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为什么可以迅速圆满二种资粮道 加行道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普巴扎西活佛:积累资粮就是调伏内心
       
发布时间: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活佛人关注&&&&&&
普巴扎西活佛:积累资粮就是调伏内心
  现前我们很多信众认为所谓的积累资粮,就是在这边供一些花,或者去那边去供点水果,以此来逐渐积累福报,令福德渐渐增上,财富越来越圆满,直至后面成就佛果。我们说过,如是行持当然也是在积累资粮,但这样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历代高僧大德说过,想要迅速圆满能够即生成办解脱的二种资粮,往外求是无法求得的,而在禅定中就能迅速积累圆满二种资粮而获得无上菩提。禅宗有一句教言:&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也是在讲解这个道理。一旦我们证悟到心的本性,二资粮道就能迅速圆满。因此我们现前对于积累资粮方法的理解需要通达一些。
  因为我听到很多信众说,虽然他现前是在修学禅定,但是福德资粮方面还不是很圆满,因此认为自己目前还是应该多供一些曼扎才对,这样能够多积累一些福德资粮,财富也能得到更多。但是你认为什么样的程度才叫做是圆满了财富呢?
  难道说把全世界所有的财富都堆积在一个贪欲极重的人面前,他就会觉得很富裕,财富很圆满了吗?我想恐怕不会的。因为他的贪心比较重,所以他会觉得,这点财富还是太少了,能不能再多得到一点财富。地球只是宇宙当中一个小小的星球,因此他觉得自己只有拥有了其他星球的财富,才会觉得满足。
  就如同一个人手里连一块钱都没有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块钱已经很多了。但是当一个贪心很重的人得到一块钱的时候,就会觉得离一百块钱还远了一点,离一千块钱更远,所以内心永远无法满足。这样的人无论得到多少都无法感到满足,就是因为贪心太过沉重。
  与之相反,我们阅读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没有听说往昔有哪位成就者由于财富不圆满,就被饿死或冻死了。因为历代传承祖师由于时时都在调伏内心的缘故,贪心在逐渐消尽,资粮则在迅速圆满。当证悟心之本性时,即便是一般的土石,在成就者心中就是金银珠宝。正所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所以,我们积累福报当然可以从外在慢慢积累,但是当我们的内心贪欲越来越消尽的时候,就是在积累圆满资粮,外在的一切福报也将会逐渐圆满。因此我们对于积累福报的的方式都要去懂得一些为妙。
-----------------------------------------------------------------------------------------------------------------
-----------------------------------------------------------------------------------------------------------------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转载]或许你还不知道:布施时应避免的过患
& & 普巴扎西仁波切:布施时应避免的过患
我觉得很多城市里的人虽然具有慈悲心,常常都在行持布施,但在布施的时候,却总是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这样的布施具有多少功德真是很难所言。
我们知道布施是积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一种方便,那么我们平常在上供诸佛菩萨的时候什么都能忍,为什么下施的时候就不能忍了呢?
因此当我们在路上布施乞丐的时候,不但口中语言应该文雅,行为也应该谦卑调柔。当然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很难完全圆满六度波罗蜜,但是在布施的时候要时时反观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一种高高在上恩赐别人的心。
我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寻找导师,一路上风餐露宿,曾经和狗一起吃饭,和乞丐一起睡觉。可能正是由于有这些经历的原因,现前对乞讨的感受也能体会一些。
作为一个乞丐,由于内心已经觉得自己的地位非常卑微,而布施的人若又带着一种恩赐乃至轻视的眼光,此时他的内心真的是非常痛苦。因此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调柔自己的言行。
在汉地时,我也经常听见很多人在议论,这个乞丐是真的还是假的?当在行持布施的时候,难道还是我们分辨真假的时候吗?我想不应该是这样的吧。我们布施给他十块钱难道就可以完全改变他的命运吗?不可能的!我们的布施最多可能就是一碗饭,那么又何必还要执着去辨真假呢?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痛苦的心态跪在路边,忍受着别人蔑视的脸色,你能坚持跪多久?不用说几个小时,恐怕一分钟也受不了。所以此时就更不应该冷言冷语的议论乞丐是真的还是假的。虽然是否给钱,给多少完全取决于你,但在给的过程当中不要再伤害他们的心了。
我看见有些人可能只布施几块钱,最多也不超过十块钱,但是他在给这些钱之前,要先把这个乞丐教训一顿,然后才将钱给他,这样的布施有什么意义啊!
要知道乞丐也如同我们般,他需要的也许是财物,也许只是一顿饭,但他心里最需要是一份欢喜。如果你的言行让他的内心非常难受,此时别说是给他十块钱,就是给他一千块钱,我相信他也很难有真正的快乐,那么你这样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我们平常多多行持布施是非常好的。虽然往昔可能由于对佛法不太懂的原因,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从今以后,我们在行持布施时,就要时刻反观一下自己,是否有高高在上恩赐别人的发心,是否有伤害别人的言行。一旦具有的话就要提起正念,予以更正。我相信如是造行,你的布施也会越来越圆满。
& 普巴扎西仁波切:布施应具备六度波罗蜜
现前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布施,但有些信众由于对布施的功德和目的不太了解的缘故,因此在行持布施时,无法做到自他平等,而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对方,这种行为能叫做布施吗?
要知道,布施是成办解脱、积累资粮的一种方便,我们应以清净心去观待。因此当我们在行持布施的时候,应该具备的是六度波罗蜜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第一是布施度。所谓布施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物品给予他人,并且自己能给多少就给多少。
第二是持戒度。我们用以布施的物品应该是干净完好的,而不是自己使用完毕以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品,或者自己想扔又舍不得扔的物品给予他人,这可不叫布施。
例如当我们把锅底不要的残渣洗完以后倒到门外,虽然当时可能会飞来几只鸟把能吃的都吃掉,但这样的行为能叫做布施吗?
当然如果你自己的物质条件也非常拮据,自己所饮用的食物或所穿着的衣物在他人眼里也非常肮脏,那么当你如是布施给他人时,由于实际当中自己也是如此食用和穿着,因此这样的布施并没有过失。但是若即便自己条件不好,但还是把好的留给自己,坏的给予他人,那么这样的布施,功德可能就不会很大,因为它已经不具备持戒度。
第三是忍辱。当你在行持布施的过程当中,虽然乞丐对你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你也必须要安忍,因为这是积累资粮的一种方便,是我们必须要行持的苦行。
我们在布施时千万不能有一种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当布施给他人一样物品时,他人若多说两句我们就开始起嗔恨心,并且内心当中还在想,现前是我给你东西,而不是你给我东西,你凭什么还要对我说这些话。像类似这种不具备忍辱的行为,即便表面上在行持布施,实际当中恐怕也没有多少功德。
第四是精进。例如我们在路上对乞丐行持布施的过程当中,应亲自走到乞丐面前去布施,而不是自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内心想着,因为是我给你东西,所以你应该自己过来拿。这种指望对方自动走到你面前来取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具有。当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亲自将物品送到对方处,尽量不要伤害到别人的心。因此我们在布施中应该要有精进心。
第五是禅定。在布施过程当中要做到心不散乱,也就是说,在布施时,内心就不要再起很多无谓的妄念,比如思量判断这个乞丐是假的还是真的等等。
此时应细致想想,我们布施的时候,实际当中一次能给他多少?其实真给不了很多。一年之中我们布施给乞丐有超过一百块的吗?就算是一百块钱,平时在我们旅游或者玩耍的时候,不是也一下子就花掉了吗,那么此时何必还要起这些无谓的分别心呢?
所以我们在行持布施的时候要具备禅定,也就是说当在布施时,应具有的是慈悲之心而不是一颗被诸多烦恼束缚的内心。
第六、若在布施的时候能够再具备般若度,也就是所布施的境、物和所布施者能做到三轮体空的话,那当然般若的功德是最大的。
因此无论我们平时是上供下施还是行持别的什么善法,都要在一法当中具备六度波罗蜜。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来自:普巴扎西仁波切官方博客
.cn/pubianshengli
推荐阅读:
&&&&&&&&&&&&&&&&&&&&&&
&&&&&&&&&&&&&&&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对非投资发展迅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