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个体决策理论中的偏差对有效决策有哪些启示

高校学生安于现状偏差在决策中的实证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高校学生安于现状偏差在决策中的实证参考文献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参考文献】高校学生安于现状偏差在决策中的实证参考文献
  不知不觉已经研三了,转眼间二年半的学习生涯就要结束。回首这段学习的历程,它将成为伴随我一生的财富。
  首先要感谢我敬爱的导师张晓明教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半时间里,导师教会了我不少的道理。在做学问上,导师对我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她做学问时认真严谨的作风,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态度,都深深的感染着我。
  感谢周治金老师、陈建文老师和于海琴老师,他们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周治金老师还为我实验三的设计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李素梅老师,她为我联系的被试,使我的实验可以顺利的进行。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室友辛永娜、程晶和姜英,虽然我们的专业各不相同,但是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帮我想办法,在我心情低落时,也是她们陪伴着我,给我勇气和力量。
  在此我也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们,他们在课上课下同样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我遇到极大的困难时,支撑着我前行。
  感谢参与本实验的大学生们,他们贡献出自己的时间来完成实验。
  没有大家的帮助,我肯定不能这么顺利的完成我的论文。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从我高考失利,他们支持我复读,到大学毕业,他们支持我考研,无论何时我最亲爱的父母都在默默的支持着我,他们是我力量的源泉,让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希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西迪尼奥。谁会认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JonathanBaron.思维与决策(第四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黄宝珍,徐富明,王岚,马向阳,吴修良。行为决策中的默认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1,Vol.19,No.11,.
  [4]刘腾飞,徐富明,张军伟,蒋多,陈雪玲。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应用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0,
  [5]张军伟,徐富明,刘腾飞,蒋多,文桂婵。行为决策中损失规避的影响因素及行为表现[J].心理研究。):59-66
  [6]刘欢,梁竹苑,李纾。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J].心理科学进展。2009,Vol.17,No.4,788-794
  [7]杜柏玲,万明钢。后悔理论研究模型:冲突与进展[J].心理研究。):3-8
  [8]张结海。后悔的一致性模型:理论和证据[J].心理学报。1999,Vol.31,No.4
  [9]张结海,张玲。现实理性:一个理解经济行为的框架[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
  [10]孙蕴韬,应对方式和卷入程度对维持现状偏差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
  [11]张泽良。源自&后悔厌恶&的沉没成本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12]沈静,姚本先。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10)
  [13]张结海,朱正才。&状态改变:状态继续&与&做:不做&.心理科学。)392-394
  [14]朱莉琪,黄甫刚。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适应与认知[J].心理科学进展。):481-485
  [15]庄锦英。关于成本沉没效应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41-44
  [16]李晓国,丁志国。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06)
  [17]范宜波,甄霜菊,张卫。决策后悔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18]张凤华,邱江,邱桂凤,张庆林。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再探[J].心理科学,):886-890
  [19]孙蕴韬,顾红。满意与否对维持现状偏差的影响[J].科学决策。2009(9)
  [20]刘雪峰,张志学,梁钧平。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J].心理学报。):611-618
  [21]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04)
  [22]马向阳,徐富明,吴修良,黄宝珍,黄雅凌。行为决策中的忽略偏差: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J].):
  [23]张燕晖。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础: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J].国外社会科学,2003(01)
  [24]张耀伟。个体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6(01)
  [25]余晓钟,冯杉:论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26]李晓国,丁志国。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06)
  [27]贾鹤,王永贵,刘佳媛,马剑虹。参照群体对消费决策影响研究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
  [28]陈巍,丁峻,赵晶,曹亮,后悔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灵床心理学杂志。2007(15)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一、排忧解难,引帆导航,做学困生心理的支撑者 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也很脆弱,压力..
一、心理健康的阐述。 一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是能够确保自身各方面机能与周围环境..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一个常见的特殊的群体。 这些学生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无中..
角色指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中..
摘 要:本文以某特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特训学校的教育现状,希望..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中职生一般处于 15 到 18 岁间, 正处..
教育心理学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决策界定为行动和过程有什么区别?从决策是一个过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从管理学角度分析
夜幕惩罚鱀d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区别和联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   ——目标:目标必须清楚.   ——必须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   ——决策是以可行方案为依据   ——过程:在本质上决策是一个循环过程,贯穿整个管理活动的始终.启示:利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科学学、未来学和技术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的综合探讨活动.它是以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体,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社会系统中的组织.管理和决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其研究的范围主要放在科学技术经济、决策、规划、管理、科技方法以及技术、工程咨询等方面的问题上.其目的是为各级各类管理与决策提供模式服务与科学计量.其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为在充分调查研究、如实掌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预断和科学的决策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实践获得理想的效果.它在体育领域中的决策研究中为其提高成效,减少失误是必不可少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字体:小中大
《分析情绪的分类及其对决策的作用机制》――无忧无虑网论文
日期:作者:无忧论文网编辑:huangt点击次数:231销售价格:免费论文论文编号:lw481908论文字数:7847&论文属性:职称论文论文地区:中国论文语种:中文&
《分析情绪的分类及其对决策的作用机制》――无忧无虑网
摘要:现实中的投资决策是非常复杂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过程。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决策中的理性与有限理性问题,认为投资决策是很难达到理性标准的。其次研究了决策中的直觉与启发式判断方法,这有助于投资者迅速有效作出判断。然后这篇文章重点分析了情绪的分类及其对决策的作用机制,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对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更加符合现实的投资者决策模型,模型综合了常规的系统分析、直觉及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理性 有限理性 直觉 启发 情绪 决策
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内在或外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与从事活动的目标联系起来而表现为兴奋或不愉快。情绪是主观意识的经验,会影响行为且不易自我控制。在心理学文献中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情绪对决策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而现实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新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要在如此众多的金融工具中作出传统金融理论所谓的最优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为了尽可能接近“理性”标准,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他们会努力去收集相关的可能的信息,但是往往会发现要想获得完全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他们能获得完全信息,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而且要想做出精确的预测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除了在有限的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条件下作出决策外别无选择。
当投资者经过对所有的可能的信息透彻分析后最终作出了决策,那么什么样的标准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在“理性”的标准下从所有潜在的选择中选出最好的战略吗?在现的世界中,也许被选的战略经常与“理性”的选择不同。那这样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事实上,作为人的决策者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因此我们认为决策的有关理论应该是在包含情绪与理性的框架下对人类决策行为方式的全面研究。
本文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决策中的情绪影响,并且深入探讨直觉、勇气、智慧在决策中的影响,提出一个新的有关决策过程的模型。这种集中人类行为的研究也许会为投资者决策理论提供更加广泛的基础。
一、投资决策中的理性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指“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理性经济人看成是一个对苦乐能够作出迅速权衡的计算者,而苦乐以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效用”来度量。随着以“公理化系统”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的兴起,经济学家提出了一套基于公理化系统的“选择偏好”理论。所谓选择偏好是物品之间的满足自反性、传递性、完全性的一种关系,偏好指标是为了给出供选择物品的一个顺序,而不是代表绝对的效用。在此基础上,借助数理的推证,经济行为就具有了科学意义上的理性,经济学似乎就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这就涉及到人们对不确定性事物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和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即所谓信念和风险偏好问题(也有经济学家放弃了期望效用,发展了非期望效用的选择理论)。
在MIT百科全书(1999)关于认知科学的章节中, JonDoyle把理性的决策定义为:在可能的选择中以一种完全与决策者的偏好与信念吻合的方式所进行的选择。Her-bertSimon(1997)曾谈及总体理性(global rationality)和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区别。他这样描述这种区别:新古典理论的“总体理性”假设决策者有一个全面的、一致的效用函数,知道所有的备选方案,能计算备选方案的期望效应,并且选择期望效应最大的方案。有限理性,则通常与现实的人类选择行为一致,认为决策者必须尽可能搜寻可能备选方案,对方案的果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准确的,并且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在很多情形下,这种“有限理性”的假设与“总体理性”的假设对经济运行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而现实的决策过程也就是决策者的选择偏好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行为经济学利用心理学关于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偏差和认知目标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认知方式上人们可以获得完全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做出自己的决策。实际上,决策者无法获得所有的信息,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而且无法处理复杂的判断。那我们见到的每天成天上万的决策究竟是怎样作出的呢?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一个家庭的日常决策,决策的过程千差万别,但无论决策复杂与否,决策的主体依旧是人,因此研究人的行为方式从而研究决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的研究恰恰忽略的就是这方面的研究。
以现实中的投资决策为例,投资者是无法达到“理性”标准的,即使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即使获得了相关决策的所有可能的信息,但要在如此繁杂的信息甄别出可用或有用的信息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即使做到成本也非常可观。因此投资者虽然的确会沿用“理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就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但这绝不是决策过程的全部,系统分析只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而在金融市场投资中,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且不说搜集必要信息需要时间,就是有足够信息,然后按照“理性”的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可能已经事过境迁,依据这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投资,别说“理性”,可能“满意”也很难达到了。因此我们认为,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投资中,“理性”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必要的,但不是决策过程的全部,因为如果大部分投资者都按照教科书式地系统分析决策然后得出近似的结论,那可能证券市场的生存都是问题。尤其是在需要快速作出决策的证券投资中,“理性”的标准只是我们行事的一种准则,并不构成我们决策判断的唯一依据,而很多快速有效的方法则在投资者的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投资决策中的直觉( intuition)判断与启发式(heuristic)方法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直觉“是直接得到的感觉,即在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迅速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Simon认为直觉、判断力、创造力是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认知和反应能力的表达形式。这种直觉现象已经在心理学试验室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得以证明(Simon, 1997)。因此那些储存了很多经验和知识的有经验的决策者能充分发挥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直觉主要是基于“知识”的直觉,绝对不是物理刺激的直接反应。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投资者往往能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这种判断很多是基于“直觉”。
至于“直觉”所依赖的知识,一般有两种,一是内隐的知识(tacitknowledge),一是外显的知识(explicitknowl-edge)。内隐的知识对我们的直觉起着决定性
本文源自:无忧论文网转载保留版权源头地址:
会员老师编辑
论文相关搜索
留学论文中心
论文新闻中心
论文代写需求
论文网公告中心
论文代写供需发布
()始建于1999年,提供专业论文格式,论文范文,包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essay,职称发表论文等的专业论文网站!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与人格和个体决策偏差关系的研究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与人格和个体决策偏差关系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8:02: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与人格和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决策的常见偏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