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投资过滴滴投资网安全和饿了么的投资人

滴滴确认投资“饿了么”
第11版:财经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滴滴确认投资“饿了么”
&&&&本报讯(京报集团记者&孙雨)外卖行业作为O2O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行业,如今随着各路资本的进入和行业整合,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日前,滴滴官方表示,已与外卖平台“饿了么”敲定战略投资方案,细节暂不便透露。&&&&自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后,关于饿了么将被巨头收购的传闻不断。根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报告,2015年上半年餐饮外卖的交易份额美团暂居第一,为34.49%,“饿了么”以33.47%紧随其后。而在第一季度,冠军和亚军座次是反过来的,“饿了么”位居第一,美团外卖位列第二位。但在争夺座次的关键时刻,美团却和“饿了么”的股东大众点评合并了,这势必会给外卖O2O竞争带来改变与冲击。&&&&这次滴滴入股“饿了么”,意在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具体内容为,滴滴负责提供汽车运力为用户配送3公里之外、跨城区的外卖订单,或者完成干线运输后交由电动骑手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使得具有中高端需求的用户能有更多订餐选择。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滴滴投资饿了么传闻背后:钱还要烧多久?
由于外卖O2O明朗的市场前景,互联网巨头纷至沓来,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的口碑外卖以及一些获得巨额融资的创业公司均参与到烧钱大战中来,此时的外卖O2O市场的烧钱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千团大战。
“滴滴出行对饿了么的战略投资已经基本敲定。”近日,这条互联网领域的融资信息一经曝出,迅速引起各方关注。
这条合作信息,是由滴滴和饿了么的共同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曝出的。据称,此次合作意在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
9月1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分别就此消息求证了涉事双方,滴滴快的的相关负责人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这是个假消息。而饿了么方面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以“不予置评”答复了记者。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正如年初和快的的突然合并,在正式发布之前,滴滴方面也一直没有正面承认。现在刚刚更名的“滴滴出行”,已经完成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巴士等出行领域的布局,下一步就是出手生态圈和上下游产业链。
也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饿了么不堪烧钱重负之下,一次有意的“放消息”,传言背后的实情或许是,饿了么已经没有耐心等IPO了,它想把自己给卖了。
关系暧昧不清
按照传闻中的说法,滴滴将要对饿了么进行战略持股,双方要“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滴滴出行将用旗下车辆帮助饿了么送餐,先期的合作会从北京开始,主要针对特色餐厅和中高档消费用户。未来,双方的合作会扩展到快递、商超、生鲜等领域。
这种融合的依据是,滴滴刚刚更名为“滴滴出行”,正在发展成“一个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和“生活O2O的超级APP”;同时,二者有共同的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腾讯、中信产业基金等。
消息之所以传出,一方面是因为朱啸虎的透露,另一方面,则是饿了么与滴滴快的双方最近互动频繁。
9月13日,饿了么官方微博上出现了饿了么与滴滴快的合作的海报。“出行别叫妈,叫滴滴了么”。众所周知,“出行别叫妈,叫饿了么”是饿了么的广告语,如此一来,饿了么已经把滴滴融入了广告语中,无疑是透露“在一起”的信息。
前一天,这报还被饿了么用作一条新消息发布的配图,而该消息的内容是:“微笑改变世界,美好路途上,和你一起‘拼’。”
最重要的是,发布这条消息的同时还@了滴滴出行。
不过,相对于饿了么的高调,滴滴快的似乎并不积极。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外界的传言有诸多不实之处,我们和饿了么确实在业务合作层面接触过,但并未上升到资本层面。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滴滴对饿了么进行战略投资,并共同打造城内配送系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两方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青也认为战略投资存在可能性,“一方面,滴滴快的的定位已经不再局限于出行,而是一个更大的局——‘一个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和‘生活O2O的超级APP’。所以,二者从业务上存在战略投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于饿了么来说,如今的外卖O2O市场还处于一个烧钱期,百度外卖、阿里口碑外卖、美团等都是有互联网巨头作为靠山,饿了么无论从资本层面还是业务层面考虑也需要找一个靠山”。
饿了么饿了?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或许只是饿了么单方营造出来的“消息”,目的是抬高身价,寻找买家。
“这种方式是业界普遍的做法。一般公司想‘卖身’了,就会放出类似消息。”该人士说,此前某用车公司就曾借某旅游O2O巨头放出收购消息,但事实证明,该事件只是用车公司故意放出的风声,以此来抬高身价,寻求买家。
事实上,5月份就有传言称,饿了么的E轮投资方京东正在洽谈收购饿了么,要将饿了么相关业务整合到京东的O2O业务“京东到家”。具体合作方式是“合作商家导入,保留BOD团队,收购形式是现金+换股”。饿了么随即辟谣。
一位投资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5月份之所以有饿了么要卖的消息传出来,是因为饿了么的天使和创始人、大众点评、腾讯、红杉在谈判。饿了么希望以高估值出售,而大众点评和其支持方红杉资本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双方在总价上僵持不下,于是,大众点评和红杉资本放出消息称,饿了么要卖给京东。
IT行业资深分析师唐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肯定了这种可能性。“很多创业企业会对外散布虚假的融资消息以提高关注度,甚至争取更好的估值。饿了么这类外卖O2O产品目前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烧钱补贴力度很大,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薛文胜则认为,饿了么借此提高估值甚至想“卖身”的可能性不大。“饿了么短时间内从200名员工迅速扩张到2000人,日均订单数超过200万单。8月,饿了么完成F轮6.3亿融资,估值190亿元。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饿了么,不堪重负‘卖身’的可能性较小。”
钱还要烧多久
即使是饿了么真的想“卖身”,也不难理解,因为从发展至今,外卖O2O都是一场烧钱战。
这点从饿了么不断扩大的融资规模可以看出。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从校园外卖起家的饿了么,在2011年获得金沙江创投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3年1月,金沙江创投、经纬联合投资饿了么B轮融资;同年11月,红杉中国领投饿了么C轮,金沙江和经纬创投继续跟投,饿了么融资额达到2500万美元,估值接近1亿美元;2014年,大众点评以8000万美元战略投资饿了么D轮。
8月28日,饿了么发布消息称,已完成6.3亿美元F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其中,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不过,有意思的是,8月29日,华兴资本又宣布将之前新闻稿中的“F轮6.3亿美元”补充完整成为“F轮系列6.3亿美元”。而那时正好盛传互联网公司融资数额造假的问题,网传饿了么的实际融资为4亿美元。
“目前,餐饮外卖平台主要还是靠烧钱来获得用户,一旦烧钱力度减弱,用户量就会流失,所以必须等到大家把钱都烧得差不多了,这场战争才会停下来。”王丹青说,疯狂烧钱让各个平台过度依赖资本,体量越大,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就越大。而随着投资寒冬将至,这种畸形模式很容易重蹈当年的团购大战覆辙。
薛文胜表示,外卖O2O的战争还很漫长,各外卖商需自建物流团队、给商家外送补贴等不间断投入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最后的市场格局难以想象,美团、到家美食会、生活半径零号线等外卖公司先后获得巨额融资,在‘互联网的寒冬’,市场格局发展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资本市场越来越趋于冷淡,投资人也越来越谨慎。同时,外卖O2O市场能够带来的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能容纳一家企业就已经不错了。多家企业混战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唐欣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降温,预计明年上半年外卖O2O市场会发生较大变化,背靠巨头的公司能够存活下来。而饿了么这样的平台应该会很快被收购,更多中小型的平台则会关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三金金金
导语:科技圈也不容易,扑朔迷离烧脑!
同步到新浪微博
雷锋网编辑,关注泛互联网领域。另有一个公众号【三金的碎碎念】,只写行业里有意思的领域。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投资网收益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