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念佛没有皈依可以念佛吗

查看: 7260|回复: 13
一个学佛人可以有几个皈依师?
在线时间116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有没有规定一个学佛人只能有几个皈依师?有些人已经皈依了,后来有机缘遇到别的公认的高僧大德时,能不能又作一次皈依呢?或者已经授五戒了,也可以授多一次五戒?这样做有没有违反师道或者是对以前的师父不尊敬?
请师父师兄们指正。
在线时间116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请问师兄们,你们都有几个皈依师?授了几次五戒?
在线时间61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皈依师其实在一个人的修行路上关系不是很大,皈依师更重要的作为你归依三宝的证明,现在在喇嘛教的搅和下,大家好像在这方面严重的出现了重心偏移知见盲点,只要你归依了三宝,哪位大德你都能跟随他修习,不一定要是皈依师,当然,也要他肯收你了
[ 本帖最后由 齐明 于
12:21 编辑 ]
在线时间724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弘铭就一位皈依师,然后依止另一位善知识学修净土!
弘铭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不是某位法师,依止善知识是指导弘铭正确学佛,不是搞个人崇拜.
不知道楼主对我的看法有何异议,还请不吝赐教.南无阿弥陀佛
签名被屏蔽
在线时间44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佛藏经》云:若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嫉嗔恚邪见。是人为是常杀生不常夺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杀生不常夺命。杀生时少不杀时多。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偷盗。偷盗时多不盗时多。世尊。不盗时多。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邪淫。邪淫时多不邪淫时多。世尊。不邪淫时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嫉嗔恚时多。不嗔恚时多。世尊。不嗔恚时多。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
如果用白话来讲,就是这样:
如果有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绩语贪欲嫉妒咳惠邪见,这样的人经常杀生,夺他性命吗?
不是,世尊,不是经常杀生,是杀生的时候少,不杀生的时候多。
那么偷盗呢?是偷盗的时候多呢,还是不偷盗的时候多?
是不偷盗的时候多。
邪淫呢,是邪淫的时候多,还是不邪淫的时候多呢?
不邪淫时候多。
其他如妄语两舌恶口绩语贪欲嫉妒喷惠的时候多,还是不妄语两舌恶口缚语贪欲嫉妒嗅恙的时候多呢?
后者的时候多。
那么,十恶之中什么罪重呢?
邪见罪重。因为邪见如同污垢一样,粘着在心,心不清净。
正确的见解是十分重要的,十恶中以邪见最为有害。
在线时间44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心中要知道皈依觉\正\净!!
在线时间24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三皈依介绍 (净空法师)
一、为何要皈依?
首先我们要明了三皈的真实意义。学佛,我们对于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当的理解,真正发心,或者说是发愿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才发心来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释迦牟尼佛收我做学生,从今之后,我们愿意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纠正我们在生活当中许许多多错误的行为,这是皈依的正确动机,或者是说皈依正确的发心。如果我们对于佛教是什么没搞清楚、没有很明白,看到别人皈依,我们也跟着去皈依,这是错误的,这叫盲从,这是迷信,决定得不到三皈真实的功德利益。
二、皈依重实质,不重形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学生传授三皈五戒,没有听说发皈依证的、发五戒证书的,没有。为什么呢?这是仪式,佛家讲重实质,你有没有真心皈依?
现在‘皈依’叫方便皈依,形式给你做了,实际上有没有真的皈依?没有,你也没有回头、也没有依靠,只是在佛面前磕个头,法师发一个皈依证书;那个皈依证书也没用的,也不作效的,不生效的,诸佛、菩萨,也不承认的。不但你这个皈依证没效,你受戒的戒牒也没效。佛、菩萨都不承认的,我们自己在这里办儿戏而已,要懂得,不懂得,我们怎么能成就!那么这个皈依受戒,怎样才能让佛菩萨点头?让佛菩萨承认?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没有关系。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没有受这个形式,佛菩萨也承认。
三、错误的皈依观念
[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头呢?从一切错误回头,依什么呢?依靠老师真实的教诲。所以皈依,诸位要记住,不是皈依一个法师,如果你们大家今天到此地来,“我皈依净空法师了”,错了,只有这一个错误、这一个罪名就要堕落地狱。你要不来受皈依,你不会造这个罪业,因为你来受皈依,你造的这个罪业将来要堕恶道。那么我们皈依谁呢?我们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仅仅受这个仪式,这是不切实际的。
四、如何做到真正皈依?
真正皈依的人,要做所有一切人的好样子。因此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不是好样子不但不能学、不能做,念头都不能起。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样,做全世界我这个行业里面的好榜样。
如果样样都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你就真正皈依三宝。如果不是好样子,你没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说得不好听,冒充佛弟子,你不是真正佛弟子。经典上常讲的“无上菩提心”,必需落实在生活。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真诚,真是不假,诚是不虚。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错了。佛菩萨用真诚心,决定不欺诳众生。佛菩萨用清净心,决定没有丝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们起心动念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个念头是罪,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净的,决定没有污染。真心平等,决定没有高下,如果觉得我高,他不如我,我们就错了,我们没有回头,我们没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后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觉悟心,觉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爱心,这个慈悲心是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个爱是大爱、真爱。佛家怕众生误会,所以用“慈悲”,不讲“爱”,慈悲代表有感情,所以爱心里面具足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个爱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们要学佛存心,学佛用心,那你就是真的回头了,真的皈依了,诸佛如来承认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学生。务必要诸佛菩萨都承认你是三宝弟子,龙天护法才会拥护你,也常常帮助你照顾你。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是三宝弟子,世尊是这样传授下来的,我们应当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五、我们皈依谁?
我们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
我们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们皈依[法],诸佛菩萨所说一切的经论,这是我们修学的依靠;
我们皈依[僧],是皈依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僧团,你这就真的皈依了。这样发心皈依,世尊告诉我们,你必定得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经上讲,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教给我们‘皈依觉,觉而不迷’。
没有接受佛教导的时候,我们 都是‘迷而不觉’。从迷回过头来,要觉悟。
佛弟子,从今天受了‘三皈’之后,你就要晓得,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真正利己。我们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满,乃至于家庭事业,样样顺利,你就照佛这个话去做。从迷回过头来,依觉,这个叫‘皈依佛’。
法是‘正知正见’。
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
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无量的苦恼,苦恼从什么地方来?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生活环境,不能够明了,于是产生了错误的想法、看法,这样才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环境,彻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们的思想、见解就正确,这样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乐,佛法教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实实在在可带给一切众生真正的幸福。
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
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其实学了佛,我们也没有真的回头!为什么这么说法?因为我们心还是被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着是污染,贪嗔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实真相了,你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着了,恢复到身心清净,所以,你才晓得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
六、从那里‘皈’?怎么个‘依’?
皈是回头;从妄想、分别、起心、动念、执着里回头。
依是依靠;依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
所以,这个三宝,佛教给我们这个修行三大纲领、三大原则,一切诸佛如来所依的,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对自、对他;他里面,对人、对事、对物,都应当要记住:
‘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
‘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
‘净而不染’,这叫‘皈依僧’。
这是自性三宝。所以,学佛的人,从今往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这个标准、不离开这个原则,那你就是佛的学生,佛就承认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传授三皈,你真的得到了!绝对不在那个皈依证,那一张纸上,纸没用处的!纸是假的,一撕就破了。真正守住这个原则,绝不违犯,这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这都承认你是三宝弟子,这真正皈依处。
七、何谓形象上的三宝?
除了自性三宝之外,还有形象上的三宝,那就是佛像。
佛像是佛宝;
经典是法宝;
出家人是僧宝。
如果没有形象的三宝,这个佛教育,在世间不能够推行,一定会消失掉。佛教育,要靠形像三宝,才能在世间建立,才能够帮助一切大众,所以,形象三宝,它有很高的价值,一定要维护,使佛教育才能够普遍推行在世间。因此,我们对形象三宝要尊重,要知道形象三宝的住世,它的价值。
有很多同修觉得法师讲的都是一些理论,总觉得自己的皈依没有依靠,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形像。
我们皈依佛,就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为什么不归依释迦牟尼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皈依阿弥陀佛,我们皈依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就欢喜了。如果我们很执着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为什么要皈依别的佛,那释迦牟尼佛听到了,当然也还欢喜,这个学生不听话,他教我们皈依的一定有好处,绝对有好处,我们是依阿弥陀佛为老师的;
皈依法,我们依净土五经一论为我们修学的依靠,是我们这一生当中主修的课程,是净土的五经一论。这五经一论总共六种,如果你没有能力修学,选一种就可以,一种两种都可以,你的一生决定有成就。
皈依僧宝,我们皈依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身,观音菩萨教我们慈悲,大势至菩萨教我们智慧,慈悲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所以我们以这个为僧宝的代表。这样的皈依,你就踏实了。
八、法名[妙音]的意思
“我弟子妙音”,妙音是法名。我们的法名用共同一个,不是每一个人都起法名。每一个人都起法名也可以,太麻烦人数太多了。法名是从哪里来的呢?从《无量寿经》上来的,我们现在都依《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这个法名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授记,这个好,佛授记。佛说娑婆世界,讲我们这个世界,念佛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在那个地方亲近阿弥陀佛,一生就成佛,不要等第二生,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法门。成佛之后到他方世界,所以人不能不跟众生结缘,广结法缘到他方世界度有缘的众生。示现成佛度众生,名号都叫做妙音如来。我们这一批人将来成佛,佛的名号都叫妙音如来,我们在经上读到,所以我们现在统统是妙音居士,将来诸位都是妙音如来,因果相应。所以这个名号非常之好,这个法名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因果都相应,我们统统用这个名字。果上同名,因上也同名。
妙音是什么呢?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音是妙音。我们是这个音声成佛的,将来还是用这个音声去度化一切众生。这个音是妙音。确确实实无与伦比。
九、真正的佛法是什么?
佛法在现代的世界,承传依照中国历史记载来说已经三千多年了,这么长的时间,辗转相传免不了有错,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足以为奇,越传越模糊,越传越错,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在今天社会里面,佛法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形态在社会上,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
第一种、佛教变成是宗教
大家都把佛法看成宗教。在新加坡佛教是九个宗教里面的一种,我们不能不承认。但是佛法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无可否认它变成宗教了,变成宗教就变质了,不是真正的佛法。变成宗教有什么不好呢?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感情的,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哲学家就讲宗教是迷信的根源。佛教不是宗教。
第二种、佛教变成哲学
许多大学里面哲学系,开有佛经课程。佛法也不是哲学。欧阳竟无大师讲的好:“哲学是斗争的根源,宗教是迷信的根源。”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可是今天社会上确实有宗教的佛教,有哲学的佛教。
第三种、佛法变成邪教
佛法变成邪教,欺骗善良的信徒。现在在社会上时有所闻,有很多同修 回过头来之后,告诉我他们吃了亏,受人的欺骗。有的损失很惨重。最严重的损失精神分裂。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神经病,最后送到神精病院,这是最凄惨的一种,变成邪教。我们学佛不能不辨别清楚。
第四种、做秀的佛教
这都是最近二、三十年所出现的。表演还好,充其量破一点财而已; 误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伤害。
最后一种、真正的佛教
佛教是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真实智慧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要把它认清楚
在线时间116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怎么没人说皈依师只能是一个!或者说皈依师可以有多个!我问的是戒律上对这有没有明确的说法。
在线时间61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 本帖最后由 齐明 于
13:13 编辑 ]
在线时间179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可以在多个师父那里受皈依,也可以多次受五戒.
学诚大和尚开示讲皈依三宝,是要从心底信受奉行,如果是为了增长和巩固自己的道心,每次都可以随喜参加.如果为了多结识善知识,就成了跑庙.
在线时间101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呵呵,我有三个皈依师:佛,法,僧!
在线时间116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齐明 于
13:12 发表
请问有依据吗?
在线时间116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归无所得 于
13:51 发表
可以在多个师父那里受皈依,也可以多次受五戒.
学诚大和尚开示讲皈依三宝,是要从心底信受奉行,如果是为了增长和巩固自己的道心,每次都可以随喜参加.如果为了多结识善知识,就成了跑庙.
说的很有道理!
在线时间53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归无所得 于
13:51 发表
可以在多个师父那里受皈依,也可以多次受五戒.
学诚大和尚开示讲皈依三宝,是要从心底信受奉行,如果是为了增长和巩固自己的道心,每次都可以随喜参加.如果为了多结识善知识,就成了跑庙.
在线时间53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宣化上人的开示:
“尤其这个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不可以一次又一次皈依。受戒可以,你受三戒、四戒、五戒、八关斋戒、或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受多几次都可以。但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拜师父只能拜一个师父,不可以东拜一个师父,南拜一个师父,北拜一个师父,西边又拜一个师父。这样子将来你死了,究竟要到哪一个师父那儿去作徒弟呢?没有地方去了,根本就无所皈依,因为师父太多了。尤其在佛教里头,我们要讲真理。
Powered by& 问题正文
手机用户(****7188):
我已经皈依很多年了,我想出家,我认为出家可以好好的修行可以真正的放下,在世俗,有太多的事情缠身,没法好好的念佛,现在没有出家还是我尘缘未了呢?出家只是换种生活方式罢了为什么事人这么反对呢?
我已经皈依很多年了,我想出家,我认为出家可以好好的修行可以真正的放下,在世俗,有太多的事情缠身,没法好好的念佛,现在没有出家还是我尘缘未了呢?出家只是换种生活方式罢了为什么事人这么反对呢?
腾讯问问网友
出家功德无量
20:13:36&&&&来自
20:13:36&&&&
腾讯问问网友
你现在出家的心还不坚定,机缘未到啊。
12:44:39&&&&来自
12:44:39&&&&
腾讯问问网友
若~有~缘,可@以加上聊
12:19:26&&&&来自
12:19:26&&&&
腾讯问问网友
你皈依了,只是身体上的皈依,你的心还没有真正的皈依,如果你什么都可以放下那么还要修什么行呢?在世俗虽有很多事情缠身,那是你的缘也是你劫也是我们说的业力,没法好好的念佛,那是因为你心不静,心都不静又能怎么好好的念佛呢,不入世怎么出世。
19:13:35&&&&来自
19:13:35&&&&
手机用户(****7188)
谢谢朋友们让我明白很多了大修在闹市,好好修自己的心。
17:42:05&&&&来自
17:42:05&&&&
闭门即深山
13:06:00&&&&来自
13:06:00&&&&
腾讯问问网友
你虽然皈依多年,对佛法了解得却不深,佛法修的是心,心没有在家和出家的分别。修行也不是一定要到庙里才能修,真正修行的道场是你的“起心动念”处。如果你认为出家只是换个生活方式,你不适合出家,因为你没有为众生离苦得乐的心,出家是不能担当“弘法利生”的重任的。如果按照莲池大师的教诲,你这种出家叫“身出家,心没有出家”,还不如在家修行。事情缠身正是真修行人的好道场,没人考验你,你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又怎么...
12:55:26&&&&来自
12:55:26&&&&
腾讯问问网友
现在你因过去的感伤活的痛很不自由,心里很想岀去透透气,如果你出家—定报着很虔诚很火热的心,将来又可能去体味佛光。无限之无尽,不是人心能尽知的。好好做自己,不要盲日崇拜一切,在认识中不断改正自己成长自己,心的天地就越来越自由了。
12:44:15&&&&来自
12:44:15&&&&
您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好好念佛,但其实出家人每天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功课外每天还要接待大量信众,替他们做法事承担业障。其实在家也能好好修心修行,最重要的是不能只为个人的修行而无视了更多其他众生心灵的优化,您在家也可以多让亲人朋友学佛,这个就是菩萨行
12:12:59&&&&来自
12:12:59&&&&
腾讯问问网友
何为出?又是出哪里的家?
11:23:13&&&&来自
11:23:13&&&&
腾讯问问网友
我到觉得只要心中有佛,不管出不出家,在哪修行都是一样的
11:18:06&&&&来自
11:18:06&&&&
腾讯问问网友
你还在这么顾及别人的想法,你就不是世人了吗?念经念到哪里去了~念到心了吗?用心想想吧!每个人就这一辈子,一辈子认真过挺长。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走完一生。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有种精神在支撑这我们自己,这可能就是魂吧~你的在哪?
10:21:59&&&&来自
10:21:59&&&&【一钵大师】:念佛念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一钵法师
&念佛首先要把人做好了,做人首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做好一个人的根本,你把父母能够孝敬好了,你这个人就有希望做得很好,学佛修行没有信做基础,做人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你能够好好的严持戒律,持戒做人,你就一定是一个好的修行人。念佛人若能持好戒律,把人做好,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很大的希望了。
这持戒做人就是打基础,佛门修行也要打基础,修道人基础打好了,就得禅定了,修行人的定力也是因戒而生的啊,佛门人能够把戒律持好,持圆满了,也就会的禅定啊,所以念佛人把戒律持了,持圆满了,把人做好做圆满了,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念佛人佛号念不下去的原因,就是业障没有忏悔掉,人有业障最障碍念佛,修行人一定要多礼佛拜佛,这是忏悔业障,又是修对佛的恭敬。
修行人修恭敬心很重要,修恭敬就是培养对佛菩萨的信心,你对佛菩萨信心的大小,他决定你能否真证的得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啊。你念佛能否往生对三宝的信心是关键;你有信还不够,还要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世界里;你发了愿还要“行”。行是持戒修善做人,持戒是念佛人能佛到达西方彼岸的基础,你戒律持好了,人做好了,你就可以精进念佛了。
念佛不能坚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戒律没有持好,戒律没有持好持圆满,你就不会得禅定,因为定力不够大,所以念佛是打瞌睡,不能够长久的坚持,也是外缘太多障碍的原因,所以念佛人也要断外缘,外缘点多的人,他事就忙,就没有功夫念佛。
念佛不能长久坚持的原因,还有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念,这个不是问题,念佛可以在工作中念,比如你干的工作不是特别用心要紧的事,你就可以边工作边用心念佛,这样可以念佛工作两不误,还有念佛在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念,你人在睡觉,你心里可以用心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你可以一直念,直到睡去也不管他,念佛功夫到的人,躺在床上睡觉念佛,等到睡着了以后他的心里人就在念佛。
会念佛的人,它能在二六时中都能够不间断地连续念佛这是“身”精进。若能二六时钟一句佛号,相续不间断的念兹在兹,这是“心”精进。
&一钵大师写于黑龙江&&
一钵师父原创&&
&请分享更多相关文章:&
法师简介:一钵大师:俗名:赵文波,(1970.4——)法号:“释本钵”法师,一钵法师,一钵(禅师),亦叫:一钵师父,世人尊称一钵大师;字号:憨愚(禅师),人称憨愚大师。又被世人尊称为如意和尚,楞严咒大王,妙法莲华经和尚,大般若和尚,佛教三藏法师是也。中国苦行僧,当代难得的修行人。一钵大师修的是跟古人一样的头陀行,法师诵的佛经之多古今罕有。
&&&&&&&&&&&&&&&&&&&&&&&&&&&&&&&&&&&&&&&&&&&&&&&&&&&&&&&&&&&&&&&&&&&&&&&&&&&&&
编辑:佛教无名居士
我的更多文章:
( 09:53:37)( 08:03:41)( 10:25:25)( 09:37:29)( 10:11:59)( 09:59:42)( 16:04:04)( 23:52:46)( 17:13:45)( 17:55:0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慈航大师:学佛须先皈依三宝 是第一个进门条件_凤凰佛教
慈航大师:学佛须先皈依三宝 是第一个进门条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信佛而不信法信僧的人,大多数是一班愚夫愚妇,信偶像有灵感,只求媚佛,把佛当神待。
学佛须先皈依三宝,是第一个进门的条件。(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陈强)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所以叫做皈依三宝。佛是觉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故称为佛。法是轨持义,所谓&教法、理法、行法、果法&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故名为法。僧是和合义,有事和理和二义。事和,能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口和无诤,身和同住;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故名为僧。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看护者。非佛无以说法,非法无以度生,非僧无以弘法。故三宝如苦海之舟航、暗室之明灯、病者之良药,有度人济世之功,故称为宝。 皈者反义,反黑为白,反邪归正,翻染成净,转有漏成无漏,转凡成圣,故称为皈。如游子之归家,叛徒之归国,有归顺反正之义,名之为皈。依者托义,如婴孩依托父母,孤儿依托慈善家,弱国依托强国。一切众生漂沦生死,无救无依,唯有仗三宝之教手,拔出苦海,救济沉沦,故须皈依。 有许多人不明白皈依的意义,他说:&我只要信佛,何须仪式,何必要皈依? &殊不知佛教的教理虽多,而综括之不出信解行证。所谓皈依三宝者,首表乎信;即信佛,信法,信僧是也。今信尚无,况解行证?盖因信而求了解,因解而修行,因修行而证佛果。眼见世之学佛者多,而偏缺者亦不少;有全不信者,有信而不求解者,有虽解而不修行者,有虽行而不能证果者。其故何哉?盖佛果如宝,不信何以求宝;虽求而不识真宝,虽识而不愿取宝,则宝虽现前,不得实用,于己何益? 更有进者,每见一般学佛之人,或信佛而不信法信僧者,或信法而不信佛信僧者,还有单信人而不信佛信法者。信佛而不信法信僧的人,大多数是一班愚夫愚妇,信偶像有灵感,只求媚佛,把佛当神待。无论升官发财,添丁平安,求之即得,而对于亲近知识,听闻正法,好像是没有他们的事情一样。但信法而不信佛信僧的人,这种人自己标榜是知识界只研究佛学,当一种学问研究而已,不但不信仰僧尼,连佛菩萨他也以为是迷信。还有一班人,不但不信佛不信法,连僧他也是不信。这种人只专信仰一个人,不管所信仰的人有学问,无学问,有道德,无道德,只要他是我的师父就是好的;其他僧尼,有时候不但不恭敬,反加诽谤。所以在中国学佛的人,虽然称多,而正信学佛的人,恐怕还是少数。究竟能有几人,先拜明师,研究佛法,信佛功德,学菩萨行,行菩萨道,自行化他,同成佛果呢?恐怕连神佛都分不清楚,佛教和外道混为一谈的还多得很!这就是不求明师,不闻正法的过失所致!所以学佛须先皈依三宝,是第一个进门的条件。 次说五戒。五戒是:(1)不乱杀,(2)不乱取,(3)不乱淫,(4)不乱语,(5)不乱饮食。佛家的五戒,就是儒家的五常&&不乱杀就是仁,不乱取就是义,不乱淫就是礼,不乱语就是信,不乱饮食就是智。盖四维八德都从五常中流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每听许多人说:&我又不出家,何必要受戒呢?&殊不知你虽不出家,难道人格也不要了吗?因五常、四维、八德,就是人格的标准。古来凡国王受位时,百官受位时,都要先去受菩萨戒,然后才受位;这就是表示,依佛的教法,去自行化他做人模范呀! 我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来问人:&你为甚么要学佛?&意思就是想要他答:&因为想做一个好人。&说到好人莫过于佛,假定一个人连五条最简单、最应当的五戒都不能受持,你还说甚么想要学佛吗?所以学佛的人,是以三皈五戒来做基础。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一定要皈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