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伐军可以以少胜多的战役

关于抗日名将
抗日最牛的是国民党的薛岳,也是杀害共产党的刽子手,可是初期要求共产党杀蒋介石的也是他,可惜当时共产党没有好的领导,最后搞了个4.12共产党抗日最牛的是林彪,可是后来成了.........杂牌军里抗日最牛的是李宗仁,台儿庄战役连共产党都帮着宣传请各位谈谈感想
09-05-05 &
为抗日名将之不平   文 / 十三少俊熙
?  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中国的抗战史应该重新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书写,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我们一次次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义愤填膺,对东条英机等战犯牌位安放在靖国神社耿耿于怀,可到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自己又用什么来告慰为卫国捐躯的国民革命军百万将士的在天之灵。??——题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国民革命军的贡献不应该因为党争的原因一笔抹杀。每一个党派中都能发现正直的和德高望重的人。即使是势不两立,也不意味着其中一方必定是贼寇,是恶魔。西汉的刘邦本就是无赖之人,却战胜与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项羽。胜者为帝,为王。项羽自刎乌江,千百年来我们为之叹息,惋惜,为之不平。霸王尚有太史公为之作传,推崇为帝。历代文人墨客沉吟至今。而那些为国捐躯的国民党抗日名将那?又有几人记得他们。??国军的抗日战士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这份记忆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更属于整个国家。我们在对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纪念中,应实事求是地尊重和承认政见不同或者对立,但我们不能抹杀曾经兵戎相见的爱国人士在抗战中的功勋,在历史问题上任何把这些当成权宜之计或者点缀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亵渎卫国战争的光荣精神,也是不符合真实的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可是,中国国军抗战英雄的战后遭遇,却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在二战所有的战胜国中,其情其状,独一无二。??曾几何时,戴笠、张灵甫、汤恩伯等等在抗战中声名赫赫的人物,在大陆成了十恶不赦的反派角色。历史教科书也是这样一代代地告诉我们。当我们极力歌颂毛泽东,周恩来的丰功伟绩的时候,蒋介石,李宗仁他们在那里?有谁可以告诉我。就像三国纷争我们同情刘备,但我们不能忽落曹操的存在,更不能抹杀他的功绩,毛泽东,周恩来是英雄,蒋介石,李宗仁也是英雄。在抗日战争中,??按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无论是一百还是二百,都已表明战将伤亡惨重。在共产党人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火中,军人伤亡达三百余万人。无论政见如何,和在山西辽县殉国的八路军左权将军一样,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的名字都应该留在中国的英烈谱上。任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流过的血,出过的力,都不应该被遗忘,被歪曲。任何遗忘和歪曲都是真正的国耻。??1981年,抗日名将杜聿明病逝。大陆官方悼词称他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可这位昔日抗日疆场上驰骋杀敌的战将后来却成了&战犯&。张灵甫骁勇善战,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虽然他在对日浴血奋战中成了瘸子,但却从未打过败仗。就一个职业军人对国家的效忠而言,他是军人中的军人。这位职业军人没有死在日寇的枪炮下,而死于1947年内战的硝烟中。即使张灵甫在内战中真的是罪恶累累,但对中国来说,他绝不仅仅是罪人。如果有一天,大陆也为抗战英烈们建立国家英烈祠的话,里面就应该有张灵甫,杜聿明的一个位置。??日,毛泽东开列了一份43名首要战犯的名单。仅仅就其中的军人而言,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何应钦、胡宗南、汤恩伯等都是抗日名将。??杜聿明先是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这里曾先后关押过900多名日本战犯和溥仪等71名伪满战犯,同时也关押过354名国民党战犯。在这所监狱,一些为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将,跟日本战犯一起接受&改造&。1949年后的大陆,抗战过的国军将士和他们的亲人,甚至远没有日本战犯那么幸运,他们有的被枪杀了,有的则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浪。在大陆的战犯管理所里,一共关押过1062名日本战犯,其中1017名在1956年分3次被宣判免于起诉,释放回国;另外45名也没有一个被判死刑,而且1964年4月全部被释放回国。??可是,国民党那?直到现在,改造国民党战犯还被当成正面宣传。比如,杜聿明、黄维就是经过不断努力才&改造&过来。最后杜聿明将军就说自己“走错了路,成为千秋罪人。”而黄维最后则说出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是我最怀念的地方&。当大陆在宣传改造成功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对他们或许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强制改造,甚至根本就不该有战犯这个词。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止一位殉国将士被抛尸露骨。南京灵谷寺里抗战殉国的国军将士的牌位,湖南衡山由蒋介石书写&忠烈祠&并供奉纪念湖南几次战役中牺牲将士的牌位,都先后被销毁……日本鬼子被赶走了,在他们誓死保卫的国土上,殉国者连个供奉的牌位都不能享受。甚至日大陆内务部在关于抚恤工作几个问题对陕西省民政厅的批复中称:“国民党抗日阵亡官兵也不需要和不应该由我们再去抚恤”??那些黄泉路上的日本鬼子,如果知道这样的批复,一定都会为此含笑九泉!??美国有过内战,却没有战犯。南北战争结束后,联邦政府不曾处罚南方一兵一卒,那是把法律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处理的最好例子。在这场战争中,共有62万人丧生。这意味着大约每60个美国人里,就有一个死于战火。照常理来说,总得有人为这场残酷的战争负责。事实上,仇恨也没有随着战争一起结束。在有些人眼里,叛乱者应该受到严惩。然而,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毕竟不是一回事。美国内战没有产生战犯,也没有一兵一卒在未来的岁月里因为&历史问题&而遭到清算和迫害,胜利者更没有用笔墨掀起一场丑化运动以便将反叛者扫进历史的角落。即使是日林肯被同情南方的布思刺杀,美国也没有因此疯狂,来一次彻底干净肃清南部残余的斩草除根运动。??南部邦联总统杰斐逊-戴维斯1889年去世,活了81岁。副总统斯蒂芬斯则战后不久就被佐治亚选为联邦参议员,死后墓碑上居然还刻着“一心为公”,他生前没有被人改造,死后也没有谁去鞭尸扬灰。??而大陆的内战,却不如此。不仅有法律的惩罚,还有道德上的贬低。那些曾经为卫国战争洒过热血的国军将士,因为参加过内战,就被描绘成匪、贼、寇。比如,吴强在长篇小说《红日》的修订本序言里就有这样的字眼:“张灵甫这个匪徒……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为了传之后世和警顽惩恶,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大陆的抗战史需要重写。当人们一再指责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国民党在大陆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说要塑造国家形象的话,怎么对待抗日战争的历史,才是真正事关国家形象,国家的利益。????9-18事变后,全国学生一致要求抗战。主战情绪发展的逻辑很简单:&日本占领中国领土,中国必须抵抗,即使是战败、战死都在所不惜。失地是可耻的,不战而失地更是永远洗刷不掉的耻辱。&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的&持久消耗战略&和后来提出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战略,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确立了的正确战略方针。在&持久消耗战略&、以空间换时间的方针下,加之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出现丧师失地,或者主动撤守一些地方,自然不能简单地描述为&大溃退&。俄罗斯就曾一再采取过这样的战略。在北方战争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俄国统帅都被迫决定向国家的腹地撤退,不得不放弃大片国土,以赢得时间,积蓄力量。无论是彼得一世还是库图佐夫,他们在帝俄和苏维埃时代都被视为俄罗斯民族的英雄,而不是临阵脱逃的懦夫。而国民党就没有他们的幸运。??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消极抗日,也正因为这样,国民政府始终是日寇打击消灭的主要对象,而国民政府面对的始终是抗日主战场。仅就长沙会战而言,第一次长沙会战,歼敌3。3万人,第二次长沙会战,歼敌4。8万人,第三次长沙会战,毙伤敌人5。6万人。它们和那次歼敌1000余人,所有大陆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平型关大捷,一样值得纪念。据大陆1994出版的《血祭太阳旗》,在中国毙命的日寇将领共129名,其中大部分是被击毙的。在毙命的日寇中,只有三位是死于跟八路军的战斗中,包括阿部规秀中将 。或许有许多人都记得,在日,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中:&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今天,我们和当时的人们一样都知道,英伦三岛上有顽强的丘吉尔、顽强的英国,进行着顽强的战斗。可亲爱的朋友们,当他们高中毕业之时,历史教科书里,他们读到抗日领袖什么激动人心的名言?他们可曾知道”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决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要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是何人的言论?又有几人知?几人晓???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国民政府确定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50年,大陆沿袭将这一天作为法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胜利的光荣属于所有为之付出过血汗的人们,它不应该为意识形态和党争所玷污。也许俄罗斯政府对待卫国战争胜利的方式,值得大陆借鉴学习。虽然俄罗斯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它并不抹杀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意义。2001年俄罗斯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6周年,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出席了阅兵式,而在2003年庆祝卫国战争胜利58周年时,俄军士兵身着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军服装,手擎老军旗在莫斯科红场参加阅兵式。大陆也应该允许曾经是国军的抗日老战士穿着往日的军装,佩带勋章,在昔日的战旗下参加庆典。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是那些军装,那些勋章,那些旗帜,和他们为民族自由和生存而战的记忆联系在一起。这份记忆属于他们,也属于这个国家。????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重要战斗一一一七次,小型战斗二八九三一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三二一一四一九人。空军阵亡四三二一人,毁机二四六八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将军即达二百余位。??在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中,“国民革命军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壮烈歌声震撼全球。“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于他们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了。史摩莱少将说:‘他从没有看过比中国的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为壮烈的事了!’”松沪抗战开始后,一天中平均就有国民革命军1个师的士兵全部阵亡,第一天多名国民革命军旅长就牺牲在前线,可想而知,战况多么惨烈。第3战区国民革命军司令官冯玉祥说:“我们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师)不到三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取就化了!”??中国军队最精锐的国民革命军第98师,在18天的作战中,伤亡62%,营级及以下军官阵亡200余人。国民革命军第8师陶峙岳部作战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人锐减至700人!??松沪抗战最激烈时,国民革命军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0分钟内一个连全部壮烈牺牲!??整个松沪抗战,国民革命军消耗85个师,阵亡333500余人。??一九三七年十月三日,受命于津浦北段予敌以节节抵抗的德州守军运其昌旅四五八团,在日寇的夹攻之下,与山海关守军一样,据城死战,全团殉国。??一九三七年十月在山西忻口大战中,国民革命军郝梦麟军长与刘家祺师长两位将军壮烈牺牲。??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县南段为堵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我守城国民革命军师长王铭章将军在发出“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之后,即于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一九三八年台儿庄大战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的话,足以催人泪下。后来冯玉祥后来称赞该役说:“……日本人想不到张自忠将军的军队那么听命令,那么勇敢……把日本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九三九年五月,在随枣会战士兵据壕死守,即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的勇者竟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的勇敢与牺牲的壮烈,笔难尽述。??一九四一年三月,在上高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王耀武军与敌军鏊战十四日,终日与敌搏斗,各处高地屡得屡失,毙敌一万。我王部将士牺牲一万人以上。??一九四一年四月,在浙赣战役海门国民革命军守备部队指挥官蒋志英率军死战倭寇,与众多将士一起壮烈牺牲。??一九四二年一月初,在长沙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记曰:……终日在激烈战斗中,刘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四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为尤烈;野外无鸟兽,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鹿死谁手,唯在能守。在最后五分钟,得最高统帅电:“……敌人孤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周围击,我第十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毁强敌,获得无上光荣。”电中有七个“我第十军”,何等亲热,士气大震。经一日之壮烈牺牲,死伤二千余,我寸土未被夺……。??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常德保卫战三位师长壮烈牺牲,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师一万五千名将士中,生还者仅三百人。??一九四四年春月,在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向滇缅边境及缅甸北部反攻的战斗中,其翻越崇山峻岭,强渡怒江,叠克敌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之艰苦作战,及其“穿越山野,沿途给养不继,所受饥渴不是笔墨所能描述的”。远征军激于民族义战,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转战东西南北,与敌搏斗,同古战斗、斯瓦逐次抵抗战、仁安羌解英军之围、国民将领卫立煌、戴安澜、廖耀湘、宋希濂、李弥、杜聿明、余韶、甘丽初、彭壁生、吕国铨、刘伯龙、马维骥、张珍、孙立人等名将皆悉数参加。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赞扬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史迪威则评论说:“如果得到好的训练、装备和领导,中国军队能够与任何国家的勇敢军队相匹敌。”??诚然,中华民族的军人正是有著这样的热血气质,才使我们积弱的祖国在顽敌面前表现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冲天的英雄气概。????在八年抗战中,不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中的中央军、地方军或系原军阀部属的旧军队,甚至是曾经屡屡制造过叛乱的“叛军”,他们在抗日救国的伟大精神感召下,绝大多数都成了抗日的英雄和抗日的英雄军队。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在对日抗战的持久岁月里,其战斗之壮烈,牺牲之惨烈,实为笔墨所难以尽之。??历史的事实是,蒋介石不但自始至终地坚持抗战,而且自始至终都在顽强地领导著抗战。他总是亲临前线英勇沉毅,最后撤退以身效行,甚至数次险被敌人所害的事迹,退居台湾后,身体力行坚持维护一个中国。实已使今日的中国人民感慨万端。??3年以来,在抗日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国民英雄们永垂不朽!??30年以来,在抗日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国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历史是公平的,也请我们记住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国民将领们,他们也是英雄。但历史也是不公平的,他们的功绩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的你我早已把他们赶到了历史的边际,渐渐遗忘。??写到此,念到此,我泪流满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张自忠:  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将军李宗仁:  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将军杜聿明:  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 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将军孙立人:  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  薛岳将军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将军卫立煌:  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  傅作义将军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19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19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将军戴安澜:  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  张灵甫将军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将军王耀武:   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4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革&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李 宗 仁( 1891 ~ 1969 )   军 事 家, 爱 国 人 士。 原 国 民 党 政 府 代 总 统, 国 民 党 军 陆 军 一 级 上 将。 字 德 邻。 广 西 临 桂 人。 早 年 就 读 于 广 西 陆 军 小 学 堂、 广 西 陆 军 速 成 学 校。 1910 年 加 入 中 国 同 盟 会。 1916 年 投 桂 军, 先 后 参 加 护 国 战 争、 护 法 战 争, 因 战 功 由 排 长 递 升 营 长。 1922 年 自 任 广 西 自 治 军 第 二 路 总 司 令, 后 改 所 部 为 定 桂 军。 1923 ~ 1925 年 在 孙 中 山 领 导 的 大 元 帅 府 支 持 下, 联 合 黄 绍 宏、 白 崇 禧 之 讨 贼 军, 组 成 定 桂 讨 贼 联 军, 李 任 总 指 挥, 先 后 消 灭 了 旧 桂 系 军 阀 陆 荣 廷、 沈 鸿 英 部, 击 退 入 桂 云 南 军 阀 唐 继 尧 部, 统 一 了 广 西, 成 为 新 桂 系 首 领。 1926 年 李、 黄、 白 部 改 编 为 国 民 革 命 军 第 七 军, 李 任 军 长, 指 挥 所 部 参 加 北 伐 战 争, 转 战 湘、 鄂、 赣、 皖、 苏 等 省。   1927 年 后, 历 任 南 京 国 民 党 政 府 第 三 路 军 总 指 挥、 西 征 军 总 指 挥、 第 四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等 职。 1929 年 蒋 桂 战 争 中 桂 军 败 北, 李 出 走 香 港, 旋 返 桂。 翌 年 出 兵 湖 南 策 应 冯 玉 祥、 阎 锡 山 反 蒋 作 战, 受 挫 撤 回 广 西。 1937 年 抗 日 战 争 爆 发 后, 先 后 任 第 五 战 区 司 令 长 官、 汉 中 行 营 主 任, 指 挥 徐 州 会 战 诸 役。 在 台 儿 庄 会 战 中, 集 中 优 势 兵 力 歼 灭 日 军 万 余 人, 鼓 舞 了 全 国 军 民 的 抗 战 热 忱。 1945 年 抗 战 胜 利 后 任 北 平 行 辕 主 任、 国 民 党 政 府 副 总 统。 1949 年 1 月 蒋 “引 退” 后 任 代 总 统, 4 月 派 代 表 团 到 北 平 (今 北 京) 与 中 国 共 产 党 进 行 和 平 谈 判, 由 于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一 再 策 划 “划 江 而 治” 的 阴 谋, 导 致 和 谈 破 裂。 李 于 大 陆 解 放 前 夕 去 美 国。 1955 年 提 出 反 对 “台 湾 托 管” 和 “台 湾 独 立”, 主 张 国 共 再 度 和 谈, 中 国 问 题 由 中 国 人 自 己 解 决。 1965 年 在 周 恩 来 安 排 下, 毅 然 回 国。 1969 年 1 月 30 日 病 逝 于 北 京。  happyn 薛岳(1896--) 原名仰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外号&老虎崽&,一个农民的儿子。11岁便进入黄埔陆军小学,14岁毕业便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中华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大总统警卫团团长。后投靠蒋介石,参加东征、北伐。曾任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校长、军长、总指挥等。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就是薛岳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宋庆龄逃离虎口。1926年,他作为北伐军第1军第1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常常以少胜多,多次受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通电表扬。南岳会议之后,薛岳升任代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曾经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垂不朽。日军称其为&长沙之虎&。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前,任命余汉谋为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张发奎则接任余汉谋的陆军总司令之职。在10年内战中,薛岳拥护蒋的反共方针,先后以第5军军长、北路军第6路军总指挥的身分,多次参加对红军的围剿。在红军被迫进行长征时,他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部追击,被红军视为心头大患。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命薛岳防守海南岛。薛岳设置的&立体防御&第一体系是海空阻拦,以强大的海空力量与没有海空军的解放军做海上交战,消耗解放军渡海作战的有生力量。第二道体系是海岸防守。薛岳把岛上守军编为四路,划分东西南北四个守备区,据险临海,分兵把关。第三道体系是岛上防线。薛岳还针对解放军渡海登陆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岛上设置了三道防线,层层紧缩。他还调动兵力,安定后方,清除内患。不能不承认薛岳的指挥能力和对海南守敌的控制能力。他自己也为之猖狂得意,梦想解放军攻海南岛也和攻金门一样失败,从而使他重新名扬天下。薛岳的立体防御,以他的字命名为&伯陵防线&。但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少胜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