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等级观念的卫生观念比中国人强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
2013年9月,凤凰网对话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童增先生,共同探讨&中国人的日本观&。
童增是一位商人,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目前担任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童增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起民间对日索赔,后面又开始介入保钓等涉日活动,持续坚持多年。
童增说,在中国民间存在强大的反日、仇日、厌日的情绪。不管年轻年老,只要谈到日本,都非常反感。这种情绪不是一代人,是很多代人,一百多年来,沿袭下来的,是客观存在的。
以下为对话节录,文中标题为编辑所加。
(对话主持:李杨)
把对日国家索赔和民间索赔分开来
凤凰网:媒体给您过一个&大陆保钓教父&这样的称谓,说您在90年代曾经孤身一人在全国人大代表驻地给他们散发对日索赔的资料。
童增:80年代我是大学老师,讲法学概论。其中有一章是国际法,讲到中国和日本的时候就提到要战争赔偿。我感觉到战争赔偿不应该放弃。或者说,日本现在应该主动对我们进行赔偿。
1990年,我从报纸上看到东欧各国重提战争赔偿要求,这启发了我。我们能不能向日本提出赔偿要求呢?从这一年开始,我就搞研究,写了一个论文,提出一个观点,把国家索赔和民间索赔分开来:战争赔偿国家放弃就放弃了,民间的赔偿我们保留(索赔的权利)。
当时,我就想发表那篇论文引起轰动效应,就可以了,只是一个学者的要求。没想到找了很多家媒体,报纸、杂志都不发,觉得这个敏感。到了1991年,我就把它打印成一个万言书,到京西宾馆、北京饭店,北京市所有人大代表驻地去,发给他们。
没想到给他们以后,这些代表非常认同,1991年就提出很多议案。1992年,又有38个人大代表提出两个议案,这样就把它炒起来了。先是境外媒体,香港媒体、日本媒体报道,然后国内媒体跟进。很多战争受害人给我写信,或者从各个地方跑到北京来找我。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日本当年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灾难是非常深重的。没有多长时间,我就接到一万多封信。
我逐渐有一种责任感,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我也没想到会一直做到现在。受害者给我写信,我就动员他们给日本驻华大使馆写信,大使馆也有人专门找到我,说他们接到了很多信。我也代表慰安妇还有劳工,把他们的受害信件递交给大使馆。
1994年以后,日本的律师就找到我,希望代理中国受害者在日本起诉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的案件。这当时在国内不能立案,收费也比较高,因此我开始在日本打官司,以后就一直打打打,打到现在还在打,当然基本上都是败诉的。
1992年找到我的受害者,比方60岁,现在也是80多岁了。当时有70到90岁的受害者,天津的,现在肯定已经去世了,80岁、70岁找我的,也去世了。受害者一年一年减少,慰安妇走的也比较多。他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看到日本谢罪、赔偿。
民间的爱国之气可鼓励而不能挫伤
凤凰网:您后来除了做索赔也开始做保钓。
童增:索赔这些人主要都是受害者,年纪比较大。我因为做索赔,跟很多团体有接触,30岁以下也来找我们,这些年轻人里面参与保钓的比较多。1996年,主要是港台那边在宣传保钓运动,大陆这边是禁区,都不是很了解这个事情。而我因为搞对日索赔以后,跟日本接触比较多,跟香港媒体接触也比较多,所以对保钓相对了解多一些。
1992年我们就宣布成立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跟许多受害者建立了联系。因此1996年保钓的时候(编者注:日童增、李定国等257位民间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抗议日本侵占中国钓鱼岛领土),我给那些受害者一讲,写信给当时的军委,要求什么呢?要求对港台的保钓船只进行保驾护航。受害者马上签名。都是老人,我一说他们就觉得这东西应该签字,他们有些人不知道钓鱼岛是怎么回事。有的老人说,钓鱼岛在哪儿呢?是不是在钓鱼台?的确那个时候对钓鱼岛问题都很陌生,不是很了解。有200多人签字,我马上就找媒体报出去了,国内也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大陆人在发起保钓。
二十多年走过来,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什么呢?我看到一万多封信件,都是受害者的信件,我感觉,日本当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的确是罄竹难书。我是一封一封看到流泪的。第二点,我觉得做这个事情是得民心的。以前有一个日本记者采访我,他说你经济上也不宽裕,政府也不是很支持你,为什么很多老百姓要跟着你做这个?我说这是得民心的事情,正义的事情,你没有钱也能做起来。这一点我觉得政府应该是看见了的。因为民间的爱国之气可鼓励而不能挫伤,老百姓跟政府那种爱国的融合度,我觉得比较欠缺。
反日游行都是老百姓自己发动的
凤凰网:索赔20多年,保钓10多年,这么多年做下来,难处在哪里?
童增:这二十年来,不仅是我,还有很多成千上万的人都是在奉献。能走到现在,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索赔跟保钓是爱国行为。很多政府部门,他们从感情上是支持的。他们很多人,爷爷也是被日本人打死的。因此,他们表面上执行任务,但实际上内心是钦佩我们的,这种事情非常多。
从上层沟通来讲,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新闻媒体等,与上层进行沟通。另外,我的家庭也有点红色的背景,因此我找起人来,人家觉得很近,方便一些。我是78级的,以前的一些同学都在一些位置上,比较好沟通。即便没有决策权,他们也有说话的权利,知道我不是坏人。再加上,我们平时做事情也有几个准则,因此才可能做到现在。
凤凰网:什么准则?
童增:比如说第一个,我们不发动游行示威。实际上国内每次游行示威都是自发的。但是很多人都猜,有的说是政府发动的,有的说是我们发动的。2005年,的确我们也开了会,也动员酝酿了,但最后从网上发起的中关村反日游行,并不是我们发动的。日,很多人都去游行了。最后,有关方面赖在我们身上,把保钓联合会、公司里的电脑全部抄走去查。后来一查全是白领小孩发动的,不是我们。
有时候,境外觉得好像游行都是政府组织的,这不可能。政府谁敢组织,哪个部长敢组织?谁组织谁下台。出事怎么办?都是老百姓自发的。在中国存在强大的反日、仇日、厌日的情绪。不管年轻年老,只要谈到日本,都非常反感。这种情绪不是一代人,是很多代人,一百年来,沿袭下来的,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我们说发动一次反美、反英的游行,发动不起来,没有这种情绪,没有这种基础。
通过引导,中国人是有序的
凤凰网:我们在反日的时候,到底在反什么?
童增:要求赔偿道歉,另外要求夺回钓鱼岛,主要是这两个目的。
凤凰网:一个是历史问题,一个是领土问题。
童增:对。日本一百多年前对中国的欺诈、压迫、侵略,造成整个中华民族有一种仇恨情绪在里面,大家才可能走上街头,表达情绪。香港以前也有类似的现象,现在逐渐平复了,理性了。而中国大陆,封闭了多少年?而且历来走上街头的次数很少,各个层次的人都有,这种状况下出现打砸抢的现象,可以理解。
一个方面我觉得管理社会治安的部门有责任。北京就没有出现打砸抢。去年北京游行人数最多,每天都有到大使馆去的,北京日企最多,日本人很多。但是北京公安处理就成熟多了,没有出现打砸抢。虽然有一些瑕疵,后来媒体谴责,我们也谴责,网上都谴责,而且抓了一些人。后来在9月18日,有180多个城市游行示威,北京人数是最多的。这一天没有出现一起打砸抢的案件,为什么?说明通过引导,中国人是有序的,不会出现盲目的打砸抢。如果在一个人砸日本车的时候,旁边起码有几个人在谴责他们,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或者边上站两个警察,他敢不敢?他不敢,他是一时兴起,这种人毕竟是属于少数。所以说不能够看见打砸抢,就觉得反日游行怎么怎么样。
保钓人士没有一个出来打砸抢的。后来打砸抢被抓起来一些人,还希望我们去为他们说句话,我们都拒绝了。因为这属于刑事犯罪。如果是为了保钓被如何了,那我们肯定会站出来,呼吁保护他们。
不仇恨日本人,但愤怒于日本政府的做法
凤凰网:您个人对日本的态度是什么,您喜欢日本吗?
童增:从内心来讲很多方面我是很钦佩日本人的,他们的那种精神,包括团队精神、敬业精神。
凤凰网:所以您对日本的印象还是比较多元的?
童增:还是可以这样说,因为从整个人类来讲,日本还是做了一些贡献。但是日本政府比较贪婪。
凤凰网:您个人对日本有没有一种仇恨的情绪?
童增:对日本人没有仇恨,因为日本人我接触很多。但是对日本政府的做法,特别是它对中国不道歉、不赔偿的做法,我非常愤怒。
凤凰网:所以还是事出有因的。
童增:索赔也好,保钓也好,反日游行也好,我觉得都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呢?中日友好应该是必然的,没有理由不友好。但是有几个障碍横在中日友好面前,把这几个障碍清除了,中日友好才是真正有民意基础的。我们现在做的索赔、保钓、反日游行,实际上是在促进两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把这个障碍清除掉。索赔问题,如果日本像德国一样,赔偿、道歉、谢罪,这个问题就没有了。钓鱼岛问题如果说能够尊重历史、尊重他国的权利,这个问题也没有了。
不能把爱国跟反日对等
凤凰网:很多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容易被煽动。
童增:反日、仇日、厌日的情绪很大,这是因为有民意基础。
凤凰网:这些跟教育有关吗?
童增:不是教育问题。1990年到1992年哪有(反日)教育?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在先,后面我们的教育都是被迫的。曾有一个人大代表,搞社会科学的,他在1991年见到我后,就提案对日索赔。而他在1991年以前,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首先是日本在否定历史,是日本先出现问题,日本说我没有侵略你,我们才把他们侵略的历史搬出来。你比如说我把你的父亲一刀劈死了,我说没劈死了,你反不反抗?我把你的女儿强奸了,我说没强奸,我说强奸是正确的,你反不反抗?
凤凰网:跟我们自己对历史的态度有关系吗?
童增:忍让,我们是忍让,克制,怕影响中日关系。中日友好掩盖了民意,后来我分析以后才发现,这些民意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把盖子揭开了,现在才感觉到,民间反日的、仇日的情绪很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谁教育的结果。
中国政府从70年代开始,是愿意跟日本友好下去的。日本如果说不做这些事情的话,可能我们一代又一代没准就忘了那些不友好的事情。日本政府就觉得你们中国对历史没什么反应,觉得他们当年侵略中国是正确的。
1990年之后,是中日之间最友好的时候。但看看民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怎么压都压不住,现在只是把盖子揭开了,反日、仇日、厌日的情绪就都出来了。
凤凰网:某些情绪可能有点畸形,比如电视上出现很多抗日神剧。
童增:那个是滑稽剧。比如一个手榴弹把飞机炸了,这个是滑稽剧,娱乐片。我觉得正常,你也不可能反对人家去拍娱乐片,这跟反日情绪是两个概念,好玩,丑化日本。日本对中国也是这样,漫画也是丑化中国的,很正常。这激起不了老百姓的仇恨,我觉得这个是娱乐而已,真正激起老百姓情绪的还是历史,几代人的言传身教。
凤凰网:很多人认为反日就是爱国,不反日就是不爱国。
童增:不,我不这么认为的。有的人虽然没有反日,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因为看动漫觉得日本的还挺好看的,并不意味着他不爱国。他可能其他方面也在做爱国的事情,不能把爱国跟反日对等,反日只是爱国的一个部分,爱国的概念是很广的。
  (编辑:凤凰网/谭不)
调查加载...
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
日西安反日游行亲历者
从小到大这30年来,学校、社会、政府、父母亲戚一直在给自己灌输一个价值观:反日就是爱国。他说,如果日本继续不反省、不认罪,我们还得继续给下一辈人灌输仇日观念。
日靖国神社喷字事件当事人
日本没有深刻反省过去,靖国神社仍然供奉反人类罪犯。强大而不反省的日本,对中国是威胁。中日之间想要真正和平,必须要让日本有个归属。要想日本对中国好,必须在精神、意志上战胜它。
对日索赔代表人物,原细菌战中方原告团团长
对于日本,可以寻求文明的途径,来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诉求,获得对方的尊重,只有文明才能战胜暴力。我们要让战争受害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他们的声音最有力。把历史记录下来,建立纪念馆,出版书籍,让事实来说话。
“九一八”爱国网创办人
需要让中日两国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记住历史,记住教训,防止战争重演。他说,需要宣扬中国人抵抗侵略的精神,而不要去宣扬仇日。宣扬仇日有什么用?会造就很多愤青,这不解决什么问题。
原抗日杀奸团成员,91岁老兵团成员,91岁老兵
1922年生于北京,曾加入北平抗日杀奸团,主要做侦查、刺杀汉奸的工作,后被捕入狱。叶于良说,对日本的仇恨,从小就在心里。现在日本对侵略还不认账,这个仇恨,一辈子也忘不了。
政论家,在2002年提出对日关系新思维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增强权力合法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削弱权力合法性的一面。在使用民族主义的武器时,要认识到它的双刃性,同时还是应该更多地培养理性的力量。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东亚国家之间,需要解决历史认识的障碍。对于历史认识问题,只要大家都认为那是侵略战争,都谴责战争,应该允许存在角度的差异。中国已经是大国,视野应放宽,要注意民族主义可能走向反面。
著名学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日之间只是小问题。中国目标是领导这个世界,给世界带来好处。中国目标很雄伟,远远超过向东看,向南看。日本精英阶层有依附中国的想法,等我们很多问题解决后,日本自然而然就跟我们走。
抗日电视剧《箭在弦上》编剧
这两年,总有人说抗日剧如何火,这是一个理解误区。九年说,在各个国家,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都是很受观众欢迎的。当下中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是给逼到抗日剧上的,因为别的题材很多都不能写。
感恩教育讲师,因反日演讲而出名
国家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作为一个中国教育者,要把两面性的东西告诉孩子。当今是大融合时代,不是某个国家去欺负某个国家的时代。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从坐便拭菊到淋浴泡澡 中日两国人民的卫生间简直属于两个世界_爱活网
这个两个SIM卡的通话都可以在IPHONE上进行的,你两部手机怎样都通过IPHONE接听电话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公牛在选用材质方面和苹果原装的一样都是PRE材质,真的是够牛。
来自规范化的v的评论关于
看完这篇文章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啊
来自vgdhdx的评论关于
细节处理不好,必定会损害手机本身,所以我选额公牛的产品。
来自454有多个条件的评论关于
与自己心爱的手机相连接的数据线,当然要选择公牛了。
来自eyntu7i的评论关于
公牛研发产品认真细心,方方面面考虑的相当周全。
来自如意本月的评论关于
额 楼下福建的公牛员工 好努力
来自胖虎的评论关于
A编-0- 又去大法总部圣地巡礼了~~
来自胖虎的评论关于
可以,请说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震动棒 /滑稽脸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大法电视和手机并不是一个东西啊。。。你给做电视的说做手机的要求?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还不如用两个手机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卧槽,我要去买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经历有点相似,以前高中到了周末就和家里人说不回家,然后和室友去网吧玩那么几个小时。无非就是聊...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爱活能如此接近大法,却带不去我们对大法移动的声音,每次安卓阵营发布会,最期待的都是大法,最失...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kelly粉丝团前来报到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kelly居然去见我老公了!!!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嗯嗯,我喜欢张天爱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那些做不出专业彩监的厂家也做不好电视。所以电视只看SONY!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至少套机配等效85mm的镜头这一点是真够心机的~~不过这枚85的价格简直让人怀疑里面是不是塑料片~
来自爱活网友的评论关于
PPT价格屠夫,一年之后开放购买!
来自口活海外网友的评论关于
从坐便拭菊到淋浴泡澡 中日两国人民的卫生间简直属于两个世界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往来非常频繁。特别是日本先行一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越发在科技与卫生等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影响着周边各国。前段时间国人疯狂赶赴日本抢购马桶盖,日本小家电再次受到众人的瞩目。事实上国内并非没有类似的商品,但为何去过日本的游客总会情不自禁地带回些&Made in China&的日本产品?其中的缘由可能与国人在日本体验到的生活方式有关。从坐便拭菊到淋浴泡澡,中国人与日本人其实在卫生间里演绎着完全不同的故事。
厕纸是扔废纸篓里还是马桶里?
日本人并非一开始就接受温水洗净便座(智能马桶盖在日本的通俗叫法)这种新鲜事物的。其实日本的卫生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传统的和式,另一种是西式。西式的代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冲水马桶,和式的代表我们也同样熟悉,它就是蹲坑。但蹲坑已经很少见于日本的家庭以及城市街头的公共厕所,你一般只会在偏僻的公园与郊外看到它。二战前,日本人还是普遍使用传统的蹲坑或者是木制马桶。二战后随着美国文化的逐渐入侵,日本人开始加速转向冲水马桶的使用。特别是1964年日本东洋陶器(当年的TOTO)引进美国的温水洗净便座后,日本人的卫生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
(日本的温水洗净便座)
温水洗净便座在日本以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免治马桶,这里的&治&取的是&痔&的谐音,意思是这种马桶可以免于手动擦拭,减轻痔疮的痛苦。1964年当年的TOTO率先从美国引进这种设备后,1967年伊奈制陶也就是INAX生产出了第一款日本产温水洗净便座,随后各大家电或卫浴厂商相继跟进。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竞争与宣传后,如今日本的温水洗净便座普及率已经达到七成以上。无论是家庭、酒店,还是学校、公共厕所都大范围使用了温水洗净便座。如此高的普及率与覆盖程度是国人不能想象的,所以那些&见识短&的游客在受到震惊之余,不免也要买几台马桶盖回国压压惊了。
(日本的公共厕所)
不过中日卫生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设备上。记得早些年中国人还没有&占领&日本的时候,国人在使用日本厕所时往往会将用完的厕纸扔到马桶旁边的垃圾桶里。在国内这可能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日本人却有些小题大做地指责中国人不礼貌。原来日本人从来都是将用过的厕纸直接丢进马桶里冲走,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分开丢弃,至于马桶旁的垃圾桶则是主要用来丢弃手纸或是不用的卫生巾。试想下如果清洁人员突然在这垃圾桶中瞧到了平生未见、沾着点黄色的厕纸,那确实是大开眼界了。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这一习惯差异,与各自的卫生设施条件有关。中国开始大面积普及冲水马桶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早期的冲水马桶冲力不足,加上居民区下水道不通畅等问题造成马桶往往无法冲干净。我们之前还做过不同厕纸的湿润测试,发现有些厕纸沾水后依然带有强烈的韧性,这些不易融化的厕纸也加剧了马桶堵塞。所以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告诫我,用完马桶后要记得将厕纸丢进废纸篓里,不要扔进马桶。结果中国人到了日本后看到马桶旁边也有一个废纸篓,于是也照扔不误。哪知道日本人用的厕纸基本都是可溶设计,冲入下水道后就会自行分解,完全不需要另外丢弃。
所以国人下次去日本旅游或是做客时,记得一定要将用过的厕纸丢进马桶里啊,对自己、对清洁人员来说都方便。不过据说国人的这一习惯在日本已经改善了许多,似乎很少见到相关的新闻和消息了。其实至今,我在马桶旁边看到个废纸篓,依然有种想将厕纸丢进去的冲动,也真是醉了呢。编者按:最近,有调查研究表明,日本80后越来越普遍的把不购物,特别是不购买高档品牌作为一种时髦或是共同价值,这与中国人观念有很大差异。
  据报道,据上海财富研究机构胡润百富统计,在中国资产超过人民币600万元的高净值人士有270万,资产超过1亿元的有63500人。对奢侈品的渴望已从国内精英人士扩大至中低产阶级的消费者,中国从而成为推动奢侈品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意大利牌普拉达的全球销售额有24%来自中国,仅有13%来自北美。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量的不断增长,日本人的消费理念是否有所不同?从消费奢侈品到寻找普通的快乐,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知名财经专家李克在日本为你解读。
  李克:
  最近日本经济新闻社做过一个统计,发现日本80后越来越普遍的把不购物,特别是不购买高档品牌作为一种时髦或是共同价值,这与中国年轻人的消费思想差异很大。
  八九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发展最火热、泡沫最大的时候,当时日本人对高档品牌的追求非常热烈。但现在的日本年轻人越来觉得这种观点是很老土或不可接受的。最近两年很多国际大品牌在日本的市场份额面临萎缩的情况,实际上跟日本年轻人特别是80后消费观念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日本年轻人现在认为购买汽车,特别名牌车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日本30多岁单身人士的汽车拥有量在05年的时候大概是50%,现在只有30%多,下降比例很大。大家觉得拥有一辆车,除了每个月要付很高昂的停车费,每年要付高昂的车检费以外,对绿色经济、环保也不好,甚至于有人提出哪怕汽车是免费赠送的也不需要。另外,对于名牌服装,大家觉得在今天让自己成为社会当中有用的人才,绝对不是靠一流的品牌来装扮自己,关键看自己的素质、能力和社会的认可度。
  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住房、汽车已经变成了年轻人的生活当中特别是结婚以后所必须的大件产品之一,很多年轻人是为此在拼命努力,在很多情况下也许就变成了房奴或者车奴。在日本,大家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接受的,或者是很错误的判断。因为大家认为人生被住房和汽车所束缚,难以选择自己所想过的生活方式、想待的城市,这种生活方式糟透了。日本以80后为主体,提出开心的生活。
  日本exchange服装交流活动在东京很流行,大家把自己用过的衣服放到特定的场所,只要每个人带来一件自己的服饰,就可以免费换取一件自己钟意的衣服,大家还会在衣服上留言,如好好爱护它,好好对它,相互关照。参与的人都觉得很高兴,因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可以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
  今天,中国经济处在高速增长的过程当中,财富在快速的积累,我觉得,在一些消费观念方面应尽早成熟,有着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住房、大件消费品及高档名牌产品的消费观念上,尽早做调整,更多认识到当中的利弊。这可能是对年轻人的发展,未来的人生、事业上的追求会有很大的帮助。日本作为走过来的国家,新一代年轻人的这种不购物、不买高档品的消费观,对我们的消费者应该有很多启发。
责任编辑: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400-779-0282,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相关新闻:
以下内容,可能对你有帮助:
我要发帖,日本人与中国人购物观念的差异:奢侈品消费在日本遇冷()
VIP企业推荐
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3.00现价:3.00原价:25.00现价:8.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
原价:2.00现价:1.5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
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
原价:25.00现价:25.00原价:15.00现价:13.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
原价:10000.00现价:8000.00原价:10000.00现价:8000.00原价:10000.00现价:850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原价:0.00现价:0.00
原价:15.00现价:13.00原价:300.00现价:280.00原价:10.00现价:8.00原价:6.00现价:6.00原价:12.00现价:10.00原价:100.00现价:80.00
【】【】【】【】【】【】【】【】【】
12345678910
我司1987年建厂(已有19年历史 工厂主要生产各类编织草帽,各类 运动鞋、跑鞋、篮球鞋、足球鞋 缝纫机
应用电子 工商行政管理 广告 计算机 广告 汉语言文学
【】【】【】【】【】【】【】【】【】当前位置 & &
& 狂汗:中国、日本两国卫生间属于两个世界
狂汗:中国、日本两国卫生间属于两个世界
08:26:58&&出处:&&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17][04-17][04-16][04-16][04-16][04-16][04-16][04-16][04-16][04-16]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的八个审美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