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指教,我快穿可不可以不这么玩借净值投理财送生活费

高净值人士理财:不止眼前新常态 投资还有远方
来源:《财富管理》&
  本刊记者/孙怡娇
  【导语】
  在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策略上,国内富豪与国外成熟市场的资产配置策略存在较大差异,而高净值客户守住财富较为现实的路径就是进行海外资产配置。
  【正文】
  对中国高净值人群来说,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最好的时光,钱总是来得那么快,又那么容易找到看起来收益高且风险低的投资出口。除了财富在股市中有所折戟外,在、股权、固定收益等方面的投资都有着辉煌的战绩。
  但是金融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中国私人财富未来十年将面临严重困境:一方面,中国富人心态还停留在过去――希望挣快钱;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钱,也不再那么好挣了。
  从地产大亨不断套现撤资,大刀阔斧地将财富转移海外市场,到万达、绿地、万科、碧桂园等国内一线房企大咖不断加紧海外资产配置步伐。据统计,仅2015年1月至6月,万达在海外投资就至少花费了23亿元。从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中国财富人士一系列的投资战略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已告别黄金十年,再加上近期中国股市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无常,让全球资产配置迫在眉睫。
  在此情况下,高净值人士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规避风险、守住财富。缺乏风险意识必将以销蚀财富为代价,而高净值客户所能找到较能规避风险、守住财富的现实路径就是进行海外资产配置。高净值人士把资产放到海外无外乎三点理由:其一,进行资产配置;其二,国内高净值人群绝大部分资产是以人民币计价,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这对资产净值影响巨大;其三,中国经济正面临下行风险,投资海外市场恰逢其时。
  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正因如此,一旦市场某行业不景气,企业主可以很快找到事业的第二个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的经济境况下,企业主找到事业的“第二春”愈发艰难。这让很多超高净值人士希望能够守住自己的财富,但他们在统计自身资产后发现,资产之巨虽足以让全家无后顾之忧地享用一生,但这笔财富还应该详加规划,才能避免资产在各种风险、动荡中慢慢消逝。
  规避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
  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中国股市大涨,高净值人群普遍会把资产放在中国股市,但6月以来的巨跌,不失为一个海外资产配置的好机会。
  资产配置可以分散两大风险:第一,分散流动性风险。当股市大跌时,投资者希望抛售手中的股票,却因为没有成交量而错失机会,这就是流动性风险;第二,分散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与国家风险息息相关。今年6月股市大跌时不论股票好坏――市盈率300倍的坏股票(此处纯以市盈率高低来判定好坏)在波动中调整下跌实属正常;但是市盈率仅有20倍的好股票也面临巨幅下跌,实属市场面临的恐慌性抛售。应该抛售的坏股票因没有成交量而抛售失败,许多投资者为了套现,只能选择卖掉市盈率较低的好股票。
  因此,当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交织爆发时,巨额的损失实打实地教育了投资人: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必须规避。如何规避?就靠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并不是购买不同类型的股票。比如买股票市场中的军工股、房地产股、金融股等等。如此配置在系统性风险发生时(国家风险),就无法规避风险。但如果把海外资产配置简单理解为到去购置几处房产,就可能进入资产配置的陷阱中。
  投资以美元计价,比国内房价更为低廉的美国房产固然不错,但不了解美国房产走势和投资,盲目进行房地产投资才最为可怕。美国国民持有最多、占比最大的金融资产并不是房地产,而是股票(通过401K的股票和基金组合的退休计划,让60%的美国国民可以安然退休),从道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过去24个月的表现来看,美国股市才是一个真正创富、守富、传富的金融市场,而非中国富人一贯热衷的房地产市场。
  图一显示的是近年美国超级富豪的资产配置。其中美国富豪把18%资产投向了对冲基金,5%投向了CTA,一共占比23%,在所有资产配置中占比最大;其次是股票,美国本国股票18%(这一比例2014年有所提高),投资国际股票占比14%;房地产仅占6%,更多是可流动的REITs;股权类投资只有10%。
  图二显示的是近年境内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所持资产中,PE投资超过10%,与国际资产配置相当,但空间基本限制在境内。而房地产配置则超过65%(还未统计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持有量),对冲基金不到1%,国际投放不到3%。信托、资管计划等非标产品大多是项目债。从图三中也可以看出:国内高净值客户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房地产,少量资产投资于股票、PE、现金、基金。在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策略上,国内富豪与国外成熟市场的资产配置策略存在很大差异。
  在国人的观念中,购置房产后一定会升值。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巨跌,而高净值客户也喜欢用惯性的逻辑,来投资国内房地产并把它延伸到外国。可当投资者投资海外地产时就会发现:美国置业和房地产投资门槛低,但维护费用却很高;美国是对土地和建筑物价值都征税的国家,52个州的征税标准不一,平均税率在2%~3%左右,而中国富人喜欢的加州恰恰是位列美国最高十个州之一,且由于无法获得美国银行的购房贷款,很多中国富有人士都选择一次性支付房款,由此产生的租金收入都要缴纳30%~33%的个人所得税;当中国富人的美国身份还未获得,就已经开始为美国局做贡献了。
  类固定收益产品崛起
  国内高净值人士走出国门的第一份投资,普遍都是从实体资产开始。但如果国人在海外投资不动产面临诸多的陷阱和障碍,是否真的无缘享受优秀地产板块升值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呢?国内投资者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投资一个以优质地产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投资的标的可能是曼哈顿或者是伦敦CBD的商业地产,募集资金可以买下一整片商业地产,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小部分商区的写字楼甚至是购物中心的物权运作,就可在项目长期运营中不断分享高额收益。
  对客户而言,这项产品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债券,有点像类固定收益――它不是固定收益但是收益稳定,但此类产品又是一个实体资产,因为资金确实用于购买不动产,但实际上客户又不需要承担责任去管理、维护。
  从国际经验来看,REITs收益较债券高,而风险较股票低。以美国市场为例,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与房价走高,相应的REITs回报率也水涨船高,部分REITs年化收益已超过8%,不失为分散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的优良工具。而目前,大部分国人买房投资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租金回报率,而是为了房价的上升。投资者如果购买REITs这类金融产品,以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为例,其租金回报率是10%,也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过去几年,国内房价的节节攀升使得中国有着超高的租售比。国际上通用的合理租售比值为:旧公寓大楼是120倍,新公寓是140倍,独立的别墅或连体镇屋是160倍。由于中国目前还不需支付地产税等,所以在国内的养房成本暂时低于欧美。所以租售比可以从欧美最高的160倍,大幅提高至200倍以上,再考虑到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合理租售比可进一步调高至240倍。但事实上,当今中国房子的租售比已经普遍超过240倍,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租售之比超出800到1000的也随处可见。
  一边是无需花费心力就可轻松投资海外CBD地产,且分散风险、收益稳定;另一边是国内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投资国内地产(有着不合理的租售比),货币品种单一且资产集中度较高。显而易见,REITs有着国内房产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而目前来看,此类金融产品也房地产现金债券本国股票PE对冲基金全球配置其他国内市场成熟市正受到大部分客户的欢迎。
  此外,海外投资已不只是高净值客户才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多重方式、多重渠道参与其中、分享红利。在中国,此类型的投资是一个新趋势――境外直投、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通、中港基金互认等外资银行、内资银行都在不断上架新型海外投资产品,这些都将帮助客户做好海外投资,也是我国投资人士升级到全球配置的一个必经之路。
  重视风险扩大范围
  一般来说,投资者每日最担心的就是资产在金融市场中的巨幅波动。而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一定会关注人民币汇率以及经济周期等问题。目前,大部分国内投资者的资产都是以人民币计价。从理论角度而言,如果未来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就应该降低该货币的持有比例,如果以全球的视角来审视国内富豪手中的资产――我国现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占全世界8%~10%。如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人民币资产就不应该超过投资组合10%。
  在我国,经济成长率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在经济下行放缓的情况下,消费者普遍不愿意消费,投资也只能依靠政府注资,经济只能仰赖出口。前几年,在人民币坚挺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经济却无法提振,过去1美元可以换78日元。到现在是1:124,日元贬值40%以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保值1:6.1左右。此乃人民币变相对日元进行升值,不止日币,韩元亦然。在过去的12个月,人民币对韩元升值17%、对日元升值20%,出口厂商在成本没有变化(中国制造)的情况下,用美元计价就可能比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贵17%,如此报价根本无法提振出口。
  日,央行启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革。截至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较大幅度贬值。近期,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都提出要振兴经济,目前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正确的投资力度(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温家宝总理当年的4万亿投资提振经济,造成了较大的通货膨胀,房价泡沫)。顶层设计者目前使用降息、降准的方法,让一些厂商能够得到有喘息的机会,提振出口。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还将持续贬值,但与其说人民币贬值,不如说是美元升值。
  虽然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人民币未来还将持续贬值,但客户在海外投资上所呈现出来的另一个顾虑是:在中国国内能挣快钱,国人在海外则较难实现,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回溯历史,从美国的数据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10年涨幅130%,年化收益率8.6%;美国股票市场在过去10年涨幅近70%,年化收益率5.6%。对美国来说,过去的10年的收益率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的收益率。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一些,可以发现美国房地产自1977年至今增长了超过20倍,股票市场亦增长了近20倍。
  如此增长,国内富豪的顾虑自然可以打消,海外市场一样可以很挣到钱。反观中国经济,增速已然见顶,即使每年仍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但这仍然是从高位俯冲下降的趋势;而美国经济在2009年见底之后已经离开谷底,回升到2%左右的增长率,此增长率是从低位上回升的强势翻转。高净值人士投资的关键应该在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在未来海外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将高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收益率。
  在海外资产配置中,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对海外金融市场的无知。成熟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历经百年,金融产品的品种细化且繁多,对这些金融产品进行解读、分析和甄选,从而形成适合客户风险收益特征的组合是对财富管理的巨大考验;而普通投资者如有意愿进行资产配置可以从最简单的、流动性最好的海外基金开始。国内投资者无论资产多寡,都应该在海外配置的观念上克服守旧、学习日新月异的投资策略,逐步丰富海外投资的品种、扩大海外投资的范围来规避各类风险。
  这并不是后话,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人在美国购买房地产的金额达到82亿美元,占外国客户购买美国房屋销售总额的12%,仅次于,成为美国房屋的第二大买家。请先别笑那些人“人傻钱多”(就像当年,那些砸在从不盈利,只记人头的的巨额投资真就那么傻吗),以较为简单的海外房地产投资为先,海外资产配置的大幕在中国正徐徐拉开。后知后觉一些当然无妨,但投资成功往往还需要独立思考,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
  海外配置是财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过去十多年里,这是一个在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中几乎常年缺席的关键词,但是它还是不动声色地来了,只是它朦胧而隐约,众人还需拨云见日,才可享受它带来的巨大收益。
  古致平
  ◆认证私人银行家CPB 资深讲师。
  ◆国际金融理财师 资深讲师。
  ◆拥有20年金融与私人银行领域之实务经验。
  ◆香港瑞银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业务发展总监。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10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微信号:WEALTH财富管理。
(责任编辑:HN026)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连续签到3天
理财生活区
玩转信用卡
产品交流区
基金致富01: 高净值基金可以买否
本帖最后由 奋斗小小鸟 于
11:48 编辑
10:26 上传
有随友问我他喜欢嘉实增长,但是现在净值很高了达到9.72元,还能买吗?这个问题确实很多人都有疑问,其实这个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假设:& &
假设一:某个相同期限,基金都没分红,这种情况下,净值高的基金代表的是基金管理人的真实水平,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多多,因此,投资者应该选择净值高的申购,投资基金,本质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管理,所以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是我们的目标。&&
假设二:某只基金之前的基金经理表现优秀,净值很高,然而之后的基金经理表现很平庸,那么高净值并不能体现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了,所以这种基金一定要给远离。
所以,基金净值那么高了,没有什么上涨空间了,不能买!这种典型的高净值恐惧症,是把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基金投资的误区。基金的上涨是取决于所选股票的表现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与基金份额的净值绝对值高低没有什么关系,也不存在净值的上限和上涨空间的问题。举个例子,美国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1977年5月由大名鼎鼎的彼得林奇运作了13年,直到1996年离开,年均收益率达到29%,然而这只优秀的基金,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那么作为我们投资者,当彼得林奇离开了,我们应该考虑是否要赎回了,当业绩不理想的时候,坚决赎回。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来分析下嘉实增长,说说它还能买吗?&&
&&o 对上述内容,欢迎大家发表观点,在日前跟帖讨论的,奖励不高于50分o 另以“【基金小论】自定义标题 ” 新开贴阐述自己观点的,奖励100分(不限时间段,但请到此回复新帖标题或链接)
已有3人评分
D&調dē奢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Copyright (C)
Feidee.All Rights Reserved. &
深圳市随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科技南十二路 金蝶软件园B栋8楼801室
客服热线:(周一至周五 9:00--18:00)
400-698-8018
客服电话: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在荷兰一年生活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