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用重金贿赂太上老君与如来佛斗法,是无奈还是聪明之举

太上老君派青牛精阻挠取经目的何在?无奈的如来只能示弱和顺从
太上老君派青牛精阻挠取经目的何在?无奈的如来只能示弱和顺从
在西游记里,正是大唐李氏,道家兴盛,佛家不济。佛祖如来为了发展禅门,才导了西天取经这么一出戏。大家知道,太上老君是道祖是长辈,释迦牟尼是如来佛祖是后辈。也就是说,如来在老君眼皮底下,使唐僧一行西天取经,老君此时到底是什么立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出佛门的南海观音,后太上老君出马丢一个金刚琢捆了孙悟空。本是一好事,老君在佛门面前有了面子,可惜七七四十九天火烧孙悟空,不死反而逃出来,练就了金睛火眼。惹火了玉帝,又请出西方如来出马,才收拾了孙悟空。其实太上老君随便一个法宝,都能捆了孙悟空,却被如来抢了名气,老君跟如来算是结下梁子了。作为西方新教,如来是老君的晚辈,自然要给点薄面。取经过程中,使观音出面,求老君放出两仙童,也就是金角银角大王,来考验唐僧师徒。其实考验唐僧,如来都有很多灵兽,没必要找上太上老君。他真实意图是,“老君啊,你看啊我要发展禅门,海得倚仗您老人家呢,您看我还是尊重您的”。其实就是示弱,让老君有面子,拍好马屁,事情就顺溜多了。老君也不傻,你如来什么意思,我老君还不知道吗?既然如来这么说,老君便将计就计。做戏做全套,让你知道我太上老君,并非浪得虚名。金角银角大王,凭着五件老君的法宝,让唐僧孙悟空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孙悟空强大,依靠七十二变骗到了两大王。老君想,还不够,还得继续出题。便派出了青牛精,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骑独角兕,只拿了老君的金刚琢,就让孙悟空生不如死。请玉帝派出托塔天王父子,火神水神,都奈何不了。无奈之下,悟空只能去灵山找佛祖,问,此怪物是哪里出处?如此厉害。如来竟然说,我知道,但不告诉你,免得你给我惹祸。为何这么说?如来是忌惮太上老君的,如果马上告诉悟空,说这怪物是老君的坐骑独角兕,悟空一个筋斗云直接去找老君。然后说是如来说的,这怪物是您老人家的。那老君肯定怪罪如来,“卧槽如来小哥,你西经还取不取了?活腻了吧?”所以智满金身的如来,悄悄的派出最强的降龙伏虎罗汉,并骗他们用金丹砂收拾青牛精,要是还失败,就告诉悟空实情,再找老君下凡。一切尽在如来掌握中,明知道降龙伏虎会失败,故意让悟空告诉老君:我如来最强的两个罗汉都搞不定你的青牛精,你最牛逼了。其实还是给老君拍马屁。当然这么做是双赢,如来也是精明,既能达到让老君表现法力强大的目的,也帮唐僧扫除障碍,经还得继续取呢。由此看来,其实禅门得如来跟道门的太上老君,关系相当不好。但是作为佛祖和道祖,无上智慧和法力,得大气。小辈如来虽然在我老君眼皮底下传教,老君总不能阻止吧,那只能默许咯。虽然默许,也要表达道家地位,便派出牲畜和法宝显神威,让如来认清形势和安分一点。如来也知道佛家地位不如道家,便一直顺从和尊重着老君,较量只有维持着这样的平衡,才能稳稳当当的传教,这就是如来的无边气量和高明之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最新文章如来用重金贿赂太上老君,是无奈还是聪明之举?
我的图书馆
如来用重金贿赂太上老君,是无奈还是聪明之举?
旧闻新知作者:任万杰在《西游记》第五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悟空想尽各种办法,请来各路救兵,也无法降服金兜山金兜洞的独角兕大王(青牛精),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去见他的老对头如来,硬着头皮去向佛主求救。如来派了得意弟子十八罗汉携佛门之上乘法器十八粒金砂前往助阵,可不曾想,斗法正酣之时,那妖怪取金刚圈往上一撇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十八粒金丹砂尽数套去。到这时,降龙、伏虎二罗汉才对悟空道出他两个出门迟滞的根由:“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你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这才有后面一段,悟空纵身直闯兜率宫,将太上老君拽下凡来,太上老君念咒收回金刚琢、摇扇收服青牛精,救出唐僧、八戒、沙僧三众,继续踏上漫漫取经求真之路。按理说,如来普阅周天之事、识周天之物、广会周天之种类,当年降服大闹天宫的悟空都那样轻而易举,如今收服一个小小的“兕大王”更该是不在话下。若不愿亲自出马,最起码可直接将妖怪的根底告诉悟空,好让他直接去找妖怪的主人。但如来的做法却令人匪夷所思,他不仅没直接说出把妖怪的根底,还多此一举派了十八罗汉前往助阵。那么,如来是否知晓十八罗汉的胜率是多呢?他当然知道是零,不然他就没必要暗告降龙、伏虎二罗汉妖怪的出处而后让他们转告悟空了。这又有令人不解之处了,佛法无边,以十八罗汉之功与十八粒金砂之力胜青牛该是没有悬念的,为何结果却是青牛获胜呢?如来在对待青牛精之事上为何有种种令人费解之举呢?这就得从青牛精的根底来历去找原因了。这个被称为独角兕大王的青牛精,原本是太上老君的一头坐骑,看管它的童儿在太上老君的炼丹房里拾吃了一粒七返火丹,不想这丹吃一粒,便会睡七日。这头青牛因见童儿睡着,无人看管,遂乘机走下界来。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天上七日,凡间便是七年,这青牛在这七年间有的是时间砺练功夫、收聚妖众。加上它本来就是仙家的灵兽,不仅本身功底就深、慧根就好,而且被老君起驾骑多年,在仙界里东游西逛,自是耳濡目染长了无数神仙见识。另外估计在上界有很多机会能听到老君讲经说法,这必使它早已内外双修,早已是通法性、得根源、注神体。更可怕的是,这青牛下界时还偷了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想当年悟空与二郎神斗法被捉,吃亏就吃在这金刚琢上,由此可见这件宝贝甚是厉害。那金刚琢,是太上老君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悟空与青牛打斗,失去金箍棒后,先后请来李天王父子,邓化、张蕃二雷公,火德星君,黄河水伯神王等诸路天兵神将前来剿妖,却都不能得胜。后来,悟空使出偷盗、放火等老伎俩依旧不能奈何妖怪。没办法了,按照惯例,想降服妖怪只有两条路可走了:其一,探得妖怪出处,找来其旧主人或上司收服之。这条路是悟空一开始就想到的,可到天庭查了一番却无结果,这才有了后来的请天神相助一节。其二,借助佛法降服——把如来或观音请来收服妖怪。究竟请谁呢?悟空当时也动了脑筋,既然妖怪能耐如此了得,请了那么多助手也敌它不过,若请观音估计也难降服,倒不如索性把佛主搬出来。如来早知唐僧所遭之难,也知妖怪根底出处,还知悟空必来,如何助悟空服妖怪是他早已知晓与设计好的:自己亲自出马制服妖怪,自不费吹灰之力。即便派个弟子前往,凭佛法之广大,降服妖怪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将要降服之妖乃太上老君坐骑,也可说是太上老君门下。若自己或弟子将妖精降住,不管是收在自己门下要其修成正果,还是索性把妖怪送还太上老君任他管教调理,似乎都有些太不给太上老君面子。人家也是叱诧三界的大人物,人家的牛儿跑下凡间捣乱自己去管去捉,实在有以自己佛法小觑人家道法之意。更重要的是,取经本身就是佛教与道教争地盘,取经过程就是佛教在传授佛法过程,也是在压缩道教的一次行程,太上老君很愤怒,看似青牛偷跑,其实很明显是太上老君放纵青牛,就是不让唐僧取经,破坏这次如来精心策划的安排。如来当然明白,这个问题很棘手,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怎么办呢,直接告诉悟空说妖精是太上老君的部下?不可!一语道破,显得如来这个已成大法之尊太没内涵。太上老君的牛跑了七日连他自己都不知,显得太上老君太窝囊了,弄不好从此结怨,佛界从此鸡犬不宁。于是,如来才派出十八罗汉携十八粒金砂前去与青牛斗法,金砂是什么?一粒金砂就是一座金山。出征前又把妖精的根底秘密告诉了降龙、伏虎,所以去斗法只是兜圈子的一步,是个大幌子。斗法的结果定是金砂被收、罗汉失利,因为这是如来早已安排好的。这样的结果,会让包括太上老君在内的诸仙产生一种错觉:道家的金刚琢既能把佛家的金砂套住,那就说明道法比佛法高,号称广大无边之佛法实难降服不了这妖怪。而且有18座金山贿赂在前,这时的太上老君已是赚足了面子和金钱,也就顺水推舟下界收服了他的坐骑。看来,不佩服如来的大智慧不行啊!
馆藏&3500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与太上老君谁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