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关创造的经文没有解释太阳是如何被创造的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讲解]从《圣经》看上帝的创造—宇宙形成与物质本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讲解]从《圣经》看上帝的创造—宇宙形成与物质本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
从圣经看中秋节
&&&&&&& 圣经中提到很多的节期,对犹太人来说有七大节期,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等;对基督徒来说,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感恩节。圣经中没有提到中秋节,但有与中秋节有关的话题。
&&&&&&& 中秋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少不了的事。因此,我从月亮着手,从圣经的角度来谈谈中秋节。
&&&&&& 首先,皓月当空是一个见证。
&&&&&& 创世纪第一章论上帝的创造,神在第四天创造了天上的光体,大光管昼,小光管夜。大光就是太阳,小光就是月亮。月亮是一个卫星,它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它如同一面镜子,主要是反射太阳的光。有人解释说,太阳就是预表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公义的太阳,是清晨的日光。月亮就是预表教会,教会是反射耶稣基督的光。
&&&&&& 月亮当空的时候,在默默的见证神奇妙的创造作为。教会也当象一轮明月,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里,照耀这个黑暗的世界,将基督耶稣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成为神无瑕疵的儿女。
&&&&& 中秋节提醒我们不忘神创造的大能,不忘我们应当成为耶稣荣美的见证。
&&&&&& 其次,月亮停转是一个神迹。
&&&&&& 当约书亚那个时代,以色列人与基遍人立了盟约。当迦南盟军攻打基遍人的时候,基遍人向以色列人求救,于是约书亚出兵援助基遍人。战争甚是激烈,太阳快要落山了,敌军没有彻底的消灭。于是约书亚就祷告上帝说:&神啊,你使太阳停在基遍,月亮停在亚雅仑谷。&神真的听了祷告。月亮停转,这是一个神迹。神迹是神特殊的护理,神不仅创造月亮,他也管理着月亮。地球绕着太阳跑,月亮绕着地球跑,这是在神的护理之中。神是掌管宇宙的主宰,他可以随时插手干预,成就他自己的美意。
&&&&&& 中秋节提醒我们不忘神的护理之工,神是听我们祷告的主,神能使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 最后,举目望月是一份思念。
&&&&& 中国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一些出门在外的人,都回家过节。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在地上是做客旅,做寄居的,世界非我家,我家乃在天。我们都是天上的国民,真正的家乡是在天上。圣经上有话说,我们的神为我们预备了一个更美的家乡,不是在地上,乃是在天上的。不是人手所经营的,乃是上帝为我们所经营所建造的家乡。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盼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思念。
&&&&& 中秋节提醒我们不忘神在天上为我们预备的那更美的家乡,直等到耶稣基督的再来,我们一同团聚在神的面前,我们一同欢笑,一同快乐,一同高歌。地上家人的团圆,是提醒我们期待天上那真正的大团圆。
&&&&&& 祝福所有的人:中秋快乐!全家蒙恩!
热门关键词排行榜
&&&&&&&&&&&&&&&&&&&&&&&&&&&&&&&&&&&&&&&&&&&&&&&&&&&&&&&&&&&&圣经中关于天空、诸水、太阳星星的空间位置如何理解诚心求教,请问基督徒如何理解“天”、“地”、“水”之间的空间关系.相关经文是创世记第一章第6-7节、9-10节、14-17节、创8:2.根据以上经文,天空(或苍穹firmament,有的译本翻译为空气)把上下的水分开(下边是在地球上的水,上边则是天空(firmament)之上的水,天空的顶部是一个类似屋顶的东西,罩在地球上空,然后在这个屋顶与地面之间充满空气.圣经的作者理解是不是当时认为下雨是从屋顶(firmament)之上倒下来的,比如在发大洪水时就描述了“天窗”开了(创8:2:“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下雨是从这个屋顶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就下雨了.可以印证这种空间关系的还有创:14-17,其中描述了太阳、月亮和星星是摆列在屋顶和地球之间的空间里的(或是在屋顶上)(创1:14-17)!所以我认为圣经的作者所认识的天空的概念以及空间位置是不符合现在的观察的.我无法相信这样的描述是真实的.也因此无法相信圣经的内容全部是真实的.
圣经里很多描述是和科学不同的 ,甚至一些描述自相矛盾.但是《The ESV Study Bible》里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创世纪》的作者是为了庆祝神创造了世界,而不是解释他是如何创造世界的细节的.”从哪种角度理解圣经,取决于你信神还是不信神.  (我非基督徒,不过我读过两本研读版圣经.一本《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with Apocrypha》偏向学术研究,一本《The ESV Study Bible》则更多地为信众服务.这两本的注释和观点风格差异较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圣经里的故事 【范文十篇】
圣经里的故事
范文一:A story in the Bible
耶稣对银库坐著,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
Jesus sat down opposite the Treasury, and look how the people cast money into the Treasury. Many rich people put in some money. 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
A poor widow came and cast in two pennies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Calling his disciples to him, Jesus said,
For they all cast to spare, but she out of her need all the living that she has put in
奉献的价值并不在乎奉献的数量,而是在乎奉献的心态。勉强去奉献,或是为了名声去奉献,奉献便失去其意义了。要紧记不管礼物是多么微不足道,只要是出于感谢和慷慨之心的奉献,神都悦纳。
no matter how gift is small, as long as it is from the heart of Thanksgiving and generous dedication, god accept.
范文二:圣经里的故事
有一天上帝命令亚伯拉罕:
为什么神要亚伯拉罕杀儿子做祭品?此事从道德,理性和人性上讲的确有些讲不通。这是上帝对亚伯拉罕的试炼,神并没有真的要他儿子的命。这也是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的原因之一。他的儿子以撒是在他妻子撒拉绝经的时候耶和华赏赐的,但是亚伯拉罕为了顺服上帝却毅然决然的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献给上帝,可见他的信心之大。上帝也因此大大赐福他,并与他立约。 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神许诺把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
我们基督徒对这类经文,不从字面上和表面上去理解,而从字句背后所预示的含义上(精意上)去理解。“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这一事件所预示的含义极为丰富:它表示亚伯拉
罕愿意把他的儿子以撒乃至以后的整个以色列民族献给神,作为神的选民(神所挑选出来的民族),接受神的带领,启示,赐福,为基督降生作准备,打基础,铺路;预示亚伯拉罕的一位后裔(基督)将会被献为祭,救赎万民;它表示亚伯拉罕相信神会使他的后裔从死里复活,他不愧为信心之父,基督徒的先驱;那只 神所预备代替以撒被献为祭的公羊,预示着耶稣基督将要拯救亚伯拉罕的后代(一切效法亚伯拉罕信心的人,就是基督徒。其实他不是为了自己的信心去献以撒的,而是为了顺服上帝的旨意,只是因为他的这件事,被后人称之为“信心之父”。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亚伯拉罕是100岁才得的以撒,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生育的。但是在他99岁的时候上帝应许他说要得个孩子。所以亚伯拉罕知道这孩子是上帝应许的,而且又是老来得子,自然很疼爱。亚伯拉罕献以撒其实还是很心痛的,圣经里没有描述他的心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老来得子,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结果上帝又要拿回去,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问上帝为什么?还是信心太小的缘故。在希伯来书里有说,他(亚伯拉罕)以为神还能叫人(他儿子)从死里复活。所以他相信上帝的应许,因为上帝说他的后裔要想地上的沙土天上的星星那么多,而且神说,只有以撒才算亚伯拉罕的后裔。为这缘故,他相信神还会使他的儿子复活的。所以,因为对神的顺服,他才献以撒的。
亚伯拉罕是信仰之父,他献祭独生子以撒的故事可谓圣经中的经典案例。我们若仔细去分析这段描写便会发现它没有对亚伯拉罕心理的描写,只有对其行为,动作,语言的描写,且这些描写无一不透露出亚伯拉罕对神那无条件的坚定信任。圣经的本意可能是教导信徒们对于神的话无需思考,只需遵从。但我们不难想象亚伯拉罕在接到旨意后的那一晚内心一定是挣扎的,痛苦的。然而结果却任然是信仰战胜了他心中的亲情,有些类似大义灭亲之举。 然而圣经中不止一次提到神是全知全能的,既如此神一定知道亚伯拉罕的信心,何须试验? 这段献祭过程的目的不外乎两点:其要么是亚伯拉罕的信心在此事件之前并不十分坚定,神要有所为而使其坚定;要么是神要将亚伯拉罕的信心作为当时世人的模范,让当时缺失信仰的世人有对神的信心,至少是对亚伯拉罕的信心。
可以说任何宗教都是一个由语言组成起来的精神体系,而这些语言则被记录下来成为了如《圣经》的宗教经典书籍。而每一个宗教之所以有人信仰不外乎构成它的语言所描绘出的画面,表达的思想勾起了人们的向往,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圣经》显然将这种向往与共鸣描绘到了极好,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寓言,神迹无疑给人们心灵上带来了莫大的满足。亚伯拉罕的献祭无疑是告诉人们要向神付出的,然而亚伯拉罕的态度却足以令我们反思。信仰过于狂热固然不好,人的行为容易偏激从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然而缺乏信仰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圣经中构筑了许多人们由于缺乏信仰而产生的混乱。
由这以及圣经中的其他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圣经中信徒口中的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但实际上神并不如描述中那么万能,至少他还无法看透人心中所想。故而有了这一次献祭来考验亚伯拉罕对他是否信仰的够深。由此可知,其实信仰也是需要双方共同认可的。这一点倒是和其他人类情感如友情,爱情相同,那么是否可以说信仰其实也只是一种人的基本情感需求,而没有信仰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健全的? 神已经把神存在的信心,借著大自然的普遍启示放进每个人的心里,你不回应,所以好像没有信心,而潜在的已经在那里。当你第一步的信心建立成长起来后,你要注意思考在受造界为什么有耶稣基督这个人,在所有的文化里,为什么有耶稣基督那超文化的道呢?为什么所有的伦理学家都不能舆自己的所宣讲的学说一致,而耶稣基督完全舆自己所说的一致呢。你就知道在神创造万有以外,受造界中曾经有这一位主来过,耶稣基督在历史的显现,是人唯一能从初步的信心进入到得救的信心地可能即特殊的信心 。
机械工程 光信1101 蔡玉娜
范文三:教堂里的圣经故事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圣经故事像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始建于日耶稣圣心瞻礼,是天主教广州教区主教座堂(Cathedral)。
1、天使预报耶稣降生(取自《新约·路加福音·第1章》)
天使加俾厄尔向圣母玛丽亚预报救主即将诞生的喜讯,此时,有天主的圣神降临,玛丽亚因圣神而怀孕。
2、耶稣圣诞(取自《新约·路加福音·第2章》)
耶稣诞生在白冷的马槽中,有异星从东方升起,圣若瑟和玛丽亚陪伴左右,牧羊人是此圣迹的第一批见证者。
3、耶稣约旦河受洗(取自《新约·马尔谷(马可)福音·第1章》)
圣若翰来到世上,为预备救主的道路。他在约旦河用水为耶稣施洗,好叫耶稣能在将来用火为人类施洗。耶稣受洗时,天开了,有圣神取了鸽子的形相临与耶稣,并有声音从天上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钟爱的。
4、初行圣迹,加纳婚宴变水为酒(取自《新约·若望(约翰)福音·第2章》)
还没有到预定的传教时刻,耶稣就在母亲的请求下行了第一个奇迹,圣母代祷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
5、拣选门徒(取自《新约·马尔谷福音·第1章》)
耶稣在加里肋亚海,遇见了伯多禄与安德肋,并向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
6、山中圣训(取自《新约·玛窦(马太)福音·第5章》
耶稣在山上向群众宣讲天国的道理,包括“真福八端”、“基督徒与世界的关系”和“新约、旧约的关系”等。
7、耶稣显圣容(取自《新约·马尔谷福音·第9章》)
耶稣在门徒面前显出圣容,门徒都惊愕不止,而耶稣却告诉他们,非等自己死而复活,不要将此消息告诉众人。
8、耶稣称赞穷寡妇(取自《新约·马尔谷福音·第12章》)
一个穷寡妇,只奉献了四分之一文铜钱,却受到了耶稣的称赞,因为她不是拿多余的钱来奉献,而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天主了。
9、最后的晚餐(取自《新约·路加福音·第22章》)
受难前夜,耶稣与门徒同吃逾越节的晚餐,并在这夜建立了圣体圣事。
10、耶稣受难,死于十字架上(取自《新约·若望福音·第19章》)
耶稣被犹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身体为人类作了献祭。耶稣的死是他救赎工程的满全,也揭开了基督复活的序幕。
耶稣的复活,是肉身与灵魂的同时复活。复活印证了耶稣是天主子,也应验了先知的话:他将被杀害,并在第三日复活。复活的耶稣,是每一个基督徒信仰的保障。
复活后40天,耶稣在伯达尼升天,升天后的耶稣坐在天主父的右边,直至末日时再光荣的降来。
范文四:我家有一只很高很大的海尔冰箱,是92年买的,很古老了,上层是冷冻,下层是冷藏,平时妈妈总是把吃不了的肉放在冷冻室里,我也喜欢把雪糕啦草莓啦之类的东西放进去冻起来。这样一来,冰箱里长年都塞满了东西,有时候连妈妈也会忘记里面到底有什么还没吃完.
有一天,小雪来我家玩,我们玩到很晚,大概十点多了,妈妈有些不高兴,可是小雪还是没有要走的意思,我平时学习很紧,也难得有人陪我玩儿,所以看到妈妈生气也没吭声。后来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我听到妈妈开了一下入户门,然后又关上了,这时小雪也玩得尽兴了,起身要走,可是妈妈突然推门进来说,要请小雪吃宵夜,妈妈说话的时候表情怪怪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在晚上吃宵夜的习惯,怎么妈妈突然要给我们做宵夜呢?过了一会儿,小雪说她要上厕所,我开门指给她让她自己去,我的房间和厕所之间隔着厨房,我听到小雪经过厨房的时候和妈妈聊了句什么,之后她就大叫一声,连鞋都没换,夺门而逃了。我急忙出去,发现妈妈爸爸的房间早关灯了,只有厨房里冰箱的冷冻室门还开着,我暗骂小雪这丫头神精病,随手带上了冰箱门。虽然对小雪不满,可我也依稀觉得奇怪,怎么妈妈说给我们做宵夜又早早地睡了呢?第二天一整天我都没见到小雪,直到晚上放学,我堵在她教室门口,才算逮着她。我问她昨天是怎么回事,她起先不肯说,后来被我连哄带吓,她才哆嗦着回答:“昨晚,我经过厨房的时候,看到你家冰箱的冷冻室门开了,你妈妈正探头到里面拿什么东西,我就说阿姨这么晚了别费心给我们弄东西了,”小雪说到这里,打了个冷战,“那个女人猛地把头从冰箱里伸出来,手里还提着一袋东西,她阴森森地对我说不费心,这是现成的,我一看她手里拿的,妈呀,居然是一颗冻得发紫的人头!”说到这里,小雪已经抖成一团了,她推开我,落荒而逃。我听了小雪的话越发觉得这事怪异,不安起来,于是三步两步闯进家门,要问个清楚。一进家门,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见我回来,先发制人地吼我:“那个小雪,以后不许请她来玩了,一点礼貌都不懂,十点多了还不走,后来我和你爸爸一堵气就睡下了,你再和这样的朋友来往,你也要变得没礼貌的,以后你到别人家玩,人家的爸爸妈妈嫌你呆得太久,也不出来送你,看你受不受得了!”我惊奇:“咦?不是您看我们玩得晚了要给我们做宵夜的吗?”妈妈惊诧:“我还给你们做宵夜?我都想骂你们一顿!”想一想妈妈平时的性格,确实不像会给我们做宵夜的样子,那么昨晚那个怪怪的妈妈又是怎么回事?我还记得小雪说的从冰箱里伸出头来的那个女人不是妈妈,那又会是谁呢?天哪,难道小雪说的都是真的!我一把拉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往外掏,妈妈以为我发了疯,拉住我一顿骂,还把我推到房间里反锁起来,要我赶快学习,把昨天的时间补回来。因为马上要高考了,这事我也没多想,就算过去了,一直到高考结束,我都沉浸在无边的题海里,而那一段时间,我听妈妈的话,再也没和小雪有过来往。上了大学,我也就渐渐把那天晚上的离奇怪事给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宿舍里的小@上网看了几篇恐怖故事,吓着了,白天发高烧,半夜说胡话,吃药打针也不见效。同寝的大姐说,这是撞克着了,得找个有道行的人给看看。我们半信半疑,在大姐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居士的家里。居士要带小@到密室去治疗,我们大声反对。居士笑了,说:“你们不相信我是吧?”然后他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张口就说:“你曾经有个朋友,这个朋友以前跟你很要好,可是现在你们没有联系了,是关于冰箱的事情,对不对?”我像被电击了一下,他的话勾起了我的回忆,那不情愿记起的情节重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了。我对众姐妹说:“让小@跟他进去吧。”大家看我的神色不像在开玩笑,便将小@送进了居士的密室,还嘱咐她有什么事就大叫。过了不一会儿,居士就出来了,小@还是有点迷糊,可是已经不烧了。大家为小@付了送祟钱,但都不愿意走,她们都想听听居士所说的关于我的那位朋友和冰箱的故事。我于是把那个晚上的事给大家讲了一遍,我也很想听听居士怎样解释那件事。居士笑笑说:“小姑娘们,不是我做这一行瞎玄乎,这些事都是天机,说多了我要折寿的,就像刚才给那位小姑娘送祟,不让你们看是有我的道理的。”我拿出钱送给他,心想,你不就是要嘛。居士接过钱,笑着摇摇头:“钱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这件事我只能告诉你个大概,多的我也不能说。”我们立刻支起了耳朵,“你的那个朋友那晚看到的女人的确不是你妈妈,你还记得在那之前你家的门有响动吗?那就是有东西进来了,不过好在那东西不是冲着你们家人去的,所以你们全家都没事。”“那是冲着谁去的呀?”我们齐声问。居士只是摇头神秘地笑,任我们怎么问也不再答言了。从居士那里回来后,小@一天天地好转,而那件事给我造成的阴霾也渐渐地融化在了小@康复的笑声中。转过年来,我大学毕业,在还没找到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我闲在家中整天看电视。一天,都市新闻里播报一则重大杀人碎尸案,死者的头颅被割掉不知所踪,尸身被弃置山野,今已查明尸源,死者家属已经确认尸体。我不经意间向电视上瞟了一眼,天哪,死者的照片居然就是小雪!一瞬间,我呆在那里,血液被小雪的遗像抽干。照片中,小雪哀哀地盯着我,仿佛在对我泣诉,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小雪幽幽的声音:救救我吧,救救我吧,只有你,知道我的头,在哪里……更多相关文章
范文五:叙事作文投稿:万圣节里的新鲜事 发件人:☆、兎斯基 万圣节里的新鲜事600字 初二佘文聪 你看,那个每天在夜里眼睛闪着金光的圆脑袋怪物是什么?别怕,那便是老爸和我在万圣节那天做的“万圣南瓜”了。 “叮咚……”午夜的钟声响起,万圣节到了。我在老爸如发动机般的呼噜声的强力掩护下,从床上溜走,“嗖”地潜进厨房,东瞄瞄,西瞄瞄,找着一个南瓜便准备开始做我的万圣节南瓜。 做南瓜,首先是要将南瓜切开,我拿起菜刀正准备开剁,可一想:这一剁想必要惊醒他人,搞不好还要被贪睡的老爸一顿臭骂。这可咋办?学大侠手劈?我试了试,可结果南瓜不比西瓜,南瓜没开瓢,我的手却要开了。 没办法,只能用刀切了,我慢慢地拿起刀轻轻地用刀口在南瓜脑袋磨,一边磨还一边瞄瞄门外。看看此次绝密行动有没有被人发现。过来好一阵,尚以为无事,便准备开始大展身手一番。却隐约看见门外有了一丝亮光,还有轻轻的脚步声!寒风在窗外呼啸,发出嗷嗷的叫声。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妈呀,不会万圣节真有鬼吧? 我怕的要命,蹑手蹑脚地走向门那,想探一探究竟,随手拿了个擀面杖,一步一步地挪到门外,这才猛然一惊。你猜是谁?不是别人,竟是经常夜里发出雷鸣般呼噜声的老爸! “干嘛呢!” “做……做万圣节南瓜。”我吓得直哆嗦,该不会又要被骂了么?” “要做就做!干嘛黑夜里剁东西?吓死个人啊!我来帮你!”说完,老爸便开始忙着切瓜,按上眼睛嘴巴,在瓜里放蜡烛,我一乐:呵!没挨骂!于是也加入了行列…… 过了好一段时间,老爸和我终于完成了这一伟大作品,我看着它,美滋滋的…… 你看,这就是我的新鲜事!
范文六:叙事:万圣节里的新鲜事发件人:☆、兎斯基初二佘文聪你看,那个每天在夜里眼睛闪着金光的圆脑袋怪物是什么?别怕,那便是老爸和我在万圣节那天做的“万圣南瓜”了。“叮咚,,,,”午夜的钟声响起,万圣节到了。我在老爸如发动机般的呼噜声的强力掩护下,从床上溜走,“嗖”地潜进厨房,东瞄瞄,西瞄瞄,找着一个南瓜便准备开始做我的万圣节南瓜。做南瓜,首先是要将南瓜切开,我拿起菜刀正准备开剁,可一想:这一剁想必要惊醒他人,搞不好还要被贪睡的老爸一顿臭骂。这可咋办?学大侠手劈?我试了试,可结果南瓜不比西瓜,南瓜没开瓢,我的手却要开了。没办法,只能用刀切了,我慢慢地拿起刀轻轻地用刀口在南瓜脑袋磨,一边磨还一边瞄瞄门外。看看此次绝密行动有没有被人发现。过来好一阵,尚以为无事,便准备开始大展身手一番。却隐约看见门外有了一丝亮光,还有轻轻的脚步声!寒风在窗外呼啸,发出嗷嗷的叫声。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妈呀,不会万圣节真有鬼吧?我怕的要命,蹑手蹑脚地走向门那,想探一探究竟,随手拿了个擀面杖,一步一步地挪到门外,这才猛然一惊。你猜是谁?不是别人,竟是经常夜里发出雷鸣般呼噜声的老爸!“干嘛呢!”“做,,,,做万圣节南瓜。”我吓得直哆嗦,该不会又要被骂了么?”“要做就做!干嘛黑夜里剁东西?吓死个人啊!我来帮你!”说完,老爸便开始忙着切瓜,按上眼睛嘴巴,在瓜里放蜡烛,我一乐:呵!没挨骂!于是也加入了行列,,,,过了好一段时间,老爸和我终于完成了这一伟大作品,我看着它,美滋滋的,,,,你看,这就是我的新鲜事!
范文七:《圣经的故事》读后感
《圣经的故事》一书由美国的庞龙所著。这本书以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旧约的故事。上帝耶和华创天地;亚当和夏娃的著名故事;诺亚方舟的传奇故事;其中邻国王后拜访所罗门,因为王后的夸赞,所以罗门的国力强盛和权力伟大,造成了所罗门制定的奴隶制,以色列腐败。虽然以色列有以列亚,以列沙,但尼布甲尼撒国王十分恶毒,把以色列人分到各个国家,阻止以色列人民繁殖。
第二部分是新约故事。在这一部分中耶稣虽然去了天国,但他的神灵经常在爱他的人身边出现。圣殿的祭司和法利赛人虽然采取各种方法阻止人们崇拜耶稣基督,但都无法扼杀人们对耶稣的信仰。彼得和约翰等门徒牢记耶稣曾经的祝福,到处旅行,广收门徒,他们把耶稣的新教义叫做新福音,让每一个信仰住的人都执行它。这一举动使世界的爱更多。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它的最高统治者尼禄皇帝认为是犹太人纵的火,就大肆屠杀犹太人及基督教徒。公元70年,犹太人和罗马人的关系到达白热化程度,最终爆发了一场战争。犹太人寡不敌众,彻底失败。耶路撒冷遭到彻底毁灭,圣殿也夷为平地。基督徒被迫分散到各地,并建立教堂,始终没改变对耶稣基督的信仰。
我对宗教知之甚少,对历史也不熟悉。通过《圣经的故事》我对此的认识丰富了些许。我了解到中东国家至今仍战事不断,相信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宗教问题。犹太人自古走过约旦河上下、巴基斯坦、耶路撒冷、利比亚、迦南等,他们曾安居于自己的国度,却因此颓靡或因信仰不纯而引起内部纷争,他们常常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于是不得不开辟新的生存领地去侵略他国;他们在寄居他国或被殖民之际仍不放弃对耶和华的信仰,因此战争伴随这个名族,他们似乎总是没有安定的时候,总是在征战和游走。我想这就是犹太人被冠以好战之名的原因。同是犹太人可谓是上帝的儿子,直接受上帝的庇护,他们充满了神秘,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被选为攻击对象。
耶稣为什么受人如此敬重呢?
要是你是一个信者的话,你也许会说,因为他是上帝的孩子。
对于一个不信的人来说,可能就根本说不出一个理由来,有的人甚至会说:“要是耶稣真是上帝的儿子,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上帝为什么不来救他?”
“要是他真是神的儿子,他应该救自己呀,怎么连自己也救不了?”
以上的论点是非常不全面的,甚至是非常错误的。耶稣受人敬重的原因不仅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且因为他不顾自己的一切个人利益,自始至终一心为人类谋福祉,
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耶稣一生中到处行善济贫,治病救人,教人从好。因为人类的堕落,人群中的恶人非常痛恨他,给他许多莫须有的罪名,
以至最后被恶人陷害。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留下了永恒的救恩。
他的死,是上帝挽救人类的核心计划内容。上帝要藉着耶稣,他的亲子在十字架上流下的宝血来洗清人类的罪恶。因而,上帝让耶稣先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再复活升天,掌握人类的命运,接受人类的最高敬拜。与此同时,上帝为了向世人证明耶稣是他的儿子,在耶稣受刑的时候,显示出强烈的天体异象,整个天空黑暗几个钟头,然后山崩地裂,教堂内的帐幔自动撕裂成两半。到那时,当时在场的人才真正意识到耶稣确实是神的儿子。
今天,当我仰望钉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我真的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对他的敬佩。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和主耶稣的自动献身精神相比,我平时的所作所为,所经受的困难挫折,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宗教是以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世界观。《圣经故事》给我的又一感受就是: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上帝爱人类,那为
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违背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种精神控制,所以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上帝。
读完《圣经故事》我看到我们教师和学生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学生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他们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他们所预期的那么容易.显而易见,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从不对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从容地走出每一个陷阱,当他被逼到一个角落时,他就讲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使所听故事的人转到他这边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年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眼看着人们互相残杀,冤怨相报,耶稣痛心疾首。他本来是个快乐风趣的人,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快乐的,而不是负担。他爱母亲,爱家庭,爱朋友。村子里的活动,他没有不参加的。他自己不是隐士,也不赞成别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可是这个世界却似乎到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耶稣以他那纯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一剂医治这些创伤的良药。他把这剂良药称作“爱”。有这个字眼就是他所教导的核心内容.这就是我在这本书里涉取的最大的精华。
范文八: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11秋财务管理3班
《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就不得不去读《圣经》.现在,全世界还有10亿以上的人天天把《圣经》当做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现在已经被翻译成18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书。但是,对这样一部中译本长达160多万字,在本世纪初翻译成的文学巨著,普通的读者了可能望而止步。《圣经的故事》是由几位宗教学者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做出的新贡献,它系统全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开启了了解《圣经》的边界之门,值得各界读者一品。
《圣经的故事》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宗教故事,本书重教的是耶稣的诞生以及他传教授徒的故事。最初对《圣经的故事》的阅读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班级的角落里有一个图书角,而《圣经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本书,但是年幼的我读这本书也只是单单喜欢里面的一个个故事,从小喜欢看小故事的我也就和《圣经的故事》这本书打下了交道。这本书从耶稣在圣诞夜出生,到他在各地传教,传播基督教,将爱与光明的福音传播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祥和美好,然后再到耶稣被害之类的。虽然我从小接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被灌注的思想就是无神论,但是自从读了《圣经的故事》后,我就特别想相信这个世界时应该有神的,也许上帝就在哪个角落看着我。
读《圣经的故事》这本小说之后,我的精神和心灵就像是被圣水洗刷一般,感觉自己的周围都泛着淡淡的光芒,也许就像个小天使那个样子吧。之后,我也想将我所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我身边的人也能够经受精神上的洗礼,希望他们也能够得到无尽的幸福,姓像耶稣一样那样受人爱戴,永远带着光环,静静的看着世间的每一个人。 也许,有点小夸张,但是这都是我的那个是的真实想法。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我至今没有入基督教,但是我一生所奉行的严责就是天天开心快乐的生活着,然后将我所感受的快乐传递给被人,让每个人的嘴边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就这样的笑着。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在读完这部书后喜欢上它的理由,也许很简单。也许就是伟大的人的崇拜,岁英雄任务的敬仰罢了。而我现在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也许就是对书里面所描述的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吧。因为渴望和无限的追求,因此而喜欢上了这本书了。
我想,今后的我也一定能够将圣经里所宣扬的那种精神和美好通过我的笑容不断地传播。现在的我好像就有点个小陶醉了,陶醉在书中的美丽世界里了,感觉那里很光明,很温暖,鸟语花香,绿树环绕,青山碧水的,感到一种无尽的安逸和快乐,忘记了烦恼,忘记了所有的压力。
学生本人手写签名:
提交时间:日
范文九: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是什么?
New words:
Western Asia
One single god
Semitic tribe
闪族人部落
The Old Testament
His Existence
上帝的存在
段落大意:
创世纪的第一天
10 创世纪的第二天
11 创世纪的第三天
12 创世纪的第四天
13 创世纪的第五天
14 创世纪的第六天和第七天
15-19 创世纪的第八天后发生的事: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20-33 该隐的罪行带来的后果
34-42 诺亚造诺亚方舟,幸存下来
43-49 上帝发慈悲,洪水停,放出去三只鸟,一家人过平静的生活 50-52 含被逐出家门成为非洲人的祖先
53-57 巴别塔,语言不统一
58 总结全文
范文十:地狱里的“圣女”
——浅论老舍和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
何光玲,刘玉平
内容提要 老舍和沈从文通过对“妓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书写,展示了她们人性美的一面,同时指出了造成她们悲剧的社会原女性解放道路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人性美; 悲剧原因;平等;经济权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而对“妓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书写历来就有着褒贬不一的表现。本文主要以老舍和沈从文为个案,通过对文本的综合分析,从中探究这一处于特殊阶层女性形象的艺术魅力。
一、人性美
提起“妓女”,人们总是把她们与卖淫联系起来,把她们视为对男子道德的腐蚀,把她们视为堕落者,她们几乎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由于社会偏见的左右,没有人会想到卖淫的妇女更是身心遭受可怕的摧残的受害者。罗莎·卢森堡曾赞扬陀斯妥也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俄国艺术家,说他们“认为妓女不是‘堕落者’而是人,这个人的灵魂、苦难和内心斗争要求他、艺术家的最深厚的同情。,,,,把她从淫乱的炼狱和精神的苦难中提升到道德的纯洁和妇女英雄主义的高度。”[1](P66)在中国,老舍和沈从文正是以多彩的笔墨描绘了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的抗争与不幸,并对她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她们不属于那种自甘堕落、疯狂地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和充分的肉欲满足的寄生虫,不属于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甚至以玩弄异因,从而提出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以及掌握“经济权”在
性为乐的“倚门卖俏”的“土鸡”,她们是为生计所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沦落风尘的圣女。作家真实地描写和倾诉了她们的血泪,赞赏了她们正直善良的品格以及不甘忍受屈辱的反抗精神,通过她们的悲剧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对妇女解放问题提出了独特的思考。在《月芽儿》里,老舍以典型的力量写出了城市贫民中生活最没有保障的妇女怎样成为赤裸裸的商品“上了市”,沉沦到资本主义商品化浊流之中的全过程。她要逗引人,她要忍受一切客人的糟践,她身体得了性病,精神也往往无法不变得自暴自弃,变得常感绝望,变得自私。但她的心灵的美仍在漆黑的背景里闪着光亮。她第一次受那个青年的诱惑迷醉在春梦中时,一个少妇、青年的妻子找上门来———“她不跟我闹,只口口声声的说:‘你放了他吧!’我不知道怎么才好,我可怜这个少妇。我答应了她。”在绝境中,她可怜的是人家,顾不上先可怜自己,她的同情心超过了利己,母亲让馒头铺掌柜的扔下,又回来找女儿的时候,她毫不推脱地养起了母亲,出卖自己,她像当初母亲靠“卖肉”养活自己一样,也靠“卖肉”养起了母亲。表面看来,似乎她的“良心”、“自尊”和“道德”都让位给了用肉体换来的活命钱。那是因为“我爱活着,而不应当这样活着”。当她被“讲道德”的大官抓进“感化院”,接着又被投进监狱以后,她竟清醒地意识到“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这无异于宣布这个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大监狱。她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出了对整个社会的结论。主人公人性的美到这里达到了最高度。美在毁灭着,美仍在毁灭中挣扎着、抗争着。卖淫生涯并没能玷污她们那圣洁的灵魂,反而更迸发出人性最光辉的火花。
与老舍不同,沈从文选择写妓女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边地的人情美、人性美。他笔下的妓女多靠商人维持生活,恩情所结,却多在水手。写妓女和水手的感情,简直就是写一种奇特而朴素的爱情。“女人则帮助这些无家水上人,把一切劳苦一切期望从这些人心上取去,放进的是类乎烟酒的兴奋与醉痴。”沈从文写水手与妓女的露水恩情,并非冷冰冰的交易,人肉市场上的买卖,而是充满了别离和期待,这是一套完全有别于现代都市文明世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
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责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在这里,人类社会所习见的堕落行为,譬如娼妓和卖淫,已不是简单的泄欲,更不是世界末日的颓废和荒淫,而是在“不文明”和原始蛮荒的情调中,包含着非常合乎理性的和文明的人性内涵。
二、悲剧的原因
这些被人们认为是造成社会阴暗面的毒瘤的妓女都曾为自己的不幸命运而奋力抗争过,都有着追求个人理想幸福的美好愿望。然而老舍却认为女儿一旦进入男权的社会藩篱,纵是清爽得洁身自好,也难逃被侮辱与损害的厄运。《月牙儿》中年岁稍长的女孩不愿重复母亲痛苦而屈辱的皮肉生涯,她只身走出家庭,投身于处处是陷阱的险恶社会,她做过几种工作,然而她挣扎和奋斗的结果却是从身体到心灵的重创与绝望,什么良心、自尊、体面、道德,都成了一句空话,“自力更生”的梦在黑暗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她终于“上市”了,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时代悲剧。一个原本纯洁、善良、美丽而倔强的女孩子不但被摧残走上了不幸的道路,后来竟被投进了监狱。其实,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女儿悲惨命运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制度。
无独有偶,沈从文尽管刻画了一个风景如画、人情美好的世界,可在这个无声的画面里,隐含着带泪的人生感悟。《丈夫》中写到“地方实在太穷了,一点点收成照例要被上面的人拿去一大半,手足贴地的乡下人,任你如何勤省耐劳的干做,一年中四分之一时间,即或用红薯叶子拌和糠灰充饥,总还不容易对付下去。”繁重的苛捐杂税逼迫那些年轻的乡下女子不得不操此“生意”。严酷的封建宗法关系已经剥夺了她们生命的自由,她们的人生命运无法摆脱环境的制约,严峻的经济现实从根本上否定了她们自由婚配的权利,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将她们推向悲惨的人生境地。作为有感情有生命的女性,她们渴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渴望能抬起头来做人,她们的要求极其微薄,很容易满足,但在那时那地却极难得到。
老舍通过一对母女被社会逼良为娼来表达社会这座“大监狱”的暗无天日,沈从文是藉了一个妻子被丈夫送出来换点维持生计的零用钱来表达他对这个不公平人世的愤怒同谴责。殊途同归,两位都无情地鞭挞和抨击了把这些纯洁女性逼上绝境的罪恶社会。
三、构建平等的理想
要使妇女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让妇女在社会上博得同男人平等的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2](P598)同时,妇女的解放仅靠自省意识是不够的,“妇女在社会上倘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2](P598)《月牙儿》中的“我”等女性的遭遇强调指出了渴望独立自主的女性无法摆脱金钱、权势的重压,以及对这一切的主宰者男子的必然依附的悲哀,从而反映出经济权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丈夫》中,妻子并非受人拐骗诱惑,曲曲折折误入这人类最古老最羞耻的路途,倒是明明白白由诚实、耐劳、强健的丈夫送出来的,俨然是男耕女织的现代颠覆,丈夫是靠妇人在外卖身所得之一部分维持家里生计的。
所以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的女性永远也不会有独立的自己,只有以足够的经济做后盾,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才有可能成为事实。尽管她们的生活已离我们很遥远,但她们的遭遇对今天新时代的女性仍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她们一步步的落入风尘的原因,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参考文献:
[1]卢森堡.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
何光玲(1984-),女,安徽六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刘玉平(1956-),男,四川荣县人,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从事文艺学方面的研究。(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2)
原载:《怀化学院学报》第27卷第12期(2 0 0 8年1 2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