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创造自我 追求无我佛学的无我矛盾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自我”与“无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现代心理学强调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禅宗等传统文化主张要忘我,无我,这两种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吗? - AF知识网
现代心理学强调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禅宗等传统文化主张要忘我,无我,这两种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吗?
更新时间: 编辑:admin
佛教六道轮回之类的理论,真的不是太懂了。心理学里,“我”和“无我”这事,我倒是从不同角度听说过,细细思考还蛮有意思的。第一种“无我”是唯物主义的无我观。刚刚看到一个新闻,特斯拉在研究无人。以无人汽车为例,唯物主义者眼中,“自我”的产生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很牛逼的工程师设计了一辆很牛逼的无人驾驶汽车。工程师设计出这辆汽车的时候,并没有想让它去哪里。他就希望这辆车能适应不同的路况,能自主学习,平稳驾驶。于是他为这辆车设计了最初的学习系统。这个学习系统就是车子能从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于是这辆车就在不同的路上闲逛。它能从与环境的反馈中不断学习。随着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多,它积累的反应也越来越多,它变得越来越聪明。环境仍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终于有一天,无人汽车的程序进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它进化出了一个有自我意识的驾驶员。当然这个驾驶员不是实体意义的。确切地说,汽车进化出了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像是驾驶员。这个驾驶员一边对路况做判断,一边对汽车自身做判断。他觉得自己在支配着这辆车,是这辆车的主人。随着他了解这辆车又了解路况,这辆车开得自然越来越好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居然进化出了一个有自我意识的驾驶员,这事有些匪夷所思。但从进化的角度,驾驶员的出现极大提升了汽车的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是笔好买卖。驾驶员有时候也会好奇,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并不知道,他就是车辆应对各种路况的反应整合后进化出来的学习程序。某种意义上,他还是这辆车的一部分。虽然他总觉得自己在“驾驶”这辆车。可是,如果真是你在驾驶,你下车试试?这个比喻忽略了进化的某些细节:生殖和繁衍后代、人与人组成的社会群集等。但就“自我”而言,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从无人驾驶汽车进化出来的那个“驾驶员”,而我们的身体就是这辆车。无论你把“驾驶员”叫灵魂、精神、还是“自我”,你都没法修改这样的事实:“自我”只是车更高级版本的自学习程序,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这辆车能更好地适应环境,“驾驶员”绝对没法下车走走。这是非常唯物主义的进化论的观点。从无人驾驶汽车进化从有自我意识的驾驶员,确实有一个挺大的鸿沟。如果你不相信无人汽车的学习程序居然能进化出有自我意识的“驾驶员”,并坚持认为驾驶员一定是外派来的(比如神),那你算是一种有神论者。如果你相信这种进化是可能的,同时相信真存在着当初设计这辆无人汽车的工程师,并且膜拜他,那是另一种有神论者。那唯物主义的“无我”是什么?如果说大脑的神经活动是这辆车中的各种应对系统,所谓的“自我”和“自由意志”,就是大脑神经活动产生的幻觉。事实上,大脑有自身活动规律。这个规律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驶这辆车。表面上看是你在驾驶这辆车,实际上是这辆车为了更好地行驶才发展出了你。一想到“自我”不过是大脑活动产生的幻觉,你的感觉如何?反正我整个人都不太好。第二种“无我”,是福流(Flow)理论中衍生出来。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研究专注的心理学家。他开辟了一个叫做“福流(flow)”的新的研究领域。在福流状态是个体投入全部注意力于它当前的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忘我体验。这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他曾经采访人们在完全专注时的感受。大部分人都会说到,在福流的状态下,人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心中没有任何杂念,觉得一切活力都畅通无阻;觉得自己跟眼前的事情密不可分、浑然一体;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甚至忘记了时间。通常我们的注意力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活动,一部分用于对自我的监控。当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活动时,自我在意识中消失了。这种“无我”一种特殊而又愉快的体验。我们都听过“烂柯山”的故事,说的就是这种体验。福流中的“无我”促进了自我成长。契克森米哈里说:“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着身体发挥所有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心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无我促进了自我的成长。克服挑战必然会使一个人更有能力和技巧,心流就是经由这样的过程,加深自我的独特化的。心流结束时,一个人会觉得,内心和人际关系都比以前更完整。”所以这里的无我有点像成长机制。人藉由忘我,让自我不断变丰富。第三种“无我”,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在这种宗教体验中,人的自我意识忽然消失了,人感觉自己和更大的世界融合,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看到了上帝。这种宗教体验带着狂喜和敬畏,据说很多体验过这种感觉的人,观和世界观都变得不同。我初中的时候,印度大师 “奥修”的书(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其实蛮有争议的)还蛮流行的。里面讲到很多修炼者的“顿悟”,就是自我疆界消失的一瞬间的体验,就是“无我”的状态。听起来对修炼的人,“顿悟”就跟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有没有体验过“无我”是一个重大的门槛。毛姆在《刀锋》中,引用了奥义书“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来形容这种体验的难得。小说的主人公拉里作为一个西方有为青年,偏偏跑印度某山上修炼,在悬崖边对着云海打坐时,体会到这种“自我消失,融入宇宙”的感觉,从此“世事于我如浮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研究的高峰体验也有“无我”的意思。他是这样形容高峰体验的:“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与为达目标不计一切的心理,我们会觉得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时间知觉消失,我们的心中充满惊奇、敬畏、欢欣与感激等情绪。”这种特殊的“无我”体验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现。比如新英格兰运动(这项运动的主旨是上帝存在于大自然和每个人身上)的先驱爱默生讲到自己的特殊体验:“站住荒野上,我的头沐浴在宜人的空气中,整个人像被拉进无限的太空——此时,所有自私自利的自我瞬间消失无踪,我变成了一颗透明的眼球,我什么都不是,我看到了一切,宇宙存在的气流穿透了我的身体,我变成了上帝的一部分。就算最亲近的朋友,此时,对我也像陌生人一般。是兄弟、是朋友、是主人还是仆人,根本不重要,不过是扰乱人心的琐事。此时,我的心已完完全全为这不朽、无限的美景所占据。”那时候,世俗的“自我”的概念在他心中完全变得无足轻松,甚至连生命本身也不重要了。从各种典籍描述的普遍性和相似性看,这种特殊的“无我”体验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很难达到它。为什么追求“无我”的境界这么难?有三点理由:1. 自我更利于我们适应世俗生活。我们需要自我这个工具。2. “无我”意味着削弱自我。经由“自我”意识达到“无我”的状态,就像某党给自己削权一样,自然很难。3. 精神提升和灵性成长通常都需要漫长的思维训练。画外音:脑专家,《我即我脑》的作者斯瓦伯教授完全从大脑活动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宗教体验。认为这些宗教体验不是颞叶缺氧就是脑癫痫的产物,简单说就是脑子坏了。他的观点我有写过一篇文章,这里。之前对 @动机在杭州老师答案表达有误,没有认真读他的答案,抱歉。试从佛教的角度说明一下吧。 写在说明之前:@动机在杭州 所说的宗教的“无我”体验并不能完全涵盖佛教的无我。(感谢 @如是 指正)确实,佛教是重视体验的宗教,但这并不代表佛教思想就是主观思想。“禅定是“无我”修行的法门,禅定的目的不在神游“别境洞天”的感觉,而在此时此地,故需完全清醒自觉,其目的在于“聚精会神” ,从而可以集中精神而不是心神涣散。成效最终会体现在高度的定力,日间增长的安详感,以及内心的平静上面,这些迹象都可以在中体验和感受到。“心神不定”、“焦虑”、“怀疑”和“恐惧”再也不会占据心灵,再次是此地就可体验到充实感。精熟于禅修的人最终可抵达全神贯注的澄明之境,这是一种完全不受干扰的心理状态。”所以宗教体验并不是佛教中的“无我”。再看四无量中的慈无量: 初时以自己为善心的对象,一个缺少自尊的人或自憎自厌者,很难全心全意爱人。修行者需常常审视自己的优缺点,时常自问:我可以幸福吗,可以免除痛苦吗?
此处可以看到佛教中是有“我”的存在的,那么,“无我”又是什么呢?
无我在我看来,讲的并不是“没有我”,无我并不是某种心理体验,而是:我并不是某种特定的不变的东西。佛教以瀑布为喻,比喻”我“像瀑布一样,远看并无分别,近看时又会发现瀑布是由无数水滴组成,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所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我”
无我的开始就是认识自我,认清“我”并不是特定的独一无二的意识。你的所有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情绪是怎样发生发展又消失的?你为什么对这个事物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个真的是“你自己”的看法吗?
“并不存在一位隐藏的主体执掌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感觉、情绪和意念等等,一切存在其实都是各自的体验,这一认识正是激发出顿悟的内观。”
而认清这些,恰恰是你找回自我的法门。所以现代心理学和佛家所讲并不矛盾,一个真正清楚认清自己的人会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从而更有自信和自尊。而佛家所讲的层次会更深入,真正认清“我”的本质,才有破除欲望的根本,从利己转为利他。 以上对心理学不了解,说说佛教中“无我”的意思。无我,也叫“非我”,不是指没有我,而是指“我”这个东西,没有实体。无我有两种,一种叫补特伽罗无我(不严谨地称为“人无我”),一种叫法无我。当然,还可以分为“自无我”、“他无我”,不过要害就是人、法这两种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是指,离开一切缘生,并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存在。前边这种讲解模式大家不太喜欢,很掉书袋,但这个是框架,必须有。下边我随意发挥一下(可能就不严密了):你比方说,马克思讲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就有点补特伽罗无我的意思。离开了你爸、你妈,你的爱人、孩子,你还剩下什么?父母妻子,这些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人,和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离开了他们,你的世界,你的生活,还完整不完整?有人喜欢讲,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这个个体究竟可以多独立?离开了别的个体,你的生活会不会受很大的影响。我想是会的。就好比你的手和脑虽然是不同的器官,它们因为都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会把它们看成是不独立的。但人和人之间,因为它们的呈现方式是看似离散的——1个人、2个人……但是不可能有2.5个人,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人是各各独立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绝对地独立,而又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举个例子,你妈不在家,你晚上就得自己做饭。以上用父母子女打比方,只是最粗浅的例子。实际上,人无往而不受到周围一切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和影响,佛教谓之“缘生”。那么,法无我,指的就是,一切缘生诸行,在本质上,也不是实实在在的我,而是无常。再重复一下补特伽罗无我,比较一下:离开一切缘生诸行,想求一个实我,不可得。也就是,补特伽罗无我,指的是,“我”,无法离开所有的外物而独立存在。法无我,指的是,这些缘生诸行中,也没有“我”。综合起来,无论是在缘生诸行之外,还是之中,想找一个实实在在的“我”,不可得。找不到。那么“我”呢,就是一个假名。为了方便,假立为我。就是这样。通俗的说,这是两种策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在你生活的城市并不太平,被小流氓骚扰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存在被黑社会盯上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危险,因此大家都非常痛苦。如果不做改变,那么就会一直痛苦下去,因为小流氓和黑社会是不会消失的,永远不会,于是人们形成了两种解决方法:1,努力挣钱,努力提高地位,努力通过获得一定的自卫能力,并通过金钱地位获得更好的安保和生活环境,这样就没人有能力伤害你了,你甚至可以改变一些现状。------这就是心理学的方法,强调自我,强调只有通过接受现实、自我目前的矛盾,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改变,才能解决问题。2,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城市,离开朋友,离开习惯的生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别处。-----这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方法,强调不去干预现实,不去正面解决问题,通过“离开”来对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小流氓和黑社会就是现实的痛苦、烦恼、不如意、生活的艰辛等等;你生活的城市就是现实,是普通人的生活;两种策略当然各有优劣。对于心理学的策略,实现起来非常的困难,而且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最后无法成功,那么就耗费了很多精力而没有回报。对于宗教策略,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见效也快。但是离开的终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是普通人的现实,这是否付出了过大的代价,需要各人权衡。个人意见,欢迎讨论。个人认为不矛盾。心理学专注于解决“自我”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等,可以说“自我感”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下面会展开说),因而心理学得要从自我这个层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而佛教、道教等宗教则讨论如何在尘世间超脱,主张世界的本质是“无我”的,“自我”是现实生活中人为贴上的标签,并没有永恒的自我,应摆脱物质世界中“自我感”带来的束缚(贪婪、自私、嫉妒、仇恨、自卑自负、消沉...),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两者其实并不冲突,前者是有形之色,后者是无形之空;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尽管似乎宗教对现实生活做出一些规定和指导,看似入世,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实现其宗教目的,佛教追求实现涅槃前往极乐世界,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基督教追求得救赎去天堂,你选择了信一种教,那么你的人生意义便是为追求其宗教目的而活着。当然,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信什么不信什么,可以自行定制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人活于世,个人认为最理想的状态便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达到平衡,超脱地活在当下。过分执着于色相会带来无尽的苦恼,过分执着于宗教追求则不能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禅宗主张“生活即修行”,算是将现实与精神结合到极致的教派了。超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曾经说过(记得不太清楚了,貌似是他吧),大体意思是,宗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现实中出现心理问题还是应当去看心理医生,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如果对宗教不排斥的话还可以辅之以宗教来治愈心灵,信仰上的困惑则交给宗教和哲学。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佛道之类的宗教的视角是出世的,当人完全被之“洗脑”后并不能完全以宗教中的教义、观念来面对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人具有动物的本性,天生有七情六欲,而佛教则主张压制消除这些欲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严格地遵守清规戒律,能够斩断各种欲望。活在尘世难以不被形形色色的事件卷入并受之影响,也难以不被动物本性所牵绊。现实中往往越是压抑一些念头和行为,却它越有可能冒出来,或者长期受到压抑最终而爆发,所以需要心理学的介入,接受我们本性中的缺陷,允许恶的一面的存在,不压抑但也不顺从,让“超我”(代表道德、良心、理想)和“本我”(代表欲望、本性)和谐相处。人的自我感是左脑产生的,也因自我的存在而产生各种情绪。此外,左脑讲究逻辑和思辨,在左脑产生的意识看来,世界是充满二元对立的,善恶、美丑、好坏、高下、得失……凡事我们都会无意识地给他们贴上标签。由于自我感的存在,个体注重个人的得与失,得到了会欣喜满足,拥有某些稀有资源会让自己骄傲自豪,失去了宝贵之物会陷入痛苦消沉,对未来得与失的不确定性会产生焦虑情绪,若是被外人侵犯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事物则产生愤怒与仇恨……一切情绪都是在个体这个前提下产生的。自我感会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那是他的。有了个体之别,则会进行比较,自私、嫉妒便会显现,导致资源的争夺,小到私人资产纷争,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有了“自我感”,这个世界多了太多无谓的纷争和人为灾难。可以说这是一个由左脑主宰的世界,我们既能享受到以个人主义为内核的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效率和福利,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自我感”所引发的负面的蝴蝶效应。然而丧失了左脑功能后,意识完全受到右脑控制,便会进入一种“无我”状态。此时自我的边界感消失,同时也丧失了时空感,与万物合一,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喜乐,《当下的力量》一书中提到这种喜乐是没有对立面的,超越了二元对立。万物合而为一,众生没有分离感,你是我,我也是你,谈何纷争呢。更多内容,详见下面转载的视频和文章。不少研究这种“宗教体验”的脑科学家认为,这是在大脑在病变条件或缺氧状态下产生的幻觉,然而宗教人士认为在大脑缺氧的条件下才能进入这种他们认为真实的体验,双方各执一词。受过唯物主义的绝大多数人会支持前者的观点。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左脑赋予的自我感是否也是一种幻觉呢?而右脑出现的幻觉是否又是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存在着的呢?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视角和答案吧。在佛家观点看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所在的这个色相世界也是具有空性的,尽管左脑使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特别逼真。引用一下科学男神尼古拉.特斯拉的话,“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包含着数目庞大的组成部分,它们非常相似,但振动的频率并不相同,每一个部分都是彼此平行的世界,当我们与他的频率发生共振,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这个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任意穿越整个宇宙。”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当前还难以实证。也许确认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事实就在那里,我们只是以自己所相信的立场来理解它。(我相信人类的智商/理解力也是有阀值的。。。)我们执著于左脑的“自我”,执著于想要得到并持久拥有的人或物,却逃不了生老病死爱恨离别的无常,只会留下抗拒现实的痛苦。如果这时候转念意识到,这个“自我”并不是恒久的,只是命运随机分配将你植入到这个肉体,在亿万年的时间长河中自己的寿命不过只是微乎其微的长度而已。此生只是一场梦,一场游戏,或是一场,而你只是扮演了这个角色罢了。这样想着是否痛苦会有所减轻呢?对于我来说会,而也许有人觉得这只是心理安慰。但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何尝不是主观的投射呢?包括这个“自我”。人的这一生有何意义呢?佛教中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有何意义呢?强调自我意识有什么意义呢?达到无我之境又有什么意义呢?存在主义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本无意义,意义是你赋予给它们的,其中包括你活着的意义。以上的问题,你完全可以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再自己进行判断,你认同什么,什么对于你来说便有了意义和价值。社会公认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你可以选择特立独行。宗教之士主张摒弃自我意识,牺牲小我普度众生;也有个人主义者强调自我,而觉得无我思想可笑至极;也有人觉得可以在自我和无我之间做好平衡。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立场上有所取舍而已。一切事物都不好不坏、不增不减地呈现在那里,而自己所想要知晓的事物或道理,只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且怎么看待都可以。@丁页木主 至于提问者对强调自我和淡化自我之间存在矛盾的疑惑,从我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出发谈一谈处理无我和自我的方式,只是浅见,可以不认同哈。就以人生如戏、人间如剧场的比方来说吧。既要意识到这是一场戏(站在无我的视角),又要提醒自己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保留合适的自我感)。似乎有点矛盾对立又统一的赶脚。。就像一个演员的状态,既能入戏去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体验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但又能适时地从中抽离出来而不在情绪中沉浸太久,因为你明白执于我执只会徒增痛苦,无益于生活。为什么要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呢?因为努力会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世间美好的事物啊,人活着还得要承担责任啊。对待想要达成的目标,抱以“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态度去做就够了,活在当下。“维护自尊、建立自我”是可取的,因为你知道这个角色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自己能演,所以你完全可以增强自信、张扬个性,可以励志,可以激情,因为这场戏你可以尽情发挥,只要你乐意,怎么演都行。当自己受到他人冒犯或者侵犯时,也应当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维护自己的自尊、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俗世难免有险恶,所以也必须要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有防范意识。最后贴一段视频和文章,仅供参考。视频:TED:美国脑科学家Jill Taylor亲历右脑的觉醒
全球超爆!美国脑科学家Jill Taylor亲历“佛陀开悟”-你腦內的兩個世界(TED会议)
/programs/view/KoKZSnUyLZA/
日美国《时代》杂志选出2008年最具影响力100位世界人物(胡锦涛主席也在其中),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医学院女神经解剖学家、哈佛医学院毕业博士Dr. Jill Bolte Taylor 被选入名单。在她37岁时,因其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一次罕见的左半大脑中风经历和8年的恢复过程,由此亲身获得深刻的关于生命意义、治疗康复与人类能普遍“开悟”的洞见,对当今的医学界和人文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经历由自己写进了最近出版的书“My stroke of insight”(该书在奥普拉网站上有节选,关于那个精彩而奇特的“开悟”经历详细描述)。今年2月泰勒博士在世界著名的TED会议作了一场激励人心弦的18分钟演讲,该演讲录像目前正在世界广为流传(佛教在现象的层面上,或者在世俗的意义上,是非常承认自我的存在的,那么多篇幅的经论都在说,五蕴,六处,八识(六识),这些不都是在研究“自我”么,要是佛教彻底的否认自我,研究这么多是因为吃太饱?佛教只是在本体层面,才否认没有自我的存在。什么是无我以及破我执,绝对不是想着我要“破掉”自我,否则那“破掉”自我的是谁呢?你破你就执了。这是所谓“断灭见”,是不能去我执的。佛教中破我执,是如实观察自我及其产生的心理现象的来龙去脉,重点是“观”而不是“破”。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不管认为自我的本质是什么,但类似于佛教,他们更多的把自我作为能够调整并适应外界的功能,所以这里也没有对于“自我”和“不自我”的倾向性,心理治疗的目标一般是让自我具有弹性和适应性,在有些流派,比如精神分析中,这是通过观察和理解自我的认知特点、情绪反应来实现的,这有些类似佛教中所谓“观”的能力的锻炼和增强。不知道题主所言心理学是哪一类的,实用的流行的心理学,因为迎合主流价值观中侵入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想,会提供一些找到自我,活出真我的激励式话语。与其说题主纠结的是佛学和心理学该信哪个的问题,还不如说这种纠结其实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之间的冲突在个体身上的一种反映。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深入理解了佛学还是心理学,都是有帮助的。想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佛家不强调自我概念。什么叫做无我,无我并不是我不重要而是众生皆我。本质上体现着佛家认识世界的格局。具体无我的概念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以身饲虎,割肉饲鹰等。那么这些佛陀在这么做的时候真的认为自己的身体、生命,以及这个“我”不重要么?真的是不重要。社会学讲人不可能永远欺骗自己,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他就一定认为这么做是对的,更何况佛陀们好像还做得有点上瘾。那为什么佛会有这么奇葩的价值观?我的理解:这事跟大众认为的慈悲,怜悯都没啥关系,真正的key点在于佛陀们的世界观。格局之分类解析:一般人的格局是自己,自己要怎样怎样,要赚钱,要漂亮媳妇,要爽。高一点的是企业老板,想的是团队怎样达到一个目标,再高一点是国家主席,一个国家要怎样生存延续,再大一点是各类领袖,思考人类整个种族如何延续发展,最高就是佛陀,在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思考众生应该怎样,宇宙遵循哪些规律。从这个角度再讲一下六道轮回,以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来看,六道轮回的确是存在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今天我身上的碳原子500年前可能源自一块石头,500年后可能是一只猪。当下的我只是一种状态,就像桌子,10年后桌子会腐朽成尘埃,10年前桌子是一棵树,再10年前是一颗种子,再10年前可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再10年前可能是空气里的虚无,所以无和有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都只是一个过程。从无既能生有,从有也能归无。故物质与我同态!以身饲虎正是因为佛陀看透了这一点,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中,我身上的肉和老虎身上的肉没有任何区别,我的100年后也是你的。所以佛陀无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释迦摩尼32相,每一相都是自己,但又都不是自己,原因也在所有的存在都只是暂时的状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有为法是梦幻泡影,佛陀们当然不在乎,一心追求无为法了。而所谓无为法,我的理解就是,既然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所有的存在都无法永生,那么能够永生的就只有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生老病死,爱恨离别,起源和终结。这些宇宙中的规律,不因时间而改变,不因空间而偏移,这就是永恒,无论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它就在那里,迎接着奔涌而来的朝圣者们,俯身将它拾起。于是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微笑,“看我发现了一颗珍珠”,一刹那间,就像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千山川河流众生。“瞧,那宇宙与我同在”,立地便成佛。所以在我看来,佛家才是宇宙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而作为宇宙社会学的意见领袖(虽然极有可能是自封的)自然要将这宇宙众生的命运扛在肩上,当全宇宙的命运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时候,我和你和这世间的其他众生又有什么区别,自然就是无我了。-------------------------------------------------------------------------------------------至于心理学上讲究自我的概念,我想我就不用解释了,出发点不一,无法类比。无我的过程需要认识自我。自我是方法论,无我是终极状态。不矛盾。不论是现代心理学强调的自我还是佛、道、基督他们所要强调的都是让我们认识自我,相信“我”作为一个人的力量。想知道无我的概念,还有一个词“我执”,可以先了解诸事无常和空。我们所见、所思、所想、所闻、所知这一切的存在皆空,是我们给事物加上了标签,即我们将它赋予了情感。就像是你说时间存在么,当我们不带任何计时的东西走进一间黑色的屋子,也不在心中默数,你怎么确定时间呢?其实,只有当产生信息变化的时候时间才是存在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信息变化时间将不复存在。如果理解空性,那么诸事无常更好理解了,诸事无常在于和合事物,和合事物有时根据诸多不同层次的和合而成,这也就是和合事物皆无常。在讲到我执,用这一句话很好的解释我执了吧“世间烦恼,起于心念,兴于挂碍”。认识自我是人一生的追求,佛讲无我也是这个道理,说捷径也不算捷径的办法吧,明心见性。不管是上帝,还是佛祖,他们更愿看到我们从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得到快乐,而不是去教堂、忏悔、寺庙等等。佛家强调的是明心见性,这是一个求于自心的过程,比那些我什么的高明多了。现代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为了让人独立、自主,不作任何人或物的附庸,不随波逐流。佛教的无我不是一个心理概念,而是真的没有那个我,并不能在自身中找到那个能称之为我的东西。我也做一点补充。 回答主要来源于同样的困惑、思考和经验,希望对问者能有一些帮助。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所有的言说,教育,概念在探索同一个问题,人如何在这个物质世界生活。 问者已敏锐的发现了我和无我的概念区别主要在于其适用范围。 其划分界限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功课,这里不说界限只试答为什么。 1.我。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传统文化也要求人要自尊。可是为什么人要有自尊?自尊是个人同社会的冲突和调和。没有冲突自尊不显,没有调和自尊不立。自尊是个体占有必要资源的共识,更是表达生命力的保障。我见过的缺乏自尊的好人,不会表达需求,成长中生命力是受到他人抑制的,活着并不幸福。 2.无我。无我是少部分人的巅峰体验,也是修行在艰难险重时必须奉行的概念,他的特色是同世俗很明显的“我”的对立,也仅仅是对立。因他的目的是通过限制物质条件,而扩张生命获得心灵的自由,绝不是压抑生命的无我。佛法不是什么理念,只是方法,禅宗的特色更是让你亲见本来,不会引你妄想,神秘体验这里一概没有。我是逻辑自恰的,但答的很乱,还有很多我作为已知的条件答不出来,姑且一看吧。如果说痛苦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现代的出发点是提高自我的能力,而佛学等的出发点是减少自己的欲望。不是忘。是从来就没有过。哪里谈得上什么忘不忘的。忘也没有我。不忘还是没有我。如虚空花。歇歇吧。执捉虚空只益自劳。虽然站在佛教方面,以下讲的不完全正确,但确实很清晰的讲出了大纲。请重点看下意识的九个阶段…嗯可以从各自产生的背景来分析吧。佛教当时产生的社会背景:百姓疾苦几乎没有权利,统治阶级高高在上,科技落后等。这时佛教主张“无我”,实则因为百姓太苦。当然放在现在也是有道理的。并且佛教中众所周知的许多道理还有问题是具有永恒意义的。那么我们再看题主所说的现代心理学。其实题主这个说法欠妥,不如就说心理学或者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等。因为不是所有心理学都强调自我。众所周知,中国没有产生心理学。就是难得的一点苗头也在文革中被掐断了。心理学确确实实是别人的东西。但如果你硬要说我国古代早有朴素的心理学思想blablabla我也无法反驳。那么我们来看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时的社会背景。当然这和冯特的个人经历也有关。19世纪左右的样子。这时工业革命已经为人所熟知。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人被“异化”。人们开始发现自我找不到了。但这不是冯特研究心理学的动力。我这里只从这个方面说而已。人家在坐绿皮火车惹。为什么每次看到想回答的问题都是爪机在线…然后往后著名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它们各自产生的背景都很有趣。比如精神分析是因为当时的禁欲,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是因为世界大战那会。说到这里,我多说一句,中国历来不乏这类事件,为什么中国就诞生不了以上的巨头?有兴趣的可以下去找资料。嗯有机会想把它做成论文。所以是不矛盾的。因为二者产生背景差异太大。至于活在当下的我们,各取所需呗。那如果题主硬要分辨二者理念的差异,嗯,我感觉是不矛盾的。佛教强调无我并不是说不管自我。而且佛教强调的不是远离红尘,恰恰相反,是要在红尘中修行。而且人本主义等虽然强调自我,但到后面,其实跟题主所说的无我类似了。题主给出的两者的说明也不够。再说了,我也要跟题主较真了。佛教也分很多种。那你问的,就一定是你想了解的吗?欢迎讨论。心理学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来自百度百科)所以并不是指自私或者强调个性的意思,与题主说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以及独立精神的概念有偏差。《悟性论》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佛教中提倡的“忘我、无我”是指要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从定义上看,心理学的自我意识,与佛教的无我是有一定承接关系的。人的一生都是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从幼稚到懵懂到叛逆到成人到成熟到平淡,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财色酒气,每个人都曾经追求过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当自我意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看淡这些物质欲,慢慢的会放下,也就逐渐趋向无我的境界了。不矛盾,各个层次上的理解不同,但是对于其所在层次和角度来说又都是有道理的。你可以按照否定之否定定理来理解~~!
或许你还想知道这些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均转载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造自我 追求无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