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答:几乎每天都很紧张焦虑嗔恨心,怎么办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净空法师答:几乎每天都很紧张焦虑嗔恨,怎么办?
       
发布时间: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净空法师人关注&&&&&&
从小就爱恐惧紧张,觉得自己不好,父母不好,做事总觉得做的不对,特别执着,吃过饭容易恶心。对人的看法不易改变,容易憎恨别人,讨厌别人。而且造成做事特别犹豫特别慢,记忆力不好,特别怕恶心的东西,,心里特别恶心,无法原谅曾经看见的恶心的事情和人,总之是非常执着,活着很累。
学佛以后我知道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断忏悔自己无量劫的罪过,可是从小到大的习惯很难改,自己很痛苦,很累。
嗔恨心重,执着心重应该如何化解?请大德菩萨们指教这到底是什么魔障,我都愿意深深忏悔。有没有特别的修行可以对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法语: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1 《金刚经》上教我们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
2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起,六百卷《大般若》,可以归纳成九个字,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我学般若的心得报告。
3 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这桩事情你果然明白了,你就看破了。看破,就是真相大白;你看破了,自自然然就会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4 很多人误会了,听说我常常讲放下,结果他工作也辞掉,什么都不干了,他没有收入,过了一两个月,那一点积蓄花光,没有饭吃了,写信给我:&法师,你教我放下,我统统都放下,现在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怎么办?&
5 错了,他把这个话听错了。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不放下?他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你要懂得,不能搞错。
6 诸佛菩萨积极地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全部是付出,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就是那个&放下&。工作要认真、要努力,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这就是放下。
7 世间人这个放不下,&我干的事情一定要有回报,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做&。佛菩萨不要回报,把回报放下。你得搞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能搞错,你搞错了,那就闹笑话了。所以经要多听,你才真的会搞清楚、搞明白,不致于产生误会。
8 只有真正放下,然后才能够全心全力地为一切众生服务,那个服务就叫度众生。服务的项目,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项目再多,总的目标就是这两句话,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着的
学佛的人,一切人事物要看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古人教给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用平常心。什么叫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恒,跟一切人往来,永恒存一个平等心,这叫平常心。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是真心;着了四相,就有你我他,就不平等。
&&& 我总比你强一点,这是什么?傲慢,贪嗔痴慢。有我,执着这个身是我,决定就有贪心、有嗔恚、有愚痴、有傲慢。要知道,这叫做轮回心。轮回心起作用叫轮回业,你造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些懂得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都看淡,什么都无所谓,这叫真正用功。
&&& 什么事情最重要?&清净平等觉&最重要。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何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心,这个最重要!为什么?六道里头没有&清净平等觉&,六道里头是&贪嗔痴慢疑&。
&&& 所以细细想想,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清净平等觉&,还是&贪嗔痴慢疑&?如果是念念都没有离开&贪嗔痴慢疑&,六道轮回是决定出不去,念佛都不能往生。如果起心动念跟&清净平等觉&相应,那就恭喜你了,你念佛求生净土一定成功。
&&& 所以这个世间,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认真的?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执着它干什么?既然是假的,应该要放下;放不下,这是烦恼习气。
&&& 放下,慢慢来,一天放一点,天天放,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容易,就不困难了。开头很难,突破这个瓶颈之后,慢慢就容易了。往后愈来愈容易,到法身菩萨,就完全没有自己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嗔恨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