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因明学因明学ABC(47):人死后心识还存在吗

大妈叫你回,或者看看。藏传因明学·七类心识之非理识
我的图书馆
藏传因明学·七类心识之非理识
多识仁波切——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雪域当代深孚众望的学者、藏汉翻译家和教育工作者,以现代语言为您诠释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非理识既非依据亲身经验,也非依据正当理由所做出的认定称为非理识。 正确认识来源于经验现量和依据正确理由的比量推理。如果对事物的认定,既非依据亲身经验,也非依据正当理由,就判定是非,属没有理由,或理由不足的认定,即非理认识。这种认识,有时候虽然是正确的,也是偶然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有人认为“人生无常”。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但说这句话,认可这个判断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亲身体验感悟到“人生无常”,或者从“人是因缘所生法,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常法,人是因缘所生法,故人是无常法”这个推理中认识到人生无常之理。 第二种是从书上看到“人生无常”的说法,或者从表面上掌握了人生无常的推理规则,但不了解这个推理规则与结论之间所包含的逻辑理由。因此,“人生无常”这个认识对第一种人来说是正量正知,理性认识;对第二种人来说,说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没有达到理解性的正知境界,因此,属于此类认定判断,均属非理性认识。 非理识总分两种;即无理非理识与有理非理识。 无理非理识是无任何理由的是非决断,即臆断; 有理非理识,虽然“有理由”,但其所依之理,或者理由不足,或者理由不合逻辑,其理由不能成立,或者其理由对某些对象不能成立之类。 总之,非理识是一种不属于现量和比量的主观臆断和非理性认识。传递是积善,功德无量!
发表评论:
馆藏&52183
TA的最新馆藏藏传因明学ABC(22):佛教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吗
&藏传因明学ABC(22):佛教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吗
十五年前,我在印度,色拉寺有四千人学习辩论,每天晚上辩经,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东西,你想都想不到的。我们班三十六个人,是个坚强的班,很不服气,我们商量好,明天要收拾上一个班的某个人,今晚大家都不睡觉,查资料,背经论,第二天围住那个人就辩,我们有几个人口气很大,专说难听的话,使那个人生气,一生气就乱了,我们几个喜欢看书的,就想办法让他卷入我们的口袋,然后抓住他的弱点辩倒他,这个方法有点"卑鄙"(哈哈)。我们收拾了上一个班之后,又去收拾上上个班,最后收拾上上上个班,只有一个从香城来的比丘我们收拾不了,他不大看书,但思维非常清晰,一个小时之前自己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提起话头就辩,辩了五六次,最多辩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尴尬得都没话了,一笑了之。我们班经常受表扬,增长智慧非常快,多说,就多想了,就得多找书看,师父讲个方向,自己要翻很多书。
&&&&&一个人学习佛法,要想真正了解,要信仰归依才行。人站在不同角度总会有偏见心,如果带了驳斥宗教的态度,或是靠宗教混饭吃的思想来研究,实际这碗饭并不好吃,混饭吃也应该忠诚于它,既要骂它,又要靠它吃饭,是不公平的。你如果认真地研究,最终觉得不好也来得及放弃嘛。
  如果佛教是迷信,我也没必要学它。但实际上很多事情上并非如此,只不过你没发现而已。佛发现的,科学没发现的多的是,比如《宝积经》里对胎儿情况的描述,一周的胎儿有什么变化,两周的胎儿有什么变化......,关于细胞,佛在2500年前就讲得非常透彻,现代科学要靠很多设备才能观察到,而佛陀时代没这些设备,比科学高明。
  佛教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唯物唯心的观点只是小孩的哲学,经不起理论的辩论。比如唯物论者说:"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既然承认物质有高度发展,就必然承认物质有初步和中度的发展过程,承认有物质初步的形成,承认有第一个物质,否则就没有初步发展了。这第一个物质从何而来?只能说它是前一代物质变化来的,这样它实际就已经是第二代物质了,哪前一代物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只能说它又是前一代物质变化来的,这样你说的第一个物质实际就已经是第三代物质了,往前问十万次,你所说的第一个物质实际就已经是第十万代了,第一个物质找不到,你怎么知道有初步的形成呢?你怎么知道有中度的、高度的发展呢?高度的发展要没有,你这高度发展的产物从何而来呢?
  唯心论,认为一切就是上帝创造来的,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他在哪里?可能说在天堂,天堂是谁造的?也是上帝造的?上帝是谁造的?上帝的母亲是哪儿来的?只好说不要说了,这样会惹上帝发怒的,会下地狱的。佛教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根本没有上帝创造人类这回事。佛教为什么有时也讲阎王地狱之类的神话故事?在《现观庄严论》里弥勒菩萨说,对慧根较钝的人,讲义理比较困难,所以就说有阎王爷之类的故事,这样很生动,他能听明白,就会因此去行善。而对慧根较利的人,就讲他能够明白的道理,你堕落三恶道完全是因为恶业力量的支配,而不是阎王爷支配你上下。佛教认为心法色法都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有人又说,既然性空,还修什么善?修佛法还起什么作用?正因为是性空,所以修行才有作用,正因为性空才会有缘起,不是实在的,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是互相联系的,善因才会有善果。正因为是缘起,所以才没有自性。因为承认缘起,所以才能安立因果。又如:一人认为没有来世。可先问对方:为什么没有来世?他说,没人见过有来世。问:没见过的就是没有吗?答:当然。问:好,因为谁也没见过没有来世,那就肯定是有来世了。
  唯识讲,万法是虚空,因为是虚象,所以断了常见,因为是缘起的,所以断除了认为没有因果关系的断见。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相反,因为有现象,断了常见,因为缘起就不是独自存在,就不是永恒的,所以断了常见;因为是虚空,断了断见,因为本质是虚空,所以现象必须靠缘起而成,所以消除了一切法是无的见解。佛教既不承认最大的物质,也不承认最小的物质;既不承认万物的开始,也不承认万物的结束;既不承认意识是物质产生的,也不承认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八月一号到三号在建国门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会开会时,我讲的就是佛教的存在、因果、缘起论的哲学思辨,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它超出了心物对立的思维,认为万法缘起性空,这样才能成立因果,佛教的基础就是缘起论。
&&&&&&&&&&&&&&&&&&&&&&&&&&&&&&&&&&&&&&&&&&&&&&&&&&&&&&&&&&&&&&&&&&&&&&&&&&&&&&&&&&&&&&&&&&&&&&&&&&&&&&&&&&&&&&&&&&&&&&&&&&&&&&&&&&&&&&&&&&
——摘自《夏坝活佛讲因明》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因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