生活和答题中基本就可以了。&br&我给我两个同学和一个学弟说了方法,他们按照我的方法,一个国考已进面。两个事业编已入职。所以还是有点信心的!&br&以上是浅答,需要考试资料的可以私信我,当时为备考准备了几百g的资料。无论电子版还是视频。有需要的都可以私信,另外对于这些视频,我认为没有过时这一说,所有的精华都在,主要是你能不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融会贯通,而这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好老师,还需要你有足够的训练基础。&br&另外敢不敢点赞和感谢啊,人家想要嘛^_^&br&?????????????????&br&好多要资料的呀,人家真是感动嗒不行不行嗒,资料明天发,需要的留邮箱,记得点赞啊^_^&br&~~~~~~~~~~~~~~~~~&br&第一批已发,第二批,第三批也发送出去了。不过还有好多,没有收到的同学可能是在我发之后评论的,可以联系评论里靠前的同学麻烦他转发给你们。同时我在做百度云盘,下午做好了会发上来。点赞后你就可以去下载了有木有!ctrl按哭了有木有!认真准备有木有!哈哈,大家加油!!&br&~~~~~~~~~~~~~~~~~~~~~~~~~~~~~~~~~~~~~~~~~~~~~~~~~~~~~~~~~~~~~~~~~~~~&br&百度云论坛的名字是cjl5612096已经分享了&br&&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国考专项班讲义&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木有!!!!对于视频&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国考专项班讲义&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hare/link%3Fshareid%3D%26uk%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各省历年行测真题及答案.rar_免费高速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pcloud/album/info%3Fquery_uk%3D%26album_id%3D38139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 个人专辑&i class=&icon-external&&&/i&&/a&
暂时这些吧,我会继续补充,继续添加,还有一些太多了不好分享。我整理一下呢,在发给大家。别忘了点赞思密达&br&~~~~~~~~~~~~~~~&br&&blockquote&我在@“公务员行测如何提分?”那个问题里对怎么做题,怎么分析有了一个稍微简短得回答,&br&公务员行测如何提分? - kris刺猬的回答 - 知乎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行测如何提分? - kris刺猬的回答&/a&有兴趣得同学可以看一下~ &/blockquote&
别动,这个问题让我来!!!!!!! 作为一名公务员狗让我来答好吗?我肯定可以答出特色,答出风采! 好了,不闹了,实话说不推荐现在的年轻人考公务员。如果你和我一样碍于爸妈的命令必须考,那就可以试试,但是最好选择在家附近的岗位,不然你考公务员稳…
&p&我觉得楼上这些高票回答都得被京东刷掉,答非所问啊,人家问的是你怎么去买可乐,不是让你去卖可乐,京东又不是要招街头推销员,你们啊,图样,太捉急,一下子暴露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野心了,而且,还喜欢揣摩上意,图样啊,年轻人。&/p&&p&南京各大地铁口,有那种自动贩售机,如果你下载一个苏宁金融APP,注册一个易付宝帐号,第一次扫一下贩售机上的二维码,不管你买可乐、雪碧、咖啡、还是啥味道奇葩的荔枝水,都是0.01元,没错,第一次使用苏宁金融买饮料都这样,后面还会打折,然后渐渐恢复到正常的价格。&/p&&p&这是任何一家线下支付app都会玩的东东啊,京东校招这问题,必定是想让大家撸羊毛吃穷别家竞争对手,东哥妙计安天下。&/p&&p&哎呀呀,怎么样,我的回答机智吗,可以参加京东校招面试了吗?&/p&&p&有消息了私信我啊,请你0.01元品尝南京地铁站的荔枝水。&/p&
我觉得楼上这些高票回答都得被京东刷掉,答非所问啊,人家问的是你怎么去买可乐,不是让你去卖可乐,京东又不是要招街头推销员,你们啊,图样,太捉急,一下子暴露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野心了,而且,还喜欢揣摩上意,图样啊,年轻人。南京各大地铁口,有那种自…
&p&更新。&/p&&p&在本答案写作完成几个月后,按照知乎管理员要求,现在重新进行大规模修改,请高抬贵手。&/p&&p&另外,给自己另一个类似的答案打个广告:&/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很有意思的冷知识? - 李栩然的回答&/a&&/p&&p&&br&&/p&&p&&b&一、报纸篇&/b&&/p&&p&
1、第一期《人民日报》创刊于日,头版报道了两个领导人的行踪——蒋介石、白崇禧,不仔细的人还以为这是国民党的党报呢(内容是说前方战事吃紧、蒋介石从西安飞到河南去督战,但国民党的中央社没好意思报道,那我们就大公无私地帮着报道了)。&/p&&p&&br&&/p&&p&
2、除了《人民日报》,其实还曾经有过《人民晚报》,日创刊,2个月后就停刊了。&/p&&p&&br&&/p&&p&
3、据统计,《人民日报》错字率大概在万分之二左右,而且是没法降低的。其中,最不讲政治的一次错误,大概是日公布新中国国歌的时候,把《义勇军进行曲》发错了,“最后的吼声”印成了“最大的吼声”,不得不在开国大典当天的报纸上进行更正。&/p&&p&&br&&/p&&p&&b&三、经济篇&/b&&/p&&p&
10、建国初期,我们十分关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人民日报》基本每周都会撰文讨论西班牙、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问题,比如法国50万国企工人大罢工,英国国有钢铁公司十八年内七次关闭,意大利国营工厂工人反对剥削,西德国营工厂示威游行,乌拉圭国营屠宰厂举行集会等等。不是职工没权利就是经营有问题或者改革没出路。&/p&&p&&br&&/p&&p&
11、5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推行公私合营,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快加速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许多城市都是在10天、半个月内办理完成全市各行业的合营工作。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肯定并推广了这种做法,这个社论的标题非常有意思,叫《在高潮的最前面》。&/p&&p&&br&&/p&&p&
13、1979年,《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反映四川、贵州、湖南、江苏地区的社队企业问题:以采矿为主的贵州社队工业,因矿产品积压滞销而削减生产;以金属加工业为主的江苏社队工业,却苦于原料缺乏。苏南的机械工业产品“过剩”;贵州的许多矿山里几乎什么机械也没有,务工社员用锄头挖矿,用竹篮装矿。四川、贵州的小煤窑,煤炭堆积如山卖不掉;近邻的湖南省发电厂在烧煤矸石,由于缺煤,一些县城缺电,夜里一片漆黑。南京这座“火炉城市”很需要凉椅凉床,市场上缺货;四川供销部门却为竹料积压而发愁,湖南一些山区里竹子堆放得快腐朽了。&/p&&p&&br&&/p&&p&&b&四、文化篇&/b&&/p&&p&1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些煤矿工人写诗的事迹:门头沟矿9月初才完成扫盲工作,从9月月中开始,到10月9日为止,全矿两千八百多职工已经写了一万一千二百多首诗,最多的一个人写了一百零七首。这种劲头,这种情绪,表现在掘进段工人胡延亭的一首诗里:“听说写诗不易,实际并不神秘,只要刻苦钻研,诗人就是自己。”&br&&/p&&p&&br&&/p&&p&
17、《人民日报》1989年的一篇报道《“顺口溜”中听民意》,提到“有不满,便有牢骚;有牢骚,随着出现一套套的顺口溜。比如:一些群众对吃喝风不满,便有“‘四菜一汤’,糊弄中央”、“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对闲散逍遥,不负责任的官僚作风不满,便有“上午满乡飞,中午端酒杯,下午呼呼睡,晚上‘画乌龟’(打扑克)”、“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来了文件画个圈,实际问题不沾边”、“打牌一宿不睡,喝酒八两不醉,跳舞什么步都会,领导说什么都对”。对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不满,便有“会做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拍,会拍不如会塞,会塞不如会要”、“要真理找电台,要清官找戏台,要升官找后台,走后门找茅台”、“富了投机倒把的,苦了奉公守法的,提了溜须拍马的,奖了弄虚作假的”。对有些人事安排不满,便有“亲家局,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对于某些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满,便有“遇到绿灯赶快走,遇到黄灯抢先走,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光摸着走”。&/p&&p&&br&&/p&&p&&b&五、社会篇&/b&&/p&&p&18、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高?看看《人民日报》日的一篇报道《正确认识人们在劳动中的平等关系》:例如普陀区的万国橡胶厂,为了“取消管理人员这个名字”,“消除干部和群众的界线”,就对厂里的组织机构来了一个“大革命”,把全部科室改为服务站,挂上了一块“为生产工人服务站”的招牌,原来的干部和科室人员都称为“服务员”,每个人的胸前别上了“第×号服务员”的字样,党支部书记是第一号服务员,厂长是第二号服务员。大家都是服务员,而且按照有些同志的意见,还要以劳动为主、业务为次,劳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为工人铺床、叠被、倒茶水等等。&/p&&p&&br&&/p&&p&19、接上面,继续发一篇日《人民日报》,在许昌市电车厂作过的一次出勤调查:当天出勤二百三十三人,其中一百七十九人迟到,二百零一人早退。&/p&&p&&br&&/p&&p&20、《人民日报》在日刊登了一封来信:我厂今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地区同行业竞赛检查团,东北三省厂际竞赛检查团,局管辖系统企业竞赛检查团,以及厂际安全、设备、计量、教育、材料、卫生、节电等各种专业的检查团。我们除安排专人接待外,还要派专人参加检查团工作。厂内各级领导同志不得不放下日常工作,整天忙于迎送客人、汇报情况和陪同检查。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基层实在是招架不起。&/p&&p&&br&&/p&&p&&br&&/p&&p&&br&&/p&&p&——————&/p&&p&这篇答案自从写出来后,已经改了无数次,但我还是没想到,这篇答案在已经被知乎日报全文收录的情况下,仍然要让我进行修改。&/p&&p&行吧,为了能残存一点内容,我已经进行了最大幅度的修改,那些点进来看到本答案觉得不值一万赞的知友,请不要喷我。&/p&&p&另外,对于那些大公无私举报我的朋友,我特别诚恳地说一句:&/p&&p&谢谢啊!&/p&&p&呵呵。&/p&&p&&br&&/p&&img src=&/f3f82af3cf4eae188b387_b.png& data-rawwidth=&654& data-rawheight=&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4& data-original=&/f3f82af3cf4eae188b387_r.png&&&p&———分界线————&/p&&p&新书出版,欢迎大家阅读点评&/p&&p&&a href=&///?target=http%3A///.html%3F_ddclickunion%3D419-C00w6e639bfbeef75f392%257Cad_type%3D0%257Csys_id%3D1%23dd_refer%3Dhttps%253A%252F%%252Fl%253Fl%253Dcl7sykqbr9e7rlbgntpspnm2w9sqk5u7kzmcro42p7ptyq4du7loncaqposwnsubpkzsyqb5rwwopt7eplrln7vv6wacpn4wfp793mpsr9pdub6_uq4emnsd4cdoczg7rnu_fmxsyogs3mddmjbdmogby9rd3oovfl2swnko1ndef9b7y5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所有的奋斗都是一种不甘平凡(梦想有多么珍贵,奋斗就有多么艰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诚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v2-06affe369d3c53e30136e8_b.jpg& data-rawwidth=&1130& data-rawheight=&11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0& data-original=&/v2-06affe369d3c53e30136e8_r.jpg&&
更新。在本答案写作完成几个月后,按照知乎管理员要求,现在重新进行大规模修改,请高抬贵手。另外,给自己另一个类似的答案打个广告: 一、报纸篇 1、第一期《人民日报》创刊于日,头版报道…
&p&当年我国考笔试成绩是岗位的第一名,我来回答一下如何学习行测和申论。&br&&/p&&p&另我建了个QQ群,群号码:,&b&验证:知乎;&/b&有兴趣的可以加进来一起探讨、一起提高&/p&&br&&p&————————————————&/p&&p&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一下右上角的赞同,谢谢!!!&/p&&p&更新: 揭秘行测瓶颈期&/p&&p&更新: 怎么看待言语争议题&/p&&p&更新:公考教材问题&/p&&p&更新:省考的常见问题回答
&/p&&br&&br&&p&正文&/p&&p&如何提高成绩,我总结了三个要点:&b&时间 方法 态度&/b&&/p&&p&&b&时间&/b&&/p&&p&有的人会问准备多长时间比较好?理论上讲,时间越长准备的越全面、效果越好,注意,这个建立在你能学的进去的前提下。我现在群里有人大一就开始准备了,但是我觉得备考三四年会因为战线太长,往往到最后动力不足。我个人经验,全职准备公考的话,能保证1000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无论基础好和差),应该差不多了。如果你是一边上班一边备考,请早点准备,因为你和应届生或者全职备考的同学相比,已经落后了。&/p&&p&等等,我还想谈谈某种情况。如果你每次都打算碰运气、考前一两个星期才开始看书的话,你只是在考试的第一个阶段。两周也就刚刚进入第一个阶段,再往下学习才会到成绩大幅飞跃的第二个阶段。N次两星期学习效果远远小于一次两个月的长期学习,因为过很长时间再去学习两周,那么之前所有你学的成果为零。很可惜,你永远都不会走到第二个阶段,因为你不想花时间。&/p&&p&所以,请不要像这位宝宝学习&/p&&img src=&/7c7a1e37cdafda4b56dea028c802d8e2_b.jpg&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br&&p&&b&方法&/b&&/p&&p&&u&行测篇&/u&&/p&&p&常识板块&/p&&p&常识板块的学习方法是不学习!!!目前的国考和各省常识板块已经没有规律可以去把握,如果去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完全是浪费时间。&/p&&p&国考常识曾经是可以准备的,有几年是全部考的法律常识,所以了解法律常识是有必要的。但因为公平(法律专业学生占优势),所以这几年完全是上考天下考地中间考空气,没有任何下手准备的规律可言。&/p&&p&各省常识看具体情况,某些省如果可以找出出题规律,那么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p&&p&言语理解&/p&&p&这种题型又可以分选词填空和段落大意。&/p&&p&国考和省考在选词填空上的考察点也有不同。&/p&&br&&p&国考偏重逻辑选词。看一道真题:&/p&&p&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______的纸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p&&p&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p&&p&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p&&p&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p&&p&答案的无师自通是可以从前文“在本能的作用下”的本能推导出来的。、&/p&&p&记住一点:所有的国考选词填空都是可以前后文推导出来,如果不能,说明你的方法不对。&/p&&p&本人做历年的国考选词填空,只错2道以内,偏逻辑推导的选词方法,也给答案带来了很高的正确率。&/p&&p&省考偏重近义词辨析,考察近义词的区别,所以选项往往是这种:A、爱护
B庇护,区别这两个词要根据整句话的感情色彩、贬义褒义,还有自己多年的语文能力的积累,除了正确的方法还要自己去记忆一些近义词的大意和区别。&/p&&p&段落大意&/p&&p&我把题型分为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p&&p&做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图推断题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做一步延伸,但是千万不要延伸过度。&/p&&p&无论是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都需要先找到能概括出段落主旨的句子。如何找主旨句?&/p&&p&技巧有两种:微观、宏观&/p&&p&微观:找转折词、递进词、并列词等&/p&&p&宏观:观察句子结构
总分总&/p&&p&微观看词,像“但”这种转折词之后的内容是主要内容,宏观要分析段落大意,如果是总分,那么开头就是主要内容,分总是最后是主要内容。&/p&&p&现在很多题目有意省略转折词,让人很难判断主旨句。教大家一个秒杀题目的技巧,如果看到题目无从下手,那么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的可能性在80%以上。&/p&&p&因为言语理解是我的强项,在我的qq群文件有我的公开课音频、教案和练习题,如果需要可以加群&/p&&p&资料分析&/p&&p&资料分析也是本人的强项,我参加的几次国考和省考,资料分析一般全对或者只错一道题。通常公考培训师会教你各种眼花缭乱的秒杀技巧,比如速算法等等,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估算和直除。因为道理很简单,计算的时间公式是这样:&/p&&p&计算总时间=思考的时间+计算时间&/p&&p&秒杀技巧往往帮你节约了计算时间,但是因为使用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繁琐,反而增加了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总时间并没有节省更有甚者做错。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秒杀技巧,想通了这个道理,我选择了最基本、最拿手的方法去做资料分析,所以在思考时间为零的前提下,我只要减少我的计算时间就好了。&/p&&p&举个例子让大家休息一下,男生估计都知道魔兽的人族天皇SKY,他并没有MOON眼花缭乱的技巧,每次进攻都是“带塔一波流”,每个对手都知道他如何进攻就是没办法破解。原因很简单,他把最简单的进攻技巧优化到最好,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让他登上最高领奖台。&/p&&img src=&/fead8d2ad474b57d1056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p&资料分析也是这样,只要把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练到最好,一样可以全部做对。所以我每天都卡时间算÷23这种题目,对,每天都做而且做好多一直到考前,就是为了保持计算的敏感性。另外平时生活中买东西算钱或者看到数字就算算,每次在商家用计算器之前算出价格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p&&p&逻辑&/p&&p&我这个板块不是特别好,只是在平均水平之上,我只谈谈削弱和增强这种题型的看法。想必很多同学都对这种题型很头疼,不知道怎么下手。我认为这种题型算是一种“模糊的准确”,它的基础是形式逻辑的公式,要想做好这种提醒必须熟悉公式,另外,我个人觉得中公的逻辑比华图的讲解稍微好一点。&/p&&p&数量关系&/p&&p&这个题型我会放弃,因为我下了4个月的苦功夫,还是做题慢、正确率低。在权衡之后,我这部分全部选B,为什么选B呢?我统计过从11年开始近十年的国考正确答案,其中正确选项是B的概率最高。&/p&&p&行测是压力测试,没人能够将题目全部做对,它的核心观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最多的分数,合理的取舍是很重要的,一切的战术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包括你们自己的复习时间,如何在几个月的时间获得效率的最大化。&/p&&br&&p&&u&申论&/u&&/p&&p&申论并非机构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只要用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想得一个高分是很简单的&/p&&br&&p&什么是申论?&/p&&br&&p&我想大多数的辅导书上都会写“申而论之”,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在我看来,&b&申论是展现考生如何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最后总结信息的能力&/b&,当然报考的岗位不同,考察的角度也会不同,对报考副省级职位的考生而言,材料和问题的设置都会要求的更高一些。&/p&&p&误区一:申论就是最后的小作文&/p&&p&当年在QZZN申论版潜水的时候,看到过很多考友发写的小作文求点评,大多数只有一句题目“请围绕.....”,然后就是考友的大作。我想,这大概是受到高考作文的思维影响,如果发个题目就可以写一篇文章然后称之为“申论”的话,那么我理解的申论是&b&材料+题目+小题+小作文题&/b&,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考友理解的申论是话题作文,而申论本身是材料作文,而且是有阅读理解题的作文。所以,每次我看到这些帖子,心里想就算让我点评,那也要让我看到材料吧,要不怎么能看出来作文是否紧贴材料呢。&/p&&p&另外,前面的小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国考最开始那几年,前边的小题目是最后小作文的解题钥匙,(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单写一篇文章讲历年国考试题的变化)当然,由于题型的演进,现在的情况不能套用当年的方法,但是前面小题目的解答直接影响了考生最后的成绩,&b&所以,前面的小题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b&&/p&&p&误区二:考试前根据时政热点准备几篇文章到考场上用&/p&&p&还是同样的原因,&b&必须根据所给的材料作答&/b&。同样的“三农”问题,只是角度的不同,材料就会不同,材料有可能只写了农民失地的问题,也有可能只写了农村文化的传承问题,不看材料作答就会答非所问,所以,&b&事先去猜热点压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一定要注意这点!&/b&我建议大家,走到考场后,就把之前看到的所谓申论热点全忘掉,老老实实的去看仔细手中的材料,把材料好好读透才是最重要的!&/p&&p&举个栗子,当年我师姐公考前压了一个产业升级的热点,小作文也反复修改过,甚至动用了家里人的关系把文章交给一个机关的写作高手润色过,到了考场果然那年的材料是关于产业升级的(如果你们做过历年国考真题大概知道是那年的题目),于是就用上了,原本以为肯定能拿高分,结果分数出来相当一般,她很不解为什么分数不高。这篇作文后来我也看过,但从文章看,确实是佳作,无论谋篇还是用词都很不错,但是没有紧扣材料,我觉得问题应该是这个。&/p&&p&不知道大家还记得qzzn上有个土地经济学博士申论45分的故事么?&/p&&blockquote&我的申论竟然只有45分,这个结果让我很惊诧,也导致了我基本上应该无缘复试了。要知道我的博士研究专业就是土地经济,论文方向就是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转让问题。申论我甚至是提前交卷的。字迹工整,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痕迹。所以很受打击。郁闷是难免的,因为我对申论的估分在60左右,也因为我在申论中所写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博士论文和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的浅显缩写版,并且有意识地以政策研究室小职员写报告的心态和文字来行文的。而且,我放弃了英国年薪54万的生活,万里迢迢跑回国,化了几个月的时间报考,以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但结果确是这样,这结果就自然令人无比沮丧。
&/blockquote&&p&要说学术素养和专业程度,我们能比得过这位博士么?那么即使事前准备了热点也刚好考到了,我们申论的专业水准就一定能超过这位博士的文章么?&/p&&p&误区三:申论可以少看甚至不看材料作答&/p&&p&在考场上往往看到有些考生不看材料,上来就提笔写题,我觉得他是没有注意考卷的最前面写的&b&“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b&,为啥要特别强调阅读时间呢,我自己觉得以我的阅读速度,40分钟往往不够,因为所有的答题信息都在材料里,单找全关键的作答信息40分钟已经很勉强了,更何况还要提炼一些素材和观点用在小作文上,不仔细看材料的结果必然是无法紧扣材料作答,小题目也无法拿到更高的分数。&/p&&br&&p&如何复习作答申论&/p&&br&&p&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特别是大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往往看书看不进去,走到考场,看到慢慢几页纸的材料就头大,更读不进去了,而正确的答案信息就在一些文章角落里。&/p&&p&所以,如果读几遍申论材料后,能够很快看到题目找到答案所在的字段,那么我认为已经把材料嚼烂了。另外,锻炼记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b&要达到看完材料能把材料复述的七七八八的样子&/b&,这在最后的小作文里能够凭借记忆把材料概括总结一下,起到紧扣材料的作用。我记得我11年国考的材料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刚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甚至能够复述一遍每个材料的大意。&/p&&p&以上是申论需要储备的能力,具体如何作答题目呢?&/p&&p&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要点:&/p&&p&1.不要把太长时间用于小作文&/p&&p&这么说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把大块时间分配给小题目。为什么这么讲呢?道理很简单,小作文无法拉开分数。如果你对申论小作文的改卷流程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申论的改卷和高考作文的改卷是差不多的。两个人给你分数,然后最后的分数是两者的平均分。评分方法是将文章分为一二三四几档,每一档分数有一个区间,多少分到多少分是第一档,以下依次类推,如果两个老师的给分差距在两档以上,那么电脑会自动给第三个老师改,如果还是有争议,最后交给组长定夺,如果一个老师一天内发生好几次争议给分,那么一天工作后组长会找他“谈谈心”,笑。这样的改卷流程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大家都往居中的档次给分,以二三档居多,甚至随便浏览一遍就给分了,写的好的和很一般的文章,由于老师没来得及仔细看,往往分数拉不太多,所以把时间花在小作文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我自己的作答习惯是,看完材料,大概还剩下110分钟到100分钟左右,&b&每个题目有多少分数我花多少时间作答&/b&,所以我小作文只用30到40分钟,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除了观点部分,其他都是我凭记忆对材料的复述,不是照抄材料,是复述。&/p&&p&2.注意答题的格式&/p&&p&特别是小题目,一定要分好层次,一点是一点,别让老师费劲去找答案,让老师看得爽,老师在分数上也会让你爽。&/p&&p&3.卷面上字体一定要整齐&/p&&p&我的字是非常丑的,每个人都这么说,但是字的好坏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因为无论高考还是公考,我的卷面上字体是很工整的,别人看起来虽然字不好看,但是读起来不费力,清清爽爽,而且我基本上不删改,有些错的字也只是轻轻划一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揣测一下改卷老师的心理就明白了,如果你是最开始改的那些卷子,老师可能还有心情好好看看,如果是最后几天,哇,老师看了好几天了,对着屏幕看,眼睛都看花了,看什么卷子都一样,突然来了一份字特别小或者脏兮兮的卷子,你觉得老师会给你高分么?&/p&&br&&p&如何提高阅读能力&/p&&br&&p&在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说可不可以讲一讲具体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也提到了阅读速度其实很难提高。这点我非常同意,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晰,我认为的阅读速度慢是这两种情况:&/p&&p&1.很多同学由于大学期间很少读书,申论材料读不进去或者入眼不如心,导致读完了材料做题的时候反而需要再去读好几遍遍,这样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是非常慢的;&/p&&p&2.阅读技巧不够,没能抓住段落的主旨,在无关紧要的段落浪费太多时间。&/p&&p&像这两种情况下的阅读速度慢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但是人毕竟有天赋的限制,申论考试也不是要求考生掌握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技。其实我本人的阅读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我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p&&p&如果有看过2000年的申论真题材料的话,至少有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材料字数较少。确实,随着考试难度的提高,材料字数越来越多,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而且材料的编排也越来越复杂,2000年的材料基本上可以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到后来申论材料里出现多个主题,不同文章里的段落拼接在一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p&&br&&p&如何来提高阅读能力?&/p&&br&&p&1.多读&/p&&p&我建议至少有二十篇以上申论材料的阅读,如果没有长时间多篇幅的锻炼,应付国考这种难度的的考试是绝对不够的。&/p&&p&2.读什么&/p&&p&读申论真题或者8000字以上的专题新闻,我个人并不建议看半月谈这个杂志,原因是文章太短,起不到锻炼的效果。&/p&&p&3.怎么读&/p&&p&我建议读一篇材料,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大概了解每个段落章节讲什么。第二遍细读,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把段落大意写在纸上列一个提纲。第三遍整体把握材料。其实我的经验是到最后技巧运用的纯熟,第三遍可以省略,看看写在纸上的大纲即可。&/p&&p&4.读完之后复述一遍&/p&&p&这个非常关键,三遍读下来以后,检验一下你脑子里还有多少材料,用自己的话把材料里的关键信息复述给自己或者别人,然后看原文还有那些地方遗忘或者漏记了。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你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七七八八的记忆,看题目的时候会很快的找到关键信息所在的段落,另外,写小作文的时候,经过自己咀嚼过的材料可以用在上边。这个复述实际上还是锻炼自己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p&&br&&p&历年真题分析(日更新)&/p&&br&&p&这里我想讲下历年申论的真题及真题演变,穿插讲一下解题的方法。本人有个雄心勃勃的打算,&b&从2000年国考申论一直写到最近的国考申论&/b&,希望能够坚持写完。&/p&&p&&u&2000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u&&/p&&p&在2000年的国考中第一次引入申论这种题型,我们来看看当年申论的青涩模样,笑。真题就不在上边写了,太长,大家可以自行搜索。&/p&&p&2000年申论要求&/p&&p&1.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p&&p&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p&&p&2. 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意:报考报考海关 (不含海关总署机关) 、公安边检系统的应考人员不作此题,作答不得分。满分30&/p&&p&3.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p&&p& 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5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60分。&/p&&p&为啥要把很长的说明注意留在上边呢?就是想告诉大家当年就有了副省级和地市级申论的区别,地市级答两道题,副省级三道题。而且当年不像现在,两个级别的卷子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题目,所以之前往往会有粗心的考生错答或者漏答,把地市级的错答成副省级或者漏答题目,我记得到了2010年的申论就把两个级别的卷子进行区分,副省级的拿的是副省级的卷子,地市拿的是地市的卷子,但是材料还是基本一样的,到后来连材料都不同了。&/p&&p&先看看题目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这类题目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概括类题,以后的考试第一道题目一般可以归为概括类题目,只是设问方式的不同。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机构给的答案:&/p&&blockquote&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种阻力,很难加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blockquote&&p&我认为这个答案存在的问题有几点:&/p&&p&&b&1.答案层次不明,关键信息无法在太长的字句里凸显;&/b&&/p&&p&&b&2.答案太过拔高。&/b&我特别想问一下答者你写的“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是从材料的那段话得出来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城市的扩张是必然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大城市扩张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答案不仅拔高了材料,而且还拔高错了。&/p&&p&小题目是最忌讳答案写成一大段文字的,你让改卷老师如何在一大段文字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所以我建议采取加上数字顺序+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聪明的你如果注意,就会发现我写的要点就是这么来写的,比如“1.答案层次不明,关键信息无法在太长的字句里凸显;。&/p&&p&关于拔高的问题,我看到过很多人把问题上升的很高,最后都能上升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或者中国梦上边去,我觉得如果当过基层小公务员的话,就明白申论不应该这么答。&/p&&p&
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基层小交警,你管辖的街道发生了两辆车追尾,你负责处理这个事件,事情处理好了,领导让你汇报这件事情,你该怎么回答?如果你回答:这涉及到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p&&p&,两个司机互相不谦让,和谐观念淡薄,被破坏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已经让他们学习相关文件,加强道德建设。我想你领导会对你说能不能说人话,笑。其实地市级公务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都是实际的事物,你把申论材料看成是具体的事情就好了,把具体的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拔高到理论高度,说句笑话,你都把大理论讲了,你让领导讲什么。
&/p&&p&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二,“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称之对策分析类题目,但是这道题目和以后的题目稍有不同的是,这道题目最好把原因也写上,然后写一个原因写一个对策,字数控制在350左右。&/p&&p&再看看网上给的答案:&/p&&blockquote& 关于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X X印刷厂一案,根据调查研究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1)目前,以企业自身出资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建立印刷厂的噪声处理设施,应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坚决杜绝夜间作业,如有违反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
  (2)基本维持市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印刷厂对H脑溢血病发负有部分责任,虽然印刷厂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发致残,应赔偿经济损失。
  (3)设立居民可以直接反映噪声污染情况的热线电话,由市人大、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监察小组,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环保问题。
  (4)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郊区建立一座高技术含量、高环保标准的新印刷厂,将市区内的印刷厂搬出。建议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区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的规定。
(5)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blockquote&&p&我认为这个答案存在的问题有几点:&/p&&p&&b&1.只有对策,没有原因分析。&/b&“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最好是在对策之前先写一段原因分析,然后另起一段写对策,这样一个观点分两个段落写比较合适。这样写可以体现针对性。&/p&&p&&b&2.对策太过于空泛,没有依据材料。&/b&像这个【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更不知其所以,笑。我个人认为,像撰写对策这种题目,最好是可以从材料里直接推论得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还是小题目的客观性很强,如果标准答案过于主观评分标准就无法执行下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阅卷老师怎么给分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答案来自材料,即使出现争论,至少我有材料做依据。所以对策太空太大是我们极力要避免的,这个道理还不懂的话,再看看我刚才讲的那个交警的笑话,相信你们能明白。&/p&&p&答好以上两题,那么第三题其实就很简单了。在申论刚刚出现的岁月里,回答前两题就会答最后一题,因为把前两题拼起来,就是最后的小作文。想想看,有问题概括了,有原因分析和对策了,在加个结尾和题目,这不就是小作文么。&/p&&p&最后建议你们,不要买任何的模拟题,不论是行测还是申论,因为最好的模拟题就是历年真题。(未完待更新)&/p&&br&&p&申论补充说明&/p&&br&&p&&u&申论不是政治题&/u&&/p&&p&记得当年刚开始准备国考的时候,有个同学很自信的说高中政治很好,申论应该没问题,我们也深以为然,刚开始的时候纷纷用高中时候学政治的方法来复习。&/p&&p&当时听师兄师姐说复习申论一定要看半月谈,而且要看前几年的半月谈,学校图书馆的半月谈合订本早被借光,淘宝上也没有卖,只有汇钱给半月谈杂志社才能买到。我和室友需要到邮局汇钱,在票据上注明需要买几几年到几几年的合订本,中间沟通出了点问题,半月谈杂志社的小哥还打电话给我们确认订单,小哥一口北京话而且很幽默,笑。后来对申论的理解加深,半月谈再也没翻过,直到毕业的时候被师弟拿走。&/p&&p&听别人说理论热点面对面很好,申论一定会从中这些热点里出题,所以当时全班征订理论热点面对面,有些同学在理论热点面对面上批注的密密麻麻,就像当年学政治一样。&/p&&p&大三下的时候学校通过关系找到一个做过申论改卷老师的行政学博士来学校讲解申论,据说他的讲座反响很好。讲座结尾,他很神秘的对我们讲,他推测今年国考申论的热点是三农问题,然后讲了几点理由,这时听讲座的同学群情激奋,掌声雷动,有点像传销现场的感觉。&/p&&p&行政学博士说的没错,那年的申论材料真的跟三农有关系,问题是,你知道三农热点和答题有什么关系?我记得那年申论材料分别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希望小学废弃、农村文化失根危机,设问角度也很新颖,分别假定答题人以教育局、支教人员的身份作答。在材料限定、答题身份限定的条件下,提前准备的热点可以用上多少呢?&/p&&p&为什么会有压热点、背对策这种复习方式呢?我想主要是受到中学政治考试影响太大了,觉得申论就是答政治题目,提前准备一些材料,背一些东西,然后考试时不看材料,直接往上写,直到分数公布,一看这么低,咦,不对啊,我压对热点了,相关的知识点和对策我也用上了,为什么分数这么低?在这种情况下,考友一般是这样改进复习申论的方法的:&/p&&p&准备的热点还不够,还需要多准备材料,多看看人民日报、半月谈;以后文章里多用一点名人名言;学习学习领导人的讲话;写几篇官样文章发到网上让网友或者交到机构付费点评一下;搞一个万能模板,例如“___,是__的迫切需要。出重拳组合解决__问题”,然后遇到什么材料就把关键字往里套等等。&/p&&p&选择这种复习方式的另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懒”,懒的去看材料,我背背“万能X条”背背模板就好了,材料有鬼用,当写的答案跟申论材料牛头不对马嘴的时候,为时已晚。&/p&&p&&u&申论要不要押题、押热点&/u&&/p&&p&近日在qzzn闲逛,看到论坛上有很多帖子在讲今年的时政热点和推荐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前几年准备考试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人每天背诵名言警句和领导人讲话,当时也有很多大学老师推荐我们看《理论热点面对面》。我那时候也买了好几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甚至也买了装订版的《半月谈》,为此花费了不少大洋,笑。到后来随着对申论理解的加深,这些东西也就渐渐不看了,到上班工作以后,就更加理解申论考试的目的所在。&/p&&p&此话不表,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有次处长请我们单身青年吃饭,意味深长的讲了她亲身的事情。80年代末的时候,处长刚毕业,由于工作努力,表现出色,在处里当了团委书记的职务。那时候发生了动乱,当时我们单位厅局的团委书记鼓动她一起去上街“散步”,那时候电视上也发出了两种声音,她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她的领导告诉她,不管上边怎么说,坚守岗位总是对的,你最好还是不要去,老老实实在单位上班。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懂的,所以我们处长非常感激之前的老领导。她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对于我们这些基层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往往是最正确的。&/p&&p&其实我们这种基层公务员相当于古代的刀笔吏或者捕快,县太爷需要熟读四书五经,教化百姓;刀笔吏处理具体文书,捕快抓抓坏人。级别不一样,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一直把申论看成是平时工作中的具体事件,材料里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把一件件事情的逻辑搞清楚了,申论也就明白了。&/p&&p&为什么不推荐看热点?我个人觉得热点里的问题太大,往往是一些全局性的东西,申论考的话也只是选热点里某个小一点的角度出发,这点很好理解,想想我们基层公务员的身份,不需要处理大问题。况且当年的热点往往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解决对策,即使去押热点最好也是看前几年的热点。&/p&&p&为什么不推荐背诵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挺好的,关键是有多少改卷老师来得及仔细品味其中的妙处,改最后文章的老师往往是扫几眼就赋分了,说句笑话,你用的名言警句如果能加粗加斜体估计他可能扫上一眼。再者说,改卷老师一般是大学的研究生或者老师,他们毕竟不是公务员经常看报或者关注时政新闻,有没有读过你背诵的某领导的名言都不一定,所以他们只是按照改卷标准去赋分&b&。&/b&&/p&&p&&b&公务员考试本质上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分数最大化,复习亦然。&/b&有些考生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甚至几周,把希望押宝在猜题上,走一些捷径,反而不如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勤加练习。另外据说国家公务员局也有看现在市面上机构出的参考书,有所谓的“反押题”要求,君不见“万能X条”现在在公考领域不就是人人喊打的投机取巧的方法?&/p&&p&(未完待更新)&/p&&br&&br&&p&&b&态度&/b&&/p&&p&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讲时间的时候我也讲了,你愿意吃多少苦就意味着你考试成绩能达到哪个高度。我的群里有一个很刻苦的小姑娘,从研究生毕业不断的参加考试,中间有笔试失败有面试失败,但是她从不放弃,这次江苏省考笔试面试均为第一成功上岸。在她考试之前。我就在群里说过,没有人比她更努力,也没有人比她更有可能成功。&/p&&p&你们有这个决心吗!!!&/p&&img src=&/2c8e70dfb87b6d8e5a1fff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p&...................日更新分割线................................&/p&&p&谢谢大家的感谢和关注,今天我再更新一些内容。&/p&&p&&b&大家都学类似的行测方法是不是没有区分度?机构的几万块钱的培训班会不会教独门绝技?&/b&&/p&&p&我去培训班学过、也看过视频,我个人认为&b&行测考不高最大问题不是你掌握多少方法&/b&,而是&b&方法的熟练度&/b&。基本上很多机构做广告的时候都会宣传一些所谓的秒杀技巧,让你觉得很神奇,实际上你学了一两个月,也做过一定量的真题,就会理解秒杀技巧只适合一些特别情况下的题目,特别是国考行测,考的基本上还是很扎实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个人觉得掌握一千种方法不如老老实实找出适合自己的几个方法,并且把它练习熟练。理由非常简单,行测是压力测试,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120分钟做130道题目,平均不到一分钟),你头脑能反映的是直觉,是你能够熟练掌握的方法。大家都在学差不多的方法为什么有人考得高有人不行?关键在于你的熟练度,而熟练度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即使机构教了你很好的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也不行,我观察了好多上协议班的同学,上完课基本还要再回炉学一下,如果你报了培训班,我建议你一定把上课内容录音下来,以供你平时学习。&/p&&p&&b&国考行测和申论与省考区别大不大?教材是否可以通用?&/b&&/p&&p&备考省考的常见问题,&b&最直接的方法是你找国考真题和你们省的真题比较一下。&/b&&/p&&p&&b&行测:&/b&有些省份的确有一些差异,比如上海市市考和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但是差别不是特别大,如果考完国考,稍微注意下特色的题目即可,&b&差别大的也可以买一套你们省的专门教材看看&/b&。&/p&&p&&b&申论:申论差别比行测更小。&/b&据我所知,省考出题老师一般是国考阅卷组的老师,所以国考申论有新的趋势,省考一般也会跟上。不信大家去看看十年前的申论材料和现在的申论材料的区别就懂了。国考申论从10年开始,材料有了很大的改革,之后省考的材料也跟上了这个趋势。&/p&&p&&b&申论作文是不是靠一套模板就足够了?&/b&&/p&&p&&b&绝对不可以。&/b&现在的申论绝对不是任何情况写策论文就行了(广东省除外)。&b&这几年的国考是不太适合写策论文的。&/b&大家可能也看了今年的国考地市级申论,题目要求:“&b&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b&很多人都写成了城市建设需要水、如何通过水系建设搞好城市建设,这样就写偏了。就像2014年地市级一样,当年很多同学写的是如何治愈心理问题,或者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没有围绕幸福观来写。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题目要求,看材料的属性,&b&这种暴力硬扯的方式写策论文问题特别大,要根据题目和材料来综合判断,准备一套模板更不行。&/b&&/p&&br&&p&..........日更新分割线.................&/p&&p&&b&公考有没有出过官方教材?平时用到的教材靠谱吗?&/b&&/p&&p&&b&刚开始有,但是后来就没有了,我看过。长这个样子&/b&&/p&&img src=&/v2-af21cf7cde95f7f7c3287ecd51c3760e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img src=&/v2-1bab783f783f8db83a4e4eab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p&&b&为什么要看官方教材?&/b&&/p&&p&因为我之前也迷茫过,想过为什么行测一直提高不了,是不是行测出题有什么神秘的诀窍。就像有人把行测吹的神乎其神,好像他掌握了速成技巧,只要让他辅导就能提高。我看了这本官方教材,有如下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p&&p&&b&1、官方教材跟机构教材有什么区别吗?有没有独门秘籍?&/b&&/p&&p&没有独门秘籍,而且机构教材写的更详细(毕竟培训行业发展了十几年),行测方法已经日趋完善,大家现在拼的是运用方法的熟练度。
&/p&&p&&b&2、官方教材比机构教材有没有特别强调什么内容?&/b& &/p&&p&我觉得强调了考试要求的&b&思维倾向&/b&。我觉得最重要的倾向就是你有没有逻辑思维的基本能力,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有些人裸考能考上的原因,他正好天生就有这种思维倾向。&/p&&p&&b&3、既然考试有意识的选择有这种思维倾向的人,是不是备考就没用了?&/b&&/p&&p&当然不是,你们大量做题,学习逻辑的基本原理,就是培养这种思维倾向,这个是后天能培养出来的,公考绝对不是&b&天赋论&/b&!&/p&&p&&b&4、这些对我们平时备考有什么可以参考的?&/b& &/p&&p&日常习惯上就要培养这种思维倾向。平时看群里人说话,都有引申过度的说话倾向,这个是不符合逻辑的要求,你们这种思维习惯很不好,公务员最重要的就是有一说一,说话必须严谨。&/p&&p&...................日更新分割线................................&/p&&p&&b&怎么看待言语争议题&/b&&/p&&p&来看看这道很经典的国考言语真题&/p&&p&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p&&p&这段文字意在说明:&/p&&p&A.
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
&/p&&p&B.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p&&p&C.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p&&p&D.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p&&p&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方法,我把片段阅读题里,意在说明和概括主旨做了严格区分,意在说明题,我的方法是,先找到主旨句,在主旨句的基础上,只引申一步,绝对不过度引申,打个比方,题目里说,现在PM2.5来源于钢铁厂排放废气,那么主旨就是这句话,如果意在说明,一般就是选减少钢铁厂排放的废气,这个是合理的引申,如果选项说关闭钢铁厂,这就是过度引申了。合理引申本质上跟形式逻辑有点像,像排放废气,否定是 非(排放废气),而它大致等价于减少废气排放,有点P和非P的意思,我当年学外贸实务的时候,学过一个理论叫做,镜像原则,就是避免歧义,纸质单据上必须要和原始一样,就像照镜子一样,排放废气和非(排放废气)就像照镜子,合理引申就像镜中人,只不过是相反的,当然过度引申也经常出现在逻辑题里边,特别是削弱加强,这个压下来不表。再看这道题,D选项其实就是文段主旨句,讨厌的是,A选项是基于D选项的合理引申。到底选哪个?我当初做题的时候,发现不同的机构答案不一样。有选A,有选D。言语理解争议题的最主要情况,选项里既有主旨又有合理引申。如果设问不是意在说明,是概括最准确的是,那么毫无疑问选D,&/p&&p&如果是选项只有D,没有A,那么也选主旨句没错,同理也是,只有A没D,选合理引申。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自己的方法是,喜欢选哪个就选哪个,但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做题纪律,比如我之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选合理引申,但这几年我老了,人老了就保守,现在我都会选主旨,所以你们自己坚持自己的做题纪律就行了。想谈谈这种争议题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p&&p&1、出题人是人。他们也会犯错误,比如这种题,我觉得出题人当时设计题目,就没考虑周全,有时候过于想迷惑考生,反而自己出错。&/p&&p&2、不要神秘化出题人。&/p&&p&只要他们出的题,肯定有不得了的内容在里边。这种想法要不得,其实出题人经常偷懒,做多了真题就明白,很多真题只是换了换名字,就又重出江湖。&/p&&p&3、不要纠结在争议题上。既然是出题人设计题目不好,我们只能将错就错,认定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好了,我最反感纠结争议题,毫无意义,既浪费时间,又容易打乱自己的做题思维。&/p&&p&...................日更新分割线................................&/p&&p&&b&揭秘行测瓶颈期&/b&&/p&&p& 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向上的,比方炒股票,即使是牛市,也是涨涨跌跌,总体向上,妄图学了立马就会,做题立马有提高是不可能的,但是把时间拉到一个比较长的单位,20天左右,你会发现正确率还是有提高的,&/p&&p&比如这个图&/p&&br&&img src=&/v2-52134f6bfe3b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52134f6bfe3b_r.jpg&&&p&比如在A这个区域,你会特别郁闷,为啥学了这么久,反而正确率更低了,但是你看看刚起步的阶段,还是比原来好,在这个所谓的瓶颈期的阶段,一定要坚持下来,熬过去就能上升到更高的阶段。&/p&&p&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有没有把行测的方法技巧掌握牢固;有些人还是凭本能做题,说明方法没学到位;二、题量够不够;至少做了有一万题以上再谈如何考到70+吧,没有大量做题去去巩固技巧,学再多也是枉然。
当年我国考笔试成绩是岗位的第一名,我来回答一下如何学习行测和申论。 另我建了个QQ群,群号码:,验证:知乎;有兴趣的可以加进来一起探讨、一起提高 ————————————————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一下右上角的赞同,谢谢!!!201…
我考那个单位是为了我的家人和我前女友的期待,等我进去了接触了一些人,我才发现为什么那么低的工资,他们也愿意来。&br&&br&我们单位是一个处级的单位,单位内正式编制只有七个人,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二十个左右,其他非编制人员,我们不称作临时工,我们给他们取了一个蛮好听的名字“志愿者”!&br&&br&是的,他们来拿这么低的工资,干那么多的活都是忠于共产主义,都是为了服务人民,他们都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哈哈哈,先让我大笑一阵。我来给大家说下我最熟悉的一个志愿者吧!&br&&br&他是被我们区长(区长现在局子,东北人,你们可以猜一下是谁)打篮球的时候看中的。他一米九的个子,深得我在职时候区长的赏识,本来是一个工矿企业的普通工人,被安排到了我们这儿当志愿者。&br&&br&他来的第一天,开了一辆沃尔沃过来,我在楼下正好看见他停车。等我到了办公室,我才发现原来他就是头一晚领导交待的要来报到的新同志。跟他接触的过程中,我真的感觉到了他的谦逊和有礼,连我这个立场坚定的人,都喜欢上了这个小子。他经常请我吃饭,也请教我一些考公务员的技巧,我都认真地告诉了他。他在我们办公室其实相当于打杂的,脏活儿累活儿都甩给了他,公文基本上都是他们这些志愿者来写初稿。&br&&br&后来我们熟悉了,我才知道他这个“小富二代”为啥要来我们这儿屈就!&br&&br&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包工头,年收入上百万,母亲开了几家药房,家里算是很殷实。他从小学习不好,花钱读了一个不知名的三本,毕业之后被家人安排进了那家厂里。时任区长是个篮球爱好者,组织了一系列的篮球运动,他在这里面脱颖而出,他在区长在任的时候,经常被区长秘书打电话叫去打篮球,我们老大很为他开心。&br&&br&这个志愿者的工资,我来给你们分享一下:市政府补贴500,区政府补贴500,我们单位出1000,意思就是他一个月的所有薪资都不够他养车的钱,更别说他其他的开支了。没事儿,他父母每个月可以给他很多零花钱。不差钱。&br&&br&他在我所在的单位服务了三年左右,后来几经周折考上了一个单位,中间考了十几个部门都失败了,毕竟他确实没啥真才实学。但是在里面泡久了,总会学点东西的。后来我们见面,他告诉我所有工资是3150,我看得出来他很高兴。&br&&br&首先,他自己是有一定的权力欲的,其次,他完成了他父母的愿望。对于有些家庭来说,特别是一些中产阶级的家庭来说,孩子年轻的时候赚不赚钱,是无所谓的。对于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赚钱,很重要。我认识好几个干劲儿十足的公务员,要不是信仰坚定,要不就是家里面可以给他强大的支撑。这份工作给他带来多少钱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能为他未来铺多少路。&br&&br&恐怖的是,我们那儿的志愿者非富即贵。我这样说吧,不算吹牛逼,我也说得隐晦一点,时任某部副部长以及时任某某办副主任的儿女都在我们那儿当2000元一个月的志愿者。他们在我们那儿只服务了一年,就返回了某顶尖的大学校园里读硕士去了。&br&&br&跟这些二代接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上层,了解到了联姻,了解到了很多以前我这个层次不可能知道的事儿。那时候我才深深地发现,由于阶级的不同,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职业带来的回报的期望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后来辞职是因为我家穷,我想要找更多的钱,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钱,并不是事儿。单位给他们租的房子他们不住,自己租的小洋楼。当时有个事儿,是这样子的,一起来的志愿者还有一个是山东某大学的普通孩子,他一个人住我们单位租的三室一厅,其它条件好的孩子都去花园洋房了。他明显放不开,我看得出来他的自卑和不自如。其它家庭不错的子女每个月光是交际的费用,都够他两三个月的工资了。&br&&br&说句很难听的话,来我们那儿实习过的二代们,哪怕是人走了,我们单位还是有一些人对他们有跪舔的感觉,我有没有呢,不算跪舔,但是到了北京,总想要去交际一下。&br&&br&那个打篮球的志愿者给我说了下面这段话,大意如此:“我们家有钱,我不愁房子车子,考上公务员,我不是为了近几年能赚多少钱。我是为了在我40岁之后厚积薄发,我的子女会在我的肩膀上走得更远!我父母并不期望我能在里面很快地有很大的权力,只要我下半辈子过得好就是了!”&br&&br&但是,穷人家的孩子,耽搁不起!&br&&br&2000多元的工资,3000多元的工资,并不是穷人家父母的期望值。&br&&br&我跟这些非正式员工的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候。我是自卑的,他们的零花钱是我工资的好几倍,他们也都挺懂事的,基本上不用我AA,说句实话,我很羡慕他们有这个谋取政治前途的资本,如果我有这个闲钱,我也不会出来了。&br&&br&80年代的时候,胡书记和赵书记大力提拔了很多平民干部,推进当时的干部年轻化,胡温也从此冒了出来,那是大幸。今日之中国,太平盛世,阶层流动很小,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在政治场上走很远,比以前难很多了。不是不鼓励穷人家的孩子去当公务员,如果你有其他更好的赚钱机会,你去其他的吧,听说华为阿里腾讯知乎还有其它金融公司挺赚钱的。&br&&br&政治上的竞争,很难不加入家庭背景的因素。&br&&br&我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出来读了大学之后,返乡考公务员的,他们大多数都没啥经济上的压力,这是他们可以轻松前行的动力。&br&&br&我跟很多志愿者,非正式编制的志愿者接触的时候,特别是在酒桌上,其他的朋友打电话来了,很多人会说:“我在跟某科长、某处长喝酒呢,喝完了来找你!”你看出这种优越感没?&br&&br&你们还记得夏某峰案吗?为什么夏俊峰必须死!因为他伤害的不是那几个城管,如果不杀,全国的城管谁还去认真管理!我老大给我说过一句话,然我深思:“你不要害怕,你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集体支持着你!”&br&&br&私营企业,除了搞小团体,有什么共同利益?&br&&br&从封建王朝诞生的那一刻起,我就佩服那些上层的统治集团,他们总是给你无限的幻想,虽总不能让你如愿,但是会让你死心塌地为他们服务。他们给了很多贫民子弟翻身的机会,这个途径叫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r&&br&我前面写过一个公务员,一个我敬佩的年轻公务员,他零花钱有三四万,他把自己的工资都捐给了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我们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有这个底气吗?并没有。我们要养媳妇儿,我们要买房子,买车,我们没闲钱,我们的情况很具体。&br&&br&如果按照理想化的话,中产阶级的孩子去当公务员的会更合适。他们四十岁之前不用考虑去努力挣钱,四十岁之后,钱自然回来,这话我不敢说太明白,可能答案会被删。&br&&br&我问过我的老板,(他父亲也是小干部,母亲是医生,我跟他关系很好)他当公务员,当了领导,最大的收益是什么。他说,“我房子车子都是父母买的,工资卡从26岁之后就没有动过了,老婆的钱用作日常开支就足够了。我中午吃饭在食堂,晚上有公务接待,看病也不要什么钱,孩子进了最好的学校。我也有一些同学身家上千万了,但是开同学会的时候,他们最敬重的人,除了老师,还是我!”&br&&br&他出来工作的时候,工资是1000元出头,天天在乡下跟50年代出生的老干部喝得天昏地暗,据他说很苦,但是值得。&br&&br&十多年后的去年11月,他成了副厅,我很为他感到高兴。但是外界不了解的人谁又知道,他家庭给他的支撑呢?他能一心一意搞工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的父母、他的妻子给了他坚强的后盾。他背后的付出,很少有人能看见,大家只会说,“肥头大耳的傻子”,估计那些人是嫉妒吧。据我观察,很少有完全不努力的一些人口中的傻子还能坐上大官的位置的。官员的形象被很多没有当上官员的人妖魔化了。&br&&br&看得见的,是公务员的工资,&br&看不见的,是一些衙门丰厚的回报,&br&更多的是,隐形的资源。&br&&br&比如说尊重。&br&&br&企业里面的销售总监,不管你曾经有过多少牛逼的销售技巧,给公司创造过多少利益,有一天你不再创造利润了,老总会让你离开;&br&&br&公务员的世界,你并不需要创造多大的利益,你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只要不站错队,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上都能往上爬。&br&&br&最核心的一点是我最近才领悟到的,企业里面的关系厚度远远低于公务员世界。企业里面的员工有啥同盟?反老板同盟?涨工资同盟?两个企业之间哪怕是合作,签订合同的两个人也很难维系,甚至是多年之后不认识了。&br&&br&而公务员世界,兄弟单位,同级单位,很多都因为有过来往,而成为了日后的政治同盟,毕竟有个词语叫同僚!整体来说,企业里面的关系是比体制内脆弱的。毕竟,企业员工里面的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工作的寿命有限,而公务员系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br&&br&不管有多少人黑公务员,还是不能阻止人们去考公务员,我个人认为,公务员最适合的人群如下:&br&1:不需要为钱而愁的人&br&2:权力欲重的人&br&3:耐得住寂寞的人&br&4:没有太专业技术的人&br&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br&6: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人&br&&br&知乎上现在潜水的某个人人,40年后,很有可能住进了中南海,我们拭目以待.&br&&img data-rawheight=&640& src=&/v2-58bd3a32eb42b_b.jp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58bd3a32eb42b_r.jpg&&&br&这是另一个感悟吧:&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5894&/span&&span class=&invisible&&7768/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是个高尚的公务员,个人表示比较佩服。&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342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196/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这是个人对于当官之路的浅薄见解&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128&/span&&span class=&invisible&&6841/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p&&a href=&///?target=http%3A///r/nju9uaLEEWptKebab24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nju9uaL&/span&&span class=&invisible&&EEWptKebab24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我考那个单位是为了我的家人和我前女友的期待,等我进去了接触了一些人,我才发现为什么那么低的工资,他们也愿意来。 我们单位是一个处级的单位,单位内正式编制只有七个人,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二十个左右,其他非编制人员,我们不称作临时工,我们给他们…
&p&我决定好好给你回答一下。我行测不管难度高低,从来没下过70,最高的时候四川省考84.8。开始一直偏科,导致总分不够用,后来钻研申论也很有心得,后来给人讲课,已经帮很多人上岸了。自己也考过国考、省考、副科级遴选考试,都成功守擂。因为给人培训的原因,也见过各种情况,结合我见到的情况给你分析一下原因,以及说一下我的一些经验。&/p&&p&&br&&/p&&p&有很多人邀请我回答申论部分,我写了一个星期,现在写好了,有兴趣的可以看&/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李付泉:如何在十五天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提高申论水平?&/a&&/p&&p&面试在这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回答问题时如何快速的理清思路。? - 李付泉的回答&/a&&/p&&p&&br&&/p&&p&另外QQ群终于续费了,可以加群讨论。&/p&&p&一群 &/p&&p&二群 &/p&&p&三群&/p&&p&千万记得写验证“知乎”,否则不会通过的,主要是啥人都进来,轮子都遇到过&/p&&p&&br&&/p&&p&上面有人晒成绩单的,我也晒一个&/p&&img src=&/7d3e9d369c54f11444cda5ae4788349c_b.jpg& data-rawwidth=&549&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7d3e9d369c54f11444cda5ae4788349c_r.jpg&&&img src=&/eee2b28f73a494d4259e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eee2b28f73a494d4259e_r.jpg&&&p&&br&&/p&&p&&br&&/p&&p&
长文。说到长文,我想起一件事情。曾经我在QZZN上发过一篇长文,详细讲解了行测、申论和面试的复习准备方法,三万多字,现在我写给你的东西也是大多以这个为基础。后来我一个同事问我考试经验,我把帖子翻出来让她看,她说“哟那么长,干脆我不看了,你直接给我说吧”。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公考准备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如果连看人家现成的经验都懒得看,很难指望他能自觉的有方法有步骤的去复习。&/p&&p&用一句话来概括:&b&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b&。&/p&&p&共勉。&/p&&p&&br&&/p&&p&&b&一、要分析行测不能提高的原因&/b&&/p&&p&
行测不能提高,总体而言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硬性方面,即基础,甚至智力水平。行测主要考察语言能力、数学运算以及逻辑思维,基本不涉及大学的知识,但是高中及以前的基础越好,行测的天花板会越高,这一点在数学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楼上有人说数学不能丢分,都是送分题,但是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人数学从小学就不及格,更别说做行测的数学了。行测数学的确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初中数学,但是这个数学不是仅仅要求掌握公式,更考察一种数学思维能力,而很多人真不具备这种能力。当然语文也可能不知道某个词的意思,这个只能靠积累,也属于天花板,很难短期提高。另一个是丢了“不该丢”的分,还不自知。我曾经问过很多行测不好的人,“哪个板块感觉困难,哪个感觉比较好”,回答往往是一致的,数学和资料分析不好,语文逻辑还行。实际的结果看,他的语文逻辑两个版块都错了15个左右,如果按照0.6分一个计算,仅这两项就丢掉18分;加上数学不会做,资料分析按照顺序做不完,常识题复习了也白搭,基本上行测不及格就很正常了。这种“感觉好”,是因为他觉得语文逻辑好歹我会做,而数学完全看不懂。但公考作为淘汰性考试,不是要考某个分数线,而是要考过别人,所以感觉好没用,这个部分有竞争力才是王道。&/p&&p&
所以这样就能了解了,很多人一方面硬性的东西比较差,数学不好,常识抓瞎;而在“智力”和“能力”范围内的:例如语文、逻辑、资料分析,又不能做到精益求精,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正确率,总分当然没有优势了。我想强调一下,资料分析绝对不是“硬性”的范畴,资料分析首先不像数学那样难,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步骤、给足够的时间你一定会做;其次资料分析答案不像语文那样有时候感觉模棱两可,你算出来了就一定是唯一的,这种题你有什么理由来错?我一直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该拿满分的,事实上我在正式考试的时候真的做到过,你也一定能做到。&/p&&p&
因此,对于数学天生不好的人而言,语文、逻辑和资料分析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语文逻辑不存在像数学那种讲了都不懂的情况,是完全能够通过不断精细化复习来大幅度提高的。剩下的数学可以依靠抓住重点的方式,练好掌握几类常考的题型,其他的听天由命;常识题其实也不是完全都考背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会考察对马哲的运用、诗词俗语的类比,以及可以用常理推断的法律题;此外再在网上搜集一下去年和当年的时事政治常识复习一下即可。&/p&&p&
反过来讲,我们按照板块逐一分析我们的竞争力,常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面临同样的境况;语文逻辑资料分析不存在天花板;数学是有天花板,我就复习那么几个类型抓5分。这样看起来,和顶尖高手相比,唯一的天花板就在于数学那10分,但是如果能每个部分做到极致就已经很有竞争力了。关键在于你在没有天花板的语文逻辑资料分析上,能不能成为顶尖。数学拖后腿已经拖到蛋上了,别的部分要是不能成为顶尖,就真没救了。&/p&&p&&br&&/p&&p&&br&&/p&&p&&b&二、整体的注意事项&/b&&/p&&p&
以上是为了论证一个道理,对于大部分数学较差的人,语文、逻辑和资料分析应该成为复习的重点。当然对于数学好的人,如果行测都还不理想,百分之百是再这三个部分出现了不该有的问题。&/p&&p&&b&1.做好统计&/b&&/p&&p&
统计内容包括正确率以及每个部分的时间。这个工作其实非常重要,有人觉得稀里糊涂总是做不完,有人觉得浑浑噩噩不知道哪个部分拖了后腿,靠这个办法都能得到答案。&/p&&p&
这是我某一次考前复习对做过的试卷进行的统计。&/p&&img src=&/fffe04077bcba8e61e3561d7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fffe04077bcba8e61e3561d7_r.jpg&&&p&
我高中班主任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多年的学习生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你可以来问我学习方法,但是你别问我:化学该怎么学?我的化学成绩为什么不能提高?”因为如果你问这么宏观的问题,说明你对你自己的问题没有进行思考,没有进行细化。很多问题一旦细化,你不用请教别人就能找到解决办法。而这种统计,就是为了找到原因,统计越详细,原因也会找得更细,相应的对策也会更有针对性。&/p&&p&&b&2.一些细节习惯&/b&&/p&&p&&b&
行测题量大,所以细节其实很重要。 第一&/b&,每次做题我都会高度仿真,考试是个什么状况我就会模拟什么状况,例如机读卡的墨团,平时练习的时候就在试卷上涂上。&b&第二&/b&,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题干里面说了几层意思、问题是什么,都养成习惯勾画一下,很多人说这道题是我粗心了,那道题是我粗心了,就不以为意,其实减少粗心也是一门技术活儿,你总结一下,粗心其实也是会有类型的,再说了,考试的时候本来有些问题就问得很绕,比如逻辑部分的“以下哪个选项最不能支持以上结论”,很容易看错的;再比如,资料分析里面,材料中很多条件就很容易混淆,勾画下来,动笔计算前结合题目核实一下是不是这个条件,磨刀不误砍柴工。&b&第三&/b&,对于跳过的题目,打不同的记号,有些题目是完全不可能会做的、有些是已经感觉很接近了但是时间有限只能先放弃、有些题目做了但是拿不准,这样如果最后真有时间回头就能有的放矢知道先看哪些题目。&/p&&p&&b&3.总结&/b&&/p&&p&题海战术有没有用?有用。但是绝对不是大多数人心里认为的那样来用。大多数人只是用题海战术来寻找充实感,通过做题来寻找心理上的安慰。&b&要真正让题海战术得到提高——尤其是语文逻辑和资料分析,全靠总结。&/b&我们做完题,不能光统计各成绩,沾沾自喜或者妄自菲薄就到此为止,应该回头看看每个题为什么会错。对错题原因的总结也不能仅仅限于“哦,这个题是这个意思”然后就过了,应当回想一下,你当时选择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你的思路是错的?因为你做过的题不可能会考到,但是思路是通用的。&b&举个例子&/b&,选词填空里面,有时候上下文是有一个暗示的;或者文段很长,给了你一个语境,这样你不能只选择语法正确的,你还要选择适合语境的;比如有些搭配就是错的,两个选项“驳斥”和“粉碎”,题干里面搭配的宾语是“偏见和谣言”,如果选驳斥,可以搭配谣言,但是不能搭配偏见,所以只能选“粉碎”;有些搭配错得显而易见,但是句子太长,冲淡了主干,再加上给你设置点陷阱,还是很容易选错;有的时候三个空,前两个都是对的,但是第三个是错的,也很容易误导人。&b&再举个例子:&/b&段落阅读里面,有时候考察的是你把握主旨句的能力;有时候考察的是你能否正确分析出题干的层次;有时候选项断章取义、有时候偷梁换柱、有时候画蛇添足。你就要去找出一个个陷阱,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p&&p&
一句话,&b&你必须为你的抉择找到依据。而总结的过程,就是为你脑子里的“依据”在不断的积累。&/b&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纠结四个选项,而仅仅在两个选项之间纠结,而选择的过程往往都是,两个选项翻来覆去的读,最后凭直觉选择一个答案。而这种行为并没有科学的根据。你通过总结,不断总结出出题人设置陷阱的套路、你做错的套路、分析题干的方法,这样你再纠结两个选项的时候,用这些套路一个一个的排除,最终选择出来的才是对的。&/p&&img src=&/fee04a433c031a767fe90c_b.jpg& data-rawwidth=&1381& data-rawheight=&10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81& data-original=&/fee04a433c031a767fe90c_r.jpg&&&p&
以上是我自己某一次考试前复习的总结记录。也许只有我自己能明白在说什么,这个总结本来就是给自己用的。可能你会注意到我有红字标记的,有加粗的,也有字体很大的。原因是这些都是我屡屡犯错的情况,人犯错不要紧,屡屡犯同一个错就不可原谅,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提醒自己,才能让你的总结发挥最大的效果。&/p&&p&&br&&/p&&p&PS:这几天跟一些考生交流了一下,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b&&u&总结很重要,但是这种总结需要整理。&/u&&/b&比如你的语文,暗示没看懂的算一类,搭配错误的一类。你可以把这道题拍下来,然后截图做成WORD版的笔记。上面是一个类别以及你记录的注意事项,下面就是例子。这样以后复习语文就看这个笔记就行了。相当于一个分门别类的错题集。你只有分类总结,你才能记得住。&/p&&p&你是否觉得这样做耽误时间?是否觉得我还有十天就要考试了,没时间这么做,我还是做卷子吧?如果你这样想,就证明你的思路确实有问题。你做这个总结,你就从做题中学到了东西;而你闷头做试卷,有何进步?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想法真的要改变。&/p&&p&此外,有些题,的确是你粗心才错的。但是需不需要总结?需要。比如逻辑里面问:”以下最不能反驳的选项是?“也许你是看错了,也许你看到了但是选的时候选了个完全相反的。但是,它这种问法本身就是个陷阱,就是挖给粗心人的,你跳进去了,是不是该总结?总结多了你会发现,粗心也会有几种原因。这些都是帮助你提高的。&/p&&p&&br&&/p&&p&&b&4.先国考后省考&/b&&/p&&p&
我自己发现的一个小诀窍吧。省考一般比国考简单,但是时间都是120分钟。所以我通常会先做一两本国考试卷,再做省考,这时候你会觉得省考简直太简单。这个道理类似于少林寺的武僧们练功时候腿上帮上砖头,有一天取下砖头发现自己身轻如燕了一样。当然,前提是不管做什么卷子,还是要坚持总结,否则不会有任何提高。&/p&&p&&b&5.做题顺序&/b&&/p&&p&
有人说行测的题量就是让人做不完的,我认为有道理。一方面是题量太大做不完,一方面是每个题分值不同而且题型也有你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所以要学会舍弃,保证重要的、分值高的、你也能拿到的分一定要尽可能拿到,拿不到的嘛,我何必硬着头皮去耽误时间呢。&/p&&p&
所以我个人建议的做题顺序是:语文、逻辑、数学、资料分析。图形推理和常识题最后来做。如果你的数学是那种一道题不会的,数学就相应调整到最后去做。反正最后都属于听天由命型的。&/p&&p&
我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因。&b&首先是要考虑到考试状态的问题&/b&,考试过程也是一个大脑逐渐进入状态的过程,如果一上来先做资料分析这种条件纷繁复杂的计算题目,很容易因为状态不够投入而犯错,而语文相对不那么要状态。然后是逻辑,逻辑兼具语文和数学的思维,相当于是一个过渡。过渡完了就可以开始数学运算了,数学打算放弃的就做资料分析。&b&其次,图形推理最后来做。&/b&因为图形推理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题目,主要方法是靠猜,一种思路一种思路的去试,所以很容易深陷其中,加上本身分值也不是很高,所以往往成为鸡肋:已经试了5种方法了,花了快5分钟了,感觉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了,你说你到底是继续呢?还是放弃?所以放最后,靠运气,对了就对了,不对反正分值也没前面高,机会成本不大。&b&最后,常识题&/b&我之前提到过,常识题并不是全部都考记忆类的东西,也考理解分析的东西,但是放弃原因和图形推理差不多,一是分值不高,二是毕竟常识里面还是很大部分要靠猜测的。反正最后时间不够都是靠猜的,还是放最后去吧。&/p&&p&
——&b&总之,先去做值得做的,分值高的,对自己而言靠谱的。&/b&&/p&&p&&b& 6.复习环节,以及笔记。&/b&&/p&&p&
复习的过程我一般会在考前两个多月开始准备。但是,我说的这个前提是,我有很完整的、完善的复习计划,我很清楚我要干嘛,甚至我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复习成果,而且我有很多笔记和资料。所以如果你没有,可能你的时间还需要更多。&/p&&p&
我说一下裸考的事情。也许有人对我这个时间嗤之以鼻,也许你周围有人告诉你他就是裸考的。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基础不同、目标也不同。你不能因为之前的复习没有效果就认为裸考才是正道,就好像你不能看到隔壁中了彩票,或是思聪老公生下来就有钱而否认你努力工作挣钱一样。你既然靠目前的能力还不能达成你的目标,就只能脚踏实地的想办法提高。&/p&&p&
一般我的复习过程分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专项训练,第二个部分是刷卷子。&b&第一个部分&/b&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只看数学和逻辑里面的推理部分,因为涉及到公式,久了容易忘。这个部分也包括整理一些常识的东西进行记忆。我复习的素材一般都是我自己到处去整理的,从来没有书,因为书其实作用很小,你可以试试。现在整理到了什么程度,我认为我如果自己去编一本教材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步骤的复习过程就有点像以前的单元练习,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练题,练题过程中可能你会发现一些有用的公式和技巧,你记录下来,补充到你的基础知识里面去。&b&第二个部分&/b&是刷卷子。但是可能要提醒你的是,公考刷卷子和高考刷卷子有很大区别,高考刷卷子可以让你在高考中做到很多换汤不换药的真题;但是公考你绝对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只会遇到相同的陷阱,相同的分析方法,但是具体题目你永远遇不到的。所以,还是前面说的,&b&总结,总结,&/b&真心重要。&/p&&p&&b&刷卷子最后一个阶段,我会做真题&/b&。&b&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b&因为每年预测题都有很多,但是预测题一个是因为确实不如真题那么规范,模棱两可的题目会存在,另一个是因为预测题有时候难有时候简单,所以你的成绩也会起伏不定,最终你很难根据平时做的分数来正确评价自己复习是否取得效果。但是真题可以,因为真题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某一次的真题比如你做了70,你起码可以在网上知道那一次大部分人是个什么水平,你的70是个什么水平,你的档次提高了没有。只是有一点,真题毕竟是有限的,甚至你自己就做过很多真题,有的答案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你需要自己把握,这个题你按照目前复习掌握的能力,是否真的会做。比如我遇到一个题,我如果能知道这个题是我掌握的某个公式,那我会认认真真算一遍,即使我知道答案就是A。如果一个题我知道我还是做不了,我还是会按照已经掌握的办法去认认真真算一遍,即使我知道答案就是A,即使我也知道我算了也算不出来,但是我会揣摩我考试时候的想法和做法来做一次。&/p&&p&&b&复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b&笔记里面可以有公式,有解题技巧,有你的心得体会,有你自己粗心犯错的原因。公考半年才一次,每次你都从零开始的话,就好像一壶水每次从常温开始烧半个小时,永远你都烧不开。不断的打好基础,才能保证每次用同样的时间不断提高。我每次开始复习的时候几乎就是看自己的笔记。&/p&&p&
附几张我的笔记:&/p&&img src=&/413e15fc5f206e38dbff24fd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1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413e15fc5f206e38dbff24fd_r.jpg&&&img src=&/e7df4e5c1a5cd53d271daa6aa0149aae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1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e7df4e5c1a5cd53d271daa6aa0149aae_r.jpg&&&img src=&/b2e4adcf2fe4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1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b2e4adcf2fe4_r.jpg&&&img src=&/076d11cf4a3d57114f73b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1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076d11cf4a3d57114f73b_r.jpg&&&p&&br&&/p&&p&&b&7.考前的准备&/b&&/p&&p&
我说过,我一直很追求一种精细化程度。因为边际效应递减,提高十分也许很容易,但是越往上越不容易提高哪怕一分。所以我很注意一些细节。我想说说我考前几天的准备工作。&/p&&p&
其实考试最重要的是“精力”,你需要在考试当天有一个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大脑。所以在考前要注意调节时间。首先是在考前大概一周到十天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按照考试的作息时间来复习,比方说上午9点到11点就做一做行测试卷,下午3点开始写一篇申论。如果你是工作族,那也得严格掐着时间来做。怎么忙里偷闲又还能掐着时间做呢?就是我前面说的,你需要记录你做题的时间,比方说你早上9点开始做一套行测,做到9点23分的时候你被叫去干活儿了,那你就在你做到的那个地方写一个“9:23”,10点32的时候你回来继续做,开始的时候你就写一个“10:32”,做完之后每一个部分用了多长时间仍然能够反映出来。&/p&&p&
其次,调节你的作息。你必须保证考试头天晚上睡眠充足,而且考试当天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选调生班干证明盖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