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是分配社会,家底,口才和做人关系不大,关系

“2013申论笔记”016号“道德血液”也是食品安全的防护堤
发表于 13-5-16 10:48
转载“taopi119”
关于国考申论失利的总结:& && &&&
& && &&&小弟是应届生,从11年11月份考试先后参加了之前的三次公考,国考大概复习了2个月,最终含恨败北,之后3月份开始准备选调生和联考,中间也参加了一次培训班(只是培训班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国考失利之后,我也是仔细总结自己申论不足的原因,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是做题不够。我想这也是许多公考人的通病,天天复习申论的多,但是能每周找一两次,每次2个半小时沉下心来做一套卷子的人感觉却是很少的,包括小弟之前考试也是如此,每次有信誓旦旦的说今天要做套申论试题,要全部做完,然后读完材料情绪就低落到一定程度,然后就不断消极怠工,最后面发现时间不够,就放弃做题,紧接着就看答案,可以说我在国考之前基本上没有真正做过一套完整的卷子,就算做了也是零零散散拼凑起来的,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以至于国考的时候时间没把握好,差点没写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也建议各位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时间,最好把手机等一些通讯工具都关了,以免被外界打扰,严格卡时间完成,让自己有压力,这样才有模拟实战的感觉。
二是总结不够。我国考之前也零零散散做了几套题,往往就是做了就做了,对下答案就了事。现在回想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我们过多的重视自己做了多少题,而非自己掌握了多少技能、多少知识,以至于产生了重做题,轻总结的情绪,其实在我看来,事后的答案总结比做题更加重要,吃透一套题比做五套题收获更多。对于自己做过的题要多思考多感悟,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写,怎么样写能够写得更好。对于一些名言名句,一些非常有气势的排比句,更是要多读多记,多思考在什么地方可以用的放,常言道:熟能生巧,一个名言名句,一个排比句,你用过一次两次,下次再用便能信手拈来、灵活运用。
三是交流不够。其实这一点是我参加了申论互帮团之后才总结出来的,之前确实也没想到,就是多与同道中人交流一些题目的答案,现在培训机构所谓的答案其实没有以前那么靠谱了,特别是国考联考反培训力度的加大,有意的去研究培训机构的套路,反其道而行之,这时候面对培训机构的答案,我们就需要辩证的看待,在现实的基础上去学习他,我记得申论互帮团里面会组织各个小组讨论题目的答案,往往对于培训机构的答案进行一定的参考,取其精华,结合组员们的答案推出一份比较优秀的答案,然后各组将优秀答案上传供各位参考,虽然这样的学习费事,但是我觉得这样学习几次,抵得自己一个人做十套卷子,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思广益、集众人之所长,学习他人一些好的表达方式,学习他人用过的名言警句,对于自己的提高是有莫大帮助的。
关于申论复习的经验:
& && && && &各位可能都会在一些书上面看到,申论就是申而论之,基本上每本书都会这么说,但是真正把这四个字说明白了却很少,或者说真正能够把这四个字实践起来的却很少。我参加过几次培训班,说实话,培训的目的就是教你套路,但是套路是人家老师总结的,你很难用活用好,所以说,申论写好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感悟。我理解的是,申,就是提出你的观点,想法,论就是进行论证,其实这跟有些书上说的差不多,但是在实际写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忽视了“论”,特别是一些人写策论文,开头写现象,第二段写原因,后面写三四段对策,最后面总结,这种套路我也咨询过一些上岸的人士,他们说这种套路估计在3,4年前很吃香,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年来反模式,反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强,如果国考你这么写,40分作文,估计最多也就三类上的水平,可以说除非你行测特别好,或者你岗位分特别低,不然你肯定没戏。“论”就是要说原因,说为什么,说必要性,重要性。其实我并不是反对或者抵触写策论文,虽然我自己写策论文写得很少,但是策论文很容易就陷入只写对策,不谈原因的误区,这样写出来不能够“以理服人”。其实写申论就像是跟阅卷老师在进行辩论,你提出观点,他心里肯定会有一个反馈,或者支持,或者反对,或者辩证,如果她支持还好,若是他觉得是辩证或者她反对的话,这时候你下面的内容就特别重要了,因为你要说服他。首先,从辩论来说,气势上就要压倒对方,所以行文上气势也要给阅卷老师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对于这点,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比句,最好是三句,能够句式对称,就能很好的产生行文的气势。其次,就是你的论据,论据要有理有据,一般我认为,名人名言,经典的例子都是非常好能够说服阅卷老师的工具,单纯进行论证,如果有理那么还好,如果没理的话就很难让阅卷老师所信服。我也听说论据可能一般老师不会看,但不能因为他不看你就不写好,我认为他不看估计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没救的文章估计才不看,而且看了那么多文章,估计10秒内就能够看得出什么文章行,什么文章不行。所以,这一点可以按照专题来收集论据,名人名言,或者背一些经典的段落,千万别忽视了这点,考场上水平肯定不如平常,若是能背一点一方面能够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能够给自己增添一点信心。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关于申论学习常忽略的几个地方:
我个人觉得申论以下几步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能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一、阅读材料。首先,申论中间材料是源,就个人看来,除了大作文题,前面的题基本都是要来自这个“源”,因此对于材料的把握是提高申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就涉及如何去读材料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小题3-4个,一般至少会有一个涉及到全篇材料的,剩余几个都是针对部分材料的,这是一般情况,针对全篇材料的信息全篇找,部分材料的信息部分找,这样说比较抽象,我举个例子。比如,假设对策题是针对全篇材料,概括题,分析题是针对部分材料,那么在全篇材料要注意着重找“问题”,“对策”这两个点(有时候“现状”也是问题),针对概括题的就在那几个材料里面找需要的内容。同时标记的时候如果是第一题的,就是一、问题1XXXXXXX。写的时候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大意即可,尽量节约时间。
二、整合要点。找到要点之后就要进行整合,对于整合,小弟就是把要点先罗列一下,再找出相同点,合并,一般是3-5点,个人建议少了肯定不行,多了感觉啰嗦,对要点整合的话,个人觉得就是一种感觉,整合得好确实出彩。
三、书写规范。答案整合完毕之后,书写就是另外一个环节,书写对于分数的高低是有直接影响的,小弟认为书写关键在于整理、工整,至于字写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这里我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字靠着各自的左边边框和下边边框,以这两条线为参照,尽量把字写大,但是不要超过任何一条边框,楼主试验过,这样写不管你字好不好看,绝对工整。
关于申论如何练习:
& && &&&关于个人提高的一些经历我也想说一下,希望大家对暂时的失败不要灰心丧气,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许多失败的人或许成功就在下一次。之前自己一直都是在QZZN国考联考版转悠,确实发现自己申论有短板,索性就天天泡在申论版里面,首先是发了几篇自己写的文章,还有蛮多人评的,确实有很多版友给我提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之后便第一次写了作业,是2011年联考真题,羞涩的我也参与了他们的讨论,感觉获益良多,感觉自己写了几篇申论之后感觉跟之前也不同了,之前都没话说,没话找话说,写得生涩,生硬,没有真情实感,后面陆续又参加了第三期,第四期作业,个人感觉进步还是挺大,特别是一些版友的细致点评,让我不断感悟到了申论的真谛,我也谢谢申论版的那些版主、巡查等工作人员,没有你们幕后的那些工作(比如收集题目,收集答案,分组),我们也不能享受到这么细致的一个学习平台。之后的2012浙江和2012山东的题我感觉大作文进步挺快,小题却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时候临近考试,我心情也比较的烦,生怕再出现像国考那样的悲剧,每天对于申论的学习挺多,但是小题的进步却很少,总是会漏点、答不全,后来在帮帮团里面看了几位高人的指点,不断体会,不断领悟,自己对于小题的感悟也进一步加深,最终在这次考试取得了70+的好成绩。可以说,我的成绩一半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另一半则来源于申论版、申论帮帮团各位考友的悉心指点,是各位教会了去领悟申论,感悟申论,是各位不断的让我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进步,在这里我再次感谢申论版、申论帮帮团。
& && &&&上面写了一点自己的心得,希望大家能够借鉴,若是写的不好,看看也罢。不管如何,申论关键在于勤,所谓“天道酬勤”,正是如此,没有人是天生能够写出好文章,我们现在之所以就差距,或是在日常对于文学的积累上的差距,或是在之前一些考试上准备的差距,总之,不管差距有多少,我相信,只要勤学苦练,申论文章一定能够写得好。我也希望那些如果想从申论上面捞点分的同志们,多参加申论版的活动,绝对没有什么坏处,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上传,花不了多少时间,得到的回报确实数倍的。特别是小题,多看别人写的,多想想为什么自己有些点没有写到,或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申论版、互帮团的一点建议:& && &&&
& && &&&首先,希望能够把真题演练这一活动更好的发扬下去吧,我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人气不怎么旺,或许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申论的重要性吧,我也衷心的建议那些想上岸的同志多关注一下申论,毕竟行测上的差距有时候是天生的或者是你人生20几年阅历积累的,没法提高,但是申论你练几期就会有感觉的,真真切切有提高的。第二,个人写申论背了一些句子,背了一些套话,也背了一些名言名句,我觉得着实有用,希望管理层能够花点时间总结一下,或者说开展一个关于这方面的活动,具体怎么样开展我现在还没想出来。最近我看了,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的《读有所得》,里面都是一些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我认为读一些不论是对自己申论的写作还是对自己自身内涵的修养(特别是对之后的面试)我觉得都是挺有好处的,其实也这牵涉到一个社会现象,当今真正能够沉下心的读书的人确实很少了,有人说读那些国学经典就是装,在我看来,就算是装,那又如何?关键时刻,能装得像,能装出一回事,就是一种本事。
& && &&&心存感激的希望申论版,申论互帮团能够越办越好,越来越多的考友能够一举成“公”
发表于 13-5-16 10:52
转载“nancyxuy”
第二、申论如何入门
“什么是申论?”
我想这是我们考好申论的第一步。
为什么隔壁的小强没看书却考了60分,我看了半年才58。
靠,你58,我看了一年多才53。
我想上面的对话很多同学肯定都遇到过;
当我面对一份份申论试卷时,我也冥思苦想什么是申论?
我也曾经很困惑什么是申论?神论??申论???结果我在考试大纲(注意是考试大纲------很多同学没看吧。大家是不是应该看下,这其中的妙用以后还有!)看到这样一段话“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是测试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和行测的侧重点不一样。这里就是重点了。大家注意看:说白了申论考试就是看你是不是能当公务员?那么在考试中怎么考察呢?怎么体现你是不是能当公务员?我想先明白下什么是公务员,有人讲福利好,有人讲社会地位高,有人讲灰色收入………….这肯定在考试中不会考察。那什么是人社部门心中的公务员呢?公务员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认同,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路线措施;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过程出的种种问题的本质,会利用手中的行政资源解决或者缓解问题和矛盾的一群人。希望大家理解这句话这里面真的有很多琢磨的。
1.& & 认同,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至少你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有点了解吧(很多同学是不是不知道)我原来也是,而且你首先要认同(你先对科学发展观都不认同,心理面认为是胡扯,你能写出真感情?比如,主考官就问你,你为什么要考公务员?你讲:为人民服务,请问你自己,信么?不信吧,你都不信你凭什么让人家信你。所以,在写申论的时候首先带着感情。带着真感情。其次你要理解,不能理解有失偏颇或者错误。
2.&&&&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过程出的种种问题的本质----------发现分析问题。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有敏感度,你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你要从几千字的文章中看到其中的本质问题,你要站在公务员(服务者,管理者的角度)。比如: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你想到什么?(打断:自己先想下!)
一般老百姓首先是很难过,然后想到捐款捐物。那么公务员你应该怎么想?首先:救人。其次:让受灾的百姓能吃能住能喝,不能生病,最后:防止次生灾害的事故发生,以及完善相应的
防灾救援机制,以及灾后重建等等。。。。。这样是不是你的文章有了内容很深度不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感觉。你每次这样思考的时候在考场你面对试卷时发现真的不是很难!
3.&&会利用手中的行政资源解决或者缓解问题和矛盾。-------------解决问题。“会利用”怎么体现?----------依法行政啊!怎么依法行政啊怎么体现啊!---------------以人为本啊!
==========这是主流啊,这肯定不会错啊!!!!这是不是比有的同学上来就科学发展观来的生动点呢!是不是也就是符合要求了!让改卷的老师一看:这个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总结啊!!什么是申论:申论是考察你是不是能当公务员!什么是公务员:公务员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认同,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路线措施;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过程出的种种问题的本质,会利用手中的行政资源解决或者缓解问题和矛盾的一群人。
当你把这些带入训练和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终于不迷糊了,你知道考什么了,你知道写什么了。明白申论考试的目的,知道目的我们就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就能拿到分数!-----------------------希望大家能记得这个,这个以后进步的前提!
第三、申论如何提高
& & 说实话这段真的不好写,原因有二。第一、申论确实难。我们不知道他难再什么地方,他不像行测一样让你一目了然,这块错几个,那里错几个。同样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努力,或者努力是不是有效果。第二、我自己水平也有限,怕耽误大家。希望大家也能把自己的好经验拿出来大家分享!
& & 这里,我还是先建议大家拿出考试大纲(前面说的妙用在这里就有了啊!)申论考试分A类B类,鉴于许多同学是考的B类我们就说B吧!
B类是招收基层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务员,这些部门要面对的是普通群众。要求我们被录用的人员能够理解文件,精神和指示,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好各种问题。
因此B类职位的考试内容肯定是----------
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这就是考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在一张试卷应该表达和体现的!
B类的四个具体要求, ---------阅读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具体看看我们怎么来达到这样的要求。
1.& &阅读理解能力---------这是考试中最基本的能力,并且贯穿整个考试。只有准确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这点要我们对文章中的结构,观点,事实进行解释。其实在考试中第一题一般都是这样出的。大家给以拿出最近的真题看看,一般的考察形式是要你解释一个词的意思或者一句话的意思。这也是一张试卷中比较简单的。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答题要:简洁,准确,全面-------------不要废话,不要漏点(等分点,不是其他的)。
2.&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这类试题基本会出现在第二题或者第三题,要你提出措施办法!这里的要求就多了。
首先:知识经验,什么是知识经验----------------就是你的理论水平了,你的理论水平从哪来:报纸,新闻,论坛,人民网,求是杂志,理论面对面,这个步骤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是要你自己去积累的,我以前的做法是每周在人民网上看4篇稍微长点的社论,我很少看政府报告,因为太深刻。模仿不了(这以后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模仿故事,惨不忍睹)。
其次: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具体问题,一般B类都是具体问题,正确判断,怎么才是正确,同样这是在你的理论水平上,你要知道什么是主流,很多同学在复习备考时看到资料有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不与时俱进。比如,你现在还主要讲三个代表么,不讲了吧,为什么?现在都讲科学发展观了
==============这是主流啊。一开始大家讲全面实行科学发展观,现在呢,深入贯彻了。所以你要能跟的上潮流。这也取决于你的理论水平。我还要罗嗦一句----------
-----你的理论水平从哪来,报纸,新闻,论坛,人民网,求是杂志,理论面对面,这个步骤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是要你自己去积累的。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切实和可行)这也是个失分多的地方。在这我想举以前猴哥帖子中的一个例子----------------作为公安机关,如何解决黄色网站问题? (打断下。大家先想想怎么写,请仔细想想)
有的同学是策论文的高手,写了一大推什么道德建设,文化,法律,素质等等等等,看似很丰满还得意洋洋。觉得哎,你看我写的。其实呢,很多没写到点子上。
首先你没定位清楚,你是公安机关,道德,文化,法律,素质很你关系大么。
其次怎么操作,可行么??道德建设多少年见效?我们的公安机关怎么做的-----------找到网站制作人抓起来,对服务器运营商处理,最后可以讲讲宣传,事后对黄色网站监控加强技术。
看看答案是不是差的很多。所以我们在我们的答题中一定要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下笔作答前会问自己:我是不是定位准确,我是不是判断准确,我的措施是不是可行切实。当你做好这三点,此类试题没问题!
第四、申论如何应试(一)------------应试技巧
前面讲了那么多,希望大家能拿题目带着这些要求来训练,这样才能把要求当成习惯,当成了习惯,离成功不远了。
其实市面上有许多什么申论速成,申论技巧,尤其是什么“十大”、和“xxx天”突破的基本都是扯淡,是不符合做学问的规律。提高申论唯一的做法--------------
多看(想想看什么),多思(想想所得,多总结,有时所得的东西难以名状,感觉知道什么了,就是表达不出来,这是练的少的表现),
多练(要找真题练,扣着时间练,带着上考场的态度练)-------(注意顺序啊!),看到这样的书我是不买的!这里叫什么技巧只是让大家精神一振,言过于实,但是
也有应试确实有注意的地方,今天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 定位角色
& &&&当你拿到一份书卷的时候很多同学还是处在一个应试者的身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看到试题如看到圣旨,想写不敢写,想
写写不好,结果纠结半天时间过去了,思路一点没有!这是很要命的,在考场上很容易紧张,一紧张头脑一片空白。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在进入考场的时候你
角色没转变,当你拿到试卷时你不是个应试者,你是什么职位你就想你是什么人,试卷上的问题就是你工作面临的,你是热血青年,你胸怀大志,你着眼大局
,你敢于改变,你要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力量,表达自己的主张。这时你的肾上腺激素上来了你不害怕了。(如果你真的只为考上之后利用手上的权利吃、
喝、卡、拿、要-------------你的心境很难写出好东西)。
第二、& &认真审题
& &&&认真审题,很多同学拿到试卷直接扫下题目然后闭门造车,这觉得本末倒置,抓好题目觉得是成功的基础。比如:很多试卷第一题问一个现象的本质,很多
人答了本质之后非要加个怎么解决。好像没写怎么解决就放不下笔,其实这就没审好题。我们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不漏答,不少答!
第三、& &小题目有特点------------这个希望大家注意!有用的啊!
现在小题目经常都有概况题(特点、原因、支持的观点、反对的理由等等等等),这类题目比较简单,许多人都能写的完整,但是就是少点什么,少什么少特点啊。
举个例子:大家看08年国考的题目问:罗列出支持水电开发的理由和反对水电开发的理由。
我看许多的辅导材料都是这样写:
支持理由:第一、
& & 第二、
& & 第三、
反对理由:第一、
& & 第二、
& & 第三、
你要是考官一天看个几百份都想吐了,但是我们用好小标题,稍微的改动和总结就能提升我们的分数
我是这样写的(大家参考下)
主张开发的理由是“四个有利于”
第一、有利于。。。。。。。。。。。。。。。。。。。。。。。。。。
第二、有利于。。。。。。。。。。。。。。。。。。。。。。。。。。
第三、有利于。。。。。。。。。。。。。。。。。。。。。。。。。。
第四、& &有利于。。。。。。。。。。。。。。。。。。。。。。。。。。
反对开发的理由为“四个不能”
第一、水电开发不能。。。。。。。。。。。。。。。。。。。。。。。。。。
第二、水电开发不能。。。。。。。。。。。。。。。。。。。。。。。。。。
第三、水电开发不能。。。。。。。。。。。。。。。。。。。。。。。。。。
第四、& &水电开发不能。。。。。。。。。。。。。。。。。。。。。。。。。。
一个简单的小结,一个简单的变化展现的是你的概况能力,你的表达能力,你的理解能力和你的文字功底,同样的答案不一样的展现就是分数的差距,你想上岸就要每个细节比别人做的好!!!----------------------当然你要想在考场上驾驭得了这样的手法,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训练,多训练!!!(有见地)
发表于 13-5-16 10:53
转载“天涯神箭”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浅 谈 公 务 员 考 试》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 && && && &&&——清·蒲松龄
& & 余本为北地小子,家贫落魄。幸有双亲相顾,含辛茹苦,乃得以负笈千里,求学于湘楚之地,问道于洞庭之畔。春秋四载,朝逝夕至,赖师朋之助,得完学业。毕业之际,一战国考,惨痛败北,再战家乡省考,仍以一分之差,折戟沉沙。辗转彷徨,乃入私企,打拼三载,无甚发展,遂决意公考。幸苍天不负,虽有波折,终登彼岸,今已入职。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云:“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先贤圣言在前,吾辈后学岂能忘之于后?故揣冒昧,以粗言陋笔,妄作鄙文,虽嫌寒酸刻薄、贻笑方家,然亦冀与诸君共勉,以慰余回馈论坛之情、感报亲朋之意哉!
第一章 公考之“法”
& && && &一、公考之终极大法
&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 &个人认为,公考应提前准备,越早准备越好,切不可相信裸考。裸考晋级,那是传奇,全中国恐怕也没几个这种天才。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如果人人都能裸考过关,那么就不会出现多如牛毛的培训班了,公务员考试更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所以,静下心、坐下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备考,才是王道!
& &(二)勤于练习、善于思考、及时总结
& & 1、多写、多做。首先,要勤于动笔,动笔的原则如下:一是抄;二是写;三是记;四是总结。其次,多做真题,国考真题、省考真题,模拟题就免了,无甚大用。
& &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申论还是行测,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我们要通过真题训练,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结构研究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只做真题,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才能为己所用。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总结,掌握其规律、领悟内在道理,知行合一,此所谓“格物致知”。
&& (三)持久作战、常备不懈
公考虽重在方法,但更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乃大忌。坚持就是胜利,要相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四)不必过于迷信培训班
& &现在各种公考培训班,招生广告满天飞。个人认为,培训班对提高行测能力有一定的好处,相对较为系统,而对申论则未必有用。笔者曾经看过一些所谓培训老师写的申论文章,如从杂文或评论的角度欣赏,文采的确可佳,可惜也就是一篇杂文,而非申论。何为申论?我不想过多地抽象讲解,大家可以看看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某些培训班的老师写的所谓申论对比,自可一清二楚。
&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自制力够强的考生和上班族而言,则没有必要参加,自学足矣,没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银子。最重要的是,现在公招考试也非常注意“反培训”,你花了几千银子培训学来的所谓技巧未必管用,甚至会引起阅卷人的反感。
& &(五)不要被某些黑暗现象所迷惑
& & 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一提起公考,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公考如何黑暗、没有关系根本考不进去等等。首先,笔者承认这种“关系户、走后门”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笔者要表达的是:如果你怕这些所谓的“黑暗”,那么请你不要报考,趁早改行。原因有二:第一,关系背景这种文化自古至今都存在,不管你是否参加公考,它都存在,关系背景确实很重要,但并非万能。与其耗费心神、浪费时间去思考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如静下心好好复习;第二,如果本身实力够强,那么你有什么理由怕那些关系户背景户呢?第三,现在国家逐步加大公考的监察力度,程序日渐公开、公平,在国考、省考、市考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非常小,大可不必担心。总之,相信一句话:实力真正决定一切,只要你是“神马”,其它都是“浮云”!
& && &二、申论备考方略
& &个人认为,得申论者得天下!原因有二:其一,基本上大部分考生的行测能力几乎差不多(高手、高智商者除外),考试中真正决定分数段位的,其实是申论;其二,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比较注重的是公文与材料的写作能力,而行测中考查的数量关系运算、判断推理等,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其实很少甚至是根本不会应用到,当然诸如财政、审计等部门除外,这些部门的工作业务性质决定了还是要求对数字要具备一定的敏感性与感知能力的。很多考生对申论望而却步,甚至对申论写作感到恐惧。如何进行申论备考?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与各位共商。
& &(一)善用网络
& & 1、养成看新闻和泡论坛的习惯
& &(1)看新闻的目的不是简单的阅读。第一,建立一个笔记本,分门别类,遇到好的段落、语言,记下来,定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果能写出你的个人看法,更好。第二,要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积累,训练思维能力。
& &(2)泡论坛。网络很暴力,网络也很强大,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价值。选择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论坛,注册个帐号,每天到论坛逛逛,一则可以看到很多最新资讯,二则可以下载到各类免费资料,很多资料的价值绝对比培训班的所谓内部资料全面、详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 &(3)针对引起广泛轰动的社会与民生热点事件,要予以特别关注,看看别人都是什么看法,以拓宽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抄写标准申论文章、研析申论起承转合
& &1、抄写范围
& &主要包括人民日报、半月谈、半月评论、新华时评上的文章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在抄写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官方文章的逻辑结构和用语。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去抄那些培训班或是所谓的培训老师给出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从杂文的角度来看,写得绝对是慷慨激昂、文采飞扬,但它也就是一篇杂文,从申论考试的角度而言,就是废话连篇、毫无用处,根本不会得到高分。正所谓“清谈误国”,大抵如此。
& &2、抄写注意事项
& &①注意研究文章的逻辑结构,看看好的申论文章是怎么起承转合的,个人一直认为申论其实就是当代“八股文”,有其固定的、相通的模式和用语;
& &②注意分门别类,不能一股脑的瞎抄一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建立一个笔记本,如民生热点、社会热点等,此为分门,其下可列诸如三农、食品安全、医改教改、道德文化建设等问题,此为别类。媒体上提出的问题根源、措施或方案什么的,记下来,研究一下别人写文章时的思路,拓展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通过抄写、整理和总结,培养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能力。抄的过程中多一定要多思考,切忌为了抄而抄。
3、建议最好用那种带方格的笔记本抄,因为申论答题纸也是方格的,另外可以练字。
& &(三)规范用语、层次分明、讲究起承转合
& & 1、关于申论题目
& &(1)题目应简洁工整、恰当醒目。笔者比较偏好对仗型题目,这类题目的优点在于简洁工整、赏心悦目,如齐心合力保民生、齐抓共管促和谐;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等。其次是立论型题目,这类题目优点在于恰当醒目、振聋发聩,如浅谈……、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等。
& &(2)申论文章属于官样文章,拥有其特有的一整套语言使用体系和规则,这套用语的特点就在于书面化而非口语化、规范化而非随意化。如构建……体系、推进……发展、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加大……力度、着力营造……氛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精神)等。举个简单的例子:领导让你起草一份“二○一二年工作计划”,你如果写成“二○一二年工作打算”,那你99%要挨批!因为打算是口语,计划才是书面语,才是公文中应该使用的语言。所以,我们在申论写作中,用语务必要严谨、规范、正式,口语化是大忌。毕竟你日后是要在党政机关写汇报材料等公文,而不是在你家里聊天。
&&(3)前文已经阐述过,在申论写作中,务要讲究“起、承、转、合”。首先,一定要上升到理论政策的高度和角度,俗称“扣帽子”,即“破题”,此谓申论之“起”;其次,根据材料,归纳出问题所在,此谓申论之“承”;再次,根据材料与归纳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或方法,加以论述,此谓申论之“转”;最后,以精辟简练的文字总结全文,如“综上所述……、总而言之……,切实解决……问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抵类此,考生自己去总结,不予多说,此谓申论之“合”。至此,所作申论之文,方显得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 & 2、加强背诵
& &(1)必须注重背诵。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毫无点墨,下笔何来千言?所以必须注重积累。如何积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背诵进行大量积累,有量变才能有质变。背诵的多了,自然熟能生巧,进行申论写作时方能加以灵活运用。
& &(2)至于背诵的范围,可参照上文中抄写的范围,不再赘述。
& &(3)经常看到一些培训班的老师要求考生背诵什么诗词古文名句什么的,个人认为,多背诵一些诗词古文名句,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但是对申论写作,则无甚用处!你什么时候见过政府工作报告或机关公文动不动就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你以为你是国家总理还是国家总理啊?这是申论考试,不是选风流才子,犯的哪门子酸啊?!申论写作要语言平实,言简意赅,好好的一篇申论文章让你写的花里胡哨的,套什么近乎啊,别整那些虚词儿,捞干的写!所以,对于诗词古文名句的引用应当坚持一个原则:能不引用则不引用,最好不用。
& &(4)准确记忆方针政策
& &对中央领导人和官方文件中提出的一些固定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必须了然于胸,必须做到能够准确、完整的表达出来,切忌胡编乱造、天南海北的瞎写一通。因为阅卷老师大多是在理论方面浸淫多年的绝顶高手,你写的是否准确,立即就会作出判断,直接就会影响评分。
& &3、千万不要脱离材料去写申论
& &你所列出的问题、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措施一定要是结合材料提炼出来的,材料中未予体现的问题或措施,即使你在平常复习的过程中接触过也不要写。否则,即使你写的再多再具体,也不会得到高分。原因很简单,你离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公考中很多博士生考不过硕士生、硕士生考不过本科生的原因之所在,很简单:他们想的太多了、写的太多了!
& &4、字好一半文
& &最后,建议时间充足的兄弟姐妹们,认真练习一下书法,不要求你练成个书法家什么的(当然,要是能练成更好,呵呵。就算考不上,就当是培养自己的个人兴趣了,这年头,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还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但是最起码,你写出来的申论文章,能保证让人家阅卷老师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明白。虽然字迹好坏在申论评分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如果你连这最起码的基本素质和要求都达不到的话,那么请问你凭什么让人家阅卷老师给你高分?俗话说“字好一半文”,申论答卷不要潦草,不要写错别字,不要涂改,一定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 &&&三、行测备考方略
& &(一)多做真题
& & 通过真题训练,尽量接触到最多的题型,从中积累解题方法与经验。
& &(二)不搞题海战术
& &坚持每天做1套真题即可,但一定要精做,严格按照公考考试时间去做,之后对照答案进行分析,思考每一题目背后的解题方法,尤其是错题,更要分析,思考做错的原因,及时矫正解题思维,避免日后考场上再犯类似的错误,建议大家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笔记本,记录各种解题经验,总结各种解题方法,还可以记录各种考试信息,便于查找使用。
& &(三)准备一套好的教材
& &个人推荐X图的《模块宝典》,可以通过网购买到。(不是做广告,只是个人觉得X图这套模块宝典质量较为上乘,分类明确,内容详细,几乎涵盖了目前公考各种题目,并提供分析了具体的解题方法。至于为什么选择网购,你懂得的,毕竟正版还是很贵的,不多说,呵呵)。
& &(四)关于综合常识的备考,主要取决于日常积累
& &因为近几年的公考尤其是国考所考查的综合常识越来越杂、越来越深,很多题目出来后很坑爹,建议有时间的朋友不妨买一本百科全书之类看看,能记住多少就记多少,上面的知识还是比较全面的。
& &(五)关于行测涂写答题卡的技巧
& &个人比较倾向于两种方法:
& &1、按题目批量涂写答题卡,即每做完15或20道题后即举涂写一次,而后再继续做下面的题。不赞成140或120道题全部做完后再涂写答题卡,举个例子,曾与笔者在同一教室考试的一哥们,虽然把行测题目全部做完了,但是他之前一直都没涂写答题卡,最后因时间不足只涂了不到20道题的答题卡就被监考老师收走了,彻底悲催了!
& &2、按部分涂写答题卡,即针对行测的五个部分,每做完一个部分的题目,立即将这部分的答案完成涂写。
&&(六)关于答题时间与答题准确率如何统一的问题
& &有些朋友说题目多时间紧根本做不完,有些朋友说为保证答题准确率可以放弃某些题目。对此,只说两点:第一,稳中求速,要有达到时间和效率统一的观念和信心,要告诉并相信自己:我的目标就是120分钟内做对做完全部的140道题拿到最高分!此乃战略;第二,第一点中的能力和技巧,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具备。如果平时从未进行过答题时间与答题速度方面的训练,那么到了真正的公考考场上后答题效果可想而知。毕竟,超常发挥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好运气。因此,要想具备第一点所说的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在平时的真题训练中,就必须重视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严格按照真正的公考时间来进行真题训练。“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所谓高手,大都是千锤百炼地练出来的,没有谁天生就是高手!此乃战术。
& &(七)掌握做题顺序
& &具体方法就是先易后难、先做你擅长的部分再做你不擅长的部分、太难的题目暂时略过最后再做(对于太难的题目,最后有时间思考一下能做对最好,实在没时间就选一个自己第一感觉认为比较靠谱的蒙一个,总之不要轻易放弃)。
& && & 四、面试备考方略
& &如果说申论考试是写出来,那么面试就是讲出来,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备考方法可以相互借鉴。目前公考面试方式主要为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两种,结构化面试是主流,无领导小组是趋势。因此,备考面试时,对上述两种面试方式一定要“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限于篇幅,关于面试在本文中不予过多阐述。
&&(一)熟悉面试流程,注意面试礼仪。
& &关于面试流程和面试礼仪,大家可自行到网上查找、学习。
&&(二)多做面试练习
& &建议可以对着镜子进行练习,练习的过程中用手机自己录音,然后自己听。好处有二:好处之一,是镜子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并纠正自己答题时的仪表和动作、录音可以帮助自己听出并改进自己答题时不足的地方(如答题时是不是有过多的动作或表情、过多的语气词嗯啊之类)。多做面试练习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到了真正的面试考场上,你不会觉得自己不至于无话可说,这就是积累,熟才能生巧。
& &(三)观看新闻联播
& &目的主要是:第一、学习标准的表达方式、积累专业性的术语,培养自己的语感和时事认知能力(这对申论写作也是有帮助的);第二、学习国家领导人的言、行、走、坐、立,培养自己的公务员气质。
& &(四)多背诵重积累
& &(五)多总结
& &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无领导小组面试,都有一定的应对规律和应对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总结,现在网络很发达,大家手里的资料基本相同,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关键是学会运用资料和整合资料,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答题模板和规律。
& &(六)注意细节
& &面试答题时声音要清晰、匀速,一定要将题目中语言规范、简要、分条、有逻辑(如果是无领导小组面试,还必须注意一点:一定要学会把面试所给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即“扣帽子”)。
& &(七)注意答题时间,绝对不要超时
& &这一点在参加无领导小组面试尤其要注意,在拿到面试试题后一定要特别关注一下每道题目后规定的时间,答题时心中有数。
第二章 公考之“术”
& && & 一、两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关于个人档案
& &1、明确个人档案所在地
& &决定公考前,先确定一下自己的个人档案在哪,以备政审之需。笔者就曾见过与笔者一同能参加考试的一兄弟,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一系列环节,但是进入政审环节后,因无法找到自己的个人档案,托关系、花银子都未能找到,导致无法进行政审和录用,最终只能无奈放弃,悲催地看着别人递补(估计被通知递补的那哥们都乐蒙了,天大一好事,啪几,砸他脑袋上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怨天尤人都没有用,自己回家拿脑袋撞墙去吧!如果自己都无法明确自己的个人档案究竟在何处,那么你还考哪门子的公务员?!
& &2、个人档案万勿个人保存
& &个人档案在中国大陆属于国家绝密,为防止泄密或篡改,个人是无权保存和拆阅的,只有具备权限的相关部门才可保管。对于个人档案的接转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只能是公对公接转,不能公对私接转。
& &3、妥善保管个人档案
& &现在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当了甩手掌柜的,等到用的时候找不到了才着急。
关于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还是请大家自己到网上多查查就会更加明白和清楚了,在此不再多说。
&&(二)关于社保与工龄认定
& &如果有意参加公考,那么请先向工作所在单位(尤其是私企的朋友)确认一下单位是从何时为你办理社保的,这个时间很重要!因为公考被录用后,即涉及到一个工龄认定的问题,而工龄年限的认定是以参保时间为基准的。打个比方:张杰2008年6月毕业,2008年7月到某私企工作,该私企自2009年1月为张杰开始缴纳社保。2010年1月张杰被某国家机关录用,那么张杰的工龄可以认定为几个月呢?答案一般是认定为12个月。为什么不包括2008年7月至12月的6个月在内呢?因为2008年7月至12月张杰所在单位并未为张杰办理社保,所以难于计算在工龄期间内。(当然,根据社保认定工龄我只是举个例子,工龄年限的认定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社保,具体仍应向当地具有管辖权的组织人事部门咨询。)
& &因此,笔者建议在找工作时,首先一定要签定书面劳动合同,并且自己手里要保存一份备用(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是最有利的证据便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务员录用后认定工龄时也要用到劳动合同);其次,确认单位是否为员工缴纳了社保(建议在劳动合同中对社保条款予以明确约定)。虽然自日起国家强制规定单位必须为所属员工办理参保,但是仍然有个别不法企业出于各种目的不为员工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而不缴纳社保不仅影响公务员工龄认定、级别认定,而且还有其它影响(如不能享受相关社保待遇、医疗待遇等),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否则,被录用为公务员后涉及到工龄认定会很麻烦,主要就在于工龄认定对公务员定级、退休后社保待遇具有决定性影响。
& && & 二、公考流程
&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不熟悉公考的整个流程,势必如瞎子骑马、盲人摸象。
&&(一)关于报名
& &1、国家公考时间基本上是统一的,地方省市的时间不尽相同,具体时间请随时通过网络予以实时关注。
& &2、既然大家选择了考公务员,那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顺利上岸,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顺利上岸,个人认为除了备考策略,还要掌握一定的报名技巧。个人认为,报名时应尽量规避热门岗位,避免成为公考炮灰。个人认为主要有:
&&(1)三不限岗位,即不限专业、不限性别、不限经验岗位,如城管;
&&(2)与财政有关的部门岗位(如财政局、审计局、工商局等);
&&(3)实权部门岗位(如纪检、监察、市委等);
&&(4)报考人数太多的岗位(目前有些省市公考报名会实时公布报名情况表,考生可随时关注,有些省市则不予公布)。
& &上述四类岗位中,(1)中的岗位通常所招人数较多,招考比例也很大,但是据笔者观察,这类岗位通常是“清水衙门”(工作很清闲但待遇较低,如计生委、史志办之类)或“坑爹衙门”(工作很繁重待遇也很低,如城管、市政监察之类)需要注意的是(2)(3)两类岗位,这两类岗位竞争固然激烈,但是其待遇也是不言而喻的,仕途升迁也会较快,因此对于实力够强的考生而言,本条可以忽略。
&&(二)关于资格审查
& &现在部分地方公考中,增加了资格审查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弄虚作假。1、在报考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招考大纲,是否要求笔试过后进行资格审查以及资格审查的时间,以便具体安排。笔者参加的公考中,就发生过外地考生笔试取得第一名,但是直到资格审查的前一天才查询到成绩(参加过公考的朋友都知道,公考成绩放榜时发生网络拥堵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会发生服务器直接崩溃无法打开查询网页的情况。如遇到此种情况,建议换个时间段再查,以避过高峰期,或者是通过声讯台等其它渠道查询),即使是坐飞机都无法及时赶到报考所在地进行资格审查,最后只能无奈放弃,诸如此类,不止一例。
& & 2、仔细阅读资格审查要求,将相关证件携带整齐。主要有:
& &(1)必备材料:本人毕业(学位)证、身份证、户口簿,以及招考职位要求的基层工作经历证明、资格证等其他证明材料,同时提供初审通过后的考生报名信息表。
& &(2)必备材料:在职人员还应提供加盖工作单位及具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 &(3)选备材料:留学回国人员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 &(4)选备材料:报考“限少数民族人员报考”职位的人员,还应提供少数民族证原件及复印件。
& && &(5)招考公告中要求的其它材料,视各省市具体情况而定,大家自己把握。
& &(三)面试
& & 1、带好面试相关的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面试通知书及要求的其它材料;
& & 2、备好相关工具:纸、笔、钱、手表等;
& & 3、面试前尽量多浏览报考所在地的人事网站或人力资源网站,可能会得到比较有用的信息,如面试的要求、面试的方式等信息。
& & 4、于面试前一天提前到达面试所在地,时间允许的话,最好亲自到面试地点实地考察一下,熟悉一下面试地点、交通线路、地理环境等。
& &(三)体检
& & 1、准备好本人身份证、一寸照片若干、体检费(最好自备零钱,以免麻烦)以及要求的其它材料;
& & 2、严格遵守体检要求,如空腹等。如果时间充足,最好自己提前去正规医院先做个体检,以备不虞(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懂的,呵呵)。
& &(四)关于政审
& & 1、政审环节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要你没杀人放火没犯什么政治性错误,基本都可以顺利通过。
& & 2、提前准备好相关政审需要的资料和表格。
& &(五)关于报到
& & 1、关于个人档案,上文已经详述,不再述赘;
& & 2、准备好一寸证件照若干张;
& & 3、准备好当地公务员管理机关要求的其它材料。
& && &&&三、关于租房
& & 本条主要是针对已经顺利上岸的外地考生,本地考生请飘过,谢谢。
& & 1、提前在通过网络查找一下,诸如房源、房价、风土人情等等。
& & 2、事先打印好两份制式租房协议或合同,这个网上多的是。
& & 3、不要轻易相信中介。
& && &&&四、异地考试注意事项
& & 1、带好准考证、身份证、银行卡或足够的钱。
& & 2、带好考试用具:2B铅笔、中性笔、橡皮等,原则是宁多勿少,每种工具多带几个没坏处,以备不时之需。
& & 3、建议出发前在网上提前查找一下考点附近的住所、住宿价格、交通线路,做到心中有数。
& & 4、考前务必休息好,养精蓄锐,保证次日考试时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 & 5、提前预订好机票或车票,以便合理安排时间。
& && &&&五、如何在考场上利用时间?
& & 1、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你都要让自己成为跑得最快的那只。趁监考老师不备,翻开试题本快速阅题思考,在被监考老师发现之前尽量多做几道,等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后再快速将试题本和答题卡上的名字、部门序号等基础信息填好。此法至少可以保证比别人抢先做完2-3道题。但此法并非万用万灵,要看你遇到什么监考了,一定要察言观色,别人家监考老师已经提醒你或盯上你了还嚣张的做,别自找倒霉、因小失大。
& & 2、一定要为自己准备一块手表。
& && &&&六、保持平常心
& & 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就当是旅游了。公考嘛,能考上当然最好,考不上顶多拉倒,没什么大不了的。淡定,一定要淡定……
第三章 公考之“势”
& && &&&一、个人关于公考的两点看法
& &(一)关于公考
& & 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轰轰烈烈的扩招,造成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间接导致了公务员行业因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等诸多因素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纷纷加入公考大军的行列,公考也顺利地超越高考、司考、会考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华第一考”(最为戏剧性的是,不仅是公考考场上风起云涌、高手如云,就连公考背后,也是波谲云诡、“关系”辈出)。但在下要说的是,请大家切莫随波逐流,务要理性入考、慎重报考。否则,一念之差,万古难回。也许目前来看,成为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易时移,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现在好不代表未来仍然好。
& & (二)公考之利弊
& & 公务员行业的优点就是较为清闲安稳,旱涝保收,但是它的缺点也正在于此。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公务员这个行业。如果你希望利用公务员发财,如果你对从政没有兴趣,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拿个年薪百八十万的,那么奉劝你一句:请不要再在公考这条路上耗费汗水了,更不要浪费自己其实并不多的青春和时间,好好利用这不多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干点别的吧!或许十年二十年后,你就会成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张朝阳、下一个唐骏,而当年你的同学、朋友可能仍然是一个小科员,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科员。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什么才叫现实的差距和人生的“杯具”。
& && &&&二、关于公务员报考
& &(一)理性入考
& & 1、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公务员这一职业。现在很多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原因大多是觉得公务员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很少认真的分析自己、规划未来,甚至不少人完全是跟风之举,大有随势而为的意思,殊不知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建议大家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动则全力以赴。否则,只是无谓的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青春!
& & 2、自己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公务员?笔者一向认为,工作如同购物娶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论什么从事什么工作,首先都是为稻粱而谋,公务员其实就是一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职业,不要指望靠公务员发家致富(当然,后台或关系很牛逼者除外)。道理很简单,官小了你没机会贪污腐败,官大了倒是有机会贪污腐败但同样有机率进班房。公务员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清闲自在,可以负责地说,公务员职业的竞争和压力并不比其它职业小,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此生立志从政,那OK没问题,你可以参加公考;如果你此生无心从政,那么请你绕道而行。或许,下海经商、自主创业等其它工作更适合你,你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混的更好。
& &(二)慎重报考
& &1、报考单位离家远近。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不予多论。
& &2、选择岗位是否有利于自己日后的发展。如果你生性恬淡,只想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当个小科员,那OK岗位随你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希望日后有所发展的话,那么在选择岗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充分。否则,经过“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后“胜利会师”的你,发现自己考进的是一个传说中的“清水衙门”、发现前辈同事日复一日地“三杯茶一张报”时,你可就真的就成为“浮云”中的那匹“神马”彻底“杯具”咯。
& &歌曰:法无定法,术无规道,势有常形,如悟自得。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法有千条,然万法归宗;术有百章,终正本归元;势有万象,仍九九归一。世间万物,虽千变万化,终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倘能得其中三昧,则临事必能提纲契领、高屋建瓴,无往而不利也。此吾之法也,虽嫌贻笑大方,然若能达抛砖引玉之效,不亦快哉!
& & 声明:以上所谈,纯属个人意见与经验,如有不周不妥不当之处,令诸位看官见笑,尚请海涵。就此止笔,不再赘述,以免啰嗦乏味之嫌。祝君马到成功、痛饮黄龙!
发表于 13-5-16 11:03
转载“燃梦岁月”
2010国考已经过去,无论是非成败,反思自省后,令人收益颇多:一方面,这次申论考试61分,让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对于申论的大多数观点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论坛朋友们的各种观点,帮助我找到了需要自己改正和完善的错误和弱点。在此,我想把这些个人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把能想到的经验都写出来弄一个汇总性质的帖子。由于我本身是在职公务员,平时工作实在是很忙,直到明年国考前,我不再单独针对某个方面的观点发主题帖了,只要有新的成熟观点,我会随时来这里不断更新有关内容。我是个厚道人,帖子中言语冒犯之处,请大家见谅。
先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条理不一定清晰,以后更新的时候再慢慢整理吧。
以下部分1月16日更新:
第一、啥是申论 PK 申论考啥
目前,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我的看法,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考试类别的名字罢了,没必要“申论乃申而论之”这样扣字眼去研究。就好像你叫张三,你是个男的,另外一个叫张三的可能是个女的,光看名字,不看本质,毫无意义。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考试大纲(本人思维比较发散,请大家原谅)。申论的定义,连考试大纲里面都没有说明,好多个辅导书或者网站上面的所谓“专家”却在那里讨论的一包劲,我真不知道制定大纲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官员们看到这种情形是不是哭笑不得。
但是,考试大纲明确告诉了我们,申论要考什么!你完全可以不知道什么是申论(说真的我就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但是你必须知道申论要考你什么!考什么?考你的想象力?考你的文学天分?考你的专业知识?那题目中会明确告诉你“请根据。。。写一篇散文、小说、诗歌、论文”,这样你还是去参加新概念作为大赛好了,你还是请莎士比亚、韩寒之类的给你辅导算了。请看清楚,题目是说“请根据给定材料。。。。。”,注意,几乎各个年度申论考试的任何一个大小题目都会出现这两个字“材料”。所以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材料、材料、还是材料!回答任何题目都不可脱离材料,申论首要的是考我们对材料的把握能力——我一直认为“申论答案就在材料中”。一个例证,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抄材料的人比费尽心思写的人得分还高。问题是什么(现象),为什么(原因),怎么办(对策),材料中都有明确交代——想想吧,公考,是招考按文件规定办事的公务员,不是招考科学家,用不着你去发明创造!我们是从材料中“发现”答案,而不是看完材料以后去“发明”答案(这句话务必多琢磨几次)。如果能够弄明白“发现”和“发明”的区别,我想你最起码做到了不会跑题,不会忙活半天落得个牛头不对马嘴。
第二、模板 PK&&神论
中国人是善于对付考试的,所以申论模板的出现是历史必然产物。严格按照三段论和那些“万能N条”这些模板去作答的兄弟姊妹们,不少遭遇了滑铁卢,于是有些人呼喊:模板已经泛滥,老师已经恶心,我们应该咋办?我感到,申论到底该怎么写,现今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玄学——说不清的东西。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申论就真的成了“神论”了!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如果根本不知道申论该怎么写,那么你还去考什么试?你纯粹成了去碰运气!那还不如去买彩piao算了,省时省劲兼做慈善事业。
我觉得所谓模板,你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文章结构的问题,一个人逻辑思维顺序的问题(其实,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按照这三大段来的,不信自己琢磨一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叫法很多但都一样,比如“现象、原因、对策”,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大结构去写,是绝对错不了的。你得不了高分,不是结构的错误,而是你运用这种结构写出来的文章一看就是生搬硬套,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用个最通俗的例子说明白点,结构如同一个人的骨骼,没有骨骼,你是无法成为一个“人”形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舍骨骼而生。但我们人人有骨骼,为啥还有美女和恐龙之分呢(高分和低分之分)?这并不是你有了骨骼的错误,而是你的血、你的肉、你的毛发、你的气质没有与你的骨骼搭配好,让人觉得很不协调。因此,那些埋怨模板的人,不如好好看看自己的文章内容是不是很充实,遣词用句水平如何,自己的字体是否美观大方,卷面是不是多处涂改跟刚动完手术一样?关于内容充实的问题,我在这里重点解释一下,还是举例子来说吧:提出对策“加快相关立法,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你觉得跟下面这样写有区别吗——“由立法部门牵头,组织国内专业人士和海外专家,尽快组建海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把《海洋保护法》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近海城市设立专门的监管海洋环境的职能部门,对破坏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经济直至刑事处罚。通过上述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套话是要说的,但是你光说套话,等于没说,这就是“内容充实”的意思。
当然了,虽然我很支持按照结构写申论的思路,但你要真的在考试的时候就这么分上“三大段”,那你就太实在了,我也无话可说。三段论,是指的三部分大结构,这个结构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维顺序来的,是合理的,微观上可以用设问句、过渡段之类的进行处理,增加“曲线美”。我希望大家多看看那些省长市长们的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谋篇布局的——你看起来可能各种各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我又想起来一件事,大家还记得小学写作文,写叙述文刚刚学会“倒叙”的时候吗,是不是感到非常的惊喜,非常的耳目一新?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倒叙也是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三、现象 PK 本质
我们看到材料,要分清楚现象和本质,其实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是一个文章立意的问题。比如工厂和住宅区混在一起噪音很大,印刷厂的污水把河里的鱼毒死了。你看到材料中提到这个,你觉得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如果你大力宣扬环境保护重要性,那就片面了,因为这只是个现象罢了。如果你一下子上升到大谈建设和谐社会问题,那就太假大空了,因为你这个主旨范围太大、内容太多。如果你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那就恰到好处。
还想举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从论坛上哪个帖子里面看到的。材料的大体意思就是说“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难,农民拿到手的国家补贴都缩了水”之类的这种社会现象,如果我们来分析这个材料写一篇申论,你会怎么立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一般人的想法大概是“服务型政府、三农问题”这类主题,更差的就是跟前面说的一样又开始鼓吹什么“和谐社会”了,请大家看看高手是怎么立意的。有一位省委书记一语中的:“这些现象都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怪!”服了吗?不服不行啊!人家确实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确实透过现象认识到了本质。
第四、赵括 PK&&顺溜
辅导班、辅导书、辅导网站?如果你非要买、非要看的话,我觉得还不如在这里搜索一下那些考了高分的人文章是怎么写的。我不轻视所谓专家,我也不崇拜他们。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刀实枪去战斗过的人,远远超过纸上谈兵的人。赵括肯定打不过顺溜,你信不? 申论,没必要买辅导书。那么厚几百页,后面给你弄上写当前热点、理论知识之类的,纯属凑页数逗你玩,人家顺便挣俩钱。我就不信他们弄那么厚一本书好几十块钱,是为了发慈悲让大家都考上,毕竟是商业化的,以营利为目的,这样你就很容易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同时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再说,考不上的人越多,明年才有更多人买他们的书,呵呵。有时候我想,那些书的作者要是去考试,能考多少分呢?
实战者又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确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了高分,他们自己觉得写的也就是一般化,莫名其妙范进中举了。这种人就是所谓的“福将”,有些时候运气这个东西确实无法用当代科学来解释。如果一个人赢了,又知道自己赢在哪里,弱点是什么,那么是真正值得好好学习的。多说一句,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需要始终坚持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自己给自己活的更明白点。
第五、大作文 PK 小作文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已经认识到了。你分数低,不一定是最后那个大作文分数低,很可能是你前面的2、3道小题目得分太低所致。那些小题目跟大题目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字数的限制,往往不需要你拐弯抹角啰啰嗦嗦。解答这类题目,比如2010年国考的第一题,解题基本方法是多出现“关键词”,多把那些能够表明特征,说明内容的“关键词”罗列出来。因为此类题目类似于客观题,有比较标准的答案,基本看你的得分点给分,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使劲写关键词,罗列多了又不扣分,就怕少了。
改天给大家找个例子解释一下吧。
以下部分1月23日更新:
第六、大路 PK 罗马
近期提问的人很多,实际都是一个问题:申论到底该怎么写?这里针对的是最后一个大作文,简单地说,申论很像是盖房子。第一步,根据材料确定文章主旨。第二步,确定文章结构,这个结构有几大部分组成是死的,因为一个正常人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本就如此。但务必要看清楚,我不是让你去按照万能N条之类的模板完全套上去,要是这么简单就全国人民都会写申论了,还考什么考?组成部分是死的,但是怎样组合是可以创新的。就好像阴阳组成了世界万物。在具体的结构上,只要三大部分不残缺,怎样组合完全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第三步,充实各部分内容。其实充实内容说难也不难,只不过是多说点具体的东西,少喊点假大空的口号(也不能完全不喊,呵呵)。其实最难的还是第一步,看起来材料中的主题非常明显,但大多数人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不管黑猫白猫都用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社会之类的大帽子往上面戴,还觉得自己挺有政治涵养而沾沾自喜;一种是就事论事(可真是太紧扣材料了~~~),把现象误认为是本质做了文章的主旨,结果把申论当成了文章缩写。
第七、补丁 PK 皮草
很多人觉自己字丑。这让我想起过去咱们国家贫困的时候——人们买不起漂亮的皮草,都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但是洗的干干净净,照样精神焕发建设新中国!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里面没有说你必须是书法家,我的同事里面很多人都写字难看照样是考试进来的。但是,你的字可以难看,却不能潦草,尤其是卷面不能到处涂改——再漂亮的人,一脸青春痘,还是令人比较不爽(有青春痘的同学们请饶过小人,谢谢)。写错了字,在格子里面划一道横线就行了,不要非得弄得黑乎乎的一个大黑月饼在那里生怕别人看不到你写错了字!另外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排版技巧就是,你写字的时候最好所有字下方对齐,或者上方对齐,不要上上下下地没个规律,这样看起来要整洁很多,不信你自己可以试试。
以下部分1月29日更新:
第八、钟君 Pk 徐yi株
在这里我先申明一个观点,我不是钟君或者徐yi株的经纪人。
钟君一直挺火,徐yi株在2010年国考结束后黑马般异军突起。本来我不喜欢评价人,但是总有不同的人不断地问我:“钟君到底怎么样,徐yi株说的到底是真的吗?”为了将这种意识死循环彻底终结,我想今天就违背一下自己的基本原则吧。
钟君,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挺有一套的,文章写得也不错,最起码文字功底和清晰思路是看得出来的。从反面说,钟君要是没有两把刷子,也混不到今天这个地步。只不过,人无完人,我觉得他的弱点在于失去了进步性,没有坚持发展和创新——他的这套办法,放在前几年应该是很有实用性的,申论能弄个中高分,但现在看来确实是过时了。“万能八条”,确实是万能的,因为解决任何事情,其对策无非是那么几个方面,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保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而不是脱离材料,不管不顾地把那N条扣上去——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我认为很多朋友都是忽略了万能八条如何与材料结合,如何把握材料的个性,说得清楚点就是你根本没有把万能八条这个劳动工具用到材料(劳动对象)中去,而是直接把万能八条本身抄到了答题纸上。另外,过于重视对策部分(这可能是钟君对大家的误导,也可能是大家自己误导了自己),忽略了分析问题部分和逻辑论证。 最后我还想说,就算没有万能八条,照样可以提出对策,材料里明摆着的就够你用的。之所以出现万能八条,是辅导班的必然产物。因为辅导班老师面对不同水平的大量同学,无法一一因材施教,只能创造出一个通用的模板统一jiao授,然后你们就各自领悟,各显神通吧。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思考是尤其重要的。
徐yi株,我在几个坛友的大力邀请下去看了下她(其实我认为他是个男的)的博客。确实有些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但是我比较反感她的做事风格,什么命题组成员,什么卧底之类的,总让人觉得哗众取宠,好像在自我炒作。。。。。。就算是真的,也没必要如此张扬地怕别人不知道一样。从她观点的具体内容来说,关于论证结构这方面的理论我挺支持的:确实,一个完整的文章,分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分析此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很多人由于受到模板以及万能N条之类的影响,过多地注重了提出对策,而忽略了分析论证部分——没有把问题分析透彻,没有正确的逻辑推理,你提什么建议意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我个人看法,徐yi株跟钟君走向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极端,对提出对策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申论的最后一个大作文,从本质上来讲,就好像一名公务员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应届毕业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想参加了工作,尤其是在机关干过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怎样给领导汇报工作呢?首先,我们要把近期某领域发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事例给领导大体列举一下。然后,我们要告诉领导,这些事情产生的危害是什么,或者说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如果这些矛盾是些鸡毛蒜皮无所谓的东西,领导没必要听你汇报,你是在浪费领导时间。接着,我们要给领导分析,为什么出现了这些矛盾,都有哪些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我们要给领导提供几个解决矛盾的方案。提出对策是绝对必要的——难道你把问题摆出来,你就走人,把问题留给领导解决?
其实对待他们的思路和观点,我的立场很简单,也很陈旧,就是马克思百年前说过的“扬弃”,要仔细思考(特别是要自己独立性地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不是彻底改变,是又人及己地改进,看清楚)自己原有的东西。我不喜欢照搬照抄(那是盲目随从,在精神上是别人的奴隶,说白了你白活了)!做人,做事,说话,写字,还是有点自己的个性的好,尤其假如你是一个男人的话(女同志息怒~~~)。
真是不喜欢评价人,因为干这种事,就必然带着感情色彩,就必然会招致不同的拥护和反击——自找麻烦。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说完别人,想想自己,自己也有很多毛病。从申论回到现实生活,钟君是人,要养家糊口,徐yi株为啥不敢说自己真名实姓,还不是因为自己也得过日子?你呢?我呢?其实我们人人都一样!你为什么要考公务员?无非是两种目的:最低纲领挣钱活命;最高纲领升官发财。这两种目的的本质是一个:为了自己!(话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以人为本”是具有深刻含义的,呵呵)如果你确实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那么组织上给你个公务员身份,安排你背井离乡去最偏远的贫困地区工作,终生在那里发挥你的光和热,你难道一点都不考虑考虑?最起码,钟君、徐yi株、我,这三个人肯定不去,呵呵。我并不否认在个别特殊历史时期的个别人,确实是具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但那些人和事,是有特殊的客观环境作为前提条件的,不是你凭空就能做到的。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对别人求全责备,互相多理解一些吧,大家都不容易!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多讨论交流,而不是争吵——争吵的唯一结果,就是双方更加坚持自己原先的观点。
以下部分2月22日更新:
第九、我唯一推荐的申论神人。
首先,别跟热火朝天的那些专家学,因为他们出发点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牟利(这里有两种人:1、公开办辅导班。2、自我炒作后私下收费收徒,这种人比前者更卑鄙。),具体是哪些人我就不说了,大家要把自己的小眼睛睁大了看清楚。其次,也别跟我学,因为我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已,水平还到不了大师的十分之一。最后,废话少说,此人名叫毛泽东。
我觉得申论有一个基本的目的,就是“说服别人应该去做什么”,如果你要讲说服能力的话,我们的毛爷爷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你要讲政治立场和导向的话,我们的毛爷爷肯定是跟我们党保持一致的,其实现在党的很多新提法只不过把毛的一些老观点换了个说法而已。如果你有强迫症非要去买一本申论辅导教材的话,我建议你去买一套毛泽东选集,保证里面有不少申论范文,而且不像国考教材一样分年度印刷,毛选集年年适用还保值增值。
顺便想起一事,我发现最近论坛上有开始讨论起了申论的结构问题,狂轰乱炸,大加批判万能八条和模板!但是我还是那个观点,不要昨天还对人家推崇备至跟见了救命恩人一样,今天就翻脸不认人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这也太不讲义气了啊!万能八条和模板是有用的,只不过这年头已经不能傻乎乎地生搬硬套了。你先别急着反驳我,看完这句话——毛泽东《统一dang八股》一文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请问您看完了吗?这就是申论的文章结构!恐怕毛爷爷的观点就算国考命题组也不会(更不敢)有什么异议吧,反正毛爷爷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按这个路子写的,估计弄到国考中及格是没问题吧?呵呵。希望大家今后在结构方面不要再争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这样的。实际上申论结构就是一个逻辑思维顺序,就如同你吃饭要先张嘴后咀嚼最后下咽一样,没什么神秘也没什么值得争议的,不要自己主动去神秘化和复杂化一些简单的真理。
关于毛爷爷的文章,我还想说一个问题(其实有点老生常谈,以前都说过的)。做人吧,写字吧,最好有点自己的个性。其实看看毛爷爷的文章,我总感到他是有点愤青(用词不当,自己体会吧)的,文章内容总是比较激动,比较观点鲜明,比较有个性,比较大胆。所以在这里我再一次不嫌啰嗦地提醒各位,不要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杀,考试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
我建议大家多看看毛主席的经典文章,今天先推荐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如果你把这片文章缩写到1000字,就是一篇很棒的申论大作文。此文的结构是很正宗的三段论。需要注意的是:看看人家分析问题部分怎么分析的,很有深度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提出对策人家是怎么写的,具体而又充实。等大家看完了,我们在互相交流吧。
发表于 13-5-17 08:50
Re:【2013申论笔记】016号人民日报今日谈:就业难题需要“中国解法”
人民日报今日谈:就业难题需要“中国解法”
  又到大学生毕业季,就业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更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四有”之中,就业是核心。有工作,就可以自食其力,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率往往受到特别的关注。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是宝贵资源,但同时就业也是世界难题。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基数大、人才结构不均衡,就业问题在中国尤其难,非从全局高度重视无法破解。这个世界难题,需要一个“中国解法”。
  就业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广大求职者,探寻就业难题的“中国解法”,也需要两头着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必须立足中国现实“挖潜”,用好政策杠杆,继续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对于广大求职者来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既要历练本领,也要提高“情商”,进一步革新就业观念、放宽就业视野,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就业的不二之选。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讲要靠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才能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根本上改变僧多粥少的总量矛盾。由此可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就业形势越是严峻,就越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发表于 13-5-20 10:07
Re:【2013申论笔记】016号 毕业生“就业不设限”唱响就业“最强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生“就业不设限”唱响就业“最强音”
& && & 国务院办公厅16日公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大力促进就业公平,高校毕业生招聘不得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 && &“就业不设限”,强化就业“中国梦”。面对就业,能得到公正公平待遇,能得到每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是每个大学毕业生渴望的。大学毕业生是中国未来的生力军,“中国梦”的实现需靠他们共同完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高校毕业生招聘不得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这一政策将帮助大学毕业生早日实现“中国梦”。
& && & “就业不设限”,增强就业“新能量”。每个大学毕业生毕业时,都会担心:是否因为我是女生而不接受我?是否因为我的身高而挑剔我?是否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而没资格进入面试?是否因为我年龄偏大而不录用我?是否因为我不是本地人而不选择我……在就业面前,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性别、身高、毕业院校、年龄、户籍、家庭关系等等被淘汰的比比皆是。此政策的出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多了一重保障,为平等就业增强了“新能量”。
& && & “就业不设限”,奏响就业“最强音”。每年到了毕业季,就会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反映就业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此政策的出台,面对当下“史上最难就业年”,无疑成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强音”。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更多了一重保障,更多了平等就业机会,当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更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 && &“就业不设限”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一是加大宣传,广泛宣传就业政策,让高校、招聘单位、大学毕业生知晓,贯彻执行就业政策。二是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单位招聘,对不执行该就业政策的单位给予惩戒。三是开设绿色通道,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为大学毕业就业排忧解难,保障就业公平,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发表于 13-5-20 17:13
Re:【2013申论笔记】016号拿什么来拯救女公务员的 “双面生活”?
用这篇文章纪念我今天糟糕的心情。付出总会有回报,坚持到底,加油。红网:拿什么来拯救女公务员的 “双面生活”?
& && &&&江苏常州警方日前查处了12家存在卖淫嫖娼活动的违法SPA养生会所,发现卖淫女大都呈现低龄化、高学历的特点。抓获的卖淫女中,年纪最大的28岁,且不乏知名企业的“白领”、“金领”,甚至教师、公务员。(5月17日中新网)
& && &&&要问现在什么最难考?有人可能会想到考大学。但只能说那是以前,现在有此想法的人已经OUT了,“大学只是敲门砖,”公务员才是人生最终的起点。多年前大学时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场景,凭着公务员有的招考比例1000:1的实际,“国考”当之无愧把他超越在前。既然难考,还能让众人趋之若鹜,定有非常之处。因为只要能够考上,那就意味着一辈子的工作就有了着落,待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体面。多年前,父母一直教育我们,好好上学,将来能够端上“铁饭碗”,就能一辈子坐吃不愁。现在亦如此。
& && &&&公务员一直被誉为“铁饭碗”,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有人说是稳定,有人说是待遇好,还有人说是光耀门楣……,种种都在说着当公务员的好处,但就在不久,新闻中居然爆出女性公务员下班期间自愿甘当“卖淫女”的尴尬情景,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
& && &&&公务员和卖淫女能够挂上沟?真是翻天覆地,一个是处于阳光雨露中的娇儿,一个是阴暗潮湿的老鼠,其中落差之大,让人徒然吸了口冷气。当上公务员意味着从事体面的工作,为什么体面中还不知足?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讨头口饭?面朝黄土终究不属此流。妓女与嫖客之间除了金钱,几无其他。据警方透露,教师、公务员自甘堕落成卖淫女,“追求奢华、安逸的生活”是罪魁祸首。女性公务员成为做皮肉生意的“衣冠禽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特别不易接受的,是常人眼中不能也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梦想与现实总是那么遥远,出卖色相只是结果,骨子里的腐败思想才是真正祸根。女性公务员卖淫折射出了当前公务员队伍中一些人的道德缺失,也充分暴露了享乐主义思想的盛行和泛滥。民谚说:脸皮厚吃不够。一个对自己脸面都不要的人,可见在工作中也是常怀废公利私之心的。如果将工作视为自己取利的一个包囊,那么群众怎么能够放心将权力交付给这样的人行使。
& && & 当前社会充斥着无数拜金狂潮,公务员也深受其害,甚至有的被享乐主义、拜金狂潮打翻在沙滩上,攀比心理迅速摧毁了自己的职业防守底线,车子、房子、票子成为心中的唯一,其他什么为人民服务都被当成浮云。忘掉了自己的身份,扔掉了人民的期待,忘记了父母亲朋的嘱托,放弃了自我的坚守,干出了败坏道德,有辱门风之脏事。
& && &&&生存或毁灭在一念之间,天堂和地狱须弥转换,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公职人员代表了党和政府的脸面,请坚守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坚守住成为公务员时的豪言,莫贪婪、绝妄念,自省、自重励志往前看,行的直,走得正,心底无私天地宽。
发表于 13-5-21 08:01
人民日报民生观:莫让份子钱成“公害”
& &打破村民之间的攀比和博弈心理,需要村组织的有效约束和引导
& & 有一则笑话:古代有个县官做寿,下属凑份子,送了一个金老鼠。县官乐了,当众宣布:下个月我夫人过生日,她可是属牛的!
抛开索贿这个情节,这个笑话仍有现实生命力。红白喜事、人情往来,聚少成多送出去的份子钱慢慢从金老鼠攒成金牛。最近,有记者在辽宁农村调查发现,乡亲邻里间红白喜事互相帮衬的礼钱,名目增多、金额翻倍,逐渐演化成村民的“公害”。
& & 这一风气在农村地区的蔓延,值得警惕。(过渡句)
& & 首先,大大加重了村民的负担。礼金从数年前的30元、50元,涨到现在的数百元、上千元,礼金涨幅显然大大超出了村民收入增长水平,让不少村民戴上了礼尚往来的枷锁。
& &&&其次,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浪费。随着礼金攀升,招待酒席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大吃大喝往往还伴随不少“剩宴”,这与我国国情和村民的收入水平都极不相称。
& &&&最后,礼金攀升还使正常的人情交往世俗化,亲友乡邻间矛盾增多。宴请和往来本是交流感情的机会,而礼金的掺和却扭曲了不少亲情友情——礼金给送少了、对方喜事办得太多了,难免会有人觉得“吃了亏”。于是有些“吃了亏”的村民挖空心思、翻新花样操办喜事。村民的负担不断加重,矛盾更成了解不开的结。
& &&&礼金的攀升,很大程度上源于攀比心理。别人送一千,自己送五百,面子上过不去,既担心别人看不起,也怕别人心里有怨气。红白喜事名目的增多,主要源于亲友、乡邻间的心理博弈——你可以办,我为什么不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使红白喜事的花样只会增、不会减。
打破村民之间的攀比和博弈心理,需要村组织的有效约束和引导。一些村委会不妨组织村民坐在一起,一块建个村规村约。什么红白喜事可以操办,什么不能办,大家& &&&
& & 要定个规矩;礼金的标准要定个上限。这样的规矩让大家都省钱、省事、省心,不难操作,也会赢得村民的支持,何乐而不为?
当然,更需要警惕的是文首笑话中那样的县官。对于基层干部借人情往来名义敛财的变相腐败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应该高度关注,在制度上严格规范,实践中严格监督,莫说金牛,金老鼠也不行哩!
发表于 13-5-21 08:05
Re:【2013申论笔记】016号征地须守住“非暴力”底线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征地须守住“非暴力”底线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见本报5月15日二版),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客观地看,征地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之举。合理的征地和补偿安置,既能促进地方产业布局的升级调整,也是解决农民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契机。不过现实中,围绕征地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县里,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占了大多数。财产补偿、拆迁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等问题处置不当,都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导火索。(暴力征地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合理征地演变为暴力征地,虽有多方面原因,但征地者行为失当,肯定是主要的。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土地财政,土地的增值收入也往往变成“大广场”、“大项目”。据权威部门测算,近20年来各级政府向农民征地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许多纠纷就是在利益补偿上分歧过大,同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所致。(出现暴力征地的原因)
  地方也有难处。一直矗立在道路上的“钉子户”,可谓典型表现。有地方干部曾抱怨,征地时“一碗水被要一个湖的价”,甚至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的进度。但更要看到,如果说征地中存在矛盾,农民这一群体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土地可说是他们最后的依傍了。更何况,提出不合理诉求、漫天要价者,也是少数,只要做好工作,相信大部分民众都能够理解和配合。必须确立这样的认识:征地中,合法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暴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征地中,对于“钉子户”,工作方式不能简单暴力,要做好工作)
  以民为本,就需要肯定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需要理解,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征地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通过规范的程序、合理的补偿价格、可行的安置方案,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因此,此次《通知》在严令杜绝暴力征地的同时,强调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方式、收益分配制度等,可谓对症下药。(征地中,要强调对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补偿、安置方式、收益分配制度)
  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央和各部委先后出台的相关规定条例有十几部之多,收效却不显著,主要原因之一是执行力不够。以简单的规范征地程序为例,尽管三令五申,但少数地方还是置若罔闻,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件。如果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及处理不透明或力度不够,既会影响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对利益冲动之下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征地中,少数地方对规定条例执行力不够)
  当前农村,流转等情况使土地问题更复杂,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混杂也让征地矛盾更突出。作为切身利益者,农民需要在征地问题上占更多“权重”。正如《通知》所要求,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让群众充分了解征地相关信息。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才能让征地走出“钉子户”和“拆迁队”的拉锯,让农民真正在城镇化过程中受益。(征地中,要落实征地信息公开)
发表于 13-5-21 13:52
Re:【2013申论笔记】016号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确立?
2013年联考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确立?
  一、申论大作文最保险的写法有三大法则
  1、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和主要分论点;
  2、论据综合运用材料提供的现成理论和案例;
  3、以考生自己熟悉的理论和热点案例加强论证。
  二、一个关键:文章的立意和主张
  一篇好的申论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和若干分论点作为骨架。接下来才是找论据,并论证之。申论文章大多数是话题文章,这就决定了不能主观随便的提出论点,而必须严格从题干要求和材料中引申出来。
  1、论点的生成
  题目要求和给定材料是申论论点的两个来源。大多数申论的题目要求,往往规定了文章的中心主题。文章的分论点可以从给定材料中总归纳出来。[1]
  例:2011年4月联考卷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不少于800字。
  第一步:分析题干,确定中心论点
  本文要求以“家底”为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概括“家底”一词的内涵。通观材料,都是围绕人口普查的项目和其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的,并且明确提及“人口家底”一词。文章的核心论题一定是人口家底的现状,即人口管理、老年化和性别比等。另外,还要论及普查家底的重要性,家底诸问题及其解决之道等。
  第二步:结合材料,确定分论点和文章构架
  1.结合“给定资料”——“家底”一词出自材料4中“人口普查作为当今世界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世界各国为摸清人口家底,都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收集详细信息”。
  ①材料1、4、5谈论人口普查相关问题。②材料3谈论户口、超生、性别比等问题。③材料2谈论城市人口密度、幼儿教育、公厕、交通、人口素质与产业发展,城市社会管理等问题。④材料6、7、8集中谈论人口老年化和老年人养护问题。
  ——得出中心论题及其分论题:人口普查要摸清人口家底,包括:人口总数、户数,人口分布与结构问题,城市人口管理问题,性别比问题,老年化与老年人护养问题等。
  2.论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隶属关系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