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志愿军战俘去了瑞士几乎全部去了台湾

那些去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都混的很好!【朝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7,354贴子:
那些去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都混的很好!收藏
那些去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都混的很好!很多人成为台商,台侨回国后受到当地XX和领导们热烈欢迎在看看回国的那些战俘,待遇天壤之别是媒体新闻报道和当地人说的2万左右战俘 1.4万左右去了台湾或第三世界国家 只有6000人回国
那些回国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参考1966年到1976年那段时间 你懂的
私人教练,全民健身先驱者,引领健康新潮流的行业
好什么啊,我了解的基本没几个过的好的,晚景凄凉,受尽歧视,还是大陆好,我看见那些所谓过不好的都有孩子有老婆,政治待遇可能差点吧,毕竟我们对被敌人俘虏的自己人是非常小心的。
回国的6000人都被整死了吧
名志愿军战俘去台湾的真相(腾讯)日,早晨9点,前志愿军67军200师600团战俘冉宏图,混杂在14220名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喊“回台湾”的战俘中,离开了朝鲜板门店附近的联合国军战俘营。扛着孙中山、蒋J石巨幅照片的台湾代表团迎上来,向战俘们表示热烈欢迎。有资料说,战俘们纷纷向孙和蒋的照片致敬。在美军陆军第八军的护送下,530辆卡车把战俘送到仁川。在这里,他们转乘15艘美军运输船去台湾,美第七舰队和美空军第五军则一路随行保护。在海上漂泊了88个小时后,他们才到达目的地——台湾基隆港,另有142名重伤病员,已先由军机直接送往台北接受治疗。细心的人们留意到,领着欢迎人群站在岸边的蒋经国,正在擦拭眼中的泪水。作为KMT事实上的军情系统主管,他完成了一项影响台湾命运的任务。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蒋J石。1月23日,接到伤病战俘先期乘军机平安抵台的报告后,这位败退台北后,饱受失眠症困扰的67岁老人安睡了9小时。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实为今年来最安眠之一夜也。”在日记中,蒋介石把此事称为“五年以来精神上对俄斗争之重大胜利。”
不曾参战的最大赢家当朝鲜南北分治已成定局,首先是急于结束战争状态的金日成立场松动,只剩有斯大林支持的中方坚持按日内瓦公约遣返战俘。然而,当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苏联方面不再坚持此前的立场,使得中方孤掌难鸣。日,“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字,确定战俘按照自愿原则遣返。至此,志愿军战俘去台一事最终尘埃落定。此后,台湾GM党代表团屡屡向联合国提及战俘赴台一事,以此证明“中国人只要有选择就一定会拒绝共C主义”,进而证明其政治主张的正当性。战俘赴台一事赢得政治主动后,台湾当局进而于1952年签署《台北条约》,正式从日本手中将台湾主权收归中国。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更为激进、强硬的远东政策,与台湾当局于1954年签署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着台湾重新被纳入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台湾也因此得到了此后20多年的生存空间保证。“台湾不曾参战,却因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常诚认为。
棋子与弃子台湾国M党摆脱了弃子的命运。而志愿军战俘,协助台湾完成命运转变的关键棋子,却在实现利用价值后成了弃子。冉宏图们上岸后,又分乘225辆军用大卡车,分成5个支队,由摩托车队前导,救护车、通讯车随行,另外还有国民党安排的广播车沿途播放歌曲散发传单。车队到达台北后,沿主要街道行进,沿途不断有人燃放鞭炮,一派喜庆气氛。然而喜庆过后,台湾方面“战俘去台湾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等承诺,并没有兑现。战俘们被交由蒋经国领导下的一个辅导组织负责,逐个审查后,补入国民党军基层。冉宏图回忆,其实许多人内心并不愿意去台湾,在从韩国到台湾的船上,就有战友说:“我去到台湾也是死,我刺了一身字回到大陆去也是死。”“不听劝,他头一低就跳海了。”日,金门炮战爆发。冉宏图等前志愿军战俘也上了前线,有的就“带着美国鬼子的步枪、自动步枪,连枪浮水游走,浮到厦门跑掉了”。冉宏图也想逃跑,但由于企图早被发现而未果。频繁出现的逃跑事件,使国民党当局意识到,这批志愿军战俘大部分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于是又针对战俘开始了新的政治攻势。冉宏图就曾被要求参加国民党,但他拒绝了。“好人”、“坏人”、“中国人”,这些概念一直在冉宏图内心纠缠,他再也无法给自己下一个定义。这个被强抽壮丁入伍的百战老兵,此后再不关心政治,只是每年清明节前后,他总要面对着大海。“在台湾烧纸,晚上做梦都想到母亲,想到弟弟……”“那个时候往床上一躺,脚就把扳机扳着,枪抵着胸口。我跟他们讲了好多次,我都没有自杀,只能够晚上掉眼泪。我说我还要活下来,回来看一下,对家里有一个交待。”1942年春节,他被保长一根绳索捆着送进军营,就此身不由己,卷入时代风浪一生流离辗转,60多年再没回过故乡。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农民、国M党军、J放军、战俘、国M党军……似乎就是抓壮丁的那一个下午,就改变了他所有的命运。他说,他不知道应该怨谁。1975年退役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开外,仍然是个军衔中士的小兵,孤身一人。他在家订下的那个娃娃亲,早已经杳无音信,可是他依然日思夜想着那个他只见过一面的女人,因为父母死后,这个女人成了冉宏图对家乡最真切的具象。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打破了。然而冉宏图囊中羞涩,也没有亲人和朋友资助,只能去洗胶袋赚钱,他没有家,晚上就睡在楼梯的角落里。冉宏图终究还是回到了故乡。日,他在成都下机,一路问老乡:老屋门口的柿子树和橙子树相当好吃,树还在不在?老乡说橙子树不在了,柿子树和桃子树还在。“结果我去看,那个柿子树和我一样,也已经老了。”冉宏图把暮年的归宿选在宜昌,这是当年抗日时他打过仗的地方。如今,冉宏图和侄子一家养了十几头奶牛,在一个很僻静的小山村里深居简出。对他来说,这或许是种慰籍,不用再向别人解释自己复杂的身份,也不用再争辩那段岁月的是是非非。他说,“在宜昌,如果有人问起来,还可以简单回答说当年我在这儿打过日本鬼子。”
看下 路过 证据不足
···老蒋小蒋做过的最卑鄙的事情,莫过于对待“抗美援朝战俘”的事情!
真不要脸!中国和异国的战争,你蒋家也算是中国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被俘志愿军180师照片解密 回大陆去台湾命运迥异
被俘志愿军180师照片解密 回大陆去台湾命运迥异
被俘180师老照片曝光,回大陆和去台湾命运迥异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期间,先后约有240万志愿军赴朝参战。一组鲜为人知的数字是,停战后,21000多名志愿军战俘,7000多人回了大陆,14000多人去了台湾,这是为什么?志愿军在战俘营里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后来命运如何?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投降即是不忠,被俘就是变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教育和作战纪律都有“决不当战俘”这一条。志愿军战士在被俘时甚至要求敌方士兵将自己打死而不愿意活命。志愿军在朝鲜共进行了五次战役。图为第三次战役巨林川战场一角。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22000多人。伤病、冻饿和弹尽粮绝是被俘主要原因。其中近千人因各种原因死在战俘营。到停战后战俘遣返时,还有21000多人。图为1951年6月,朝鲜战场,被俘的志愿军。他们有的躺在地上睡觉,有的盯着看守他们的美国大兵。
日,韩国横城,两个志愿军被美国陆战一师的士兵俘获。横城反击战于日打响,志愿军取胜后撤回三八线。
分页:1/6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
  在古代帝王拥有最高权力,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观,总是遇到好的东西就想要得到
朱元璋出身一介布衣,25岁之前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参加起义军纯粹是为了保命,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第十七个女儿,生于贞观元年,比李治大一岁。高阳和李治不是同一
  魏忠贤这个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这个人生活在明熹宗时期,在
公元265年,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登基为帝,史称
  贞观六年正月二十,群臣再请封禅。此时相距武士彟提议只是刚过了一个年,可见群臣
  1367年,徐达领兵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打得元军抱头鼠窜。第二年,
  司马炎一生英明神武,功绩卓著,建立了晋朝,结束了诸侯纷争的三国时代。但他此生
  安禄山叛唐除了利欲熏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拥有与中央政府叫板的实力。  网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明帝刘彧篡位成功,一个被民间戏称为&猪王&的怪异之人居然谋
  郑和是明朝有名的太监,曾经七下西洋,将中国文化远传各国。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
  我国有着不少古老的神话传说,三皇五帝都是其中的著名人物,还有一个人物,也非常
  越王勾践剑,是我国历史上一把非常有名气的剑,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出土后没
  东吴孙郡主,年少便尚武。风格似长兄,威震全江东。这么一个妙人儿,却在如花似玉
  在明代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就是&土木堡之变&,在这次事变中,最高贵的天子也就是
  &刘备之德近乎伪,诸葛亮之智近乎妖&,刘备诸葛亮这对主仆在历史风云上留下了浓
从古至今,葬礼都是一种神圣的礼节,代表的是对死人的一种尊重,即便是如今,在我们老
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座落在贺兰山东麓,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
  唐太宗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但其明白难以消除其逼父、弑兄、杀弟、屠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承,我们的先人祖先创造了种种行业,经久不衰,传
  盗墓在历史上一直就存在,不过技术最先进的要属近代。像孙殿英,就不是用一般的盗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一提唐朝,人必言唐诗;一言唐诗,人必称&李杜&,随后才是老白,白居易。杜甫,
  杨贵妃开元二十四年(736)被唐玄宗纳为妃子并且很快便专房宠幸,天宝初年即进
大辽后宫里,有一个皮肤黝黑的丑丫头正在打扫。她一边扫地,一边嘴里骂骂咧咧,&凭什
  最早从商朝开始就有了陪葬品的说法。每个人身份地位的不同,陪葬品的规格也不同。
东汉时,在帝都洛阳有个色艺俱佳的歌舞妓,名叫来莺儿,名气很大,来看她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现代考试的考场,空间一般很大,光线充足,有门有窗,是为了给考生一个很好的
说起古代美女,莫如人称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的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这古代四大美
  唐高宗永徽六年冬十月十五,李治下诏:王皇后和萧淑妃图谋用毒药害死我,此罪不赦
  《西游记》讲,唐玄奘老爸陈光蕊高中状元,又娶了殷开山女儿殷温娇,人生两大喜事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他征服了整个中国。当时周边的藩属国像高
  大家都知道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前有一段时间新闻上以十分密集的频率出现了许多关于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朝战结束后,大约有14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去了台湾。此前专题曾详细讲述了这些战俘大部分是被迫前往台湾的史实。但对这些战俘到了台湾之后的境遇,并未作详细介绍。
1958年的今天,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回顾这群被胁迫去了台湾志愿军战俘的命运浮沉,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去台志愿军战俘的命运浮沉
志愿军战俘营里“国共内战”的结果,是6000余名战俘得以返回大陆,14000余名战俘则被载往了台湾(另有极少数人去了其他中立国)。现有史料已经能够充分证实,这14000余名战俘,大部分是受胁迫赴台的。按照停战协定,这些赴台的志愿军战俘应该成为平民,“获得自由”,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无疑是个奢望。
战俘抵台后,首先被送往“心战总队”接受洗脑
台湾方面对战俘的迎接安置工作非常重视,由蒋经国亲自指挥。欢迎场面之宏大,媒体报道之热烈,自不必说;台湾方面更将1月23日定为“一?二三自由日”,以纪念1954年的这一天,首批志愿军战俘抵达台湾。按照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所有志愿军战俘都应该享有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但大多数人赴台本身已属胁迫,抵台后大多数人更丧失了做“自由平民”的权利,而只能被迫接受国民党方面所授予的“义士”的“荣誉”,进而加入国军。所谓“一?二三自由日”,其实并无任何自由可言。台湾方面其实也知道这种“自由”徒有其表,所以解释必不可少。“行政院长”陈诚在视察大湖、杨梅等地志愿军战俘驻地时,曾虚弱地解释道:“国家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是分不开的,要争取个人的自由,必须争取国家的自由”,自然,陈诚忘了同在台湾的胡适的名言:“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
欢迎活动结束后,战俘们被送往台北市郊的苦苓岭接受洗脑。台湾国军“总政治部”在这里设有一个叫做“心战总队”的部门。该部门当年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通过广播、传单等手段对大陆沿海军民实施心理战。赴台战俘中许多人是受胁迫而去,对台湾当局心存抗拒,故台湾方面第一时间将他们送到了“心战总队”接受洗脑。洗脑的具体内容,据战俘赵英魁回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到台湾后,立刻失去自由,被集体送往‘心战总队’,形同关押。还施以密集课程,强迫‘义士’上课,灌输党国思想教育。台当局又发起所谓‘请缨从军运动’,强迫战俘签名附和。有一位我熟识的战俘,因为不愿当兵,干部不断纠缠,逼得他最后走上自杀绝路。”
绝大多数战俘被集体“宣誓加入国军部队”
两个月的“思想训导”之后,台湾当局于日公开宣布:全体志愿军战俘“宣誓加入国军部队”。在编入之前,蒋经国领导下的“义士就业辅导处”曾对全体战俘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比较关键的几项数据如下:战俘总数14334人,其中21-35岁年龄段者12229人;文化程度为大学者仅4人,无学历者6986人;军官、士兵比例为1:10。这些调查资料,直接影响到了台湾方面对战俘们的分配调拨。
“就业辅导处”制定的志愿军战俘“志愿加入国军”的门槛是:16岁以上40岁以下;体检合格;政治考察合格。结果,大约有12300人被编入国军,占战俘总数的86%;其余2000余人,有1000余人因为年龄不合标准而被淘汰,以平民身份另行安置;此外还有1000余人,究竟因何原因未被编入国军,是体检不合格,还是政治有问题,或者死活不愿意参军,则不得而知;其具体去向,也尚无统计资料披露。
志愿军战俘在集中营里被强制刺字,以断绝其返回大陆的后路
为便于消化,每个军事单位只分配一个战俘;战俘具体待遇视其文化程度而定
为避免志愿军战俘的思想对台湾国军士兵发生影响,战俘刚刚抵台,“就业辅导处”就向“国防部”呈报过《请通饬各部队严禁与义士相接近由》的文件,禁止国军部队与志愿军战俘接触;战俘们在“心战总队”接受完洗脑后,台湾方面对他们的思想倾向仍不放心――后来确实有个别战俘铤而走险想要偷渡回大陆――他们先是被编入新兵营接受基本的军事、政治训练,然后被“个个击破”式地分散分配到各个具体单位,原则是每个单位只分配一个战俘,如此来保证战俘们被孤立后能够迅速“融入”国军。至于部分被分配到军事单位但始终心怀不满的战俘,则多被送往特设的“反共义士感训团”接受二次洗脑,俟政治思想合格后再返回军队;仍不合格者则有可能被送往“火烧岛”监禁关押。
至于战俘们参军后的具体待遇,受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比较大。陈诚在台湾担任“行政院长”期间,很重视专门技术人员,为这类公职人员制定的薪酬比普通公职人员高出许多;军队系统也不例外。战俘们进入新兵营后,经常被鼓励去考取各种技术类的特训班以及各兵种的专业学校,有一定文化的战俘因此受益颇多。至于那些文盲、半文盲战俘,则大多被分配去当列兵、伙夫、马夫、勤务兵,虽然有按“年资加俸”的优待,但境遇与有文化的战俘比起来,就远远不如了。尤其是退伍后,许多人只能干些底层的粗活,生活大都比较困苦。当然,最实际的,还是日通过的为国军士兵制定的《授田条例》,按照这个条例,每个退伍的战俘将被授予年产两千斤稻谷的田地。只是台湾田地本就很少,等轮到这批“义士”们授田时,已经无田可授,最后当局选择以发放与田地价值相当的现金作为补偿。
1954年2月到11月,台湾当局组织各种“义士访问团”在国际上到处活动
虽然陈诚曾慷慨激昂地演说战俘们的赴台“解决了台湾的兵源问题”,但台湾当局更看重这些战俘们所带来的宣传效应。所以,一方面战俘们被强迫参加国军,另一方面,台湾当局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义士访问团”,到处“出访”。
1954年2月到3月这段时间,“义士访问团”主要局限于访问台湾本地各县、市以及各部队;从4月份开始,“义士访问团”开始被陆续派往海外。参加访问团的战俘,主要是原战俘营里会英语的亲国民党骨干,这些骨干分子,部分是原国民党干部或士兵,部分则是台湾派遣进入战俘营的特务,其实并不具备代表赴台战俘的资格;而且各访问团均配备有台湾当局的情报人员作为“顾问”,以便监督。菲律宾、泰国、日本、越南、美国、古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均曾多次留下“义士访问团”的足迹。“义士访问团”的海外访问活动的结束时间,大约是在1954年的11月。
战俘们退役后的命运,和退役的国军老兵“荣民”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随着战俘们的宣传价值与日俱减,他们与普通国军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战俘们从军队退役后的境遇,与普通国军退伍军人,也就是所谓的“荣民”们中晚年的遭遇,大致相同。一方面是外省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本就难以融入台湾本土社会;另一方面,50年代出于“反攻大陆”的需要,台湾当局又针对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特殊限制,如延长服役期限、限制结婚条件等等,导致“荣民”们的成家、就业、医保、养老全都成了问题,甚至激发为社会事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当局于1954年11月设立了由蒋经国全盘主持的“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蒋经国主持“退辅会”不到半年,为“荣民”们先后建立了屏东隘寮农场、嘉义大埔农场、宜兰三星农场、花莲寿丰农场、彰化二水农场等,让“荣民”们得以在此通过务农自食其力。后来又在屏东、花莲、台南、新竹等地修建“荣民之家”,解决年老“荣民”的养老问题。日,台北“荣民总医院”也在蒋经国的推动下开始兴建,三年后建成投入使用,该医院成为许多“荣民”看病的地方,因其设施先进、专家阵容强大,许多国民党高层人物诊疗的首选。
婚姻是战俘最大的痛,桃园“义士之家”收容的光棍“义士”,一度达3000余人
或许是顾及到赴台战俘们的特殊性,一开始在台湾的桃园县曾特别修建有一所“义士之家”,专门收容那些退役后无力自谋生路又无处投靠的“义士”。后来,“义士之家”更名为“荣民之家”,战俘们和普通国军之间的区别,也就消失了。与普通“荣民”一样,战俘们最大的痛不是养老与医保,这些问题随着台湾当局的政策已渐渐解决,台湾当局解决不了的,是他们的婚姻问题,如桃园的“义士之家”所收容的光棍“义士”,就曾一度达3000余人。大多数战俘没有能够在台湾重新组建家庭。一些战俘为寻求一点天伦之乐,晚年甚至不惜花费全部积蓄迎娶脑瘫女子;开放大陆探亲后,一些战俘也曾幻想迎娶“大陆新娘”,但多数以被骗告终。
1988年,台湾当局正式允许志愿军战俘返回大陆探亲,免费为其去除身上敏感的政治刺青
时间进入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荣民”们返乡探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987年7月,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11月,宣布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1988年初,又专门出台规定,允许《韩战期间来台义士得依规定前往大陆探亲》,规定认为:战俘们“与难胞一般均无问题,应无限制出境之必要,如有特殊情况可采个案处理”,不过,在政府中担任公职的“义士”,“仍不得前赴大陆探亲”。
当年为迫使战俘们来台,台湾当局派往战俘营的特务们强行在绝大多数赴台战俘身体上刺有“杀朱拔毛”一类的口号乃至图案。这成了许多战俘们终身挥之不去的梦魇。开放返回大陆探亲之后,许多战俘因为身上的这些口号和图案而不敢启程。通过向当局呈请,“退辅会”决定由荣总医院进口一台激光扫描设备,通过激光手术,免费为战俘们去掉这些口号和图案,这种手术没有太大痛苦,去掉刺青的效果也不错,很受战俘们的欢迎。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一千二百三十点》,描写的就是两位志愿军战俘“王正福”和“唐大胜”在荣总医院消除刺青的故事。
1989年,大陆出台规定,允许被俘去台人员回大陆定居,承诺不审查追究其政治历史
日,大陆出台《关于我军被俘去台人员要求回大陆定居的处理意见》,由此,战俘们不但可以返乡探亲,也可以选择回大陆定居了。该处理意见规定:
“我军在战斗中被俘去台人员,不同于一般台胞和在台湾的国民党老兵。他们要求回大陆定居,经说明大陆生活条件等情况后仍要求定居的,原则上应予批准,并予以妥善安置。……对批准定居的被俘去台人员的政治历史不审查、不追究。对他们被俘前参加我军的一般历史应予承认,但不补办复员、转业和离休、退休手续。……”
战俘冉宏图2004年从台湾回到大陆,选择定居在了远离故乡的宜昌,“他说其实在家乡,他觉着很难向别人解释他的身份,但至少在这里如果有人问起来,他可以简单回答一句说我当年在这儿打过日本鬼子”。皮肤上的刺青可消,但撕裂的人生再难复原。
这支部队抗日吗?
为什么14000名志愿军战俘去了台湾
一对被历史遗忘了的母子
您此前是否了解志愿军战俘在台命运
将您的投票发到微博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
联系方式:邮箱:(来信时#改为@)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军战俘去台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