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如何通过自主招生初审有没过的吗

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后,接下来该准备什么?
发布时间: 17:28:18 &&
来源:合肥网综合&&
资讯标签:&自主招生 初审 面试
核心提示:对于前段时间忙着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可谓是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来形容,那就是“脚打后脑转团团,不知今夕是何年,焦头烂额无思绪,人生何处得清闲?”。好不容易把自招报名搞定了,在经历短暂的等待后,近日...
  对于前段时间忙着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可谓是可以用一首打油诗来形容,那就是&脚打后脑转团团,不知今夕是何年,焦头烂额无思绪,人生何处得清闲?&。好不容易把自招报名搞定了,在经历短暂的等待后,近日,各高校的初审结果已经陆续出现,最晚也会在这几天出来。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自招初审之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报名三步走
  首先,等到阳光高考公布高校初审名单后,高校会在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会提示考生下一步的操作,主要有以下三件事情需要完成:
  1、在报名系统中确认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2、缴纳考试报名费用。(部分高校要求,并非所有高校都要求缴费)
  3、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在报名系统中报打印准考证
  关于自招审核,他们怎么说?
  完成了流程之后,接下来,就是考虑初审后考核的问题来了,自招考核到底怎么考?我们该往哪方面准备?别着急听听高校招生处老师怎么说:
  考试的内容,就是招生简章上说的那些了,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应该说考试内容跟高中时候学的知识都是密切相关的。刚刚结束高考,正是大家状态最好的时候,考生朋友不要太焦虑,发挥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了。
  学校自主招生,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潜质,具体会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特长、学习与认知的能力,也会考查学生的理想抱负与社会责任感。面试由多位学科专家独立打分,综合评价形成面试成绩。
  准备方向三步走!
  由于自主招生不仅考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就要对准备内容进行分类:
  第一,准备知识和素质,课内知识应对笔试,个人素质应对面试,课内知识和个人素质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果,这个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突飞猛进,因此只要保持住常态水平就好。
  第二,准备题型和思维,自主招生笔试题型不同于高考,笔试和面试都更注重思维的考察,面试还需讲求一定的技巧,所以在这部分临近考试前完全可以进行突击性短期准备。
  第三,时政与常识不可少,自主招生考试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考点灵活,尤其是面试常常涉及时政热点与各类常识。各种常识属于长期积累的反映,但时政热点就要靠短期积极了解准备。
  明确了准备的大概方向,接下来就是自招决定命运的两关:笔试和面试了&&
  关于笔试
  笔试内容为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只是在考试形式和命题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故而要求同学们在进行高三复习的时候要扎扎实实,对自己严格要求,复习过的内容切实掌握。通常来讲,优秀生在经过高三几轮复习后参加高考再参加自招考在实力上不会有很大变化。所以,诸位优秀的考生无需在课内知识上过于分心,按照学校的正常进度和自己平时的正常努力程度,认认真真学好是关键。
  但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知识点为课内知识点,但命题形式和高考风格迥异,故而一定要提前训练答题思维和答题节奏。其次,由于除了高考大纲要求的内容,还会考察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要求发表个人看法或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看社会问题的思维和平时高中习题还是不太一样,因此最好有时间能找一些自招笔试真题来练一下手(可以在高考直通车APP上搜索相关的真题)。
  关于面试
  由于能参加考试的都是优秀生,所以通常通过笔试对大家而言不是大问题,难准备的是面试,面试往往成为了自招一决胜负的关键,也是自招的考试核心,很为高校所看重。
  面试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纲,要准备面试内容,就要了解面试官想要看到的能力和大致会提问的角度。自主招生面试中,面试官常常会关注这些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创新能力等。
  面试环节涉及小组讨论和单独面试,面试中教授们出题思路极为灵活,通常几个老师一组,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此时考验的就是答题思维和综合素质。同时面试时的着装、谈吐、仪态也很重要,但只要稍加注意既可。
  说了这么多也许还是有很多考生会感到无所侍从,究竟怎么复习好?小编想说:考生没必要&如临大敌&,毕竟不管怎么考,学好基础知识才是根本。考生目前要放平心态,安心准备高考,把知识学牢固,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东伟自主招生初审怎么过&自主招生条件有哪些
 多年的申请实践已经证明,在申请阶段合理的运用申请的技巧,能够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有些同学明明条件很好,但由于申请的和优势南辕北辙,也会导致申请结果不理想。下面我们来总结下成功的经验。
  1自身条件精确匹配
  拿到自主招生考试简章后,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条件定位,包括自己的奖项,成绩,特长。如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对竞赛省二的学生比较热衷,那么就应该在申请相关专业的时候严格的匹配竞赛奖项和专业的实际要求。
  有些内容并不是写的十分明确的,如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简章中写到“对我校以下专业具有浓厚学习兴趣和较强培养潜质,且具备相应学科特长者。”就需要明确自己是否对“水土与荒漠治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专业是否有学科特长,是否有相关的实习、学术研究成果等支撑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是不行的,但光有兴趣没有实力也是不行的。
  像一些语言类高校所要求的英语各种竞赛成绩或雅思托福成绩,一些高校的文史哲类专业对语文和论文等的要求,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是“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的学生,无论学生有什么特长,只要和要学的专业能够相匹配,并且在申请材料中合理的体现,就可以大大增加申请成功的概率。
  2梯度设置要合理
  自主招生考试申请的数量大部分是3所左右,所以正常情况下,同学们没必要申请准备过多的志愿数量,一般以3个以内为宜。
  以3个志愿院校为例子,申请的院校中前两个为理想院校,院校要求和自身条件应当合理匹配,没必要冲高,实际上所谓的冲高意义不是很大。自主招生本来就是在专长中择优,如果条件不够,非要去申请,也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何况初审通过只是第一道门槛,后续还要复试,还要,所谓的冲高志愿能够实现,那需要三个关口全部发挥的很好,这种概率显然并不大。自主招生考试,从来都不是用来实现不切实际的理想的,它只是让你的目标更加稳固。
  合理的设置方式就是2+1,两个目标志愿,无论从奖项还是成绩,都能够更好的匹配自己的目标院校。最后一个作为一个保底志愿,申请分数低于自身目标的院校,毕竟高考的发挥是存在一定的浮动区间的,万一发挥不利,还能确保自己在失利的情况下,有比较好的大学能上。
  3高招自招志愿要一致
  自主招生考试申请,最终还需要高考填报志愿,要兼顾以后高考志愿的理想,切不可因为想拿个自招入场券而填报一些在高考志愿中不会选择的志愿,到时候成为鸡肋,实在可惜。同时也应当兼顾专业志愿,自主招生是根据专业来填报的,一些院校入学后往往不许学生再进行转专业,所以申请需要慎重。
  4其他增加申请成功概率的细节
  自招申请中,考生还可以通过的准备、推荐人与推荐信的准备,增加自己通过申请的概率。比如班主任来说明自己的品格,和学习能力,有业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来做推荐等。一些高校对考生所在高中是有一些偏好的,在申请之前可以通过查看往年申请情况作出一些判断,找出对自己所在高中给予通过人数较多的大学,这样也可以增加自招通过的概率。
泰学堂 & 王经理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家长必读】2016年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的概率有多大?
我的图书馆
【家长必读】2016年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的概率有多大?
2015年起,原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均取消,各个学校单独分别进行自主招生。这样,各个学校的自主权变大了,家长和学生比较关注初审和最终获得加分的名额是否比原来多?相比于往年,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初审严格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高考后,留给自主招生考试的组织、批卷、出分时间太紧张,所以不得不转移一些工作在高考前,那就只有将初审变得更加严格一些。另外,由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除清华还有一轮笔试筛选外,基本所有学校都选择了笔试面试一体化,均需要学生赶往高校所在城市,进行笔试和面试,所以,必然决定了考试的人数不能太多,最终通过率要高一些,否则给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对比一下北大和清华两校,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初审1900人,最终加分1100人,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计划初审1900人,最终加分700人。清华自主招生初审546人,388人得到加分(大多数都是竞赛签约走过场),领军计划5400人(正式自主招生),预计最终加分名额1500人左右。这样看来,实际上北大从通过率上来看,是高出很多的,毕竟没有笔试一轮的筛选。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清北两校最终加分人数都在1500人左右,往年自主招生+实名推荐,最终加分人数也在1500人左右,所以相比而言,没有明显的减少。同时,由于各个高校分开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窗口非常短,所以基本上很难参加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所以,对于选择复旦、交大、浙大、北航、人大的同学,多占坑,既考北大又考北航的同学已经远不如以前了。由于原来可以联盟中分数互认,所以比如北航获得最终加分的有不少同学,都是北大没上去参加北航的,给实际希望参加北航获得加分的同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在联盟解散后,对于一流或准一流学校(类似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航、北师大)来说,最终加分人数这个数据,比原来要实在得多。从今年的自主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初审严格,但是最终加分人数不变或增多。2016年高校自主初审依然会很严格,各校会相对清晰的划分自己的招生要求。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评价自己的平时成绩及所拥有的相关奖项。
馆藏&2245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通过自主招生初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