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默亿城是篮球变向过人教学传销吗

雁默:传销到底是不是骗局?当然是!
台湾自由撰稿人
关键字: 传销庞氏骗局投资非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最近传销的事情在大陆又引起了关注,这种骗术在台湾也不少见。
“我们见面叙叙旧吧。”
八百年没见的朋友,突然来电搞热络,通常不外三种原因:他要结婚了,他转行做保险,他加入了传销行列。对方只是在电话里闲话家常,你在电话里,也就不好意思问其来电的目的。在一番言不由衷的对话后,对方会约你出来叙旧,这时候你知道,无论是以上三种原因的哪一项,这肯定是鸿门宴。
近几年,朋友该结婚的都早结了,不该结婚的不会结了,该做保险的早做了,不做保险的永远不会做,所以大部分的“叙旧场”,就是搞传销想洗你脑的朋友。
杯觥交错中,他们“热情地”担心你钱赚太少,身体不够健康,生活圈子太狭小,并耐心地指引你一条明路,迈向人生的康庄大道。有人卖健康食品,有人卖养生按摩椅,有人卖开运佛珠,有人卖驻颜保养品,有人甚至卖网站或灵骨塔。如果你对各种五花八门的传销手段有一定的认知,或曾经被诓去实际操作过传销,通常这叙旧宴,就是你与朋友的诀别宴。
传销是骗局吗?如果你胆敢质疑传销,朋友会丢给你一个大哉问:什么是骗?
朋友建议你买保健食品,如果你吃了觉得不错,就加入会员,自己兼差当经销商卖产品,除了产品的利润让你多一笔收入,你的客人如果也入了会,他的利润就可分一点给你。所以如果你的客人多到一定程度,就算啥事也不干,收入也源源不绝而来,因为你的客人在帮你赚钱。听起来很美妙啊,什么骗?
传销朋友一个一个都受过公司提供的教战守则,去应付几乎每个潜在客户都会提出的质疑,让你觉得,如果传销是诈骗,那一般上班族都是被公司诈骗。从负面看,劳资双方的关系,就是资方剥削劳工以取得利润,从正面看,公司以产品让你获利,以制度保证你的获利,既然每个人都获利,怎会是骗局?
你朋友带了两个美女同事帮腔,时不时还相互聊到,下周我们去马来西亚拓展生意,下个月我们去美国总公司培训,那个谁谁谁不必工作就月入数十万,在家专心带小孩,还顺便投资不动产……你听得一愣一愣,直觉传销人生真是视野无限美好,这是自己的事业,只要努力几年就可退休了,而一般上班族,一生为公司打拼,帮别人赚钱,升迁管道狭窄,做到65岁才能退休,退休金还七扣八扣。
哎,如果传销这么喜乐圆满,世上所有企业应该都走传销模式经营不是吗?
在你头脑发热前,有几个指标能判别生意是否正常,风险又在哪里。
第一:有没有产出?
我们借由庞兹骗局(大陆叫庞氏骗局),来解释这个指标。
庞兹骗局无疑是传销的老祖宗,以50%的高利润吸引投资,再将后期投资者的资金分给前期投资人,如此周而复始。投资人尝到甜头的消息传开,资金就源源不绝涌入,直到疯狂的投资引起注意,媒体抽丝剥茧地查真相并提出质疑,使投资人却步,资金断了活水,整个金融游戏泡沫破裂,庞兹潜逃,后期投资人毕生积蓄付诸流水。
庞氏骗局(图片来自360doc)
而事实上,整个操作过程根本没有商品流通。
随后至今100年,类似庞兹骗局的手法,与时具进,不断翻新,以千奇百怪的样貌出现在世界各地,游走法规边缘。
从”老祖宗”的诈骗手法,可辨明?庞兹骗局?的特征,是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建立金字塔型投资者结构,借新还旧,滚出资金直到泡沫破裂。
一般正常的生意,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端,顺序是工厂生产-&经销商-&消费者,这三层。无论是工厂,经销商,都从产品的成本与消费价格间取得价差获利。故而,赚钱的是产品,生产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会精进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或利润。就算是服务业如医疗,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如医师与护士的专业,时间,器材,药材成本,销售重点一样在于商品的品质。
所以,如果重点不是商品,甚至没有商品,就很可能是骗局。
第二:主要利润与远景不是来自商品
典型的庞兹骗局就是没有商品,没有产出,但由于各国政府针对这类骗局而制定了法规,于是诈骗手法快速演化,因而绝大部分的传销,是有产品的,以安投资者与政府的心。
传销的销售手段与一般产业不同的是,它主要并非透过广告宣传产品,而是透过?口耳相传?。一般产品如果品质好,会有口碑,让消费者主动口耳相传以创造业绩,这没问题。但传销是专门制定?口耳相传?的制度,取代传统的广告宣传。简言之,让消费者变成经销商,成为一个一个的”活广告”大军,并实质奖励消费者。
如此,广告费就省下来了,而经销商的奖励来自?自己创造的经销商?。你有本事创造愈多经销商,额外奖励就愈多,多到比来自产品价差的利润还多,而这些奖励并非来自总公司,而是让经销商自己挣。
企业是逐利的,当来自庞大经销商团的利润,远高于产品的价差时,传销公司通常会将投资重点摆在扩大经销商数量,而非产品本身。换言之,产品只是”必要的点缀”,以符合法规要求,但无论总公司或经销商,主要利润都不是来自产品,而是经销会员数。
既然重点不是产品,”宣传”的欺骗性质就高。所以有很多传销公司的产品,市价高于同类型的产品,你却不曾在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或实体店面看到过。
贵在哪里?你问。
经销商会滔滔不绝分析你的销售利润,至于产品,一语带过。
原标题:传销到底是不是骗局?当然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宋煜昊雁默:我去了一场传销大会,终于知道台湾青年在想什么
&&&&&&&&&雁默:我去了一场传销大会,终于知道台湾青年在想什么
在台湾,70后在经济强弩之末时出社会,80后则在大停滞时找第一分工作。我们将大停滞世代称为“草莓族”,“Y世代”,“鲁蛇”,“小确幸”,没一句好话,总觉得这社会药丸,年轻人一个一个不成材,干不动,骂不得,哪像我们当菜鸟时任劳任怨,苦干实干……
不过,根据最近台湾、大陆、新加坡、香港四地的媒体与学术单位合作的“2017年两岸四地华人青年翻转力大调查”指出,台湾青年竟是最任劳任怨的一群……
蛤?这翻案翻得有点迅雷不及掩耳,真假?
我决定前往最不愿参加的传销大会上,听听青年声音,文章后半段我再讲个人所闻所见,让我先把这项调查做些说明。
四地青年调查
关于未来的人生价值,除了台湾青年,其他三地青年一致对“拥有幸福美满家庭”按首赞,其次才是“找到喜爱的工作”,只有台湾人将工作摆第一(23.9%),家庭为次(20.6%)。这与我的观察一致,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收入是当前大敌,不解决这个,家庭难有幸福基础。
关于“选择悠闲生活或忙碌”,台湾青年在“忙碌”这端勇夺第一(40.7%),想过悠闲生活者,则是四地最末(22.7%)。简言之,“闲”可不是好事,当有朋友抱怨工作忙到爆,都没时间休息时,总有人以略带羡慕又警惕的口吻说“忙是好事,不忙就完了”。
四地中,渴望休闲生活者,令人跌破眼镜竟是新加坡青年(40.1%),他们只有两成(23.8%)的青年选择忙碌充实的人生。
关于工作与生活,孰轻孰重,多数华人青年认为两者要平衡,其次则是生活优先。不过,台湾青年有20.9%认为“工作至上”,居四地之冠,新加坡青年则有高达51.7%认为“生活至上”。
对于台湾青年显现的工作狂倾向,从另一份数据就足以解答,“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看法”,台湾人仅8.6%乐观看待,上海青年则有50.8%的乐观度。很明白了不是吗?台湾人对未来悲观,当然有工作就拼命做。家庭?生活?哪一项不要钱?
再者,台湾青年对未来的恐惧,也居四地之冠,细项包含“房价过高”,“无法学以致用”,“薪资过低”,“资金不足”,“国际视野不足”,“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然而,就算是台北,房价也不能跟香港比高,论物价水平,台湾也是四地最低,但台湾青年却是恐惧感第一,显示20年来薪资冻涨,物价翻倍,是极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会怕工作被机器人取代的,做得大都是低技术性工作,也显示台湾高技术人才严重外流。
少子化的人口红利流失,与高技术者外流的人才红利流失,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双流失隐忧,根据万宝华企业企管顾问2016年全球人才短缺报告,台湾招聘难度世界第二高(73%),仅次于日本。
另外根据台当局“主计处”的报告,十年来外出就业人口翻倍,从2005年的34万人,到2015年的72.4万人(其中58%到大陆就业)。民众往大陆发展的趋势,与岛内政治色彩趋势背道而驰,而且,出走有年龄下降的现象,愈来愈多高中生选择就读香港或大陆的大学。
以上数据相当清楚,台湾青年对未来大恐慌,而这股焦虑早已延烧到未成年人的家长心中。
对于大陆,岛内政治总呈现“嘴巴说不要”,岛内民众则“身体却很诚实”。
说“不要”的声音很大,人却很少,“身体诚实”的声音很小,人却很多,这才是真相。如果你觉得赴陆求发展的台湾人还不够多,那是因为仍有许多岛民不知道去大陆发展具体要做什么,一旦大陆在政策上进一步廓清了这一层,台湾人会以更显著的速度西移。
媒体报导归报导,我想亲耳听到青年的心声,所以我去了满是青年的传销“礼拜仪式”。
传销业的洗脑法,具体显示青年恐惧
这是一家美商传销公司,我去的“大会”,其实只是一个团队(上百个成员)的小型聚会,表面上的会议目的是介绍新产品,事实上就是一个成员们相互取暖的非宗教“礼拜”。如果你去参加过基督教礼拜大概知道,牧师在台上演讲,听众在台下会不时复诵“感谢主”,或是有新加入礼拜的人,牧师会介绍,然后听众会说“xxx你好,欢迎”之类的亲切招呼。
这场传销大会,就是有如此浓厚“礼拜感”的聚会,好,现在你懂美国传销如何借用基督教模式凝聚团员了,有没有效?不得不说,对于彷徨者而言,真的有效。
两个半小时,约莫十几个人上台演讲,有讲师级的介绍产品,讲公司沿革,讲制度,也有资深成员讲经营甘苦,成功模式,另外还有资浅成员讲加入理由,参与心得与未来期许。我呢?作为一个耐心有限又心怀不轨的观察者,一开始就坐在离门边最近的位置,随时准备出去抽烟,或直接闪人。
传销就是诈骗,所以我有很多次想冲上台抢麦克风,向台下大喊,骗子骗子,这是骗子夏令营!不过都好不容易忍了下来。并将一整个洗脑流程,自制短句解析如下:
1. 老年好恐怖。2. 赚钱很容易。3.
工具很好用。4. 省钱很开心。5. 前景很看好。6. 伙伴很温暖。7. 时间很自由。8. 美国好棒棒。
请注意,以上8个行销短句,除了“美国好棒棒”,其余句句敲中青年、家庭主妇、届龄退休者的心门软弱处,这是一个诉求团队合作的行销制度,大家从各自独立的生活走出来聚在一起,为的就是每个月都有人帮你赚钱,人愈多,钱愈多,你愈自由,最终目标是躺在家里无所事事,也有钞票自动滚进来。
主持人在介绍演讲者时,都会先加上一句,现在这人的传销收入已突破多少,数字惊人。上台的青年,有服务业的低薪者,知名企业里薪资中上者,有富二代,有收入颇丰的soho族,也有年薪早突破300万的金融理专。他们共同诉说着一件事,就是对未来感到茫然、焦虑与不确定性,因而选择从事传销,想做个人事业,想降低劳动时间,获得更多时间上的自由。
对于现状,青年的感受是过劳,薪资爬升慢,不认同公司或同事的作风,工作枯燥,并且好像总在帮别人努力赚钱。比较不一样的是富二代,这个族群强调自己不做事也过得很好,但他们想不靠父母,自立做一番事业,肯定自我。
我们知道,工作提供的不只是一份收入,还有心理层面的成就感、安定感,是自信的重要来源,甚至对许多人而言,是人生的意义。确实,有不少比例的台湾人,重视工作的成就感远大于生活质感,不惜超时工作,劳动时间是私人生活时间的好几倍。而经由演讲者的甘苦谈可知,即便是传销,在头两年到四年,往往也得进入比上班还忙碌的超时工作状态,然后满脑子满嘴,都是传销,完全是“工作即生活”的最佳写照。
所以,一般印象里80、90后不肯吃苦啃土的形象,确然不尽真实,他们与上一代或上上一代一样,也肯埋头苦干。若真要说差异,就是环境里的工作选项不同了,经济大趋势不同了,一代代的青年总是反映时代的困境,用不同的途径与态度,面对环境的挑战。
人人都有梦,也都是追梦人。
在大会上,一个已月入30万的演讲者,特别向观众讲述了大陆的“一带一路”有多么重要,但台湾却与之无缘,而TPP也胎死腹中,台湾的未来基本与国际社会断了线。这个警讯刚好强化了此美商的利基:国际化路线。我注意到台下青年对此特别认真倾听,显示台湾年轻人有很强烈的愿望,想走出去看世界,而不是坐困愁岛。
可悲的是,走出去难道只能靠传销吗?
如果台湾梦只剩传销
几乎每一个演讲者,都会怂恿你去参加美国大会,说只有去过美国,才能真的让你的经营无往不利。但是,没有一个人具体说明去美国到底能学到什么?我心中狐疑,侧面打听,去一趟美国要多少钱?16天,机票
酒店约10万台币,还不算其余相关旅费(有人去一趟花了四十万),而且可住邮轮喔!
同学们,如果我是传销公司老板,开一次全球大会上万人参与,那么这些追梦者一踏入美国国境,包含交通、饭店、邮轮、旅游行程,所有环节肯定也都是我在经营的,这是犹太人最基本的生意模式,一个人可扒好几层皮。
一位青年不经意透露了美国行的最大收获,就是看见一个一个亿万富豪的上线,激励了他的奋斗魂。所以即便他上班薪资一个月还赚不到三万,也要凑钱去美国,看富豪炫富,以满足自己饥渴的心灵。
根据台湾某人力银行最新调查,台湾人创业最想做的事业前三名分别是:“咖啡、茶饮”(39.6%)、“面包、甜点”(38.2%)、“其他餐饮(不含咖啡、茶饮)”(36.4%)。我的上一个世代,流行“开工厂才算男人”,现在这个世代,流行“开咖啡厅找小确幸”,要不然就是“做传销人滚人钱滚钱”。确实,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台湾人都是任劳任怨的,只是政治环境形塑了不同世代的梦想规模。
台湾青年的“十个小确幸”
在传销大会上,当放影背景停在一个“插满美钞的草皮”画面时,我低头看着一本书《当收入只够填饱肚子》,正好读到这位真实穷人的美国作者说明:为何穷人要去借高利贷?答案是“因为XX的银行不借钱给穷人”(按作者原话)。
贫穷有多么“昂贵”,只有穷人才知道,台湾经济有多么闷,也只有台湾中下阶级才知道。为何年纪轻轻要去做传销?做咖啡厅梦?因为“XX的”经济停滞,机会骤减,民众没有方向感,对未来充满不安,宁可借钱去美国看富豪炫富,或是学习泡咖啡的手艺。
从另一角度看,当代台湾青年确实也是温室里的花朵,毕竟他们是富足世代的子孙,从小在顺境中成长。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们也已自觉是“崩坏温室”里的花朵,得面对适应剧变的荒野环境。
据说,今年该美商的美国传销大会上,宣布台湾是该公司成长最大的地区,现场台湾人欢欣鼓舞,与有荣焉。我不禁想,这不正说明,台湾梦只剩诈骗了吗?
如果你觉得只看做传销的青年,不足以代表台湾人心态的大趋势,其实只要对照各种民调里,岛民对经济现状的普遍不满,就能同意青年比其他世代的危机感都深。他们吃的苦,是心灵上的彷徨不安,与40、50世代胼手胝足的苦不一样。
至于,这种现象何时能反映在投票意向上,我们可走着瞧。
我的更多文章:
( 07:57:41)( 07:48:59)( 07:30:03)( 07:21:55)( 07:12:13)( 07:03:53)( 06:54:58)( 06:27:14)( 06:18:45)( 06:09:3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篮球变向过人教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