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形容7月的诗句这7家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回复: 1
长沙这7家稀烂的店,却有着让人忘记尊严的美味!
在线时间 小时
都说自己是吃货吃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辉胖子
一家典型的私房菜,在居民楼一楼,用两个房子打通的,空间不算小。招牌菜牛腩芋头汤,牛肉和芋头真是扎实得完全吃不完,一口下去浓郁香醇回味无穷。肉炒肉也很好吃,经典地道的湘菜,不会错。肉香浓郁,瘦肉炒的特别嫩滑,汤汁超级下饭。▵by点评网友@mykakaoo地址:天心区韶山南路南园小区人均:48巧嫂私房菜
开了十几年的小店,没有长沙类似餐馆的高调子,平头小老百姓表示最爱。咸蛋黄茄子夹,茄子炸成金黄色,浓浓的咸蛋黄味,香软可口,根本停不下来!▵by点评网友@蝎子莱莱被注册了招牌红烧臭鳜鱼,闻起来你得捂鼻子,但吃起来是无比的香。鱼肉少刺而且肉质非常嫩,蘸点混合的汤汁,味道简直难以形容。▵by点评网友@Jane_come地址:芙蓉区韭菜园路117号人均:49白寨
I HOPE YOU LIKE IT老板巨有味,喜欢跟你策,做菜也是超级良心,正宗的湘菜口味。羊肉火锅里面还有萝卜一起炖,香甜去腥,这种天气最适合了。白寨的粉蒸肉也是一绝,比起屋里搞,不仅仅入口即化,没有什么香料味,留下都是原汁原味的美味,关键吃几勺子都不腻。▵by点评网友@dpuser_地址:开福区烈士公园民俗文化村旁人均:61老四方来饭店
▵by点评网友@托米小子门面是居民区房间改造,但生意超好,吃饭时间来基本没位子。特别推荐酸萝卜肉泥拌饭,萝卜切成丁状,又酸又开胃。小炒鸡是必点,鸡肉切的很小块,加了辣椒、姜片去腥。鸡肉都融入了饱满的汤汁,超级入味。▵by点评网友@稀饭的稀稀饭的饭地址:开福区雅雀园小区A18栋人均:39二哥排档
在五一广场新大新边上的巷子,但比周围许多店的味道更长沙。而且喜欢吃腰花的一定要来这家店试试!香菜腰花是凉拌的,好吃到没朋友,而且完全没有腰花的膻味,很香脆。普通的一个炒青菜,加了剁椒,也显得更可口了。▵by点评网友@多拉A蕾地址:开福区紫荆街14号人均:40鲁哥饭店
鲁哥饭店不愧是长沙苍蝇馆子的扛把子之一,每一道都做出了湘菜家常风味的精髓。橙子最喜欢孜然牛肉,虽然真的辣爆了~这时候就可以吃个稍稍清淡的米豆腐了。米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撒上少许辣椒葱花,软糯入味。▵by点评网友@当关的一夫是玻璃心地址:开福区黄兴北路北正街253号人均:36晟德家菜馆
一家家常小店,环境很一般的,卫生也一般,但菜的口味确实不错。芋头青菜汤,香滑爽口,非常鲜。招牌菜凉拌牛肚味道一绝,煮熟的牛肚切片,用辣椒调料凉拌,口感是有嚼劲蘸着酱料的香!▵by点评网友@v小朗地址:天心区书院路杏花园生鲜市场旁人均:40
在线时间 小时
看着流口水哒做垮7家店后,一句话点醒终成功
我的图书馆
做垮7家店后,一句话点醒终成功
文丨职业餐饮网 &赵鱼羊(&&春节特辑往期精彩回顾)大多数餐饮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家店都用心打造,但一直都不赚钱,赚点钱又都投了新店,但新店弄不好,又是赔钱……&作为京城徽菜代表,他也是一路从迷茫与艰辛中走来,其背后的故事才更有味道。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走进杨记兴臭鳜鱼,听创始人杨金祥讲讲,这十几年的餐饮路,是如何一步一坑走来。餐饮首次创业&一年换三个品类均失败杨金祥是安徽滁州人,出生于1974年,之前做建材生意。2001年初,杨金祥转行餐饮,在老家滁州市中心附近开了一家100多平米的餐厅,产品是火锅加中餐。这家店,刚开业时人挺多,但三个月后,就无人登门了。三个月后,杨金祥的餐厅关张大吉,他决定换个品类。&在考察了江苏新近流行的龙虾后,他把产品换成了龙虾,餐厅名字也改成了“虾王排档”。刚开业,生意也不错,可好景不长,四个月后,龙虾排挡又无人问津了。没多久,杨金祥的龙虾馆也关门了。&关门没几天,还是原来餐厅,杨金祥又自己创新出一家鱼头火锅,“那会儿流行吃鱼头。”又是三个月,这个鱼头火锅店也没逃出厄运,也是从人多到人少,又到了要关门的地步。&三个业态尝试均失败,杨金祥的钱也折腾完了,“那阵子,每天入不敷出,欠房租,欠食材钱,欠工资,总共外欠人家6-7万元。”&杨金祥每每回想那段经历,总结失败原因,他觉得他把新手犯的毛病都犯了,主要还是三点:一是不懂管理,厨房产品质量不稳定;二是餐厅对员工不懂激励;三是不懂运营,不懂主动出击,每天只是死等人上门。出路?小地方不行,去大城市混折腾了三个店开业到关门,转眼到年关了,债主围门,杨金祥变卖了餐厅设施,彻底的关张大吉了。可想而知,杨金祥的这个年过的郁闷无比,辛苦一年,没赚到一分钱,还又欠了一屁股债。&春节时候,有个北京的亲戚回老家滁州,听了杨金祥开餐厅一年关门三次的事,建议他,要不去北京闯闯,说不准本地的土东西,到了大城市反而吃着新鲜,生意会好做。&这个郁闷的春节过后,2002年3月份,杨金祥夫妻俩,东拼西凑了一万元,向着北京出发了。&在北京开餐厅会如愿赚到钱吗?&立足丨初到北京,开小店糊口初到北京,在亲戚的帮助下,杨金祥凑了三万元,在北京北五环外清河镇的一个村道旁开了一个不到30平米的小饭馆,取名“江南小渔村土菜馆”。这家餐厅的主要产品就是杨金祥的家乡土菜,因老家靠近江南,所以取名就有了江南两个字。半年后,当地拆迁,客流骤减,杨金祥用3.5万元,把小店转了出去。&2002年10月底,用转店的钱,在中央党校附近,杨金祥在北京的第二家餐厅开业了。这是一个面积约25平米,但层高较高的阁楼样建筑。这家餐厅取名“小阁楼安徽土菜馆”。(第二家店 小阁楼安徽土菜)小阁楼有6张桌子,30个餐位,产品还是安徽土菜。这个餐厅,杨金祥吸取了以前开餐厅的经验,从装修到产品,都用心打造。从餐厅开张,生意一直不错。小阁楼门口摆着大排档,并随时增加新近流行的菜品。到了2004年,小阁楼吞并了旁边的小餐厅,直接扩大了店面。&经营了两年之后,即2005年,杨金祥还是转手了这家小阁楼餐厅。“当时,觉得小阁楼还是小打小闹的思维,虽说看着生意不错,但店面太小,选址又在小区院内,局限性大,每月下来,也就保持了个不亏不赚而已。”杨金祥说,“最后决定还是关店,再找个地段好的地方开店。”&2005年8月,杨金祥用转店的钱,在不远处的马路边,又开了来京后的第三家店,面积300平米,名字还叫小阁楼安徽土菜,“算是小阁楼2.0吧”。&这家店还在中央党校附近,搬到了相对繁华的地段。因为有之前的客户基础,这家店的生意也还不错,每天就餐的人不少。但,由于党校有寒暑两个假期,当初店小感受不是很明显,现在店大了,假期的冲击就变大了。“这样算下来,一年光看人多,其实被淡季一冲,还是赚不到钱。”发展丨开两家300平店,终于有家店开始赚钱2007年初,杨金祥把小阁楼2.0版店也转了出去。经过一番选址,和亲戚朋友又凑了些钱,杨金祥带着一支15人的团队,在五道口附近的定福庄桥开了一家新店,这是他来北京开的第4家店。面积200多平米,还叫小阁楼,还是安徽土菜。这家店在装修上,管理 ,运营上都相比之前成熟了许多。“但,这家店的生意还是老样子,吃不饱的饿不死。”杨金祥说,“也同样是试了很多方法折腾,换服务员,换厨师,搞活动,做营销……但都起色不大。”“那段日子,真的很迷茫,觉得明明可以更好,但为什么自己就是做不到呢?”&又过了两年,直到2009年初,杨金祥各方面考虑的差不多,决定再凑钱开一家新店,“把这些年的想法揉合进去,再试试。”&这家新的店,是杨金祥来北京后开的第5家店。这次,他没有关之前保福寺的店。这家新店300平米,位于上地科技园附近,人流量大。新店开了三个月后,杨金祥发现,团队跟不上了。于是,他果断把五道口店租了出去,全力在新店打拼。“到了2009年下半年,新店的生意开始好转。”杨金祥说,“2010年,这个店的生意很火,到2011年,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家店的生意了。”上地店两年的经营,让杨金祥终于还清了多年开店的欠债。&总结这家店的成功,杨金祥觉得主要有三点:1.选址好,位于交通要道,紧邻中关村软件园。2.招牌很显眼,四周很远都能看见店的招牌。3.产品有特色,在上地,安徽菜只此一家。失策丨信心爆棚,开千平大店,结果巨额亏损奋斗了近10年,杨金祥的餐厅终于在北京赚钱了,但,随着餐厅火起来,他的自信也开始爆棚了,在大家都追求开小店的时候,他决定开一家大店。2011年底,杨金祥筹集了百万资金,和人合伙,在北京投资了一个1000平米的大餐厅。新餐厅叫“徽乡肴”,还是主打安徽土菜。&“按往常的经验,餐厅前三个月生意不好,属于正常”,结果,三个月过后,这家大餐厅的生意依旧不好,“每天都承受着巨额亏损,平均每月亏损8万多。”大店生意亏损,对杨金祥打击很大,不仅金钱损失,之前开店获得的满满自信,也被一扫而空。大店持续巨额亏损,也是想尽各种方法,没有起色……&在承受大店亏损半年后,杨金祥决定再开一小家店赌一把,他想用小店来带动大店。结果,这家350平米的联想桥新店,并不如愿,生意和预想差的较远。这对杨金祥又是一个打击。这时,生意最好的上地店,也因为要拆迁,被迫关店了。&大店在持续巨额亏损,联想桥新店也不赚钱。大店想转,又没人接手。四处举债,又扛了一年之后,到了2013年中期,杨金祥感觉就要撑不下去了。“那会儿,各方面的压力陡然而至,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欠供货商的钱,欠开店借的钱。”杨金祥一度心情郁闷,抑郁了,“当时,就想都撒手不管了,店哪怕全都便宜点转出去,回老家,开个小餐厅养老就好,再不乱折腾了。”转折丨一个想法 让亏损餐厅开始逆袭店一时半会儿转不出去,杨金祥心情郁闷,他的一个朋友邀请他去东北散心。当天晚上出发,高速公路上,朋友对他说,沈阳有一家虾店,很好吃。&一句话,点醒了杨金祥,他想,“人家只做一个虾,就可以让人们记住很好吃。我家三百多道产品,人们能记住什么呢?!”&在繁星满天的京沈高速公路上,杨金祥的脑子也在高速运转着,他决定再折腾一次。在东北游玩的一个周,一套完整的折腾计划已经在杨金祥心中成型,回了北京,说干就干,杨金祥开始折腾了:1.聚焦。餐厅就专门做市场上还没人做的安徽臭鳜鱼。2.换名字。餐厅的名字不叫徽乡肴了,直接就改名叫“杨记兴臭鳜鱼”,直截了当,让人印象深刻。3.提炼餐厅的核心产品。要把产品变精,变土,要让每个核心产品都要让消费者吃的记住。4.大店变小店。把1000平米的大店改成500平米的小店,店面也重新装修。&2013年8月底,杨金祥的几个店已经全部按计划整改完成。(杨记兴臭鳜鱼一代店)2013年9月,生意一下都好了,联想桥店平均每天营业额提升了3000元。大店改的小店,营业额也做到了一个月40万,这比之前大店的营业额还多。2013年12月,两个店,平均营业额提升了40%~60%。“这个时候,终于开始赚到钱了……”杨金祥说,“记得12月份会计和完账说,总算不是负的了。”改进丨菜单革命,餐厅包装,迎来高增长从2013年的那次旅途之后,杨金祥被一句话点醒,餐厅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之前,我做餐厅比较封闭,不和人接触。”杨金祥说,“那次旅途之后,我决定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2014年上半年,杨金祥一直在各种餐饮培训机构学习。2014年下半年,杨金祥运用学到的知识,对餐厅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1.把菜单上的120道菜,削减到78道。2.对餐厅进行设计,对品牌进行包装。3.送员工也出去培训。(杨记兴臭鳜鱼对菜单的变化,封面色彩对比明显,主打产品浓缩为四款。)改革完成,已经到了2015年了,这个时候,加上杨金祥新开的一家店,杨记兴臭鳜鱼整体发力了。据统计,三个店,月营业额均比上月上涨了20%,单店营收分别达到了78万、89万、100万。&之后,杨金祥又对菜单进行了两次变革,把菜品从78道,直减到现在的38道,人均客单价也从最初的79元,提到了100元。同时,对店面也进行了数次升级。(经过数次升级的杨记兴臭鳜鱼的餐厅内景)到2016年,杨记兴臭鳜鱼现有五家店的月营收,相比上年,又都增长了20%。&如今,杨金祥的杨记兴臭鳜鱼已经成了徽菜中的一个代表,徽菜就是臭鳜鱼,吃臭鳜鱼就去杨记兴。杨记兴臭鳜鱼正在稳步发展,预计2017年,会开到10家店,同时,会有一家1000多平米,带有培训、展示、办公一体的总店即将开张。&小结:杨记兴臭鳜鱼的今天,几乎是创始人杨金祥在失败的挫折中,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的结果。他十年来,一直和大多数餐饮人一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家店都很用心,也都有创新,但之前为什么都不能赚钱呢?其实,有时候,餐饮的成功也在这里,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成功就在隔壁,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可能,只需要转个弯,就成功了。&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7月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