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融入问题属于什么行业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可以大有作为
本站由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内容组织和审核
当前位置: >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可以大有作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流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突出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多重特点,亟须进行服务创新。目前来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能够在五个层面发挥其专业价值和作用。
个人层面,解决流动人口个人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促使其成长并恢复和增强其社会功能。任何社会问题和需求的产生都是先从单一个体开始的,每个个体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均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个性化也是流动人口服务需求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虽然是基于该群体整体的社会问题和需求,但是具体服务过程中必定要以需求导向为基本原则,根据流动人口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专业服务。这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其个别化需求,使得该个体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成长,并最终恢复和增强其社会功能,逐步适应城市新生活和新环境。
家庭层面,减轻家庭压力,改善家庭关系,完善家庭功能,促进家庭和谐,增强家庭幸福感。在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中,家庭服务是不可规避的场域,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有一种重要的介入路径便是从流动儿童或流动女性服务入手,逐步进入家庭服务,进而拓展到整个社区,这一介入路径在流动人口聚集社区有较好的实践效果。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式迁移特点的日益凸显,家庭社会工作也已逐步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婚姻维护等。家庭作为个体尤其是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对其性格塑造、习惯形成和社会融入等有着重要影响。
群体层面,搭建群体互助支持网络,促进群体发展性力量的形成。流动人口群体是一个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社会群体,自身具有来自内生的潜能力,缺少的是有效、平等的机会和平台。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不是单一的给予或仅靠外部资源的支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搭建各种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团结协作为基本理念,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正确引导其开发群体内部的互助资源和力量。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群体自身有责任推进其面临社会问题的解决并具有一定的潜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相关的利益主体的责任替代或免除。
社区层面,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城乡社区、享有社区服务、参与社区建设,促进当地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相互理解、包容、接纳及和睦相处。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从制度设计层面力促农民工共享城市社区建设成果,提出应以社区为载体开展好流动人口服务,并明确提出“要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作用,为有需要的农民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为社会工作服务流动人口提供了政策依据。流动人口社区工作服务的全面推进能够最大程度和最大数量上促使流动人口融入社区当中并参与社区建设、享受社区服务,进而在同一生活空间下逐步实现彼此间相互的理解、包容、接纳与和睦相处。
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身体力行构建社会公益文化,推动内涵人文精神的城镇化建设。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工作以其专业使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并践行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直接体现。当前,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都是受政府或基金会的委托开展的具有较强公益性的服务活动,以专业服务为过程载体宣传倡导了社会公益文化。流动人口是个特殊的群体,不仅体现在面临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上,而且还体现在他们在流动的常态中串联着城市和乡村,甚至还联动着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流动人口是城乡一体化的实际践行者,他们在城乡的流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着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服务在协助解决流动人口在城市发展、城乡流动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和需求,促进公平正义的同时,提升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质量。流动人口社会工作不仅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领域,更是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相关报道】
ICP备案编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版权所有、主办: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邮编:100721 总机:(010)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青年研究》2014年05期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融入成为流动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整合、社会生活、政策接纳和文化适应等4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项目。以大样本的青年流动人口调研数据为基础,在北京市收集了覆盖全市青年流动人口的8618份有效调查问卷,应用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整体社会融入度的评价值,得出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具有"差序融入"的社会融入特征。此外,还对指标体系的特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69.5【正文快照】:
一、社会融入概述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陈成文等,2012)。在国外,关于社会融入的理论主要有“融合论”、“多元文化论”和“区隔融合论”。“融合论”将融人定义为个体或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远;邬民乐;;[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J];人口与发展;2008年01期
风笑天;[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杨菊华;;[J];人口研究;2012年05期
吴朝安;田少坤;;[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竹林;;[J];Asian Agricultural R2010年01期
王竹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胡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陈爱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李敏;;[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王竹林;;[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赖晓飞;邹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董章琳;张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王慧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陈成文;廖文;;[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云彦;程广帅;;[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范元伟;;[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吴新慧;;[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萌萌;;[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黎智辉;;[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沈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尚瑾;;[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官锡强;;[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王竹林;;[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汪徽;王承慧;;[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丽萍;[D];浙江大学;2011年
李森;[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方菲;[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杨文杰;[D];河北大学;2011年
李汉宗;[D];武汉大学;2011年
何军;[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周密;[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孔媛;[D];复旦大学;2011年
林娣;[D];吉林大学;2012年
颜明权;[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松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周甜;[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姜良美;[D];潍坊医学院;2009年
王军;[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林赛;[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张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黄洪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曹宗一;[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许晶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舒宁;[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华,蒋华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夏丽霞;高君;;[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李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罗凌云,风笑天;[J];调研世界;2001年04期
魏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艳梅,雷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郑丹丹,雷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江立华;胡杰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杨菊华;;[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朱力;[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星;[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童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J];宁波通讯;2005年12期
;[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02期
何爱国;;[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邓平;;[J];人民论坛;2009年24期
;[J];政策瞭望;2011年12期
刘闻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朱庆芳;曾郁文;;[J];阵地与熔炉;1992年02期
王强;;[J];老同志之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伟;兰亚鹏;;[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孙士超;;[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何爱国;;[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邢彦;孙钰;;[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王德伟;;[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张运平;;[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振华;岑晏青;王伟;;[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朱庆芳;;[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刘家彦;;[A];贵州省生态立省研究会论文集[C];2005年
陶平;;[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深圳商报记者 李怀今;[N];深圳商报;2007年
特派记者 方兴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记者 叶晓滨 李舒瑜;[N];深圳特区报;2007年
薛晓毅;[N];延安日报;2006年
省保险学会秘书长
李玲;[N];福建日报;2009年
徐瑞哲;[N];解放日报;2009年
记者吴婷 通讯员李亚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胡爱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N];南方日报;2011年
广东商学院教授
林洪;[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德峰;[D];苏州大学;2008年
朱军浩;[D];复旦大学;2004年
姜涛;[D];天津大学;2010年
李远远;[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邱白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顾晓薇;[D];东北大学;2005年
李海华;[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安晓敏;[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吴雪明;[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刘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鸿凌;[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张黎丽;[D];浙江大学;2011年
吕祥永;[D];山东大学;2006年
路依婷;[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刘孝文;[D];河北大学;2006年
岑晓倩;[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成程;[D];湖南大学;2011年
王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张玉霞;[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杨菁;[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问卷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一、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男女2、您的户籍类型:&*农村户口非农户口3、您的受教育程度:&*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4、您来自哪里:&*本省其他地区外省5、您在外工作年数:&*不到1年1—3年4年以上二、经济方面1、您目前的工作单位性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其他2、您目前的经济状况:&*10000以上3、您觉得您的收入与周围人相比:&*比周围人高和周围人差不多比周围人低4、您每个月收入结余:&*小于等于01—10001000以上5、您对现在的收入满意吗:&*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6、目前您和单位或雇主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签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清楚7、每月收入能否按时发放:&*总是能经常能偶尔能不能8、法定节假日能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总是能经常能偶尔能不能三、社会方面1、您在工作中与他人关系怎么样:&*关系很好关系较好仅工作交流关系不太好关系不好,影响工作进度2、您与本地人的沟通交流频繁吗:&*非常频繁比较频繁一般很少交流几乎不交流3、您觉得您和当地邻居的关系好吗:&*关系很好,礼尚往来认识但基本不往来不认识不太团结,有些矛盾关系很差4、您愿意参与您所在地区的社区服务吗:&*非常愿意比较愿意无所谓不太愿意不愿意5、您是否会参加当地的选举活动:&*是否6、您与本地人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是否一样&*完全一样大部分一样差距较大几乎不一样四、文化方面1、您觉得与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一样吗:&*完全一样差不多差距很大2、您觉得在城市有归属感吗:&*非常有有一些几乎没有完全没有3、您是否会参加所在城市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经常参加偶尔参加几乎不参加不参加4、您是否感觉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排斥:&*非常排斥比较排斥很少排斥几乎不排斥5、您觉得在工作中剥削程度如何&*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剥削很少几乎没有6、您是否熟悉所在地的文化风俗&*非常熟悉比较熟悉熟悉一些几乎不熟悉完全不熟悉五、心理方面1、从城市回乡后,是否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比以前提高了:&*提高了很大提高了一点没有变化降低了很多2、在城市里,您时常感到无助和自卑吗:&*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3、您是否感到心理压力大:&*比较大一般压力很小4、您认为自己的身份是:&*外来人口城市打工者城市居民要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
日08:25&&&来源:
E-mail推荐:
  中国的社会管理制度需要继续改革、改进和调整,为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创造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和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变得更加开放,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大流动,数以亿计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甚至出现跨国的劳动力流动。从1978年到2008年,在中国的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者从70.5%下降到39.6%,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从17.3%增加到27.6%,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增长最明显,从12.2%增加到32.8%。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了3亿多人,仅农民工人数就高达2.3亿之巨,其中有1.5亿左右进入城市,北京市目前就有5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70%以上来自农村。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和转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在改革初期的1980年,城市化水平不到20%,此后几乎以每年1%的比例增长,意味着每年有1千多万人实现了城市化,到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上升至48%左右。  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过去曾长时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限制。改革后产生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和劳动力流动,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对社会管理体制也提出严峻挑战。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着许多生活困难和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居住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夫妻分居问题、农民工第二代教育与发展问题等等。城市社会也经受着大量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交通、社会治安、卫生环境等问题。可以想象,中国长期在外流动的人口数量相当于俄罗斯总人口的90%左右,超过日本人口数量,是欧洲总人口的53%,是美国人口的66%,要管理好如此众多的流动人口,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所需,要解决他们社会融入问题,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面对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国的社会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不合理问题,需要继续改革、改进和调整,为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创造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和平台,这就是我们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之一。  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只有合理的流动,才能保持社会的活力,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美国因为接纳了世界各国的移民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欧盟的一体化为内部的人口流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这种流动也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带来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国家像当今的中国那样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巨变也产生了国际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非常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在应对社会流动人口和社会变迁的经验与智慧,更需要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赵健(实习))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