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清盘可以延期延期清盘对基金有影响吗

私募基金遭遇清盘滑铁卢 公奔私经理受到极大考验
作者:王博暄
  8月18日开始的市场又一轮暴跌行情,在吞噬产品利润的同时,再次把一些私募产品提前清盘出局。正如那句老话“潮水退却才知道谁在裸泳”。本周曾经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奔私后掌管的“天堂硅谷大浪潮”母基金被曝濒临清盘,把“私募清盘潮”推向白炽化阶段。尽管王茹远本人向媒体证实,该只基金并未清盘,具体实施方案还在商讨中,但也相当于间接证实了这只产品确已跌近至清盘红线。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被提前清盘的私募基金,多是没控制好仓位或进行了错误的投资策略。
  891只私募产品年内遭清盘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本周五,今年年内已有891只阳光私募产品完成清算,其中提前清盘的产品近250只。此外,自6月15日股灾爆发至今,完成清算的有251只产品,超过了清盘基金的四分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在8月的第二轮市场暴跌行情中,有四只产品((,)双喜盛誉2号、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A、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B、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C)成立仅一个月便清盘了。
  对于私募清盘频发现象,分析师闻群对记者表示,私募清盘是极端市场造成的正常现象,市场中有些过度解读了。首先,私募基金的职责是做绝对受益,清盘属于在风控下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种补救措施。目前,私募基金的清盘线的设定会根据产品类型及各家机构设立的标准有所不同,但私募基金的平均清盘线均设定在0.7左右,即产品亏损至30%后就被要求清盘。如果私募管理者对后市比较看好,会通过与客户协议修改清盘线或延迟清盘日期、自由资金注入回购等方式延迟清盘。
  另外,虽然近期私募清盘现象扎堆,但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很多私募基金整体仓位不是太高,那么需要清盘的仓位就更低,所以根本谈不上私募清盘会影响市场流动性。“相反,私募清盘用这样一个极端的方式,进一步揭示了市场的风险。”闻群说。
  虽然清盘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市场风险。但毋庸置疑,清盘潮对私募行业来说是一个考验,对于私募经理来说更是败笔。在一轮牛市中往往看不出来操作水平,“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相反,在震荡市、结构式中,才能体现基金管理者的选股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感知力。
  据不完全统计,的对冲基金生命周期是五年,中国市场的暴跌,使一些做得不好的私募被淘汰,有可能达不到五年的生命周期。
  公奔私经理受到极大考验
  此外,这轮清盘潮,考验更多的是公募转私募的公募派人士。闻群表示,因为公募和私募两者的投资理念不同,公募是做相对收益,并且没有清盘的限制。而私募产品就多有不同,因此要求管理者从策略上必须谨慎,这就极大考验了公募奔私管理者的产品管理方法及投资理念。
  例如成立刚满一年的方正金泉友赢信3号于8月27日清盘,基金经理欧书昆从业背景正是公募基金管理者。本只清盘产品虽然是以到期清算形式清盘,但收益率极低,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仅为6.32%。此外,原“公募男神”陈扬帆今年1月份宣布从(,)基金管理公司离职后,随后创建了上海猛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月份便开始正式发行产品,“私奔”速度极快。但其管理的产品却不尽如人意,管理的5只产品中,其中有数据统计的3只产品收益回撤严重,均处亏损状态。此现象并不在少数,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此前熊市中曾有奔私基金经理回归公募,若市场持续处于寒流之中,这种现象很可能将再度重现。
  私募产品结构对清盘影响较大
  对于私募来说,市场掌握着公司的生死存亡。市场大涨时,产品就容易发出去,从而会产生大量新增资金。而且有的产品管理者和散户的思维模式一样,同样在市场中追涨杀跌。因此市场大跌就容易发生清盘现象。此外,私募基金的产品结构也对产品清盘有很大影响。
  记者采访到的北京某私募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私募产品的结构影响着清盘本身。目前市面上清盘的产品主要有两类:结构化产品和管理型产品。其中,结构化产品本质是把投资者分割为“优先”和“一般”不同层级,这两种不同层级的投资者对应不同的风险和收益。其中,“优先”一般为普通投资者,而“一般”多为发起该产品、并管理这部分投资的机构。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可以保本,风险不大,但是收益也相对固定,类似一个固定收益的产品;而对于发起该产品的机构,则可能亏本,风险较大,不过机构可以借投资者的钱,获得超额收益。牛市横行之时,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散户喝汤,机构吃肉”。反之,熊市来临之后,散户依然可以喝汤,但是机构则不一定能够吃到肉。如果出现投资亏损,则将一般投资者的资金垫付给优先投资者。一般来讲,一般受益人与优先受益人的投资额比例为1:3时,0.9元预警,0.88元清盘。1:2时,0.85元预警,0.8元清盘。1:1时,0.8元预警,0.75元清盘。也就是结构化产品中,一般受益人与优先受益人的比额越高,越将被点爆。“对于管理型产品而言,碰到预警线就要被清盘,更多的是对管理者投资策略的考验。”该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当然,对于私募清盘事件引发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北京某私募经理向本刊透露,正是由于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策略与风格不同,才导致收益率也不同。比如前期市场适应热炒概念的策略,这些基金便大赚特赚,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是当市场突变,策略不适应这个市场时,那么被吸引的高位跟风的投资者都损失惨重。因此,私募管理者的道德义务很重要,需要引导投资者,去介绍策略的利弊。他举例,价值投资的弊端是市场高位时涨幅限制很大,控制风险的同时只能做套利,因此在市场大涨的今年3到5月份,其净值增速很慢。
  私募基金冰火两重天
  记者了解到,虽然市场巨幅调整,但丝毫不影响私募管理者对于市场的判断。虽然,这些私募管理者对市场本身的看法也分化严重。北京黑森资产表示,现在估值还是较高,需等待估值修复的过程。北京宝银创赢表示,市场已到底部,预计股市很快会出现爆炸性反弹行情,现在是最佳买入优质股的机会。
  当然,市场的巨幅调整,在吞噬某些私募利润的同时,使一些优秀的私募浮出水面,这些私募在此时发布新产品,强者恒强,冰火两重天。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从7月1日至8月28日,阳光私募共发行了874只新产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基金多是先发产品,待市场稳定再慢慢建仓。其中暴跌前清仓、排名一直靠前的泽泉投资,在“6?15”市场暴跌后一直静观其变,没有操作。泽泉投资在8月5日成立了旭升一号、8月10日成立涨乐8号,以及已经停止募集的神州牧9号及神州牧10号。记者了解到,以上产品还没有完成建仓。对于后市极为看好的和聚投资崔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很多客户都在追加原有产品,新产品因为发行时间需要1个多月,有些新产品还在走流程。
(责任编辑:HN055)
08/31 01:4008/31 01:3708/30 13:3008/29 06:5908/28 07:3508/28 06:1608/28 02:58
基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基金如果清盘 基民有什么损失|基金|清盘|基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基金如果清盘 基民有什么损失
  《投资与理财》记者 叶辉
  北京一位私募告诉记者,如果公募基金被强制清盘,多是因为规模太小而清盘,不像阳光私募和之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因为亏损太多达到清盘线而清盘,因此对投资人来说影响并不大。
  最近,有关“基金清盘”的消息不断传出:先是汇添富将旗下一只短期理财基金清盘,这是1998年中国公募基金诞生以来首次出现的清盘案例。接着,又有人说:还有百只基金等待清盘的命运。
  回忆过去阳光私募和QDII银行理财产品清盘的苦痛经历,这些传闻让部分投资人惶恐:基金到底怎么了?清盘会有损基民利益吗?
  “清盘”了钱还在
  广东的张先生就是很典型的一位投资者。他持有4只基金,其中两只规模都不大,有“清盘”的可能。看到诸多媒体报道,他很担心:万一所持的小基金真的被清盘,自己怎么办?经济上会不会有损失?他跟《投资与理财》记者沟通,甚至想卖出小盘基金,但是因为最近业绩不错又有点舍不得。
  《投资与理财》首先告诉各位读者,公募基金即使清盘,也会按最后一天的净值把钱退给投资者,相当于强制赎回的概念。因此,不用担心钱“飞”了。
  以汇添富28天理财为例,它在9月22日发布报告,正式清盘。该基金清盘时,基金管理人垫付的资金以及垫付资金到帐日起孳生的利息将于清算期后返还给基金管理人,投资者每份依然可以拿回1元多钱,并没有赔钱,与自己赎回没有太多区别。
  汇添富基金表示,此次主动关闭理财28天基金,一方面是从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汇添富最初推出理财28天基金和较早推出的理财30天基金期限较为接近,因此选择关闭28天产品来更好地节约资源。
  投资者为什么怕“清盘”
  投资者为什么会那么担心“清盘”呢?因为清盘给他们留下了很多痛苦回忆。阳光私募曾遭遇多波“清盘潮”,最近一次发生在2013年6月,当月沪指下跌13.97%,深成指下跌16.89%。断崖式的下跌,导致超过10只阳光私募跌破清盘线,不得不清盘。公开信息显示,目前阳光私募非结构化的管理型私募产品的清盘线多是在0.7元。在那种情况下,清盘之后投资者会损失30%的本金。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如果公募基金被强制清盘,多是因为规模太小而清盘,不像阳光私募和之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因为亏损太多达到清盘线而清盘,因此对投资人来说影响并不大。
  公募基金清盘将会很普遍
  基金经理陈先生指出,对于基民来说,基金清盘现在还是新鲜事,但是以后也许会越来越普遍。在香港和美国,基金清盘是平常事。
  汇添富基金说了大实话,袖珍基金规模太小,对基金公司来说是一个负担。同样,对投资人来说,因为规模太小也影响基金投资收益。那些苟延残喘的基金,其实对投资人伤害最大,还不如主动清盘。
  监管层就有相关规定,开放式基金在契约中关于清盘的约定通常为:当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达不到1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则终止基金。这个条款其实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不过,之前基金发行都是采用审批制度,每家公司一年只能发行一两只,基金的“壳”是宝贵资源,不可能放弃。另外,之前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尚无清盘先例,基金公司出于声誉考虑也会千方百计保住袖珍基金不被清盘。
  基金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后,最近两年新基金发行密集,一家公司一年甚至发行十几只基金,比自家公司过去十年总量还多,“壳”不值钱了,才有了汇添富主动清盘之举。
  其实也可以预见,以后基金公司的清盘肯定还会不停出现。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经理的年薪不少,其他开支更多,管理一只袖珍基金是赔钱赚吆喝,既然如此,何不集中资源优势做好其他基金?
  因此,以后如果遇到公募基金清盘的情况,投资者也没必要紧张,放平心态,钱会根据基金净值原封不动的回到你的账户。拿回钱后,你再重新选择一只基金,或者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就行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近两月389只私募基金清盘_网易财经
近两月389只私募基金清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超过1200只私募基金产品清盘,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
近期大幅下跌将众多私募推到了的风口浪尖。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超过1200只私募基金产品清盘,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更多地关注投资顾问的日常操作风格和风控能力,对风险的考察不能单纯依赖清盘线。891只私募产品年内遭清盘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上周五,今年年内已有891只阳光私募产品完成清算,其中提前清盘的产品近250只。此外,自6月15日股灾爆发至今,完成清算的有251只产品,超过了清盘基金的四分之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在8月的第二轮市场暴跌行情中,有四只产品(双喜盛誉2号、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A、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B、西南证券双喜盛誉2号C)成立仅一个月便清盘了。对于私募清盘频发现象,民生证券分析师闻群对记者表示,私募清盘是极端市场造成的正常现象,市场中有些过度解读了。首先,私募基金的职责是做绝对受益,清盘属于在风控下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种补救措施。目前,私募基金的清盘线的设定会根据产品类型及各家机构设立的标准有所不同,但私募基金的平均清盘线均设定在0.7左右,即产品亏损至30%后就被要求清盘。如果私募管理者对后市比较看好,会通过与客户协议修改清盘线或延迟清盘日期、自由资金注入回购等方式延迟清盘。另外,虽然近期私募清盘现象扎堆,但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很多私募基金整体仓位不是太高,那么需要清盘的仓位就更低,所以根本谈不上私募清盘会影响市场流动性。“相反,私募清盘用这样一个极端的方式,进一步揭示了市场的风险。”闻群说。虽然清盘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市场风险。但毋庸置疑,清盘潮对私募行业来说是一个考验,对于私募经理来说更是败笔。在一轮牛市中往往看不出来操作水平,“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相反,在震荡市、结构式中,才能体现基金管理者的选股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感知力。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对冲基金生命周期是五年,中国市场的暴跌,使一些做得不好的私募被淘汰,有可能达不到五年的生命周期。据好买财富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00余只私募基金遭遇清盘,而6月至8月间,则是清盘最集中的时期,其中不乏老牌私募机构和知名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继上个月知名私募深圳清水源和福建滚雪球各有产品跌至止损线之后,近日,前“公募一姐”奔私后掌管的“天堂硅谷大浪潮”母基金也被曝濒临清盘,尽管其随后澄清说,该基金暂时还没有结算,正在商讨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也相当于间接证实这只产品确已跌损至清盘红线。不可否认,上述讯息让市场进一步体会到了此轮调整的残酷。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掌握的情况,作为逐渐壮大并走向成熟的私募基金群体,也痛定思痛,加速谋求在剧烈震荡行情中如何追求绝对收益的手段。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清盘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