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大德赞叹念佛法门,说念这一句在线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佛,就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呀!诸位同修有何见解!

净空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 - 佛弟子文库┊┊┊┊┊┊┊┊┊┊┊┊┊┊┊┊┊┊┊┊┊┊┊┊┊┊┊┊
净空法师: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
这一句佛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用意就在此地。所以不管说多少法门,佛讲《华严》,最后念佛;佛说《法华》,最后也念佛;乃至于性相各宗,归根结底统统念阿弥陀佛。在中国,禅宗那么样的盛行,我们看看禅门日诵,禅宗用的课诵本,他晚上也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这是祖师大德们真正明白了,真正透彻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所以没有不念佛的。凡是学佛不愿意念佛求生净土的,这是祖师说的话,他的佛法没通啊。换句话说,没有真正明了。如果真的通达明了了,没有一个不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个都是事实。
像莲池、q益大师,乃至于印光大师,这是近代的,年青的时候都是涉猎许多大乘佛法,我们以这个标准来看,他们是别教的根机。但是到了晚年,他们的根性成熟了,将所有一切修学的那些法门全部都舍弃,都放下了,专修念佛法门。这一专呢,就变成圆教了。由此可知,圆顿根机,确确实实我们在历史上所见到的,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养成的。真正觉悟了之后,唯独念佛往生这个法门是真实的,其他的都不要了。为什么呢?绝不愿意再在那上面去浪费宝贵的光阴了,没有一个不专修了。所以莲池大师到了晚年,他老人家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再不搞了;&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自己一部《阿弥陀经》,一声阿弥陀佛,晚年就是这个了。q益大师亦复如是,印光大师也是这个样子。所以真正到成熟的时候,必然是一门专精,这是我们从历代祖师大德那个地方所看到的,回头得越快越难得,越快越殊胜啊。换句话说,将来你往生的品位越高啊。所以佛门里面无量无边的典籍,是接引初学的,因为初学的根性非常复杂,是接引的。真正自己明白了,了解了,觉悟了,所谓觉悟就是真正知道这个世界苦,下定决心要离开六道轮回,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求生净土,要见阿弥陀佛,这个人就是真正觉悟了。真正觉悟了,也能看得出来。从什么地方看呢?他那个样子,一定是一天到晚一句佛号
说实在话,我早年学佛,对净宗兴趣不大。李老师是学净宗的,我在他会下十年,我尊重他,对净宗不毁谤而已,只能做到这个,叫我一天到晚念佛,修这个法门,不行,还不肯干。一直到华严会上,看到佛教等觉菩萨成佛的方法有这一招,我这才一下醒悟过来了,回头再看这个法门,跟从前看法不一样了,才晓得这个法门真正不可思议。佛教等觉菩萨那些理论与方法不是我们凡夫能做到的,教念佛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做得到。换句话说,我们采取这个法门,岂不叫一步登天了!而后才知道,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这个法门,那就是诸佛如来真正的大慈大悲。前面讲了这些,按照你这些根性,你成佛至少要三大阿僧祗劫。所以这些法门之外有一个特别法门,这就是念佛法门。这个念佛法门,这些东西通通可以不谈,都不需要,只要你肯信,你肯愿,你愿意去,这一句佛号你老实念,就成功,万修万人去。这个法门理很深,q益大师这个《要解》里面给我们已经透露无遗了,方法巧妙极了,信愿持名,一生成佛。
佛法没有别的,自始至终就是断烦恼。伏、灭是两个阶段,先要伏,然后就灭了。我们可以说,拿《要解》的标准,等觉菩萨都是伏,到如来果地上才灭了,这个是智慧能力圆满地恢复了。小乘罗汉断了见思烦恼,尘沙、无明统统在。大乘菩萨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破个几品而已,没有完全断掉。可见得他对于见思、尘沙,他断了;对无明,他伏着。所以我们烦恼断不掉,要有能力把它伏住。这个能力,一般通途法门是定力,用定力伏住烦恼。在念佛法门里面用佛号。这一句佛号净念相继,一句佛号接着一句,一句接着一句,烦恼不起现前了,不起作用了。用这一句佛号,这个方法来伏烦恼,比用定功容易。定功必须要修持得到禅定才有这个能力,才有这个受用。念佛人用念佛这个方法比修定容易,换句话说,得到这个受用比修禅的人来得快速,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之处。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全体,都在一句佛号之中。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见到许多一生就专持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他自己晓得他什么时候走,他不生病,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你们刚才同学有问我,自己学佛了,家里老人不学佛,看到很难过,你问我怎么办。那怪你自己学佛不认真,你学佛没有成就啊。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何东居士,就是何世礼将军,这是英国英王封他爵士。何世礼一家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母亲念佛。虽然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毕竟是念过中国的古书,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很开明,家庭里面信教自由,彼此互不干扰,所以他家里有佛堂。他们夫妻儿女星期天都上教堂去了,老太太在家里念佛。老太太度他们一家人,方法实在太高明了。老太太往生,叫他儿子通知他的亲戚朋友,他哪一天走。这个大事呀,家庭里面开宴会。这个时候,他把他儿子媳妇叫过来,他说,我们家庭宗教自由,虽然信教不同,相处非常的融洽。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至少你也跟着大家念几声佛,送送我,算我们母子一场。这很合情合理呀。他这个儿子媳妇小孩跟着大家念佛,不到一刻钟,一刻钟是十五分钟,他老太太是打坐,坐在床上就走了。何将军亲眼看见他母亲念佛,没有病苦,打坐,晓得什么时候走,还跟大家告别。这个事情在香港轰动了一时,报纸杂志里头登了很多,影响很大。何世礼将军看到这个样子,全家念佛了。这就是他度他一家人,你看这方法好不好?我做榜样给你看,这个不是假的呀,这个装不出来的呀,真功夫啊。我们在台湾,看到站着走的、坐着走的,在台北市,李季华老居士,大家知道的。那个旧金山的甘太太那一天在场,他还敲引磬念佛,他做维那。老居士在念佛团,那个念佛团是他创办的。他八十多岁了,他有几个小孩都在美国,就是夫妻两个住在台湾的。他是两个月之前就晓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抽出空来看看这些亲戚朋友,见最后一次面,告别。走的这一天,还征求太太同意。他太太不知道啊,他跟他太太讲,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一个人会不会感觉得很孤单寂寞?他太太说,你要能去,那最好了,你不要管我了,马上就同意了。不知道那天晚上就走了。这个是先征求太太的同意,他太太同意了,没有问题了。到了念佛团,那一天是共修会,他老人家上台讲经,讲了一个半钟点,讲完之后给大家说,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为八十多岁了,讲累了要回家了。哪里晓得,下了讲台,隔壁一个小客厅,他在小客厅沙发上一坐,就走了。那一天甘老居士在场,亲眼看见的。我有一个老朋友,徐醒民居士,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他那个时候是新生报的记者,刚刚学佛没多久,那一天他也参加了这个法会,第二天写了封限时信给我,我在台中,他说真的,一点不假,我亲眼看到的。所以这种境界必须要真正去做。念佛并不是说一天一定要念多少,q益大师在此地没有这样说法,说的是念佛功夫之浅深,没有说念数量多少。功夫浅深从什么地方看呢?心愈清净,功夫就愈深。所以假如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的妄想烦恼还照样起来,那个没用处,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一定要能够看破,要能够放下。这个放下,大家不要听错了,放下不是你把工作放下,不是你把每天的事务放下,不是你把责任放下,不是的。你把心里面的妄念放下,烦恼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放下,是放下这些,心清净啊。刚才说,清净心生智慧。你有了智慧,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你会做得非常圆满,会做得恰到好处。世间人把事情做错了,那是糊涂,迷惑,没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是求智慧。
名一定有实,有一个实体,我们才给它起个名字。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就是依法界全体而起的,因此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全体。诸位要明白这个意思,那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就会恍然大悟。所以有些同修来告诉我,我们现在念这句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念《弥陀经》还不够。你过去学佛念的大悲咒,念的《心经》,那个十小咒,《普门品》、《地藏经》,现在都不念了,那地藏菩萨会怪罪你呀!这个都是用我们凡夫的心去测量佛菩萨,佛菩萨也像我们一样,得罪了要怪你。这个心态,说老实话,对于诸佛菩萨就大不敬。你把佛菩萨看扁了,看成跟凡夫小心量一样,所以这个念头就是罪业,就是造业啊。佛菩萨哪有那么小器!现在我们了解了,原来一句佛号无所不包,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都在里头了,一个也没有漏掉。这个是真正微妙不可思议,所以诸佛菩萨都赞叹阿弥陀佛,诸佛菩萨都念阿弥陀佛,就是这个道理。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
这个名号不但是法界全体,即众生本觉理性。《华严经》上说得很好,情与无情共一体,众生跟佛是一个理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理是理体。理体是什么呢?就是法界体,就是法界全体,是阿弥陀佛。法界全体是诸佛如来,法界全体也是一切众生,法界全体也是我自己本人。这个是真正的事实,所以念这一句佛号,是念法界全体,是念一切诸佛菩萨,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哪有漏掉的呢?决定没有漏失。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够了,什么样的经什么样的论,什么样的咒,都在这一句佛号之中,这一句佛号圆圆满满的都包括了。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多方便,何必要念那么多,念那么杂,念那么乱,没有必要啊。所以说:持名。即始觉合本。
这个事实真的很少人知道。我们起一个念头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始觉,你开始觉悟了。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本觉。本觉是什么?本觉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始觉合本觉,这就是菩萨心。凡夫没有始觉,虽有本觉他不觉。本觉虽然存在,但是在事相上他不觉,这叫凡夫。菩萨在事相上觉悟了,他对于这些道理、对于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清楚了,能把始本合起来,这叫真修,真正修行。念佛这个法门,是真实修行里面最殊胜、最巧妙的一个方法,是任何方法所不及的。念佛成佛。始本不二。
那么什么叫相应呢?在这个地方,我们把相应这两个字意思多少也明白了一些。相应,是与这个理相应,是与这个事实相应。什么是事实呢?法界全体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法界全体的德号,就叫阿弥陀佛。当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理事一如,念这一句佛号当中,有圆满的理,有圆满的事,这就相应了。念念唤醒自己,自己跟法界合而为一,跟诸佛如来合而为一,跟一切众生合而为一,这就相应了。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个佛是真佛,是圆满的佛,念念相应就念念佛了。前面曾经讲过,念佛人相应,就得佛的气分了。有个同学问我,气分这两个字的意思不甚明白,什么叫气分。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阿弥陀佛心很清净,我的心现在一天比一天清净了,就得阿弥陀佛清净的气分。阿弥陀佛慈悲,我现在也慢慢学着慈悲了,那么跟阿弥陀佛慈悲的气分就相应了。如果今天这一段你要是听明白了,那就真的相应了,真的接近阿弥陀佛的气分。为什么呢?始本不二,性相一如啊。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我们念佛的时候,逐渐逐渐体会这个境界,契入这个境界,这就叫得佛的气分。这个理与事真搞清楚,我们对于这个法门,对于一心念佛、信愿持名,就决定不会怀疑。这桩事情真搞清楚了,真搞明白了,疑断掉了,信也就生起来了。这个信是真信,比那个正信还要高一等。通常我们讲正信,现在变成真信了。正信有两种,一种是依圣言量,佛所讲的我相信,我不怀疑。另外一个是经教里面理论明白了,我这个信是有理论依据的,这不是迷信,这叫正信。真信那是跟佛气分接触到了,接触到了才真信,自己真正契入了,比正信又要提升了一层,叫真信了。
这是说明佛的光明无碍。现代的科技使我们知道,光确实有许许多多种,我们称它做光波。我们眼的能力所能够见到的光是很有限的,比这个波度长的我们见不到,比这个波度短的我们也见不到。所以这个眼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无数光波里面只能接收到这一小段。像无线电电波一样,我们这机器不太灵光,只能收到一个频道,其他频道都收不到,这个现象确实是如此。那么佛的光度呢?他是圆满的,这是真正不可思议,他是圆满的,在任何一个频道里面都能够收得到。所以这个光它叫圆光,才叫做无障碍。&约人民言&,这是对我们来讲了,&由众生与佛缘深&,所以众生接触到佛光,佛光是遍照。佛门也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佛法对这个缘字看得很重,一定要有缘。缘深的人,这一生就得度了;缘浅的人这一生都不能得度。但是佛的本愿,是要度一切众生的。缘深的,这一生帮他成就。缘浅的,帮他再加深。没有缘的,要跟他结缘。佛用这种方法,叫普度众生。没有缘的人,这一生当中偶尔听到一句阿弥陀佛,这就结上缘了,生生世世希望把这个缘给他加深,一直到他成熟。缘成熟了,那一生就得度了。我们跟阿弥陀佛,可以说无始劫以来所结的缘,到今天也有了相当的深度,这个深度是不是到了成熟的深度,那就很难讲了。如果要在这一生成熟,我们必须在缘上特别加强。用什么方式加强呢?信愿持名,用这个方法努力加强,这一生当中很可能就圆满,就成功了。所以要懂得,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见到佛光,不能体会到佛对于一切众生的真实功德,都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见不到,所以体会不到。消除业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经里面所说的种种法门,种种的修持,无非都是帮助我们消除业障的。消除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于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呢?业障太重了。清朝初年乾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这个在清朝一代也是很有名气的一位法师,他的著作很多,有几十种,在日本d字续藏里面收集了不少。《观经直指》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观经直指》是《观无量寿经》的注解,他作的),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业障重到这个程度,都没有办法消除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除得掉。这一句话是很不容易说出来的,他对于这些法门,要是认识不清楚,不能够透彻了解,他怎么晓得这一句佛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想求消除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的经咒,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一切经咒力量达不到的,没有办法的,最后还得求阿弥陀佛。那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呢?为什么不去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呢?所以只要一心称念,念念无间。这个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修学的方法,实实在在讲,大势至菩萨讲绝了,也就是教给我们这个佛号要怎样念,才有效果,才能收到效果。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只要照他这个方法,就收到效果了。都摄六根这一句,不要去研究它。你只要真正做到净念相继,给诸位说,那个六根自然就收摄了,就都摄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净念相继。净要注重,净是清净心。我们对它有怀疑,疑在里面,心不净了,真的没有疑惑。假如里面还有夹杂,这心就不净了。譬如说有个念佛的人,这个老修行现在听到这个法门好,现在念佛了。过去是又念《金刚经》,又念《地藏经》,又念《药师经》,现在通通不念了,心里恐惧:不念《药师经》,生病的时候药师如来不保佑了。不念《普门品》,就没有办法消灾了。好像把这些诸佛菩萨都分配了,哪些菩萨管什么,哪个菩萨管什么,样样都要念到,不念到不行,不能得罪一个。这就夹杂了。怀疑、夹杂,这个心态去念阿弥陀佛,不灵了。为什么?他不净啊。净念,完全没有怀疑,完全没有夹杂,一心念。一心不是二心,念佛还想到别的,那就是三心二意了,那不行。相继,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不断,这就行了。念念无间,那个效果,大势至菩萨讲的很好:先前当来,必定见佛。佛的光明遍照,你怎么接触不到呢!一定接触得到的,要紧的是净念相继。这是我们常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就是净念相继。要这样子去念佛,才有感应,这个经上讲的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这一句可以说是总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而我们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也就是这一句名号。能念是我们的心想,所念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一切法。那么现在理论我们懂得了,事实也晓得了,转变的方法也知道了,这善根福德因缘,因缘这一项可以说我们是圆满具足了。我们肯不肯去做呢,那就是福德了。肯去做,世出世间第一福德,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大的了。第一善根啊。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你要问,信心、愿心、真正实行的那个心从哪里来的,就是理论、事实、方法你统统明白了,信心生了,愿力现前了,死心塌地念这句佛号了。
下面这两个段落,劝愿劝行。正宗分三个段落,前面劝信,我们介绍完了。这个劝愿劝行非常重要,所以q益大师在没有介绍之前,先有几句话交待。这个几句话太好太好了,说出西方世界殊胜之所以,它到底哪个地方殊胜,就是殊胜在&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是它的殊胜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带业往生、横出三界,我们决定这一生不能成就。这是真的,为什么呢?没有这个法门,那么一定要自己断烦恼,见思烦恼断尽,就是前面讲证得小乘阿罗汉果,或者是大乘七信位的菩萨,别教是七住菩萨,才能够出三界,才能够超越轮回。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可以说现在这个世间一个人也做不到,找不到一个人,你知道这个事情多难。禅与密号称捷径,虚大师说过,老高寿,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他说过很多次,他一生当中看到参禅的这些大师们,听到的,他说得禅定的有,他见过,也有听过;开悟的,他一生当中一个也没有见到,也没有听到。诸位要知道,参禅不开悟,不能出三界。得禅定,不过是生四禅天而已,那得禅定的。由此可知超越三界了脱生死是多么困难的一桩事情。密宗,黄念祖老居士你们在录音带上应该听到,大陆最近四十年,十亿人口,这里面学密成就的,黄老居士说只有六个人。不成比例啊!所以他晚年专弘净土,劝人念佛。假如诸位细细再看看他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诸位细读,要认真、要仔细去读他的《净语》,夏莲居老居士的《净语》,你会发现,老居士过去学过禅,也学过密,也学过教。到晚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东西彻底放下,一天到晚佛不离口珠不离手。你看看《净语》里所说的,多少人说他迷在佛号里头,他听了无所谓。你说我迷我就迷,迷能往生就行了。你们不迷的,不迷的不能往生,不迷的人照搞轮回。夏老居士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那真叫彻底回头。这都是我们要仔细留意去观察,对我们自己信愿一定有帮助。这是我们的增上缘。
这个地方,世尊叫着舍利弗,也就是叫着我们,劝勉我们要发愿,&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应当要发愿,求生净土。前面说过,《华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所谓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是根本。这个根本归宿却在西方极乐世界,归宿在《阿弥陀经》。一般人不能相信,总是善根未熟。善根熟了,一听就相信,就接受了。善根还没有熟透,q益大师苦口婆心为我们开导,把这些疑难一层一层替我们解开。我们明白之后,应当发愿求生,这才不辜负q益大师。这个地方佛又特别劝勉我们求生净土,当然净土的殊胜就在上善聚会,这个实在太难得了。我们现在学佛善友少,我们同参道友善友少,恶友多。什么是恶友呢?使我们对这个法门怀疑,不能专修,这个就是恶知识。善友是一味劝导我们,鼓励我们放下万缘,专修这个法门,这是善友。我们同学当中,还有劝你《华严经》好,不能不读,《法华经》也不错,要多看看,这不是真善知识,你要知道。为什么呢?分心了,也就是夹杂了。纵然你很努力进步,我们前面讲过,你是杂进,不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像古大德一样。古来净宗的大德,一生就这一部经就够了。那叫真善知识,叫真精进,那就是&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不但世缘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行,专到极处。这样的人,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在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我们曾经见过,曾经听过,这个听说那都有事实,决不是传闻,决不是虚构的,往往有这些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什么经也没听过,就念这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个三年五载,站着往生的,坐着往生的,预知时至。给诸位说,那些人那叫真正善根成熟,他一生专进,他一点都不杂。这个是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不能够相比的。所以古人常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疑。上智,文殊、普贤这些人是上智,他们对于这个事实真相完全明白,完全了解,所以一心念佛,一心无二用。不错,文殊普贤讲了很多经,他为什么讲那些经呢?看到你根器没成熟,你不能接受这个法门。你想学般若,给你讲般若;你想学方等,给你讲方等。这是不得已。根熟的众生,他什么都不讲,专门叫你念佛。这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能看到的。法照禅师,这是唐朝时候人,他的缘不错,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他见到大圣竹林寺,文殊菩萨的道场。诸位看看法照禅师的传记,你就明了了。听文殊菩萨讲经,听完了以后向菩萨请教,末法时期众生根性已经不如过去的人,应该修什么法门,才能够得到利益?文殊菩萨教给他念佛。他向他请教,念哪一尊佛?文殊菩萨给他介绍念阿弥陀佛怎么念法,文殊菩萨还念了几句,亲口传给他。这就是五会念佛。他离开了五台山之后,禅不要了,专修念佛法门,到处教给别人念佛,所以成为五会法师。这五会念佛是文殊菩萨传给他,他传下来的。但是五会念佛这个音调已经失传了。现在有流行的五会念佛谱,那是后人编的,照这个意思来编的,不是菩萨所传的。这就是说明,文殊菩萨观机,看到法照机缘成熟了,没二话说,就教他念佛。那么换句话说,他还跟你讲其他的经典,那意思很清楚,你这个根机没成熟,你不能接受当生成佛的大法。世尊在此地告诉我们,为什么劝你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呢?&得与如是诸上善人&,如是就是前面讲的不可算数、无量无边的那些一生补处菩萨,诸上善人就是指这些人。你到那里跟他们&俱会一处&。同参道友里面来说,能够跟补处菩萨在一起,补处就是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一流的呀。到那个地方去,跟他们是同学,每一天在一起,这些人时时刻刻照顾你,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在西方世界,在我们现在想象、推想当中,大概三劫、四劫,或者三劫都不到,他就证得补处的果位。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么多补处菩萨天天跟你在一起,这些人提携你,帮助你。
西方世界凡圣同居跟十方诸佛世界凡圣同居土完全不相同。q益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今是现在,现在以无漏不思议业,这个无漏不思议业,说这些圣人,大概我们没有问题。如果说我们去往生的人,恐怕有怀疑了。旁边有几个小字,就是为我们破除这个疑惑的。多善根福德因缘,这经上不是说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诸位要知道,一个造五逆十恶的人,他肯相信,他肯念佛,他能往生,这个人就是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小看。往生有两种,《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得很详细。去年我们在此地讲过《观经》上品上生章,善导大师为我们开示得很明白,如果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跟他讲他不能相信。他一生造作恶业,那是另一码事情。他能相信,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否则的话不可能相信,信了之后立刻就发愿,就求生,这是福德。肯去、肯念,这是福德,这是多福德。怎么多呢?心性极致,那怎么不多呢。心性无量无边,你念一声就是一声无量无边的福德。念两声,两声无量无边的福德。你不肯念,没福啊。不想去、不肯念,没有福德。因缘是有善知识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你,这是缘,这是因缘。心性极致,名号功德,弥陀本愿的加持,那就是无漏不思议业,通常我们用一个字代表,叫净业。净业就是无漏不思议业。这个法门叫修净业,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感得佛与这些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这么一桩事情。要不是无漏不思议业,怎么能跟这些等觉菩萨天天在一起呢。
这是事实。教网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没有说过这个事情,没有办法收西方极乐世界。刹是什么?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这种事情,唯独西方世界特别。所有一切佛刹里面都没有,没有这种情形。这是什么原因?前面说过,心性之极致,这是我们能念的心,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如果不是这样,那简直就是讲不通。但是这个完全是事实,从这些事实里面我们就真正了解净土法门、极乐同居超绝一切诸佛刹土。所以一切法门以这个法门为第一。若说成就,这是一切法门都不能跟这个法门相比的。一般讲天壤之别,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任何一个法门比不上这个法门的成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今天有幸遇到,只要依照这个经典理论方法去修学,我们过不了多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同居土里面的大圣人了。这不是普通人啊!
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有漏的福,所以福德少。有漏的福,福报里面掺杂着对于这个世间的贪嗔痴慢,掺杂着这些东西在里头,所以虽有福,没有德,叫有漏的福业,福德少。
皆不可生净土。这都是往生净土的障碍。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这是明显清楚地告诉我们,善根福德要怎么修。深信切愿、执持名号,那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这是真的,是决定的事实,是世出世间最大的善根,最大的福德。如果不是第一善根福德,你怎么能修学第一法门,你怎么能在一生当中得到第一成就?
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散心是以散漫之心,这个心念佛,福善就不可称量。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不一定能往生。为什么说它福德不可称量呢?不可称量是多,多到不可思议。这个散心称名,虽然这一生不能往生,他跟西方极乐世界种下了缘,结了缘。将来他什么时候能够一心执持名号了,他就决定得生。他跟阿弥陀佛结了缘了,跟阿弥陀佛、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上缘,那个福善就不可称量。但是他什么时候得生呢?那就看他什么时候用信愿执持名号,那他就得生了。&况一心不乱哉&,这一心不乱就是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
信、愿、行,在净土宗称为三资粮,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一定要三个条件统统具足,真信,切愿,执持名号。古人说,信愿持名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这个道理非常之深。因为理很深,这个事只有诸佛如来才明了,才知道。即使法身大士,已经见了性的菩萨,对于这个事与理还不很清楚。要不是佛为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晓得呢!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很重,佛虽然跟我们说明白了,我们还不一定能相信。那些大菩萨们,他们的业障习气少,智慧多,佛给他们一说,他们就相信了。所以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接引华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容易,世尊在这个世间弘扬这个法门,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难啊。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如果我们也相信、不怀疑,也能接受了,那就是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的修行,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了。如果不成熟,你对这个法门不会接受的。由此可知,无量劫所修积的善根福德今天成熟,人数当然不多。如果人数多,那就不可以说为难信之法了。实在讲,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个时期成熟的人,是属于少数。
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这是能往生的人。哪些人能往生呢?善男子、善女人,这是经上所说的。那么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的标准,无论在家出家,这个在家出家不相干,贵贱老少也不相干,六趣四生亦复如是。六趣是六道,四生是讲胎卵湿化。换句话说,六道所有一切众生都包括了。像《物犹如此》里面所记载的,畜生往生的很多很多。虚大师给我们说的,民国初年谛闲老和尚头陀寺的大公鸡,念经往生。鸡是畜生,是卵生的。四生是胎卵湿化,卵生的。那么那个大公鸡念佛往生,它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它也是善。下面他就说出了这个条件了:&但闻佛名&。这个闻是讲的闻慧。闻,闻了不相信,不肯发愿,等于不闻,那可不叫善男子、善女人,这个诸位要晓得。闻了就信,就发愿求生净土,他这就用一个闻字来代表,这个就是多劫善根成熟。这个意思,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透彻。像经上所说阿A王子那个五百人,那个五百长者,佛说了,这一批人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善根不错了。供养四百亿佛,你就晓得他修行了多久。这一次又遇到释迦牟尼佛了,很难得了,真是大善根。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跟释迦牟尼佛生在同一个时代,以居士身亲近释迦牟尼佛,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之后心里面很欢喜。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愿望,将来自己成佛了,希望跟阿弥陀佛一样,就动了这么一个念头。释迦牟尼佛知道了,把往昔的因缘说出来。诸位要晓得,他并没有发心这一生当中发愿求生净土,他没有发愿。这就说明了,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个善根还没有成熟。那么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听到这个法门、听到阿弥陀佛名号能生欢喜心,能信能愿,一切放下,决定念佛求生净土,他的善根决定超过阿A王子,超过他们。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我们自己知道这个法门好,念佛求生净土,有的时候劝人,别人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肯认真修行,你自己要晓得,他没有那么多的善根。这个佛都度不了,我们凭什么本事。释迦牟尼佛都不能够度阿A王子五百长者,都没办法,他善根不足。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是什么呢?就是善根福德没有成熟,佛不能度他。佛能够度的,尤其是这一生能够度他成佛的,统统是多劫善根成熟,那才叫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像谛老头陀寺的公鸡,那都是善男子。它虽然是一只公鸡,它也会念佛,也站着往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五逆十恶是什么?是他这一生迷了,并不是过去世善根没有了。过去世善根有,很多,但是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迷了,所以造作五逆十恶,造这个罪业。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他、劝勉他,他一听就相信,立刻就接受,就能够念佛求生,像唐朝张善和这样的人,这是临终的时候才听到佛法,听了就相信,信了就发愿,立刻就念佛,念的不到十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现在面前了,他就往生了。这样一种恶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应?是他多生多劫善根这个时候成熟。成熟,那就是善人。所以善恶的标准,不是用我们平常一般观念来衡量的。这个是要观察他累世的因缘,皆名善也。
至是到了极处了,简单容易到了极处,直捷稳当也到了极处。没有比这个更简单,没有比这个更容易,没有比这个更直捷的了。这真正是一切法门里面第一殊胜法门,这个我们要知道。许多人就是因为看到这个法门太容易、太简单了,不敢相信。你要问,这是什么缘故呢?那就是此地所讲的,他的善根没成熟,不敢相信,还要用其他法门,或是观想,或是参究,或是密咒来帮助。哪里晓得越帮越乱,错了,大错特错。这个法门真的找到了,真的明了了,那确实所有一切经论通通放下,这是正确的。真正做到一门深入,不需要第二部经,不需要第二个法门。这个心定了,心立刻就清净了,清净心它就相应。下面这几段都非常重要。
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
这个是这一生当中又修一点远因,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那么再看将来哪一生哪一世又遇到这一个法门了。善根现前,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那就恭喜你,那一生就成就了。这是我们要知道,要警惕的。我们这一生中善根没熟,有没有办法把它提前成熟呢?有办法。你自己能够精进,能够努力,确确实实使我们没有成熟的善根加行,这一生当中可以成熟,就在你自己肯不肯认真去干。古德常讲,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万缘,一心专念,就把我们没有成熟的善根培养成成熟了,这是我们自己能做得到的。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缘。我们能遇到这个法门,能遇到q益大师的《要解》,跟我们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使我们的疑惑都断除了,这叫因缘。遇到这么好的因缘,善根福德差一点,因缘好也能把善根福德提前,在这一生当中成熟。
诸位还要晓得一桩事实,三学、三慧、三资粮,把它展开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经中所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可思议?原来是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收在这一句名号里头,无量法门、一切经教,就在这一句名号之中,持这一句名号就是持一切法门。佛在经上说,念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诸佛,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生十方诸佛刹土,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够一心去执持,还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去学这个、学那个,这就不是真信,就不是切愿,不是一心执持。这样修法,一生再精进,实在讲那不是精进。我常讲的,那是杂进,乱进,都是远因,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来生还是继续不断去搞六道轮回,这真叫可惜。后面这一句说:然有事持理持。
这个一心执持名号,可以分做事跟理这两大类,念佛人可以分为这两类的人。什么叫做事持呢?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
特别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最简单,也很容易懂,所以在中国流通最广。如果说是念经,大概要以念经人数来说,念《阿弥陀经》的人最多。真正相信《弥陀经》里面讲的&有世界名曰极乐&,相信有极乐世界,这是佛说的,决定不是假的,&有佛号阿弥陀&,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他就发愿求生净土,就一心念这个佛号,这叫事持。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是理论,对于西方世界这道理他并不懂,他只相信真的有这个事就行了。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呢?能往生。
但以决志愿求生故。 坚决地志愿求生净土。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这是说他求愿往生的心非常恳切,像儿子时时刻刻想着他的母亲。这是古时候的比喻,现在儿子不想母亲的人很多。现在年头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尤其是长年在外面旅行的人,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家乡的父母、故旧,或常常有思乡。现在人没有了,现在人把故乡都淡忘掉了。这是一类讲事持的。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为什么那个往生的人他不动心呢?他把这个世间通通舍掉了,这个世间与我不相干了。好也好,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我只是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乃至于身体与我都不相干。你赞叹它,毁谤它,不相干。我借这个身体念阿弥陀佛,我要生极乐世界。不但你毁谤赞叹不相干,打它骂它也不相干。为什么呢?不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去的时候这丢掉了。诸位要记住,没有这个功夫就去不了。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起码的功夫,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最低限度的功夫。心真的定了,愿真正恳切了,连身体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呢。所以看到荣华富贵,决没有一丝一毫羡慕之心,没有得失之心,那才叫功夫成片,才叫做一心不乱。这叫事一心,不乱是不为见思所乱。这个见思要记住,见惑里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里面,贪嗔痴慢疑。这是讲这十大类,细分无量无边。通途的法门,不要说断见思,伏见思都非常困难。只有在什么时候呢?入定,所以定是叫定共戒。入定自然就不犯戒了,他身心定了。所以定当中就有戒,戒里面没有定,定里面有戒。换句话说,定能伏见思,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伏烦恼看你伏的程度,伏的功夫愈深,你将来生天的等级愈高。天有二十八层天,这看你的定功,功夫高的就往上升,浅的就在下面,但是不能出三界,出三界要断见思烦恼,定只能伏不能断,所以出不了三界。四禅八定叫做世间禅定,意思就在此地。净土这个法门叫带业横超,有伏烦恼的这一点点功夫就能往生。伏烦恼要定,所以叫念佛三昧。我们这里不说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定,就是平常讲的功夫成片,最起码的往生条件。所以真正求愿往生的人,要把这个世界真的放下,不要把这个世间拉拉杂杂的东西放在心上。世出世间法如果放在心里面,统统是障碍。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或者最后十念是阿弥陀佛,那就决定往生。但是这个机缘相当不容易,所以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临终不念了,临终贪恋这个世间,那就坏了。还有临终业障现前,这都是麻烦事情。什么业障?病苦是业障,业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碍你临终不能念佛。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预防的。什么方法预防呢?修福。临终不得善终是福薄,往往在那个时候把佛号忘记掉了。所以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为他没有闻到佛法,临终的时候,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佛法,听到之后就发心,就发愿,这样的人能往生。但是这样的人,真的是万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前面说过,多生多劫的善根在这个时候现前,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不可以侥幸,侥幸没有不失败的。何况临命终的人遇到佛缘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神志清楚。这就很不容易,很多人一病的时候就糊里糊涂,他什么都不知道,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那个人你教他念佛他没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头脑要清楚,就是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大福报。第二个,在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遇到一个人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临终那一刹那,怎么会那么巧碰到这个人,这个难得。第三个条件,他一听就没有怀疑,立刻就接受,马上就照办。所以即使一句佛号,他这一句佛号里头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圆满具足,他才能往生。这很不容易。所以底下说: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
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们凡夫眼睛看到是偶然的,其实不偶然。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这个时候成熟,
所以一切诸佛度众生了生死、超越三界,一生之中圆满无上菩提,就是这个念佛往生的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叫独一无二。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一切诸佛都恭喜你,你这一生成就了。你要不肯接受这个法门,不认真学这个法门,虽然在佛法里面也用功精进,诸佛看起来,点点头,也叹息:不晓得你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有一点成就。这是我们要深深警惕的。为什么呢?我们自己本人就是。大乘经看多了就知道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有缘遇到佛法,遇到大乘佛法,特别是遇到净宗法门,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所修积的善根。无量劫的修行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这个结果。无量劫修行的结果,这自己清楚,自己明了,这很可怕。那么换句话说,无量劫之后呢?大概还跟今天差不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投胎、一轮回,前生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就像这一生一样,一切都要从头来起。好处,那可以说是善根福德深厚,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看我们这个世间学佛的人有多少,修行人有多少,几个人遇到这个法门,几个人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这个法门?这就明了了,我们过去生中比他的善根福德深厚,遇到了,他们没有机会遇到,遇到他也不相信。这就证明,我们的善根福德比他深厚。但是要想想,这一生错过了,无量劫之后我们的成果大概跟这一生差不多,我们的机会必定也会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再不相信,再不接受,那就无量劫之后再加无量劫。这生死轮回太苦了,何必去受这些冤枉罪呢?这是诸佛如来为什么要劝勉我们,世尊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利益太大太大了。
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我们台湾的同胞过年的期间,你看许多寺院庵堂,拜万佛忏,拜万佛;拜千佛是三千佛。拜千佛,拜万佛,实在讲佛是无量无边,不知道漏掉多少。十方佛,恒河沙数,你才拜一万尊,你想想看你漏掉的有多少。怎样才能够叫一尊佛都不漏呢?念阿弥陀佛,一尊也不漏。这个事实,知道的人不多。为什么说我们念一尊佛阿弥陀佛就把所有一切诸佛都念到了呢?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一切诸佛都念到了。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所以我们念这部经,这部经的经题底下就有了,《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念这一部经,一切诸佛都护念,岂不是统统都念到了吗?所以拜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都拜到了,一个也不漏。这个真是大喜事啊。这是q益大师给我们略说这五桩事情不可思议。
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导师就是阿弥陀佛,&大愿行之所成就&,他的大愿大行这些事情,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来由的,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同修们都念得很熟,q益大师这一提起,我们想《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就会很清楚,很明白。弥陀名号是这样得来的,故名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是将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说出来了,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念佛的殊胜。古大德常教给我们,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一个佛,这个相应的这个佛,不仅是极乐世界导师阿弥陀佛,实在是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应。这种功德利益哪里去找啊!还有什么法门能够跟它相比?实在是没有了。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这个事实真相认识明白了,我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你不会中断了。不止一天一万、两万,不会中断啊。为什么呢?一切利益里面没有比这个利益更殊胜了。你不明了,那个欢喜心生不起来。这个世界悉檀的欢喜益必须真的明白了,真搞清楚了,欢喜心才生得出来,然后这一句名号就不会中断了。
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这个说法确实是很少听到的,q益大师为我们说出来,我们细细去思惟,确实很有道理。这个行人,就是发心修学净土法门的这个人,这个修行人。信愿持名这四个字,是净宗修学的关键,这就是修行的原则,非常重要。要真正深信切愿,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一心执持名号,我们能够这样的修学。全摄这个全,当然不是部分,是完全的,是圆满的,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这个我们自己要修,那就太难太难,不知道要修到哪一生哪一劫,真正可以说是无量劫的修行。现在我们不必费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功德,就用信愿持名这么一个巧妙的方法,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了。那么我们想想,这个是不是事实呢?如果要是事实,这个便宜就占大了。 实在讲,十方世界无量的菩萨修行,修得那么辛苦,还不能有阿弥陀佛几分之几的成就。这个修净土的人,以信愿持名,很短的时间,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就超过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这个是事实。何以知道是事实呢?《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本经的内容讲的很清楚,这念佛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与阿弥陀佛同寿量。阿弥陀佛是无量寿,生到西方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无量寿。再看看《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的身体、相貌、种种受用,乃至于神通道力,都仿佛与阿弥陀佛差不多。这不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那又是什么呢?所以q益大师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也是经文里面所说的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下面q益大师更进一步为我们说明,唯恐听了这一句还有疑惑,还不敢承当,不敢相信。
你不知道,你把《阿弥陀经》从头到尾、恭恭敬敬地念一遍,就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你念两遍就给你灌顶两次。你不知道呀!一切诸佛如来给你灌顶,居然不晓得,没有一点感激的心,来了一个密宗上师,不得了,赶紧要去。这成什么话呢!这真叫做颠倒错乱。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诸佛如来慈悲加佑,将这个顶法为我们说出来。所以念佛的人一天到晚都沐浴在佛光之中,都接受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灌顶,可惜自己迷惑颠倒,这种殊胜功德利益居然完全不知道。
难沮佛,沮是障碍,是阻碍,这是表弘护正法要勇猛精进,不怕魔障。魔障要知道,一定有。为什么会有呢?我们生生世世造的恶业太多了,跟一切众生结的冤仇太多了,这些冤家债主哪有不找麻烦的道理,这不能避免的。即使释迦牟尼佛在世,也示现了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学佛要记住,不是一帆风顺啊。你要是一帆风顺,那你的福报比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还大。这哪里去找,找不到啊。你看六祖惠能大师,那么了不起,还在猎人队避难十五年,遭那个难,遭那个罪,不敢出头。那是真正得到衣钵,真正是得道之人,不是普通人,真正的大菩萨,明心见性的法身大士。难道说他没有福慧?他有,还有灾难,还有冤家对头,还要躲避。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妖魔鬼怪到处都有,处处给你找麻烦,处处障碍你,你一定要认识清楚。你学佛,佛为什么不护念我?护法神为什么不保护你?你再去怪佛,怪菩萨,怪护法神,你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障碍一定有的,要有智慧、要有定力来降伏它,所以要能够降伏魔怨。所有一切障碍,我们能够突破。这些冤家债主、邪魔外道不能阻止我们勇猛精进,那这就对了。所以要知道克服一切的难关,菩提路才能够一帆风顺。
日生佛。上面介绍的难沮佛,难沮佛代表的意义是能够弘护正法,不畏魔王外道一切的障碍,一切的阻挠。下面日生佛代表的是教学相长。日,我们常讲的慧日,也是代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碍、困难,智慧才能够增长,正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利益一切众生。
古德跟我们说这两个世界成佛说法,把它归纳起来,至少有十种不相同。第一个,净土你常常见佛,你不离开阿弥陀佛。纵然我们讲带业往生,在这个莲华里面,有很多人问,《观经》上讲的,下品下生要十二劫华才开,华开见佛悟无生,这才见到阿弥陀佛。那十二劫在华里面怎么办呢?诸位要知道,在华里面也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的应化身。也见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见到诸佛菩萨的应化身;也见到诸上善人,确实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四土一生一切生。三经合起来看,这事情我们就明了了,就没有疑惑了。华开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报身,不是见应化身。华一开,那就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可见得华没有开的时候,那叫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华开是实报土,没有开的时候,佛与诸上善人都见到,这个就是品劣的意思。而且华没有开的时候,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到十方世界去度化有缘的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这叫难信之法。所以不离开佛。第二,就是常闻法,闻法不间断。三经都给我们说,西方世界六尘说法。不但佛说法、菩萨说法、诸上善人说法,鸟说法,树也说法,乃至风吹罗网都说法,六尘说法。所以你不会迷惑,不会退转。不像这个世间,闻法很不容易,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第三,净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你所接触的人都是帮助你、提携你,没有障碍你的。我们这个世界,障碍我们的人太多,那就难了。第四,净土没有魔事,这个世间是群魔扰乱,这就难了。第五,净土是无量寿,这个世间是六道轮回,难易的差别可想而知。净土圆证三不退那当然容易,而这个世界实在讲进得少,退得多。你要不能往生,纵然这一世精进不懈,死了以后来生再得人身,继续再努力,可是这一转世,前世的功夫忘得干干净净,这一投胎来之后,什么都要从头来起。虽然阿赖耶识种子力量强,学得比较快一点,依旧是从头来起的。总不能出生就开始学,不可能的,总得要到十几岁、二十岁,换句话说,一耽误就耽误了十几年、二十年,就中断了。所以这是非常困难的一桩事情,真的是退得多进得少。净土决定是一生成佛,他寿命长啊。我们这个世间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要无量劫,这两个世界不能比啊。末后讲,为浊世众生说渐法还容易,大家容易接受,说顿法很多人不相信,不能接受。
讲实相念佛、讲观想念佛,还有个道理。观还真不容易,比较很难让人接受。这个法门怎样?这个法门不必那么辛苦,只要信愿持名,你就能够证得三不退,实实在在说,相信这个法门真不容易。你们诸位同学在座不觉得,怎么不容易?我们不是都信了吗!如果你冷静去观察一下,去打听一下,你看学佛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相信念佛的。这一观察、一统计,这才真的明白,相信这个法门的少,学其他法门的人多。这个法门的确是少中之少,所以这个是奇特胜妙,奇是稀奇,特是特别,殊胜极妙,这个法门超出思议。超出就是不可思议,我们简直没有办法去想,也没有办法去讨论。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诸佛的境界,连等觉菩萨都没有办法思议,我们谈什么呢!这是第一方便,佛度众生,所有一切法门都叫做方便法门,那么这是无量方便法门里面第一方便。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这个法门是能教凡夫立刻成佛,它不是第一方便,那谁是第一方便呢?所以为众生说这个法门,那叫难中之难。我常常赞叹诸位同修,你们的善根福德因缘都比我好。为什么呢?你们这一学佛,居然就信了这个法门,这个很稀奇。我学佛差不多将近四十年才相信,你说难不难。最初接触到,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是念佛人,他待我非常之好,我那时候二十六岁,他老人家七十岁了,很照顾我。我对于念佛法门不能接受,朱老居士介绍我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印光大师的学生,专修净土的。我到台中去,是不是去修净土的?不是的。去干什么的?听说他讲经讲得很好,去学讲经的。老师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我,我当然不能反对,但是不能接受,甚至于逼得老师说出这么一句话来:自古以来多少高僧大德、多少有名、有学问的在家居士们都修这个法门,这些人都上当了,我们这一生上次当也无所谓嘛。李老师这样劝我,我还是不肯上当,你就晓得这里面有多难。我今天读这个难中之难,我有感受,我感受很深。我怎么样才相信的呢?我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同修说过很多次了,我是从《华严经》里头相信的。民国六十年,我在台北讲《华严经》,讲《华严经》就不深入去研究,我讲了十七年,到最后这才看出来,文殊、普贤,这是华藏世界的候补佛,这不是普通人,他们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我怎么都想不到的。那么极乐世界一定有可取之处,否则的话,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候补佛,有什么道理要求生净土。这是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反省的因缘,然后我就密切去注意善财童子,他修的是什么法门?这个一仔细去一看,原来他老人家修的念佛法门。我这才领悟到了,善财是文殊的得意门生,这个得意门生,老师一定传真传。文殊菩萨发愿求生净土,那么他传给善财的必定是这个法门。那还能传别的吗!传别的,怎么说是他的得意的传法弟子!一定传给他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然后看他出去参学,果然相应。出去参学第一个善知识德云比丘,教他念佛法门。这第一个老师非常重要,我们中国人常说,先入为主。他第一个就是念佛法门,到最后一个是普贤菩萨,你看善财,善财的老师文殊,最后一位善知识普贤。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善财一生圆满成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我是这一个因缘才认识净土的,才了解这个法门,回过头来才留意净土三经。原来对这个三经看不起,没有看在眼里,这才真正搞明白了。这就是善根福德不够,摆在面前不识货,当面错过。所以我自己很庆幸,很幸运。过了三、四十年,还能把它找回来,还认识它,这个很不容易。有很多人一生都错过,真的不容易。所以我非常感激《华严经》,不是《华严经》我没有办法入净土。所以读到隋唐大德,他们说,《华严》、《法华》也不过是《无量寿经》的引导而已,我读这一句话,比一般人感受要深得多。我很赞成,很同意,因为他说的就是我走的路子。我是《华严》、《法华》把我引导到净土来的,真是难中之难。所以学教的这些法师能够归到净土,在历代上不多,实在是相当不容易。也正因为如此,
九界里第一个是菩萨,包括等觉菩萨,一直到地狱众生,九法界。九法界里面这些人,连等觉菩萨包括在内,如果没有佛力加持,靠自己的力量,说老实话,不要说他理解了,他不可能相信。换句话说,《弥陀经》上讲的这个,没人相信啊。我们今天一听到就点头,都相信了,你凭什么相信?诸佛本愿威神加持。今天我们凡夫能相信这个法门,实在讲,九法界众生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这个法门,第一个是他自己的善根,自己善根成熟了;第二个是阿弥陀佛与一切诸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才会相信。当然佛是大慈大悲,哪有不加持的道理。如果你的善根没有成熟,加不上啊。必须自己善根成熟,佛力加得上,你才真信,你才真愿,那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中断。连等觉菩萨包括在内,都是这样。
真正的佛道,不论是哪个宗派,不论是哪个法门,最后决定劝你往生极乐世界,这真善知识。我们中国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我跟他没见过面,我在香港读到他一部《方便开示录》,这是他老人家一百一十七岁时候讲的,他是一百二十岁走的。这一次讲演之后,以后他就没有再讲了,这是他最后讲的东西。这都是讲开示,一共有二、三十篇,篇篇都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只有一两篇讲到参禅,可以说这一本书十分之九劝人念佛,这是真善知识。他们晓得只有念佛,你决定成就,参禅靠不住。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大德,他在密宗的身分是金刚上师,他不传密,他劝人念佛。包括那些学密的人,他都劝他们要加持《无量寿经》、《弥陀经》与q益大师的《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他劝学密的人一定要加持这三种经,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他自己是念佛往生的。真正善知识都是劝人念佛往生净土,不会劝你修别的法门,劝你修别的法门决定靠不住。
虚云老和尚是往生弥勒净土的,他为什么不劝人修弥勒净土?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弥勒净土他去得了,我们去不了,水平太高。弥勒净土要修唯心识定,这个功夫成就才能往生,唯心识定要不能成就,你去不了。古时候,无著菩萨兄弟三个人,无著、世亲、师子觉,这三个人是兄弟,师子觉和无著都是修弥勒净土。三个人约好,哪一个人先往生,要回来报告一下讯息。师子觉先去了,去了之后好多年消息渺茫,没消息。第二个无著菩萨往生了,往生没多久真的回来,告诉他弟弟天亲菩萨,世亲就是天亲菩萨,告诉他到弥勒净土了。天亲菩萨就问他:「那师子觉呢?」「师子觉到了兜率天,在外院就迷了,外院天女很多,他就不见弥勒菩萨,就跟那些人混去了,退转了。」你想想看,天上的五欲六尘那种享受快乐,超过我们人间太多太多,入那个境界哪有不迷的?这一迷,完了。所以天亲菩萨觉悟了,他求生西方净土,他就不求弥勒净土。你才晓得好不容易修成定,境界现前还会动心、还会堕落,你自己有把握能保得住吗?保不住,那真叫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晓得再过多少劫,你才会遇到一次机会,很可怕!
我们明了这些事实真相,这一生的缘一定要抓住,决不能轻易放过。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咬紧牙根忍一忍,决不要贪图,决不再造这些罪业,老老实实的念佛决定得生,这个重要!所以一切犯这些过失的人,这一生不能成就的,事实真相不了解,没能彻底放下,才把大好的机会当面错过了,非常可惜!你没有遇到,那情有可原,遇到了还当面错过,这个损失才大,我们讲世出世间损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我们把这个事情总算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佛力加持,我们才有这个机缘。希望大家要认真、要努力,争取在这一生当中作佛、作菩萨,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
佛的圆满智慧照一切众生,知众生成佛缘熟。
这一句非常重要,不可以轻易的看过去。这个法门是对什么人说的呢?对众生成佛缘熟的人说的,因为听的人听了他就相信,就发愿,就肯干,这个人就成佛了。所以这个法门不是教菩萨的,不是教你成菩萨,不是教你成罗汉,不是教你成辟支佛,是教你这一生成佛。你把这个法门去劝你的亲戚朋友,他们不相信,你心里很难过,你难过什么呢?仔细看看他像不像个佛。他成佛的机缘没到,佛来了他也不相信。我们跟他讲有什么用处!跟他讲,他不相信,这是正常现象。他要相信了,那才奇怪。成佛缘熟的众生少啊,少之又少,不多啊。不成佛的那些众生,是造作罪业的众生,那个人多啊。这些事实,我们都要了解。我们自己听了生欢喜心,真正肯发决定的大愿,一心持名求生净土,我们自己要庆幸自己,原来这一生我成佛缘熟了,所以有这样殊胜因缘,遇到这部经典、遇到这个法门,这是得诸佛如来本愿威神的加持。这个经典方法就是加持我们,我们接受过来,就成就了。下篇: 上篇: 欢迎转载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