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抗日期战争电影观后感战争是14年而不是8年

-- 牡丹晚报 --
版次:[A16]
为什么“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外交部:不为延续仇恨
对于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将“八年抗战”改为 “十四年抗战”,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强调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年轻一代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陆慷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展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对中小学地方教材提出修订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我想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年轻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  不是对8年的否定,重点是贯通历史整体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教育部称,此举动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来说,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说,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说,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增加东北抗战学术依据是什么?  
此次中小学教材修改的历史内容,主要是增加了东北抗战的时间段。这一修改的学术依据是什么呢?  
汤重南说,14年抗战这个概念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李宗远说,事实上,学界大约在2005年就结束了争论,一致认定中国抗战历史应为14年标准。这个标准在纪念抗战60周年期间得到了贯彻和体现。  
汤重南说,14年抗战更符合历史事实。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30万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于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  
李宗远说,从1931年开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逐步推进,中国对日本的反抗和防范也在逐步推进。在1931年至1937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月19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说,我多年呼吁14年抗战的提法,在多次学术研讨会上、论文当中,一直坚持这样的立场。教材的修改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令人欣慰。  
他认为,14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14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因此,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  重新书写历史意义何在?  
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汤重南说,8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  
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  
此外,汤重南还表示,在国际上存在一种长期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  
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张玉来还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据新华社&
||菏泽日报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本出处|技术服务QQ: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抗战8年改为14年不只是史学问题
  原标题:抗战8年改为14年不只是史学问题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对很多人来说有点“措手不及”:我们从小受到的关于抗战时间的教育就是“八年抗战”,它已是自然而然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如常识般存在,怎么忽然就变了呢?
  实际上,在抗战史研究中,“十四年抗战”并非一个新鲜概念。至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人提出“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抗战时间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因为观察视角的不同,有争论再正常不过,这是学术的常态。何况,“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真相从来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始终与后代学人的解释捆绑在一起。所以,历史学的重要任务“求真”所得出的结论,多数时候并非定于一尊,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修正。
  抗战时间从8年到14年的转变,也正是如此。所谓“八年抗战”的概念,是从日卢沟桥事变算起。而“卢沟桥事变”这一历史概念意味着,从广度上,日本全面入侵,妄图“三个月内结束战争”;从深度上,侵略以军事始,渗入政治、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所以,所谓“八年抗战”的着重点是“全面”。
  不过,过去注重大众知识普及的教科书(尤其是中小学教科书),很少强调的一点是,九一八事变后的日,中国共产党就发表抗战宣言,发动抗日救亡运动,此后还组织过东北抗联;在华东与华北,也有“一二八”淞沪会战以及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组织的抗战等。
  所以,早在1937年的全面抗战之前,局部抗战在一些地区就已开展。是故,“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不是有无的区别,而是“全面”与“局部”的区别。如果笼统地指称抗战时间而不作“全面”与“局部”的区分,显然“十四年抗战”是准确的。
  从 “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的转变,背后是对抗战历史观察视角的转变,也体现出史学研究严谨客观的“求真”精神。这并非是在一腔爱国热情支配下刻意拉长抗战历史,而是有基本的史实支撑。它是重新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过程,而非改变历史。
  历史的发展如草蛇灰线,浮脉千里,很难说我们曾经认为的“真相”就是史实,而学人的任务就是从复杂的材料中尽量找出最靠近真相的部分。尤其是对抗战史来说,它关系到所有国人的家国情怀、对民族的认同感,如果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厘清,所谓的鉴往知来,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抗战时间从8年到14年的转变,既是对“全面抗战”之前抗战行动的历史地位认定,也是为当下国人的共同感情负责。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正是一个重新发现、不断矫正的过程。只有不断逼近历史真相,才能不埋没历史细节。这既是历史研究的要义,也关乎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需要被重视。
(中国青年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内院校查询
海外院校查询
哪个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聘员工?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社区主版&&军事&&社会&&国际&&娱乐&&行业&&城市&&站务
& & & &抗日战争究竟是打了8年还是14年?有人说,当然是8年了,你没看见历史书都说“八年抗战”吗?再听一听那些歌词:“她坚持抗战八年多”,“八年艰苦的抗战,证实我坚毅的民族。”当然马上有人反驳,从事变开始就有中国人,中国军队在抗战,连小学生都懂得数,1931年到1945年,整整14年。说8年抗战,那其他6年的战是白抗了吗?难道说那些不是中国人,不是中国领土?后来又有人说,抗战是14年的,前6年是局部抗战,后8年是全面抗战。 &
抗日战争究竟打了多少年,这的确得好好说说。从法理上来说,一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总有个宣战和终战的过程。从两国宣战到两国签署终战协议,中间这段时间就是两国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战争打了多久,一目了然。但这个法则却不能用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上面。说出来也是挺可气和挺无奈的。从9.18事变开始,中日双方实际上是已经打起来了,但两国都没有对对方宣战。倒是将首都设在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1931年10月就宣布对日本宣战。但当时,国际上根本没人认你这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际上承认的是将首都设在南京的中华民国。所以,这一宣战肯定是无效的。说出来难以置信,中华民国对日本宣战,居然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他才跟着对日宣战。既然是宣战,那总得有个宣战的时间吧。但国民党政府却不好意思说从哪年哪月哪日开始中日进入战争状态,只是笼笼统统的说了个“即日”。他不说具体时间,是因为他不好向国人交待。如果是从9.18事变算起的话,中日都打了10年了,即便是从1937年的7.7事变算起,那也打了4年了。为什么现在才对日本宣战呢?如果中日战争从国民政府宣布对日开战的“即日”算起的话,那之前中日双方数百万军队打了这么久,日本鬼子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了,那叫啥状态?如果你说是从9.18事变或者1.28事变,或者长城抗战,或者7.7事变算起的话,他也没法向国人交待呀?既然那时就已经对日宣战了,那为什么不坚决抵抗?为什么不派军队支援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为什么东北军一枪不放就退入了关内?为什么不招回驻日外交人员?为什么不驱逐日本驻华外交人员?为什么中日间还存在着外交关系?为什么还和日本谈判?为什么要签署《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议》等等文件?等等等等,这些国民政府都不好向国人交待,只好笼笼统统的用了个“即日”这个模模糊糊的词。可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的时候,它的政府机关已经退到了重庆,能管辖的地方也有限。在日本看来,你只不过是个“地方政府”,有啥权利代表国家宣战呢?而且当时日本承认的“中国政府”是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组织的伪政权。这个“政府”是对日“友好”的。所以,即便是蒋委员长对日宣战,人家日本也不鸟他。这也造成了战后中日建交的时候,日本始终不认为是“建交”,而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按照日本人的意思,就是中日间外交关系一直都没中断过,只不过有段时间不正常而已。所以,中日战争究竟打了多少年,在法理上就成了一笔糊涂账了。 &
当然,法理上糊涂,但事实却不糊涂。以事实为依据,中日战争是打了14年,其中有6年属于局部抗战,有8年是全面抗战。 分享到微信文明上网 文明发言 快速回复:删除发表回复 我知道了,下次不用再提醒
给本贴内容评分:12345678910&平均得分:10.0分, 共2人评分
回复置顶区
...或者对本帖发表其他观点:
级别:五级士官
积分:1945
土鳖不到8年
级别:中尉
积分:5803
财富:-704
分析好,大有益。
级别:中尉
积分:5785
九一八以后就开始啦
<ul class="dot"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当前位置:&&&&&&&&&
8年抗战改为14年 揭秘:八年抗战中国死了多少人?
来源:新京报、腾讯&|& 08:43&编辑:julia
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最新消息: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八年抗战&是哪八年?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
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十四年抗战&是哪十四年?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在日夜,日本关东军安排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挑起&九一八事变&。
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九一八事变&章节
根据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内容,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为什么会有&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种说法?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政府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因而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地客观地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是有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应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其实,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
&十四年抗战&概念由来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岳思平曾刊文表示: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人们习惯称作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如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的歌词&&&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就是如此。
中国抗战史专家王锦思也认为,确认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符合国际认知。据他介绍,作为侵略国,日本在描述侵华战争时,就是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时间起点的。在他看来,民间更为熟知的抗战节点也是九一八事变,每年9月18日,全国各省市区都会鸣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
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140面彩旗;仪式上,鸣响了14声礼炮;现场放飞14000只气球,抗战纪念馆南面广场上高14米、汉白玉基座的国旗杆,象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同样象征着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
仪式现场有14个方阵
新华社也在日发布的《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之际》一文中写到:85年前的今天,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4年的抗日战争从此打响。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与侵略者殊死拼杀。
揭秘:八年抗战中国死了多少人?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此数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来源:知道)
下一篇:没有了
的相关阅读:
窗花有话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深窗立场。
深窗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日战争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