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顾客就是上帝是上帝的真正内涵

当前位置:
>>>观察漫画“顾客是上帝”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意思?__..
观察漫画“顾客是上帝”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顾客是上帝这句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漫画中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1 )反映的意思是:经营者本应该尊重消费者,但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往往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是真的。因为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因而对与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决定着商品及其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3)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观察漫画“顾客是上帝”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意思?__..”主要考查你对&&消费者的权益及维权途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消费者的权益及维权途径
消费者,英文为Consumer。科学上的定义为,为食物链的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的是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消费者的九项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消费者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消费者维权日是3月15日。消费者的权利:(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2)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5)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6)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7)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8)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消费者负有的义务主要有:(1)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的劳动和合法权益;(2)按商品使用说明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商品、遵守规定或约定的服务制度;(3)投诉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据。消费者权利维护中常见误区:1、消费者是上帝,所以在消费过程中不需要履行义务。2、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无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3、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仅仅是违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行为。4、顾客问来问去的,实在是太挑剔了,确实挺烦人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项法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我们在消费活动中应怎样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怎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在消费时,要有消费者权利意识。①要注意避免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②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消费活动中的参与者(即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怎样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①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产的产品,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更不能伪造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商标等 ②销售者应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信守服务承诺,保证不销售缺斤短两、失效变质的商品,不得采取恶意、欺诈的方式损人利己,更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利。 ③消费者应遵守市场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对制假售假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消费者权益日的历史由来: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运动,促使消费品日渐增多,消费结构日趋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消费事故和难题,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的侵害。为了应对这种问题,1898年,全世界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1936年,建立了全美的消费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反映消费者利益和要求的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在此基础上,1960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宣告成立。之后,消费者运动更加活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消费者组织,使消费者运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共300 多个消费者组织在开展活动。
日,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有关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4项权利,即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事实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和呼吁的权利。随着消费者权利保护工作的开展,肯尼迪提出的4项权利和国际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另外4项权利,即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和在健康环境中生活工作的权利,一并成为全世界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8条准则。
日期确定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此后,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进一步发展。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保护消费者准则》促各国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加入国际消费者协会。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的编导们推出现场直播“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之后每年都会在3月15日推出315晚会。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开办315晚会新浪官方微博。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漫画“顾客是上帝”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意思?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30016320702961659838919349878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顾客就是上帝的理论内涵是什么
顾客就是上帝的理论内涵是什么
09-01-09 &匿名提问 发布
“客户”的概念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是指承接价值的主体(通俗的说就是给钱的),而其承接价值是因为要获得其使用价值,也即是有相应需求要满足。当然,也有的客户买商品是用来卖的,但这样交换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需求上的,所以那些为满足需求而购买商品的人才是客户。客户是需求的载体或代表,但都离不开需求这个深层的东西,满足客户是经营的表面现象,满足需求才是本质。正如前面所说,客户是在交换中产生的,既然已经有了客户,说明市场已成形,需求已明朗,因此,着眼于客户,就是在已有的市场上竞争,目的是争夺份额;而着眼于需求,则可以在尚未明朗是发现,从而开始对市场的培养,开发,从无到有,其目的是开拓新的市场。由此可见,着眼于需求会比着眼于客户更能占据先机,但也面对更大风险。明确了需求作为客户内在本质后,再回头看看“客户就是上帝”这句口号。其实关于口号这东西,是“写口号的”满足“喊口号的”的需求,如果所幸“写口号的”是广告公司,那么口号也是不折不扣的商品。它展现的是表面的东西,要看到本质也需要分析。就这个口号,我最初听到的版本是“顾客就是上帝”,喊口号的是高端百货商场。大家都知道,那些高档时装和化妆品的毛利惊人,不过百货商场的实际利润远没这么高,就因为他们的客户是“上帝”:上帝在宫殿生活,所以这些商场都装修豪华,并为了保持这种美丽不惜血本;上帝是尊贵的,所以服务人员要精挑细选,仪态万方,彬彬有礼,即使顾客故意刁难,也要保持柔声细语,笑脸相迎……这些哪样不是成本?“服务商品”的概念已为大家所接受,在这儿,顾客有体验被当成上帝的需求,所以商家就提供把他当作上帝的服务。此处说“顾客就是上帝”是正确的,而且上帝在此是个比客户更明确且更具本质意义的概念,(见图2)也合乎我前面所说的定义与管理的两个原则。但是这个“上帝”是要打引号的,剥开它光环的外衣,其实质上和柜台中或地摊上那些东西一样,不过是批量生产,分零销售的商品罢了。既然是商品,那就要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才能成交。对于前面作者所说的小饭馆而言,人们去吃几两饺子,不过是为了就近填饱肚子,只要味道不错,卫生没问题就好,不同于那些昂贵的餐厅,顾客并无被当成“上帝”的需求,也不会为“被当成上帝”买单。而且就算偶尔遇到一个愿意买单的,也要人家愿卖才行,毕竟违心的陪笑不是件轻松的事,对有些人心理成本很高,也许该饭馆老板就属于此类。由此可见,一个不愿出售“上帝”商品的经营者,在一个不针对有“上帝”需求的顾客群的饭馆中,不提供“上帝”这种商品,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如何看待「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 - 知乎327被浏览37281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8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5 个回答被折叠()顾客即上帝,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做到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顾客即上帝,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做到的?
至美前程教育集团(Best Education),致力...|
总评分0.0|
&&我国服务业历来有句名言:“顾客就是上帝”。不知这句话最早是否就是源自于美国,但就实际现象看来,美国商家真的是把这句话贯彻得淋漓尽致。他们嘴上并不会刻意去说,全都是以行动来显现的,当地消费者所体验的商业服务水平真可谓是上帝层次的。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顾客是上帝下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