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怎样我们如何做到文化自信信

当前位置:&>&&>&&>&&>&
楼宇烈:怎样培养文化自信
  楼宇烈一直在倡导文化自信。楼宇烈认为,要达到文化自信,必须先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文化自信缺乏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以文化来立国的国家,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产生了误区?楼先生认为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一直存在着误读,因为近代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乃至丧权辱国的境地,一般国民都丧失了文化的自信心,反省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把儒家的主体文化礼教说成是吃人的礼教;另外,传统文化流传既久,真意渐失,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人们丧失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事实上,中国的礼教对于维持社会稳定非常有意义。当一个民族有良好习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
  楼先生认为,许多人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进展的过程,注重文化的历史性,认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是递进的,后一个时期产生的文化,一定比前一个时期的文化先进。因此,总觉得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文化一定比农业文明的文化进步。中国的文化,恰恰是农业文明时期为主产生的文化。到了近代,世界迈入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的落后性就凸现出来了。我们要赶上世界的潮流,要与世界同步,势必要批判传统的农业文明。
  他指出,文化不仅是时代性的,更是超越时代的,并不是说农耕文化只适于农业社会,而应该看到文化的传承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色,而这种差异性,恰恰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文化都一样,那就无法彼此相互推动发展了。
  文化自信的内涵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觉得这个口号非常重要。楼先生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信心,认可其独到的人文价值,可以让世界共享,为人类文明和谐共存提供思路。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的文明社会。
  楼先生常常讲,中国文化是一种知恩报本的文化。中国古代最崇敬“天地君亲师”,“天地”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亲”是个体生命的来源,代表的是某一类的祖先,而“君”(国)和“师”是教化的根源。中国传统的祭祀是对于万物之本、生命之本、教化之本的感恩与尊敬,内含着一种敬畏与神圣的情感。
  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人在天地万物中是最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那么人自身的提升就是最根本的。所以,明道正谊、节制物欲、完善自我人格的观念深入人心。“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通过对天文刚柔交替的观察,来发现万事万物的次序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人文化成,即通过礼乐教育来改变人性,形成整体和谐的社会环境。
  中国人不仅通过礼乐教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视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其中包含着更深层的意义,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人应该不断向天地万物学习,顺从自然的发展,而不仅是让天地万物来顺从人的意愿。中国文化归根到底,就是尊重天地万物,又要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要建立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这样才会充满活力。楼先生认为,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才会有辨别的能力,然后再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西方两次提倡人文主义,在某种程度上都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联。他们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的价值所在,不会变成上帝的仆人,也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都焕发着光彩。当今西方文明的危机,促使它们第三次向中国传统文化找寻解决的答案。
  昆曲、古琴、茶艺都是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是楼先生的人文理想,中国人借由艺术上通下达,实现对日常琐事的超越,并最终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楼先生不是一个“拒绝现代”的守旧者。用手机看电子书、看电视直播,上网看电影,他都习以为常。而对现代生活的融入,更让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楼先生以身行道,与夫人一道坚持十几年为北大师生开办公益的昆曲与古琴课程,身体力行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笔者博士毕业多年之后,轻抚古琴时仍感念先生传道授业之恩德。
  怎样培养文化自信
  培养文化自信方面,楼先生认为要先让人们深入了解。有了了解,才会真正地认同;有了认同,才会去尊重它,才会有自信。了解也不仅仅在思想层面了解,得通过各种各样的历史和创作来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要走回来,把传统文化的意义、成就在民众中发扬起来,才能让世界人民都看到我们文化的特点、优点和长处,让他们来吸收中国的文化,去充实和发展他们的文化,让世界都来共享中国文化。
  楼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文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就会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人文文化会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如果中国能坚持人文文化,并用人文文化来弥补科技文化的缺失,这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重大的文化贡献。
  楼先生强调,文化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生活样式、信仰习俗。前两者是理念,后两者是实践。理念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会有生命,若两者脱节,理念充其量不过是知识而已。在跟随先生攻读博士期间,最难忘的是楼先生总是穿着中式对襟上衣。他时常用手掂起衣角教授笔者,“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符号,我们不能丢掉这个载体。在一些场合,穿上它,能够唤醒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如果我们能从传统中去寻找那些对今天有启发意义、有鼓舞意义的元素,那么,几千年的文化将是最宝贵的财富和前进的动力。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不抛弃自己的传统。先生认为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是根,只有继承之后才有创造,以此为基础的创新,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楼先生常常讲,中国人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就是要认识到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质,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只有坚持并不断增强文化主体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吸收异质文化的有益养料,滋润、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又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既要有开放接纳、交流融合的雅量,又要有不削足适履、不买椟还珠的智慧和定力,这样才能充满文化自信,在文化精神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李海峰)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任巍)您的位置: >> 正文
观点: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
  刘明华 重庆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如何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名家访谈》邀请重庆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明华谈谈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歌赋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传统文化载体。”
  重庆日报:最近,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少女武亦姝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很多人随之也“拿起了诗词书,背起了古诗词”,对此现象您怎么看?
  刘明华:这是一个好现象。武亦姝的精彩表现让许多观众叹服,引发了人们对古代文化、古代诗词的兴趣,甚至可能带动一波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
  武亦姝颇有点横空出世的感觉,成为文化复兴这股大潮中的时代英雄。她之所以颇受好评,是因为她个人的禀赋,对古典诗词的喜爱,超强的记忆,文雅的台风,都让观众喜欢,觉得一个对古代文学有深厚涵养的人就是这个样。从现在我们知道的材料看,武亦姝阅读记诵的诗词,就是学校教师提供的校本教材,但大多数同学都无法完成。而她因为喜欢,记得多,所以获得冠军也是必然。如果“武亦姝现象”能激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那么《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于助推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会功不可没。
  重庆日报:有人认为诗词歌赋是小众的文化选择,您对此观点如何看?
  刘明华:恰恰相反,我认为在目前的传统文化学习中,诗词歌赋中的精品,应该是大众的选择。去年我完成了国家语委的一个重大课题,系统调研了百年来国人通过课堂接受传统文化的状况。调研的结论很有意思:百年来,国人接受传统文化,接受国学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且主要是中小学课堂,中国人的基础国学知识,绝大部分是从课文中学到的。而到大学阶段,除了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其他学生却基本不再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语文课文中的诗词歌赋,正是大家学习的主要内容。即便是今天,诗词歌赋仍是课文中承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许多喜欢传统文化的读者接触最多的文史内容。可以肯定地讲,诗词歌赋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传统文化载体。
  “中国不仅仅输出家用电器和高铁,中国文化也要影响世界。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自己把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好、传承好。”
  重庆日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意见》的出台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何意义?
  刘明华: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日报:《意见》提到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您认为应如何将传统文化的高雅性与传播的通俗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提高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呢?
  刘明华:这些年,因为中央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一直在开展这方面工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高雅和通俗之间并非判若天壤,而是互相依存和转化的。雅俗共赏本是一种很高的审美追求。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就是如此。一部作品若真能做到大俗大雅,或雅俗共赏,往往就是成功的。它意味着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比如,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内容之一,生活中,喝茶是极为平常的事,可谓俗事,而茶艺茶道,则有文化内涵,且高雅。因为茶艺茶道有仪式,有审美过程,而不仅仅有实用性。生活与艺术间,雅俗共生。文化传播也同此理。要提高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一定要考虑到时代性的因素,考虑到受众的因素,适当地将通俗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重点还是在学制教育。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只是局部完善和补充。
  重庆日报:当今社会,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为何复兴优秀传统如此重要?
  刘明华:这个可从几方面来看。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却发现,个体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道德水平、社会和谐等方面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提升,相反,青少年中各种问题日益显现。其核心是因为人文素质不高,个人修养欠缺,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精神缺少归依。而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内容,可以起到纠偏补弊的作用。
  二是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已是世界瞩目,但我们的文化却没有与我们的经济崛起匹配,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还不够强大。而中国梦的实现,有多重指标,比如经济、军事、外交、政治等方面,而其中“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影响力。一个强国,经济必须是发达的,繁荣的,但经济总量第一,不一定就是强国。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清朝,清政府GDP是世界第一,也照样挨打。在1984年,中英谈判香港回归,撒切尔夫人败在邓小平手下,铁娘子铩羽而归。回国后,她说了句狠话,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只能输出电视机、电冰箱,他们不能输出思想。这是当年她对中国的评价。由此可见,扩大思想文化影响力比单纯输出产品发展经济更重要。三十多年后,中国不仅输出家用电器和高铁,中国文化也要影响世界。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好、传承好。
  三是世界和谐发展的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世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出席孔子诞辰纪念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列举了当下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中华文化的智慧,是可以应对这些世界难题的。中国不但要为世界提供经济发展的方案,还要在世界文明的大合唱中展示“中国声音”。
  “不可能有什么培训班能让人上几天课就成为国学达人的。”
  重庆日报:当前民间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越来越兴盛,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过分功利化、以国学为谋利工具等,该怎么应对这样的问题呢?
  刘明华:在国学热的这股大潮中,各种利益需求也随之出现。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众声喧哗中,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也时有出现。从教育管理角度看,目前还缺少有效的管理。纷乱的培训名目让学生和家长无所适从。市场化的行为很容易将国学教育和培训导入误区。
  对于学生和家长,以及国学爱好者而言,可在选择各种培训时,留心一下各种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情况、课程设置、收费标准,多做一些比较。这样可以避免被忽悠。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一件持久的事,应该是以读书为主,读好书,读好作品,多看多记。少年儿童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多读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上一个培训班,读几天所谓的经,以为这就是国学。不可能有什么培训班能让人上几天课就成为国学达人的。
  重庆日报:有人担心,强调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可能会导致文化本身的倒退,对此您怎么看?
  刘明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是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问题。传统本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内容。只有本身有价值、人们认可的、现实需要的、能经受检验并流传下来的,才可能构成传统,不然,就是过时的、该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比如女人缠足、男人强制蓄发这样的落后习俗。
  传统文化要有生命力,必须完成现代性转型,以适应新时期、新社会、新生活的需要。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并非是文化的倒退,而恰恰是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中国文化历来就具有强大的“日新”精神,反对盲目固守和一味复古。就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形态而言,历朝历代也都在不断地实现文化“现代性”的问题,比如孔孟对原始儒家的发展,经学中一代代人结合当代对前朝典籍的“注、书、释”,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现代性的特质,关键是如何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目前中央对传统文化重视,正在推进的种种措施,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重庆日报:在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方面存在两个极端: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该如何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
  刘明华:自大和自卑,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中国自十九世纪以来,在文化上的表现多在二者间反复。要么全盘西化,要么闭关锁国。这都是文化自卑和落后的反映。
  目前中央对传统文化重视,正在推进的种种措施,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因为中华文化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在世界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有自信才能有开放的胸怀。中国历史上,凡是盛世,都是气魄宏大,在思想文化上开放包容。典型如汉唐,佛教是地道的外来文化,其来世的思想,与本国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本不相容。但自汉传入,到唐代就被中国化,产生了佛教中国化的代表“禅宗”,最后,儒佛共生,还与道教三教并立,成为中国文化核心内容之一。这是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在其他文化史上,罕有这样的案例。
  所以,我们既要理直气壮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从而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重庆日报:文化只有真正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有活力和生命力。在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刘明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包括读传统文化经典,还有众多内容。尤其包括在生活中的传承。文化本来就蕴含在日常生活之中,所谓“洒扫应对”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离开生活之外的文化,读书也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形态其本身就是生活。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节约、感恩自然等思想本身就体现在生活、生产的各个细节之中。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将典籍思想落实到生活、生产的实际,这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点立足点。因为中国文化历代重视“实务”,躬身实践。
  访谈视频、精彩花絮,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理论头条APP。
[] [] []
[责任编辑: 李海岚]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重庆正事儿”,戳一戳就知道重庆的大事儿!我们如何做到文化自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们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刘仰:历史传统是文化自信真正源泉
“新文化运动”由于必须面对救亡图存的紧迫任务,导致短期实用性占据上风,因而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中之一便是过于强调西方文化的有效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已不同于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倡导者。但一个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即对传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应如何思考其对当下的意义呢?
一百年前由知识精英们开启的&新文化运动&面临一个严峻现实,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变后,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境地,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此前,中国社会的精英们虽然有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举措,先后希望在器物和制度上学习西方,但都不成功。于是,&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唤起民众,获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不过,&新文化运动&由于必须面对救亡图存的紧迫任务,导致短期实用性占据上风,因而留下了一些遗憾。其中之一便是过于强调西方文化的有效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在全民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中,产生了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以及对自身传统文化自信的削弱。
如今,经历了百年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曾经缺乏真实体验的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较为深入的实践。同时,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病也清晰地呈现在中国人面前,使我们终于有机会冷静反思百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得失。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中国重新树立文化上的自信。在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后,建立文化自信是每个国家的必然。欧洲的英国、法国当时如此,新兴的美国如此,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同样如此。
当今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再也不是病急乱投医的手忙脚乱者,五千年悠久历史正成为我们获得文化自信的源泉。对于中国这样历史积累极为丰富的国家,从自身文化传统寻找文化自信的基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源自传统文化的骄傲适用于当今和未来。当全人类都面临西方文化难以解决的困境时,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为当今世界的种种难题找到解决思路?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已不同于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倡导者。但一个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即对传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今天的中国只有把传统文化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才能通过深刻的比较、鉴别,发现传统文化真正的精华和价值,从而为我们长久地建立文化自信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是北京知名学者)
责任编辑:齐鲁青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