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是柬埔寨人,有跟中国人合作开过淘宝 做健康中国人店,合作时没有合同,

日本商家开淘宝店宰中国人
  “双十一”就在眼前,商家早就开始了广告轰炸,很多人也跃跃欲试准备“血拼”。但这个时间节点,也很容易勾起一些人的不愉快购物消费记忆。
  可疑保健品“特供”中国赴日游客
  从酵素、鱼肝油到纳豆、电饭煲,都有消费陷阱
  国庆期间,一位朋友从国内参加旅行团,乘坐邮轮到日本福冈旅行,在导游撺掇下在免税店买了两盒植物酵素,总价高达9.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导游声称,其妻子服用该酵素后排出了多年宿便,服用两盒的作用能持续五六年。于是,数十名旅行团员纷纷倾囊购买。她说,听导游说这种酵素是在日本生产的,又在日本销售,由不得中国游客不信。
  不过,记者向东京的日本朋友咨询时,大家都对这种酵素的高价感到不可思议。这款酵素包装上的定价更是高达每盒7.8万日元,中国游客肯定还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其实,日语中的“酵素”就是汉语中“酶”的意思。“酶”不过是一种蛋白质,对于服用后是否具有保健效果,日本国内也有很多质疑之声。据几个日本朋友说,在日本,服用酵素的人并不多。
  况且,即使不论酵素是否真有保健效果,与一般酵素顶多每盒三四千日元的价格相比,两盒9.6万日元的价格非常可疑。经过记者调查,这种酵素在东京普通的药妆店并不见踪影,甚至在号称“集合超过10000家来自日本全国各地商店”的乐天网店上,也查不到相关信息。生产该酵素的所谓医学研究所承认,这款酵素是和一家免税公司合作开发的,但是该研究所的官方网站上并没有该商品。可见,这款酵素只在日本人不会前去消费的免税店有售,属于“特供”外国游客的产品。
  记者的另一名赴日旅游的朋友说,他在日本旅游时,有导游声称日本小孩近视率低,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吃深海鱼肝油。听到这种说法,那位朋友也买了不少,价格也着实不菲。
  而实际上,随着游戏机、手机的普及,日本未成年人的近视率并不低。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3月27日公布的数据,2014年,日本视力低于1.0的学生在幼儿园的比例为26.53%,小学为30.16%,初中为53.04%,高中为62.89%。一些在日华人说,即使日本小学生看上去比中国小学生近视少,也是因为日本学生的课外活动多,作业少,绝非吃鱼肝油的功劳。
  一名56岁的日本人说,鱼肝油已经是他父母那一代的东西了。战后初期,日本人缺乏营养,还有人吃鱼肝油。而现在,很少看到吃鱼肝油的日本人。
  一名华人媒体人士指出,日本市面的深海鱼油产品价格并不贵,服用一个月的量,大约只需要2000日元。在日本,并没有“深海鱼油治疗近视”的说法,所谓“日本未成年人因服用深海鱼油而少得近视”,纯属无稽之谈。
  他揭露,一款很受中国游客喜欢的所谓“日本制造的深海鱼油”,其实很可能产自澳大利亚,然后在日本分包一下,再高价卖给中国人。他打开了这家主要营销深海鱼油的公司的网站,发现相关介绍中根本没有制造这一环节,也没有讲清楚产品的来路。
  纳豆是另一种很受中国游客喜欢的产品。一款在日本网站销售的360粒装的纳豆精,每瓶只要2万日元。但是一名在日华人给记者看的同款纳豆精,包装上赫然印着4.2万日元。如果拿到免税店,估计就会以这个价格销售给中国人。然而,记者给日本人看这款单价4.2万日元的纳豆精的照片,他们都咂舌不已,觉得是天价。
  上述华人媒体人士指出,纳豆在日本被称为穷人的食品,每盒只有几十日元。如果是2万日元的纳豆精,每天服用一粒相当于吃了1盒纳豆,和直接买纳豆吃差不多。而单价4.2万日元就高得离谱了,这一价格日本人都咂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酵素、深海鱼肝油等所谓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在日本都是食品范畴。根据日本法律,厂家只能标出其含有的成分,但绝不能明示或暗示有治疗效果。既然属于食品类,便没有什么国家标准,其中的有效成分到底含有多少,严格地说也没有第三者监督,完全属于民不告官不究之类。
  忽悠中国人的大多是华人
  有华人导游1年赚到一栋独门独院小楼,留学生一个月赚100万日元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在日华人介绍说,那些由于“推销”有方而获得暴利的导游,几乎都是在日华人。在国内很多网站上,都能看到关于在日华人利用语言优势忽悠同胞的吐槽帖。记者的一位朋友说,只有到那些也有日本人购物且提供免税待遇的商店购物,才不吃亏。
  她说,导游赚不赚钱,取决于嘴是否会说。她听某旅游协会的人说,有的华人导游特别会搞公关,不仅自费给游客买水喝,还给游客买当地的小特产,为的是获得同胞的好感,便于大肆推销保健品。有的导游在福冈,1年赚出了一栋独门独院小楼的钱;有的导游根本不要工资,只要求回扣分成;在东京的留学生,甚至每月也能赚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2万),有的人随便租个车,就拉着中国游客到处跑。
  一名租车公司的华人司机向记者透露,导游领着游客购买保健品可获得50%回扣,购买电器可获得10%回扣。虽然他未说详情,但是从中可以管窥到旅行社和导游的暴利,而这些暴利就是从中国游客身上赚取的。很多中国游客“被卖了还替人数钱”,不知道自己被黑了。
  中国游客在日本被忽悠的现象,甚至连日本媒体都看不下去了。近几年,日本NHK等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节目,揭露中国游客在日本哪些环节容易被骗。不过,由于语言壁垒,普通中国游客往往看不到这些报道。
  上述华人媒体人士指出,在外旅游,不上当很难。即使是繁华区的免税店,或一些百货店的免税柜台,看似便宜,但也只能蒙骗两眼一抹黑的外国游客。因为免税店的东西并不便宜,比当地人日常要去的商店要贵,有些还贵不少。鉴别的方法也并不难,如果一家店没有日本人同时在消费,中国游客最好别去。
  他还提醒,避免购物陷阱,第一是不要参加低价团;第二不要买导游推荐的商品和旅游项目,尤其是不要在大巴上和没有日本人购物的商店买东西;第三,日本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小费,所以有导游代收小费应该拒绝;第四,其他导游临时收取的费用都比较蹊跷(包括门票或餐费等),要多个心眼。
  他指出,现在日本的免税店,会按照事先谈好的比例,分别给旅行社和导游回扣,不给回扣的免税店无法生存。所以,导游推销得越热心,游客挨宰的概率就越大。即使便宜的店也不行,尤其是一些自助餐。按说,国内目前能到日本来旅游的应该还算是有钱的人,很多便宜的自助餐厅的东西,要在国内他们恐怕根本不会吃,但因为盲信日本,所以吃得津津有味。银座附近就有这么一家自助餐的店,几乎全是中国或东南亚的游客。
  日本商家开淘宝店宰中国人
  价格翻6倍卖给中国人,创新词调侃“土包子”
  根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数据,2014年来日的中国游客达到240万人,旅游消费额5583亿日元,是前年的2倍以上,占访日外国游客消费的四分之一以上,从国别来看高居榜首。为此,除了被在日同胞忽悠外,也没少给日本店家送钱。
  比如,电饭锅、马桶盖仅仅改为适用中国国内220伏的电源,立刻价格飞涨,甚至高达近1倍。而不少日本人对于“锅好米饭就好吃”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大米的质量更关键。
  看准了中国人的钱包,还有不少日本人到淘宝网站开设网店,向中国人销售日本产品。今年6月25日,《富士晚报》网络版甚至登出了《如何向中国人高价销售日本产品的方法》一文,号召通过网络向购买欲望旺盛的中国人出售日本产品,不只是面对访日中国游客,还要以大海对面的13亿中国人为对象。
  对于有购买欲望的中国人,普通日本人也能高价销售产品赚钱,这就是通过网店转卖。报道还传授了如何在淘宝网开店、如何将产品以高价格卖给中国人的诀窍。
  熟悉中国网店情况的日本人士指出,在世界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大量日本产品,包括日本品牌的化妆品、眼药、婴儿车等儿童用品,都是以将近2倍的价格交易,有的甚至达到6倍,有日本人两年赚了600万日元。例如,2.4万日元的“救心丸”卖到4万日元,26万日元的高级钓竿卖到150万日元,3万日元的本间高尔夫球杆卖到15万日元,8.4万日元的高级茶壶卖到16.4万日元,100万日元的高级钢笔卖到135万日元。
  由于中国留学生代买近来被视为“资格外行为”而受到禁止,给能够合法代买的日本人提供了商机。很多日本店主不会中文,网店上写的都是通过网络翻译的半生不熟的日语和中文,反而更让中国人相信是日本人开的店。从出品到结账还可以雇人代理,所以非常容易交易。由于通关货物巨大,往往不会被查出交税,而且即使被中国海关要求交税,也是中国买家去交,日本卖家丝毫无损。
  由于中国游客的强大购买力,日本人甚至专门创造了“爆买”这个新词。如今,很多中国媒体在报道中也喜欢用这个词。实际上,“爆买”在日语里本身就有调侃意味,用于形容没见过世面、见啥买啥的“土包子”。可以说,有些中国游客花了很多钱,但并未买来尊重。
[责任编辑:楼主发言:4次 发图: | 更多
  来源:大公网  文/木春山  一  暹粒河的落日余辉很漂亮,如果不是6号公路上的尘土飞扬,我可能会多看一会儿。  6号公路全长400多公里,直通首都金边,它横穿暹粒河,成了暹粒市的主干道。  这条公路和中国的渊源颇深,1992年中国维和部队建成沥青路,但20年来柬埔寨人无力保养,以至于如今这条公路有“光灰大道”之称。好在上海建工集团从去年开始已经着手改建,柬埔寨首相洪森当时亲自出席了开工仪式。  作为柬埔寨的第二大城市,暹粒是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所在地,城市建设却极为落后,全市只有4盏红绿灯,没有公交系统,也没有出租车。外国人外出只有雇人力三轮车(当地人叫突突车)或包车。  “本届政府把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放在了重要位置。中国公司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柬埔寨人民党暹粒党部的索皮克先生介绍。  人民党是柬埔寨的执政党,实权党首就是首相洪森。作为深谙政治之道的老牌政治家,洪森已经或明或暗地掌握了29年实权。该党的暹粒党部就在暹粒河滨,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二层小楼,非常不显眼。  我和索皮克先生靠在河边长椅上,一边听着高树上知了们的嘶鸣,一边看着远处的火烧云,不紧不慢地聊着天。  他说,人民党把暹粒看得很重。  去年底的议会选举,洪森遭遇了数十年来最大的挫折。老百姓用选票告诉他,人民党进入了相对危险期——反对党桑兰西一派的议席比上次选举增加了一倍,而人民党的议席刚过半数,勉强维持了执政地位。尽管如此,反对派发动了数千支持者参与街头运动,桑兰西甚至带领数十名议员从首都金边退到暹粒,拒不参加国会会议。造成诺大个国会大厅人民党“包场”的尴尬局面。有媒体曾分析,这是柬埔寨“颜色革命”的前兆。  “不会有什么‘颜色革命’。”索皮克先生淡定地说。他用手指着河边锻炼的老人、谈情的男女和匆匆而过的摩托车党,一字一顿地说道,“他们要的是什么?是稳定。我们内战30年,红色高棉杀死了300万人,人民太害怕动乱了。”  
  二  “你要去看红色高棉大屠杀纪念馆吗?”在前往吴哥窟的大巴上,三代柬埔寨华裔郑先生瞪大眼睛反问我,因为很少有自由行的中国游客愿意翻看这页最黑暗的历史。据说很多人看完后头疼、恶心,好久恢复不了精神。  都说铭记历史的民族才有未来,柬埔寨人建立纪念馆以示对历史的尊重,让我想起了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我和郑先生聊起那时那事,他用“灾难”来形容,之后顺便感谢一下越南,因为是越南“志愿军”推翻了红色高棉。如今越南和柬埔寨关系也十分暧昧。西方媒体故意夸大事实称,柬埔寨的本质还是越南的保护国。这又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抗美援朝。  中国当年一度支持红色高棉,不过这在柬埔寨人看来早已不是问题。洪森本人也是红色高棉早期的信徒。郑先生说得好,柬埔寨华裔和当地人同命相连,都是红色高棉的受害者。“至少20万华裔被杀或失踪”。  在高层政治层面更是如此。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西哈努克,不是波尔布特。西哈努克在1975年回国后,很快成了柬埔寨的国王。如今柬埔寨的王国政体,也自此开始。  我发现,柬埔寨各大公共场合都悬挂着三幅画像。中间是西哈努克,左右分别是现任国王西哈莫尼和西哈努克的王后。人民党暹粒党部也不例外,栏杆外醒目的画像是西哈莫尼登基照以及大婚照,该党用这种方式对王室表达忠诚。而党部大楼顶部挂着的宣传画则是洪森等人民党“三巨头”。“那是竞选时候留下来的。”索皮克先生喃喃地说。  我和索皮克先生也谈到了到西哈努克,他说:“你们应该感谢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柬埔寨的穷孩子见到中国人就会叫:“糖果、糖果”,或者“给点钱吧,我要上学。”给了他们之后,孩子们就会像唱诗一样规规矩矩地用中文喊出来:“我爱国王、我爱毛泽东、我爱天安门、我爱中国、我爱柬埔寨!”虽然他们没去过中国,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去中国,但历史的烙印已经足够深刻。  不仅是小孩子,漫步在暹粒繁华的老市场区,卖货的小贩见你过来,更会用中文打招呼和砍价。他们少了孩子们天真单纯的眼神,多了一份小商贩特有的世故。  我拿过一幅油画看了看,店主小妹要价15美元,我说有点贵,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板,你们中国人有钱啊。”  只要会说中文的柬埔寨人,对中国男性的称呼一般都是“老板”。这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不过从中也能看出中国人在柬埔寨的形象。  
  三  “你们中国人把一些柬埔寨人惯坏了。”我去崩密列的长途包车司机一路都在讲这些故事,“他们知道中国人有钱,出手也大方,所以就专门找中国人刁难。其实要钱的小孩子也是这样。”  中国人的“土豪形象”不只在民间。如果暹粒机场的边境官员见到你拿着中国护照,甚至会堂而皇之的索贿。一位30多岁的女边境官员竟然直接用中文管我要钱。  “小费呢?”她装作在看护照,也不抬头,避免周围人察觉,但却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需求。“NO!”我也坚定的回答。她快速地抬起眼扫了我一下,面无表情。“按指纹!”她换成英文对我说。  其实这是一道必须的程序。为了安全起见,在暹粒出入境都要按指纹,但却成了柬埔寨机场官员刁难中国游客的特殊程序——如果在护照里夹进1美元,官员们就会免于指纹扫描;如果没见到钱,要么左右手十个手指都要按指纹,要么让你重新填写入境单,反正折腾你一下,就当“报复”。  对西方人,则没有要钱这个程序。即使是对同样是黄皮肤的日本和韩国人,出入境也没有类似刁难。我身后排队的韩国游客看我磨蹭半天,进来后好奇地问我:“他们管你要钱?”我说是。他眯起小眼睛似乎表示理解地笑着说:“穷国嘛,都腐败。”  “其实也不算什么腐败”我的司机说,“柬埔寨是全球十大最穷国,人们薪水太低了,也就80美元,所以利用机会能赚点外快就赚点。”他还笑着说,自己就不用骗中国人钱。  司机说的是事实,他是名副其实的高收入阶层——我们去崩密列往返只需半天时间,包车的标准价是70美元。  然而腐败问题在柬埔寨确实真实存在,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外交关系。  坐落在暹粒市区西部近邻6号公路的“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是一家柬埔寨知识分子与西方合作的NGO,主要关注的是东南亚的安全问题,他们成了柬埔寨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变量。我曾和中心的艾玛·莱斯蕾女士有过交流。她对中国在东南亚众多的基础投资都抱有谨慎的态度。  记得在北京的一次饭局上,艾玛和我谈到过缅甸密松大坝影响当地生态的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如今柬埔寨的众多铁路和公路建设上,都有诸如“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等非政府组织的身影。通常他们会对项目的环保和招投标等进行“监督”——“NGO监督政府,这种趋势在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多。”一旦发现招标不透明,及附属的腐败等问题,抗议就会随之而来。  我们也曾谈到过洪森之后柬埔寨的政治走向以及对华关系。她认为中国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这种未来,柬埔寨人看法有所不同。“不用担心,洪森现在正在谋划让他的儿子进入高层。他的利益会延续。”华裔郑先生一脸轻松地说,他的态度代表了普遍看法。  洪森有3个儿子,大儿子洪马内今年37岁,最受洪森器重。“洪森和中国的关系那么好,我们柬埔寨华人当然关心他的事,这也相当于我们自己的事。”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的拉沃斯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柬埔寨政治如何变化,和中国的友好不会变。“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回想当年我们痛斥洪森为叛徒、卖国贼、越南走狗,世事如棋,感慨万千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柬埔寨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