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资产管理公司154亿资产减值对财务状况有何影响

格力电器:2016年盈利154亿 拟10派18元 _ 东方财富网
格力电器:2016年盈利154亿 拟10派18元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格力电器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083.03亿元,同比增1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21亿元,同比增23.05%;基本每股收益2.5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0.41%。公司拟10派18元(含税)。
  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083.03亿元,同比增1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21亿元,同比增23.05%;基本每股收益2.5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0.41%。公司拟10派18元(含税)。从持有市值和基金持有只数看,格力电器取代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共计297只基金持有该股,占流通股比例的6.07%。  【相关报道】    4月26日晚间,格力电器预披露年报:2016年实现净利154.21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18元(含税),按照公司总股本60.16亿股计算,此次格力电器的总分红额高达108.28亿元,分红金额创出历史新高,股息支付率高达70%。  而作为格力电器的前十大股东,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此次分红可获得税前收入7977万元,同比增长20.9%。资料显示,截至日,董明珠持有格力电器4431.85万股股票。  今年1月以来,格力电器利好不断,股价从1月13日24.16元上涨到今日的33.43元,涨幅高达38%,3个月市值增长近600亿元。就在上周格力电器股价盘中一度冲上34.18元,市值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分红方面,格力电器一直都表现得相当慷慨。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甚至还以此来怼小股东。当时在收购珠海银隆的问题上中小股东与管理层意见相左,董明珠现场直接放话:“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  历史资料显示,自董明珠2012年就任董事长以来,格力电器的分红力度逐步提升。下面来看看格力电器这几年是怎么“发红包”的。  2013年,格力电器净利润74.46亿元,现金分红30.08亿元,股利支付率40.4%;2014年,格力股利支付率提高到63.31%,当年142.53亿元净利润中90.24亿元被用于分红;2015年,格力电器虽然遭遇上市以来的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但格力仍提高了分红比例,保持了90.24亿元的分红金额,股利支付率达到71.48%,同时股息率达到历史最高,超过8%。  据统计,算上这次的分红金额,“董明珠时代”,格力电器累计分红超过363亿元。而董明珠本人也在历次的分红中获得了超过2亿元的收入。(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DF14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网闻博评:为何人人都在闹“钱荒”?(原创首发)--强国社区--人民网
网闻博评:为何人人都在闹“钱荒”?(原创首发)
我是公社小社员
&&&&来源:&&&&&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中国文化独有的历史沧桑感,使得人们的精神境界历来比较旷达,特别是对财富金钱和功名利禄一般也都看得很淡。就像曹雪芹老先生《好了歌》的醒世规劝:“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人民网强国社区(.cn)  然而,所谓世人皆醉人生如梦,大梦谁先觉?自中国人与市场经济国际潮流接轨以来,全民“向钱看”争先富的追赶狂热,似乎比“拜金主义”的西方富人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到现在,人人还都为收入差距而慨叹,个个还都为钱少而恐慌。更为忧心的是,这样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是个尽头?我们不妨先来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人民网强国社区(.cn)  【1】中石化154亿资产减值之谜:为私有化埋单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据理财周报日报道,净利润707亿,史上最高,增长12.8%。上市第十年,中石化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2010年成绩单。但相比老对手中石油1399亿的净利润、35.6%的增长率,仍显单薄。即使是中海油,2010年净利也有544亿,增长率更是高达 84.5%。“三桶油”相较,中石化增速最慢、惊喜最少。不少分析人士坦言,至少,和此前预期相比,这不是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中石化到底怎么了?答案的关键在中石化突然间大手笔计提的154亿资产减值损失。历年年报显示,2006年以来,中石化每年都计提减值损失,累计计提479.77亿,平均每年计提96亿,而期间中石化的年平均营业利润为611.74亿,相当于平均每年计提掉中石化15.7%的营业利润,对业绩吞噬甚多。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为5年前私有化埋单,62.77亿商誉蹊跷计提。困惑还在于,中石化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点计提如此之大的减值准备?年报披露,中石化最大的两块减值损失是商誉和固定资产。其中,62.77亿的商誉(指收购成本与所获得可辨别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减值损失主要来自石油大明、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石油大明计提了13.61亿,齐鲁石化计提了21.68亿,扬子石化计提了27.37亿。正是对这三家子公司商誉的计提,让分析师们连连说“看不懂”。“计提的62.77亿商誉减值损失很奇怪,这几家被计提商誉损失的子公司是几年前买的。”北京一位分析人士的疑惑颇具代表性。人民网强国社区(.cn)  追溯这三家公司的历史,这笔关于商誉的计提其实根源于由2006年中石化发动的那场声势浩大的“私有化”运动。日,中石化董事会通过斥资143亿现金要约收购旗下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石油大明、中原油气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决议。经一番复杂流程后,中石化顺利完成收购。人民网强国社区(.cn)  5年后,这笔收购到底给中石化带来了什么?2008年,中石化首先对中原油气的商誉计提13.91亿减值损失;2010年对石油大明、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计提共62.57亿商誉减值损失。至此,4家公司76.48亿商誉全部计提完毕。“这说明中石化觉得,要约收购的这些公司盈利能力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后果是,中石化2008年、2010年的业绩被侵蚀了一些。”广州一位资深审计师表示。人民网强国社区(.cn)  【2】国企成高官“摇篮”
高管从政感慨收入差距大人民网强国社区(.cn)据南方日报日报道,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同时,苏树林还将担任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书记。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此前,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苗圩等一批国企高管纷纷步入政坛,让中国政坛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国企CEO”群体。人民网强国社区(.cn)  近年来,像苏树林一样,由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日,世界最大不锈钢生产企业―――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人民网强国社区(.cn)  2007年年底,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调任吉林省副省长,长城电脑掌舵人陈肇雄担任湖南省副省长。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更早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调任海南省长,后任省委书记;广西省委书记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董事长,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曾任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总经理;工信部部长苗圩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上海宝钢老总艾宝俊调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央部委多名首长也曾任职“中”字头旗舰企业主管,例如中国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曾任中国石化总经理,水利部长陈雷曾任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中国侨联党组书记林军曾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总经理叶冬松先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现任河南省政协主席。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从商场转战官场,这些官员身上是否有共同的特征?不可否认,每一个政坛CEO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是不难发现,他们身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年轻、高学历是这个群体的标签。他们大都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上大学、参加工作的,年轻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苏树林生于1962年,陈川平生于1962年,艾宝俊1960年出生,竺延风1961年出生,陈肇雄1961年出生。他们都具有高学历,早在1989年,陈肇雄就已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艾宝俊,硕士,高级会计师;苗圩,硕士,高级工程师;竺延风,浙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他们从企业家转变为政治家的路线,也是有章可循的。首先,他们从政前,早已有从国企过渡到政坛的迹象,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早在2002年十六大时就已经是中央候补委员,而苏树林、陈川平是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他们走向政坛,大多是从地方的副职起步,几年以后逐步转正,例如卫留成、郭声琨。2003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卫留成调任海南省副省长、代省长,2004年2月当选为海南省省长,2007年4月被任命为海南省省委书记。郭声琨,2004年4月从中国铝业公司任上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同年6月,兼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2007年12月被任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他们是杰出的企业家,经营业绩常常让外界津津乐道。从政以后,往往具备新锐的施政理念,他们也因此被公众寄予厚望。但从商与从政毕竟是两码事,如何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是苏树林们必须解答的问题。人民网强国社区(.cn)比如卫留成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谈到:“在中海油的收入与在海南省委的收入,两者差距是非常大的,当初我还以为是小数点打错了。但是感觉也不一样,作为一个地方官,能够给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实事,得到老百姓认可,是另外一种收获。”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表示,国企领导转任政府官员,不能成为政治企业家。因此,他们必须把政府看做是民众委托的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力机构,而不能把政府当做企业去经营,更不能仅仅为政府自身的利益而使其公司化。因为政府行为企业化是一种巨大的风险,这也意味着以提供公共产品为己任的政府更深度地滑入单纯追求效率的泥淖。人民网强国社区(.cn)  “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严重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公司化,不断为了这个‘公司’的利益做出侵害人民利益的恶行。因此,国企领导人转任政府官员必须调整心态,从企业家转变为政治家。诚能如此,则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陈光金表示。人民网强国社区(.cn)  【3】“天价墓地”年年被“炒”后,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据南方日报日报道,“不看了,大通铺似的,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在看墓地时说的经典台词,成为对现实生活的莫大讽刺。事实上,能住上“大通铺”已算奢侈,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又到一年清明,倍受关注的“天价墓地”近日又曝出新的“祸端”。如何才能终结公众年复一年“死不起”的忧虑,又能让逝者“有尊严”?广东各地频出惠民殡葬措施,为何依然有天价殡葬事件发生?在一连串的疑问面前,专家市民齐声呼吁,相关殡葬改革法规不该一拖再拖,是时候该出台了!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墓价对比:不到20年起码涨十几倍。人民网强国社区(.cn)  经营性公墓20年使用期满,广州已开始出现未续租而欠交管理费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欠费墓穴将成为“无主孤墓”?目前尚未明确。“天价墓地”年年被“炒”后,今年的清明时节因“不少地方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满,面临续收管理费问题”而有了新的争议点:墓地只能用20年是否合理?人民网强国社区(.cn)  4月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强调,墓地只是租赁关系,不是产权关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签订合同时,20年是一个期限,20年到期以后,双方根据协议规定执行管理费的收费。霎时,互联网上针对这一“言语”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截至昨日中午12时,单是三家门户网站组建的微博即时交流平台上就有近万条次的转贴,争议之声更是不绝。一则名为《雷人催款单:您的墓位已欠费》的网帖还直言:“活着,买个商品房还有70年使用权呢!死了,花那么多钱买三尺见方的地方安个身,怎么就只剩下了20年使用权?”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墓地没有所有权”令生者也难安。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安迪儿的blog”在微博上哀叹,“生时为房奴,死后做坟奴”;网友“蜜蜂猪”则在自己的空间上说,“城市墓地每隔20年便要被催费一次,否则就要视作‘无主孤墓’,这让死者何安,又令生者何安?”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据介绍,由于很多地方,比如广州的许多墓园建设时间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民政部和各地的相关规定都是在九十年代出台的,因此,20年的使用期限也将临近,可以想象,在未来几年内,公墓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续租问题。民政部有关人士也表示,墓地不属于殡葬基本需求之列,所以并不鼓励大家都要去寻找墓地,也就不属于国家必须要去保障的范围。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民政部日前发布了《遗体火化服务》等七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将从4月5日清明节当天实施。据悉,这是中国殡葬行业首次发布服务标准,将对提升殡葬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产生积极影响。但学者们指出,除了行业标准以外,还迫切需要制定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要的殡葬新法。人民网强国社区(.cn)“死不起”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此前有媒体报道,广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均价早已超越了房价。一块普通墓地售价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而靠近市中心的墓区,墓地价格超过3万元,最高的达几十万元。除了墓穴价格,每个墓碑还需要收取管理费、安葬费等。像彭老太太老伴在银河公墓的墓地,10年前,面积约6平方米花费就将近20万元。一笔账算下来,墓地每平方米均价超越房价的说法并不夸张。价格越走越高,面积却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花了这么大笔钱做了“墓奴”,并不意味着长久拥有,公墓使用20年后还要续费。人民网强国社区(.cn)  【4】网闻博评:“货币化”制造的“金钱黑洞”人民网强国社区(.cn)你看,“中石化154亿资产减值之谜:为私有化埋单”,国企成高官“摇篮” 高管从政感慨收入差距,网友哀叹:“生时做房奴,死后做坟奴”,上述媒体报道,全都和钱多钱少脱不了干系。这就是市场化的结果,更具体来讲,就是市场经济“货币化”的必然结果。所谓市场化,就是让所有的一切都进入交易流通,或者说是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所谓货币化,就是所有进入交易的商品都可以用金钱货币来标价计量。于是,就必然产生出天量的货币,更产生出天量的钞票需求和短缺。货币发行越来越多,面值越来越大,人们反而越来越感到钱不顶花钱不够用,这便是所谓“货币化”制造的“金钱黑洞”效应。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就像从前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分配产品,一旦进入市场经济的产业化与货币化分配,钞票的增多与短缺现象就相伴发生了,这就是所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和“上不起学”的民生之艰。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所谓的私有化。称私有化而不称私有制,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看不到底的动态趋势。而所谓的私有制,仅仅只是私有化的一个阶段状态。因为只有市场化和私有化范围的扩大,私人资本才有更多的牟利空间,广大穷人手中的财富也才能更快地向少数富人手上集中。所谓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就是这个财富集中和转移的表现。否则,像高房价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假若政府通过国营开发公司恢复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私营开发商的房子还能继续涨价吗?即使是“死不起”的“天价墓地”问题,假若政府直接建设一些公共墓园,为社会提供一些免费公益服务,又有何不妥呢?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可自从中国的经济学家批量产生以来,却反倒使社会大众对经济生活越来越看不懂了。而一旦明显感觉到不大对头时,往往就已经“被增长”和“被幸福”了。就拿“中石化154亿资产减值之谜:为私有化埋单”这件事来说,其间的云雾缭绕,肯定不是常人能够看明白和想明白的。再从此前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化改制、上市融资与重组等等,这样一路走来,国营企业就改制成了国有企业。而更多的,则是国有企业又被拍卖改制成了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乃至外资企业。如今,大家都在抱怨收入差距。也难怪,即使是现在的国有企业与原来的国营企业相比,管理层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就拉大了多少倍?更不用说下岗工人与获取了国企改制收益的私企老板之间,个人资产数额差距又拉大了多少倍?因此,媒体和主流专家们总是聚焦于工资收入差距问题,其实是掩盖了私有化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本质。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多年以来,公务员队伍与市民百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资本阶层与工薪阶层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超富阶层与富裕阶层的差距也在拉大。经济结构发展失衡,社会分配格局失衡,最严重的是人们精神和心理的失衡。这其实就是市场化私有化和货币化的恶果,也都是钱惹的祸。人民网强国社区(.cn)  【5】摆脱“钱奴”命运,首先需要精神的解放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市场化私有化的本质,是根源于人类自私自利与物欲贪婪的原始本性。而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就是对原始本性的不断超越,就是群体互助意识和大公无私精神的不断升华。如果任由弱肉强食的资本丛林法则横行于这个世界,若把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和资源,包括土地、山川、草原和水源等等都据为少数人所私有,那么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哪一样不得花钱去买?如此以来,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得有多少钱且买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够呢?难道人生一世,就是为了疲于应付这样的“生钱”、“抢钱”、“圈钱”、“追钱”和“守钱”游戏吗?人民网强国社区(.cn)  遗憾的是,人人平等的文明道德理念,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恪守。“学而优则仕”的尊卑贵贱等级礼教,固然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千年遗毒。而以资本丛林法则加速制造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则是西方先进文化的发明创新。特别是笃信金钱万能和资本丛林法则的精英阶层人士,总认为钱能够买到一切,包括世界上所有的权力。而正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有钱和更有权,所以他们往往坚信自己就是高人一等的贵族。于是,他们便以资本丛林法则的强势,极力地把弱势大众拖入为钱奔忙的游戏场。人民网强国社区(.cn)  自15世纪老欧洲资本列强开始征服世界以来,他们就是在建立和维护着这样的世界资本丛林法则。五百年来,由此所造就的富国与穷国和富人与穷人,其实就是用金钱标准把人进行等级划分的市场化描述。当今的“美元帝国”,也正是通过市场化私有化的资本丛林法则,继续对全世界进行金融霸权统治。在所谓的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金钱纸钞,特别是美元纸钞和债券,只不过是给“钱奴”们量身订做的迷幻饵料。人民网强国社区(.cn)  据说,在古老的原始共产主义时代,社会成员之间是不存在贫富等级差异的,尽管那时的生产技术很不发达。而自从私有制的奴隶制时代以来,就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却使绝大多数人陷入了贫困和苦难。中国人后来创造了“四大发明”,生活富裕水平也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却被自己用尊卑贵贱的等级礼教自我捆缚起来。可当欧洲人学习掌握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及航海技术时,却开始走向世界进行远洋抢掠。那时候,相对于中国人,他们全都是叫花子一般的穷人。有西方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时,当时中国的GDP总量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而且是英国的6倍。可见,贫富差距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因为科技发展落后。而贫穷落后,也并不是因为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西方列强由穷变富的过程和维持世界贫富分化格局的核心秘诀,其实就是强盗式的市场化私有化资本丛林法则。“金钱崇拜,并臣服于这个世界资本丛林法则”,这才是他们制造贫穷和控制穷人的思想魔咒。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直到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才终于砸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的镣铐,才真正成为自己生活命运的主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为国家社会的公共精神价值追求而奋斗,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获得生活的自由和幸福。而如果我们只是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追求而奋斗,那么我们最后收获的,就只能是摆脱不掉的穷困和忧愁。人民网强国社区(.cn)  在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更应有理由和信心排除资本丛林法则的精神流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下,所有国家公职人员,都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不能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当“人民公仆”,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而绝不应是追求个人发家致富的职业。譬如像焦裕禄那样的“人民公仆”,他们会斤斤计较于自己个人的“收入差距”吗?而一旦我们全社会的人,都不过分看重自己个人的金钱财富和收入差距时,钱这玩意,还能奈我何呢?人民网强国社区(.cn)  事实证明,精神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更悲哀。而能否破解市场化私有化的金钱圈套和思想紧箍咒,这个主导权,其实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人民网强国社区(.cn)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李伟)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您好, []|
& 研报 & 正文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中国石化: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未来关注成品油调价
&&&&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0.81元,基本符合我们0.84的预测。总资产增长85.2%,公司PB为1.8倍,对应ROE水平估值偏低。公司计提了约154亿的资产减值损失,为以后发展减轻了负担。&&&&上游:原油产量由2.79亿桶增至3.28亿桶,提高17.6%,天然气增长98.9%,主要是海外资产并入。剩余油气可采储量下降了2%。在资源接替上仍然压力较大。&&&&炼油:原油加工量由1.4亿吨增至2.1亿吨,炼油毛利290.5元/吨,息税前净利1.5/桶,总体来说是很好的,预计11、12年总体上炼油利润下降的可能大,当然还要看国家成品油机制的改革进度和方案。&&&&销售:成品油总经营量增加41.9%到1.49亿吨,10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1.4%,因此未来短期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问题。&&&&化工:生产乙烯905.9万吨,同比增长34.9%。国内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9.4%、12.9%和11.8%,乙烯增长11.8%。11、12年我们预计化工板块的业绩会比较好。&&&&公司确定“十二五”主要目标是:2015年境内原油产量达到4,350~4,500万吨、天然气达到200~24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2.55亿吨;乙烯产能1,250~1,350万吨/年,化工产品经营总量达到5,500-6,000万吨。以此看来,未来5年中石化量的增长还有约40%以上。&&&&投资建议:预测11和12年EPS分别为0.93和0.97元。我们认为从PB的角度估值偏低,建议长期投资者买入,海外资产注入和成品油机制的微调会是公司的股价催化剂。目标价11元。&&&&风险提示:成品油机制执行不严格。
推荐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石化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 疑为可转债铺路-财经网
当前位置: &
个股查询:
中石化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 疑为可转债铺路
本文来源于 日 18:08
中国石化(600028.SH)昨日发布2011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的154亿元大幅减少至58亿元,减幅达62.4%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郝小兵 (600028.SH)昨日发布2011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的154亿元大幅减少至58亿元,减幅达62.4%。
  年报显示,2011年中石化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主要集中于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
  2010年中石化商誉减值损失为62.77亿,11年仅为200万;10年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75.67亿,11年减为27.81亿;10年在建工程减值损失6.44亿,11年减至2800万。
  查阅中石化去年年报发现,公司将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计提了154.45亿元,比2009年的74.53亿多出了79.92亿,这一计提超出了不少分析师的预期。其中,当年商誉减值损失为62.77亿,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75.67亿。而同期仅计提了44.08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只有中石化的29%。
  亿的商誉减值损失主要来自中石化旗下三个子公司:石油大明、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石油大明计提了13.61亿,齐鲁石化计提了21.68亿,扬子石化计提了27.37亿。奇怪的是,这几家被计提商誉损失的子公司是中石化在2006年收购的。
  如此大规模的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有分析人士指出可能是中石化要为自己的炼化业务受油价影响造势,从而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中国石化、2010年固定资产损失为70.98亿、71.33亿元、75.67亿元,均为70亿以上。而2011年减至27.81亿元,相比上年度减少47.86亿元。
  年报显示,中石化11年净利润为717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4%,2010年净利润为707亿元。在净利润增长几乎持平的情况下,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依然为154亿元,中石化净利润将负增长。即使按照09年资产减值损失74.53亿元计算,中石化年净利润依旧是负增长。
  上周五,中石化经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申请获通过。根据中石化此前公告,中石化发行A股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约合47亿美元),期限为六年,票面利率不超过3%。
  记者统计,2011年中石化资产减值损失为近3年最少的一年。在净利润增长几乎持平的情况下,中石化大幅减少资产减值损失,是不是为其后续发行可转债铺路?
  记者就此事采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是好事,但公司是不是为其发行可转债铺路,此事不予评论。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作者: 】
(责任编辑:豆儿)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石化资产管理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