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澳大利亚打工累不累怎么样

澳洲的华人工作环境如何?你是怎么在澳洲找到工作的? - 知乎1842被浏览391437分享邀请回答116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2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澳大利亚边打工边旅游也许没你想象中那么美
来源:现代快报
瑶瑶在新西兰 本人供图
  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打工度假。自新西兰向中国开放打工度假签证后,一边打工挣钱一边游历世界的想法,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
  据了解,从今年9月起,澳大利亚也将开放申请,每年向中国提供5000个“打工度假”名额。许多网友早已望眼欲穿,只等开抢。然而,最近一篇名为“辞职环游世界的人,其实都在刷马桶”文章,给很多人心头泼了一桶冷水。曾经历过打工旅行的南京姑娘小慧和正在打工旅行中的温州姑娘瑶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打工旅行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那么美好,在见识异国旖旎风光和经历新鲜生活的同时,也要承担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各种风险。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澳洲即将开放申请
  网友望眼欲穿
  今年6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协定成果之一是澳大利亚将每年向中国18至30岁的年轻人提供5000个赴澳打工与度假签证。申请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有大学学历、或已成功完成至少两年大学学习的证明、掌握实用英语,以及资金及体检证明等。听说今年9月开始开放申请,无数网友早已望眼欲穿,只等开抢。自几年前新西兰开放了打工签证后,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申请,数次导致申请网站瘫痪。
  然而,最近一篇名为“辞职去环游世界的人,其实都在刷马桶”的文章,却又让许多人瞬间“梦想幻灭”。“这些辞职去旅行的人发了好多特别美的照片,美到足够让那些继续在办公室朝九晚五的同事羡慕死。但事实真的那么美吗?景色很美,但生活不一定。当他们不在海边玩水的时候,也许正在为了下顿能吃上饭,跪在地上刷厕所&&”这让许多曾经有过度假旅行经历的人们产生共鸣,“预算不够、饮食不好、每天辛劳,我们用身体经历着最真实的现实。”
  打工度假人:南京姑娘小慧 出游国家:新西兰
  每天工作14小时,回家倒头就睡
  今年30岁的南京姑娘小慧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三年。2012年9月,她第一次通过打工度假签证来到这个大洋洲的国家。曾经在房地产网站工作的她,当年取得出签证名额后,毅然辞了工作。
  打工度假者们,大多选择在果园、农场,或城市里的餐厅厨房、按摩房工作。小慧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制作沙拉的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如同大多数打工度假者,她拿的是最低标准工资。小慧的工作,包括洗菜、择菜以及打包等,“一天有时工作14个小时,站在生产线上不动,大脑来不及运转,只能手上飞快地做”。更让她觉得不易的是,她常常需要站在高台、将菜筐举过头顶,把需要洗择的菜倒下来,“一个筐里至少20斤菜,一天数不清要倒多少次。”等到晚上回到住处,小慧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腰也动不了,只想倒头就睡。
  然而,有时一不小心睡着,凌晨还得挣扎着爬起来,“还要给自己做第二天中午的菜,不然第二天就得饿肚子。因为是公共厨房,烧菜时还不能太大声,以免吵到别的人。”她有时会和朋友聊天,下班后要去某地玩、要吃什么,却没有一次实现,“一心只想睡觉。”
  即使这么辛苦和努力,小慧有时还会被工厂监督员批评。“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别人却还不满意,这种感觉是非常委屈的。”小慧说,好在3个月的工作攒了一些钱,供她在新西兰好好玩了一趟。
  第二份工作是摘蓝莓,暴露在烈日下一个月后,小慧“黑成了泥鳅”,那段时间她甚至不敢和爸妈视频,怕他们心疼。再之后,她干过黄桃包装,也曾一天开一万只青口贝,下班时手都动不了。
  尽管辛苦,但这段经历却十分珍贵。打工度假签证结束后,小慧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西点,如今她已在新西兰顺利找到工作。但她的计划还是回到国内,希望能在南京开一家咖啡厅。
  打工度假人:温州姑娘瑶瑶 出游国家:新西兰
  工作不好找,一般只能做些摘水果的活儿
  24岁的温州姑娘瑶瑶是今年3月去的新西兰。虽然说出国前就“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对这一年十分向往,她列了一大串目标,比如去冰川探险,高空蹦极,直升机跳伞,去看极光等等,然而至今,一个还没有实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瑶瑶回忆说,刚来新西兰时,她想尝试免费搭车的体验,却遇到看起来有些不怀好意的男性,好在最后被一位当地老人送回家。
  此外,找工作本身也非常不容易。到了新西兰后,为了找工作去市中心扫街,到一家一家的咖啡厅、酒店投简历,结果都不顺心。直到钱都快花光了,她才找到一份工作。
  工作5个月作后,瑶瑶决定辞职,开始环新西兰北岛的打工旅行。“路上可能会再找份工作,不过只&敢&摘樱桃。”她解释,度假打工的年轻人来到新西兰,大多数找的都是季节工,非常辛苦。比如在奇异果园打包,可能得白班、夜班轮流倒,至于给葡萄绑枝、摘草莓,看似好玩,实际上必须8小时一直弯着腰,到了晚上腰根本直不起来。只有采摘樱桃,还相对轻松一点。
  “新西兰农场牧场很多,但劳动力匮乏,果实一成熟,就需要我们这些打工者来采摘。”除了在当地农场干活,许多打工者还会通过“换宿”――也就是每天用3-5小时帮房主干活,来换取免费住宿。因此,如今她也需要帮着为房主打扫房间,学着照顾农场。好在她性格比较乐观,“虽然苦,但也学到了很多”。
  打工度假者成“奴工”?要学会自我保护
  曾有澳大利亚电视栏目通过暗访发现,澳大利亚很多农场、农业加工企业存在剥削打工度假者的现象,这些人境遇悲惨,节目甚至以“奴工”形容他们。有人长期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有些在工作场所遭受辱骂等语言暴力,一些女性打工者甚至遭到性骚扰。节目中的两位台湾小伙必须半夜起床,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每周工作7天,而时薪只有18澳元(90元人民币)。对此,澳移民和边境保护部官员今年5月发表声明指出,度假打工签证持有人必须得到与澳本国工人同样的薪金和工作条件,任何剥削行为都是违法的。
  针对马上对中国内地开放的澳大利亚度假打工 签证,在澳洲工作的小楠指出,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他指出澳洲并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接纳来打工的留学生,许多人都是在做体力活儿,比如去餐厅里洗盘子,或者清晨送牛奶送报纸。生存压力会很大,很可能只有“打工”没有“度假”。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年轻人来说,打工度假会是一种很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可以从中学会自立,但也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被不公平地解雇、有合法的休息时间和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等等。
  作为“过来人”,小慧给出建议:第一,如果获得签证机会,大家多融入当地,并尝试各种工作、生活类型,而不要为了交流方便而“抱团扎堆”;第二,最好有一两年工作经验,先对社会有一定了解;第三,打工度假者的工作以体力活为主,大家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要在发现辛苦后不辞而别,会让雇主对度假打工群体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无论搭车还是“换宿”,都要注意安全,女生最好结伴而行。
(责任编辑:un657)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您有 条新提醒
<font color="#天了,差不多一年五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真的很快。两周前开放了<font color="#-17财年的第一批名额,据说依然很好抢、这篇送给正在准备材料的你们,和正在规划行程的你们,个人色彩浓烈,所以仅供参考。写一个来了的个人流水账和一些个人经历后的感想,结尾和上次一样会附上大量Q&A,后期会跟上更加细节的诸如住宿篇交通篇草莓农场篇昆士兰州篇布里斯班篇等等。反正会比其他那些假大空的攻略要更细节一些,毕竟我只想说我真正经历过的。【抵达土澳Day1-5】<font color="#月9日从北京飞吉隆坡中转飞抵黄金海岸,亚航。抵达后直接公共交通去了布里斯班,住进了网上很火的台湾人很多的Eco inn,先是和认识的小伙伴见面吃饭,然后办税号,手机卡,银行卡,准备简历,想办法找工作。【找工小队Day6-9】第五天的时候一切发生了变化。认识了一群想要去肉厂工作的小伙伴,当时我也是有些迷茫,正好一行五人一辆车,重点还缺男生,所以果断加入小分队,决定先去Byron Bay拜伦湾两天,然后一起开车向昆州北边移动600多公里去肉厂上工报道。【肉厂少年Day10-21】那天下雨,600公里开了七个多小时,第一次在土澳开这么久这么远的车,和小伙伴轮流。到了已经安排好了住宿,等待周二induction职前培训。正常四天的induction是计算时薪的,无非就是看录影,答题,普及安全知识。第四天正式进厂里分配好的岗位上跟着师傅学习,站上了流水线。第一天的实践下来,小伙伴们觉得实在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且太累了,就决定一起放弃这份工作,所以开始继续规划接下来的行程。【草莓过渡Day22-32】周末去了最近的城市,南回归线穿过的Rockhampton,随后去办离职手续,又去了1770,回来的那天晚上决定第二天移动去Caboolture的草莓农场摘草莓,同时等蓝莓厂的消息。所以又是和小伙伴轮流6个小时的驾驶,来到传说中的卡布丘恐怖丘。Sunray Farm据说是个大厂,后来有对比才知道果然是很先进的农场。住在农场提供的Donga,押金和住宿都从工资里面扣。在农场上二休一,我是慢手,全农场倒数第二,最后因为笑的太大声所以被请回家了。由于蓝莓当时定下来8.23上工,所以我们定了8月14号去20号回的斐济往返机票。【斐济过渡Day33-44】打算结束草莓后去斐济一圈,回来直接上工蓝莓。斐济的六天几乎天天下雨,攻略会单独出。回来得到噩耗:蓝莓推迟到九月初才开工,所以这两周还要再找工作过渡。【番茄逃跑Day45-53】神奇的小伙伴找到了在Bowen的番茄厂,这次从斐济回来没有休息直接连夜开了近16个小时1200公里接近了Cairns,到了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从其他人的口中听到的描述十分恐怖,不管是从住宿,工作环境,老板为人等各方面,于是再次连夜逃离到最近最出名的Airlie Beach休息。六天后又找了一家在卡布丘的草莓农场,再过去。【草莓爆果Day54-66】没有对比没有伤害,Pinata真的是一家很好的农场,起码不会因为我摘得慢被催促,也不会因为笑的太大声被解雇。而且刚好赶上爆果的时候,同住share house的台湾情侣每个人一周<font color="#00澳,合人民币<font color="#000多,我们做了两周的时间,同行小伙伴赚了<font color="#00澳,我摘得非常慢,几乎每天依然农场垫底,但是只要坚持去上班,哪怕在草莓车上睡觉每天也都会有<font color="#0+的收入。最后几天下雨,正好也确定了蓝莓<font color="#.14induction,所以就辞职准备移动了。【期待蓝莓Day67-73】现在我就坐这个蓝莓工作小镇,租的房子的床上,今天下雨,四天后蓝莓正式开工,几乎是等了两个月的蓝莓,希望好赚。说来说去这两个多月更多的时间是在昆士兰州上上下下,这中间的海滩和和各种Bay也去的差不多了,当然还有无数个布里斯班的夜晚,闪电肉厂,两次草莓一次被解雇一次经历爆果,只有两次离开QLD,Byron Bay和Fiji。关于落脚点:说实话我是想飞Perth的,因为想顺时钟环澳可以不走回头路。或者去悉尼猫本,但是冬天实在太冷,我行李少,没带厚衣服。最主要因为那天亚航北京飞黄金海岸便宜,而且我还想找农场的工作,所以就来直接农业大州昆士兰到了黄金海岸也没停留直接布里斯班。中转的交通很方便,先搭公交车然后火车,就到了布里斯班市中心。关于机票:除了各种直飞,很多人会选择廉价航空,亚航虎航酷航这些,因为我在马来转机太多次了,方便简单,而且这次要去吉隆坡找小伙伴,就选了亚航。新加坡中转的酷航我怕签证问题,但是说实话,中转太累了,我以后打算还是只考虑直飞。关于行李:我带了70L背包和一个小的双肩包。半袖若干。短裤三个。长裤三个。长袖衬衫两个。秋裤一个。羽绒服一个。内裤袜子若干。鞋两双。手机一个。自拍杆一个。移动电源两个。插排一个。数据线三条。耳机两条。单反相机一个。镜头两个。睡袋一个。身份证,护照,驾照,信用卡,储蓄卡。洗漱用品一套。剃须刀一个。笔四根。本一个。雨伞一个。指甲刀一个。面巾纸湿巾若干。我的算是少到不能再少了,很多人带了两个28寸的箱子,还背了包,带了电脑ipad,甚至锅碗瓢盆,我的仅供参考,反正一定要比我多就是了。关于住宿:在城市和小镇长期的话基本上都是住Share house,经济实惠。短期就Backpacker。农场的话很多都会提供住宿。最好的是以工作为核心,问下工作的同事们都住在哪里,特别是台湾小伙伴们。关于手机卡:三大运营商,Telstra和Optus和Vodafone,Telstra信号最好,特别是偏远小镇和农村农场,Optus其次,Vodafone最次。如果只打算在城市的可以根据套餐实惠来选择,要不然还是建议Telstra。这三家基本上都是买的30澳或40澳的28天套餐,差别只在流量上,因为土澳打电话和短信都免费。Telstra我买的40,白天3G晚上3G一共6G流量,可以拨境外大部分国家,都是免费。还有,如果你一开始选择了某一家运营商,这里是支持携号转网的,你只需要花2澳元买一个新的sim卡,然后打电话给你要转去的运营商,就可以了,所以也不用太担心这些。关于银行卡:ANZ nab Commonwealth 三大。我选了ANZ,会给现金,短期储蓄,长期储蓄和super账户,通过手机app直接各种操作。commonwealth也不错,nab台湾人选择较多。关于WiFi和公共交通:只想说一句话,真的不要期待太多。关于买车和驾照:买车不贵,2000澳的也能开,买好车当然也不便宜。去中介是最方便的。包括过户等等各种手续问题。Rego是路权,没有不能上路,必须严格遵守交规,所有人包括后排必须系安全带。城市停车很困难,停车费加起来可能比车都贵。靠左行驶,避让各种行人,直行车辆,环岛内车辆。不要超速和闯灯,不要抱侥幸心理,这边会罚的你车都不想要了。时时刻刻用Ggoogle map导航,本地人也一样,可以避开收费路段。驾照淘宝50块翻译的就好,会给pdf电子版,打印出来和原件一起随身携带。如果碰到警察那真是太幸运了,因为警察实在太少了。重点是警察也不知道你的驾照翻译件真假,只有给你做翻译那个人知道。关于布里斯班:昆州首府,时不时的会有一些节日在Southbank,也是最繁华的地方,离Queen's st相隔一条布里斯班河。还有澳洲唯一一个靠右行驶的道路,在Chinatown,不过那里不管是物价还是什么都不如另一个华人聚集区,在那里的商场你能感受到国内的气氛,每时每刻。Sunnybank有一切你想要的,比如鸭脖米粉自助餐,中药亚超中国人,很多台湾人早三四代人就过来了,在那边有很多台湾人的share house也有很多工作,好多时候我们会去吃好吃的韩餐,会去吃火锅吃烤肉吃自助。接下来开启Q&A模式,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头疼的事情,现在大陆来的WHV太少了,真心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帮助。1.在飞机上的入境卡?基本上出过国的都知道,如果英语不好就提前百度好翻译,或者下飞机后请求翻译服务,带什么没带什么一定要慎重填写。一旦被抽查出来但没选yes后果可能会很严重。2.黄金海岸机场—布里斯班市区?这个机场没有卖手机卡的,也没有卖go card的。用现金零钱,搭bus然后在任意一个火车站的人工柜台可以买go card,这是一个神奇的卡,在布里斯班活动必需品。进站出站你可以逃票不刷卡,但是如果被抓到你也要承担特别严重的后果。3.申请税号(攻略网上很多,后期我也会写一个)来了澳洲后,有了稳定的居住地最好马上在网上申请税号,因为可能要等一到两周邮寄给你。就算你遗失了这封信,也没有关系,只要打电话确认了你的身份和你的详细信息就可以得到税号。除此之外,这个地址最好你永远记住,不管是朋友家的,还是青旅酒店的,还是临时住所的,以后工作生活申请银行卡等等等都会要你填一个地址,除了税号其他的虽然不一定给你邮寄东西,但是会用这个地址来确认你的身份。4.工作简历怎么写?模板一大堆,建议提前在国内就准备好,到这边可以直接邮件发出去。不用写那些坐办公室的经历,基本上用不上。写点社会实践啊,让雇主觉得你靠谱就行啦,当然英语还是最重要的。5.白工黑工都是啥?白工是给打税的,还给交super养老金的。离开澳洲时税可以退,养老金的话如果你以后也没有来澳洲生活或者移民打算也可以退。一般上工前要提交你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税号和super账户。如果雇主没有给你交super或者钱发少了这些都是可以投诉维权的,他们很怕投诉。黑工就是领现金不交税的,不过工资很低,一般都喜欢要留学生,特别是城市里面的餐馆咖啡店。<font color="#.在肉厂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是在屠宰间做最轻松的岗位之一,给肉扒皮,但如果运气不好被分到的岗位很辛苦,不过拿的都是时薪,攒钱很容易。我来之前只知道阿德莱德有很多肉厂鸡厂,但我去的这个是在昆士兰的,凯恩斯和布里斯班中间的一个小镇上。去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我去的是Teys牛肉厂,可以直接看到一头牛从生到死到被肢解成各个部分送到包装车间。觉得自己承受不了的那也要想清楚。关于Q针的事情我不想多说,无害是一定的,正规的肉厂一定会比你更关心你的健康,但很多人都说打了后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想争论也不想怂恿。离开的比较突然,我还买了一套刀具,<font color="#7刀,一点没用过,现在还在手里,如果你想去肉厂,请来买我的刀。。。7.在土澳第一次开车是什么感觉?因为之前在泰国呆过俩月,对左侧行驶不太觉得困难,不过大部分第一次开右舵左侧行驶的都会觉得好别扭,一不小心就拐上了逆行的道路,所以一定时刻提醒自己靠左靠左靠左。澳洲城市一般限速40 50 60,高速上80 100,在没人的森林小道上也是最高100限速。8.路上会出现袋鼠吗?当然会啊,很多道路都会有牌子提醒,注意袋鼠注意考拉。不过我们来来回回这么多次,见到的都是只有死袋鼠。9.都说草莓农场非常坑,坑在哪里?很多会要求绑定住宿,提前交两周的押金,那这种妥妥的是坑人的。还有可能在草莓没有爆果的时候摘得满赚的少,就导致每周赚的钱都贴在了食宿上,这些人就觉得可能没有赚到钱,便吐槽草莓工作有多么多的差。又或者草莓在卡布丘有很多农场,一不留神就进了一家坑人为主的小场,不仅没赚钱还会对草莓产生厌恶情绪,我算运气好的,第一家虽然赚的少,但是真的是因为我太慢了,而且计算KG的很公平。第二家因为爆果期间嘛,是按照一筐一筐计件的,一筐1.4澳元,所以很简单的一天就摘到100多筐,也就有100多的收入,那些快手来说,他们一天200多250都有,所以自然赚的多。10.爆果是什么?就是指果子到了最好的季节,正常一株结两个草莓,爆果就一株结二十几个。一天摘不完,所以就从天亮摘到黑,不管是时薪,计件或者KG,都可以摘很多很久。11.你为什么一直要等蓝莓?因为蓝莓据说很好赚,而且不累,平均下来慢手都可以破千。12.怎么才能找到不坑的农场工作?最好去有靠谱小伙伴在的农场工作,前提是这个人也要靠谱,要不很可能因为很多因素,他有提成或者其他原因拉拢你去投靠他,切忌不要先付任何押金等费用,正规的是不需要先付那么多奇怪的东西的。13.斐济好玩么?在哪里?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目前开发不是很完全,但是国人很多去度蜜月的,因为免签。从布里斯班往返机票我们才花了2400多人民币 不到500澳元。玩法很多,可以住各种海岛酒店,也可以体验原始村落,最重点的斐济是个潜水圣地,很多世界著名的潜点都在这里。具体的斐济我还会po一篇纯正的斐济推文,送给想离开土澳度假的你。14.去哪里买吃的?超市啊,Woolworth,Coles,ALDI,IGA,亚超。衣服用的可以去BIG W,KMART,Target 这些15.平时吃什么啊?如果在城市,找吃的很简单,餐馆饭店快餐啊。但如果在小镇或者农场里,基本上都是要自己做了。第一次和小伙伴逛超市,我真心不知道蔬菜这么贵,牛奶这么便宜。所以厨艺基本上一个月就起码可以自己做一大桌子了。我更喜欢coles,因为有很多自营品牌的吃的喝的用的。16.你带了多少钱去啊?还有剩余吗?<font color="#00澳币,和不多的人民币,1000澳也就仨星期就没了吧,然后开始花人民币。这个比较主观哈,有的小伙伴来了就换宿,俩星期也只花了70刀。但后来赚钱了就差不多收支平衡还略有剩余了。17.大概一周生活费多少,房租多少?生活费这个不一定啊,要看吃什么和在哪里生活。包括出去吃多少次饭,自己做多少次饭。房租的话我住了大概这么久
最贵的房租也就130吧,便宜的90最低了。
18.退税咋退,找中介吗?还是自己DIY?说实话,有Google翻译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找中介还要花钱。唯一困难的一点就是要打电话给官方要一个link code,是全英的,不过经过和小伙伴的探索,发现还有一个免费的中文服务,打给那个电话直接他帮你拨给官方,然后你说一句他翻译一句。由于只在每年的7月退税,具体的等后期我会整理一个非常详细的po出来。19.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之外都干嘛?你在国内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之外都干嘛,估计来这也一样,千万不要期待自己会因为换了个地方或者换了个身份就会突然多了很多习惯,或者突然改变了什么。可能这些话击碎了很多想改变或者自省的心,外在固然怎么变化,重要的还是内心。20.你来了70来天最大的感受和不同是?这边人真少,今天下午的时候实在闲得慌,去隔壁小镇看看,车程30多分钟,结果到了一看,空无一人,只有俩人坐在一家没开门的餐馆门口吃薯片,这在澳洲是常态,最近釜山行比较火,很多时候进入一个城市或者小镇真的就像釜山行里那列火车驶入车站,空无一人。21.在澳洲什么才是好工作啊?周薪破千的就是好工作,大部分人都是要赚钱的,只有目的明确一些才能赚到钱。22.如果我想留下来,怎么办啊?找中介啊,要么办工签,要么办留学,不过我觉得如果真心想留下来拿PR的话,回国找个中介办工签是不错的想法,简单粗暴。想来想去,才发现没有那么多可以写出来的,也许确实是经历的不多。我没有在城市找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去过悉尼墨尔本珀斯,对昆州算是了解还算很多吧,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了。后期也会把比如肉厂和草莓农场更详细的东西写出来,希望这些能帮助到没来或者要来的你,哪怕一点点。现在的目标就是努力摘蓝莓,争取每周破千,蓝莓结束就<font color="#月下旬了,后期应该会先去悉尼,然后墨尔本塔斯,如果能赶得及二签肯定抓紧安排北领地的行程。其实还有点想从这边去南美的,发现从奥克兰有直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先在这立个flag看以后能不能实现。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我哟
旅行.摄影?少女心摩羯男?
澳大利亚(Australia)全称为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数个海外岛屿,南北距离3700公里,东西距离4000公里,国...
新浪网旅游频道专业旅游网,全球华语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在线媒体。为网友提供权威实用的旅游资讯和景点信息,易操作的旅行攻略分享平台,和可信赖的旅游线路、机票酒店预订服务等。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 010-6
客服服务热线: 400-690-0000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想去澳大利亚打工度假?来看看三个亲历者怎么说
在澳大利亚,活跃着这样一群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他们或在农场摘水果,或在咖啡馆端盘子,或在酒店打扫房间。
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是一路追逐工作机会,到处旅行。他们自称WHVer(Working Holiday Visa-er)——打工度假签证持有者。
澳大利亚自2015年起对中国内地开放打工度假签证,期限一年,每年5000个名额。这类签证的申请者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年龄限制在18~30岁,这种机会一个人一生只给一次。
如今,第一批打工度假者有的已经回国,第二批已经开始登陆澳大利亚。这群年轻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听他们自己讲述。
Claire:在异乡成长
我叫Claire,1989年生人。当时我工作3年了,工作单位也是人们眼中很不错的。可我的运气特别好,一下子就“中了签”,感觉特别幸运,也更坚定了要出去体验一下的决心。而我男朋友也拿到了签证,所以我们一起,日登陆悉尼。
我在澳大利亚一年时间,总共打了5份工,大部分是以前在国内从来没干过的农活,包括摘樱桃、装蓝莓、砍韭葱、摘柿子椒,还在北部达尔文做过酒店的清洁。5份工作的地点都不在大城市,不过我一点也不觉得遗憾。
回想起来,在塔斯马尼亚州韭葱田里工作的那半年是最快乐的。虽然工作挺苦的,但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信任和热情。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小镇超市买东西,结账时银行卡出了点麻烦,再加上网络很慢,导致我后面排起了长队,可是长长的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人催促,甚至有个阿姨说可以帮我付款,我坚持自己付,阿姨在旁边看着,直到我的银行卡终于刷成功了,她才默默地走了。
人生最大的一次磨难也发生在塔州。那是2016年6月,塔州下大雨。我们住的小木屋距离河流入海口不远,地势很低,水涨得很快,淹到了我们住的地方。
后来政府派军队营救,我走出木屋踏入水中,水一下子就淹到了大腿根,站都站不稳。当时心里特别害怕,军队把我们营救到安全地带后,我全身控制不住地发抖。
第二天回到住地,看到汽车、物品都还在,又高兴又后怕,控制不住地哭起来,可又不想被别人看到,就把羽绒服的大帽子兜在头上,戴上耳机,装作在听音乐的样子。
一年的打工度假签证于2016年12月到期,我现在已经回到国内。很多人认为我这一年纯粹是浪费,而我觉得,这一年的经历可能对找工作、丰富简历来说帮助不大,不过对于个人成长却是帮助不小。
我和男朋友的感情在这一年里变得更加牢固了。当我站在塔州齐腰深的水里,他握着我的手说,“不要怕,我不会放手的。”
Amy:老年人和年轻人
我叫Amy,山东人。毕业后离家工作,奋斗几年做了个教育留学行业的小主管,生活质量努力着一点点提升,但变得日益心浮气躁。
在一个朋友的带动下,我对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开始产生兴趣,想通过这一年的经历,感受下西方文化,平静下内心。
为了更好过渡,我选择在布里斯班换宿,就是住在当地人家里,以家务劳动换取食宿,从开始专职做家政、整理花园、偶尔做饭,到后来找到工作,一直住在房主家。
他们是3个好友,不婚主义者,最小的50多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还在带博士生。每天晚饭时间,我跟他们换着话题地聊。他们经常鼓励我多走多看,不要忘记来这边的初衷。他们出门拜访朋友、看电影、旅行都喜欢带着我。
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跟这几位房东的感情已经像家人一样。我多次提出分担食物费用,但他们说什么都不收,说我赚钱不易,攒下来好旅行。于是我就买些鲜花水果,尽力回馈。
最开始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虽然我语言还算过关,但也是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工作。澳大利亚人非常看重经验,即使服务员也倾向于找有经验的。
我从一开始就决定避开华人餐厅,所以选择去市中心“扫街”,即打印一沓简历,一家店一家店地去问去投递,还在各种招聘网站浏览投递,前后找了两周多,投递了不下100份简历,收到的offer并不多。
这需要好的心态与承受能力。最终,我得到了斯沃琪手表销售助理的工作。同时,我又找了一家小餐厅,后厨、收银、服务员都做。
房东让我了解了澳大利亚的老年人,而手表店的同事则让我见识了澳大利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些年轻人喜欢派对,幽默又开放,但他们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即使客人不买,也从来都是好言好语笑脸相对,从来不会烦躁或者轻慢。
按规定,日之后,到南回归线以北工作满88天就可以申请第二年的打工度假签证。我想去北部碰碰运气。得知我有这个想法,手表店的同事还主动联系朋友帮我找适合的工作。我希望一直能交好运。
小张:我是“拖箱客”
打工度假者常被人称作背包客,我不是背包客,我拖着一个28寸的行李箱和两个背包来到南半球,不好意思叫自己背包客,姑且叫“拖箱客”小张吧。
“拖箱客”在第一站墨尔本呆了3天就去了“乡下”,坐标维州小镇米尔迪拉。
每天早上鸡还没叫就起床,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另一个小镇的农场割菜和除草,全副武装防晒帽,泥土里打滚,不停地换姿势才不会腰酸背痛,自制了“跪得容易”保护膝盖,下了班再坐满是尘土的车子回家,洗个澡像个正常的人类一样坐着或者躺着,觉得对生活的满足感来得轻松又饱满。
后来,我又去了葡萄干包装厂。这是目前我遇到的最容易赚钱的工作,不过机械化劳动,轻松又乏味。
在葡萄干包装厂工作了两个月以后,我回到墨尔本,学做咖啡,进军餐饮业。在市中心区域,“扫街”投简历两个星期都没什么结果。后来才明白简历写得很差,市中心的竞争很激烈。在墨尔本生活了4个月,除了工作以外,也参加了很多活动,学习了快两个月的即兴表演,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
大概在我签证的第8个月,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来到达尔文。刚到没多久就不幸被虫子咬了,一排排的包,散布在裸露的皮肤上,奇痒无比。
因为虫咬,还导致搬家时被房东拒之门外,只好去住青年旅社。但怕虫咬不敢睡觉,只好在24小时开张的快餐店坐了一晚。第二天还要在6点45分到咖啡店上班,人都快变成行尸走肉了。
在达尔文常年三十几摄氏度的闷热天气中,你会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比如可能某一个周末的晚上,喝醉酒的人太多,你在不同时间看到了3辆警车来治理脱衣服的醉鬼和打架的女孩。
再比如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餐厅居然是个不发工资的黑店,你不得不去Fair Work(澳大利亚工作纠纷投诉网)投诉,到现在也还没有解决。
我的二签可能就夭折在了淡季的达尔文和不努力找工作的自己手里。想想要告别这种“拖箱客”的生活,还是有点淡淡的忧伤。但回头看看,所有的苦辣酸甜,全部都是太珍贵的礼物。
来源:《环球》杂志2017年第8期
监制 | 潘阳,责任编辑 | 曹妍,记者 | 徐海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去澳大利亚打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