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领导力与个人发展做借发了个人的隐私图片到工作群要怎么办?

测量队到村里量我家房 为啥? 政府要给你发宅基地证 真好!(图)( 01:49:00)_网易新闻
测量队到村里量我家房 为啥? 政府要给你发宅基地证 真好!(图)( 01:49:0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村里来了测量队,量我家的房子,这难道是政府在为某些工程拆迁做准备?”“村长打电话说让我回去,说是要测量宅基地,让签字,你们知道这是为啥吗?”……近日,运城、阳泉、临汾等地多位读者致电本报,说村里进驻土地调查队、测量队等,量地、登记房屋,引起农村居民种种猜测和不解。
  为啥量地?要干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有人来量地村长打电话让回去
  10月15日,在太原市一家餐饮企业当厨师的赵中华接到老家村长打来的电话。“你快回来吧,村里现在量地了,你家院子的测量结果,得你回来签字才能行。”电话那头村长的一席话让赵中华一头雾水。正值午饭时间,一边炒菜一边接电话的赵中华没有搞清楚量地的原因,就先匆匆挂了电话忙活手头的事情。
  赵中华的老家是霍州一个人口不足500人的小村,离市区偏远,祖辈靠天吃饭。近几年,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到了学龄期的中年群体,也都搬到了镇上或市区居住谋生,如今村子里长期居住的基本都是些老年人。下午休息时间,赵中华翻着电话本给村里几家亲戚打了电话询问量地的事,由于大多数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几个电话下来还是没有弄清楚原因。随后,赵中华致电本报,试图通过媒体帮助,得知量地背后的政府意图。
  和赵中华的经历类似,国庆节从省城回乡探亲的李先生,也被亲戚朋友们问及村子里正在量地的事情,早有传言说有道桥工程要经过该村,可能会涉及征地,村民们把量地和将来征地补偿的事联系到了一起,可让乡亲们不解的是:为啥家家都量?
  回应:这是在进行权属调查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身份证”发放做准备
  针对多地读者反映的情况,本报记者采访相关基层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得知,这是目前正在我省全省范围推进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百姓看到和猜测的,正是确权发证前的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这是为下一步发放相关证件做前期数据核实准备。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一年前,忻州农民刘宝牛从电视里看到这一利好国家土改政策提出时,一下子联想到了几年后自己那块靠近马路的3亩玉米地,通过市场交易说不定能换来百八十万。到时候给在太原打工的儿子买套楼,剩下的钱再把老院子修整修整。政府释放出的土地改革红利信号,让很多像刘宝牛一样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看到了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土地上市交易,先得明确土地权属,而且有社会承认的“身份证”,其实早在2011年,我省就启动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通知,决定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同年,我省启动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到2013年底,全省28242个行政村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发证宗地数为111791宗,已发证宗地数为110103宗,发证率达98%。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摸清了,接下来我省在全省范围开始进行了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为下一步农村土地入市交易做准备。据悉,我省农村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从2013年启动,目标是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今年,正值权属登记工作全面开展的第一年,省国土厅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完成宅基地调查面积61.6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完成调查面积55.03%。
  政策解读
  集体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权益才能更好保障
  疑问一:政府为什么要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
  权威解答: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为了让农民吃上财产权定心丸。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集体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权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这也是我省建设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前提。我省启动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后,政府通过委托有资质的测量队伍进村,这样每个村有多少土地,通过确权工作一目了然,这也建立了一本我省的农村集体土地账本。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疑问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范围包括哪些?
  权威解答:主要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
  疑问三:集体土地确权,和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有啥关系?
  权威解答:集体土地确权之后,村与村之间的土地权属清楚之后,我省于2013年启动了农村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两种确权是递进关系,总体底数摸清之后,为下一步细化确权发证做准备。
  疑问四:宅基地测量,最后结果谁说了算?
  权威解答:目前,百姓看到的量地,是农村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之前的权属调查。政府出钱给老百姓测量清楚宅基地准确信息,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此项工作由地方政府牵头进行,测量队伍在进村之前,要贴出村民告知书,村干部等要先期进行政策宣讲。每一处宅基地的测量结果,户主及四邻全部签字确认之后才算生效。如果有纠纷,户主和邻居各执一词,需调解达成一致,签字确认之后生效。
  疑问五:这一过程中,百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权威解答: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中央的明确要求,目的是确认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凭证管地用地。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今后在办理征地手续时,必须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为前提;在征地拆迁时,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证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为补偿依据;进入市场流转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经过确权登记;农用地流转要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做好衔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涉及宅基地调整的,必须以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要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土地整治、农用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各项重点工作相挂钩。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关心并清楚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情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同时,此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到的每个权利人都应积极支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指界、签字盖章等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负责人:
  宅基地确权调查一定要本人签字认可
  问:测量调查费用是百姓掏吗?
  答:整个测量调查工作全部是政府出资,不用老百姓花一分钱。
  问:有群众反映,自己在外地打工,老家宅基地面积清楚,测量时户主签字可否让亲戚或邻居代签?
  答:测量调查队伍进村之前,都要求提前告知村民。测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户主不在的情况,有些户主嫌麻烦不愿意回乡配合。宅基地确权调查是为下一步发放确权证书做准备工作,一定要本人参与进来亲自签字认可。
  国家、省关于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有关规章、规定
  1、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2、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号)。
  3、日山西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 《山西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方案》。
  4、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又联合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号),明确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工作范围。
  本报记者 要维维
  作者:展开调查采访。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民主生活会发言发言材料汇总共17篇(领导班子11篇、个人6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民主生活会发言发言材料汇总共17篇(领导班子11篇、个人6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2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的位置:
不雅图片竟发到党政工作群?!纪监报公布案例批“一些党员干部不把生活纪律当回事”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康潇宇
生活纪律同样是党的纪律,是要坚决遵守的。这些踩红线、破底线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查处。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干部不把生活纪律当回事。有的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有的酒后打架滋事,有的沉迷于扑克、麻将等娱乐活动,还有的殴打妻儿父母……
有些不当行为看起来似乎是小事、私事、家事,但实则影响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透支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生活纪律同样是党的纪律,是要坚决遵守的。这些踩红线、破底线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查处。
查处类型一:
追求低级趣味
案例一:日晚,江西省万载县某酒店老板李俊邀请在杭州工作回万载探亲的同学黄外斌吃饭,并邀请曾令平、邓小明、陈宗奎、辛集斌等10多名同学作陪。晚饭结束后,李俊给黄外斌在宾馆开了一间房,之后,曾令平、邓小明、陈宗奎、辛集斌4人开始在该房间内打每注20元的万载麻将。当晚,4人打麻将的行为被县纪委、县公安局联合督查组发现。
经万载县纪委审理认定,曾令平、邓小明、陈宗奎、辛集斌身为党员干部,在业余时间追求低级趣味,参与以钱为注的娱乐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决定分别给予曾令平、邓小明、陈宗奎、辛集斌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二:日,湖北省英山县孔家坊乡政府副主任科员程钧,将他在其他微信群里看到的淫秽图片转发给孔家坊乡个体老板汪某某时,错发至有500余名党政干部的“微政英山”工作群。英山县纪委发现后,迅速介入调查,在问题发生18个小时内,对程钧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监察局对其行政降级,并对其通报曝光。
点评: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常常检身,时刻警醒。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却把自己的身份抛在脑后,完全丢掉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对一些不良风气缺乏抵抗力,对一些消极不健康的活动趋之若鹜,娱乐变味儿、爱好不雅,纵情于声色犬马、沉迷于纸醉金迷。
据宜春市纪委工作人员介绍,该市2014年就出台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以钱物为注娱乐活动的通知》,然而万载县的这几名党员干部却无视规定,顶风违纪。案例二中的干部情趣之低俗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试问,拥有如此生活情操的党员干部,如何能对党的事业抱有高远志向?
链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 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查处类型二: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案例一:日下午,江苏省金湖县塔集镇养殖场场长丁建华酒后乘坐农村公交车从金湖县城回家。当公交车行驶经过塔集街桥头到桥南商联超市附近时,丁建华埋怨司机没有在桥头停车,并要求司机将公交车倒回到桥头好让他下车,被司机拒绝。丁建华随后与司机发生口角,进一步发生肢体冲突,其间丁建华的衬衫被撕坏。丁建华没有接受塔集镇派出所民警的现场调解和众多围观群众的多次劝解,阻止司机继续驾驶,要求司机赔偿经济损失200元,并威胁说要找社会上的痞子殴打司机。
丁建华在公共场合不注意党员形象,语言粗暴,拒不接受派出所民警的调解和周围群众的劝解,阻碍公共交通正常运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查明事实后,去年5月6日,塔集镇纪委对其立案审查,5月31日,给予丁建华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二:王文俊为江西省金溪县农机局职工。2016年10月,蔡青调任县农机局局长后,按照日局长办公扩大会议将王文俊由监理股调至培训股工作的决定,要求王文俊将个人物品搬离监理股办公室,但王文俊以各种借口拒不执行。日,王文俊在搬离个人物品至培训股办公室期间,与蔡青发生争执并殴打蔡青,造成蔡青软组织挫伤。王文俊身为中共党员,不服从局党组织工作安排,违反工作纪律;殴打单位主要领导,违反生活纪律,在全县造成不良影响;日,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王文俊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并建议给予其行政降级处分。
点评:党员干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酒过三巡就忘乎所以,一言不合就动手打架,对领导安排不满意就武力解决,如此霸道,党员干部的形象何在?纪律性何在?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长期以来个人利益至上、特权思想严重、法纪意识淡薄。党内是讲纪律、讲规矩的,容不得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的江湖行为。像这种在公共场所败坏党的形象的基层党员干部,发现一个处理一个,有一次处理一次,严格执纪,绝不手软。
链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查处类型三:
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案例:2016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孙某某及其妻子林西县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工作人员尚某某,因看护孩子问题与孙某某的母亲产生矛盾,在小区楼道内对孙母实施扇耳光、脚踢等殴打行为,且对周围群众的劝阻置若罔闻。殴打行为被人录制下来发到网上,引起一片哗然。同年9月4日,林西县纪委对二人作出处理:孙某某、尚某某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公职人员,殴打其母亲(婆婆)的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给予孙某某、尚某某开除党籍处分。
点评:打人已属不对,打老人更是有违人伦,打自己亲生母亲(婆婆)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而案例中的2名党员干部别说弘扬美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了,简直就是寡耻鲜廉、大逆不道、行为无下限的恶人。对待自己的母亲尚且如此,又如何能善待群众?为人为子都不合格,更遑论党员的标准、操守。这样的人,踢出党员队伍是必然!
链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九条 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本文转载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原标题:生活中道德不能失范。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乡镇驻村干部个人工作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乡镇驻村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个人工作总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隐私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