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期战争电视剧大全战争到底是八年合理还是十四年合理

您好, []|
& 军史轶闻 & 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究竟是8年还是14年?(图)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资料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65周年了,但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这里略谈几个问题。  ■ 中国抗日战争究竟是8年还是14年?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的时间在认识上不尽统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说法:一是1931年说,即从1931年九一八抗战算起,中国进行了十四年抗战;二是1937年说,即从1937年七七抗战(亦称卢沟桥抗战)算起,中国进行了八年抗战。  解决以上问题的前提,是要把有关概念区别清楚。一是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概念上不能混同,其上限也应该分清。说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抗战算起是可以的,中国人民从1931年就有反抗日本侵略的历史事实。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应从1937年七七抗战算起。别的战争与战争时期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解放战争时期开始于1945年9月,结束于1949年9月;而解放战争则开始于1946年6月,结束于1950年5月。  二是抗战与局部抗战、全国抗战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如笼统地称为中国抗战,应是十四年,包括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局部抗战和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两个大的阶段。人们习惯所称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  多年的研究表明,把1931年九一八抗战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但如果要求1931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开端,那与此相衔接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下限就必须由1937年改为1931年,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1931年至1937年,虽然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进行着抗日战争,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毕竟还是局部的,而作为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国共两党主要进行的是“围剿”和反“围剿”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尚未上升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我党我军进行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因此,要求改变抗日战争时期的上限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下限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至1945年9月结束共进行了14年;而从1937年七七抗战起,是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开端,至1945年9月共进行了8年。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日期是8月15日还是9月2日?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终点问题,一些权威人士和领袖著作的注释中都认为,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实际上,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口头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并未结束,而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下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的时间。  日,新中国政务院曾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日政务院发出通告,改变了原来的规定,指出:“每年9月3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  因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终点,即抗日战争的下限:不是8月15日,而是9月2日。  ■ 我们应纪念的是“七七事变”还是“七七抗战”?  一些报刊中常出现纪念“七七事变”多少周年的提法。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变即世事的变迁或曰突然发生的重大的非常事件。从概念的本身来说,是一个中性词。但与日的事变相结合,对于敌我双方的日中来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众所周知,“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纪念这一事变呢?同时,中国军队进行的是“七七抗战”,标志着中国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开始。因此,我们每年7月7日纪念的应是“七七抗战”,而不应是“七七事变”。  ■ “全面抗战”与“全国抗战”是一回事吗?  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党史军史界,甚至在长期从事研究的同仁中,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日“全面抗战”开始。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是不够严谨和准确的。因为:  第一,“全面抗战”是相对于片面抗战而言的,其根本的区别是指参加抗战的成份不同,焦点是依靠人民群众还是单纯依靠政府军队抗战,是一个政治路线问题。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而国民党政府则是主张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寄希望于外援,以取得抗战胜利的片面抗战路线。而“全国抗战”是相对于局部抗战而言的,是从地理范畴上进行区分的,即抗战的地域不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从实际情况来看,1931年至1937年的中国抗战主要是在包括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的中国局部地区进行的,而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战则是在包括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半壁河山展开的。“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页)时隔4个月即1937年11月上海、太原失陷时,仍“是处在从片面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渡时期中。片面抗战已无力持久,全面抗战还没有到来。”(同上,第389页)  根据以上理解,1937年“七七抗战”是中国“全国抗战”的开始,而不能认为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作者岳思平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所抗日战争组组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like]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抗日战争是十四年,而不是八年!
我的图书馆
抗日战争是十四年,而不是八年!
抗日战争是十四年,而不是八年!
好几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的抗日是十四年,而不是传统教科书中所说的八年。“八年抗战”的提法,我觉得是一个极大错误的提法,不但应在课本上修改,而且更应在国人的心中修改。传统的说法——中国抗日战争是从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开始的。从三七年到四五年,不正好是八年吗?所以才有了“八年”之说。但是,为什么我们忘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呢?难道那不是发生在中国的事件?难道那不是人所做的坏事?“七七事变”是发生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日本人做的事,中国军队与民开始反抗,那是抗战的开始;可“九一八事变”,也是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之上,也同样是日本人做的事,中国军队与中国人民在那之后也有反抗活动,难道不是抗战的开始?这似乎说不过去吧?有人可能要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虽然也有反抗的行动,但那是局部的,而不是全体的,而七七事变后,则是全民族都起来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的说法,有其道理,然则并不能服众。首先,七七事变后,也不是全中国每个地方、每个地方的人都起来反抗吧?三七年时,的人起来反抗了吗?新疆的人起来打鬼子了吗?鬼子尚未到达的地方的人民并没有起来反抗吧?因为还没有具体的反抗对象。所以,若是说必得全国人人都起来抗战才叫全面抗战的开始的话,那显然永远不可能做到,即使是到了四五年时也不可能做到,即使是鬼子真的到了全中国的每个地方,也似乎不可能做到,因为还有汉奸的存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东北,在沈阳,当时国共两党还在江西福打得一塌糊涂,根本顾不上鬼子在东北的事情。但是,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而永远不可能是某一个或几个团体与党派的中国,也永远不可能是哪个王朝的中国。三皇五帝到如今,秦皇汉武早成灰,多少王朝古书中,可中国还是中国,永远也只能是辈辈世世、生生不息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民。所以,当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同小鬼子进行着斗争。如果这样的斗争,还不算“抗战”的话,那还能称什么呢?何况,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的六年间,中国的军队,不管是国军还是共军,都进行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行动,大家熟悉的赵尚志、杨靖宇等,不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吗?所以,抗日战争应当是从九一八开始的,而不是从七七开始的。或许有人还要说——按照这样的说法,抗日战争应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吧?这有点抬杆的味道。甲午战争当然是中日间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那时也对日冠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如人民反对日冠侵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带有连续性的抗日战争,而不是间隔性的、孤立性的事件。如果以抬杆的话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应当放在元末和时候开始的,因为那时,不是也有倭冠来犯吗?戚继光一生最光彩夺目的一面,不正是表现在抗倭冠的事业上吗?现在史学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承认中国抗日战争是十四年,而不是八年这样的观点了。只是我们的教科书与一些人的习惯性的思维中,还继续维持着老的观点。但那老的观点,早晚会被淘汰的。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李敏:中国的抗战不是8年,是14年
中新网佳木斯8月11日电 “但是如今好多人只知道8年抗战,不知道抗战14年,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抗联精神宣传队87岁的李敏人13岁加入东北抗联,是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六军战士。她做过炊事员、前线补给员、宣传员,她昨天在第四届“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启动仪式上介绍,毛泽东曾充分肯定了东北抗联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东北抗联的14年抗战史,了解得太少了。
87岁的李敏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宏声大嗓。她说,抗联精神宣传队的成员来主要来自东北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年龄层,他们常年为宣传抗联精神奔走呼告,主要以合唱团的形式义务宣传。她认为,由于我们长期宣传的是8年抗战,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战史,逐渐被历史淹没了,她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新挖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知晓抗联,了解抗联精神。
李敏介绍,在这场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军以上的干部牺牲了30余名,师以上干部牺牲了120余名,团以上干部牺牲了110余名。而牺牲的战士是无法用数字来统计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战场。在这14年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着反日大旗,英勇奋战,流血牺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没有哪一场战争,像东北战场这样惨烈,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孤悬于敌后,与数十万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殊死搏斗。
当时的政府没给一颗子弹,没有给我们一支枪。我们要想吃一粒粮食,就要用生命去换。“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反映出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大多战死,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所少有的,无论是总司令、军长还是士兵,在残酷的14年斗争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仅军以上的干部就牺牲了30多位。其中包括著名的抗日将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等。当残忍的敌人解剖开杨靖宇将军的胃时,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被中国人的顽强与坚毅所折服。
日,毛泽东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
毛主席充分地肯定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与功绩,并指出了从1931年就开始了这场抗日战争。
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新华日报》日发表的社评在“庆祝胜利”中也写到:说到我们中国,这个日子自然尤其值得纪念。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进行了六年,也不但进行了八年,实在是进行了整整十四年,这个十四年里,中国的历史曾经充满了各种曲折,但是基本的指导方向却是指向着胜利的。日本帝国主义从日,就开始了对于中国的武装侵略,开始了对于世界和平的破坏,而中国人民从这一天起,也就开始了反抗的战斗,开始了普及全国的反日群众运动与前赴后继的武装自卫斗争。首先是在东北各地兴起了东北义勇军,这在后来发展为抗日联军,它的斗争使东北人民直到今天没有停止对于日本占领者的反抗,并在(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到处发动起来响应与帮助(苏联)红军。
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次,次,次,次,次;日伪军伤亡人数,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
上述历史事实史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就开始了抗日战争,历经14年。笼统的概括为抗战八年多,很不准确,把东北民众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进行了6年抗日斗争的地位抹杀了,应该正本清源。
李敏深情地说:“抗联路是一条红色的路,是一条洒满烈士鲜血的路。重走抗联路是为了纪念抗联的精神,是一代一代的薪火传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更是为了建设我们富强、美好的新龙江。龙江大地,白山黑水,当年到处都有东北抗联的身影和足迹,村村屯屯到处都有红色的根据地。抗联文化,抗联历史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挖掘、抢救,要广泛的进行宣传。”
抗联14年的光辉历史应该写进我们的大、中、小学教科书,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无所知,这是亡党亡国的大事。特别是各网站更应该大力宣传抗战14年的历史,为抗日战争进行呐喊,为东北抗联进行呐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就对不起为抗战事业献身的烈士,对不起当年三千万挣扎在日寇铁蹄下的东北民众。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东北抗联精神是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了,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
陆定一同志生前(日夜)曾经说过:“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荣事迹,我们宣传的太少了,全国人民知道得也太少了。我希望在东北的各大城市里,要有东北抗日历史的纪念馆,不要让我们的子孙一无所知。否则,我们就愧对先烈,也无法向后人交待。
李敏说:“我希望有更多的宣传东北抗日联军的各种形式和宣传措施能够出台,不仅向东北人民宣传,而且要向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人民宣传。用我们民族的正气,杀一杀崇洋媚外、一切向钱看的腐败风气。”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特别是当前,为了端正党风,树立正气,我们也必须牢记这段历史。作为一名幸存的抗联老战士,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全国人民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到,东北抗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讲政治、懂军事的正规部队,进行的是游击战争。东北抗联打了那么多的仗,可是我们现在又有多少战绩地呢?那么多的抗联将士牺牲在东北,还有多少烈士没有为他们树碑立传呢?这一切都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尽快的去抢救,东北抗联的精神应该永存!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网络传媒是一块重要的阵地,我希望各网络传媒界的朋友,能加大对抗战14年的宣传,特别是对东北抗联的宣传,作为一名抗联老战士,我向你们再一次的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礼!
哈尔滨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建造于19世纪的中东铁路是奔赴苏俄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1928年,党的“六大”即将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将分批前往莫斯科,他们赴莫斯科的路线,主要是由上海经大连到哈尔滨,或由北京经天津到哈尔滨,然后再由哈尔滨通过中东铁路到满洲里或绥芬河出境。为保证中共“六大”代表安全去苏,中共中央委托哈尔滨县委设立秘密接待站。通过接待站同志们的努力, 40多位代表安全赴苏,代表中间包括有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等共产党人,哈尔滨为中共“六大”的顺利召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当1931年“9.18”的枪声响起之时,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宣言》,20日发表了《告群众书》,21日又发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满洲和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浴血奋战。抗日的宣言曾在这里发出,抗日联军曾在这里组建,多少将军在这里出征,多少战士把生命奉献,这里是抗战的心脏革命的摇篮。
当共和国的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哈尔滨最早迎来了新时代的黎明。1945年“8.15”光复,东北抗联随苏联红军攻克了东北三省和哈尔滨并接收了这座城市,从此,它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李敏老人希望在哈尔滨这座英雄的城市建一座凯旋门,建一个胜利广场,让这座光荣城市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松花江畔。
(本文来源: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42181条
评论208010条
评论193116条
评论190637条
评论124179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日战争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